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进京城

进京城,进皇城,Enter the Forbidden City

主演:马伊琍,富大龙,马敬涵,王子文,姚安濂,焦晃,刘宸,周中和,杨哲,王春子,董飞,刘立伟,刘佩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年份:2018

《进京城》剧照

进京城 剧照 NO.1进京城 剧照 NO.2进京城 剧照 NO.3进京城 剧照 NO.4进京城 剧照 NO.5进京城 剧照 NO.6进京城 剧照 NO.13进京城 剧照 NO.14进京城 剧照 NO.15进京城 剧照 NO.16进京城 剧照 NO.17进京城 剧照 NO.18进京城 剧照 NO.19进京城 剧照 NO.20

《进京城》剧情介绍

进京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进京城》是著名编剧邹静之取材“徽班进京”历史事件,耗时3年潜心打磨的诚意之作,由著名导演胡玫执导,马伊琍、富大龙、马敬涵、王子文、焦晃等实力派演员加盟。电影讲述了清朝乾隆年间,一众戏曲艺人与戏迷之间发生的梨园恩怨与爱情纠葛。胡玫导演用擅长的艺术手法和“戏比天大”的精神内核,通过呈现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和反转曲折的京城传奇,再现了戏曲界一代宗师的辉煌往昔,并对国粹京剧的诞生发展追根溯源,令观众得以见识到戏曲大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栉风淋雨砥砺前行的精神!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她和她的她双面甜心机关枪囚徒失鞋战场第40号城市摇摆吉普赛千金女贼作为替身的她暗影猎人第一季蜜蜂少女队2黑色尾流一生守护怪物樵夫维京传奇第四季热血街区极恶王:O篇章奶酪陷阱猎毒行动:终极对决列车怎么办初雪告白滴血红宝石裸奇点悉尼豪宅第一季阴影之下魔卡少女樱OVA:知世的活跃影像日记黑袋行动谋杀疑案2大内医探古怪姻缘传输失败胡桃夹子和魔笛公主

《进京城》长篇影评

 1 ) 进京城

电影基本上是依据扬州徽班“春台班”进京为乾隆皇帝贺寿的史实改编,穿插了岳九爷的传奇人生、武生汪润生与春荣的爱情,以及凤格格对润生的知音之情。

编剧邹静之保持了他惯常的平淡中见深情的风格,淡淡的叙事,不作惊人之语,不塑英雄之形象,了解京剧史的人几乎可以猜到剧情。

但愈是清淡之戏,愈考验演技,台词寥寥数语,剩下的都是表演和情绪

 2 ) 名为进京城,现在想来有点意味深长

取材徽班进京,说的是春台班波澜曲折,汪润生年少坎坷,岳九爷人为戏痴,进京搭台唱戏,得到乾隆爷的赏识,从此露脸扬名的故事。

看时不觉,现在写起来,倒觉得有些地方,意味深长。

汪润生,一个下九流的臭戏子,私奔未遂被捉回。

那一刻,每个人都意识到,他的一生注定是无法改弦易辙的,就如东家说的,三代以后才能考功名。

唱戏,学戏,入戏,戏在人在,戏亡人灭。

他进京城,就像是赶考,就是他的功名,就是他能够量变到质变的唯一途径。

这样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走向权力中心,走上最高舞台,让更多人看见,让更重要的人看见。

春台班进京城,东家死后,连生活费都难,何苦进京城?

和润生异曲同工,同样是干这一行,百花齐放意味着无人问津,独占鳌头才是每个戏班子的追求。

都是穷苦出身,如润生般没爹没娘,才沦落到唱念做打,反正已经无亲无故,反正已经一贫如洗,反正已经是下九流的,人生谷底,又有何惧?

