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有点看不懂Chin,Chin从一开始就是个不甘平凡的女孩,虽然她总是强调自己的平凡,当人们过惯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后,往往就会向往惊险刺激的生活,而Chin应该原本就是喜欢O的,O的神秘激起了Chin的求知欲,而托尔更像是她聊以排遣的情人,托尔是个疯子,有趣的疯子,他可能不如O温柔,也比O晚一步来到Chin的身边,虽然他是先出现在Chin生活中的人。
其实,托尔也很温柔,只是不善于表达,最后,他送出史努比的时候,真的让我很感动。
真正爱你在意你的人,就是会记得你的爱好,一句话。
最让我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德华哥竟然不是这部电影最后的赢家,他的哥哥败在了癫痫病上,他竟然也重蹈覆辙了,遗憾。
两位杀手都很迷人,用“这个杀手不太冷”来形容他们更贴切。
电影中,史努比的情节很有意思。
尤其是托尔取走史努比的那一段,几乎是神话了托尔。
想想,可以算是传说了。
惊讶的发现了《全职杀手》的3个不一样版本,一个是开头O说日文,Tok说英文的,还有两个都是国语版。
而其中的一个国语版配乐竟与另外两个版本不同,我想说这个配乐不同的那个才是小时候看过好几遍并留下深刻而奇特印象的那部《全职杀手》。
我看的那个版本Tok出去杀白衣胖子的时候放的是节奏很有力的电音乐曲,其他两个版本放的都是交响乐。
这是一个最明显的地方。
以下暂称我看的是A版,另外两个是B版。
整个片子的感觉由于两个版本配乐的不同,气氛全然变了。
举例说明:O在用望远镜看小秦的时候,B版的配乐是紧张的,诡异的,意在渲染杀手生活的恐怖,危险,小秦为杀手做小时工,危险随时可能尽在咫尺却浑然不知,让人提心吊胆。
但A版的配乐是很沉静的,舒缓的,不失一丝孤独的意味,让人感觉O时刻关注着小秦的安危,窥视着她作为普通女孩的生活,心中有种莫名向往的复杂感觉。
同样一段独白,在这种配乐下却显得完全不同。
A版的配乐仿佛在孤独冷寂的杀手生活中点亮了一丝快慰,B版则全然表达不出这样的意思。
由于B版音乐节奏感很重,整个影片人物塑造都随之有变。
B版开头的尸体伴随着非常重的诡异音乐出现,O的出场和形象始终伴随着这种紧张感,惊悚感,形象非常单薄,与很多港片里的冷血杀手无二。
Tok杀人也更着重的突出头号杀手技法的娴熟,自信,得意,配以交响乐,充满了仪式感。
但A版本O和小秦的形象配乐始终很恬静,O在影片中的bgm让我们看到一个冷静,信心,孤独,对杀手生活颇感无奈和伤心的人。
由于A版中Tok的bgm是充满动感旋律的电音配乐,让人明显觉得他是个对杀人充满激情的天才型杀手,每次行动对他来说是很刺激,充满快感的事,整个过程更像是一次探险。
这次回家要掏箱底翻出当年那张vcd来看,对比网上的版本再回味一遍。
如果当年看的是B版,可能不会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最多打70分,完全把影片内涵和深度降低了一个层次。
我坚持认为A版的配乐更符合整个影片的调子,更值得回味。
今天突然想重温全职杀手这部老片,网上搜到其他配乐版本很惊讶,简单表达下第一印象,至于两个版本其他地方还有啥差别,为什么这个样子,还有待你们进一步考察:-D
