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没有青春的青春

Youth Without Youth,第三朵玫瑰(台),迷失青春,逆转年华,衰老的青春,L'homme sans âge

主演:蒂姆·罗斯,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娜,布鲁诺·冈茨,安德烈·赫尼克,马塞尔·尤勒斯,阿德里安·平泰亚,小弗洛林·皮尔斯齐,米尔恰·阿尔布列斯库,德拉戈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语言:英语,梵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年份:2007

《没有青春的青春》剧照

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2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3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4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5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6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3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4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5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6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7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8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9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20

《没有青春的青春》剧情介绍

没有青春的青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改编自罗马尼亚神学家伊利亚德的同名小说。1938年,年逾七十的哲学教授多米尼克•马泰(蒂姆•罗斯 Tim Roth 饰)本打算自杀,却被闪电突然击中。严重烧伤的多米尼克得到了罗马尼亚医生斯坦库里斯库教授(布鲁诺•岗茨 Bruno Ganz 饰)的救治,痊愈后,多米尼克竟发现自己返老还童,并分裂出另外人格。不仅如此,多米尼克还具有梦中学习、透视、意念移物等特异功能。为了躲避纳粹医生鲁道夫(安德烈•汉尼克André Hennicke 饰)的追踪,多米尼克化名辗转于瑞士、罗马尼亚、马耳他、印度等地,直到二战结束。六十年代,某次登山时多米尼克遇见一名叫做维拉尼卡的女子(亚历山德拉•玛利亚•拉拉 Alexandra Maria Lara 饰),与他年轻时的未婚妻劳拉一模一样。维拉尼卡及朋友山中遇险,被多米尼克救治后便拥有了梦中追溯语言起始的能力,却因此加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满月之下请相爱只是陌生人山之外凶手的样子附身记忆迷宫独孤天下之异瞳天才进化论狙击精英:绝路反击空气人偶舍我其谁THEK2狼孩的真实冒险是咁的,法官阁下骗假不留雀斑公主心灵驿站3/19鬼使神差绑架之都鹰与枭百妖传之九天玄玉该隐山成长边缘幸福美丽绽放恋爱的那点事儿寻找爱的冒险下一个就是你3里米尼恐怖神棍节

《没有青春的青春》长篇影评

 1 ) 梦魇。镜子。死亡。

2008年的某天凌晨看完这部电影,在混乱的思绪中写下这些。

一些线索:1) Laura说很想帮助他的研究,可是永远进入不了他的世界,所以她不得不和他解除婚约,嫁给他人,并死于难产。

这是他永远的痛苦记忆。

然后他遇见了Laura的替身。

她真真实实帮助了他的研究—找到语言的起源,而且进入了他的生活-- 可以看到他的另一个人格。

一切看似完美。

然而结局仍是分离,幸好没有难产—他看见了她抱着自己的孩子,在火车站。

这两个女人分别是他两段生命中的真爱。

分离也是注定的,否则,当他重新回到原来世界的时候,应该是已婚身份了。

2) 他终其一生想要完成他的著作— 语言的起源,或者,至少在Laura离开他之前他是充满斗志向所有人宣称自己将迅速完成研究的。

可是Laura的离开不外乎是对他的致命一击。

每晚的梦魇困扰着他— 不同的语言文字,混杂着Laura的脸孔和永远爱他的誓言。

所以直到70岁,他还是没有完成。

他开始绝望。

于是选择自杀,然后意外遭到雷劈。

他获得了年轻的身体,并且获得了一个理性的人格,帮助他在各个方面度过难关(教他向医生说需要一个新的身份;在替身Laura噩梦时告诉他要给他暗示,对她说一直爱她,成功平抚了她的不安;等等)直冲向最后的目标— 完成研究。

他重新有了精力和机遇(替身Laura的语言)完成他的著作,然而最后他还是杀死了那个理性的人格,选择放弃。

一如雷劈意外之前的他那样。

感性战胜了理性。

人类感性的一面永远是对进一步知识探索的一个障碍。

这可能就是影片对我最大的启示。

正如理性人格对他说:所以你永远都完成不了研究。

片中很多内容都在叙述这一个观点— 例如,纳粹的女特务从一开始的刺探他,到后来为他而死;希特勒想找到长生的秘诀残暴对待动物和诸多的不择手段导致了人类的灾难,最后被大多数人强烈反对并且压制了;原子弹的发明可能进而促成新人种,拿来进一步研究,然而人类控制了它的使用,等等。。

