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很长,如果我早先知道电影这么长的话,我肯定不会看的。
本片系同事推荐,比较早的电影,昨天,百无聊赖,于是观摩。
最近章子怡的影片看了几个,《卧虎藏龙》《艺妓回忆录》等,弄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她。
章子怡是个好演员,她的眼睛很有内容,最顶级的演员就是用眼睛来演戏。
章能走红于国际必定是有原因的。
本部影片而言,大明公主一开始的傲气,刁蛮,随着那么多生命因他而死的愧疚但仍不失骄傲刁蛮,到最后心灵脆弱无法承受那么的生命,章都用眼睛很好的诠释了。
看过一篇分析,说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章子怡,是因为,章一开始就奔着国际去了,国内的观众没有看到她的成长经过,仿佛一下子蹭的冒出来一个人似的。
不像周迅、赵薇之类,大家见证了他们由稚嫩青涩到成熟的过程。
我觉得说的蛮有道理。
影片比较不错,不过夹杂了高丽人的意淫,如若真的还原历史的话,我们的蒙古兵绝对不会那么不堪一击。
当年蒙古兵横扫中原,成吉思汗甚至打到了欧洲,势力绝对不是盖的。
但是这个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我们国内拍一些抗战片的时候,把日本人拍的那么愚蠢,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还会有当年的东三省彻底沦陷吗。
但凡常人,心理总有共同之处。
写到这里。
“将军,我们失败了。
”“光荣的战死沙场,是我的梦想啊……”紧接着的,是最后的惨烈一幕。
芙蓉公主孤独的站在风里面,眼前和耳边充盈着嘶吼、砍杀、喷溅的鲜血。
她尊贵而脆弱的心早已负荷不了这么多的生命。
她还是等来了她的英雄。
那个奴隶,那个武士,执着地,沉默地,为她而战,为她而死。
直到最后一刻,仍骄傲地挺立着上身。
只有经历过长途跋涉的人,才看得到归乡的漫漫长路。
他们一定可以回到家乡。
故事的起因是高丽使团被明军埋伏流放为背景的。
一开始便塑造了崔政刚毅(tie)猛(zhi)男的形象,随后遭到小股元兵的袭击,使官死亡、国书不在,崔政认为任务失败,决定回国。
并在途中使用严刑峻法处罚偷食的属下,导致一人身亡。
逆我者亡随后遇到公主,许多人认为崔政和黎帅是因为喜欢公主。
但实际上是公主向崔政求救,给了他一块姨妈巾,激发了崔政无限的想象。
姨妈血而黎率则是用副使给他的遗物换取了长枪,斩杀对副使尸体吐痰的人,结果花式装逼,光速被捕。
被蓝不花看中,而公主以为是救她。
呦呦呦,这小伙子我喜欢第二天崔政决定埋伏蓝不花夺下公主,手下包括副官都反对,而陈昱因为喜欢黎率而赞同,结果所有人又都同意行动。
(表明陈昱更得军心)
但是她都把苏菲给我了
后入战斗中黎率追到公主,打倒了蓝不花,展现了非凡的武艺和武德。
在公主中的心目嫣然成为了一个神秘的大英雄。
崔政迎接公主时,公主没过多搭理,反而更关心黎率。
【崔政心里不平衡了,当初是谁给他姨妈巾的?
】公主随后要求黎率做保镖,结果黎率不答应,被胖揍一顿后,崔政表示要杀,被公主阻拦,崔政很愤怒,给他划了一剑。
结果——瞧瞧公主那心疼的小眼神。
居然把我的小哥哥的脸搞花了随后蓝不花带兵追上来,崔政说要以驾车为诱饵,拒绝副官驾车的请求,委派忠义骑的小年轻去送死【众人不服】。
随后黎率要求加入,崔政表示很高兴,去(死)吧。
临别的时候公主又送了黎率她的姨妈巾做为信物绑在了枪上。
(此时崔政心中一万个草泥马)
沃日!?
什么情况?
蓝不花识破了计谋,派了几个兵去给黎率送人头,让黎率升级。
而崔政这边,因为崔政对公主百依百顺,又不想等黎率。
所有人包括副官都不听话了,没人听他的了,搞的很是尴尬。
卧槽?
然后升了级的黎率回来了,公主就急切的看枪上的姨妈巾,结果没有看到,在一边愁眉苦脸。
待黎率过来把姨妈巾从裤裆里掏还给公主,结果被一旁妒火中烧的崔政夺过来扔到了地上。
呵呵这就体现了一个对女神百依百顺,救她百次,奋不顾身并且得罪别人也要帮女神的直男老好人,和一个偶尔救你一下,爱搭不理的高冷男神。
女生对这俩者的差别待遇。
随后公主提出要抬,崔政说好的,被和尚骂“蠢货!
