在这个社会里,后悔是得不到救赎的。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懦弱者总是在扮演被欺负的角色,就像砧板上待宰的肉。
Jack在学校总是会受到别人的欺负,他也没有要好的朋友。
家里沉重的气氛以及妈妈对他的冷淡。
他在旁人的眼里一直是懦弱的,渺小的,被轻视的。
他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像一个被人遗弃的小孩。
Philip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被他的哥哥长期的性侵犯。
这使他的人格发生巨大的改变。
他的脾气变得暴戾,他的性格逐渐扭曲。
或许最重要的是,他与Jack一样被一度视为弱者,得不到关爱与友情。
需要一个地方把自己锁起来,这让他产生了人性的阴暗面。
这两个人的相遇,彼此让对方成为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一起偷东西做坏事,只要可以离开家庭离开学校那些让自己恶心的地方那就是好的。
或许年少无知,他们杀了那个女孩。
无论这是鬼使神差还是一直以来积累的怒气,可事实已经发生了。
他们被送入监狱。
这注定是一辈子无法洗脱的罪名,你看到法庭上那些人的眼神了吗。
或许这些人的怨恨已经刻到了他们的骨头里。
长大后的Jack想要忘记以前的一切,以一个全新的生命面对今后的生活。
他终于能够交朋友,上班,恋爱。
然而好景并不长,老板解雇了他,朋友不信任他,女友离开了他。
他刚刚开始营造的美好世界顿时都失去了色彩。
疯狂的记者堵住了家门,大街上满是捉拿奖赏的招贴画。
年少时的恐慌再度涌向心头,他又开始步入黑暗。
他蹲在墙角希望可以停止那些不堪入耳的闲言碎语。
然而耳朵是无法关闭的。
年轻并不是罪。
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犯错的小孩,可惜再多的后悔也以与事无补。
他站在那里体验脆弱生命的边缘与寂寥。
导演在本片的最后给人留下一些悬念。
生活,爱情那些拥有过的已经化为泡影。
代替来的是无数人的指责与痛恨。
此时的生存与死亡,已经毫无区别。
过去能决定未来吗?
如果凭空问出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答案估计都是“不一定”,在这样一个无常变化的世界,过去的发生真不一定能决定未来。
就像过去的差生,不一定在社会上就同样是Loser。
过去的首富不一定永远是首富,过去的一贫如洗不一定永远翻不了身,过去的颠沛流离不一定就永远没有幸福的未来。
可惜《男孩A》为这个问题只准备了一个令人压抑的答案,曾经错误的过去决定了男孩Jacky没有了未来。
在孩童时代作为从犯杀死了小女孩的Eric,经过长年的监狱生活之后,取了新名Jacky,重新踏入社会,决定重新开始。
在终于以自己的良善和单纯赢得了爱情和友谊的时候,残酷的社会重新揭开了过去的疤痕,一瞬间,Jacky被所有人抛弃,一个人含泪走向大海。
结局是悲伤而压抑的,我们的这个社会常常就是这样兵不血刃,杀人于无形。
虽然Jacky想彻底的告别过去,忘记过去,重新开始,可悲的是,这个过去在发生的那一刻,不仅仅打印在Jacky个体的记忆中,而且打印在了整个社会的集体记忆中。
忘记,不单单需要个体的遗忘,还需要洗刷掉所有的集体记忆。
如何洗刷?
还是要靠个体本身,有强大的内心,活下来,重新书写自己。
可惜片中的Jacky,太过单纯,在监狱环境中成长出来的自我,弱不禁风,终于承受不了友叛亲离的打击,内心世界彻底崩溃。
如果Jacky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彻底了悟自我的本质,不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结局不会如此。
最后再说说语言之恶,语言文字在真实世界的表述上总是捉襟见肘,一句简单的“杀人犯”,屏蔽了无数真实人性中的生动、良善和单纯。
而同样一句简单的“杀人犯”,为无数不了解实相的人们送上了无形的一把刀,把人们对“杀人犯”这个字眼的臆想毫无道理的投射在Jacky这样的真实个体身上。
最终作为从犯,完成了这个社会对单纯个体残酷的绞杀。
期待这部电影好久了。
看完后虽剧情很紧凑,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尽管这看起来是一部完整的片子,一个改过自新的人重新想要拥有自己生活的故事。
电影很漂亮。
暗色调注定了整个故事的悲剧。
阴霾的天空也始终未见晴天。
尽管当影片结束Jack逃到碧海蓝天下,有温暖的阳光和淡色的沙滩,很美的景色却以阴暗的海水结尾。
总觉得Jack是个好孩子,always.只是小的时候懦弱的性格导致他极端悲哀的结局。
我不觉得Jack哪里有做错。
片中的他会看到一双崭新漂亮的耐克球鞋而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他会拥抱别人会真诚的说thank you,他会努力去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他会真心的对待兄弟和爱人,带给他们幸福和快乐,他重新开始的人生有很多他正在努力创造的美好的事情,而在痛苦的回忆和煎熬中,自己也已经很努力的在向前看,努力生活。
他是善良的。
多年的悔恨与折磨已经让他不知该如何才能更好的对待身边的人,但他很努力的去做着一切。
只能说很多时候,太多人不懂得宽容和相信。
一个真正想变好的孩子,你可以从他的眼睛里看到太多的渴望和爱。
也许会不知所措,也许会有些惶恐不安,很多人没有看到。
他的朋友,他的爱人,他的上司和很多其他的人。
怎么说呢,是不是美国人被911事件搞的开始害怕一切恐怖的事物,连接收一个努力改过自新的孩子都如此困难和拒绝。
可怜的美国人。
亲爱的Eric,我想叫你这个名字,因为这才是你自己。
每个人都要勇敢的做自己,虽然你逼不得已的选择做Jack,但你仍要勇敢,要比每一个人都拥有更大的勇气!