3) 有很多西方哲学最喜欢探讨的事物:多重人格,镜子,梦境,时间-空间,轮回,主世界和次世界,voyaging,超自然力量,scripted life, 本我和超我…… 在西方文化中,通常镜子和梦境是使人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

影片中大量运用了这两个元素来制造过渡和切换。

镜子中的呈象都是反的,影片也运用这一点来表现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格:一个代表感性,一个代表理性。

感性的人格喜欢女人(明知道是纳粹女人,仍然挡不住诱惑),富有同情心(拿起骷髅端详,眼泛泪光),难忘旧情(Laura),满怀爱情(不愿意看到心爱的人因为自己老去而选择离开并放弃理想)。

而在这些时候,理性的人格只是在旁边事不关己的站着。

在发现骷髅的时候他说:我现在让你自己呆一会。

4) 对三支玫瑰的解释他最后说的话是:等到下次你们再问我这些问题,我就可以回答了。

老头们问:是什么问题?

他说:是我们都关心的问题。

然而他死了。

可是谁又能说死后不能知道更多活着的时候无法知道的事情呢。

“下一次”是死亡之后的聚会吧。

死亡或许是除了梦境和镜子之外第三个通往另一世界的“道”(片子中多处出现汉字— “惟有道”);也是第三朵玫瑰的意义所在(最后出现的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在问第三朵要放在哪里) 是另一段旅途对他的召唤,也是他第三段人生的开始。

玫瑰,在这里,代表人性中的温暖(代表爱情,代表女人,等等);同时,也应和了法语中常说的“La vie en rose” – 代表着人生。

 2 ) 科波拉的“烂片”

记得这片子刚出来时,在连篇累牍的“烂片”声中,好像是木卫二的文里说了一句:上天给了他才华,但又收了回去。

这话太厚道了。

因为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烂片。

如果是的话,十分钟之后完全可以一边骂娘一边关掉播放器,用不到半小时,世界就清净了。

而《没有青春的青春》还能让人看下去,用稳重的镜头、精致的光影诱着人绞尽脑汁地看下去,拼命想看懂,但就是看不懂。

——算你狠。

因为字太小,我没能看完豆瓣上关于此片的若干长篇评论,包括浮士德主题、哲学、存在主义等等。

只能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理解:全片的主要内涵是一个“人——时间——记忆”的三段论。

人的自我存在由记忆构成,而记忆的主要元素是时间和语言。

因此影片中途出现的纳粹博士的话是“题眼”:人如何处理时间?

这意味着对记忆的安排和对自身存在的理解。

接下来,科波拉把这个理论落实到活人身上:男人多米尼克的经历是肉体逆时间而行,变得年轻,而精神随时间前进,见识更广阔的(主要是二战和战后的)历史;但由于他有一部分记忆留存在“返老还童”之前,即关于劳拉和著作的这两件刻骨铭心之物,因此在“新生”和“延续”之间发生了分裂。

另一方面,女人维罗妮卡的经历与之相反,她是肉体顺时间而行,加速衰老,精神却逆时间而上,回归到远古的先知时代。

和多米尼克相比,维罗妮卡不存在面对逆流开始前的记忆之问题,反而面临着如何处置未来:老死或逃脱。

这两条从根本上完全互逆的人生轨迹使得他们注定无法共存,爱情只是这两条方向不同的时间轨道上擦出的火花,碰一下就灭了。

如果能把这点事拍明白,科波拉就很霍金了。

但他还想维特根斯坦一下,于是又把语言加进来。

走向未来的多米尼克发明了新语言,走向古代的维罗妮卡则逐渐回归语言的源头。

文明的两个端点开始撕扯多米尼克:他同时向往创生者和回顾者的身份,然而合一的代价会危及维罗妮卡。

这个失败如果能被设置成逆行结束的契机,那么影片还可以更清晰一些。

但科波拉貌似太喜爱梦幻,搞了一次庄周梦蝶的套路,结果水又被搅浑,彻底让观众断了破解密码的指望。

由于看不到原著小说,没法知道如此晦涩的罪魁是作者还是导演。

罗马尼亚,神学家,听上去够德古拉的了。

有一阵子,巴尔干地区的神秘学、宗教学研究和超现实主义艺术兴盛一时,可能是拜占庭传统的影响。

如果用更玄一点的“庸俗象征学”来看,多米尼克的“青春”是每一个文明都曾经和正在的经历:平地一声雷劈出来的“新生”与每每在历史书上出现的“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走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并无不同,看似朝气蓬勃的“开国立业”,实际上却并非一夜之间就能变回白纸一般的婴儿。

