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红导演的风格似乎一直弥漫着这样一种阴沉抑郁的气氛,通过音乐,表情,自言自语的对话等等,有一种不经意的氛围感涌现。
最开始的《大明宫词》那段关于太子宠信男童开始到《橘子红了》影影晃晃的低沉音乐再到《恋爱中的宝贝》,无疑是将这样的风格进行到底,并更加愈演愈烈。
电影使人置于一种慌乱的情绪中,高度集中的搜寻有关的蛛丝马迹,来诠释自己对于这部电影的理解。
可人有千千万,每个人在看过后都会得到不同的东西,关于自己的东西,那是自己的一种畏惧,一种内心的回馈,可怕的心魔。
第一次看完片子后,一头雾水。
于是回看几个片断,终于明白剧情思路。
也解开几个第一次看片后的疑问。
(主要是洪源和李作文是否被杀?
以及文馨和洪源是否发生关系)影片进行到12:39时,文馨穿红色裙子在地铁站出现,之后过不久蒋中天就开始刷墙,那时候文馨应该就被杀藏于墙中。
接着片子出现第一次电子钟2:10分惊醒,没看见人,听见女笑声。
第二次2:10分,看见邻居(警察)抱怨装修。
第三次2:10分,通过门的猫眼看见洪源的灵魂。
之后的几次和2:10分的都和鬼魂有关,直到最后一次惊醒后真相大白。
我猜想从第三次2:10分惊醒的都是梦境的幻觉。
那么第三次前,李作文和洪源都没有被杀。
李作文曾经载他买装修的材料。
洪源曾经说了那句“我除了有钱和以前还是一样”之后开宝马走了。
最后真相大白后,蒋中天是杀死文馨放进宝马尾箱,从一个别墅里面运出来。
那么事实便应该是,文馨要他去那个别墅聊天的电话是真实的。
蒋中天借了洪源的宝马车,去了那个十分偏僻的别墅,杀了文馨再把文馨运回家。
而且在第二次2:10分到第三次2:10中间,洪源开着宝马离开的时候,蒋中天很紧张的从窗户看着他开走,可能就是担心洪源发现汽车曾运尸。
我曾怀疑别墅是不是洪源,蒋中天在别墅浴室将洪源杀死后,又杀了文馨用车库里洪源的车只运文馨回家。
那么文馨和洪源就有关系了,有关2:10分的全部便是真实的。
但是最后洪源和李作文的死都被否认了,所以我想蒋中天还是只杀了文馨,那些电话留言都是真的。
洪源和李作文的死都是想象的。
文馨和洪源没有关系。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欢迎加入讨论。
评论:我个人认为,片子的剪辑会令观众晕头转向。
但是细节处理得还行,例如红色裙子/洪源开走宝马车)。
由于本人没有研究过希区柯克的片子,所以片头那句致敬什么的无法评论。
但是片子里面幻觉和现实是的确有match到的。
杀死文馨后开车车尾的长丝绸和梦境里脖子被扯的围巾;宝马车旋转的车轮和那个梦境里滚到脚边的轮胎。
第一次看只给了2星,因为实在线索有些不通。
但是很喜欢片头墨色和血迹配独白的处理,加上本来司空见惯的恐怖梗被配音弄得还挺有恐怖feel,和最后刘索拉作的很不错的片尾曲,还是给了三星。
实际上里面陈坤的演技还是挺好的。
只是片头的配音感觉上有点模糊,可能也是我多想,本来听还的确像是杀人时候说的话,听到后面发现用绑架强奸的剧情独白也能套上去。
最后才知道是杀人之后扯胶带封尸体时候的独白。
总的来说,我个人觉得剧情一般,片头画面和整体配乐大赞
影片的开始给人的感觉相当不错一部很个性的电影,前面给人了很多悬念。
中间的出租车上的打斗实在精彩,让人很难相信这是国产电影的镜头.不过后面的部分确实有些扯编的有些天方夜谭。
比起前面煞费脑筋的构思,后面的部分让人很怜惜。
还有一些悬念貌似没有清楚地摊牌,出租车上为什么李作文会说不带别人戴过的帽子?
