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角胜喜在这段爱情里有着一种非常现实的情绪——总是怀疑是不是因为时间的流逝男人不再爱着自己。
她因为他多看了咖啡厅女侍者一眼而破口大骂,因为他收了误撞了他车的女人的名片而纠缠不休。
饱受女人无聊纠缠的他疲惫不堪,兴致全无,她诚惶诚恐,宁愿让他想着别的女人来做爱却又不堪妒忌。
韩国电影一直比较分裂。
要么就是绝对的清纯,男女主角接个吻也要犹豫半天;要么就是绝对的情欲,赤裸裸的爱情文艺动作片展示给人看。
难得这部电影控制得不错,既保持了清新爱意,又偶尔以微小的镜头适当展示了浓浓情欲,在这掌控之间,女主角胜喜扮演了一个非常到位的怨妇的角色——多疑,否定自我,然后持续的自我折磨。
她以为他不再爱他。
她更以为他早已腻烦了她的脸与身体,于是她整形医生那里换掉一张脸。
六个月的时间里,智宇思念她,想着她,又承受着男性荷尔蒙的骚动,四处寻求性爱,她却在这段时间改了名字,换了容颜,带着口罩四处窥探猎艳的他。
终有一天,她以一张新鲜美好的脸孔出现。
毫无疑问,他与她在一起——只是如今已经没有胜喜,而是世喜。
他说,不知道是否爱,只是感觉快乐。
世喜的脸兴奋,愉悦,幸福。
她以新的面目与智宇恋爱,缠绵,以为他会深深地爱上她。
可是,胜喜的心却渐渐担心,焦虑,以为他爱上了别人会完全忘记胜喜。
她不堪重负,持续分裂,在白纸上写满我爱你,写信以胜喜的署名约他见面,却以世喜的脸孔大为嫉妒,在咖啡厅里发狂。
那一瞬间,她回到了胜喜。
也许,让她自我否定以及持续生疑的不是别的女人,而是她内心始终住着一个假想敌。
她痛哭流涕。
她看到了他依然爱着胜喜,可她还是胜喜吗?
那一瞬间也许她明白了,脸可以改变,可是她,依然是胜喜。
她可以改变脸,但是,她改不掉一颗嫉妒的心。
无论变成什么样子,她依然是那个善妒,发狂,爱到没有底限的胜喜。
我们有多少人曾经怀疑过长跑过后的爱情?
时间过后,激情不再,觉得身边的男人不再爱。
于是我们不断地问,爱一个人,究竟能够爱他多久;爱你的人,到底爱着你什么。
我们也曾经天真的以为,他腻烦的是女人日益老去的脸,女人日益松弛的身体。
也许从来没有想过,令男人渐渐感到崩溃的,是女人日益膨胀的多疑,与紧绷的信任。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这个世界上的有些女人,只能够卑微与狂热地去爱。
她们就那样低低的,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为了一个男人,愿意疯狂,愿意饱受折磨,然后才能深深觉着那是遇到了爱。
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些女人,也可以完全拒绝卑微的去爱。
她们觉得那太可耻,太幼稚,太不懂得爱自己。
她们更加不会为了一个男人折磨自己的肉体或是灵魂。
爱情也许重要,但是并没有重要到那种地步,可以让她们完全放弃自我而成全爱情。
比起爱男人,她们更爱自己。
我喜欢的书房女作家说:对于少数的人来说,爱情其实只是她们生命里的一次意外冲撞,像一次车祸,像一次失足落水。
她们在撞车或落水的一刹那惊慌失措,尖叫甚至失控都是在所难免的。
也许这种人是幸运的。
幸存之后,她们一瞬间觉得善哉善哉了,从此悠悠闲闲过起日子来,从此不提。
谁愿意再遭受一次车祸呢。
也许,我也是这种人。
最后的最后,智宇知道了真相,他无法接受却做出了一个更加疯狂的举动。
他也去重新换了一张脸,看到这里我以为这会是一个团圆的结局,我以为他们会重新在一起,从头再来爱。
可是,他却带着对她的报复与恨,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她拼命地寻找他,却无法识别他的脸,她与每一个坐在智宇老位子上的咖啡厅男人抚摸,轻吻,试图用身体的感觉来识别她的爱人。
可是,他就那样消失了,似乎是这个人,又似乎是那个人,她疯了,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背影,追逐出去,那个男人却死在了车轮之下。
他的脸变得血肉模糊,最后,她还是没有认出他。
她走入整形科,换成了第三张脸。
一切都结束了。
这个结局简直太令人悲恸了。
爱情,永远是始于如此欣喜与渴望,终于如此平静或是荒凉。
热恋的时候,我们多么希望这个人就这样在身边,爱了一辈子。
但是,谁也不知道在那静静流淌的岁月之河里会发生什么。
爱的习惯是一把双刃剑,产生的也许是依赖,也许更多的是腻烦,谁也不能抗拒。
但是爱到那样疯狂的程度,我想很多人已经不再有那种能力了。
是好事还是坏事?
长相守,果真是个考验。
你的爱情,已经走过了几年?