不如迎风赶浪,搏一个万人空巷也未可知。

格格的叔儿,从电影中推测,虽是近臣,但并非机要重臣。

他力推徽班进京,显而易见,为的是自己的宠信,自己的仕途。

他的未来,也已经和春台班荣辱与共了。

但他并不是退无可退,他并非一贫如洗,所以他为的不是戏,而是自己;听的不是戏,而是口谕;看的不是戏,而是万岁爷的喜怒哀乐。

岳九爷进京,倒是最有生气最有执念的。

当年被赶出京城,鹅毛纷飞,十里飘雪。

回到京城,同样白梨飞舞,却是瑞雪兆丰年的气象。

他说为的是争口气,是不甘心。

可是当年的哈爷再也没出现过,而今的京城,却仍有许多人惦着九爷。

换作谁,会甘愿蜗居在边远小镇?

为戏痴,为戏狂,但戏总还是要唱出来的,总还是要在舞台上风发意气的,总还是要有人看有人听,用他的话说,为了那个好的。

所以九爷总是想回京城的,这里有人看他的戏,有人听他的戏,有人能赦免他,让他能一辈子随心所欲的唱戏。

所以,片名不叫徽班进京,不叫春台班,不叫京剧的故事,而只简单的三个字,说明故事的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焦晃爷。

说到底是为了唱给他听,演给他看,看的是他的脸色,听的是他的吩咐,拿的是他的赏赐,在乎的是他的御批。

全片最最失败中的失败,我以为是春荣的角色设定。

私奔后拜天地入洞房尚且可以理解,之后远嫁山区还怀着长庚也就罢了,结尾处莫名回归真的是忍无可忍。

为的是让润生全情唱戏?

狗血到狗都鄙视。

马司令真是人中龙凤,做贝勒英气逼人,做格格端庄婉约,虽然年纪是不小,虽然镜头要加滤镜,但是难掩其万种的风情和无尽的潇洒。

 3 ) 宏扬国粹,传承精典

《进京城》是一部宏扬国粹的艺朮片。

通过几个人物的描写深入刻画了人物对艺朮的追求和执著。

尤其汪润生的扮演者马敬涵在片中表现出深厚的表演功底,扎实专业素养。

对剧中人物的把握丰富细腻,维妙维肖。

在这里也祝愿马敬涵在以后的演艺事业上越来越好,票房热卖。

做为马敬涵的影迷也祝愿他以后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承现给广大观众。

 4 ) 我爱《进京城》,因为这是一个简单而纯粹地讲述京剧诞生之初那一辈艺术家的故事

《进京城》我去影院看了三遍,虽然排片不多,但好在上海够大,总能找到合适的时间(就是远了点)去看。

我本身喜爱昆曲和京剧,这部电影并不是以京剧作为背景,譬如霸王别姬那样去讲某一个故事,而是实实在在地讲述京剧诞生之初,认真较劲儿戏大过天的那一辈艺术家!

我爱凤格格为润生讲解关老爷戏的神采,之后的每一次相见和最后的诀别!

我爱九爷一开头的活捉、在后台喝茶的气定神闲、说去扬州前朝落雪的天看了一眼、练豆子功时身段优美眼波流转、扮阎婆惜的鬼魂时披上黑纱那冰冷的煞气、拿银子换戏唱时含着热泪那一跪、唱千里送京娘时的妩媚风情、在牢房里练功时的自在、骂润生兔崽子不许回戏时的神态、扮上穆桂英的英姿飒爽、和最后的含笑而逝!

我也爱润生扮上关老爷之后的亮相越来越好看,最后定军山时扮上黄忠真的让我觉得只有九爷能配上他的戏!

 5 ) 《进京城》这类片为什么总是叫好不叫座

首先惋惜一下,早上看了一眼票房,上映七天还不到500万,只能说惨淡,这样的成绩配不上影片的阵容。

影片导演胡玫,《乔家大院》、《雍正王朝》、《汉武大帝》均是出自其手,对于史诗般的剧集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不过这似乎仅对小荧幕,上了大荧幕就另当别论。