这是什么意思?
单说一步国产电影,是不错!
国产悬疑恐怖电影,还凑合!
但向希区柯克致敬就太失礼了,说抄他的电影还差不多。
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史蒂芬·霍金的电影手法。
无论故事方式,主线,恐怖的表现等都是一样的。
太````无耻啦!
史蒂芬·霍金和希区柯克的片子特点:1 倒叙的叙事方式2 叙事时候尽量引导观众走进误区3 当结果出来后,所有之前的“不合理的事实”都可以颠覆,并可以解释合理化。
4 在错误引导过程中,会有很多吸引眼球的虚幻东西去分散和影响观众对事情的判断和思考5 常用元素:黑暗的公路,虚幻可变的场景,疯子般的怪人,有寓意的标志等6 每次看完后都觉得“又被导演耍了”的感觉7 如果结果无法解释合理,就出绝招“事情全部都是主人翁脑里想出来的”《门》以上手法都学齐,并且都学得到位。
但本质的东西还是没弄清楚。
以上7点都是为了让观众在看片的时候脑子稍微动起来,有一点思考但还是跟着导演安排的思维方式走。
这点把握的度很难,多一分观众就能猜到结果,少一分观众提不起劲,就像一个完美的骗局:只要走进电影院看,观众注定被耍。
但他们被耍完还觉得值得,精彩。
这就是艺术大师!
而门就只死拼烂凑出以上7点,手法是玩到了,但对故事叙述,错误引导,令人拍案叫绝的结局铺排一点帮助的没有。
只觉得画皮难为虎,继续抄吧```社会都这样!
如果不服气,请看看史蒂芬·霍金系列的片子,例如《梦魇幻境录》,《骑弹飞行》等其他还有《恐怖大师》,《搏击会》《小岛惊魂》《第六灵感》《阴阳魔界》《史蒂芬金的王国医院》《闪灵》等。
就知道现在国内拍电影的人是就是混钱!
抄抄抄!
另外,李作文的角色就是抄《搏击会》的!
看这部电影是5年前的事情了,近期因为上了精神病学的课,改变了我对精神病,对精神,对人的看法,再度想起这部电影,有了别样的味道。
看到不少负面评论,1星最多2星者,认为此电影纯粹是精神病人的自白,毫无悬疑恐怖可言,故而是一部烂电影。
难道说,展现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就是烂?
悬疑恐怖的技巧就那么重要?
究竟是讲述技巧太烂,还是我们没有放下身段去理解?
我认为这就是一部电影依托了一个杀人案来展现精神病人的独特视角。
悬疑恐怖仅仅是吸引人的手段,从来不是为了吓唬人而吓唬人。
对精神病人的理解是我们当今社会所欠缺的。
“精神病人”这个词本身在我们的文化圈内就略带贬义,不少精神病人被视作社会异类被亲友抛弃,甚至一些异见人士无情地“被精神病”。
为什么会有精神病人?
因为有正常人,精神病人和正常人是相互定义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还能相互转化。
我们内心深处也有称为精神病人的基础,精神病人也有正常人能试图去理解的内在逻辑。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重型精神病,一般是肉体凡胎所能理解的极限,但如果不尽力去理解,又怎样找得到理解的极限呢?
事实上,我们做的更多的不是去理解,而是去评判,每个人都站在自己角度,运用自己所受的文化教育思维价值体系去评判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或事物。
对精神病人如此,对这部电影亦然。
本来不想说什么的。
念及偶一直很稀饭少红导演(毕竟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女导演)和陈坤帅哥的作品,所以还是上来发几句杂。
如果不打惊悚片的旗号,如果不献出“向希区柯克致敬”的一厢情愿,如果不给观众这么高的期望值……这部电影作为商业片还是挺不错的。
鬼魅、恐惧、悬疑、颠倒错乱、一惊一咋、甚至暧昧的前奏和大胆的性爱镜头,都彰显了导演的特立独行。
不管模仿的痕迹有多拙劣,造势的心情有多急迫而显得“过”、“满”,我都认为李导认真在尝试,并也找准了商业的穴位,只不过串起来成为整篇的谋略还不够巧妙而已。
我不得不说,黑夜江边飚车的一场戏虽然突兀,却很酣畅淋漓。
作为女导演能挑战这种动作场面而且能完成得这样精彩,我不禁拍案叫绝!
