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星大饭店,难道连摄像头都没有?
潘玉龙打人后竟然查不出来。
(第4集)2.既然潘玉龙一直坚持要真实的奋斗过程。
为什么杨悦在他打人后帮他做假供他都欣然接受?
真实去哪了?
(第4集)3.之前一点小礼物都不收的潘玉龙,竟然收下汤豆豆一个手机而脸不红心不跳。
一个人可以变得这么快么?
(第8集)4.讲究道义的潘玉龙怎么会为了一个女人去违背自己的道德准则。
而在这之前的几个小时,他却信誓旦旦地表明自己坚定的态度,连卧病在床的母亲都改变不了他这个信念。
(第8集)5.潘玉龙跟金志爱说自己过去需要的是能爱他的人,现在需要的是能帮他的人。
这段话让我恶心得彻底。
太假了。
(第26集)
早上借来晓琦的笔记本,靠窗对门,佯装改材料,其实是看了一整天的《五星大饭店》。
又是海岩的作品,从《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的吕月月,到《永不暝目》的肖童,再到《玉观音》的安心,他的故事既以情节迂回曲折取胜,又以角色命运多舛感人。
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塑造的每个人物都并非完人,他们有着人性中的一切好与坏,美与丑,而海岩恰到好处的情节安排,让他们人性中的善与真充分展现,但贪婪跟纵欲也无处遁形。
《五星大饭店》曾一度让我失望,因为夸张的面部特写和光影效果,感觉对情节有些过度渲染。
但因为中央台是唯一不在电视剧集中插播广告的电视台,只好在周末回家时,耐着性子陪着老爸老妈看下去。
刚好那一集,玉龙跟志爱为了摆脱尹梦石派来的追踪人员,躲逃到贡阿雪山。
不可否认,这部片子的风光摄影还是非常棒的,小小的屏幕居然拍出了雪山的苍茫跟大气,拍出了藏传寺院的深邃和神秘。
画面的层次跟色彩的丰富,以及拍摄角度的拿捏把握,看得出是下了功夫了。
当然,冲着海岩的名气,赞助资金的充裕也是可想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其间穿插的音乐竟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喜马拉雅》专辑中的旋律,这让我更是欣喜不已。
因为这样,慢慢喜欢上了这部片子,继而喜欢上了剧中对感情要求完全真实透明的金志爱。
这个女孩,出生在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虽然父亲是身家数十亿的企业家,却因为母亲早逝,父亲常年忙于打理生意,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以至于,父亲再婚后,与继母及异母弟弟的冷漠隔阂,更让她难以与人相处。
父亲病重去世后,面临家产纷争,她把全部的信任与依赖全部寄予了父亲生前的贴身秘书朴元圣先生,但因为对手的残忍相逼,朴先生离奇跳楼身亡。
他在临死前委托妻子秘密告之志爱,她的对手会将她作为精神病人,永远关在精神病院,以达到谋夺她全部家产的目的。
此时的志爱孤立无援,如惊弓之鸟,时时惶恐不安,于是她转而把自己的一切交付给了为她提供贴身管家服务的潘玉龙。
她交付了她的吉祥物、护身符--雪玉,她交付了她的信任,交付了她的依赖,交付了她的未来,交付了她的命运,不知不觉中她也交付了她一生中第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的感情。
这是她始料未及的,也是潘玉龙始料未及的。
但是,在潘玉龙看来,他一直是在遵照着他所奉行的职业操守,道德规范在为志爱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包括,找到躲在尼姑庵做苦役来折磨自己的志爱,包括,跟着志爱跳入水流湍急的澎河,用尽全身力气推志爱上岸,并打捞回她遗落在水中的雪玉,包括,带她逃到贡阿,把她安置在善良纯朴的藏族阿妈家中,然后独身赴京为她联系律师,以夺回企业掌控权。