看这部片子很多遍了,突然想为它写点什么,喜欢里面缠绵悱恻的插曲,似乎是蓝调风格最喜欢O了,可是那个日本男人皱眉的样子,心中惊动,无法自持O的出场简明的告诉了我们:他是O,是个职业杀手. 他把学生时代最好的朋友杀死了,在雾气灰尘的站台,目睹他枪杀的过程,然后,他也死掉了 理由难以揣测,或许也只是为了保护自己 O缓慢的走来,表情淡漠坚毅,线条棱角分明,嘴角微扬,眼神黯淡 他说:干我们这一行的,难免有一天要杀自己认识的人对刘德华没什么感觉,只是他在片中从始至终全然自信的坏笑 还有一贯悠扬的二胡,缓缓的拉,深深的笑,在黑暗中 他的出场很张扬,拿着一大束荼靡花朵,枪声响起的同时,花朵四散,音乐高昂,笑容璀璨 或许阻击抢是世界上最迷人的武器,迷人的可以在枪口绽放出艳丽藤蔓 当O心爱的女人死去,他挣扎了,他疯狂了,可是她还是死了,她是因为O死的,随着那首缠绵悱恻的英文歌,我看到他伤害自己的样子,很心疼,很强悍,很迷人,蓝色的光黑色的阴影,我亲爱的O 他的眼神真的很恐怖,但这一次,他救到了她,我想他是爱她的吧 他给她套上防弹衣 他说:跟我出了这扇门,你的命运就会改变 然后她明媚的转身,拿起阻击枪,毫不迟疑的跟他走.....多么令人着迷的男人 谜,连贯的谜,托而象鬼一样的消失,最后死亡的胜利.最后,到底莲,是等到了哪个男人 喜欢那辆红色跑车,忧伤远行的音乐,风一样的行走,突然发现或许就是可以这样的离开 O说:男人的事情由男人解决..... 托而要杀他,而莲,她发现她同时爱上了他们,但她还是决定和O离开 喜欢那种流浪死亡的气息,O希望世人不知道他的存在 但我相信,最后托而死了,O没有,他们可以远行,我喜欢他笑的样子,极其珍贵 最后,O的眼神,我终于发现,原来随时准备睡去,他被寂寞颓废和紧张折磨着,他可以随时睡去 无论谁死了,他都是最完美的结局 感谢杜琪峰
我不是重温,我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
我不知道自己看的是删减版还是完整版,看了几篇其他人的影评我推测我看的的是删减版。
我喜欢华仔,是华仔的路人粉,是冲着华仔看的这部电影。
看完之后又看了几篇影评,便试图自己也能写一篇影评。
我是个偶尔好奇心很重的人,有时候也会尝试着去解读分析一个人的某些行为,不知道对与否,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这部电影里有很多线索。
就好像一个史努比代表一个杀手任务,代表一条人命。
托尔说,最后一个我送给你。
O稳重理智冷漠的外壳在秦说辞职时出现裂纹,在秦被敌人用枪指着的时候破裂。
他把防弹衣套在秦的身上,以保护者的心态让秦在枪响时跳楼,他牵着秦的手逃走。
他对秦的爱,从南希身上而起,经过两年的窥探,落在了秦的身影上。
当他说他想和秦一起平静的生活,听到这句话时我想的是或许最后的结局是秦的离开。
骑着摩托怀抱一束鲜花,托尔以一种浪漫又痞痞的姿态登场了,一地的炸弹哪个是拉开保险拴的?
这真的是一个骚操作。
我爱了,这是一个不墨守成规且喜欢出其不意的人。
托尔的一身皮衣又和O形成了鲜明对比。
和秦仿佛刻意的初识,狙击枪里故意留下的子弹,向秦坦诚的自己接任务的方法,破坏O任务时的自言自语,狙击警察掩护O和秦逃走,以及那些装在礼盒里的史努比。
“别哭。
这一个呢,我个人送给你。
”仿佛一个预言。
一个荡然肆志的托尔油然而生。
平凡而又不甘于平凡的秦小姐,或许在南希失踪警察上门的时候就起了心思脱离平凡吧?
她的很多行为都是刻意的,找兼职的小纸条,打扫卫生时的观察,窗边换衣服,剪报等等。
像一场钓鱼,自己做饵,等待猎物上钩。
所以她不拒绝托尔教她练习枪法,又在O为她穿上防弹衣后主动拿起了枪。
十一点,托尔和O一起站起来,秦的视线先看向O,然后看向托尔。
秦告诉Lee托尔赢了。
可是托尔死了,借由Lee抹掉了O的存在。
以后从此秦和O双宿双飞?