电影作品前有 《孔子》票房一般(9000多万,好歹接近亿元俱乐部),到了这部《进京城》简直不忍直视。

虽然说不能简单以票房的来论定一部电影好坏,胡玫导演自己也说拍这部电影是为了艺术而非票房。

但是如果这样的电影总是拍一部亏一部,以后怕是会越来越少了吧。

所以,就有网友建议胡玫导演,还不如将《进京城》拍成电视剧。

其实对于像《进京城》偏文艺的影片一直都很难像爆米花类型的商业片那样票房大卖,上个月上映的《 地久天长 》同样是好评如潮,而且还获得了 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和最佳男女主角,可是票房依然没有超过5000万,影片主演王景春还因为《复联4》排片过高问题在微博大骂影院不要脸。

也可以理解,这类文艺类型的影片本来受众就小,如果再不给排片,就算影迷想看都找不到合适的时间。

《进京城》这类片为什么总是叫好不叫座一,题材限制《进京城》这类片大多根据史实改编而来,剧情介绍里充斥着诸如“跌宕起伏”、“荡气回肠”、“感人泪下”这类的成语,一看就知道题材必是严肃、沉重的类型片。

单就《进京城》来说,京剧在年轻人中就是相对小众的类型(不知道有多少和笔者一样的80后喜欢听京剧的,更不要说90后,00后,现在可是漫威、玄幻的世界),所以,一看到这样的题材就吓跑了一大票的影迷。

再者当今社会压力大,像笔者这样的伪影迷,去影院看一场电影本被就是为了放松一下,当然是挑个爆米花大片爽一下,或者是喜剧片乐一下,谁也不会去看题材严肃沉重的影片自找郁闷不自在。

也许突破题材限制,突出其他诸如爱情、亲情等元素,会赢得更多的观众认可,不妨参考一下《唐山大地震》《泰坦尼克号》等。

二,缺乏共鸣大家不去看《进京城》《 地久天长 》这类片,很多人会质疑像笔者这样的伪影迷的欣赏水平,甚至连大导演冯小刚都抛出垃圾观众的言论。

实事求是的讲,普通观众的欣赏水平却是有待提高,特别是像艺术类的影片对观众的认知能力确实有一定的要求。

可是,就影片本身而言,小众从而导致缺乏共鸣或许是不受普通观众待见的原因之一。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如何拍出接地气,并能引起普通观众共鸣的艺术片,做到“叫好又叫座”,这个尺度的拿捏十分考验导演的功底。

去年大热的《我不是药神》虽然不属于艺术片范畴,但是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且题材相对较沉重。

可是影片中涉及的社会医疗问题,几乎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难题。

影片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加能够引发普通观众的共鸣,从而引发口碑效应,真正实现叫好又叫座,可谓是名利双收。

最后说说垃圾观众的问题,观影属于个人消费,纯属主观意愿,不应该被带节奏,甚至是裹挟。

而作为普通观众,对影片更应该具有自我鉴别能力,做到理性客观的评价。

和笔者一样的伪影迷们也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欣赏水平,观影不拘一格。

最后,祝愿《进京城》这类片的票房春天早日到来。

 6 ) 进京城

我吐血安利首页看这部《进京城》,已经很久没在影院看到一部令我感觉被艺术感当头浇下的电影了,这可是一部电影啊,我吹爆胡玫,吹爆马敬涵!

请记得要为导演疯狂打call 我觉得九爷这个角色立得很好 一个戏痴 为戏而活为戏而死 豆上练云步 日日苦练功(九爷的扮相超级美!

)还有就是汪润生 从一开始自己也瞧不上戏子不愿自己的孩子也沦为戏子 东家也说关老爷差了点味道 到后来结识九爷和格格 一步一步为戏而痴 在听到师父给孩子取名为长庚,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这是传承,最后的彩蛋提到了各位梨园前辈 非常非常值得看的电影

 7 ) 经典需要传承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为戏而生,为戏而亡,挺不错的历史改编剧,相对于我们这一代人都了解的知之甚少,对于我们的下一代的来说估计都没有多大的兴趣听,只能说我们可以很愉悦的接受外来的文化,对于经典的东西我们却无法传承,可惜了国粹京剧的没落。

对于作品拍的有点象电视连续剧的既视感,唯一不喜欢就是最后一幕的大团圆的结局,个人觉的以当年的那种历史背景既然都守寡了就应当守妇道,又何必找曾经的“未婚夫”来个大团圆的结局显得有点画蛇添足。