没办法忘记过去时每一个人都面临的问题,重点是要处理好心里想的和现实的关系,不能让自己困着出不来了。
缩在墙角那只是一时的感觉,但一定要勇敢的站起来。
你看你有兄弟了,有女朋友了,有份很好的工作,多么好的新生活啊。
要解决心理问题,只是时间问题,面对别人的眼光,要勇敢。
其实站在每一个人的角度来看,一切都很合情理。
只是我们是否能接受别人的做法吧。
很大的压力来自媒体吧,疯狂的报道,你的照片因为以前的事情出现在头版头条。
可以站在媒体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为了报道读者最关心的事件,既然大家都关心Eric变成Jack的出现,那媒体就有理由去报道。
那些读者也可以理解啊,他们的好奇心而已。
可是女朋友,兄弟,他们接受Jack变Eric,你自己接受自己都用了那么长的时间,那总要允许别人也有有时间来接受吧。
道理应该是这么说的,所以你要勇敢。
你很幸福了,有Terry全力以赴的支持你,要知道,他爱你胜过爱自己的孩子!
难道你忍心让他为你而伤心欲绝?
这是责任!
man A的责任!
我们需要的是冷静,用心想一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
当然每个人都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是最完美的,这样的话,那每个人都会接受你的了,每个人都站在你的立场考虑的话,就会宽容你的了,就不会这样世态炎凉了。
可是每个人都不会这样想,你也不会这样想,可是你又不够勇敢,所以就选择了离开。
无论如何,要勇敢,,每个人都是很强烈的个体,不用对别人发光发热,只要自己接受自己。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之前辩论时遇到的一个跟犯罪、改过自新、公众知情权有关的辩题具体的内容忘记了 但记得当时一直在强调 每个人都会犯错 所以deserve second chance之类的而这部电影更深刻的探讨了这些问题listed r some of my thoughts1.当你是旁观者时 你愿意给别人机会 可一旦自己也牵扯进来 结果就很难说了2.当你做每一件事的时候 都要想到后果 很多事情会跟你一辈子就算别人说原谅你 也不一定是真的原谅了你最难过的 还是你自己那关 做恶梦这件事可谁也管不了3.你永远也和你的过去分不开 若你的过去死了 你也不会存在4.仔细思考你的人生 那些令你伤心难过的事情 到底是谁的错呢谁的也不是!
每个人都在他的立场上做了该做的事情 这是博弈的结果 社会规则的问题所以A最后自杀 是必然的结果 虽然可惜但并不可怜5.导演很聪明 选了个帅哥来演A(要是找个丑男加胖子来演 大家可能巴不得他死 最后跳河了 还得担心他是不是砸死两条鱼)弄得我有那么一刻也真真为他抱不平可仔细再想 站在社会整体的立场上他的死是好的因为它给整个社会send a message无论你如何的年少轻狂 这个社会是有底线的 这条线并不是法律 而是道德和良知(师太认为 道德是法律他妈)一旦你越过这条线了 就要付出代价you have your autonomy at the beginning and innocence is not an excuse6.最后 为什么A会杀那个女孩呢除了他品德有问题家庭破裂以外 这个社会也没给他任何的温暖所以他杀害那个女孩的同时也扇了这个社会一巴掌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这句话适用于被绳之以法的施暴者也适用于看似无辜的受害人ps:看完The Social Network之后 对Andrew这个美人胚子念念不忘但心里也明白 自古以来 帅哥出草包(反过来可不成立)这一伟大定律个人觉得TSN里演技最棒的还是 Justin其次是Jesse (但他私底下采访的感觉和电影里差不多 所以也许不是演技高而是他本人就那样)Andrew在表演这一块儿没有特别出彩但看完Boy A之后 开始对他肃然起敬也难怪他因为这个拿了BAFTA看他的采访 觉得他是很腼腆很有家教的小孩另外他的British Accent大大加分啊等Never Let Me Alone可以下了 立马j就去看至于他的Spider Man4 自然要去影院捧场啦
结局让人心痛,一心要改过自己的jack,在群体暴力面前选择死亡,也许我们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应该去原谅jack,试着帮助他融入社会,可是我们真的能做到吗?