当生活平静下来趋于平凡,不甘于平凡的秦是否还能继续平凡呢?
托尔为哥哥包扎伤口时说“我不喜欢借刀杀人,不光彩。
”就像一个坦荡荡的侠客一样,他渴望和O一战。
紧接着警察发现了O假地址墙上的纸条,多么刻意,一个两年前O交代给秦的话被贴在了墙上等待被人发现。
整部电影我能试着解读O、托尔和秦的行为,但是我不懂李警官,我想不通的就是Lee警官。
同事受伤,史努比被抢,然后他辞职,去给两个杀手写书。
我想不通他的心理变化。
我写的有点乱。
我果然是喜欢华仔,托尔死了我一点都不开心,我希望他能哈哈大笑着回去跟秦说:“我回来了。
”
全职杀手 (2001)6.82001 / 中国香港 / 剧情 惊悚 犯罪 / 杜琪峰 韦家辉 / 刘德华 反町隆史
有时候,我们会说一个人没有追求,因为他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用世俗的眼光看就是没有追求,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但换一种想法,这其实也是古人所说的清净无为,与世无争,干干净净,我走我的小路,你走你的阳光大道,这未尝不是一种境界。
又说回来,追求,未必那么炫目,未必那么让人幸福安康,或者说追求有时候很可怕,会让人铤而走险,会让人不顾一切,会让人走火入魔。
O喜欢低调,杀人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为了养活自己的一种工作,除此之外他不希望别的,就像白领干完每天的工作,月底领到工资。
TOK,则是在享受杀人,是位贵族杀人者,杀人不仅是生活,杀人之余还希望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所以他不惜不顾生命,与O火并,结果与他哥哥一样,在即将夺得金牌的那一刻,他倒下了。。
多么可怕,多么让人难过,难道这就是我们追捧的追求,这就是我们要夺得的名吗?
未必。。
O(反町隆史饰)是亚洲第一的杀手,他小心谨慎,为了不暴露杀手身份干掉了高中时期的同学竹野。
O在香港有个住所,他雇人定期打扫,但他真正的住所却在对面,这样既可以通过望远镜看到住所里发生的一切,还可以躲避仇家的追杀。
托尔(刘德华饰)是一个新上位的杀手,他作风大胆,想出名,为了成为亚洲第一决定挑战O。
在杀O之前,托尔想先和他交个朋友,于是学会了日本话。
托尔接近秦惠莲,一是喜欢上了这个姑娘,二是为了能全面了解O。
原来托尔本名叫骆达华,他哥哥骆敬华因为癫痫病发作错失了1984年奥运金牌,托尔自己也是神枪手,但同样因为癫痫病无法取得好成绩。
两人在射击界消失了。
他哥哥正是杀手O的经理人(难怪骆达华能找到O)。
女孩秦惠莲(林熙蕾饰),从台湾来香港,懂日文,所以在一间日本录影带店工作。
她在香港唯一的朋友南茜在给O帮佣时失踪,她应征给O帮佣以查明真相,成为O雇佣的第二个女孩子。
秦惠莲发现每次O外出,那里总有杀人的新闻,于是肯定了O是杀手。
渐渐地她和O之间有了感情。
原来南茜在一次O仇家的报复行动中送了命,O没来得及救她,于是把她埋了。
秦惠莲也遭到了O仇家的报复,这次O及时赶到救下了她。
面对警察的追捕,秦惠莲拿起枪,站在了O这边。
对于完全不同个性的O和托尔,秦惠莲无法选择究竟跟谁。
国际刑警Lee(任达华饰)已对O进行了5年以上的追踪。
在一次追捕O的行动中托尔出手给O解了围,他手下一女警官(应采儿饰)倒在了血泊中。
回到办公室的Lee见到了托尔,托儿在他面前竟然一下子就消失了。
于是他辞了职,写下了杀手O和托尔之间的故事。
秦惠莲找到Lee告诉他故事的结尾:托儿接到了他最想到接到的订单:找出O来,杀掉。
