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郁金香,风车和木鞋,首都阿姆斯特丹是个神奇的地方,总有人喜欢拿这里来作为故事的背景。
虽然故事本身其实放在哪里都一样,只要是典型的欧式广场。
两个男人爱上了同一个女人,一段纠缠不清,有秘密,有冲突的故事。
全智贤成了画家,每天在广场为路人画肖像,风雨不改,还有一盆雏菊,不知道谁送的,让她心里蠢蠢的好奇和悸动。
小小的雏菊,静静地在阿姆斯特丹的草地上摇曳着,沐浴着柔柔的阳光,很美。
非常小清新的电影,一段凄婉的三角恋,画面感很强.某一天,追捕凶犯的国际刑警李成宰遇上了全智贤,并深深迷恋,他们的爱情在阿姆斯特丹的广场上慢慢开始。
送花人守在一边,看着心爱的人开启一段感情,痛在心里。
他的身份是迷,也不是,但这种单恋终究无果。
凶犯、刑警、画家,小清新常用的人设和故事情节,老套而又经典。
郑宇盛和全智贤把画家和凶犯演的很好,无可替代,李成宰也不错哦,就是造型可以再帅一些哦。
因为稀少,不常在,所以才会更容易被感动,而影片在异国的风光中铺上安静的忧郁色彩,注定了悲剧结局.那些隐忍的感情让人欲罢不能。
最后说一下全智贤,虽然让她大红大紫的是《我的野蛮女友》,但《雏菊》中女画家这样内秀,隐忍的角色她演来也很得心应手,看似淡淡的人物特点,但足以牵动我的心,就是喜欢这类小清新的影片。
雏菊的花语是天真、和平、希望、纯洁的美以及深藏在心底的爱。
全智贤一遍遍的画着雏菊,仿佛一直在等待着这般的美好浪漫的感情。
可惜结局真的无语,还不如不要。
喜欢电影的镜头,画面色调唯美,如徐徐春风扑面,阿姆斯特丹的自然风光真的太美了,全智贤真的太适合这样的角色了。
看后还记得为了不让她再掉下圆木,他造了一座桥
雏菊有几种花语,第一种,永远的快乐。
第二种,隐瞒在心底的爱。
第三种,则是--离别。
我认为在这里应该是第二种意思。
朴义是爱惠瑛的,但是因为他的身份,所以他只可以悄悄的送她雏菊,他原以为他可以就这样静静地爱她一辈子的……当朴义知道他的爱会让惠瑛受到伤害时,他退出了“对不起,我对你隐瞒了太多,因为你知道的越多,危险就越大,我是活在死亡与暴力世界的人,本来就不应该接近你,我太傻了,以为隐瞒事实就可以保护你,没想到把你伤的更深。
”朴义想再次的把心底的爱隐藏起来,我才明白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的真谛。
惠瑛也是爱朴义的。
有人认为剧情太奇怪了,当惠瑛一直到雏菊不是警察送的就立马变心了。
但是我认为那是因为惠瑛一直都是爱着朴义的,只是因为这份爱隐藏的太深,连她自己也不知晓。
她放不下那个送她雏菊的人,当她知道心里的那个和爱的人是吻合 的,这份爱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即使枪声大作,鲜血横流,为了雏菊般的爱情她也要去问个明白。
惠瑛走了,肝肠寸断的朴义也如一缕轻烟般逝去。
我想这应该是最好的结局,这样他们就可以永存那份唯美的雏菊般的爱情,没有情侣间的分分合合,没有婚姻的柴米油盐,永远像童话故事中美好的画面。
关于“卡农”的描述,流传着一段美丽的文字:卡农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特点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
如同原本平凡而枯燥的生活,沿轨迹不停反复……卡农,灰色的乐轨和两个声部,独立而交融。
随着时间的流逝,收集彩色的乐符编织成玫瑰色的奏鸣曲,反复却不单调。
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缠绵至极的音乐,就像生活。
直到最后的一个和弦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夜晚,看了《雏菊》,在卡农的伴奏声下,敲打这片麦田。
阿姆斯特丹的纯净天空,郊外大片的黄花地和蓝天碧草,女孩温柔的脸和美丽的眼,男孩深情而默默的爱。
