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的名字》这部我没看,但是同样的身体互换题材,转校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电影,所以百转千回我终于找到了资源,今天重新完整地回顾了一遍!
感谢豆瓣小伙伴的帮助!
电影讲述啦 一夫和一美 这对青梅竹马的小朋友重新相聚,然后一不小心身体互换,发生的各种开心不开心的故事!
看电影的过程,有很多吐槽的点1.编剧,你的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确实很棒,各种台词,例如 你是在欺负我的奶子吗?
很能扯的情节 遇到人贩子杂技团!
不过,胜在搞笑!
虽然无厘头,还是值得原谅!
很欢乐!
2演技有待提升,不知道看过的小伙伴是不是和我一样,男主和女主身体转换以后,感觉男生要演女孩子太用力,反而扭曲了原来女生的性格特点,始终觉得男生演技上面刻意不够自然,倒是女孩子把握特别好!
但是08年这部电影我看的时候,只记得一丢丢笑点,然后后面一美生病的时候就全程哭,停不下来!
真的不懂,当时的我为什么哭!
今天重新看,还是在一夫和他妈妈在病房重遇的时候哭了!
你爱的人总能认出你的内心,我想是这样的!
一夫和一美确实相爱,一美和弘也是曾经相爱,还有明美和一夫曾经也是如此记忆鲜明地存在对方的记忆不会改变,只是时间在变,人和人在变!
我曾经爱你,我现在爱她!
爱的人会变会离开,然后你依旧得活着!
结局还是悲伤的,一夫最终没有替代一美离开,拿起背包开始一个人行走天涯!
推荐一言:比岩井更俊二的自然隽永镜头虽然导演那兴意的镜头30度倾斜别有味道,虽然有一半的时间在拍岛国的诗意山水,虽然有画面的名胜古迹多得可以作信州案内,虽然精致的日式部屋对日本传统文化展现入微,虽然片中的很多人都在以略显快速夸张的语调在向世人展示日本古典的漫才艺术,虽然有着雪国肌肤的少女和貌似来自冲绳的少年是青梅竹马让人生疑,虽然漫画情节的男女互换,温泉旅行,生死之疾,病院潜出等经典桥段一个不落,虽然幼驯染,柏拉图恋人,钢琴恋曲,BL,百合,失恋同盟,相合伞悉数登场,虽然女主角真夜的钢琴清唱纯情若水撩人心弦,虽然流浪艺人团余一度以为时空错位,进入七福神的奇幻路线,虽然男女主角的深夜同榻纯洁得让人XE,.........................为何从影片开始就抑不住自己嘴角的弧线,真奇怪呐?小剧透:女主角最后的夭逝把本已明晰的情感主线再次带回暧昧与惆怅,让人百味陈杂,把美置与死生的境界线上的那种特有的日本文化,不经意间又在观众心头悄悄割了一道.
男孩和女孩因意外交换了灵魂的旧桥段,情节本身并没有什么出奇。
但女主角莲佛美沙子演绎相当好,前半部分令我多次失笑。
然而实际上,男女主角对对方演绎的“原版”缺乏观察,尤其男主演,他演的男身“一美”不过是娘娘腔的男孩子罢了。
莲佛自弹自唱的部分非常精彩,那种随意清涩的声音,个人觉得比原词曲作者的片尾曲演绎更美。
可惜经纪人公司不允许推出单曲。
另外长野的外景真美,有些日本电影光凭这些美丽的风光,已经值得看了。
和《情书》一样带劲。
可惜了,这明显是给中学生看的,做为一个大龄青年,看的时候总感到有点不对味。
唉。。。
老啦。。。
基调很平淡的一部影片没有起伏的情节充满整部影片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让人体会到一种很纯粹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吸引观众往下看跟着男女主人公沉浸在一种淡淡的忧伤中插曲也很不错音乐感觉特别的真实,悠扬的人声,透着些许哀伤和影片的基调完美的映衬
1982年版的注定是无法超越的,大林导演也无法超越自己的前作。
还是同一个原著,25年之后的翻拍有两个硬伤——剧本不过硬,演员不合格。
首先说剧情。
故事本来很简单,讲的是一个身体互换而引发的矛盾冲突,但是翻拍版没有把握主题。
这应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喜剧,影片从中途开始就令我越看越别扭、最后居然把主角之一的一美得绝症写死了,那到底编剧想表达什么观点。
两小无猜的纯爱吗?