读书时代,总有群“坏孩子”,他们横行霸道,他们欺侮弱小,甚至未成年便伤天害理,从小就嫉恶如仇的我,面对这些事情或人时,总是咬牙切齿,恨不得扒了他们的皮,试着想一下,如果有天这些“人渣”出现在身边时候,并且已经改邪归正,真的就能原谅他们吗,我想很多人还是处处提防着他们,他们的脸上已经深深打上“坏人”的烙印。
当你知道这个人抢劫过、严重伤害过别人等,你真的敢接纳吗,甚至还爱上他吗?
很难去想象,虽然还是有些勇敢的人能接纳。
因此群体的观念造成的更大的暴力事件,让一个人更坏、更边缘化。
这部片子显然抛出了一个问题,如何面对这样的“男孩”,而且不是每个这样的男孩有这么帅气。
如果他们从小得到社会的温暖,父母的关爱,我们就不会创造这样一个个的恶魔,说起来轻巧,在利益与欲望面前,大多数人甘心做奴隶,我们完全忽略了什么是家庭,什么是知足,什么教育,什么是美丽,什么是财富,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良心,什么是责任,什么是道德,群体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失去准则的我们没了人性,大家觉得你成绩分数低,你不应该得到更多的教育,你赚钱少,你没资格谈幸福,你没什么地位,你工作轻微,不必正眼看待,只要我开心,不必谈道德或法规,大家追求快节奏,越有效果越好,而我们脆弱的灵魂是需要长期的良好滋润。
初为父亲的我,很心疼自己孩子,看着现在婴儿因为很简单的原因而殒命的事件,十分难过,这些杀婴的“恶魔”都是群体暴力催生出来的,我们都有罪。
不得不说随着英国口音在我左右太久,我的美语已经被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不少。
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刻意,而是一种感染。
Jack的生命受到太多东西的“感染”,父亲手拿着冒烟的烟头、母亲冷漠凄惨的模糊脸孔、一双让他欣喜万分的Nike鞋、Michael坦荡荡敞开的胸部、....等等等等。
这些元素都在渗透Jack。
对于儿时伙伴的认同亦源自彼此的同情和理解,影片在用人性再一次诉说着残缺的童年时代对于青年的致命影响,而对于“性”,在我理解已经成为两个截然相反的指针。
伙伴儿时被Brother鸡奸Lots time的阴影、Jack在Michael获得的从未有过的性愉悦,以及在做爱中的不自信与渴求的交织。
影片在尾声再次强化“刀”这个有力的道具,刀可以割断一切,如果割断的是生命,那么就是残忍,如果割断的危害生命的,那么就是伟大,当然如果刀可以割断一个有志开始新生活的年轻人,也就显得残忍,甚至过分了。
再难以走回的世界男孩A,听着似乎并不陌生,却有着一种说不出距离感。
救赎、原谅、抛弃、冷漠。
真的所有错误都不被原谅吗?
中国有句古话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实际情况真的如此?
我们不比那些大道理,就说内心。
如果你的男朋友是曾经的杀人犯,你呢?
如果你的好朋友是曾经的杀人犯,你呢?