潮水般的恶评丝毫不能损毁我对它的美好印象,他们纠缠于怀疑女孩那样的爱是如何得来,那男孩又怎可如此不计代价的守护她——在我看来,这样的问题根本不存在。
呵,在爱成了稀缺品甚至奢侈品的年代,这种感情早就被尘封了吧。
它不是生生死死、朝朝暮暮,它是温柔地锲入内心深处的浪漫,如同雏菊的花语——心底的爱。
女孩在明媚天空下奔跑,当她踏过男人为她建造的桥,笔尖点下那片绚烂的黄色,爱便在心底生根发芽。
它本是博大的,不用经历人世间的纷纷绕绕;它亦是很纯洁的,未必度过野火的历练才是真。
我喜爱那纯净而明媚的眼神,它随着女孩的画笔点染上了爱的颜色。
有爱必有伤,相遇必定会有别离。
女孩子守候的,是每天必然会送到门口的、一盆金黄色的雏菊,仿佛童年的梦幻。
直到有一天,在广场为人做画的她,看见警察端着一盆金黄色的雏菊坐在了她的对面。
从此,爱情开始萌生了。
她怎知,眼前的男人并非她从小扎根于心的真爱,他不过是带着缉毒的任务,用她来做掩护。
真正爱她的,是那个男孩——守护她的杀手。
比起冷酷的警察,他如同孩子一般浪漫而纯真。
他为年轻的她造桥,使她不再渡河时失足落水;他为了她开始喜欢凡高、莫奈;他在广场边住下来,只为了能够每天看见她作画,然后在她离去时悄悄向她挥手作别——尽管这是她从来也不曾知道的。
终于有一天,警察的出现让她看见了幸福的希望,杀手在这时选择了沉默离开。
终于,一场枪战令她受了伤,杀手那时将枪口对准警察,不过是害怕伙伴们横飞的子弹误伤了身边的她。
警察因为受伤回国,而她也终于失语,在惊吓和疗伤中静静等待。
在她需要他的时候,他终于从幕后走到了她的面前,抚慰她的伤痕,开始了朝朝暮暮的守护。
她用写下的纸条告诉他:对不起,你真的很好,但我心里已有别人了。
他点点头,说,我只是想成为你的朋友。
不需要名分,这样的守护,已令他心满意足。
终于,受不了良心谴责的警察回来了,向她道歉,说利用了她的感情。
三颗受伤的心,已不知道谁被伤最深。
但一切都有浮出水面的一天,警察后来在一次意外中死去。
杀手的秘密,终于被她知道。
在广场上的最后一次枪战中,她为他档住子弹死去。
他亦与杀手集团同归于尽,为她和自己复了仇。
三个人终于又回到了一起,就像他们曾经在同一个屋檐下避雨欢笑,就像她走过了无垠的田野和漫长的一段生命之路之后,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原来远在天涯的爱总是近在咫尺,只是人们往往失去时才明白。
这是一场的追逐的游戏,就像卡农的旋律,激荡的浪花让人驻足,分流的小河让人迷路,然而那旋律依旧如同爱情与人生,朝着永恒的轨道奔跑、飞逝,一去不复返。
不是追着具体的哪一个人,他们追逐着的是自己心底的浪漫,遗落的纯真,就好似年轻女孩画中、那片徜徉而怒放的雏菊。
雏菊,心底的爱。
人生如此,爱情如斯。
它们也同那金黄色的花朵一样,遇见骄阳,吸吮雨水,在最美丽的时刻怒放,在盛开过后凋零。
转身而逝后,留给麦田一个温柔的侧影,映照着卡农击弦的和声,响彻心扉,触动心房。
这样的悲欢人事,如似水流年,始终发生,一直存在,从未停止。
当人们在尘世间纷纷路过时,恐怕只有自己心底明了,多少年华在凋零后知晓,多少往事在清醒时落泪。
微信公众号:dong_chenyao董辰遥
故事编得很有趣,从三个主角各自的角度分别将故事讲述了一遍,却丝毫没有令人懈怠的片刻,只在故事临近2/3才将一切串连起来,给出了一个完整的时间线索。
同时,影片的配乐和画面也优美地如同画家笔下的塞纳河和满眼无垠的雏菊田,将一切都点缀得恰到好处,令无缘前往的人一再心驰神往。
故事最后出现的雨中一幕,再次将时间推回了过去。
原来,那个雨天,一切已然悄悄开始。
冲着阿姆斯特丹“街头画家”的绘画景象看的电影,也冲着全智贤。
看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会想到《这个杀手不太冷》,冷酷的杀手也被惠瑛的乐观美丽所吸引,竟然笑着为她送上雏菊,笑着在她悲伤的时候出现来陪伴,为她学习度唇语。
他所作的一切都很感人。
我一直很喜欢惠瑛和杀手的这一段,以至于有些埋怨警察的出现和欺骗。
雏菊的话语是什么?