这部电影的群演稍显有点差镜头感十足,群演的戏份太假了。

 8 ) 看的那天包场了

首先出彩的人一定是富大龙,他整个拿捏的腔调,表演,镜头,角色的塑造都深入人心。

在豆子地里练戏那幕,把腿都给绑上,穿着绣花鞋移步,手拿着扇子翻转着,那一身的汗,十分深刻。

说着“过去老祖宗唱戏,甭管唱多久,不出一点汗,您再瞧我这一身的汗,跟老祖宗是半点比不了,在您面前献丑了,您要是没事儿,我再去练练”(记了个大概哈)后来转眼珠子那幕,说您瞧这眼睛👀,人老珠黄,在台上一亮相,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还有他病了,润之问要不把戏给推了,他恼羞成怒,细着嗓子“你混蛋”活脱脱一个爱戏如命的旦角哈哈。

当然其余人也很好,从懵懂少年到懂戏爱戏,也唱的越来越好的润之,到后来把老爷戏唱的是满门喝彩。

还有和凤格儿那段知遇之恩,公主府里教他如何进场如何化妆(把那眼睛上面打上高光哈哈,闭着眼睛进场,音乐一到把眼一睁,白光一闪,这就是要杀人了)后来进宫了皇上喜欢了,凤格儿十分感慨,把他最后一次唤进宫“你今天唱的很好,听着我很感动,不知道怎么眼泪总忍不住想掉下来”中途两人合唱杜丹亭唱词,看的我十分感动“良辰美景奈何天”“也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闺中自怜”恰到好处,惹人落泪。

“你若不是唱戏的,我压根不会看你一眼”“千万别把自己看低咯”“这京城风雨上百年,能留下来的又有几个”总之,观之畅快,亦感动十分。

虽有不佳之处,亦瑕不掩瑜。

十分深刻。

 9 ) 临近杀青突遇火灾,这部国粹大戏能拍完就不容易

京剧题材影片《进京城》即将于5月10日全国正式上映,该片以清朝中期四大徽班进京为北京,以一代京剧名伶汪润生为主线,展现了京剧的诞生历程和一代京剧艺人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该片曾获得上海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和澳门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导演胡玫曾经执导过《雍正王朝》、《汉武大帝》、《孔子》、《乔家大院》等知名影视作品。

影片曾于美国时间4月22日在华尔街的纽约电影学院率先放映。

虽正值《复仇者联盟4》全球热映前期,但依然全场爆满,纽约当地观众和华人华侨仍然冒着大雨赶来欣赏《进京城》。

影片放映时全场观众爆满,美国观众沉浸在同光十三绝的京剧传奇中,影迷大呼“这是近年来海外久违了的带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历史大片”,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

锐影在影片上映前,对胡玫导演和片中汪润生的饰演者马敬涵进行了专访。

锐影 X 胡玫 X 马敬涵记者,以下简称Q:为什么要做《进京城》这部戏?

胡玫导演,以下简称H:当时制片人找到我说有一个剧本叫《进京城》,是反映京剧艺人的生活的。

当时我觉得,京剧我又不懂,但是因为不懂,又好奇,所以就读了这个剧本。

邹静之老师的剧本很抓人,觉得很好。

其次作为一个号称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的导演,其实对国粹京剧完全不了解,这次让我走进京剧,是一个好机会,所以就接了这部戏。

Q:原片中的角色有原型吗?

H:邹静之老师本身也是京剧票友,他对整个徽班进京的历史,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研,所以是有原型的。

影片中主角的经历有部分来自于非常有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叫程长庚,他是谭鑫培的师傅,也是著名的“同光十三绝”之一,你还可以看到影片在片尾结束也表达了对“同光十三绝”的致敬。

Q:演员是如何理解汪润生这个角色的?