大道理不是感受,是冷静的分析。
大道理告诉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错。
可内心之中却不想再与他有任何瓜葛,这就是现实。
相亲总是见面之前就被人退回,理由不一而同,家庭不好、没房没车、工作不稳、身高不高。
至于温柔善良、细心体贴大抵无暇关心。
想来也是,总有一些条件是纸面上一目了然的,而有些则是需要时间耐心发现的。
前者叫做事实,是板上钉钉的,而后者只是感觉,你如何知道到底是不是表里如一。
Jack显然已经完全改过自新了,但一个人是不是好人,是不会有权威机构发布认证报告的。
而杀人犯的名头,却如烙印牢牢的烙在身上。
人们总会在看电影的时候感叹生活的残酷,大呼为什么不给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你是一个旁观者,而且你看得到他回家后的无奈,看得到他内心的挣扎,甚至看得到他的梦,你很确定他的确是洗心革面了。
但生活原本不是电影,试想如果一天你发现你的朋友是一个杀人犯,会陷入何等的恐慌,以往的印象即使不被全盘推翻,也一定会大为动摇,因为事实不容否定,但内心却难以看穿。
谁都会在同样的商品中挑一个更干净些的。
从头再来只关乎于心境,因为没有人能抛弃过去,那些你曾经亲历的东西。
即使无人知晓,它也会在你的内心啃食。
Jack几次想要向Michelle诉说心事,被Terry制止。
是的,如果他们知道了会怎样?
真相拆穿后所有人都对Jack的谎言横眉冷对,但你真的认为如果他对你们实话实说,你们就会坦然接收吗。
结果还不是一样。
隐瞒本不是本意,秘密被人知晓是一种痛苦,同样,秘密无人分享,也是一样。
最后的Jack还是没能战胜这个世界,如果这时候再出现一个Philip,他会如何,他会活下去,但也许不会是他想要的方式。
所谓冥顽不灵,所谓死不悔改,很多时候是因为当我们为自己的过错付完了代价之后,世界贪婪的说,不够。
我想,一个人被某种东西感动,很多时候,是它触动了你的“过去”。
我相信,在很多体验中,人没有空间,只有时间。
我们总愿意相信,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其实,时间从来不曾真正抹去过什么。
《BOY A》就是一部像时间一样生冷而安静的电影,尽管其中也曾有过温暖和希望。
主人公如此怯懦而单纯,又因为有着未成年杀人的前科而内心异常复杂的角色,能够被演绎得毫不造作。
男孩A,似乎在尽量地往里收(无意嗑了摇头丸后的乱舞也许是唯一一次本不想有的释放),但却在故事的节奏里,将冷冷的悲哀铺展得海一般令人窒息——就像男孩最后的归宿。
对于时间与过去,男孩A的悲哀也许远远不是“后悔”或“愤恨”。
后者对于前者,就像吹进山里的风。
“过去”从来不曾属于他,而他却属于“过去”。
是谁说过——“我的痛苦所在,就是与内心的恶魔做殊死的搏斗”。
其实,即使恶魔早已在男孩A的身体里死去,他也无法回复往日的乐园,战场上已经是废墟一片,蔓延到比远方更远的,是烧焦的黑土。
不再喊叫,不去发泄,更不愤世嫉俗。
只是想用脚下的黑土堆起一座小山,垒一座海边的城堡。
不,只要一间阁楼,十平米大。
谦卑真诚地微笑。
被自己救下的小女孩儿称为“天使”的英雄行为,只是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平凡的一个见证。
在最后面朝大海的一刻,男孩A给朋友留言:还记得那个女孩儿吗?
那个我们一起救过的女孩儿,活计。
——他是真的曾经活在人群中。
爱“父亲”,爱朋友,爱Michelle。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有力量的,有些人是怯弱的。
对此,不知“时间”是否曾经留意过。
其实我们都一样,脆弱,敏感,小心翼翼,自我救赎,逃不出过去的阴影,看不到未来的光明。
从电影一开始那种淡淡的忧伤感就让人喜欢,一直到故事结束,都充斥着那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情感
有意思吗?曼切斯特口音和乏善可陈的剧情。
不知所云
不错,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两个少年杀人犯,惹人同情,很压抑..就算你后来救了人也无法抹掉以前的罪..现实就是这样..结局在预料之中
主角原来是mark的好基友啊
对过去无法释怀的 又如何面对未来
男主那小萌样啊~~孩童时代那两个小男孩也演的极好啊,哎,有些事就是没有重来的机会。。。
很多东西是抹不掉的~很多过去是过不去的~~
强烈的第一人称观感,仿佛与主人公感同身受。主角演的不错。这故事不太吸引我。
男猪脚加一星!
broken heart
It's your right to start again. But after all those thing it might also be the right for the rest of people not to forgive. Your friends are your family but sometimes they don't have that power to protect you forever. I like this film, really.
一把刀子,恶魔抑或天使。。。
andrew garfield真是帅惨了啊,真是让老女人心疼的小美男。。英国的郊区一切都好眼熟,还有英国的不良少年 好真实
………
画图的时候,当背景的,没咋认真看,女主实在是长着一副很mean的样子,让人喜欢不起来,居然还露点了……
俩月吧,也没看完
He killed a girl, and he saved a girl.错一次背一生,“好”随之烟消云散
欣赏不来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