这一切,潘玉龙都是尽心尽力地在做着。
志爱是任性的,她任性地释放着自己的所有情感,而全然不顾玉龙的感受。
从韩国回到中国后,她努力地爱着潘玉龙,为他付出,她接来他患病的母亲,以进行最好的治疗,她为他的父母精心准备着可口营养的菜肴,甚至为潘去韩国后的酒店服务工作打点安排。
但她不知道,在没有确定潘对她的感情之前,她所做的这一切不是关切,不是相互的付出,而是包袱,是负担,是压在玉龙心上让他喘不过气来的重重大山。
但志爱又是骄傲的,是纯粹的,当听到潘跟佟的对话录音,她毅然决然地独自走入雪山,深深地埋葬掉她的雪玉,埋葬掉她曾经认定一生的感情。
喜欢志爱,因为她像雪一样晶莹剔透,像雪一样真实透明,更因为她对感情的任性、执着、不容瑕疵、绝不妥协,即使那份失去,让她痛得彻骨,痛到心碎。
我想,再没有一部剧,能让那么多人这么多年耿耿于怀,拼命想从潘玉龙和金至爱相处的一点点细枝末节里,希望找出男主移情别恋的证据吧。
爱一个人,爱的是内心世界里渴望成为的自我。
对潘玉龙而言,汤豆豆真实单纯,热情奔放,对她的喜欢是关乎本能的吸引。
当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在没有一丝希望的黑暗中,即使死去也无人知晓的绝望里,是汤豆豆拯救了他。
汤像救世主,汤像一束光。
所以,潘玉龙爱上了汤豆豆。
一起住在红墙幽暗的石板街上,相似的家庭背景,是潘玉龙可以自由的爱着汤豆豆的原因,这也是潘玉龙能够接受汤豆豆给他交学费,又没有觉得伤害尊严的原因。
和汤豆豆在一起,让潘玉龙感到平静,两人共同的信仰,彼此是对方美好的初恋,所以潘玉龙如果可以选择,还是会和汤豆豆长相厮守。
剧里中有很多金至爱站在高处,潘玉龙仰望她的镜头,寺庙,彭河度假酒店,金乘直升机离开,这是镜头语言在暗示两人之间身份地位的悬殊。
潘玉龙家境贫寒,金至爱身份尊贵到一点举动就可以惊动整个酒店。
潘玉龙的自尊心和把酒店管理看做信仰,所以从他根本就不会有“可以”喜欢金至爱的念头。
然而,落难的公主总是那么落寞,那么惶恐,那么让人渴望保护,虽然任性,虽然喜怒无常,却都是事出有因。
她纯净的像雪,她美的像夕阳,灿烂又有些哀伤。
在兰场县的山林里,在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的雪山上,一些连亘在两人之间的藩篱都消失了,守护金至爱,成了潘玉龙的使命。
全片也只有这里金至爱不是潘玉龙的客人,单纯的就是金至爱自己。
当汤豆豆同样可能面临生命威胁时,潘玉龙奔向了雪山上的金至爱。
当金至爱乘直升机回国夺权,那群韩国人来潘玉龙租住的小屋里时,潘玉龙打开抽屉,想要触碰雪玉又缩回手,问金至爱小姐还会回来么时的一脸落寞,其实已经超越了一个管家对客人的情感了。
只是这份感情,潘玉龙自己并不愿深究。
到了金至爱归来,汤豆豆撞见潘金二人拥抱,汤与潘决裂生病,没有给潘玉龙丝毫的喘息,还来不及解释,就背负了对汤豆豆的愧疚。
初恋爱人的生命沉甸甸的压在潘玉龙心中,不得不背弃做人信条,放弃尊严,以不平等的身份向金至爱求救,直接导致他对金至爱的那份即将破土而出的情感夭折。
此时和金至爱在一起,是背弃了信仰,背叛了豆豆,背离了内心的自由。
在金至爱眼中,他看见的是那个虚假无能幻灭的自己。
金至爱也不会去爱,为了靠近潘玉龙,她把潘的父母接到银海,为他们点昂贵的饭菜,她并不知道这一切会让潘玉龙更加觉得没有尊严。
所以,此时的他,与金至爱再无可能了。
此时汤豆豆生命垂危,一些都是因他而起,不能陪伴汤豆豆,没有向汤豆豆解释的资格,也让他觉得愧疚痛苦,想得却不可得,他的心,终于停靠在汤豆豆的身边。
相比金至爱和汤豆豆,杨悦像一首诗,在暗恋的风景里,独自吟唱。
杨悦让我想起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只可惜,她内心的绝美风景,潘玉龙从来没有领略过。
后来,故事戛然而止,像上学时以为下学期还能再见的朋友,结果新学期开学,从无数个校服的身影里找寻那个背影,却永远找不到了,直到此生再也没见过。
