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记忆:其实就是一种记忆,隐藏在你内心深处,是你内心深藏的记忆。
每当孤单时都好想你每当你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你会回忆到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然后你会记起,你对我做过的龌龊的事情。
所以,看完这个片子,要知道,不要辜负任何一个爱的人,后来,我告诉你,好了,我原谅你了。
结尾肢解的镜头,很血腥,特别是看到那个已成型的胎儿的时候,人活着,其实,就是如此这样,血腥的脆弱。
千万不要与人争,避免一切的冲突。
主题曲,很好听《每当孤单时都好想你》
真实事件是:“丈夫将妻子肢解后,用抽水马桶冲走”这是一个多么震撼的事件啊,光凭这个,就有了强烈的观影冲动,当然,电影本身也毫不逊色非常精彩的恐怖片,浓重的画面配合着响亮动听的背景音乐,有种MV的感觉,特技不错,鬼有点假,不过比起常规的‘长发飘飘、一身白袍、满脸惨白、面容略清晰’女鬼形象,这里的鬼更给人一种‘幻觉感’,即身体是害人者的所作所为,而面容则是害人者内心恐惧、懊悔的反映。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出一点,就是当教授还认为自己是妻子弟弟的时候切虾时候切到了手指,其实一般电影里的切到手指我就不必多说了,10部有9部半都差不多,大家可以想象,而本片竟然展现出了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切手指效果,指甲从中间分开了,其实我认为这里导演不仅是为了让我们‘恶心’一下,更暗示此时的‘精神分裂’,如果导演真是这个意图的话,那真心的NB!
结尾反转的相当精彩,比起一般的‘精分片’,合理性、可读性更强,而且诸如在教授认为自己是妻子弟弟的时候,经常见到一个‘婴儿鬼’以及被害者心理专家以及有暗示其具有‘催眠’的身份及能力的铺垫给结尾的解读更增添一份‘幡然醒悟’的感觉,其实不仅如此,对于精分类电影,人物的遭遇总有道理可循,而造成这些的又是多方面的,就像本片,教授精分的原因被导演在剧情渐渐展开的过程中巧妙穿插,层层剥茧,这让结尾的笔墨全都着重在事实的揭露上面而不是还要顾全其合理性上,因为在揭示事实的同时,观众自然而然的回想起全片的点点铺垫,这才是最巧妙的地方,尤其是结尾回顾教授肢解的时候发现妻子肚中的胎儿,这绝对算是电影给观众的‘bonus’!
最喜欢就是这类结尾反转的电影,观众可以和主角一起‘反转’,达到高度的‘共鸣’,这才是这类电影最成功的体现。
另外最后当害人者因为意外躺在手术台上被开胸破肚时候,被恰到好处的‘解除催眠’从而让害人者在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而经历巨大的精神痛苦之后又体验到被害者的所有的肉体痛苦,这才是‘鬼催命’的最高境界吧。
ps:有人说,那个女鬼有点像奥特曼……
对于亚洲的恐怖片儿,本人像来秉持着宁可错看十部也不漏看一部的态度。
虽然很多片儿已经郁闷到让我看看个八九次都看不完无聊无趣的地步,但是我还是这么犯贱的下着看着。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的泰国的片子,跟瘟疫一样爆发。
而且也确实如瘟疫一样,无聊的要了亲命了。
本来我就受不了泰语那松松垮垮的发音,时时刻刻透露这一股贱气。
俗语说一俊遮百丑,我这么宽容的等待着,每部片子哪怕能有那么一些些亮眼的东西,也就算是弥补了。
《香颂鬼屋》的俗烂我把它归类为一个偶然,但是接下来的《鬼肢解》更是让我崩溃。
一部优秀的恐怖片儿,首先片头就让人觉得来头不小,这部的片头是什么?
OMG一只血淋淋的眼珠子,好了,起评分儿就先给你降档。
男主角那扫把头,我靠,长个电视机脸也就算了,你以为你是瑛太啊,还把头发搞成那样,一看你就倒胃口,赶紧被妖物弄死了算了。
做梦,手臂上的抓痕,我靠,虽然见鬼是在泰国拍的,也用不着到今天还死死不放这个情节吧。
还有那个巫婆教授的助理,我TMD就纳了闷了,你就跟那走路呢,跑出来一只野猫,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在意吧,你丫还边叨咕怎么会有猫边屁颠屁颠儿的追过去,靠,又不是大熊猫,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追到标本室,SHIT,又是标本室,有完没完啊,《鬼影》上身啊?!
我恨不得丫立即被捏死,正常人遇到害怕的东西,第一反应是什么?
逃跑啊!
丫吓的哆哆嗦嗦的还继续往前走,为什么?
为了一只和你没半分钱关系的擦身而过的野猫!
你丫吃饱了撑的啊!
导演真是无聊坏了,不就想拍标本室么,正常的逻辑可以让这个XX巫婆的助理养一只猫行不行,让这只猫某一天突然发疯夺门而逃行不行,让这个助理和猫主仆情深行不行,猫跑了她再去追行不行?
有点儿逻辑,有点儿常识,符合点儿情理行不行?