但是我在一夜之间明白了一个道理,一直以来,我为那些在情海里沉浮的年轻姑娘而心痛而恨,我以为站在岸边的人,为她们诵经祈福真的可以把她们救上来。
我以为所有人都会在岁月里有一座界碑,跨过之后,从此不会再为爱所伤。
但是我明白了,这对有些人而言永远都做不到。
她的心太重,永远也浮不起来;她们的爱情像一座界碑,因为她自己的朝奉而越来越高,再也越不过,再也望不到人生新的风景;而像我这样的女纸们,在岁月的颠沛流离中被刺痛过太多次,忍痛后就那样轻轻地放下了爱情,慢慢的成就了自己。
是在朝阳里热烈的死去,还是在尘世里安稳的活着,也许,这永远都是两派女人要面临的抉择。
爱是一种能力,能够控制肆意的爱更是一种强大的能力。
你愿做哪一派?
好吧,还是要庆祝,我这般的女纸们,我们终于爬过了爱情的丰碑,看到了另类的大美,终于明白热烈去爱这种事儿和寒秋的大闸蟹一样,尝过一次就好。
从此便相信而且肯定:爱情,绝对不是人生里最重要的事。
两天前,在一片混沌而复杂的情绪中看完这部金导演的新片子。
被震慑。
不论是如鬼魅一般的整容手术实录,还是男女主角涌动但无以言明的爱情。
充满了无奈与伤痛。
分明是一场闹剧,但绝笑不出声。
阴差阳错的故事见得多了。
但如此惨烈的阴差阳错,是第一遭。
Time。
时间的悲哀,在于它不可逆转。
如同改头换面的女主角,发现男主角爱着的仍是原本的自己。
然而,再也回不去,回不去了。
于是她能做的,只有剪下旧照片的头像,蒙在自己陌生的脸庞上,去找他。
但那薄薄的一张白纸,又怎能赢得了时间。
头像背后的她哭的撕心裂肺,头像上的女人却一如既往笑得灿烂。
昨天的与今天的,是陌路,是末路。
毫无瓜葛。
其实他们原本是幸福的一对。
是女主角自导自演了这场悲剧。
悲剧的源头大概正是她的内心。
或者我们中的很多人与她一样,有令人称羡的事业和感情,但却常无端地陷入自我陷阱。
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在动荡不安的内心世界中游离逃逸。
直到无法承受的压力把自己击垮。
当女主角一遍又一遍地去往他常去的咖啡厅,接触一个又一个像他或不像他的男人。
她几乎崩溃。
时间开了她的玩笑。
整容只不过是她逃避固有生活,逃避压力的方式。
她以为崭新的面容可以帮自己得到崭新的生活。
殊不知只会是玩火自焚。
电影终于以一名男子的死亡而结束。
女主角望着男子面目模糊的脸泣不成声。
他究竟是不是她深爱的人,她竟无法通过面容辨认。
这无比巨大的悲哀,情何以堪。
他们终于在互相逃避,互相追逐,互相欺骗,互相玩弄中葬送了他们的爱情。
彻彻底底。
我可以接受的结局,大概是女主角的死。
甚至认为只有她随他去了,才算合情合理。
但金导演偏不。
他还让女主角进美容院。
还让她坐上那个恐怖的手术台。
还让她包着口罩戴着墨镜走出院去。
重复的情景,让我觉得太残忍。
时间的印痕,并不以面目的方式存在。
难以想象,女主角将继续怎样的生活。
总是满目创痍,如同片头令人毛骨悚然的整容手术。
最后的镜头,是熙熙攘攘的大街。
我们中,有多少个她或者他。
或者,都不是。
或者,都是吧。
http://www1.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413188&PostID=7549798
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是否真的是谋杀爱情的凶手?是否那些所谓的爱情真的敌不过时间?女主角在和男友相恋两年,爱情里渐渐少了激情少了当初的新鲜感,女人的敏锐与小心眼,使她心生惶惑她爱他,他爱她,但是这并不是很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他们之间的感情她开始自卑,开始悲伤,开始疑惑,开始疯狂...她在爱的前提下失去了理智伤害着男友同时也在伤害着自己头上蒙着被子的她无声的哭泣于是她选择了离开,因为爱情的无力感,因为对爱人的在乎她做了整容,对医生说,我不要漂亮,我只要一个全新的我恐怖心寒的手术过程阻挡不了她坚定的信念男友突遭爱人的离去,痛苦不知何由,半年的时光使他孤独以至另觅新欢可暗处时时陪伴的她却一次次破坏直至遇到另一个全新的"她""她"身上有着她的影子,深深的吸引了他他对"她"的眷恋日益升温,可是他深爱的却还是原来的那个她明明是自己想要的,为什么心那么痛深深的夜晚,她在无尽的海边哭泣有一天男主角终于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他感觉受到了欺骗和玩弄为了报复他决定也去做整容手术,让女主角去茫茫人海中寻找面目全非的他极端的爱与恨,终于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划上了句号可是这样的故事却还是依次上演...
压抑的片子。
没有背影音乐,空洞的房间,呆滞的表情。
女人的不安全感,失去后再懂珍惜的悔恨。
迷失,无奈.........零零碎碎的感觉。
以及最后的片段中心灵和视觉的冲击。
其实,在心中一直觉的金基德是一个心灵有缺陷的人,压抑,扭曲的心灵才会让他用不同的眼光和思绪去构思他的每一部分子。
《漂流欲室》《空房子》.....包括《时间》没有一部是让人压抑的.....大概只有这种特有的社会环境下才会有这样的心境体验吧!