更大的历史循环早已套牢每一次“新生”“重新开始”的妄想。

在文明的巨大链条上,没有什么“开端”是混沌的开天辟地,不用背负一点传统和记忆的旧债,因为假如否定了记忆,也就是否定了由记忆构成的自身。

从这个意义上讲,确实没有青春可以是青春。

PS:前日听说科氏的又一实验室作品《泰特罗》也已出炉,也许应当给标题中的“烂片”后面加个“1号”。。。

但得等看了才能知道。

 3 ) Youth Without Youth

So it's come back to my old passion again: Philosophy of religion.科波拉借多米尼克的口道出自己的心声。

科波拉老了,老得开始神神叨叨,探讨起这种古老的,深奥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The concept of tetralemma logic, the four possibilities. What you say is so, or it is not so. It's also so and not so combined. Or it's neither so nor not so combined.整部电影就像上面那句E文一样复杂,虽然只有一个词不认识。

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曾经迷恋老庄很久,不是因为什么哲学思想,而是因为蔡志忠的漫画。

漫画上没有庄周梦蝶的故事,变个大鹏什么的倒是印象深刻。

庄周能想到这些,所以他才能成为哲学家。

多米尼克能想到这些,估计是因为那个梦境无比真实,而且又有前人的提点,虽然他把那位前人错当成了国王。

做梦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大卫.林奇的《穆荷兰大道》,那么真实的梦境,真实到可以让人反过来怀疑现实。

可是谁又能说梦境中的事物不是真实存在,不是可触可感的呢?

那样一来,梦境里的自我就是第二个可以感知的自我,两个自我,无论性格如何迥异,都深深地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感知,互相梦见对方。

影片的重点还不在这里,相对的那个梦境只不过是老多米尼克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

他年轻时一心向学,忘记了身边的人。

老的时候,学问没有做成,反倒是要孤独终老。

梦境中的返老还童是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多米尼克到底会把那第三多玫瑰放在哪里?

是家庭,还是事业?

影片中的语言学家多米尼克由Tim Roth出演,这也是Tim向往已久的想要出演的科波拉的电影,他也没有辜负科波拉的希望。

片中Tim的表现近乎完美,只不过那两个中国字实在听着不像。

最喜欢多米尼克刚刚返老还童,护士给他穿上衣服,然后让人送他去某地疗养那段。

多米尼克还没适应年轻的身子,佝偻着背,脚步却轻盈。

让我想起了Al演《教父III》时的样子。

刚返老还童的多米尼克经历了一个换牙的过程,预示了一个奇迹般的新生命的开始。

影片末尾,多米尼克捂着嘴走出咖啡馆,然后吐出那两排新牙,预示着这个生命的殒落。

当多米尼克摆着走路的姿势,躺倒在雪地里,人们翻出他随身携带的护照时,上面写着的却是梦中伪造的身份,Martin Audricourt的名字,而出生日期则是April 26, 1938。

这个结局,到底说明梦境的确如此真实,还是,这个只不过是梦中人Audricourt死去时的场景?

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多米尼克,把最后那支玫瑰放在哪里。

http://imapollo.blogbus.com/logs/23693940.html

 4 ) 二元对立与三位一体

学术与爱情是多米尼克2次人生中对立的主题。

在第一次的人生中,年轻气盛的他毫不犹豫放弃了爱情,最终孤独终老自寻短见;第二次人生,拥有超人能力的他却在越过学术终点的前一刻为爱情止步。

理性自我,感性自我与超越自我,纠结共生于多米尼克的两次生命旅途。

当然,超越自我,是在多米尼克真正迎来生命终点的时候,才出现在他手中的玫瑰。

 5 ) 梦中の女子与玫瑰

(2011.12.07) 不论是一心只求学术、理性地求知求学求问的多米尼克,还是愿意为深爱的女人放弃一生成就、感性至上的多米尼克,他们都注定不能完成那部语言学巨著,都注定与爱人分离,然而后者多了心爱女人为自己诞下的灵童,让她们过着美好、充满希望的生活。

