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前,我曾经发了一条微博:看了一点#欢乐颂3#的新预告,有种很不好的感觉。
正午阳光的新都市现实主义,可千万不要来个三连扑啊。
#相逢时节# #欢迎光临#
那时候我只是看了一个预告片,但却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
我希望我这种感受是不准确的,内心却又非常笃定确实是那样。
现在来看,不仅我的感觉完全正确,并且《欢乐颂3》“扑”的程度还远超我的预计,几乎是全方位的垮塌。
我能做出这样的预言并不奇怪。
今年年初的《相逢时节》就让正午阳光的电视剧口碑遭遇了“滑铁卢”,我也为这部剧写了长评。
那时候我基本确信我把握住了正午阳光的某种“阿喀琉斯之踵”,但我又想,“欢乐颂”这毕竟是正午阳光第一梯队的IP,加上阿耐有了《相逢时节》的经验/教训,应该总会体现出一些进步吧?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目前,《欢乐颂3》作为正午阳光史上“扑街”最惨的剧集应该可以稳坐第一位了。
这个问题值得好好地“盘一盘”。
《欢乐颂3》播放到4集的时候,我写了如下评论:《欢乐颂》能火,关键在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剧集内容本身产生了共振。
剧集直面当时的社会矛盾,不掩饰不矫情,鞭辟入里。
而现在的第三部。
从人设上对之前的五美做了搅拌重组,却没有让人物更立体化,反而显得混乱和悬浮。
张佳宁从《青年医生》开始,演的一直是那种娇憨的角色,赵宝刚是把她当下一个王珞丹来培养的。
在3里面成了成熟的酒店客户经理,大龄剩女,说实话有点撑不起。
杨采钰江疏影演的都是大美女,高知角色,从人设上显得重合,然后一个神秘的像谍战人员,另一个还能动用跟踪等手段,这俩不是走错了片场?
还有一开始就是色狼偷拍,MMA等桥段。
感觉阿耐是努力靠近当下年轻人的关注焦点、社会热点。
但问题是,这些东西能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剧情、人物服务?
然后李浩菲那个角色又遇到了一样的樊胜美家庭。
这个,就有点审美疲劳了。
还有,这次她们住的房子,是顺应了当下影视剧的习惯吗?
那一尘不染的劲儿,极简主义的风格。
记得欢乐颂1拍的时候请兰晓龙去看过,兰晓龙在房间里转了一圈说你们这个戏能成,因为我光看现场脑子里就有故事了。
1里面樊胜美邱莹莹关雎尔那个房间,布置的很生活,很地气,一看就像是沪漂住的房间。
但现在呢?
总之,文艺作品要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这个要求很简单。
但做到是不容易的。
才放了4集,再看看吧。
这里有人纠正我说,张佳宁演过很多角色,并不是只有娇憨。
当然,我可能是《知否》中的如兰滤镜太重了。
毕竟去年她还在《乔家的儿女》中演过完全不同类型的角色。
我只是觉得让她来演“大龄剩女”,有点好钢没用到刀刃上?
看了几集,又忍不住写道:看到11集没忍住,再吐个槽。
杨采钰作为事实的第一女主,第九集才将她的真实背景和动机展示出来,而这一季才33集。
江疏影的发小,一个搞笑中二人物,是不是这类现在比较受欢迎?
可窦骁刚演的良辰好景还是霸道总裁啊。
张佳宁的那个前任,更是个完全让人弄不懂动机和由来的。
感觉欢乐颂1,2里面的老谭、小包总、奇点、王柏川太“正常”了,阿耐写这些正面男主写烦了,所以放飞了。
然后,这部剧的语言风格非常奇怪,就一开始李浩菲和张慧雯隔着门吵架那一段,口头语、书面语夹杂着网络用语一块儿蹦出来,别提多别扭了。
还有,几乎大多数情节都是靠对话来推动的,这是染上了《突围》的毛病?
记得《欢乐颂》1里面展示王柏川创业跑生意的不易,就一个细节,一个人跑到饭店外面在墙根儿偷偷吐了,就展示出来了。
还有2/3的剧情,但我觉得这个故事,都来不及展开的样子。
而等大结局的时候,我写道:看到最后五分钟,我才发觉:我这是追了一个超长的预告片??
然后就是佩服自己:我居然追下来了?!!
接着是膜拜:这是阿耐啊阿耐啊阿耐啊。。。
我无法说服自己这是正午阳光的作品,正午阳光的品质,金牌作者阿耐作为编剧。
我只能认为这是一个超长版的预告片,所有的看点都集中在最后五分钟。。
从这些言论可以看出我的不满。
而这种不满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我,并随着剧集的发展愈演愈烈。
这种感受不要说在正午阳光的剧,在其他都市类剧集中都很少出现,不是说没有比它差的,而是说这样的公司,这样的投入,这样的班底,出来这样的结果,绝对可以算是事故了。
然后,针对网络上的热点,我也做了一些评议,尤其是网上最热的,有点“喧宾夺主”的关于“道德圣母”何悯鸿和“人间清醒”余初晖的问题,我写了如下的评论:何悯鸿在剧本中是一个“麻烦制造者”,或者说推动剧情的工具。
她的所有性格人设都是围绕这个来的。
这个角色功能设置有点点像《欢乐颂》1,2中的曲筱绡。
但问题是,曲筱绡是富家女,何悯鸿是个普通的小康家庭,这个人设在现实中并不是不可能存在,但问题在于,这个人设从头至尾没有体现出任何变化,那么她是如何走到如今这一步的?