说说电影里的爱情其实我不懂爱情,因为没有经历过所谓的爱情,或许有经历过,却感受不到爱情。
我只有思恋和暗恋的深切体会。
或许这失败惨淡的人生,终究是得不到那遥远爱情的光辉奢侈赠送吧。
也可能,我们如电影里的女主角一样,当你找不到或是失去的时候,才发现爱情,原来拥有过。
如此说来,爱情不过如同时间一样,只有过去了,才会成为时间的记录,而没有发生的或是正在经历的,那些只是时间的计量单位,不存在时间进行过的产物。
爱情是否也如同时间一样呢?
这部电影并不是说的爱情如同时间,也不是说,时间会产生爱情。
而是另外一个主题,爱情在时空断层中存在。
所谓的时间断层的存在,是因为女主角怀疑爱情的真实性,以及男主角对她的忠诚度而去做了整容手术。
做过整容手术后,内心还是女主角的,但是相貌却是另外一个人的。
女主角对男友内心的爱还是在过去,但男主角同样深爱着过去的女友,当他面对着他爱着的女友的另外一种身份的介入时,这种时空的错位,断层,使得他必须做出一种选择,可是他无论如何选择,最终受到伤害的都是女主角。
因为女主角是两种时空的结合体。
可是正是因为这种时空的断层,让女主角知道了她的男友还是爱着原来的她。
她用着另外一种身分见证着男主角在得知原来女友的消息后,立马放弃了现在这个用着新身份的旧女友。
这样的结果就是,女主角已不知道倒底是要她男友爱现在的她还是过去的她,这是一场错乱的感情,错乱的不可收拾,错乱的让人发疯。
所以,影片说,从一开始就错了,然后就是一直的错下去了。
错到男主角同样去做整容手术,是报复?
还是以着更加错乱的新面孔去爱着拥有旧女友内心的新女友?
两者都在进行着一种时空的交错,使得一切都变的不可收拾。
爱情在这两股错乱的时空中纠缠不清,混淆盲目。
但是,连接或者说造成这种局面的,正是他们心中想要得到的,想要拥有的爱情所致。
爱情本来存在着,只是平静的缓和的流动着。
可是,却因为看不表爱情的面目,理解不了爱情的本质,用一种近乎极端的方式去揭开他们所希望的爱情的真面目的时候,爱情的真面目往往以着更加极端的方式出现,而且出现的残酷的无法换回。
如果女主角不去怀疑爱情的保鲜程度,就没有这样的错乱的纠葛。
如果女主角不再爱他的男友,同样也不会。
更如果他男友不再爱昔日的女友,同样也不会。
因为男主角不爱旧女友,他的新女友同样也不会再爱他。
两个人彼此平静的离开,化为两股不同的时空存在着,那样两个人就会平静的生活。
可惜的是,他们期望爱情的存在,并想看到爱情的真面目时,带给他们却是这样的结局。
时间并不能改变爱情的存在,同样,时间亦会带来深深的伤害。
如果爱情真的存在,不需要保鲜期,时间会证明爱情是存在过的。
彼此的不信任,造就的悲剧,比比皆是,只不过金基德用着另类的眼光去说明这件事,并且这样的事是轮回而生,不可了结。
片尾连着片头,有点《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味道。
关于时间中的爱情,我是如此理解的,只不过混乱了点,因为我根本还没有体会到爱情的存在,或许当我体会到爱情的存在时,爱情已不在了。
这样的时空断层,我曾在《极度寒冷》中看过,男主角用着形为艺术的形式,假死在人们周围,然后用着死人的身份去观察别人对待他不存在后生活或者说世界。
这样的方式和整容换一个新面孔一样的道理,但是结果都会让自己深深的受伤。
说说女人的复仇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对女人的复仇又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那简直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相对于《亲切的锦子》来讲,更是深刻无比。
毕竟《亲切的锦子》所要报复的人是自己的仇人,而《时间》里的女人要报复的却是自己深爱的人。
我想这两个是极端吧,爱的深,恨的也深吧。
因为男友在咖啡店里眼光看着那个性感的店员,你还别说,那个小女孩真的够性感,还够清纯的,连我都能动心。
女主角肆意的羞辱这个店员。
男友却帮别人的女人后,女主角可以不顾形象的大声指责和漫骂。
男人要是有这样的女友,如何能受得了?
能受得了还不够表示这个男人有多爱他的女人了吗?