两人在烟花仓库生死对决,托尔干掉了O,成为了杀手界的金牌得主。
秦惠莲走后Lee追出,在远去的汽车里依稀看到了O。
原来真实情况是托尔癫痫病发作,O干掉了托尔。
托尔希望留名千古,O希望没人知道他的存在,求仁得仁,秦惠莲说的结局正是他们都想要的。
于是Lee写下来托尔干掉O的结局。
剧终。
“干杀手这一行,就一定要做到六亲不认,因为难免有一天要杀死自己认识的人。
”“再烂的电影,预告片也一样好看。
”“在这等我十五分钟,我去杀几个人,很快回来。
”“狙击枪发射后都自动上一颗子弹的。
”香烟浸泡在水里,去掉香烟盒睡后留下的残渣就是尼古丁,放入针筒可以当毒药杀死人的。
两人对决前,O对秦惠莲说“我来接你”,托尔对秦惠莲说“等我回来”。
夜视镜不敌闪光弹,果然一物降一物啊。
“不管什么片子,最要紧就是不要闷,而最重要的是要有新意。
”几段枪击的场面都很有新意,但总体来说感觉还是形式大于内容。
陈凯歌曾经如此评价自己的《无极》-我的作品观众五年之内都是看不懂的,虽然日后的谢张事件阴差阳错地验证了他的“预言”,然而我认为,配得上这句话的导演还得是银河映像的大佬杜琪峰。
说起香港导演,大陆的路人一定会提及徐克、王家卫(虽然很多人其实都没看过)、吴宇森甚至许鞍华,杜琪峰在更多时候是个熟悉的陌生人,虽然偶尔有《黑社会》结局面目全非、《大只佬》惨遭阉割变成《大块头有大智慧》等事件抢占娱乐版面的一小块,然而大部分大陆的路人都只是或多或少的看过他的(惨遭光电剪刀手及国语配音凌辱)少数电影。
幸好,好电影经得起时间的沉淀,无论是永远在奔跑的《柔道龙虎榜》(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还是探索因与果的《大只佬》,还有用吨衡量江湖的《放逐》等佳片都在这十年的洪流中重新被定义,并成为了许多影迷奔走相告的经典。
然而,《全职杀手》,却时常被人忘记。
电影的剧情再简单不过了,说的就是一个张扬的神秘新人杀手、一个身怀愧疚与疲惫前行的第一杀手与一个杀手电影里必须出现的女子的纠葛与争锋。
《杜琪峰与香港动作电影》的作者张建德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是“杜琪峰最自负的肆意之作”,杜琪峰自评《全》是“自己很满意的作品,因为大部分该有的构想都在电影里得到了实施”。
观众对电影的评价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在变,不变的只有“反町隆史真是帅炸”以及“刘德华你别耍帅了你是全宇宙最帅的还不行吗”的评价,接下来,我将从三个角度来说说我对这部电影的个人评价。
(以下评论均不涉及剧透,请随意观看) 。。。。。。。。。。。。。。。。。。。。。。。。
呵呵。
一. 刘德华:其实你很帅从目睹《放逐》中那个”不信邪“任贤齐突然帅到溢出屏幕的那一刻起,我就打心里认定杜琪峰拥有把所有演员,no matter how 矬they are,变成气质外形俱佳的酷演员的特殊能力。
不说老朋友黄秋生任达华吴镇宇刘青云,把自己晒黑也老被说不会演戏的古天乐、从场务做起的林雪、埋在化骨龙里出不来的张家辉、总是瞪大眼睛的应采儿等人,都在杜琪峰的镜头下呈现出喧嚣的外表下安静沉稳又暗流汹涌的气质,才有了杜琪峰最爱的司徒宝、阿鬼、大D等带着独一无二杜氏标签的角色,才有了全职杀手里永远皱着眉头前行的反町隆史和永远微笑着不知进退的刘德华。
反町隆史有多帅,基本每个路人观众看完全职杀手后都要去百度此人资料与照片以了(gui)解(tian)他并一边倒地希望他击败刘德华就足以说明其人气。
但这一章,我想说说刘德华。
“扮刘德华是会过时,但刘德华永远不会过时!