最后附上张峻宁当年拍戏时写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9263d01000az2.html
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还有五星饭店文化。
对饭店文化和真实以及潘玉龙都不怎么感兴趣。
我感兴趣的是杨悦。
国内电视剧就这样,鸡肋。
重要的是三个女人。
杨悦是我最喜欢的,摩羯座,善良、善解人意、温和、谦谨、追求自己的爱情;令人很有好感,给人一种幸福感,她的不幸遭遇和对爱情的坚持令我泪下。
汤豆豆,不安分的艺术追求者,可以理解为很有魅力的天蝎座,但是她的较真和不成熟令我不感冒。
金志爱,从不利位置利用各种条件夺回自己利益的厉害角色,可以理解为热情的白羊座,而且为自己的爱情奋不顾身的勇敢追求,复杂的性格。
这三个人中曹曦文做的最好,很好的诠释了杨悦,甚至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平凡之中很有张力,在静静的情节发展中抓住了我的心;最差的就是牛萌萌,我不认为她很有吸引力到可以令一个男人念念不忘。
而郑柔美做的也不错,一个金志爱。
说到杨悦另我泪下,是真的。
刚开始她留意潘玉龙,送他回家;这没有令我很在意;到她和汤豆豆一起坐火车去渝城,开始有点在意。
而真正抓住我的,是那一次惨烈的暴打;导演真够很的,把那血淋淋的一幕蒙太奇了汤豆豆的比赛,表现的无以复加,由此,对杨悦的理解和感情马上涌起(说实话,那一段蒙太奇不怎么地,那个导演的很多蒙太奇都太乱);尤其是全身绷带夹板在床的杨悦,看到潘玉龙来的时候,她无法自已的感情化作从眼中涌出的晶莹的泪珠,和低低的抽噎;感觉杨悦太美好了;更令我称赞的是在潘玉龙落魄之后重返银海故居时,看到的是杨悦在他的住所处,两人申请的拥抱,而之前潘玉龙仅去过北京一次还没见到杨就被金志爱这条线给抢走了。
之后的情节发展是我想看到的,但是杨始终处于弱势,着一次次的无奈的深情倾诉,而钟情人始终无所表示;还有独自享受的幸福,这几集,我掉了两次泪。
至于最后的戛然而止,我估计海岩以为很艺术,但是我觉得太晦涩,令人费解。
这是某一年的春节晚会上,已故著名笑星赵丽蓉老师的一句台词,在后来的很多年里都被我反复使用——当我需要对某些假大空或者装范儿的事、人表示轻蔑的时候,这句台词再适合不过了。
它不像“大而无当”、“空有其表”、“名不副实”……这些词一样显得有文化、语言考究;它的好处正在于它的没文化和通俗的比喻,这样,才足够显示出轻蔑和不屑的表情,当然,它还诙谐。
当我看了那么多对《五星大饭店》这部电视剧推崇备至的文字以后,再去看电视剧本身,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说是群英荟萃,其实是萝卜开会”,嗯,对,就是这么没文化的评价最适合这部没文化的电视剧。
、 “美术执导出身的导演刘心刚,将这部戏的每一个镜头都用电影镜头的标准来要求,这是中国目前最唯美、最精致的电视剧”、“剧组曾经耗费20天誓等最漂亮的黄昏,可以说把最新推出的概念‘行业偶像剧’做到了极致”……是的,镜头语言的运用在这部戏里的确被做到了极致——极致地让观众头晕。
看第一集的时候,我以为这是部鬼片。
一集下来,起码有20分钟屏幕基本处于全黑状态,零星的昏暗的灯光、不停晃动的镜头、只能看见半张脸或者不到半张脸的人物……再加上时不时就用拉伸镜头的场景(比如给昏暗的楼梯来一个远景,然后,慢慢推进)和莫名其妙的诡异音乐,无一不是鬼片的前奏。
尤其是,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道闪电将整栋小楼骤然打亮、又骤然陷入一片黑暗时,汤豆豆一张惊恐的脸忽然出现在闪电下的那一秒,让我全身寒毛都竖了起来——央视果然开放了啊,黄金时段都开始放鬼片了。