李作文嫖妓而给蒋中天错觉是在侮辱文馨的性戏,出于剧情需要,拍得很大胆,也很漂亮。
该露的就露,该动作的就动,一点不含糊,不过也就到这个尺度了,绝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渲染。
也就是说,换成好莱坞导演来拍,没有严格审查的限制,也是到这个程度就收了。
最后自杀式撞车后的空翻很唯美,镜头跟拍这个城市的天翻地覆是一种全新的视角。
且不说动作、结果设计的完美与否,这个想法相当不错。
国产现代片需要这样的新角度新血液。
这些都是我很欣赏少红导演的地方,剧情第一,有什么新尝试都可以大胆拍,决不矫柔造作,不像某些男导演作表面文章,搞些花架子的冲击“波”令人恶心。
陈坤作为文艺小生一直颇受我的青睐。
在该片中他那连绵不绝的呓语和心理独白是我心中最大的亮点。
声音性感是一回事,疑问重重的语气、虚弱不堪的气质和神经质的感觉都表现得精准、传神。
不要小看这样唐僧似的絮絮叨叨,没有一定的台词功力还达不到这个效果。
试想一下,如果主角是女生,由赵薇来演,她的独白……想想都头疼。
虽然早承认陈坤是帅哥,但又一次,或者说第一次发现他竟然……如此……帅。
不是哪一张脸都经得起这么多、这么长时间的特写的(对比一下同片中的黄觉,你就能体会我的意思了)。
亏得他天生棱角如此鲜明,那浓眉,那大眼……看着确实是一种享受。
表演上突破了往常的戏路,虽然表情还可以更真实、更深刻、更精细,但无论如何在同龄演员中已经力拔头筹。
最后顺便提提那个“小周星驰”,长得太像夏雨了!
一样的眉眼、一样的气质、一样的声音、一样的调调,又是个北京爷们。
查了一下这个演员林申,我的同龄人啊,年轻的新生代偶像。
表演够酷,够自然,够放得开!
担心和夏雨的相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他的演艺事业,无论如何希望他杀出自己的路子,我看好他,祝福一个!
开篇是陈坤喃喃的呓语,好吧,我承认我默默地想歪了。
“我会很轻的……放心……不会伤到你……”“……你的脸色这么苍白……”“……你就这样……静静地……”回过神来突然发现这是个惊悚片,外加那个撕胶带的声音,于是我悟了,八成是杀了人,在固定呢。
然后出现了女主,其实吧,个人不太待见杨幂,所以什么你越来越美,本人无感。
可以看出,两人相处中一直都是杨幂主导。
陈坤深爱着杨幂,杨幂便是他的一切,是他生命的全部。
他不需要除杨幂外任何的人、任何的事、任何的物。
只要他们在一起,便是永恒。
只是,陈坤他太自卑,处于生活的低谷,又有一个顺风顺水的假想敌,无怪乎他如此看低自己。
但是我认为,一段感情中,信任是基础。
你疑神疑鬼,你不沟通,你却跟踪。
不管是谁,都会受不住吧。
杨幂反复声明,她爱陈坤,没有背叛陈坤,但是却没有实际的行动。
他们相处的种种迹象,确实看不出杨幂到底是不是真爱。
从一开始劝陈坤参加同学聚会的不耐烦,到同学聚会遇到好友就果断弃陈坤不顾,再到一起吃饭频发短信心不在焉,最后提分手的时候无法直视陈坤。
好吧,反正她确实是出轨了,跟的不是大款,而是那个出租车司机。
我能理解李作文多次开口辩解却被陈坤打断的心情。
你女朋友来勾引兄弟我,你他妈不相信兄弟,我有心和你解释和好,你却待我避之不及。
所以之后让陈坤亲眼见证杨幂的不忠似乎也可以合理解释了。
只是陈困啊陈坤,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反复告诉自己,杨幂她是纯洁的,都是生活所迫,情势所逼。
他不需要她的牺牲,她的委曲求全,他只要她,便足够。
而事实呢,只是个巨大的讽刺。
陈坤自始自终都是自己在YY罢了。
当一个人的世界崩塌,会发生什么?