”这句话足以印证刘德华在港人心中的地位。
虽然时不时有《富山春宫图》(→_→)这样的人生污点,但几十年的时光的磨砺,愣是把一个缺少演技(以及歌唱)天赋的小帅哥培养成了天王。
而这个天王的第一座与第二座金像影帝都来自于同一导演杜琪峰,不论是《暗战》里爱喝维他奶的绝症高手,《龙凤斗》里爱叼雪茄的绝症高手,还是《大只佬》里爱脱内裤的抑郁高手,都在帅的掉渣的同时赚取了大量观众的认同感,换个角度说,刘德华的多变与其努力真心密不可分。
那个曾经“不插着口袋耍酷就不会演戏”的刘德华,在全职杀手里颠覆了同样总是面带微笑的那个没有名字的神奇盗贼(《暗战》),虽是颠覆,却也有致敬,不论是永远运筹帷幄的笑容,与男一号的暧昧(这句划掉),犯案时情不自禁的优雅,还有魔法师一样深不可测的能力(两者都在各自的故事中凭空消失),当然,还有同样的失落的圆满结局(下一章细说)。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手持鲜花轰炸大使馆,带着喜欢的人去电影院看杜琪峰(老杜的自恋),十分孩子气又真诚地泡妞,带着比尔克林顿面具大杀四方的托尔-我不是雷神-德华。
二:杀手:逃不开的宿命就像我之前说过的,杜琪峰的电影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超前,其重人物玩主题抓走位造气氛的风格也让许多钟情于“高智商”与爆米花或小清新电影的观众不以为然,反倒是其挣奶粉钱的男女系列还赢得了当时更大的观众(也因此有了刘德华与郑秀文的搭档佳话),而《全职杀手》更是两者皆磨。
看惯了这个杀手不太冷、喋血双雄的观众,对杀手与双雄的模式早已习以为常,于是这部有些意识流,有些跳跃的作品出来时,大部分观众都大呼编剧偷懒,导演装逼,结局莫名其妙,从我的角度看,装逼是必须有的,情节跳跃是的确的,但你说这部电影没有下功夫,是有失偏颇的,这部电影是经得起反复观看的。
全片辗转多地,涉及多门语言,其实说的就是一个华人和一个日本人不服从宿命的故事罢了。
一开场,我们就记住了为了做杀手而时不时得无奈的处理掉有美满家庭的同学的反町隆史和拿着白菜价做毒品买卖,只为挑战擂主,啊不是,是第一杀手的刘德华。
日本人反町隆史对抗的是内疚,在连累了女工另其遇害后,他开始保护他的下一个女工,并在日日夜夜的监视中与女工产生了感情,却得时刻提防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追杀与挑战,做杀手,似乎是日本人永远的宿命。
那个张扬又有点爱使坏(垃圾场射击那段)的中国人刘德华,要对抗的是永远屈居第二的命运。
刘德华两兄弟由于癫痫而无缘奥运冠军,那灿烂的白光与烟花似乎是绚烂又短暂的喜悦的征兆,为了胜利,刘德华踏上了挑战的不归路,巧合的是,在接触与试探日本人的过程中,他也爱上了那个总是欲言又止的女工,两人的决斗,其实是困在宿命里的两个人挣脱宿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杜琪峰还是善良的,《两个只能活一个》中,他让金城武跳过了那个天涯一样遥远的距离,《龙凤斗》中,他让郑秀文充满希望地活在两代神偷设计的骗局中,在《全职杀手》中,他用一个略突兀却又让人信服的方式给予了两个走不出牢笼的杀手一个好的ending,永远活在失败阴影下的刘德华虽然被反町隆史杀死,却在任达华写的书里成为了永恒,而反町隆史活在了现实中,死在了书中,低调地成为了安静的美男子。
又一个失落的圆满,熟悉吗,如同不知生死的无名盗贼(《暗战》)一样,全职杀手刘德华像灿烂的白光与烟花一样,消失了,却也成为了永恒。
粤语版的配乐(从豆瓣一篇影评得知国粤两版配乐完全两种风格)为这个带着极度寂寞的故事添砖加瓦,悠扬的交响乐与刘德华的二胡勾勒出的是杀手世界优雅的孤独,也和刘德华(或是杜琪峰彭浩翔?