可是,很明显,这个故事里丝毫不存在诡异的氛围,导演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吓唬观众——虽然,我完全不能理解导演是出于什么心理。
而这样的“电影镜头”在第一集里不过是个开始,往后更是变本加厉:所有的公司高层出场都像是黑帮出动,注意,还是吴宇森镜头下的“标准黑帮”,因为飘落的黄叶、被风掀起的衣角、齐齐打开的车门、在同一秒迈下车的黑皮鞋。
再往后,商战片又出来了、间谍片也登场了、风光片尾随而至、中间穿插一下青春爱情片、时不时再励志片一下……反正,能想到类型的都用上了,除了与故事情节本身没什么关系以外,说实话,这些镜头还是凑合的。
当然,配乐也延续了这种满汉全席式的作风,中文、英文、韩文歌曲全上齐了……只是,上菜的顺序全反了而已。
“我们认为它是一部严肃的现实主义的青春剧,因为这部剧所表达的重大主题,关于真实、关于诚信这样的一个重大主题”——这是央视某位领导说的,旨在解释为何会在一套的黄金时段播放这样一部电视剧,这个主题,用在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真实。
所有的正面角色都在追求“真实”。
千金小姐说“我最爱雪,因为雪最真实”,潘玉龙说“我要一个真实的奋斗”,汤豆豆说“我把真实当作信仰”……每隔三五分钟就出现的这个词,类似于小学作文里常用的“点题”,一次次地、不厌其烦地告诉观众,追求“真实”的人生才是正面的人生!
生怕观众理解不了这部电视剧的教育意义在哪里,怕观众被镜头晃花了眼睛后就忘了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点。
我们先抛开那些逻辑明显错误的台词不说(比如“因为雪最真实”),追求“真实”——这个教育意义明显只对小学生适用。
成年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真实永远是相对的。
从狭义的来说,善意的谎言、人与人之间礼貌的客气、必要的应酬、自我保护性的伪装——这些都不是“真实”,却丝毫不应该被批判;从广义的来说,欺骗、谎言、虚伪、丑陋、不公、邪恶、自私……这些都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着的,也就是“真实”,不知道到了电视剧里怎么就变成了“假象”了。
我一直怀疑中国电视剧的编剧也好、导演也好都是火星来的,因为他们基本上不知道人性的复杂、不知道现实的生活是长成什么样子的;他们知道的全部就是小学课本里对大家的简单化教育:不要说谎,要诚实;不要自私,要无私奉献;不要走捷径,要踏踏实实……我们不仅被侮辱了眼睛,还被侮辱了智商。
当潘玉龙斩钉截铁、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盛元公司以巨款相利诱的交易时,他患病的母亲正因为无钱医治而生命垂危,于是,我们知道,这个潘玉龙基本上不是“人”。
只要是个人,在这个时候,都会有那么一丝犹豫、内心都会受到选择的煎熬,即使他最后还是会选择坚持自己的立场。
但很明显,潘玉龙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否则,怎么会拒绝得如此毫不迟疑?
“这个戏关于真实,关于诚信这样的一种思考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像这样一部电视剧提到这么高的高度或者具有这么大的深刻性”——这也是央视领导讲的话,的确,这部电视剧果然够“高”,都高到火星去了,不是给地球人看的。
不过,借用星爷一句话,“还是回火星去吧,地球很危险的”。
原载于《MOKA视线》第22期http://www.moka.cn/public/magazine/detail/164/1996/index.jsp
当年只漫不经心的看过一点,最近陪家人的时候才完整的看完。
当初没多少感觉,但隔了几年后以我现在的心境再看,感受就不一样了。
整部剧都在坚持和纠结于真实,剧中的主要角色也都是笃信真实的信徒,但什么是真实?
