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恶心死这个角色了,前面村斗圣母,一次一次放了石彩凤,害了莲花,害了那么多次石泉寨。
到了国难当头的地步,居然还出一个用枣生换余定邦走的馊主意?
还是人吗,怎么的,你觉得要尊重老八的遗愿,就用老八另一个儿子的命威胁??
那个汉奸还有个狗屁人性,杀了枣生对他来说不跟呼吸一样简单??
这个蠢货,这个恶心的人设,善没善明白,害死那么多人,这个时候你怎么不善良了?
你那个汉奸儿子余定邦是人,那么多被他害死的你这时候不拿人当人看了,死一百次我都不解气,看的人快心梗了,真想让他替那好人死了,余定邦那么大个人了她居然还三番五次说的出来“他还是个孩子”这种话,孩子拿杀人当游戏么,拿卖国当做任性?
葛大妮就这种行为,和叛国无异!
最近很迷这个。
连载的时候先入为主,总觉得又是一出女人们的勾心斗角戏码,想到就很疲惫很抗拒。
上周在家休息,白天有重播,一天N集。
是从那个无意看到的镜头开始的,葛大妮冲进来说:她是蛇娃。
余化龙举枪的手伴着难以置信的懊恼和神伤缓缓放下,那个无言的表情瞬间击中了我。
全剧看完立刻成了杨烁的粉丝。
后来跑去看了半集《冒牌英雄》,才发现,其实我是余化龙的粉丝。
这个男人粗粝得很实在,不折不扣是个痞子英雄。
余化龙一生掷地有声,虽是土匪,却豪气冲天。
精彩的是,他还是一个很多情也很长情的人,是一个很硬朗却又很幼稚的男人。
铁汉有柔情,他的柔情不是花前月下甜言蜜语,是为你遮风挡雨奋不顾身。
对他的每一个女人,他都尽力呵护,需要他的时候用性命保护,寻常日子里容许她们撒娇撒泼揶揄他。
于是你就看到了一个经常这边还顶天立地豪迈飒爽,转过身就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余老三。
并且为此还振振有词。
当莲花质问他:你是不是对她还余情未了?
他不找借口也不修饰:那有些事,它是想忘就忘得了的吗?
开宗祠打完葛大妮又跟她承认:我不就是想出出气嘛。
他赌气幼稚不服输,但他敢作敢当知进退。
爱就爱了,在乎就认了。
他的世界很纯粹也很真实。
所以他的枕边人和他的挚爱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并且互相为对方出头,真正在乎他所在乎的,倾其所有的爱他。
他真心疼明月,一腔真情,寻常夫妻。
他始终没有跟葛大妮相守,却守着这个她的一生。
用他生命中的所有,去弥补他们的错过,成为了她生命中那个真正可以遮风挡雨的依靠。
以前老人家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我不是很相信的,总觉得嫁错了又怎么了?
难道不能重头再来吗?
看了这部戏,还有前几天女友跟我说了两个师姐的事,我才知道古人智慧深。
有个师姐,嫁了个不成器的男人,赌博外遇样样来。
婆家有任何事都让她会娘家伸手跟朋友伸手,孩子不管,赌输了就回来拿钱,买了车他拿去载小三。
房子是师姐工作地方的宿舍,他带着女人回到那里住。
他俩分手还管师姐要分手费。
师姐一手操持家里的所有事,疲惫不堪,忍无可忍,终于离婚。
女友跟我说,师姐最近想跟他复婚。
把当初那些帮过她的朋友气得够呛。
另外一个师姐,毕业不久就回到家乡跟一个同学结婚。
孩子出生后矛盾日生,终于离婚。
当时孩子不肯让她带走,她净身出户。
这四五年过去了,现如今这男人娶了老婆,跟她说不要她生的小孩了,他养不起。
因为他现在的老婆带了一个来,肚子里还有一个是他的。
听完,心里很唏嘘。
终于明白为什么老人家说“女怕嫁错郎”了。
重来只是一个心理上的安慰,实际上很多事情根本是不可逆的。
孩子出来了,不能塞回肚子里;时间追不回了,但破败的婚姻却留下了。
再重来,也不可能回到从前,回到没有受伤的时候。
嫁错了,终身误。
女友叹道:可谁又知道嫁没嫁错呢?