最TMD火大的是,男主角墨迹墨迹的老做SB梦,这种情节一次两次就可以了,你以为你在拍《看了又看》啊,一个恐怖片儿要是精彩的你整两个小时也就算了,这么TMD的各应人还走超长路线,真是得色。
烦躁。
你要是做不出来一流的剧情,那你就把特效作好点儿啊,那巫婆助理被铁丝网勒紧的,你能不能用真的铁丝网勒,还TMD后期加上去,角度都有有问题,那线条对么?
特效师。
真够可以的了。
这也就算了,再说那男主角呕吐,我服气了,你要是不会拍你就象征性的含一口牛奶什么的一吐不就得了,还TMD吐个没完,那男主角吐的东西明显是后加上去的,我真怀疑做特效的人有没有吐过,人呕吐的时候是那样的么,你以为人的喉咙是谁龙头啊,还TMD长流水。
看看人家《双食记》,看看人家的呕吐是怎么做的。
如此繁复墨迹的镜头一直持续到最后,然后随便一个催眠就将一切都解决,我就纳了闷了,娜妲拉怎么就知道内人日后要加害于她,然后这么又预知性的将其催眠呢?
既然知道别人摇害你,你为什么不跑呢,这剧情。。。
周杰伦,过来给他们唱一首《扯》。
一开始以为是鬼片后来以为是悬疑片再接着以为是精神病片最后原来是催眠术在作祟导演什么都想学一点,却来个大杂糅,最终四不象,贻笑大方推荐韩国电影《H》,也叫《分尸》,比这个精彩3倍。
泰国电影,太水了。
《鬼肢解》这部片子不像是东方人拍的,《第六感》式的震撼性结局,大量的室内鱼眼和广角镜头造成的不安定感,是非常现代的西式恐怖片的拍摄手法。
片中粘液四散的女鬼,一刀一刀剁尸的血腥感,绝对是西式恐怖类型片的传统做法。
而片中一惊一乍的突然吓人处理,则又是日式恐怖电影的惯用手段。
虽然血浆式镜头是B级类型片常用的方式,但同样的镜头在《鬼肢解》里,却运用了动作片里的慢镜甚至是大量的CG特效来拍摄,所以你会看到以往似曾相识,但却焕然一新的东西。
《鬼肢解》的编导就像是一个出色的大厨,用方便面、沙拉酱、腊肉和吐司等常见食材做出了一道很有味道的怪菜。
你可以对这样的菜不以为然,但你却一定会记住这种不同寻常的味道。
东方恐怖片大都有一种逐步营造气氛,制造恐怖感的气质,日本、韩国、泰国的恐怖片都不例外。
东方传统的恐怖故事往往强调超自然力量的不可着摸,比如鬼,比如阴间,不可知也就产生了恐惧感。
西方人的基本困扰就是萨特提出的“他人即地狱”的概念,所以西方的恐怖片基本都是“人性恶”、“背叛”等主题。
《鬼肢解》的故事和主题是西式的,风格和技巧是西式的,但很奇妙,却也有泰国恐怖片那种逐步逐步让观众背后的凉意越来越深,事后想想也会后怕的东方韵味。
因为剧情是恐怖电影的精髓和观影乐趣的主要来源,所以还是不提本片的剧情部分了。
本片的剧情非常出彩,还是能够让第一次看的人震撼一下的。
镜头的运用算是这部片的一个亮点,也是让这部片子与东方恐怖片有明显区别的一个主要因素。
片子的镜头有向大卫·芬奇的《搏击俱乐部》致敬的意味,也是使用了很多跟随细小物体的长镜头,镜头跟着落地的戒指滚动,一直滚进了血腥的肢解秘室,这样的镜头在好莱坞商业大片里经常见到,在一部恐怖片里还真是不多见。
为什么现在的恐怖片都越来越血腥了,连泰国的片子都不例外?
是观众变得越来越麻木需要更多更猛的方式来被刺激呢,还是拍恐怖片的编导们大都已经江郎才尽?
估计两个原因都有。
毕竟用气氛吓人不是每个人每部恐怖片都能做到的,但砸钱弄几个可以些的化妆,再用超量的血浆来堆镜头的拍摄方式门槛会低得多。
《鬼肢解》里的血腥感算是到位了,几个受害者的幻想死法可以和《电锯惊魂》的死法有得一拼。
恐怖电影是自己又爱又恨的一种类型,喜欢那种突然逆转的情节变化和气氛营造,却又十分讨厌看完恐怖片后的随时背后吹冷风的感觉。
也许我们总是在用电影这种最安全的方式来尝试着不同的生活体验,其实恐怖电影算是最安全的历险了。
至少,你看完片后一关屏幕,什么都没了,不用再操心。
什么?
你关不了电视的屏幕?
屏幕在持续雪花点的某些瞬间出现了一口黑黑的井??
井边有位看不见脸的女人在梳头???
OMG,救命!
不敢了!
啊!