你真的懂真实吗?
孩子眼中的真实和成人眼中的真实是不同的,真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和美好,真实也不是挂在嘴边的信仰和别在胸口的虚荣,真实的代价甚至让你无力承受。
汤豆豆和金志爱追求的真实是纯真的、无瑕的,是令人向往的,也是非常理想化的,潘玉龙当初跟她们一样,以为只要勇敢诚实,真实是可以这样美好的,直到他经历了真实与现实的惨烈对决,直到他明白了真实甚至也能被误解成更大的伤害,直到他真正理解和走近杨悦的心。
出于是暗恋的原因,杨悦对潘玉龙的爱并没有奢望,对这份爱的真实更没有汤豆豆和金志爱要求的那样纯粹并且心安理得,可贵的是她并没有因为得不到等价的回应就放弃内心真实的感觉,相反,她选择的是勇敢付出,只要是为了她爱的人,哪怕她要帮助的一方是自己的“情敌”。
在这种无私而隐忍的爱面前,汤金对潘的爱显得是多么任性和自私,这也是最让我唏嘘动容的地方。
从被迫离开的校园到进入五星大饭店,从一个心怀梦想的新人成长为真正的贴身管家,潘玉龙的经历和成长是一个童话,也是一个寓言:真实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坦荡诚实,执拗于表面的真实其实跟虚伪欺骗一样是自私的,而是内心的真实,并为此可以无私无愧,无怨无悔,真实可以被埋没在淤泥之中,可以被污垢遮蔽掉所有的光华,可以被世人误解甚至怨恨,但不可以任外界的侵蚀而自我沉沦,即使埋藏千年,只要洗去尘泥,依然是一尘不染、令人称赞。
。
。
。
。
。
为了让生活继续 - 汪峰可以置身事外吗 可以视而不见吗可以低头不语吗 为了日子好过点可以忍住眼泪吗 可以表达愤怒吗可以告诉我 你真的很孤独吗你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可你已经无路可退 你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为了让生活继续 你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可你已经无路可退 你要忍耐到最后一刻 为了让生活继续 http://bd.kuwo.cn/yinyue/122561?from=baidu#
在30级以前,如果让我打分,我最多给3颗星。
但饭店的何总,那个外国老头的一席话,让我有所改变。
“理想太大等于没有理想”。
老头就像一个智者,在剧中的几次话都能让人思考点什么。
但这句话,让我对这海岩的这部电视剧彻底改变了看法。
根据定律,番玉龙注定是不会和金志爱通去韩国顺利发展的。
但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情不自禁,潘,你个白吃,多少大好的机会放在你面前,都被你这傻瓜给错过了,金小姐漂亮,又有钱,人家还放下身份反来求你。
你不跟着她,还有汤豆豆阿,虽然那15亿被她单纯的用自杀式方法给毁了,但人家还是个明星啊,你却偏偏跟了一个残废的杨玥。
杨玥是很懂事,也非常爱你,但面对三个同样爱着你的人,即便你单纯真实,但你选择了她,你太让我失望了。
导演如此安排,无非是顺应着“真实”这个线路,但老头的那句话,忽然使我感到自责,如同进入导演的一个陷阱,虽然我口口声声讲明白他的意图,听着被反复说来道去的“真实”而感到极度厌恶,但我这些幻想,又何尝不是虚假的呢?!