可是两个齐藤各自有自己的恋人了;世道的艰辛?
也没看出来,两家都是殷实的中产人家。
教育的残酷?
根本没几个镜头给到学校生活。
成人世界的奸诈?
几个大人的角色都是呆头呆脑。
所以,本来应该是描绘青春初期少男少女成长的轻喜剧,被编剧添加太多不和谐的因素搞成了青春少女患病离世的悲剧,而且仅仅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悲剧,影片再怎么努力煽情我也找不出任何一方面的共鸣。
影片前后的欢喜悲伤的转折做的也不到位,轻松浪漫的校园生活被一堂音乐课草草带过,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互动演的云里雾里。
同学们对于两个齐藤的身体互换是最容易产生喜剧效果的——82版里有很多有趣的环节,翻拍版里根本没有同学们之间的互动,莫名其妙的大家就明白了真相。
温泉旅行也没有展开,这里也可以有很多地方可以着力,剧情反而放在一美第一次发病。
少年男女互换身体后对新的构造的好奇和尴尬,仅仅在一场上卫生间的戏之后就没了。
种种可以造成喜剧效果的环节统统处理的很泄气、总也达不到高潮。
新版的转校生把故事发生的地点从尾道移到了长野,离开了大林导演熟悉的海港小城,影片的色调也从温馨的暖色变为阴暗凝重的暗色,实在配不上青春片的基调。
两个齐藤的背景在82版里都是整整齐齐的传统家庭,两家的父亲都是社会中坚、母亲在家相夫教子;新版中一夫成了单亲、一美的家里是再婚,25年间日本的家庭崩溃感体现的总算彻底。
新版的演员中,我对一美的选角很有意见——完全没有假小子的样子,身份转换后无法表现出男孩子那种大大咧咧的粗线条,丧失了身体与灵魂的矛盾的喜剧效果;饰演一夫的演员在如何表达女性特征的时候,突然变得娘里娘气的——缩头耸肩的样子让人作呕;在一美的男友了解到一夫其实是之前的女友的灵魂后,两个人在温泉旅馆里的一场戏,我差点担心两个男孩子之间要深情想吻,好在导演及时刹车。
82版里不仅有人物故事,还结合了尾道小城夏季的传统祭祀活动、烟花大会还有寺庙海湾等等美景,让人感觉到暑假特有的悠闲欢快又放松,大人孩子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
新版完全擦去了传统节日的环节,时间改动到长野秋冬季、阴冷又阴郁,没几场戏是阳光明媚的,估计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悲剧效果。
大林导演看来是太喜欢原著了,忍不住又拍了一遍。
导演自己又过了一把瘾,作为观众我也仅仅当作是对当年的旧作的一种怀念和致敬。
影片看得颇有些令人心痛,灵魂互换已经看了许多,不过这种故事发展和结局委实罕见,也变相提升了内涵。
一夫和一美是青梅竹马,但许多年不见。
在重新相见后意外互换的灵魂。
这算是正常走向,而作品前半部份展示着两人的经历和互换后的种种,很幽默感。
可是后半风格大变,一美得了绝症,问题在于灵魂是一夫的。
这个事实令人无法继续想下去,两人的家人不知道,可是恋人们都知道了。
于是四个男女之间的抉择便异常重要,而这也是副标题所酝含的意义。
很令人吃惊和动容的情节以及感觉,相当不错。
导演:大林宣彦Nobuhiko Obayashi主演:莲佛美沙子Misako Renbutsu .....齐藤一美森田直幸Naoyuki Morita .....齐藤一夫清水美砂Misa Shimizu村上春树的小说,最喜欢《挪威的森林》,然后是《且听风吟》、《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以《舞舞舞》为转折,《寻羊冒险记》、《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奇鸟形状录》……就不是很喜欢了,后来仔细想想,最能体现村上春树文学功底的,恰好是后面的那些小说,对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批判、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嘲弄与消解、对技术理性的质疑在这些小说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而我喜欢的那几部小说,不过是对已逝青春的怅惘怀恋而已。