马敬涵,以下简称M:汪润生在影片中是一个传承的作用,从开篇的十八九岁开始的青春年少,不顾一切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想法,再到青年时期经历过一些感情,再到最后五十多岁有了自己的孩子继续去传播京剧的精神。

很多故事的转折点都是在汪润生这个角色身上体现的。

Q:电影中的唱段和身段都是演员亲自上阵吗?

H:我们演员的身段都是经过比较严格的训练的,都没有替身。

特别是汪润生这个角色,是他亲自录制的。

有一场戏,是富大龙要站在豆子上表演旦角的身段,难度非常高,全部都是自己上的。

他一直在练。

Q:汪润生的打戏都是亲自上场吗?

M:是的。

我中专的时候在辽宁省艺术学校,学的是京剧表演,我们的行话叫做“坐客六年”,大学的时候才进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表演。

当我听说有这部戏的时候,我其实是非常愿意参与的。

我跟导演的想法不谋而合,学过京剧的演员在台上一定不要替身,这也是对自己有一个要求,甚至里面有很多揍地痞流氓的戏都是亲自上的,有功底。

Q:胡玫导演对演员有什么要求?

H:我们会给演员准备替身,会充分考虑到演员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我拍这个戏有一个强大顾问团,就是京剧的专家们,他们除了自己会演会打,也会辅助演员去完成自己的唱腔和身段。

我对汪润生还是比较省心的,除了涉及到剧情的部分,不需要我太多的指导。

其实电影中对京剧唱段的展现并不是很多,因为毕竟是电影不是京剧本身,所以还是必须以电影化的叙事为主。

Q:剧中很多道具、场景都是如何实现的呢?

H:现在的京剧用的还是这些东西,行头是百年传承下来的,基本上全部都是手工制作的。

制作的速度非常慢,每一件行头整个制作完成都需要3——5个月,等了很长时间。

Q:剧中有很多真实的戏台场景,这些都是如何找到的呢?

H:当时有一百多种剧目都集中在扬州,所以当时在扬州,盐商几乎家家都有戏台。

扬州的文物保护意识又很强,甚至于一个井台有保护措施。

扬州这个城市就留下了一些戏台,我们的主场景春台班的戏台是我一个安徽的朋友提供给我们的。

他收集了上千所老宅子,让我们随便拍。

那个戏楼很漂亮,戏班生活的场景都是在那边完成的。

Q:如何看待影片传递的精神?

H:传递的精神就是我们这个戏的魂,主要是讲一个人的尊严。

两百年前,艺人是垃圾人口,不能和正常人结婚的。

几百年间,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的明星有这么多的粉丝,众星捧月一样。

而这是怎么来的呢?

是我们几代的艺术大家,用生命换来的。

他们创造了京剧,创造了我们的国粹艺术,把国粹艺术带到了全世界。

我自费把这个片子拿到洛杉矶去放映,全部都是华人来帮助我们。

海外的人,认为我们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要懂京剧。

所以那边的票友,一听说要来一部京剧的电影都很激动,主动地提供场地,聚集到那边去看华人艺术非常震惊。

这个戏里面,岳九和汪润生是殊途同归的,就是要在戏中找回自己的尊严,汪润生本来是一个根本就看不起自己的人,但是经过了一番历练之后,他重拾了对自己的自信,所以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所以最后他告诉儿子“早晚有一天,别人会高看你一眼”。

反射到现在,我们现在一人已经有了这么高的地位,你是否在珍惜自己的羽毛呢?

中国人现在最缺少的是文化自信,我们要找回自己的文化自信。

我们这个戏是应运而生。

Q:马敬涵对京剧有什么特别的情感呢?

M:我对京剧的情感特别深。

我们知道学京剧的小孩是没有童年的,所以我是一直伴随着京剧长大的。

我要感谢《进京城》剧组的所有工作人员,大家一起做了这么一部戏。

扪心自问,我们艺术工作者近几年有几部电影是讲民族艺术的?