明知是导演刻意安排,却对傻乎乎的男主角痛心疾首;明知剧中感情泛滥,却又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明知是幻想,却强迫大脑让利益变为真实。
其实,面对诱惑,我并不真实。
一个关于真实的故事,我记忆中有一段很清晰的镜头:那是玉龙从家中回到那个他那曾经熟悉的房屋楼下时,充满了满腔苦痛却无法诉说时,远远的有个背影在光中显现,光与光的碰撞在一瞬间静止了,,杨悦颤抖着早已扶不住她的拐杖,就在将要摔倒的一瞬间,玉龙跑过来抱住了她,两人紧紧拥抱在了一起,中间响起了一首曲子名字叫真实,它是这么唱到:光与光,在黑暗中碰撞;久困的双眼打开了窗(这时玉龙真正看清楚了这个女子,那个默默爱着他一个人孤独站在他家楼下和他一样无法诉说的女子),梦想直来直往,天空是否依然晴朗。
手和手,敲击不同节奏,站在通往未来的路口,时间不能退后,一切交给自由。
追逐风,单飞的身影不停寻找,爱是迷失在记忆的孤岛,真实是唯一坚持的骄傲。
整个歌词早已经让人感动,这个,豆豆一开始想真实实现她的梦想,(注意她的梦想开始不是玉龙),围绕真实展开的剧情,层层的展开,以它不紧不慢的速度写下了剧中一个个人的归宿:豆豆得到了名誉和前途,至爱掌控了本来属于他的家族企业,杨悦,这个默默在身后的女子,她最终得到了玉龙,尽管最后我们不清楚,玉龙是否真正爱着她。
三个人都得到自己最初想要的东西:至爱的初衷是来中国躲避家族仇恨;杨悦呢,从看到玉龙第一眼开始,她所想的所做的都是玉龙;故事按着海氏一贯的作风展开,深沉的,悲壮的,宿命般向着演员各自的方向发展,再看看被赋予深层意义的主人公-玉龙,这个小伙子从开始雄心壮志到后来的只求生存,他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在我看来,他得到是他最初的梦想,但这个梦想在现在的他看来却早已经不重要了,他学会了一件更重要的东西,当然意外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收获了3个女子的爱情。
但他注定只能和杨悦在一起,为什么?
他苦苦追寻的东西现在用2个字形容:责任!
真实的是责任!
他经历了很多,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但他早已身不由己,他已不能再离开杨悦,否则她会一无所有。
我们应当很清楚,这个单纯如孩子一般的男孩,从一开始就担负着很多人给的责任,这是他的宿命。
剧中的人们都在挣扎着,唯一没变是他们自己,玉龙从开始父母的责任,到后来的豆豆,至爱,杨悦,他只能选择承担责任。
只能这样,因为他选择的那个职业他喜欢的那个能让他骄傲的职业就是以承担和责任为基础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选择了他自己的路。
很多观众说这个电视剧还没完,最后豆豆和至爱都回来了,玉龙究竟会跟谁在一起呢?
真有疑问吗,真需要说的请清楚楚明明白白吗,海岩留下伏笔让观众自己想,在我看来,其实结局早已定了,玉龙选择了真实,选择了责任,他就不能离开杨悦,否则,他还叫潘玉龙吗?
当然看了这部作品以后,我不觉得海岩仅仅是说个故事给我们玩,他似乎一直在告诉着我们:当你发自内心的向善的追求一样东西,你也许或者必然为它付出很多的代价,但是你最终将得到它,甚至收获意想不到的东西。
当很多人都说海岩的电视剧为什么不以大团圆结束时,或者通俗一点讲为什么这么悲时,我想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者就不会这么认为了,我想他也不是跟大伙憋劲故意这么整吧。
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那些还在道德边缘徘徊的人们,用一颗坚硬的心对待生活的人们,海岩,你是否也在用海水敲击着这些岩石呢?
实在太久了,我实在太久没有被感动过了,太久了,你知道吗?