对于我这种对恐怖片不敢涉足的人,欣赏一部恐怖片最好的地方就是天涯了。
截图配以楼主搞笑的介绍,再恐怖也夹杂了很多搞笑的感觉。
后来我还跑去下载了这部电影。。。
原因既是为了找到吉柏医生的演员是谁。
结果找是找到了,电影却也看了一遍,截图和动态的画面比较真是不能比,我是真被吓到了。
这部影片的画面我就不说了,那位咸蛋超人实在是看的很恶心,尤其是在吉柏医生那里,靠,不但给我们的好好先生洗了个血澡,而且眼球都爆炸了(。。。
我又想吐了。。。
),可惜我们的好好先生,这么就挂掉了,油焖啊!
音乐不敢评述,因为没敢开音乐,那种气氛,那种超人,要是还有诡异的音乐的话。。。
咳咳,为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我还是做个好人吧,哈哈剧情真的很不错,百转千回,出人意料,为了不让看见了拙评的朋友认为我剧透了,所以还是请细细品尝吧。
第一次看泰国恐怖片,恩恩,虽然很好,不过回想起来,有帅男,也有超人。。。
又有点反胃了。。。
我认为整部影片中人格分裂的元素要大于催眠术。
男主大部分的变态行为都是在精裂的状态下实行的,被催眠的效果只有在听到那首姐姐施法的歌曲时才会出现。
整体来说,还算一部可看的恐怖片,前半段情节有些拖沓,节奏显得冗长,后半段较为精彩,剧情反转很多。
不得不说特效水平和我国的档次差不多,有些落后,影片一开头的那只特效猫电脑痕迹太重,直接降低了我的期待值,同时影片中出现的所有特效镜头都很稚嫩,也就大大降低了观众的观影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受。
鬼肢解这部片子逻辑结构很完整,导演在影片中留线索,让观众跟着找凶手。
如果只是片中的人物自己演绎的话,少了很多代入感。
其实泰国恐怖片大多情节简单,可能开始的时候你猜到凶手了,但是编剧又埋了三个深水炸弹(男主的身份,姐姐的身份,受害者的诡计),接近片尾的时候一个一个炸开,你才能把脑中所有的片段连接起一个完整的故事链。
我看评论里很多吐槽鬼的造型的,但是你多看一些泰国鬼片就会知道,这鬼做的还是十分有泰国特色的,我接受无能的是那只黑猫,太吓人了。
主演pae arak,在泰国做演员,也有自己的乐队,是我入泰剧圈看的第一个作品的主演,他还演过一个恐怖片《致命切割》也很好看,走结局反转的套路。
喜欢泰国恐怖片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之前看过一半,今天重新看了遍。
看的期间自己的预测是那个医生就是心理咨询师的老公是凶手,那个宗只是外遇对象死后引导他去发现真相的。
直到最后他看到宗的尸体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宗早就死了,而外遇对象是宗的姐姐,他以为的姐姐应该是幻想出来的,宗的姐姐拍了他们的艳照威胁他,其实应该是因为有孩子了(那男的不知道),而那个医生确因为害怕被老婆知道杀她灭口,之后还肢解了她的尸体,之后发现了肚子里的孩子,又因为最后她对他的催眠开始了人格的分裂,之后从在音乐会上听到那首开头的歌曲后,正式被催眠,从那一刻认为自己是宗,也开始幻想的生活,和幻想的医科院的姐姐,之后每次的噩梦,梦见别人被杀害,其实都是自己的干的。
看过很多这种类型的恐怖片,其实是没有鬼的,都是心理精神的分裂。
泰国的恐怖片还是不错的,成本低,但是质量不差啊。
目前而言,我看过最好的泰国恐怖片.一如既往的 幼齿帅哥+亚热带美女双重人格多了去了,这不新鲜.鬼元素比较成功.结尾有点拖.配乐不错.没有多少新的idea,不过还算精致拉好长时间没看恐怖片,据说目前流行泰剧,希望泰语能更好听一些.
很无聊的40分钟“恐怖片”
不错,想法很好
催眠家多重人格。。。没预想中的好看。
“鬼”的感觉太明显了。很多地方都猜到了。其实重点不是在“双重性格”,他是一个被催眠的人。一直持续到他在手术室里“醒来”。
满高潮迭起的,悬疑丛生的。
我居然看过这样的恐怖电影,不可能吧。怎么评分呢,中吧
简单的人格分裂片,而且为女医师的智商捉急啊,结尾才有了升华
化身“宗"简直莫名其妙,特效倒胃口。出租屋衣柜后的密室=现代古堡
你将我碎尸万段,我还你千疮百孔。从此俩不相欠,各自解脱。
結尾有看點,鬼做得太假
开头一小时浓缩一下会更好,这种类型百试不爽么
像是一个游戏
男主何必再找个心理医师当小三折磨自己呢'老婆是就够了啊!一定是老婆太好太温柔
拖沓......剪成一个小时还能看。
傻逼电影
太功于心机反而不好,电影太想与众不同,痕迹太重
男主角象愚人船的孙平
男主角有些角度极似赤西仁啊~是个百转千回的好片子,就是不咋吓人~
很奇特的人格分裂···
如果是英语的肯定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