第一朵玫瑰落在手中,那是已然的事实,第二朵玫瑰掉落在腿上,那是一个如无底洞般的梦境,第三朵玫瑰紧攥手中,那是多米尼克又回到了自己的现实,并通往第三个世界继续求知的通行证。

因为爱,早已催化了时间,可以返你青春,也可以牺牲青春的容颜。

多米尼克最后打碎了镜子,回归了真我。

一切如庄生梦蝶、蝶梦庄生,人生成就一个二十年积淀的梦,也终究惟有道。

科波拉告诉我们,没有青春的青春这个悖论,是如何穿透了多米尼克的一生,或者只是那一晚短浅的梦。

 6 ) 如果可以重头来过

《没有青春的青春/Youth Without Youth》是一部蛮有意思的电影,也是一部很私人的电影。

在科波拉这个年纪,声望、财富和褒贬什么的应该都不再重要,更何况该有的都已经有过了。

如果我能重新活过……每一个人大概都曾经做过这样的假设。

尤其是当自己背靠墓穴的大门回过头来的时候,对自己整个一生的经历会有绝然不同的审视。

这种特殊的视角,只能被时间给予而无法人为地复制和借鉴。

我向来以为,如今我们对“成功”的理解太片面也太狭隘。

成功不单单是以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开什么价位的车、银行里有几位数的存款、跑上大街有多少人围着你要签名这些来界定的。

成功的人生就是在垂垂老矣的时候依然可以说:如果能有重头来过的机会,我还是要这么活。

所以假使到了暮年就变得不值一提,那么我们现在又何必为了博得他人的首肯而费尽心机呢。

但在现实里究竟是没有这种机会的,所以马泰最后还是死在了圣诞节的街头。

手里拿着终于找到了的第三支玫瑰。

科波拉花了124分钟来讲这个故事,我同样花了124分钟来聆听。

我所听到的是:如果没有爱,永生要来何用?

如果没有爱,窥尽世间一切的奥秘又有何益?

换一个人,科波拉的故事就可能换一种含义。

部分取决于讲故事的人,部分也取决于听故事的人。

 7 ) 神秘的玄幻,刻骨的孤寂

影片的确有些深奥、晦涩,但却不妨碍我的用心理解Tim的好些电影都透露出这样一个主题:孤寂在这部电影中,这种孤独感的体会也是很难磨灭的他在毕生研究着语言学经历了那次雷击之后,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将他带入了一个用意志、精神维系 掌控的世界他在坚持着什么,他在探索着什么冥冥中遇见了似曾相识的爱情,那女子的遭遇也是类似一种“灵魂转世”的玄妙当她和他在一起时,也渐渐坠入了一种不可知的玄幻境界她迷惘痛楚的在时光隧道中追寻,代入那些已经遗失消亡很久的语言 文明他在深夜及时的记录下她呢喃的古老语言呓语又心疼着她在这时迷失自我的痛苦渐渐的,年轻美貌的女子因为和他在一起而变得苍老,生命转瞬即逝他放弃了即将可以完成的著作,离开了她这种爱情亦是种无疾而终的伤感和孤独仿若是回到了那片广袤无垠的大海,在海上的船上,他也曾和一个自己倾心的女子相遇但因为已深入骨髓的孤寂,他对她止步了这次亦是同样深刻动人的感情,最后还是消散在那不可触摸的精神阻碍上看Tim Roth的几部电影都会感觉处在孤独和寂寞中,找不到出口,望不到边际..

 8 ) 人生如梦

盛佳蓝光标注。

讲述关于梦境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那真实的梦境,真实到可以让人反过来怀疑现实。

可是谁又能说梦境中的事物不是真实存在,不是可触可感的呢?