就注定了。
余老三和葛大妮的一次互相赌气,葛大妮嫁给了余老八这个混鬼,就此误了终身。
纵使后来他想更正这个错误,她却发现情逐事迁,两个人已经不是从前那般单纯,横亘在彼此之间的恩怨情仇宛若星河,看似咫尺,实不可及。
有个女友说过:女子命,拟纸命。
余家的女人为贞节死义无反顾,命若琴弦,说断就断。
葛大妮不信命,最终却认了命。
《火舞黄沙》里,家春分被认定命硬克夫,终身难有白头郎。
红杏出墙,无儿无女病卧床。
逃难时马贼将她逼到悬崖边上,不怀好意地望着她时,在要么死,要么苟活的选择了,她望着广袤无言的黄土地,大喊了一声,亲手拉开了自己的衣襟。
她要与命抗争,她要活下去。
这部戏我一集都没看全,这一幕却始终印在记忆里。
一个女人,当她决定要为自己活的时候,她比一个男人,要刚硬得多。
但是如果可以选,还是要选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一个像余化龙一样的男人。
PS:这是近年来少见的佳作了,无论故事情节还是人物描写,都很流畅动人。
一部好的作品,方方面面必定是很周到的。
很喜欢片头曲,那有力厚重的歌谣一出来,仿佛看到了黄土地里民风彪悍不服输的那一群人就在眼前,铿锵的活着。
【《刀客家族的女人》:“要文没文,要武没武”不妨碍一个女人“有一副撑天撑地的硬骨头”】★德辛成己[述记]【“要文没文,要武没武”不妨碍一个女人“有一副撑天撑地的硬骨头”——44集电视连续剧《刀客家族的女人》(2014)观赏随记】董陆明小说《拉锯地带》改编传奇年代剧兼言情抗战剧。
该剧故事发生区域设置为豫西,而主要场景拍摄地点则在晋中王家大院,可谓“借晋中大院,唱豫西大戏”。
作为“刀客家族的女人”,该剧重点塑造的首要核心人物形象——女一号主人公葛大妮(由佟丽娅扮演)是一个“没心没肺”、貌似叛逆、其实善良、同情心泛滥、爱打抱不平的美貌村姑。
借用九奶奶余黄氏的话说,这是一个“要文没文,要武没武”却“有一副撑天撑地的硬骨头”的乡村妇人。
而在剧中与葛大妮相关的诸多旁人包括她的亲生女儿“蛇娃”葛云霞看来,她则是一个“被人埋了都不知道是自己刨的坑”,“没有是非观念,没有阶级立场”的蠢笨女人和“落后分子”,不但菩萨心肠、慈悲宽大到跟恶人的卧底似的,甚至还可以以德报怨、无怨无悔地替恶人去死(当然,这里的恶人都是她的家人族人和邻里乡亲)。
除了葛大妮外,该剧另外两个重点塑造的“刀客家族的女人”分别是出身于晚清亲王家庭的九奶奶余黄氏(由何赛飞扮演)和出身于高阶军人家庭的小三嫂明月(由毛晓彤扮演)。
九奶奶在石泉寨留守军民面对大兵压境的日寇寡不敌众的形势下毫不犹豫地大义灭亲,弯弓射杀想要举白旗向日寇投降的嫡亲孙子余仲慧,而且一箭穿心,又在日寇攻入石泉寨后大义凛然,引爆捆在身上的一组手榴弹,与老侍女翠屏一起以身殉“寨”。
而小三嫂明月则在日军攻入石泉寨后秉承余家的女人“丢命不丢脸”的节烈观念拒绝投降,不惜一尸两命地视死如归,率余家二十多个女人在节女堂前集体饮弹自尽。
除了张扬“刀客家族的女人”的节烈观念外,该剧还赞颂了不服输、不怕死的“刀客”精神。
对于“石泉寨”而言,“男人拚命,女人舍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剧中由余老八余化乾及其前妻石彩凤以及他们的儿子余定邦组成的一家三口的德行作为仿佛在告诉我们:有其夫必有其妇,有其父母比有其子女;烂赌鬼的丈夫造就变态狂的妻子,窝囊废的父亲造就白眼狼的儿子,丧心病狂的母亲生出丧心病狂的儿子。
经查,全民抗战时期的豫西抗日民主根据地是1944年9月才开始开辟的。
由此可知,剧中与中共领导的游击队和八路军“黄河纵队”以及“馒头山”、“黑虎山”抗日根据地相关的情节都是虚构的。
与此同时,该剧在人物台词中犯了两个历史常识小错误:一是西安事变才发生就把中共领导的游击队称作八路军,二是把汪伪政权的“和平建国军”误作军统的“忠义救国军”了。
值得注意的是,该剧借八路军“黄河纵队”副政委白亮节之口揭露了一条普遍存在于政治生活中的人性真理:“亲不亲,一家人。
共产党也不能脱俗。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台词多引用中国传统经典格言,可见经典格言哲理对中国普通百姓为人处世的深刻影响。
【44集电视连续剧《刀客家族的女人》(2014)经典台词18条】1.命丢得,脸丢不得。
(第2集)2.这没有个孩子,他日子就是过不结实。
(第2集)3.这小人做事他也是有章法的。
(第3集)4.人老成精,物老成怪。
(第5集)5.人要不想活得太窝囊,就不能太善良……(第5集)6.神不见身,鬼不见影。
(第6集)7.十个聪明人斗不过一个死心眼的。
(第11集)8.男人拚命,女人就得赔命。
(第13集)9.这世上有好多事不是你想做就能做,你不想做就可以不做的。
(第14集)10.错过了就错过了,不要因舍不得而强回头,这样伤人也伤己。
(第22集)11.事得自己扛,饭得自己吃。
(第24集)12.没有规矩,何成方圆?