可是,这些并不足够填满女人自私的爱情欲望。
因为男友不想做爱,便说男友不喜欢她的老脸了,因为看腻了,于是女主角让男友想着其它的女子和她做爱,可是做过爱后却又说男友在想着别的女人做爱才兴奋。
看到这儿,我真的受不了了,如果我有这样的女人,我立马就分手了。
可是男主角没有。
倒是女主角离开了男友,去做了整容手术,来一场疯狂的报复,和疯狂的爱情。
在女友无故失踪后,男主角去找妓女,被砸了玻璃,没有实现。
找老同学,老同学却被他女友给骗走。
然后就去相亲,结果不喜欢。
(那有一个场景,特让我心碎。
就是男主角去相亲的女孩知道他不喜欢她的时候,背对着,然后各走向前走开,不再相见。
那个女孩是满脸泪水的走开)如此种种,最后到了整过容的女友出现在他身边。
他便爱上了新出现的女子,当然他不知道她就是他女友。
可是这没有完,女主角的报复还在继续。
女主角造成了原来的她又要回到男主角身边的假象,用一种感情上选择谁的折磨,不断的折磨着男主角。
只到最后被揭穿。
然后男主角同样开始了对女主角感情的报复,一次又一次的让女主角体验失去,寻找寻找寻找的痛苦。
而最后一次,两个新面孔的旧人就能见面的时候,悲剧发生了。
到最后,女主角还是没有看到男主角整过容之后的面孔,这将是永远无法摆托的折磨,将会一直折磨着女主角的内心。
唉,这样的报复真的是很疯狂。
疯狂到,这样的事不过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轮回。
说说电影的象征金基德的电影充满了象征,船,水,小岛,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一切的一切在电影里都是一种象征。
这些象征组成了金基德抽象的电影语言。
金基德在这部电影里,似乎并不是在象征什么,而是在心平气和的说一个爱情故事,一场爱情悲剧。
这其实是好事。
大众审美能接受也是这样一个完整的故事。
但象征意味依然在这部电影里充斥着。
一个男人,一个拥有两个相貌的女人,整容手术,雕塑,相片,以及轮回。
电影中的人物依然是那么的飘流着,没有了根,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他们疯狂的寻找着什么,寻找着爱情的存在,或者说爱情的定义。
结果依然是一无所获,唯一拥有的是那种深深的心灵伤害。
然后开始坦然的面对,将一切化作一种默默的走开,默默的看着海面上面那座曾记录过爱情的雕塑。
金基德电影里的人物,不知道需要什么,但又明白将要做什么。
那种飘流的寻找,悲剧性的一一展现出来。
让观看的人无法从电影里获得一种从容的美感,只是残酷和直白。
而这也正是金基德电影的魅力所在。
说说金基德。
看过他不少的电影,倒是很少关注于他的花边。
唯一一条就是金基德在《时间》上映之后,在媒体上炮轰大投资的影片《怪物》。
我能理解并支持他的形为。
因为《时间》在形式上已不同于已往的作品,可能更接近大众审美一点。
我想金基德也想在商业和艺术上双丰收吧。
但是大投资大成本大制作的《怪物》却大肆的抢占市场,造成小成本电影无人过问,放是谁也受不了这样的局面。
对于个人来说,这是打击;对电影来说,这是毁灭。
《怪物》我没有看过什么样,不知道为什么受到韩国人这么的喜爱。
好像韩国人有种偏执的变态精神。
比如《韩半岛》这样的影片都可以受到大肆的吹捧,更别说那个糟糕的一塌糊涂《王的男人》竟然能在韩国掀起那样的风暴。
所以,印象中韩国人根本就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看热闹。
没有主见,媒体一吹就跟风而上。
国内同样有这样的情况,很多人竟然根本没有看懂《王的男人》在说些什么,也跟着媒体吹捧起这部电影来。
所以,金基德说再也不在韩国拍电影了,我是支持的,电影是国际化的,并不是韩国人自己自娱自乐,意淫自慰的东西。
韩国的电影已时日无多了,也就是那样,想跟日本还有香港比差远了。
连一个金基德都容不下,还想怎么样?
我想,如果金基德发展的好,推出更加成熟的电影的话,那肯定会成为大师级的导演。
但愿他能拥有足够宽松的创作条件,为他的电影祝福。
http://guiye.tianya.cn/
相比金基德从前的电影,《时间》没有突破,只能算是平淡之作。
看样子他是决意要把表现身体上的疼痛和感情上的激烈进行到底了。
一如既往地,它探讨着金基德电影永恒的主题——爱欲,还有孤独。
影片开端是一组曾在韩国国内引发争议的整容实录镜头。
表现人的面孔是如何从耳后被开启,眼睑是如何细致被缝合,胸和腿是如何被更正,唇和鼻是如何被修改。
这组镜头尽管只持续一分零八秒,且配合得有柔美音乐,仍然叫人不适。
故事讲一对情侣,世喜和智宇,交往两年之后,世喜觉得男友对她已经厌倦了。
于是任何女性来同智宇接触也令她惴惴不安乃至勃然大怒。
接着,在一场激烈的争执之后,世喜突然失了踪。
世喜走后的半年,智宇总去从前两人热恋的小岛散心。
有一天,在前往小岛的轮渡上,他邂逅了一个女子。
女孩子问,你有女朋友吗?
智宇回答,半年前,她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你还在等她吗?