我一直以为,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动了,因为在我心中,除了父母外,我只有一些大官的亲戚,还有一些所谓狐朋狗友,聚聚也就散了。
直到暑假放假前的一刻,我也没有发现,我竟然会为了一出电视剧而感动。
作为海岩老师的新作,《五星大饭店》可谓是他最熟悉的题材,因为作为昆仑饭店的董事长,他对于酒店管理可是轻车熟路,加上他出色的编剧才华,绝对值得期待,可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这竟然可能影响我的一生。
剧情我想大概不少人都知道,我也就不说了。
看完了《五星大饭店》后,我整整一个星期里,都坐在江边,既有思考,也有感动,更有彷徨……我感慨于《五星大饭店》描绘的凄美的爱情,每一段都是为了真实而走在一起的,都是经历过曲折的,也许我最喜欢潘玉龙和金志爱的那一段情,但我也很难割舍与汤豆豆以及杨悦的爱情,与豆豆的爱是最凄惨的,因为社会上的现实,带来的两人的误会,导致分开,可悲呀!
与杨悦的爱最可能实现,在杨悦把对潘的爱化为帮助豆豆时被打晕,潘是感激地去接受这份爱,在结局前,海岩也是把她作为潘的未婚妻处于爱情的巅峰……志爱的爱则是梦幻的,首先是地位,其次是追求,再次是国籍,太多差异,两人的结合其实是理想,是海岩的理想爱情,我也最推崇这一份爱情,相信只要认真享受《五星大饭店》,都会忘不了这一份爱情吧。
为什么我看到这一部电视剧后,会如此迷茫呢?
我也不明白,但我知道,我在里面发现了一些自己所熟悉的东西吧。
知道吗?
志爱的一些似乎天真的话,每一句都打在我的心坎上呀!
因为我发现了自己,不是吗?
我很喜欢纯洁,渴望着纯洁,哪怕只是外表的纯洁,我也会欣喜若狂。
我喜欢那些美丽得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儿,郑柔美,张娜拉,大冢爱,酒井法子,宋慧乔,即使她们心中也许并不纯洁,但我还是喜欢她们。
志爱说过:“全世界都可以肮脏,我只求一小块属于自己的洁白,全世界都可以虚伪,我只需要一个完全真实的人。
真心爱我,没有欺骗,是我要寻找的那座雪山。
”当我听到这一句时,我的眼泪都流了下来。
我何尝不是呢?
我只想找到一个像志爱一样纯洁,真实的人,没有谎言,没有欺骗,没有利用,没有尔虞我诈,简单渡过人生的河流。
可是,现实上我却无能为力,我多么想找一个知己呀,可是我找不到,现实的确只是现实,每个人为了一些没必要的东西而变得虚伪,变得可怕。
我之前一个同位,我曾经希望她是我希望的纯洁,可是,我只能失望,她只是一个复杂乃至虚伪的人,你知道吗?
因为她,我每天晚上都要伤心好几次,我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来抚平我的伤疤,现在看到志爱,我才发现,她才是我心目中的云彩呀,我感动,却更悲伤,我的志爱竟然只是电视剧的人物,难道这证明我再也无法找到我心中真实的人了吗?
还想起那个同位,也许以后我们再也不联系,互不往来,但我还是希望她过得好一点吧。
我曾经热爱政治上的辩论,欣赏一些正直的人为了人民而鞠躬尽瘁,也愿意向他们一样,为人民服务,可现实却是,玩政治的人惯用伎俩,喜欢内部斗争,却耗尽气数,到头来什么也没有。
看了《五星大饭店》,我也想做一个酒店管理人,那时我以为这样就能接近志爱或者如同志爱一样的人,可这只是梦呀。
但是,我也明白了,我要加入到经济中,不管是金融,物流,管理,创业,只要能拥有财富就行了。
因为只有财富,我才能追逐我的梦想,实现我的心愿吧。
也许,这就是我人生当中一次极为大的转折吧,我会奋斗的,去迎接未来挑战与挫折,直到获得财富,实现我的理想为止。
也许志爱,也许《五星大饭店》,反正都是我所感动的,不管我人生未来是怎样,我都会去寻找自己心中的云彩,如同志爱之于雪山。
除了父母,我从此不再被感动,因为除了志爱,我再也不想去认识新的人了。
最后送上《五星大饭店》那首我特别喜欢的插曲《真实》,然后就过日子吧:光与光 在黑暗中碰撞 囚困的双眼打开了窗 梦想 直来直往 天空是否晴朗 手和手 敲击不同节奏 站在通往未来的入口 时间不能退后 一切 交给自由 追逐风单飞的身影不停寻找 爱迷失在记忆中的孤岛 真实是唯一坚持的骄傲谁的眼泪遗落在纷飞的裙角 雪让雪 渗透你的视线 执着和放弃在一念之间 纯净 归还蓝天 回到最初起点 追逐风单飞的身影不停寻找 爱迷失在记忆中的孤岛 真实是唯一坚持的骄傲 谁的眼泪遗落在纷飞的裙角 雪让雪 渗透你的视线 执着和放弃在一念之间 纯净 归还蓝天 回到最初起点
这部电视剧以电影的剪辑手法,迷离的配乐呈现出紧张而紧凑的情节,爱情的华美和内心的挣扎。
续集倒底拍没拍?