……这规矩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第29集)13.人心比人心,黄土变成金。
(第31集)14.有的时候啊,能听进去道理的人比会讲道理的人要聪明。
(第33集)15.人不死,账不烂。
(第33集)16.杀人不完全是靠刀枪,治理天下也不完全是靠城墙。
……得民心者得天下。
17.子不孝,父之过。
(第36集)18.糟践别人就是糟践自个儿。
(第37集)【几位豆瓣影友关于《刀客家族的女人》的评论】本剧剧中人物众多,人物个性鲜明,但看到最后却不知道编剧想表达什么。
以下是我从两个不同角度对本剧作的解读。
从第一个角度看,本剧塑造了一个好心而又苦命的女人。
……从第二个角度看,本剧塑造了一个腹黑的女人。
葛大妮生性倔强,做事风风火火,常常因为做事不动脑子而给石泉寨惹来无尽的麻烦。
但这些麻烦却一步步地让她在男权至上的石泉寨树立了前所未有的威望,这威望甚至超过了掌管石泉寨几十年的老祖宗。
后来她让儿子成了国民党,女儿成了八路军,感化了将其视作仇敌的石彩凤。
她实际上成了石泉寨最有权势的女人。
她的善良只不过是狗肉后面藏着的羊头,她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报复石泉寨毁了她一生的幸福。
最后她终于借助儿子余定邦的手消灭了石泉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且不用背负任何骂名。
那么你看到的就将是一个阴狠诡谲、手段毒辣的女人如何像基督山伯爵一样通过复仇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如果你把最后她与余定邦的同归于尽视作编剧为逃脱广电总局的审查而不得已作出的让步的话),那么剧中的那些乱伦、政治暗喻也就都可以解释清楚了。
——豆瓣影友海神《这是一部腹黑的电视剧?
》 九奶奶坚毅、刚强、保守,却也能与时俱进。
亲王府格格的气度确实不一样,要不然当年也没有私奔当刀客拼杀的勇气。
特别是最后对六举白旗,老祖宗当机立断的一箭穿心,确实是一种魄力!
在这些方面,女主大妮(很多时候分不清楚轻重缓急,只是凭一股不服输的劲反抗落后的制度)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小三嫂子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对于他能跑到山上去做妾我觉得真心很有勇气。
从头到尾,她应该是头脑最清晰的人,可惜不是主角。
最后的死(带领余家女人从节女堂出来,集体自杀在日本人面前)让人觉得难过,真的,比大妮和采凤抱着儿子同归于尽还难过。
——豆瓣影友最爱笨笨雨《刀客家族的女人》剧评《女人的执着和勇气》终于明白为什么老人家说“女怕嫁错郎”了。
重来只是一个心理上的安慰,实际上很多事情根本是不可逆的。
孩子出来了,不能塞回肚子里;时间追不回了,但破败的婚姻却留下了。
再重来,也不可能回到从前,回到没有受伤的时候。
嫁错了,终身误。
女友叹道:可谁又知道嫁没嫁错呢?
就[已经]注定了。
——豆瓣影友敦敦《刀客家族的女人》剧评《女怕嫁错郎》
要为这部电视剧写个影评还真心犯不着,只是150字又实在是少了一点,还是有不少想要说一下的东西。
基本这种民国抗日剧再加上农村人的我是不感冒的,佟丽娅这个大美女在里面演个智商情商都不高的女人也不容易。
终于摆脱了她在我心目中赵飞燕的妖艳形象。
剧情漏洞无数,特别是到结局处,你说余定邦一个好好的人能活生生的被逼成大BOSS?这个基本算不上合理。
但是,这部主打女人的戏,女人着实出彩。
九奶奶算第一个,坚毅,刚强,保守却也能与时俱进。
亲王府的格格气度确实不一样,要不然当年也没有私奔当刀客拼杀的勇气。
特别是最后对六举白旗,老祖宗当机立断的一箭穿心,确实是一种魄力!