——有时等,有时不。
之后,智宇开始跟这个自称为思喜的女子交往。
而事实上,她正是整容之后的世喜。
是从这个时候起,她陷入了内心的苦难。
因为她嫉妒智宇过去的女人,而她正是智宇过去的女人。
她走进自己设置的悖论——既希望智宇爱此刻的自己,又不希望他不再爱过去的自己。
深爱令她堕入魔障。
一个人开始同自己为敌。
相爱就是被对方的眉目、肢体还有内心吸引,决定穿过人与人之间森严的疆界,去与它们熟悉。
永远如此,是什么让我们彼此靠近,是孤独。
科学研究表明,情人的容貌即使璀璨夺目,看两周也已经意兴阑珊。
本世纪新兴的容貌主义者们是否真的那么幼稚会得相信,换一支眼影换一管口红换一个发式乃至换一副面孔,便又可以惊心动魄地被爱一回?
这时王菲在我的耳机里头懒散唱道,他不是脸色明媚,谁会想入非非。
呵,你看你看,但其实眼角眉梢又何尝不是一种误会?
所以何必执着于眉目呢?
影片的后半部,智宇发现思喜身份的真相,震怒中他也去同一间诊所整容。
在他半年的失踪期间,世喜将每一个陌生男子都当成是拥有了新面孔的他。
眼睛已不可信任,世喜只能靠自己手掌的记忆来寻找智宇。
她总是与那些男子十指相扣,用心体会这个人的手是否太大,而那个人的手是否不够温暖。
多可悲这样亲密无间的姿势,却代表着怀疑。
我想起谢霆锋那首至为经典的《玉蝴蝶》。
有几句莫名其妙的歌词,用在这里却十分合适。
——恋生花也是你,风之纱也是你,夫斯基也是你,早优生也是你。
真的,真正爱一个人时,四面八方也是你,上天入地也是你,佛也是你,魔也是你,两鬓斑白都可认得你。
所以何必执着于肉身呢?
影片的结尾,智宇尚未来得及让世喜看见他的新面孔就已死于车祸,脸部血肉模糊难以辨认。
而世喜心如死灰再次走进诊所,要求大夫为她换一张谁也不认得的面孔。
他们太爱对方。
他们面目全非。
呵,若是有一天人面终将不知湮没何处,不如让我们化身妖丽桃花,武陵春景中,笑一回无力东风。
而更厉害地莫过于,实际上,我们哪一位不是带了一箱子面具来投胎做人?
关于容貌,有一段话我始终认为它是最动人的,值得被千万次地重复——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相信我,对面容造成摧毁的,不是刀锋,而是爱,而是时间。
2006-11-23
我的公众号:逍遥兽
一开始对金基德的印象并不好。
那个国家的暴力和变态以最残酷最极端的方式反映在他的片子里。
以至于素以极端和变态招摇过市的大和民族的导演,都甘拜下风。
以至于我老是喜欢把他的片子定义为哗众取宠,唯恐天下无血。
许是观影的方式变了;许是心态变了;抑或年华变了,无论怎么样,从《空房间》开始,到最新作品《时间》,我已被征服。
被他的想象力、执著、坦荡。
现在怀念他的《打回头的信》、《野兽都市》、《漂流浴室》。
都是大学时草草而过的片子。
金基德的想象力体现在,你根本没有心思去猜想结局。
有太多的因素游离于剧情之外。
因为它并不是一般的剧情片。
但是,故事却丝毫不沉闷。
所以,也不是一般的文艺片。
金基德在04年来中国参加韩国电影展的时候,没有给中国同行丝毫面子,直言中国电影如此下去毫无出路,做电影的人不敢说真话。
也许有偏激的成分在,但是毋庸讳言,两年过去,我们看到的是和韩国电影日益增大的差距。
韩国确实有一大部分言之无物的垃圾电影存在,可悲的是中国连那些垃圾电影水准的作品都少得可怜。
以至于大家都拿几部大成本电影出气。
有的更多的是跟风。
一人拍古装,一拥而上,害得叶锦添晕头转向。
一人拍了高票房喜剧,跟风者亦蔚然。
什么《601个电话》、《鸡犬不宁》,看了海报听了宣传语就没了看的欲望。
我想,即使片子真的没有新意,包装总要做的有创意点儿吧。
金基德已经跟韩国电影局闹僵。
据说他的作品要在韩国发行的话,还需要进口。
看来,哪里都有阻碍。
连黑泽明都在骂日本的文化部官员都没文化呢。
所以,我们的电影人也就别再抱怨审查啊分级啊之类短期内无法改进的问题了。
在已有的限度里完全可以做出足够出色的电影啊。
毫无疑问,这点,贾樟柯是做得最好的。
所以,电影没做好,99%就是电影人自身的问题。
《时间》讲述了一个害怕爱人厌倦自己容颜的女子,去做了整容手术。
6个月后,以另一个人出现在男子前面。
男子因为寂寞而跟后来的她在一起。
于是,自己的人格完全的被自己分裂。
无法愈合。
整个人处于两头不着地的虚空状态中,爱情亦随之流逝。
当男子发现后,无法接受,也去做了手术。
从此,女子以握手来感知,对方是否是自己的爱人。
6个月后,男子出现,全然是另一番模样。
两个人已根本无法回到以前。
女子追逐男子的途中,男子被货车当面压过,脸部血肉模糊。
女子抑制不住悲伤泪流满面趔趄着进入整容院,决定再换一张面具(此时的脸不就成了面具?