隐藏在心中的爱。
我也喜欢作画,期待回到欧洲去现场作画;爱画画的姑娘心中总是善良的,期待着那一份纯真的爱。
很明显导演和编剧的意思就是:女主角喜欢的是朴义。
再看一编开头和结尾。
女主角的内心独白:大雨过后就是晴天,喜欢我的人他会是一个守旧的人。
影片里爱听古典音乐的朴义就是守旧的人。
而且一开始女主角的感情就一直是属于为她修桥送她雏菊的朴义。
中间之所以爱上郑宇是因为她认为郑宇就是为她修桥送她雏菊的人。
影片中间郑宇问他为什么喜欢他就因为他自制的泡菜吗?
然后慧英说了为她修桥每天4:15准时送她雏菊的事,郑宇知道说的不是他,但他已经爱上女主角了所以没法坦白……所以慧英爱的一直都是朴义,而郑宇只是因为误会。
最后影片又回到开头,“未来是可以改变的”意思是朴义鼓起勇气去见慧英跟她表白心意!
结局是美好的!
过程是凄美的。
也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是不是考虑到惠瑛的爱情观实在幼稚所以特意找了个动画片的声音来配?关于这个声音造成的后果就不讨论了,总之在惠瑛终于失声之后我松了口气.惠瑛的幼稚幻想式爱情观,其实应非个案,相信至今仍有被琼瑶余毒缭绕的众多受害者,以为有着浪漫形式的就是真正的爱情.正宇其实也没有什么错,他只是碰巧被惠瑛安放在浪漫爱情的角色里,他的错,只是其实并不怎么爱却没有拒绝,他的错只是在惠瑛因他之故受伤失声的时候不闻不问,然后在发现朴义存在的时候恍然若失.是啊,即使是淡爱,在失去的时候也会有失落感的吧.让我不能容忍的是,他在接受诱杀朴义的任务时那种若无其事的态度,他难道不知道这会给惠瑛带来什么吗?然后呢,在车上又莫明其妙地决定不杀他,你告诉我,正宇到底在干嘛?让我不能容忍的另一件事是,惠瑛明明是不爱朴义的,他们之间只有朴义单方面的情感付出,惠瑛始终刻意保持着一种距离感.然后,在她终于知道朴义是个杀手的时候,仅仅因为他是送她雏菊的那个人,就扑上去挡子弹了.她的爱情来的好快啊,那个雏菊就像个按钮,一按就灵.就像我不相信不爱小动物的人会爱别人一样,我不相信能对陌生人冷静扣动扳机的人,会是个好爱人.原谅我太老了.
一个习惯了独自生活的女人从不带伞,下雨了就躲到屋檐下,隔着雨幕眺望潮湿的天空,期待着自己的初恋。
最动人的爱情故事似乎总会降临在这样因寂寞而美丽的女人身上。
雏菊是小小的向日葵。
梵高画向日葵,她画雏菊。
提着颜料画笔,她一次次欢快地穿越小河上的独木桥,直到有天落水。
她不知道有个男人早已习惯了在远处注视她。
她落水的那刻,他像孩子一样冲动地跑出了躲藏的范围,跑进了贴近的距离。
他淌入河水中捡回了她的画包。
在她没有勇气再过那座独木桥的时期,他想给她一个惊喜。
他为她搭了一座桥。
桥刚刚竣工的时刻,他看见那姑娘远远地过来。
穿着背心的魁梧汉子对工人伙伴们喊道:OK!
Guys!
Let's go!
恋爱中狂热付出的男人,如盛夏的太阳充满激情与力量。
他像个普通的工人乘车从她身边经过,看到她欣喜的表情,听见她在风中呼喊的感谢。
坠入爱河的男杀手啊,像最稳重的男人守着深沉的秘密,又像最幼稚的孩童难掩心头的狂热。
成为一个伟大的爱人不容易,他做到了。
爱一个人,就让自己变成她。
扛枪装弹的手拾起了画笔,研究起莫奈,印象派。
他种下温柔的雏菊,悄悄地送给心爱的女人。
旧的来不及枯萎,新的花已经到了。
正如他的爱情健康地新陈代谢。
你会爱上这样一个杀手吗?