今天胡玫导演带领我们拍出这部精益求精的《进京城》,我也希望能够尽量的扩散出去。

《进京城》不是说教,电影是靠角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传递出来的,会让很多不了解京剧的人看到这部戏,喜欢上京剧艺术。

Q:剧组在拍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

H:前面没有很难的戏份,到后来我们全剧组在国华影视基地遭遇了火灾。

就发生在影片最后最大的一场戏的拍摄过程中,那是场景最大,调度最为复杂的一场戏。

当时还有最后三天就杀青了,结果一场大火烧成了灰烬。

所有的戏服烧了个一干二净,我们就迎来了断崖式的困难。

一场大火之后,所有的戏都要重拍,所有的道具都要重新去制作,几乎做不下去了。

最后,全剧组开会决定我们还是要继续做下去。

制片人破产了,两次脑梗塞到医院去抢救。

我们在好莱坞做的段落,没有钱拿回来,后来又找到了资金,才把片子拿回来。

我们坚持了很多年,最后才把片子做完,非常艰难。

M:我的困难就是如何突破自己,接受新的表演理念。

电影和电视剧完全不同,对表演的要求比较收。

要求能够还原真实的气息,所以这块要求我从电视剧的思维中走出来,当做一个人来塑造。

Q:胡玫导演是特别喜欢古代戏吗?

H:我也拍现代戏,只是找到我的基本都是重大历史题材。

我自己没觉得我是一个做大戏的导演,但是很多大戏都来找我。

Q:您在和邹静之老师合作的时候有没有产生过分歧,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H:我接到这部戏的时候,我肯定会先保持怀疑的态度。

经过调研之后我发现历史上的春台班和电影里的春台班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我最开始是想要主角改成旦角,富大龙的角色改成一个老生,但是邹静之老师非常坚持。

后来我们试了去改了一下,确实没有走通,最后我还是按照邹静之老师的本子去完成的。

我想要去让电影去完全符合历史,但是我经过尝试以后,发现如果完全符合历史的话,那么电影的艺术呈现就会大打折扣了,这就是一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

我们是一个不断反思去改正自己错误的剧组,经过一次反复之后,才有了如今的这部影片。

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走进影院去观看这部表现国粹的电影。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锐影Vanguard作者 | 致远君✪▽✪欢迎转载,但一定要注明来源和作者哟

 10 ) 戏比天大

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

我觉得所有的戏曲从业者都值得走进影院看看这部电影!

《流浪地球》后正经看的第一部电影,本来是抱着支持一下戏曲题材的念头去的,也以为在这么惨淡的排片下会出现“包场”的情况,谁知,一切都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

富大龙老师在我印象中一直都是个糙汉子形象,但刚开头他那几个身段指法,那段《活捉》一亮相,我就知道,他身上有货!

这电影有戏!

作为专业戏曲观众,中肯地说,富大龙老师的扮相着实不算好看,但最可贵的是他能把戏曲演员舞台上那份精气神演出来,手眼身法步处处都可圈可点!

以后小鲜肉再扮戏曲造型,就别来吹“扮相好看”什么的了,但凡能演出富大龙老师百分之一的感觉我就服!

邹静之+胡玫果然是神一般的组合,演员个个演技在线,焦晃老爷子的乾隆皇帝演的真带劲!

剧情中的感情线只是一笔带过,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演员与戏,演员与演员,演员与观众的关系。

影片结尾的旁白,说好戏还要好观众,还要经过时间考验,真是说到点子上了,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戏曲本就是交互的艺术,它本就是演给人看的东西啊!

影片结尾有个梗,就是男主汪润生的儿子也开始学戏了,而且取名“长庚”……影片结尾是用老照片向京剧前辈们致敬。

《进京城》短评

景儿 服化道 京剧范儿都不错,演员也可以的。

3分钟前
  • Bruce-Q
  • 推荐

山仔入省城

8分钟前
  • kazuma
  • 还行

富大龙三星

10分钟前
  • moto
  • 还行

感情是浮于表面,只能感动剧中演员,情节是跳脱的,像是从电视剧里截出来的剧情,一部制作精良的精致电视剧电影。富大龙和焦晃是挽救全片的最亮点,而胡玫最厉害的部分是,在古装正片题材里还植入了商业广告。