)。
印象深刻的场景是海边两手紧握的雕塑。
然后是开头和结尾时轮回般的打破镜框。
镜框里的相片,面容凄惨潦草,毫无生气,因其已然在这个世界消失。
两个场景一模一样,只不过采取了不同的镜位。
犹如不同的人看着同样的故事。
我们整个人类故事不就是这样行进着么。
永远重复着发生过的事情,并且无法制止。
时间,本身是不存在的东西。
http://www.mtime.com/my/fall1114/blog/185877/
時間是讓人憂慮的,它帶來了一切事物的不確定。
折磨人的不是愛或不愛,而是在時間裡漂浮的愛。
對著我這麼多年,你厭倦了吧?
——你會多少次這樣問。
然而你的內心知道,經過這麼多年,我依然只迷戀你。
其實和時間有多少關係呢?
誰也不能逃脫時間的魔法。
但是,愛也許更是心靈狀況的返照。
消失半年,用陌生的容貌出現在戀人的眼前,這種深切的痛只有順熙自己能夠瞭解。
她不是為了測探智友的心,她甚至只是想以此讓他再次象初識時那樣愛。
智友是一直愛她的,在人生最孤獨的時候,他的心也只能被她佔據。
然而她從前不曾確信。
所以她比從前更悲傷,所以她的手握著他,就象自己手上的一陣痙攣。
智友的易容和她是不同的。
順熙的改變如同對生活的撞擊,卻被愛情的柔軟緩衝,用舊的臉孔來對待戀人的新模樣在心理上是很難承受的。
所以他將用半年,來喚回他們的記憶,那會是一場新的愛情嗎?
那只是一場迴圈的追尋?
順熙遇到了很多男人,她只是在尋找這個不可代替的戀人。
他們看過潮漲潮落,在雕塑上相擁,手掌上的階梯指向遙遠的天際,静静存在。
他們愛得太深,以致無法用過去的容顏相互面對。
即使那個死去的男人不是智友,在她的一生中,這份遺憾和悲痛也是永留心間的。
有一段話和它有著古怪的貼切之處,如同隱喻。
也收錄在此:這一個總是通過另一個在迴圈的運動中流動,他應該審慎地追隨其物件的迂回路線,並在一種發現的精神中,作為一個螺旋而穿透其夜晚。
(抱歉忘記出處了)
1.两年而已2004年,中国影迷迈出了关键一步。
不再被带着“三级片”、情色片《漂流欲室》的裸女封面所蒙蔽,转而认识了一个手擒银熊银狮、名唤金基德的韩国男人,再后来无数帽子盖扣在了他头上,早已不是他自己常戴的那顶品牌帽子。
曾断言《时间》很难再给自己惊喜,甚至害怕金基德会延续着《弓》沉默不语式的“温柔”,继续他的逃避大众、亲近边缘而走进死胡同。
犹如《时间》里的女主人公世喜质疑男友对她的身体和脸无可避免地兴趣消退,两年而已,毕竟再火热的感情总会倦怠,而要克服障碍最好的办法是自己改头换面。
2004到2006,同样的两年而已,部分人不约而同在期待“另一个金基德”,哪怕他终将无法出现。
我得承认这是和世喜一样的直线型思维作怪。
直线型思维在金基德以往影片中出现过很多,由宿命论到变换的残酷自虐,哑女、坏小子、援交少女到拉弓老头。
过于刚硬、拒绝妥协的思维正是边缘人物一大特点,化繁为简的做法总是令人无法苟同。
但它并不适合现实中的金基德(只是他常流露出该倾向),也不适合韩国大众——即使中国一大部分观众对于该思维很感兴趣,讽刺的是他们在现实中却努力逃脱该思维方式的牵绊。
2.挤一挤总是有的永远不要担心金基德没有新片,它和《时间》一样,挤一挤总是有的。
时间还在继续,转型呼声也随即出现,比如金导对记者宣称台词大量增加,疑似炒作的怪物风波,烟雾弹不断。
这过去的大半年对于金基德并不好过:威尼斯、柏林之后,金基德作品无疑是瞄准着戛纳,否则他的高产无以进一步证明他的进步;在韩国国内,他依然以不受欢迎的面目出现,炮轰《The Host》后又发表一通道歉,纷扰是非再正常不过。
即使《时间》打着“整容”旗号,而这两个字总可以条件反射地联系及韩国人,那清一色的大眼睛、高鼻梁、瓜子脸为首的诸多女星们。
然而千万不要以为金基德关注起了现实社会的热门问题,整容早已不是新鲜大事。
不可否认太多国人对待韩国人的整容之风投以鄙夷的眼神,犹如一干朋友总是以高颧骨等来调侃华南人的外貌,然而就这半年来,媒体上各类整容机构广告大有越来越红火的趋势。
便以常人的心态去揣测整容缘故,不外乎变美或者谋求前程。
然而《时间》在第一时间就否认了该答案,并非女主角脸蛋如何惨不忍睹,而她整容只是为了越过爱情倦怠期,这种心理无疑是边缘人物的心态。
想想吧,那要对着一辈子的脸不是该天天撞墙发泄。
话说回来,对于成贤娥的表演还是有不少惊喜的。
因此,千万别被蒙骗,和片中有意出现的《野兽之都》、《空房间》一样,《时间》的骨子里还是金基德作品里的男女。
偏走极端,拒不回头。
3.谎颜这是《时间》在台湾的译名,意即虚假的脸,切合得有些过分。