反正剧中的陈坤是杀了人,以为死后便可以和杨幂永久的在一起,以为除去了情敌,杨幂便是他一个人的纯洁善良的女神了。
我不得不说,这是部彻彻底底的杯具。
无论是陈坤的深情,杨幂的花心,李作文的义气,完完全全只是塑造悲剧的要素罢了。
据说是周德东的《三岔口》改编的,之前不知道,还以为是他的同名小说《门》改编的,所以就去找来小说看,结果是完全不同,后来研究了一下才明白的。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不只是因为有帅哥陈坤和他那惑人的眼睛,影片中透出的荒芜的与绝望情绪,看后三年的我至今仍记得着,导演喜欢的浓墨重彩令我十分受用,用透明塑胶包着的尸体诡异而美丽。
如今回想一下,竟可以记得这么多,甚至是某些细节,这使一向记忆力超差的我觉得相当惊讶!
昨天,我看了一部最不像心理惊竦片的惊竦片。
陈坤从片头字幕就开始喋喋不休,我想导演李少红的用意是想通过旁白营造基本的悬疑、狂乱气氛。
可惜事情做过了头就不好,俗话说言多必失,不好好在影片细节的铺陈上下功夫,光凭画外音的故作神秘,只能自暴其短,甚至自毁长城。
果不其然,滔滔不绝的语言洪流使陈坤扮演的蒋中天在我眼中成为偏执狂、怀疑狂,既然片中血案连连,他又顺理成章成为杀人狂。
尽管陈坤奉献了他从影以来最具层次感的表演来塑造一个被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迷雾与真相挤压得无所适从、几欲发疯的人物,仍挽回不了用力过猛的尴尬。
准点在凌晨两点十分响起的敲门声;门外明明有响动,从猫眼望去楼道里却空无一人;夜半醒来,满身的血迹洗都洗不掉;过分饶舌、弦外有音的邻居;总在紧要关口从天而降的死对头;不辞而别女友无奈的电话留言;墙纸上的水渍、看不见脸的农人、郊外的乱坟岗。。。。。。
影片包含能被称之为“惊竦”的元素够多的了吧。
可它们吓唬不了我,我从一开始就拿定主意,不是自作聪明,而是陈坤神经质的唠叨迫使我拿定主意——注意我用了“迫使”这个关键词——是的,我很不乐意,很不乐意在号称心理惊竦片开始的头三分钟就拿定主意,我一直期盼导演能在最后三分钟给我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好让我前面所有的把握都化为泡影,我愿意承认愚蠢承认主观,因为这样我才能获得与一部心理惊竦片相匹配的观影乐趣。
可我失望了,我殷切的期盼落空了。
不知是导演故意要低估我们这些观众的智力,还是我原本普通的智力突然被某个世外高人灵魂附体。
想想看,多么令人沮丧啊:影片中的陈坤整天惊魂未定、疑神疑鬼,并且历经劫难,银幕外的我却“报以一声冷笑”——对他在影片中一次又一次、拙劣的混淆观众视线的企图。
当一个男人戴围巾的目的无关天气,我就明白这不仅仅暗示他有心理障碍;当他被自己身上的血迹吓了一跳,我就明白这是一个被强烈刺激后、暂时的失忆症患者;当他新刷的墙纸不断往外渗水,而陈坤怒气冲冲说什么“一定是楼上那个肥婆又乱倒垃圾”,我就基本猜到墙内藏有一具尸体;当他在所谓的女友留言指导下,驱车去寻郊外一幢叫做“靠山别墅十四号”的地方,我就预感他只会遭遇一片乱坟岗,而他之所以会去那个地方,符合犯罪心理学上一个众所周知的定律:罪犯总有重返犯罪现场的冲动。
就是这聊斋般的故弄玄虚后,无论影片中的陈坤还是银幕外的观众,都明白了,是他,的确是他杀了他“先富起来的”老同学黄觉。