那样一来,梦境里的自我就是第二个可以感知的自我,两个自我,无论性格如何迥异,都深深地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感知,互相梦见对方。

本片剧情讲述年近70岁的多米尼克回首自己一事无成的一生:无法完成唯一的著作,没有伴侣,孤独终老。

抱着对人生的深切遗憾,行将朽木的他决定在复活节这天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自杀。

而老天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一道闪电有如神谕般赐给他崭新的生命,给他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多米尼克脱胎换骨为40岁左右健康的身体,生命的时钟在他身上拨回并停止了,多米尼克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他未完的事业,去了却他未了的遗憾。

如果仅仅是这样,就太简单了,他还得到了更多的东西,他大脑的活动能力得到大大加强,在梦中多米尼克也能高速学习吸收知识,前面一生所研究的各国语言在梦中被逐一被掌握,他的自我意识愈发强大,在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都向着更加深入的纵深发展,在向两个方向越走越远时,多米尼克的意识分裂成了两个独立的人格,理性人格显得严谨冷酷,他能够准确把握现状,精确分析数据通古晓今甚至预测未来;感性人格能敏锐的感知周遭和表达丰富的感情,而且在个人能力凌驾人类之上时任坚持作一个普通的学者,继续研究“起源”这一庞大课题,它所涉及的语言起源、人类意识的产生,甚至时间本身的问题都是多米尼克倾尽一生要追寻的奥义。

正如劳拉所说,多米尼克对意识的探索让他的精神如同抽离现实社会,其他人很难了解他和进入他的世界。

理性多米尼克如同感性多米尼克的守护天使,时刻围绕他提醒他,以精神或实体的形式与这个身陷现实世界的感性多米尼克交流。

早在医院的时候,多米尼克就显示出了他梦的预见性和真实性,出院时他说昨天在梦中见过来接他的车,而这成为了现实;在被像实验动物一样作了全身检查后,多米尼克说如果他将春梦和现实混淆了,那他的生活一定比他想象中精彩,他自己也分不清那场梦是否真实发生过。

所以,理性的多米尼克应该是感性多米尼克的梦中人,是一个多出来的新的自我,而这个多米尼克也具有真实性,如所谓的四维逻辑理论,四种可能性:不变是真理、变化是真理、不变和变化都是真理、不变和变化都不是真理。

娇艳的玫瑰,一朵给现实中的感性多米尼克,一朵给梦中的理性多米尼克。

凭借超强的意志力,多米尼克有了超人的阅读能力和记忆力,了解了人类难以获得的知识,拥有他都不能理解的力量;他能够隔空窥探他人的思想意识,如他为维朗尼卡解梦;控制他人意志,如让德国医生饮枪自尽;改变现实事物,如凭空出现的玫瑰;还有长生不老的躯体。

总之,多米尼克成为一个将人类一切可能的能力都放到最大的特殊的人——人类的精邃。

他纵向探索人类意识的根源和去向,并以其超人的智慧预测了未来的核战,人类悲剧性的末日,他以自创的语言直接给2010年留言,希望通过自己提供的资料解除人类的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延长人类的历史,也许那就像击中多米尼克的那道闪电一样给人类一次重生的机会。

而从理性多米尼克的角度看,人类必将经历一次毁灭才能完成向更高级的生命形式的进化,即电子脉冲导致具有无限潜能的新人类诞生,当然,进化的代价就是人类和人类知识的毁灭,没有永生不灭的种族,人类的路终会走到尽头,回归于零。

怀着对人类的无限眷恋,多米尼克不惜抛弃自己的理性意识部分,将镜子打碎。

理性多米尼克这一论调是宗教哲学关于宿命、关于因果循环的观点,其实细看影片,就会发现其中暗藏机关,片中多次提到注定和梦,宿命的陷阱环环相扣、贯穿始终:多米尼克即使在超能力的帮助下也没能完成自己毕生的著作,哪怕只差最后一章,亦是没能窥见秘密的谜底;他注定会失去维朗尼卡,要么离开要么看着维死去,就像失去劳拉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否因为透过维知晓了人类不可能知道的信息就必须以生命为代价偿还,完成因果循环?

感情与知识真的就是一个单选题,得此必失彼吗?