”,但崔政还坚持要抬。
随后元兵赶上来,崔政为保护公主探探路,被射个半死。
而黎率救被绑架的公主,耍了一招转体360度飞枪,帅气的救下了公主,然后想问问公主被撩到没有,结果被换来了1耳光。
黎率生气的逮着公主手说,不要任性。
其中黎率还拆了公主的凳子。
老子可是男神最后结局就是为保护公主而被射个半死的崔政不但遭到了手下背叛,连都公主没去照顾他。
他自己一个人流浪了,都没人留他。
(好惨呐)不过后来又与大部队遇到了,公主赶快给他台阶下,让他回来。
你们根本不在乎我是否存在结果到了小土城,蓝不花让人来劝降,大侠黎率二话不说上来就砍死了一个,陈昱也为了他的好基友射了死另外一个。
晚上陈昱表示关键时刻还是要靠钢铁小直男崔政指挥,被拒。
果不其然,第二天直接险些全军覆没。
当晚丹生被射死,男神黎率生气的表示要砍下公主的头挂城门上。
PS【当初是他二话不说杀劝降的使者的】这时我们的钢铁直男老好人,依然站在公主这边,骂众人是懦夫,又指责黎率。
可她关心过你吗结果黎率跟钢铁直男讲哲学,众生平等,男女平等,还挑衅。
叛逆第二天受不了别人的指责的公主无奈的走出去了,高冷男神黎率跟了一段时间后又拉住她的手说你不要出去了(反复无常)。
于是钢铁直男(崔政)赶快跑出来解围。
最后钢铁直男被干翻,副官为救他嗝屁了,男神被俘。
蓝不花要收服男神,可惜这句话用错了对象,只有崔政才是他们不在乎的。
陈昱在乎、公主在乎,你在乎
那你放手吗最后大战之后,就剩陈昱一个人带着男神的遗物回乡去了。
可怜的崔政将军从来都没人在乎他。
2001年第22届韩国青龙电影奖,安圣基获得最佳男配角奖项,金炯求获得最佳摄影奖项,郑雨盛获得年度人气演员奖项,《武士》获得最佳影片提名,金成洙获得最佳导演提名。
2002年第39届韩国电影大钟奖,金贤获得最佳剪辑奖项,黄宝荣获得最佳服装设计奖项,金成洙获得最佳导演提名,郑雨盛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朴政学获得最佳男配角提名,电影共获得十项提名。
2001年第46届亚太影展,《武士》金贤获得最佳剪辑奖项,章子怡获得最佳女配角提名。
2001年第2届釜山电影评论家协会奖,金炯求获得最佳摄影奖项。
2001年第3届加拿大国际奇幻电影节,《武士》获得最佳亚洲电影提名。
2001年韩国Cine21电影杂志,金炯求凭借《春逝》获得年度最佳摄影师。
电影全球票房收获1411.3万美元。
中韩合拍电影《武士》给人的感觉有点怪,首先在名字上,这样的名称有一种淡淡的日本的味道,不知道韩国对于这样的人设是如何称呼,但是在我国古代,他们叫做将士。
但很明显,韩国人不愿意将使团的将军与战士混合在一起,因此折中后,取名“武士”这样一个稍有怪异的称呼,然而本片并没有单纯地表达武士这种称呼的具体解释,反而是将这个称呼背后的解释扩大化了。
因此,本片在立意上可以分析的点太多了。
《武士》是中韩合拍电影,高丽王朝内部发生内乱,因为,大明王朝的使团被杀,而高丽王朝自知理亏,所以派遣使团前去大明王朝说明情况。
但是他们刚到南京城外,就遭到了明守军的缴械。
且被发配大漠。
在沙漠中的高丽使团无意之间撞上了蒙古军队,蒙古军队挟持了明朝公主。
使团长官决定救下公主来帮助自己洗清冤屈。
于是,一场争斗便开始了。
使团一开始伏击了蒙古军队,不过后来好景不长,重新杀回来的蒙古军队再一次重创了使团,使团经过几番争斗,渐渐的开始体力不支。
他们被迫进攻转防守,最终被困在了海边的一座小城中。
经过激烈的厮杀,两方都伤亡惨重。
这个时候,蒙古后方传来可汗去世的消息,使团能带着公主顺利逃脱吗?