在这些方面,女主大妮,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很多时候分不清楚轻重缓急,只一股不服输的劲,反抗落后的制度。
但是大妮确实是个可怜的人,一生无法与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守着不成器的老公,养子当了汉奸,亲女儿差点不认她。
不过唯一一点,她从来没有悲观过,即使是单亲妈妈的时候,这大概是传统中国农村妇女的一种天性,天不怕地不怕,有饭吃有衣穿,日子总要过,也没那么多仇或者恨。
相比之下,石彩凤确实要悲剧很多,她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不成器的老公,而是无法放下的那份执着,那份恨。
可是到后来,这两个女人都发现,根本没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国快亡了,家也没了,还有什么放不下呢?
中国人传统的落叶归根,终究是想有个去处,终究需要有个脸面。
再是什么都可以不顾,这点根总是放不下。
另外两个出彩的女人就是两个三嫂子。
莲花是传统的小家碧玉型,贤惠,隐忍,对自己老公带回家的妾侍虽有不开心,但从未表露,最后因为砸明火二自杀虽然遗憾也在情理之中。
在关于贞洁这点上,中国男人虽然看得很重,但是中国女人保卫贞洁的勇气上男人是无法比的。
也就是说,男的虽然看重这个,但遇到美女,其实是只从下半身出发的。
但是女人却有惊人的意志和勇气来抗争。
最后小三嫂子带领余家女人从节女堂出来,自杀在日本人面前也可以看出。
到底是命重要还是脸重要??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开放了很多,可是有些气节或许保留下来能更好吧。
小三嫂子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对于他能跑到山上去做妾我觉得真心很有勇气。
从头到尾,她应该是头脑最清晰的人,可惜不是主角。
最后的死让人觉得难过,真的,比大妮和采凤抱着儿子同归于尽还难过。
男人就不想评价了,余老三完全是笼罩了主角光环的。
但是这里面一些什么政委什么队长司令的气度和勇气,真心比不少女人。
倒是老八是个有意思的人。
虽然挫,但是贵在知道自己挫,死的时候也死的有个样子,也有些赎罪的意思。
电视剧太长,浪费好多时间,骗了不少眼泪。
不过,还算是值得一看吧。
杨文军导演的电视剧《刀客家族的女人》播完了,此剧从播出第一天起收视率便节节攀升,网络播出总量更是达到了20多亿,创了杨导本人的新纪录,豆瓣评分也在国产电视剧中达到了很高的7.1分。
我将此剧推荐给朋友的时候,有人问,这个剧讲什么的,我想了想说,它讲的是忠孝节义。
开篇就要拜堂,不过不是拜堂成亲,是拜“节女堂”。
要嫁进刀客家族,就得拜那些全节而死的贞女烈妇,并以她们为榜样。
“余家的女人丢命不丢人”是这个家族最重要的家训之一。
供桌上密密麻麻的牌位有着巨大的震慑力,压得人透不过气来;而节女堂中挂满的幡、铺满的蒲团、余家女人后颈的烙印,无一不是贞洁的符号,处处明示暗示,营造了一个“贞洁”的氛围,神圣、窒息。
如同《苍穹之下》中那个无形罩子,无法逾越无可突破,在内部形成自己的小环境,罩子下的人们有光明却没有前途——石泉寨的女人有名声却没有幸福。
在这个罩子下,最高权威是九奶奶老格格。
这个人物的身份值得深究,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富家老太太,甚至也不是一个典型的道德典范和代表。
事实上,她是一个符号,是这个家族的道德守则的形象代表。
首先,她的出身很特殊,她是“格格”,也就是说她源出于王府,王府可以引申为朝廷——国家,是道德体系的上层建筑,是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的推广者和维护者。
其次,她不是贾母,却是佘太君,整个石泉寨的建立,她是奠基人之一。
也就是说,家族是她建立、节女堂是她建立、道德规范是她建立。
从这两层关系来看,她就如同节女堂一样,本身就是一个代表符号。
在那样的年代里,老格格这种身份地位的女人,是应该三从四德,默默度过相夫教子的一生的,但她却是从王府反叛出来,私奔嫁个侍从而来到石泉寨的。
她本身的叛逆并不完全符合那些年对于“贞洁”的定义,由她来建立并代表石泉寨的道德体系,其实本身是一件矛盾的事情。
所以当葛大妮闯入这个体系的时候,老格格表现出了许多宽容。
葛大妮随心所欲地过她的日子:把丈夫赶去柴房、把握家中经济大权、支持明月这个“窑子里的女人”等等。
她的并不“三从四德”得到了老格格的意外认同,原因是,像老格格年轻时。
她的像,不仅仅是风风火火胆大包天的性格,更多的是执着——对爱情的执着。
老格格当年为爱出走,不惜离经叛道,就是因着对爱情的执着;葛大妮接受老三的报复性抢亲又拒绝与丈夫同室而居,也是对爱情的执着。
葛大妮的心里从来只有余老三,不论是否在一起。