不得而知。

多米尼克也没有活到100岁,还差一个多月就满100岁,又是一个不圆满。

在多出来的几十年生命中走了很远很远,了解了深不可测的知识,做了常人办不到的事,但是,他始终没能知晓他想知道的人类语言起源的秘密,没人陪伴孤独一生,走再远都如转回原点,在老天给予他选择的能力后,依然没有改变这结局,选与不选没有绝对的区别,偶然与必然互为因果,未完成的还是未完成,遗憾的更为遗憾。

多米尼克曾在自杀前夜走到选择咖啡馆,经过30年,在外面兜了一大圈的他疲惫地回到选择咖啡馆,这里似乎也暗示回到原点的多米尼克走完了他人生最后的一步,上天赐给他的这一步有如蓝柯一梦,精彩绝伦,但这一步仍然是迈向终点的一步,不能改变结局。

他说这好像庄周梦蝶,梦会醒,在他年轻的梦中没有他的老朋友,如老友所说:当多米尼克有了意识,当他醒来时,他会径直走到选择咖啡馆,也许这是他潜意识中选择的归属地。

在咖啡馆见到老友意味着他将在那个和他们同时代的老朽的多米尼克的意识中醒来,于是年轻的梦中的事都被这个近百岁的老人忘记,只是冥冥中知道还有那么多困扰着他的问题,最后仍充满遗憾地倒在雪地上。

而另一种可能性是:年轻的多米尼克在他选择的咖啡馆这个归属地作了一个老朽死去的梦,在梦中回到原点,他见到了38年的老友,老友们都不知后来发生的事,而他自己的梦具有真实性,瞬间梦中老朽的他成为现实,忘记了年轻时的知识与记忆,脑筋迟钝,牙齿也掉光,咖啡馆服务生的话也证实了当时并没出现他的老友,老迈而无超强精神力的他无力再从衰老的梦中醒来,不甘地死在雪地中。

第三朵玫瑰,献给做梦的或是被梦到的老多米尼克。

人生如梦唯有道。

维朗尼卡的经历则是另一首插曲,很像东方宗教所说的灵魂转换、灵魂附体。

14世纪的印度中观教教徒洛佩尼出现在维朗尼卡身上,也许同样经历暴雨闪电和都困在一个洞口极其相似的山洞为洛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远在不同时空的洛在维的身体中醒来,而维的精神则暂时处于休眠状态,对洛支配身体时所发生的事毫不之情。

以佛教轮回的观点看,也有可能洛是维的前世,所以她们在精神上产生了联系。

东方学家朱塞佩也提到发生在维朗尼卡身上的事有如梦一场,维梦见自己是洛佩尼,而这个洛佩尼是曾经真实存在的,她生活的时间、空间乃至她本人都是有据可考的,这是一个回朔历史的梦;又或许是洛佩尼困在山洞里的时候梦见自己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见到多米尼克和很多说其他语言的人,当她被这些人带回到印度的山洞时猛然醒悟,醒来的洛必定猜到自己将被永远埋在这个洞中化为枯骨,这是一个预见的梦。

此后,维朗尼卡的身体打开大门,各种古老的灵魂(暂且称死去的人的意识为灵魂)在维的身体中进进出出,来到维朗尼卡身体里的灵魂似乎都停留在自己生前的某个记忆阶段,不知道自己已死,这就更符合梦的说法。

各种意识在维朗尼卡体内造成维的大脑超负荷运转,严重虚耗,不同年龄意识主体的转换令维的大脑不能正确判断自己的年龄,维加速老去。

这是多米尼克不愿让她付出的代价,于是用放弃著作离开维朗尼卡来换回维的青春。

几年后,也许是十年后,多米尼克与维朗尼卡在火车站的相遇给我们留下无数疑问和悬念。

首先,那是维朗尼卡吗?

她与多米尼克迎面相遇却没有相认,而且她说法语;如果她是维朗尼卡,那个十岁左右的男孩会是多米尼克的孩子吗?

没有答案。

多米尼克的意识真的消失了吗?

相对的那个梦境只不过是老多米尼克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

他年轻时一心向学,忘记了身边的人。

老的时候,学问没有做成,反倒是要孤独终老。

梦境中的返老还童是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多米尼克到底会把那第三多玫瑰放在哪里?

是家庭,还是事业?

这是我们很愿意去猜的一个问题,他会不会又开始了另一个梦,或者在另一个时空从梦中醒来?