本片表面上的意思是在阐述武士精神,然而真正吸引人的是背后的故事,包括但不限于公主觉醒,民众的操守,人性的暴露,以及关于小爱和大爱和故乡的讨论等等。
如果单单看武士精神的话,你会觉得本片很无聊,而且没有将武士精神进一步进行阐述,且阐述的一切都看上去缺了一块等等。
但是结合这几个点来看,本片也就不那么无聊了,甚至还有些惊喜在里面。
公主的觉醒会让你觉得章子怡这个角色并不是太过于空洞,本身对于中韩合拍电影来说,这样的角色一定是要找一个国际巨星来饰演的,但是对于章子怡来说,她这个身份,出演这样的角色本身没问题,但问题是公主这个角色定位上比较空洞。
她虽然是有着起承转合的作用,但是在整部电影中的作用却是不连贯的,甚至于很多时候可以将这个角色的存在感归于第三位。
前两位当然是将军和奴隶。
因为存在感较弱,不论章子怡怎么发挥,这个角色本身的空洞是避免不了的,因此,她虽然在努力地将这个角色进行升华,然而实际效果却不怎么理想。
公主这个角色本身一开始是傲慢的,不过后来在经历了生死之后,公主的大局观以及作为公主本身的大家气质就凸显出来了。
如果你没看后半部分,只看前半部分的话,就会不自觉地认为公主很傲慢,除了傲慢外,没有一点皇家贵族的镇定。
不过后来升华了这个角色之后,一切就好很多了。
民众的操守方面,可说的点很多,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但是文化的圈层是一样的,中韩两国甚至是东亚大部分国家都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因此,民众们对于自身的认识以及对于大局的认识都是一样的。
这一点体现在片中,我们就能看到老者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明显高于年轻人,因此,老人在当时环境下的大局观依旧是对于阶级的尊崇。
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一种迂腐,然而在当时大环境下,不得不说导演对于这一点明显把握得很到位。
人性方面不仅仅是考虑到了黑暗的一点,更是对于光明的地方也进行了说明,比如说将军后来承认自己贪生怕死,而翻译官面对危险无动于衷也被和尚劝解。
人性从来都是复杂的,妄图用善恶来解释复杂的人性会让我们迷茫,本片并没有黑化和生化任何的角色,仅仅是在面对危难的时候,让这些角色自己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后,一切昭然若揭。
大爱是相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的,小爱则是体现在个人身上。
相对于国家来说,使团为了不辱使命,最终选择了营救公主来为自己洗清冤屈,而对于跟随的民众来说,选择了跟随之后,就默默地承认了自己的仆从地位。
危急关头可能会觉醒,但是在本片的结尾处,公主的身后依旧是站着很多簇拥的民众这就是现实。
归乡的主题有点突兀,但是细看的话,全片中对于归乡这个元素的刻画还是很多的,家乡再不好,也没人愿意客死他乡,即使是奴隶,也想要回到自己的国家,这一点就是儒家思想的影响。
本片对于揣摩儒家文化方面,做得确实不错。
将故乡这个概念诠释得非常出色。
如果以武士作为内核,其他的旁支末节也显得不错,反之,武士这个内核稍微有点弱。
但是对于合拍电影,本片确实挺不错。
……你好,再见
年轻的武士折戟沉沙埋骨他乡,有的为了理想、有的为了情感与忠诚、有的为了一时热血。
很久以前看过阉割版的、看到《天地英雄》城堡之战时就觉得模仿了这部电影,今天又看了一遍,还是那么好。
古代武侠片不需要太多的武打设计,搏杀不要花里胡哨的,真实就好。
安圣基演的太好了,久经沙场的武士,经验丰富又冷静的神箭手,用老兵的经历在战场上看透一切,最后独舟过海,伴着悠扬的歌声!
朝鲜是明朝附属国,电影背景,正是明朝与元朝交替中的时期。
大国的变动,在微小。
附属的小国,都是害怕的,派使团去表示忠诚。
远出的人,离开故土,永远是思念家乡的,回家是他们的目标,也是他们的愿望,这就是电影的一条线。
公主问将军,卫士说你们是想回国的。
将军回答公主,个人和国家不一样。
在没碰到公主前,武士们落魄的聊天,连南京都没到,任务一半都没达到,是不荣耀的。
朝鲜和中国一样儒家文化,受命于天子,臣服君,有负君托。
回到故国是没用荣耀,是丧家犬,可在这么不济,都愿意回去,因为家里有妻子老母。
碰到公主,只到有一线生机,救了公主,就能为国家完成任务。
三个国家,在沙漠的战斗。
朝鲜武士内部不团结,蒙古人凶残,明朝士官的盲目。
人性一面,公主不放弃自己的子民,中国善良的老百姓,朝鲜人抛弃本身的胆怯和自私,也愿意保卫它国的子民。
这不是韩国人,美化自己,能救赎他人。
他同样放大自己缺点,武士勾心斗角,内部争吵,他们在利益驱动下,帮助中国老弱病残的百姓,可在面对强劲的蒙古劲敌下,能一起抵抗共同的敌人。
事隔20年再看这部电影,依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情节有些不合理之处,但是在视觉效果上很难想象是20年前的电影,在片尾的人性升华处也相对合理,给人带来感动。
中国老汉的一句“高丽人和我们长得很像,我们是兄弟”也说明当时中韩关系的友好。
豆瓣6.6的评分确实给低了,我猜测兴许是很多人不喜欢章子怡在里面略显生硬的表演吧!