金基德从未放弃边缘人物心态的揣摩与刻画,令一批人厌恶痛绝之余也让一部分人深深着迷。
影片前半程波澜不惊,一切合情合理,见惯了金基德式的人物自虐,对于世喜的选择并不意外。
同样的,智宇亦是。
结局震撼与否并不重要,对于嗅觉灵敏的观众,多半已在开头的碎相框里闻到了何种气息。
世喜不想停留于自艾自怨的折磨,她的直线型思维又来兴风作浪。
面对时间流逝,如何避免设想中的不利局面,最好的办法不是离开他另结新欢或者推心置腹的详谈,而是用另一个自己来应承满足,改变眼下两难的局面,解决无法自抑的忧虑。
千方百计想象的是一回事,而身临其境能不能改变则是另一回事。
在《时间》里,两个人兼具迫害与被迫害的双重身份,始于世喜的改变,没有终结(看吧,又是Kim的宿命论)。
无论智宇以何方式去面对爱人,都会碰到歇斯底里的情绪报复,远一点说是爱情中施虐与受虐的复杂心态,或者减弱一层为彼此交替的报复。
与畸形无关,对金基德作品说来更不陌生,即一方夹带侵略性的主动,而另一方则乐于承受。
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所以对于金基德在《时间》中用旧瓶子装新酒——整容为题重提一个他重复过无数次的爱情命题。
金基德曾设置过匪夷所思的交换式爱情,投报之间用以宣泄剧中人的情感,只是大家早已不会瞠目结舌,一切也都是金导自己害的。
也许这不断整容,只是徒然换张揭不下的面具。
如果一部电影名字叫《时间》,我一定会翻出来看,如果一部电影的导演是金基德,我也决不会与之擦肩而过。
与其把我昨晚在PPLIVE上随手点开的观影经验称为偶然事件,还不如把这一小摄必然合起来揉成一个“必然的遇见”。
《时间》是金基德06年上映的片子,又译《谎颜》,题材是最具韩国特色的整容,表现的主题也非常金基德式:扭曲的爱欲、偏执的性格、时间的沉重与人的不安全感。
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似乎并不高,人们大多强调其黑暗面,或者金基德四平八稳的镜头表现。
然而,个人还是非常喜欢这种另类的、表现扭曲性格的灰色爱情故事的。
这或许和我喜欢看哲学电影有点关系。
我一直认为,人类天生的不安全感源自于本身的脆弱,在强大时间张力面前弱不禁风,害怕,惊慌近乎偏执,这种游离感集中表现在独处时的不安分、空虚以及害怕,也表现在最需要心灵付出、最神经质的爱情主题之上,《时间》便是这样。
女主人公世喜深爱着胜宇,这种爱带着占有欲也带着些许变态的偏执——胜宇不能与女人接触,否则世喜将精神崩溃。
世喜不能容忍因为审美疲劳导致的男友的不安分,也因为爱得太深、害怕失去而终日恐惧着,“对不起,我永远都直是这一张不变的脸”,她反复地重复着这绝望的独白。
于是,近乎崩溃的她走进了整形医院,她想要换一张脸,来对付时间,来挽回她幻想着的即将逝去的爱。
面对女友的突然失踪,胜宇承受着思念与孤独之苦,殊不知,整形恢复中的世喜一直在他的左右,守护——抑或是监视着他,当他因“我们都是人”的理由亲近女人时,会有一块突如其如的石块砸破玻璃;当他寂寞难耐欲与旧爱死灰复燃时,会有一个黑暗中的女人对旧爱陈情一翻,致使胜宇事难成。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这一对恋人就这样玩着“光明——黑暗”的对立游戏(话说这一段还是极具惊辣效果的)。
终于,世喜熬过了时间的整形和修复,开始以“胜喜”这一新面孔出现。
在胜宇常去的咖啡厅,世喜安排了一场新恋情的上演,胜宇也因为空窗太久而接纳了“胜喜”。
两人缠绵不久,胜喜便试图抹去胜守脑中旧有的那个自己:换掉照片,不断地追问胜宇是否爱自己,不断地试图成为胜宇的唯一,然而,她再一次绝望了,胜宇爱着的,仍旧是从前的那个世喜,换了一张新脸孔的自己,再也走不进胜宇的心。
这个巨大的打击令胜喜近于崩溃。
于是,她戴上世喜的脸形面具,在充满回己的咖啡厅,如挚爱胜宇摊牌。
结果可想而知,面对对女友如此疯狂如此偏执如此不可思议的行为,胜宇深感恐惧、不解、愤懑,精神世界轰然崩塌。
他不顾形象与陌生人大打出后,跌跌撞撞奔向整形医院,向医生尽诉不满与无奈,突然间,一个变态而偏执的想法在胜宇脑中浮现。。。
伤痕累累的胜喜满世界寻找她爱的胜宇,但却找不出他的影子。
接着,一边串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还是在那个咖啡厅,还是在他们常坐的位子上,各种形形色色的男人都上前搭讪,还他们身上,都是胜宇的痕迹!!