我喜欢金智爱,还是希望金智爱和潘玉龙在一起。
当年对张峻宁的角色多么看好。。
x
比较适合屌丝看
当时好喜欢金志爱啊
最喜欢的内地连续剧
高颜值剧,服化道不错,那时的都市偶像剧和风格不错,张峻宁的颜值巅峰,男主演技稍做作不阳刚,演的有点假装高端,最烦潘玉龙父亲,喜欢阿鹏&汤豆豆的感情线。(3)
—你喜欢兰花(豆豆)吗?—喜欢呀。—那你喜欢雪(至爱)吗?—雪?(思考)还好吧。雪从表面上看,很美。可真一接触它,又很冷。—雪是很冷的。可它一旦被温暖化开了,也可以很热的。—我知道,你喜欢雪。—雪是白的,可一旦被温暖化开,就是透明的。(停顿)潘,你是透明的吗?—你看呢?—你表面上,很透明。可我不知道,你的心是什么样子的。(停顿)你说谎吗?—不说。—你从来不说谎吗?—我从来不说谎。我的「压抑审美观」就是从这部剧开始的吧…不,是大量的海岩剧影响了我…以至于在我的戏剧想象中,爱,总是伴随着血与泪、枪声和分离…再说说导演刘心刚。这本是个略青涩又俗气的故事,但导演赋予了铭心刻骨的质感,耐心的营造细节烘托氛围。想来,拍不拍运动镜头应该是衡量一个剧偷不偷懒的最直观要素了
1.我就喜欢张峻宁那小伙儿;2.小张和郑柔美在一起吧,别理牛萌萌。
我必须要注明的是,这个剧就是我标注的这个时间第一次看的并且全部看过了的。正剧来的。我还没看是谁拍的,但这个电视剧拍得让我觉得拍的人一定很牛。运用了很多电影艺术的手法来拍摄,布景、场景、运作、台词、人物之间关系的处理设定都堪称十分精良。我对这个剧虽说相见很晚却不恨晚,而且多亏了是现在看的,如果是十几年前看我很可能看不懂其中的真义。时代是发展着的,我认为人也应该是的,经典的精华的需要好好的保留,而不对的已被时代淘汰的也要放手,没必要因为集体记忆将各个时代的艺术作品本身互相进行打击。舍去糟粕,取其精华,是我的字典里的真实。
那时候我觉得张峻宁帅爆了、、、、
至今仍能记起主题曲。没想到看这个的时候已经上高中了,可能潜移默化地增加了我对有钱的萝莉的好感
悬疑?爱情?
我就是很花痴地冲着张峻宁才看的……
感觉海岩这次失手了,真的
居然是12年前的作品,那时候的张峻宁帅得令人发指,比黄晓明之流的伪帅哥强多了。海岩剧早些年就是造星机器,只是没想到在本剧上闪了腰,一众主演没有一个因为本剧而火,原因其实很简单:四不像。明明是青春剧的颜值和卡司,画面搞得却像写实型的都市伦理剧,剧情方面总想玩点深度和技术,镜头也是晃来晃去,还有大量的特写和定格,搞得观众迷迷糊糊。
一般般
难看
小时候唯一留下深刻印象的国产剧,现在看又是一种感受
大雨挺好听的啊
小哥长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