明白了这一切后,夜晚的迷雾散尽,失去的记忆修复一新。
他明白了女友为什么在那个不祥的同学聚会夜“离”他而去;他明白了身上的血迹哪怕烧掉衬衫也洗不干净;他从容注视楼下警察的重装出击;他冲下楼,迎着一辆货车,让它把自己送入高空,在空中轻盈而幸福地翻飞着——解脱了,从未有过的轻松。
就是这样一个毫无悬念的故事,一个因误会、猜疑和嫉妒引发的臆想狂的心路历程,片头写着:向希区柯克致敬。
我不想表现得太刻薄,但我想,要致意也拿出点象样的东西来,稍许象样点的。
类似的故事很多,男人因爱生疑杀死女人,却从心理上拒绝承认,于是,亲爱的女友在他的想象中继续存在着,折磨他、吸引他、责怪他、继而原谅他。
这样的心理故事挖掘的空间很大,我不明白李少红导演为什么选择了最没想象力的一个。
于是,我想起02年妮可·基曼的老片《小岛惊魂》,框架相似,结局却大相径庭。
而所谓心理惊竦片的成败,关键就在于结局:最后的底牌见真章。
整个观影过程中,观众无时不刻不在随影片的种种暗示而作出判断,推翻判断,并渐渐形成自己的结论。
如果这个结论十拿九稳,无论多么自大的观众都会觉得失望。
要知道,看惊竦片,不是为了接受一场智商评测,而是为了体验一趟智力冲浪,玩的就是心跳。
《小岛惊魂》中的妮可带着两个孩子,战后避居小岛旧宅。
这栋阴森大厦里不断出现的种种奇怪事件都表明:大厦里不止住着她们一家。
而什么样的结局会比最后妮可发现阴魂不散的正是她和她的孩子们更震撼呢?
至少我看第一遍的时候完全没想到。
之后倒回去再看一遍,才发现从一开始伏笔就埋下了,并且不断在片中草蛇灰线地偶露峥嵘,不是导演没告诉你,而是你思维的惯性一步步把你牵制住,变成自作聪明的傻瓜。
观众被打败了,但这失败是多么愉悦、多么痛快、多么令人心醉啊!
相比之下,《门》只是一场精神病患者的脱口秀。
我已空门大开,就等着意外现身,拳头飞来,冲我一通乱揍。
可结果呢,我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在“老莫”被马小军痛殴的刘忆苦,无知无觉、满脸困惑。
影片简介这样写道:“由星美传媒和荣信达影视艺术公司共同投资3000万,李少红精心打造的惊悚悬疑大片《门》,集合了诸多惊悚元素——偶像明星+动作+飞车+特技+情爱+魂魄等,在《门》中都有呈现。
《门》的目标是开国产惊悚悬疑片规模化、类型化的先河。
”所有的“悬疑”原来在这里,是明示而不是暗示。
绳在细处断,人心如此,影片亦然。
[补记一]重庆什么时候成了中国电影的热门取景地:《疯狂的石头》、《好奇害死猫》,还有这部《门》,大家都在中国最具“从林”感觉的城市陷入生活和心灵的双重恐慌。
[补记二]影片中一个配角值得一提:李作文的扮演者林申,真不能想象眼前这个大背头梳得油光水滑的小混混,就是《冯奇的忏悔》里那位在罪恶感中痛苦挣扎、一脸忠厚的军人冯奇。
这个演员,看来可塑性很高啊。
没有过分英俊外貌“负累”的男演员,是不是更容易往“演技”这条绝路上走,弄好了绝处逢生修成“演技派”的正果;弄不好,就淹没在人堆里永无出头之日了。
当蒋中天在灯火通明的街道上逆着人流穿行的时候,一辆急弛而来的汽车将他撞得腾空而起。
尘世的高楼、街道、人流以及光明在他的视线中旋转着慢慢远去,而此时的他却是那样的轻盈——正如他最后的告白:“我从来没有这么放松过,原来是这样的舒服。
”没想到,他那扇紧紧关闭的心门,在人们的多次敲响都没有开启之后,竟然是以这样一种突然和决绝的方式被最终撞击开来。