)评价的《墨西哥往事》形成了一个有趣的隔空互文。
三:杜琪峰:另类的国际化故作严肃之后,我决定回归我的影评的轻(dou)松(bi)氛围,说说杜琪峰电影中难得一见的“国际化”现象。
全片100分钟左右,出现了包括英语、日语、泰语、国语、粤语(有没有台湾话?
)及少数印度语的搭配。
《杜琪峰与香港动作电影》的作者分析这是杜琪峰对在外国打拼的“流散华人”的刻画方式,即使很爱这本书,我也基本肯定这属于过度解读,“赚钱”二字足够解释全部动机。
而该片一说外语就土炮的情况让我惊恐的想到,上一部让我有如此印象的电影是去年的年度第一烂《风花雪月的事》与前文提到的神作《富居山发春图》,而《全职杀手》与杜琪峰日后的《复仇》都证明,杜琪峰的英语的确是中考不及格的水平,而粤语日语的自如更是衬得英语台词之干瘪与幼稚(林雪的口音也是醉了),而全片最帅的反町隆史是唯一一个只说一门语言(说了一句顶你个肺不算)的主要角色,这也教育我们还是母语好的深刻道理。
最后必须吐槽一下任达华与应采儿的新加坡国际警察的角色,虽然东南亚人的英语口音也很有地方特色,但这俩人的英语发音一脸“大家看呐我是香港人啊都是杜琪峰这傻逼逼我演歪国仁”的即视感,应采儿带着这一怨恨在中途含恨休克,任达华则在被刘德华吓成蛇精病之后最终获得了一句说国语的机会,这句话也点出了电影的主题:“求仁得仁。
”我相信,任达华此时的心里一定是这么想的:“等了100分钟,劳资终于能说国语了!
“
又是杀手最近执着于杀手电影也出于无奈住的地方没有网络只好看电影合辑DVD地摊货 8元50部电影好多动作片这部电影出现了不同地区的几位明星几种语言又是杀手的冷酷还篡改了中国奥运首金的历史事件华仔从头到尾耍帅一个杀手却出乎意料的高调在电影开头出现的简报上“骆家的宿命”这个标题似乎早就注定了 电影最后骆达华的结局人生有些坎就是这样的愚弄人任凭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想冲过这道坎但是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倒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生命就是这样轮回不断重复一样的事一遍又一遍地折磨人当你为自己的幸福而沾沾自喜甚至欣喜若狂的时候往往厄运就躲在你身后
你永远可以相信杜琪峰导演在枪战设计上的艺术水平,那种杀手的孤傲和开枪时的翩翩起舞,这是在武侠题材里才能一见的意境。
电影全职杀手前后的时间段,杜导还有如枪火、暗战、大事件等优秀作品,也为放逐和复仇两部经典奠定了风格。
全职杀手顾名思义,讲述杀手界前浪与后浪的故事。
西装革履的反町隆史,是一名顶级的职业杀手,一人一枪横扫马来西亚火车站。
皮衣皮裤的刘德华,是一名高调的后起之秀,自认比反町隆史更强更有实力,一直想要逼其现身,进行一场杀手之间的真正较量。
从香港到澳门,刘德华几次三番地搞破坏,说是命中宿敌也不为过。
可两人的命运也很相似,都是被中间人给出卖了。
林雪出卖刘德华,不过是觉得猎鹰不受控制,该重新养个新的。
连晋出卖反町隆史,完全是因为要帮弟弟刘德华一把,哪怕刘德华想要公平决斗,根本不需如此。