不能用现在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部20年前的电影,要是我能再打分,至少给到7点5分以上。
可能是这类动作的,逃亡的,追捕的,侠骨柔情的看多了。
所以感觉不出什么新意来。
但是其中也有不少亮点。
第一,最大的亮点是郑宇成。
什么时候都带有一种成熟,冷酷,帅到牺牲的外表。
其实就是冲着郑宇成叔叔才看的。
之前那么多都是看郑宇成的电影。
例如《雏菊》的杀手,《我脑海中的橡皮擦》木匠。
郑宇成的胡子。。。
第二,这个故事本来是韩国人自己的事情,但是后来章子怡的出现,是这件事变成了中韩人民的大团结的故事,起先的战士的战争,演变成了人民的战争。
历史书上说,中国的解放战争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是中华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战争(还像是朱德要么就是彭德怀说的,忘了)所以故事的最后,主角都死了,但是人民胜利了。
这就一反中国人常态让主角活着,这种老俗套的电影。
我记得小时候看《天地英雄》的时候就是,大家跟女主角(赵薇)有了感情,大家都被敌人困在一座大漠孤城,最后决战。。。。
太多了还有《百夫长》,相当英国式的电影了(男的特别有风度),最后大家几乎都死了,主角都没有完成自己愿望,虽然没有完成愿望,但却获得了感情。
第三,有一个跑龙套的中国人,就是跟于荣光饰演的蒙古将军一伙的一个兵,居然是新版 三国 里的张飞。
其实,最主要的 还是郑宇成。
章子怡的表演风格于他在卧虎藏龙的表演一样,感觉挺倔强的,但是一看就知道,哎 ,感觉没有卧虎藏龙表演的好
“都是因为你死了这么多武士”,好想那一枪刺中公主,一切都验证了红颜祸水这句话。
当一个英雄爱上一个女人,注定的悲剧。
最后,大海上的一艘小船,摇摇晃晃,一个人,当回家变得那么遥远,变成一种奢侈,还有什么比“心归何处”形容得更贴切。。。
差
老套的
韩国人也能把武侠拍的这么精彩,大陆这些破谋子就知道生孩子~
满屏的追逐打斗厮杀暴力折射出了武士强悍忠诚坚强的精神,如果是未剪的韩国版应该更好。合拍片中能将各国豪华卡司调和成这样堪称优秀。
演的什么玩意,章子怡全程就一面瘫脸,蒙古人竟然都说汉语,剧情太拖沓了,一个小时就能完事的剧情,磨磨唧唧的两个多小时不知道拍了点啥,而且高丽人这么厉害的吗,就那几个人能跟蒙古骑兵打那么多个回合,韩国人自己意淫的吧,高丽人有这一半厉害就不会后来被日本差点灭国了,拍的高丽人很高尚,有武士精神,中国人很低劣,要交出公主自保,韩国的历史片真是不能看,这还是合拍的,他们自己拍的更是胡扯八道
在DVD时代看过,印象深刻,对韩国电影最初的记忆,豆瓣评分低了。
非常好的一部电影,时间很长,我却一口气看完。这才是真的电影嘛!!~郑宇成的奴隶会打动所有女性观众吧!!~~
剧情一般,最爱安圣基的表演,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补标。不错的古装战争片。
非常非常舒服的电影,喜欢
我真的就是不喜欢韩国人-。-
将近3个小时太长了 全片最大看点就是郑宇成耍大刀 抡刀一挥一个人头滚地 有点帅啊 语言不通但是能对话很有意思...傲慢公主角色演得还不错看着挺讨人厌的...不觉得最后黎率和将军因为喜欢公主才战死,明明是使命和责任感啊!觉醒吧!战栗的武士魂!最后干嘛搞得这么惨烈...感觉三个小时都白看了。
那时候年轻的郑雨盛,老公好能打
男演员都不错,章子怡呵呵。剧情浅薄了点,不过看得出那会儿两国关系挺好,哈。
大约相当于泡菜版《卧虎藏龙》加《新龙门客栈》,或者说是大韩民族爱国主义史诗片。看看冷兵器战斗场面罢了。
那时候年轻的郑雨盛,老公好能打
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情节太过于拖沓,台词乏味,没能表现出最基本的感情要素。
与天地英雄同时买的电影。回忆好久才记起,一查是中韩合拍的。中二时买的dvd,当时觉得很热血,章子怡很俊气。再看一下,剧情啥的好烂啊,直接改到2星了
以前看过,再看一遍,像重新看了一遍感觉。片中郑雨盛很出彩,与朱镇模,安圣基,章子怡共同构成演技担当。只不过,编剧要再给力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