这是一位失业在家的男孩,或许刚刚大学毕业,或许刚刚失业。
年轻的他,没有事业,却拥有着一位美丽的女孩和一份甜蜜的爱情。
正是因为除了爱情一无所有,所以才对这份爱情备为看重。
但是他的看重却用错了方式——不是珍视、呵护,而是多疑、猜忌。
男孩和女孩是中学同学。
这一天是他们的同学聚会,女孩本想借此机会帮他找份新的工作,但他却是带着不愿求人的无奈而赴约。
在聚会上,昔日同学的辉煌使他产生了嫉妒之心,也更加深了他对自己女友与这个男人之间的猜疑;在洗手间与曾对自己女朋友施暴未遂的李作文的不期而遇,更是勾起了他往日的愤怒与憎恨。
旧友相见,没有应有的欢乐与问候,而是对往日伤疤的重新揭开。
失业的压力,对他人骄人成绩的嫉妒,对于曾经的情敌的憎恨。
这些都使得电影主人公蒋中天慢慢变得越来越孤独——不是众人抛弃他的孤单,而是自己紧关心门的寂寞。
每天守着自己的身影在那间小屋里独自生活:刷墙,贴壁纸,做噩梦,与外界并不相往来。
住在楼下的邻居老常只是因为好奇而上来打声招呼,他也是一幅不冷不热的态度,并且心生他并非是自己楼下邻居的怀疑。
人性的欲望与恐惧造成蒋中天对爱情的专横。
他的爱,没有自由,只有束缚,像个钢绳网做的鸟笼,将爱情与灵魂一起囚禁在自己小小的内心世界。
因为害怕失去,所以作茧自缚,以撤退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与爱情。
这样对心灵的一味收缩,终究会有一天将集群般地爆发出来——因为嫉妒,因为仇恨,因为专横。
面对自己与外界的巨大落差、内心的巨大深渊,主人公不是从自己的心的底层开始叠放自我救赎的垫片,而是以毁灭他者的方式来求得心理的平衡。
所以,他将洪原在浴室毙之以锋刃,当然,他给自己的借口是对方的“背叛”“炫耀”“小动作”;所以,他将李作文推下了大桥,因为自己的耿耿于怀和他的“垂涎三尺”;所以,他将自己最爱的人,同时也是最爱自己的人杀死,裹尸砌进墙里,因为他要“把她的心留住”。
一切好如浸过房间里的洪水,在那紧闭的心门的阻挡下漫溢、泛滥。
一旦冲破,则肆意如奔腾的汪洋。
说是向希区柯克致敬。。。
不知道为什么豆瓣的评分会那么低,觉得挺好的,虽然那个独白太多了
看的过程中几乎要睡着了。喜欢陈坤的可以看看,不喜欢的真不要看了。这片就是陈坤的独角戏。
唯一的记忆是这部恐怖片没头没尾,陈坤,林申很帅,杨幂很漂亮!黄觉邪魅!
还是在院看的 浪费门票!!!
当时预告片就知道 从猫眼往外一看 洪原那大脑袋左右一晃……必看!结果现在就记住了个洪原。哦哦原来女主是杨幂…
精神病可以,异想症可以,但是无厘头不和逻辑就不行啊!!重庆杨家坪轻轨旁拍摄。
忘不了陈坤惊悚的眼神,当时给我吓的够呛。呵呵
看了后感觉挺吓人的,不能直视墙纸,顿时改了装修计划。不太分得清现实和幻想,陈坤演的真好。
还好吧,男主这个精神病患者真是恐怖
高一的时候看的 陈坤精分么。。。就对他的发型比较感兴趣
精神分裂
陈坤的独白太恶心了,一点带劲的都没有!不过从电影里面看来重庆的市貌很不错哦。
某年心血来潮下了部国产恐怖片看...
毕竟是和初中同学看的第一部电影。妄想症什么的,还是挺感兴趣的~
杨幂演的女朋友被糊在墙里
手法拙劣,自白癟腳。
陈坤很好但这片真的要命
被室友鉴定为神经片。
陈坤演技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