并且,和之前的情形一下,一个整形后仍在修复期的男人在他们的定情之地出现,和胜宇一样,他爱拍照,感觉也是那样的熟悉!!
找啊找啊找,胜喜还是找不到胜宇,却看见整形人的真面目,而且发现,他一直跟踪着她。
最后,胜喜终于发现了胜宇,在一番歇斯底里的喊话之后,二人开始了追逐的游戏——而这一切,在一辆疾驰而来的卡车前归于寂静:胜宇被车轧得血肉模糊,而一旁的胜喜哭得肝肠寸断,不能自持。
行人纷纷围观,警察也开始聒躁起来,但胜喜仿佛听不到,看不见,开始变得行为怪异起来,死灰一般的表情,溅满血渍的双手以及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身体道出了这个痴情女子内心不可逾越的悲伤。
哭声在开始变得安静的时候最可怕,悲伤到极致开始笑时最纠心,表情开始不会变化时最令人恐惧——胜喜从这三个最出发,走向了一切的起点:那家美容医院,再次换了一张脸。
胜喜这种绝望之下的极端行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最珍视的爱人走了,脸便什么也不是了。
影片末尾打上杜拉斯的话,相信我,对面容造成摧毁的,不是刀锋,而是爱,而是时间。
意味深长。
疯狂到极致,挚爱到心碎。
还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充满张力的演技,我觉得胜喜的扮演者将角色诠释得淋漓痛快、十分到位,是片子的一大亮点。
另外,我也折服于金大导演对于“意象”的选取能力,关照心理层面的导演面总喜欢用反光镜、玻璃以及任何可以表达影像意涵的物件,这让影片的表意有了更多层面,隽永而充满意味。
金基德三部曲看完了,累觉不爱,年纪上去了之后,就想看点简单世俗的东西了。
你会因为害怕失去一个人而换一张脸吗?金基德一如既往的疯狂!
这部电影俺是拖着鼠标,用几分钟看完滴--------就喜欢那些个雕塑
金基德的阴郁和歇斯底里 他们爱的那么疯狂 还去改变面容 精心策划邂逅 我完全不能理解,因为我觉得这样的事儿不现实
真是超爱这个海报。我很讨厌太形式化的电影,觉得很作做,讨厌歇斯底里的表演。但是又很喜欢这个立意。我们都很容易因为颜而喜欢一个人,但是如果曾经喜欢的人完全变了相貌,就算是变美,我想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吧。所以我们具体为什么会喜欢一个人?P.S.我有轻微脸盲证,好几个演员分不清。。。
非常好的一部作品,直视韩国整形美容的问题,但不是单单地片面地从整形这个外在角度而是整整地挖掘整形的人从内心中最真实的恐惧时间会带走一切,包括人们视之如珍宝的爱情,而正是因为这样,通过整形而扭曲时间,带来新鲜感,被很多人误以为是可以解决问题的手段,然而,时间依会继续流淌无法抑制
唉,狩猎游戏是控制不是爱啊,不过金基德对于虐恋的癖好倒是没藏着掖着。。。想起了安迪沃霍尔的感慨:为什么疯子有人爱,而正常的人却没有。。。哈哈
瘆人,女主角戴着自己原来面孔面具的那一段尤其叫人不寒而栗。但是这片子多少还是拍平了,还不够
时间:面孔,触觉,爱情。
不好看,里面的韩国女人真丑,整容前整容后都丑。观感太差了。鉴于导演还拍过空房间,两星不能再多了。
失败之作
当爱情里男人和女人两性的本能夸张到极致 就有了这部《时间》。影片讲述当时间流逝 爱情变得平淡 男人对女人也激情不再 女人出于不安毅然离开去整容 换脸重新与其交往 却又再次为嫉妒她自己而不堪重负 知道真相后的男人也去整容 又为报复女人而不表明身份.... 讲述一部电影 就象倾诉一场人生。除了爱情
시간 / 时间 / 欲望的谎容
看的第一部让我失望的金基德的片子,片中角色的行为逻辑甚至不能被称之为反常,简直到了反人类的地步,以此为基础的任何剧情展开我都是不接受的。最后还来一段玄乎的变格结局,不管要隐喻什么,我都觉得这是很画蛇添足的一步败笔,真心给不了什么高评价,不好看就是不好看。
相互折磨的爱情只有疼痛。
这是看过金基德最难看的一部。大半夜的整容什么的吓死人了。整个都处于很诡异的状态。那个面具以及各种尖叫。女主整个就是神经太神经了!虽然说时间这个主题是很可怕也很值得讨论。但这表现手法实在是让我不能接受。
看金基德的电影有一点爽,永远都不怕闷,一旦开头就恨不得一口气看完。。。
时间才是唯一有执照的人类的专业整容师,虽然没人满意
当我们因爱互不相识......整容的社会问题?
扭曲的人性,变态的爱情,血淋淋的整形手术,只看到了恢复后的美丽,如果直面手术经过,谁还敢进手术室?想要找回爱人的激情,不顾代价换了一张脸孔,又嫉妒原来的自己,这个女人的心理变态,男人还肆意纵容,简直是奇葩二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