直到杀手的位置被警察取代。
警察出现了。
女画家误以为警察就是那个神秘的送花人。
杀手默默吞下心中的疼痛与不甘。
依然在远方默默守望。
导演剪辑版中,两个男主的出现顺序是这样的:警察——杀手——警察+杀手。
直到杀手出场前,没觉得警察特别丑,而杀手出场后,你立刻明白,他才是真正的男主角。
所谓刷脸的世界是这回事吗?
全智贤是哑了又不是瞎了,这两个男人二选一,怎么会选到警察的呢?
更何况,这个故事里,帅的男人和对她好、陪在她身边的男人是同一个人。
唯一的解释就是,女主角以为警察是送花的人,所以对警察付出了先入为主的爱。
事实上,杀手比警察高,比警察帅,比警察性感,杀手爱听古典乐,爱看老电视剧,眼睛永远发着孩童般的光亮,笑起来嘴角歪歪的魅力四射,杀手为她学画画,为她送花,为她搭了一座桥,而警察只给她捎过一盒泡菜。
警察来看望女主,女主把杀手关在屋内的一场戏,虐得无以复加。
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用唯美的氛围,文艺的腔调,高超的叙事,掩盖了故事狗血的本质。
主导情感线索转折的重大事件是两起突兀的枪战意外,略坑了些。
女人还是笑起来好看吧。
故事前半段女主一直带着微笑,阳光灿烂的婴儿肥,拍得很美。
后来怨妇化了就有些不能直视了。
我一度觉得女主根本配不上杀手的爱,好在最后女主为杀手挡枪献身,扳回了一局……影片的原声带值得一听。
配乐出自香港音乐中坚力量陈光荣之手。
哀伤、悠远、浪漫、辽阔的旋律,为影片增色不少。
《无间道》的配乐正是他的作品哦。
很早以前就听过《雏菊》。
从第一次在公交车电视上看到介绍,就十分想看。
时间匆匆,真正捡起来看,却是昨天的事。
这个故事在我心中留下的,是悲伤美丽的恋情。
男杀手孩子般的笑脸,女画家风中奔跑的身影,草地,野花,油画,阳光,雨。
故事缘起于他为她造的桥。
每个藏着秘密的人,都有爱的权力,可惜难有守住爱的运气。
那一条清新的花,静默地开放在路边。
直到有一天,不经意一个视线扫过,突然发现它在那儿。
象温和无害的、温暖淡雅的春风一样,柔软了本已僵硬的男儿心。
故事通常是这样发生的,邂逅、爱恋,然后又将以遗憾收场,留下那种残缺的美。
明明已经触及到了美丽,又始终不让人得到。
所以,就总不能忘怀它吧!
那一缕花香,一直飘在旧梦中,是个残留不醒的梦。
J'aime, et rien ne le dit ; j'aime, et seul je le sais ;Et mon secret m'est cher, et chère ma souffrance ;Et j'ai fait le serment d'aimer sans espérance,Mais non pas sans bonheur ; je vous vois, c'est assez.我爱着,什么也不说;我爱着,只我心里知觉;我珍惜我的秘密,我也珍惜我的痛苦;我曾宣誓,我爱着,不怀抱任何希望,但并不是没有幸福;只要能看到你,我就感到满足。
感情线什么跟什么啊~好烂的剧本。镜头感倒是不错~
So pretentious
又喜欢上了一部韩国爱情电影,主题曲好听,电影更好看,只是看的过程中一直为男主拙计啊,你怎么就不早点告诉她真想呢。。。。。。。哎。。
我日复一日绘画着爱,期待雏菊的芬芳
其实情节有点无聊
有郭在容參與的電影,留下的記憶就是“差”。
导演是刘伟强。。。 郑雨盛长的有点坏帅, 全智贤演的好, 听到李成宰的旁白就想到娜塔莉。。。 韩国的主流爱情片, 可电影可电视,片尾曲怎么听着像more than love
不错的片子
7分,剧情bug多,但有些场景和歌还不错
风景太美了~
2006-3 看来刘伟强拍无间道拍成仙,居然搞出一个韩国版出来 如果不是因为全智贤我绝对不看
伪文艺小清新,玛丽苏的实质,好难看。全智贤在那么唯美的镜头下还是看不出美来。
话说我不怎么喜欢。。东方的环形价值观,纠结的感情,最主要的估计还是我对纯爱片没有爱啊~
with baboon@his dwelling
有点不喜欢那个杀手
说句真的,我受不了央视那个配音!!!
老了,看不动了
杀手,画家,警察,注定要有段悱恻的故事这个杀手,也不太冷
慢镜头过多,故事很好,表演也很好,但觉得节奏差了那么一点点
最后枪战戏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