科波拉带大家作了个连环梦。

本片绝对是部让人不能不看第二遍的电影。

 9 ) 没有青春的青春

由于经济原因,大多数涉及宗教题材的电影都是以基督教为背景,其实佛教和其它东方宗教可发掘的东西远比基督教要多。

本作女主角维罗妮卡意识错位,得到了宝生空行母的记忆和思想(或者说被附体),片中又提到了月称菩萨和湿婆,杂合印度教与佛教的元素,赚足了人们的好奇心。

可惜维罗妮卡逃脱不掉成为主人公写书素材的命运,又神奇地进入更原始的语言状态。

如果在女主人公身上找出男主角被雷击之后神起变化的更深层原因和意义就更好了。

 10 ) 字幕很出色

这部电影剧情很好,美中不足是主人公的多重人格有点画蛇添足。

由于经济原因,大多数涉及宗教题材的电影都是以基督教为背景,其实佛教和其它东方宗教可发掘的东西远比基督教要多。

本作女主角维罗妮卡意识错位,得到了宝生空行母的记忆和思想(或者说被附体),片中又提到了月称菩萨和湿婆,杂合印度教与佛教的元素,赚足了人们的好奇心。

可惜维罗妮卡逃脱不掉成为主人公写书素材的命运,又神奇地进入更原始的语言状态。

如果在女主人公身上找出男主角被雷击之后神起变化的更深层原因和意义就更好了。

我很想看到有深入东方宗教的带有神秘色彩的电影作品,可惜亚洲国家不是经济实力不济,就是电影基础不好,难以完成这样深邃的作品。

顺便夸一下本作的字幕,相当有水平,一些佛教的语言翻译得很准确。

《没有青春的青春》短评

庄生梦蝶,再也难现教父的辉煌。。

2分钟前
  • 没心没肺的石🔥
  • 推荐

导演如果不是科波拉豆瓣上有些煞笔能分析出个狗屎。求求你以后别拍电影了好吗,除了几处镜头感您还剩下什么。

4分钟前
  • 宅拾叁
  • 很差

庄周梦蝶,亦真亦假,虚虚实实。

5分钟前
  • 推荐

科波拉功力深厚,颠倒、倾斜,镜中的画面以及配乐都是一流。只是故事太过玄妙,看到中断始终无法明白故事要表达什么,而且tim roth以前角色给我印象太深,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6分钟前
  • .H
  • 推荐

看过,但是印象不深刻。

7分钟前
  • 小小白药不能停
  • 还行

如果我是黄药师,我想有选择

12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看 不 懂 啊

15分钟前
  • Agraynel
  • 还行

极难寻觅资源,最后在人人才有下载,百度却搜不到这一资讯。许是期望值高,看了感觉很一般,创意不错雷击后返青,可故事讲得太差,平流死水又没巴顿那样隽永,时间分层不清,还夹揉双重人格,终归流于神神叨叨:遇到另一个雷击女孩,黏黏糊糊后无疾而终。给二星半吧。没看过就可惜,看了就知并不足惜。

19分钟前
  • 小重山
  • 还行

有趣的题材怎么能被拍得这么dry⋯⋯

22分钟前
  • Youngerer
  • 较差

25分钟前
  • 不如的我的
  • 还行

科波拉真是老妖怪。肆意地玩着故事,而极多的镜子映像,倒置斜置映像,让人看到某种影像探索的可能性,非常impressive。逼近八部半的杰作~

26分钟前
  • Lies of Lies
  • 力荐

这片恐怕最后有点乱。

27分钟前
  • 当局
  • 很差

被智商压制了……

30分钟前
  • SuuuHannn
  • 较差

跳着看的,只是想看看TimRoth

33分钟前
  • suanle
  • 较差

小闷

36分钟前
  • 面面
  • 较差

不仅不是情色片,竟然还是穿越、修真、求道片。

40分钟前
  • 微笑迦朵
  • 推荐

神秘,追溯时间的第三支玫瑰。

45分钟前
  • 麦兜
  • 较差

即便返老还童,人生也会有新的遗憾,不圆满才是存活的意义

47分钟前
  • 一杯小啤酒
  • 较差

玄学电影。哲学碎片。

52分钟前
  • 寸言土
  • 推荐

基本属于导演自扯自蛋

54分钟前
  • roizzele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