所以,尽管她成了情人的弟媳,尽管她未婚生子,尽管她为老三和老八各生育一个孩子,尽管从外表看她无论怎么都不是贞洁烈女,但她在心中守着对爱的“节”,她就符合老格格对“节”的定义。
作为老格格,她可以包容葛大妮,作为九奶奶,她却有严格的底线。
石彩凤可怜可叹,被赌徒丈夫输给潘家后失贞,照石泉寨的规矩,她应当自尽全节,但她舍不得孩子。
因此她无法进节女堂,无法回到丈夫身边,她被抛弃、被驱逐,与孩子分离。
九奶奶没有为她的身不由己网开一面。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莲花的身上,莲花被绑架后失贞,她选择了自尽,在节女堂中九奶奶为她而跪。
同样的遭遇和不同的结局,鲜明地表达了九奶奶的立场。
这种严格的贞洁划分遭到了质疑:石泉寨忠孝节义的要求正确吗,如果正确,为什么要牺牲好人的生命,为什么不能宽容可怜的被伤害者?
法理之外为什么没有人情?
如果不能保护弱者,不能保护家族成员,那忠孝节义还有意义吗?
石泉寨的人们开始思考。
包括九奶奶,内心都在悄悄发生改变。
从这里看,其实石泉寨是社会的一个缩影,那些年,正是各种观念相互激荡的时候,既有九奶奶所代表的传统道德观,也有葛大妮和明月所代表的新风气新观念。
到底是保留传统还是更新观念,成为人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石泉寨是一个半封闭的小环境,不与外界,尤其是更广阔的世界发生联系,随着葛大妮和明月的嫁入,外界的思潮开始悄悄影响这个小环境。
在抗日战争之前,外在因素的影响并不很明显,但从自身发生的自内而外的改变却如同暗潮汹涌,不断撞击着节女堂的基石。
明月身世的暴露是一个契机,引发了石泉寨关于忠孝节义的思考,生硬的原则最终让位于宽容的人性,这是石泉寨旧道德体系的瓦解的开端。
石泉寨这个小环境,是那些年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五四之后的新观念与旧传统的激烈碰撞正如剧中这样引起人们的思考,正是这些思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气质,新的逐渐取代旧的,新的被推崇,旧的被抛弃。
而随着外部冲击的大规模到来,新观念中的不足与矫枉过正开始让人们回归忠孝节义的旧观念。
传统再次被提起,再次被讨论,究竟要不要忠孝节义已经不再是一个疑问。
中国的传统文化延续千年,忠孝节义是刻在每个人骨子里的精神,这不仅是烙在石泉寨女人身上的烙印,更是烙在每个男男女女灵魂上的印记。
日本入侵,是剧中的外部冲击的高潮。
余定邦这个人物代表了在旧传统伤害下成长的新一代,他对于旧的道德体系没有任何留恋,也并不遵守,他对于家族的背叛、对于国家的背叛,在他自己看来,不过是要追逐最大利益和保护自身,他的身上没有忠孝节义的烙印。
但他的举动违背了石泉寨的精神,违背了从旧传统中走出来,并思考过的人们的原则。
事实上,他违背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基本的观念:他对国家不忠,对尊长不孝;于节有亏,于义有损。
余定邦的举动的后果是石泉寨的灭亡,这意味着对传统的彻底抛弃将会影响民族存亡。
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放下他们的恩怨情仇,回归到民族大义之下。
此时他们重新将忠孝节义拾起,忠孝节义对于他们的意义,也不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道德,而是更加升华、更加高尚的道德。
最终,明月率石泉寨众女自尽,完成自己的“节”。
石彩凤与葛大妮携手大义灭亲,与余定邦同归于尽,完成国家的“节”。
蛇娃在红军队伍前行的路上,一处僻静破屋里,见到了石彩凤和葛大妮生前为自己和众亡寨贞烈女子立的牌位。
石彩凤兜兜转转纷纷扰扰,最终回到了心之念之的节女堂,回到了余家。
而余家的忠孝节义,也兜兜转转纷纷扰扰,最终回到了忠孝节义的本身。
那些年,那些忠孝节义的往事,那些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为我们讲述了民族的性格。
这是近年来少见的有底气、有内涵、故事动人、情节合理、人物丰满的好剧。
白玉兰最佳导演杨文军的功力可见一斑。
剧中那些意象符号的运用、场面的转换和控制力、文化的底蕴,都带着鲜明导演个人特色,而相比之前的《青盲》、《风和日丽》等剧,又有气势上的长足进步。
《刀客家族的女人》虽然是一部年代剧,但她带着史诗般壮阔气势;她有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却也不同于《老马家的幸福往事》的沉重。
她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观众们津津乐道的是她在塑造人物上的丰满和真实,她表现社会文化的厚重。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好看。
跪求被小三嫂子砸明火!!!!!!