我曾经不喜欢的那些小说,不过在于我不相信村上所编造的故事,由此可见我的想象力是何等地贫乏,我自己,不过是技术理性时代对人的想象力摧残之后的牺牲品而已。
看到大林宣彦的《转校生:再见亲爱的》,我恍然意识到在技术理性时代,这样纯美的爱情是多么地珍稀而宝贵,在我们这个强调实用理性的国度,这种纯美的爱情故事是如此地稀少,或许不仅仅是文化的差异。
莲佛美沙子获得2007年《电影旬报》最佳新秀女演员,由此可见此类纯情片在日本的影响力,村上春树在日本突围而出也就不足为怪了。
村上春树的小说在中国也一度成为小资生活的标志,可惜很多人跟我一样,只喜欢《挪威的森林》,而将《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抛在一旁,因为,我们不相信。
导演大林宣彦被称为“影像魔术师”,他在影片中所实用的倾斜构图,正如小津安二郎的榻榻米机位,已经成为他标志性的构图方式;除此以外,大林宣彦还颇具有音乐才能,影片《转校生:再见我的爱》中的插曲《再见我的爱》跟影片内容水乳交融,只是,寺尾纱惠在片尾的演绎,虽然尽得影片的神韵,可惜声音有点苍老,似乎还不如莲佛美沙子在影片中的演绎。
在池底挣扎着相拥变成彼此,我面对我,你对面你.我看到的是我,却有你的灵魂.你看到的是你,却陌生的找不到你的习惯.生命没有穿越,也没有倒退.所以故事才让人的心里充满些幻想.有一天,NI站在我的墓前说再见我.我也说再见了我.跳出故事俩个人有何尝不在彼此的灵魂和身体里?在十五岁那年死去 ,应该永远就像十五岁的我一样活着吧.人は誰も生きてその物語を残す.人の命には限りがあるが、物語の命は永遠だろう............像是个喜剧......却有些小悲哀和希望的走向远方.带着彼此走像远方......
刚开始我也不知道情节会如何,没想到因为灵魂的对调,故事就此就拉开转校生的重点部份了,可惜只看了一小时,还有一半就要今天继续了,感觉不错,挺喜欢那个小女生的,演的不错,那个男生演的就有点菜了,感觉傻的很。
看着他们两个最后互摸我也泪了
明快的节奏,流畅的对白,丰满的昏黄的胶片,悠扬动人的歌声,即使是看悲剧,心中还是充盈着幸福的感觉。
歌很好听
真的好无聊啊- -
莲佛美沙子既萌美又性感。
那首歌很动听
转校生+男女交换+绝症
突然哲学
灵魂互换的话题一开始总是无奈而滑稽的。莲佛美沙子啊,真的太稀罕她了,90后的清丽脱俗!以为是喜剧,没想到最后会是这样的结局。个人感觉男主选得不好。
因为旧版年代久远,挑了更合审美的这版看。看完感觉,我喜欢它更多于《你的名字》。电影不加美化、毫无避晦地将换身的趣处展现个遍,又渐渐惆怅,陡留一个喟然的结局。导演融合奇幻、幽默、忧伤的功力不减当年。总之优点盖过了缺点。
再见,我。
???
對交換身體這招不感冒..而且居然是翻拍自自己25年前的作品!0 0
什么什么 故事的悲剧点在最后的字幕?!
"大林宣彥"親自重拍的新版與他在八十年代執導的版本可說是完全不同, 這部2007新版是一部歌頌生命的青春片 ~ !
凌晨两点半才开始看的这部影片,我以为我会看睡着,但却是越看越精神。完全没了睡意。那种恬静的景,豁达的人生观,太美了。不同于一般交换灵魂的轻喜剧形式。
演的稀里糊涂的
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跟你说再见,也跟自己道个别。我不明白导演真正想要表达的,那我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看到的吧。
它始终保持着的日本风味打败了它的不足之处。女孩唱的歌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