任达华和应采儿是香港国际刑警,同样想抓这两人 ,旧楼围捕的戏份很精彩,反町隆史利用消防水栓压制警方,并和林熙蕾杀出一条血路。
当然这还要归功于刘德华的远程场控,一把连狙扫平了整个行动队,导致应采儿牺牲,任达华辞职。
任达华被要求为两位顶级杀手写传记小说,而他也很专业地配上了录音笔和文件夹,这个设计真的过于天马行空,有点跟不上节奏。
而且刘德华当晚到底是如何消失的,也没有给出一个解答,还蛮好奇的。
既生瑜何生亮,刘德华和反町隆史的最后一战打得那叫一个浪漫,子弹擦身过,烟花满天飞。
林熙蕾留给任达华一个足以令所有人体面的结局,而事实上这该死的家族病是真坑,毁了一个奥运冠军的职业生涯,也毁了一个杀手的巅峰之梦。
这个电影虽然评价不高,但是我就是挺喜欢的
王家卫的电影里杀手赚不了多少钱,淡季还要去收账来维持生活。杜琪峰的电影里,杀手可以随便出国,并且开宝马奔驰,租两个房子泡妞。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杀手也有小学同学,并且杀手都是被最信任的人出卖
严肃与嬉戏交错、文艺与商业并重,东方的箫乐、二胡和西方的摇滚、交响乐、小提琴一齐流淌,各种致敬各种帅。
彭浩翔的第一个剧本,可惜杜导弄砸了。
浪漫主义就该拍电影
那時候剛看完GTO 完全是沖著反町隆史看的
有外國人角色的港片都很難看啊你不知道嗎
1.竟然有这么好看的双子杀手片。2.此片用了它之前几年流行过的一些电影元素做细节。3.不愧是有彭浩翔编剧,确有他的片段影子。4.银河早期追求的视觉缥缈风也显露无疑,好玩的很。承前《暗战》,启后《大事件》。5.反町隆史在工业大厦里反击警察那段落好看。6.任达华和林熙蕾最后见面的冰室,应该也是PTU里警察夜间碰面那间。7.烟花和古典乐都美丽无比,二元一次融合。
什么破结局,最后癫痫发作,挂啦
刘德华说的那个片子,其实是《杀手悲歌》……阿杜说白了就是想拍一部港版的,让咱亚洲人也来拉丁一番。
因为刘德华,哎,我很看演员的
我不喜欢,有种bking的味道,而且林熙蕾好像个男的。
当年想看反町来着···
几年前看的,印象很深,很好看,很酷。香烟沉淀的毒水,带着面具在街上举着大枪,很帅!!那个年代很帅的片,好多人现在才看,给的分低了
即便是耍帅,杜琪峰也能让刘德华帅出境界!
彭浩翔高中写的一部小说,他来拍更合适,老杜和家辉把它弄拧巴了,劲用过了,录像店的那一幕,我觉得很温馨。
一个字 帅
“穷则思变” 老杜韦生的片子里动作部分总是一种极致的拉扯,“执生”能力极强,以前香港玩电影配乐的那帮人也好牛逼啊! 虽然“装逼”但是老杜要的就是这个状态,韦生又用了这样第三人记叙者的双版本故事 一个女人两个杀手,有想到刘伟强那部雏菊是不是由此开端。(很多迷影部分 哭泣杀神杀手悲歌 还有自己的枪火哈哈哈)
个性三星,电影一星,综合两星
冲着反町隆史和刘德华看的。刘德华演的真是太出色了。把托尼的那种疯狂自负表现的淋漓尽致。一场男人之间的生死较量就这样展开了。最后10分钟真是太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