跪求被莲花嫂嫂砸明火!!
跪求被彩凤砸明火!!
跪求老格格砸明火!!!!
老格格一点都不显老好吗?
尼玛?
风韵犹存,还经常练广播体操!!
老牛逼了!!!!!!!
跪求被石泉镇的所有漂亮女人砸明火!!!!!!!!!!!
跪求被小三嫂子砸明火!!!!!!
跪求被莲花嫂嫂砸明火!!
跪求被彩凤砸明火!!
跪求老格格砸明火!!!!
老格格一点都不显老好吗?
尼玛?
风韵犹存,还经常练广播体操!!
老牛逼了!!!!!!!
跪求被石泉镇的所有漂亮女人砸明火!!!!!!!!!!!
说实话,是越看越想弃剧。
我都怕我妈看多了会越来越讲女德。。。。。。
葛大妮这个角色太不讨喜了。
看到她答应石彩凤会救余定邦,然后为了放跑余定邦这个养子,在食盒里放了纸条教他劫持亲弟弟(葛大妮亲儿子)枣生。。。。。
我看到都惊呆了,这是个什么脑回路才能想出这个馊主意?
余定邦那个六亲不认的汉奸万一一冲动把弟弟杀了该怎么办?
葛大妮没考虑过?
无语了,我不想看了。。
希望以后少拍这种女德剧吧。。。。
现在2202年了都。。。
一部电视剧的品质主要取决于编剧和演员。
编剧决定整个剧情的发展,赋予整个故事以生命。
演员则塑造人物的形象,是剧本鲜活生动的灵魂。
两者结合在一起,才使一个故事被放到银幕上有可看性。
《甄嬛传》则是我看过的古装剧中的精典。
编剧和演员自不必说,在细节的体现上也相当严谨和考究,播出后口碑和收视率在同期粗制滥造的古装剧中节节高升。
《刀客家族的女人》是我看过的最震撼人心的年代抗战电视剧,所谓刀客实际是以劫富济贫讨生活的土匪,从剧名上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女人,可知女人是这个剧要体现的主体。
那么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女人呢,她们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些女人身上有哪些气节和品质值得一看呢。
下面写出我自己对本剧的理解和看后感。
《刀客家族的女人》以葛大妮的命运为主线,前部分主要讲葛大妮和石泉寨当家余化龙之间的爱情纠葛。
而后讲的是国共两党派之间的矛盾对立。
最后上升至轰轰烈烈的民族抗日斗争。
余家的规矩:余家节女堂摆放的灵位,都是在外族入侵时不甘受凌辱而自尽的烈女,进了余家,烧了女人香,烙了节女印才算是真正的余家女人。
余家这种对女人种种教条束缚的规矩在战乱年间,在民族大义面前不知是福还是祸。
这种规矩是女人的一种气节,一种不可逾越的底线。
剧中人物形象解析:第一集余家的混混赌鬼余老八在仙人洞赌场输掉了老婆(石彩凤)孩子(余定邦),同胞兄弟余家当家余化龙(在余家排行老三,人称余老三)用计轻易的把石彩凤母子赎出来,却发现石彩凤已被潘老七砸了明火(强奸),按石泉寨的规矩只把定邦带回余家,失节的石彩凤不想留在潘家与儿子骨肉分离,哭着要求回石泉寨却被拒之门外。
这件事让人不免痛恨余家的规矩,一个女人被砸了明火本是一件无辜又可怜的事,在余家反而就被逐出门外,让人倍感绝情狠心,后来的种种,石彩凤为了报复余家所做的一切,让人心痛却又恨不起来,余家有余家的规矩,可是石彩凤也有石彩凤的委屈。
这一切归根结底是余家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余家的女人宁丢命,不丢脸。
就像余老三说的既然做了不该做的事只能当不该当的人。
而后余老三去警署报案以抢奸罪把潘老七送入监狱,回程途中遇到在县城卖枣的葛大妮,从一系列的谈话中“这要当年跟了我怎么着也能卖个烧饼麻花的”可知晓这两人以前可能是恋人关系。
后来一直喜欢葛大妮的许根子把她骗到自家,用强逼葛大妮嫁给自己,那么巧就被余老三推门制止,许根子这个人物是剧情发展的核心。