11分钟前
  • kakakarl
  • 较差

电视感太重润生半夜练功的段落跟卡碟似的

15分钟前
  • momo
  • 较差

电视剧的风格太重,剧本可以继续被打磨。整体而言拼凑的痕迹有点重。富大龙的演技🐂

18分钟前
  • Zucchini
  • 还行

富大龙表演细腻有范儿,一瞬间的惊艳但是淹没在一板一眼的无趣剧情里,太传统太规整了,有很多有力的地方,但合在一起就是木然。老派有老派的好,但也有无力。

20分钟前
  • 小托
  • 还行

想看很久了,整个电影做地很好,剧本很好。

22分钟前
  • 方因因
  • 推荐

没有自身的文化积累,拍《孔子》是投机取巧,拍这个也是投机取巧!!导演说不在乎票房?谁给你们投的钱啊??大风刮来的??还是………

24分钟前
  • 等云到2000
  • 较差

不好看

27分钟前
  • 起雾
  • 较差

好看!富大龙演的太棒了!

30分钟前
  • 希bo莱
  • 推荐

为了这个电影,我真的是找了很久的资源。虽然没有期待中的那样,媲美《霸王别姬》。但富大龙真的很亮眼,美中不足的就是商业气息过重,最后那个女二能再回来,我觉得有点脱离现实,如果他娶了一个普通女人,不是格格也不是初恋,我倒觉得真实。

35分钟前
  • 烦烦
  • 推荐

也就是题材好,题材值一分,富大龙、马伊琍各一分,其他的很一般,感觉就是电视剧缩减版

38分钟前
  • Tom 喵~~
  • 还行

不敢相信这么平庸是胡枚导演的。要不是焦晃老爷子和富大龙吊着一口气,这片子简直像于妈作品。以及最后致敬居然没有叶派盛兰?!

40分钟前
  • 厄庇墨透斯
  • 还行

有气节有精气神,京剧在大的意义也是一次传统戏曲的融合与创新!

44分钟前
  • 美味收藏家
  • 推荐

看过《霸王别姬》和《梅兰芳》之后,再看《进京城》,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富大龙饰演的“岳九”一颦一笑充满韵味,他为戏痴迷,结尾让人动容。电影节奏细腻明快,看完满脑子都是各种京曲在脑海循环,“台上三声好,台下十年功”,为“匠心”点赞。

46分钟前
  • 关影人
  • 还行

为富大龙刷片!大龙老师的戏份不是一番的,但演技却是妥妥的一番,镜头一到他,就能看得出戏痴劲,张力十足,魅力十足。这好的坏的,都能在戏里头经历,人生真是宽得很,所以一上台就得精气神十足,就得是戏里头的角,就得让台下的人高看,叫彩。豁出性命演好戏,死也要死在台上,这是岳九的心气,定也是富大龙的。

51分钟前
  • 吴地越人
  • 还行

题材和富大龙的表演加起来给1星。电影感严重缺失;故事推动莫名其妙;人物更是纸片化,总得看来陈导的《梅兰芳》都可爱了起来。

53分钟前
  • 张恩勾
  • 很差

徽班进京的故事!服装美术都很漂亮,男主角如果再帅点就好了,有点硬梆梆的!

54分钟前
  • 张杰客
  • 还行

其实最后还是蛮讽刺的:因为乾隆的深得朕意,所以老婆孩子都回来了,戏子不再是下九流了。。。所以意义是什么:意义是博得大众的自爱,是博得皇帝的认可?还是自身对戏的痴迷,对戏的精益求精,对戏的那份热爱?人一世,为何评价体系都是大众和权位的认可?他们说好便是好?皇帝未拍手叫好众人不敢叫出好一个字?艺术,美,精神的追求,不应该是遵从个人的内心,把自己爽,自己的精益求精,自己的热爱放到第一位么?这很难,毕竟我们是社会人,是群居动物,需要准则和道德来让维护社会的秩序。可是,如果对美好的追求都不能遵从自己的内心,生而为人,谈何自由?

59分钟前
  • lessismor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