他爹和葛大妮的爹是拜把子兄弟,他和葛大妮从小就被指腹为婚。
对于葛家,他再清楚不过了。
余化龙从许根子口中无意中得知两年前雇凶杀他的人竟是葛大妮的爹葛老大,顿时余化龙火冒三丈,去找葛老大核实,葛大妮不知缘由把错揽到自己身上,余化龙不忍杀葛大妮,用她女儿蛇娃威胁,强迫葛大妮嫁给自己的混鬼弟弟余老八当老婆。
按余家的规矩,刚进门的女人须烧了女人香,烙了节女印,才算是真正的余家女人。
葛大妮的犟驴脾气,她怎么可能为了一个人人都看不上的混鬼男人守节一辈子,而这又与余家的规矩发生冲突,余家老祖宗九奶奶气病了,因为从没有一个女人像葛大妮这样放肆的视余家规矩为一张废纸,余化龙为了不把葛大妮送官,只好答应九奶奶的要求,再次有蛇娃逼迫葛大妮烧了女人香,并亲手为她烙了节女印。
婚后的葛大妮,变着法儿的整治余老八身上蹭吃蹭喝好赌的毛病,在别人眼里,余老八终于遇着能管自己的克星了。
为了报复余化龙,石彩凤联合潘家用一纸抢婚的诉状把余老三送进了监狱。
面对余家所有人的误会和余老八的请求,葛大妮决定去警局为余老三开罪,而自己却因诬告他人被判入狱六个月。
余化龙出狱找许根子了解情况,才得知四年前葛大妮悔婚的真正原因是误认为自己杀了她二哥葛正伦,而葛老大雇凶杀自己也是这个原因,余化龙去葛正伦坟前解释当年情况,并从中得知自己三番五次用蛇娃逼葛大妮就范,蛇娃竟是自己的亲生闺女。
葛大妮与余化龙之间的一切的爱恨情仇都已水落石出,爱了那么多年的女人心里一直有自己,并给自己生了个闺女,这次的余化龙不顾一切,抛弃余家的规矩,执着要娶葛大妮,当他下了聘礼,抬着花轿迎接出狱的葛大妮,又被葛大妮再一次拒绝。
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当年葛老大雇凶杀余老三时无意使高莲花腹中的孩子小产导致不能生育,葛大妮对高莲花的愧疚战胜一切。
这个电视剧的人物塑造,还是比较有特点的。
人物没有脸谱化,层次鲜明。
葛大妮是女主,正面人物,却带着致命的愚蠢。
另一个是日本军官田木,反面人物,却有着军人的原则,不杀老百姓,甚至还劝阻过黒木不要去打石泉寨,不要在潘家抢掠奸淫。
男主余老三,迷倒众生,本剧主要女演员有一大半都爱他。
杨烁把余老三演成了痞气的人。
他娶了两房老婆,没事就和葛大妮叙叙旧情。
他干的坏事主要是没把被砸明火的石彩凤接回去,而且还去抢了葛大妮,来嫁给他弟弟。
部电视剧的后半部分真是把葛大妮写毁了。
把一个善良勇敢的女人,写成了一个愚蠢无知的女人。
虽然我们不喜欢完美无缺的主角,但是葛大妮在这部戏当中犯的错误真是太差劲了。
编剧塑造了一个毁誉参半的葛大妮,既帮过石泉寨,也害过石泉寨,成了本剧最不可爱的女人,而且还是女主角。
之前一次次放过石彩凤就不说了,石彩凤可恨又可怜,石泉寨欠她的。
而后来,葛大妮放走了余定邦。
我可以勉强理解葛大妮放走余定邦的原因,但是真是不能接受这种做法。
定邦是她儿子,不是亲生也当做亲生的养大,定邦跪在她面前的忏悔骗过了直肠子的葛大妮。
定邦又是余老八临死前的托付,余老八一命换一命把蛇娃救回来,葛大妮欠了余老八一个还不起的恩情。
石彩凤又以死相逼,终于压垮葛大妮,冒大不韪放跑了余定邦。
但是她葛大妮有没有想过,余定邦杀的不是别人,杀的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石泉寨的亲人,葛大妮无视了已经被余定邦杀掉得那么多石泉寨的乡亲,更别说,他差点杀死了余老三,更把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蛇娃打个半死。
九奶奶说得太对了,葛大妮就是糊涂。
不过话又说回来,哪怕葛大妮没放跑余定邦,一个余定邦死了,还会有另外一个余定邦,石泉寨还是会被日本人灭掉。
只不过余定邦、谢国城加速了这个过程。
其次,葛大妮找不到余老三和葛大哥,傻乎乎地跑到八路军鲁政委面前,当着上官开基的面说上官是汉奸,却什么都说不清楚,结果被反客为主,自己被抓起来了。
这里的葛大妮,目不识丁就算了,愚蠢得不可救药。
许根子说的真对,我怎么会喜欢你这么蠢的女人。
鲁政委就不说了,是本剧最没脑子的人,懒得费口舌。
好人办坏事,是最让人可恨的。
杀她,是真冤,放过她,也太可恨。
这部戏里的九奶奶和明月,才是真正让人刮目相看的女人,尽管她们也有不足,但是瑕不掩瑜。
虽然九奶奶顽固地维护着所谓余家女人的脸面,可是她在大事上面,有决断,有担当,也充满人情味。
最后的死,更是有骨气。
没有九奶奶,就不会有石泉寨。
明月,平时不言不语,在任何事情上都支持丈夫余老三,虽然她作为女性,有知识却依然保守,不像葛大妮有叛逆的精神,可是她在关键时刻,明事理,有智慧,既劝说蛇娃不要和葛大妮反目,在后来的战斗中,出策略上战场,巾帼一个。
这部戏里的日本军官,也是有层次的,黒木不用说了,自然是大反派,实行三光政策,杀人不眨眼。
而田木,采取“亲善”政策,他有军人的原则在,不打百姓,不做烧杀抢掠奸淫的事情。
============================看完大结局,真是惊叹于葛大妮和石彩凤的智慧和演技。
葛大妮,你真这么聪明吗?
《刀客家族的女人》讲述了民国时期一个传统刀客大家族众多女人之间情感的纠葛。
其中,何赛飞,佟丽娅和毛晓彤领衔演绎刀客家族中不同性格的女性角色。
而杨烁饰演的大当家余化龙作为余家刀客家族的顶梁柱更是撑起了石泉寨的一片天。
这时候的杨烁还是很硬朗的有硬汉气质在的,比现在好多了。
丫丫从我第一次见到她就觉得很美,现在也很美
好像没怎么快进,我的手指,你肿么了
佟丽娅拯救了整部剧 鉴定完毕
编剧是喜羊羊的脑残粉,石彩风就是那个每集都会回来的灰太狼,国军演员猥琐吃百姓的拿百姓的骗百姓的,共党演员英俊正义,不会白拿百姓的东西,随手掏出十个大洋不差钱。
杨烁的头发这部剧一共抓了多少发胶。。。佟丽娅真的适合这种虎妞的角色。这剧只看前半部就够了,到后面感觉所有人跟完成政治任务似的,各种逻辑不通,为了搞红色而搞红色。。。实在坚持不到看完了。看了剧情简介我都快崩了。。
这部剧真的很好,佟丽娅和毛晓彤也是同期里为数不多美貌和演技并存的实力演员,看过很多年之后回想起来,佟丽娅真的后劲不足,可惜了
每集都搞得跟上下大喘气的诗歌朗诵一样,往死里抒情,最后又弄个主旋律,看得累死了。剧情哭个没完,充斥迂腐不堪的旧社会思想,女人命贱,女人这么活着还不如早点死了。配乐什么的更是一听就心烦,不是女鬼哭,就是忧伤的快活不下去的笛子,为佟丽娅美多打一星,总体觉得累得要死
近几年里比较优秀的电视剧。人物刻画个性鲜明,主题明确。虽然后来把女主刻画的很愚善,但也符合女主农村妇女的本性,因而引出最后和余定邦同归于尽的结局,也完全合理。 结局也算新颖,紧扣主题,而不是一味追求大团圆或悲情。 当然BUG也很多。可电视剧嘛,不能要求太多。
从强行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孩子送去军校,就知道后半段的坑爹走向。各位演技可圈可点。
抗战版的狼人杀
还可以,故事可以的
佟丽娅真美,何赛飞拯救了这部剧
余老三好帅
佟丽娅的美颜也没办法改变男主是个超级大渣男,这个剧三观不正的事实
葛家人物都神烦,反正与葛大妮沾亲带故的人都有病,还有石彩凤早在前十集就该死,余定邦竟然还能是大boss,鲁政委也是个傻逼,葛云霞你就不配好好的活着。
男主好帅。一个个妹子都水灵灵的。女神冲着你看的。
还行吧,不像现在的国产雷剧!
很不错,吉林卫视在播就看了几集,杨烁和佟丽娅演技都很不错,比同期小花棒多了。
好看
伤情但不阴郁 冲动但不愚蠢
弃剧了,三观太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