编剧阿耐在1,2部中成功塑造了五美的形象,需要注意的是,当初有不少观众是很讨厌曲筱绡的,一方面是性格任性,刁钻,嘴上不饶人,另一方面不断制造麻烦把身边的人拖入危机。
但问题是,曲筱绡引发或者制造矛盾从来不是凭空来的,她都是在深刻把握住身边人的关系本质以及需求的基础上去引爆矛盾。
这样做的用处有两个,一个是减少各种因为表面的人情世故而造成的对无辜者的实质性伤害以及默许和放纵,压缩人际关系中的虚耗。
二是在其中为自己,身边朋友、家人获取利益。
所以当初有人对曲筱绡恨的咬牙切齿,但也有一些人说我身边的富家子弟就是这样,因为一切以利益为出发点,不被面子人情这些东西所绊脚,效率第一。
通俗的讲就是“富人思维”。
而何悯鸿这个人物(其实我不太想称她为“人物”,因为其充其量就是一个“人设”),大概是阿耐吸取了这些年西方愈演愈烈的“白左”、“圣母”等现象,加上国产剧目前“白莲花”泛滥,所以刻意打造出这么一个“反面人设”,来成为麻烦制造机。
可是问题在于,第一,如果这个人设一如始终,那么她在从小到大的过程中早就遭受过无数次的“打击”和“教训”,不可能“保持本色”到现在。
第二,编剧阿耐的价值观我在《相逢时节》的剧评中称之为“新保守主义”,简单地说她是站在改开以来若干年靠自己努力而成功实现阶层跨越的新富阶层立场。
在《欢乐颂1》那个年代,恰恰是这个阶层最后的好时光,所以当初也有人批评《欢乐颂》中的精英主义立场,但大多数还是被剧情吸引了,因为作品至少部分触及了不同阶层之间的思维和行事差异,在这点上,至少是客观反映了现实。
而问题在于,只反映问题,不给解法观众是不会满意的,更重要的是,2016之后的中国越来越走向阶层固化和矛盾激化,因此《欢乐颂》这样主打阶层差距却不给合理解法的剧,除了戳痛观众之外,就无法给予更多的情绪价值,其他的都是精英自己的游戏,关我们什么事呢?
所以《欢乐颂2》口碑下滑是必然的。
而《欢乐颂3》的问题在于,阿耐把这个问题的实质指向了阶层(圈层内部)虚伪的道德说教和虚耗,所以设置了何悯鸿和余初晖这两个一反一正完全对立的角色,而这种脸谱化的设置一不能加强戏剧感染力显得悬浮,二又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片中余初晖的种种“快意恩仇”、“手起刀落”,正像很多观众指出的,是对她的同阶层和近阶层才会如此。
如果高了一个阶层,她的反馈完全就是另外一副模样,这不由得让人把她的逻辑归入“欺软怕硬”的那一类。
更重要的是,阿耐的这种商战中的当面锣对面鼓的逻辑,并不适用于普通的市民或者中产阶层,因为这些阶层很少有“缓冲垫”或者“保底”,一旦PK失败就是掉落,所以“快意恩仇”这种降维逻辑往往并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结果通常是两败俱伤。
所以,何悯鸿的“圣母”或者道德教化逻辑虽然并不可取,但并不适宜更多的批判,因为电视剧是给大多数人看的,如果平民阶层的道德教化所带来的缓冲意味都要被赤裸裸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取代,那么更高阶层只会更加的不把人间疾苦放在眼里,而将其当作“必要的代价”或“愚蠢的咎由自取”。
而余初晖的同阶层PK其实换一个字就是“卷”。
当你一个人在卷,其他人圣母的时候,这是策略优势。
如果所有人都在卷,那就是内卷,是大家都熟悉的剧情。
关于这一点,有些人同意有些人反驳。
从网络弹幕里,可以看到余初晖的大量支持者,以及对何悯鸿的口诛笔伐。
首先我认为,这样大可不必,因为这两个人物是编剧为某种戏剧效果刻意打造的,却因为笔力不逮或内心倾向问题,写失真了,走形了。
这两个人物是那种典型的纸片人设,从头到尾没有变化或变化不大,即便体现出某些“成长”也非常可疑。
尤其是余初晖,其“怼天怼地”和“人间清醒”的本事让一部分观众大呼过瘾,但细一推敲,却大多难以成立,其背后是非常明显的“爽剧逻辑”。
比如她“施展计谋”去新公司应聘和向老东家争取利益的桥段,略有职场经历的都能看出其浮夸和编造的痕迹,幼稚的让人忍俊不禁。
编剧却似乎还嫌不够,居然编出如下这种卡通动漫式的场景:
对于一部号称现实主义的剧集来说,这可谓是灾难性的。
其次,很多人认为,现在的生活过得艰难,原因是生活中的“余初晖”太少,“何悯鸿”太多,对这点我持不同看法。
我之前已经说过,如果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都能靠“怼”解决,那事情还真简单。
比如最近流行的“00后整顿职场”话题,有人说当年90后也被寄予这样的希望,却最终“然并卵”。
而00后为什么能刮起这么一股风(至少表面上),并不是因为00后比90后80后有更多的技巧,也不是“性格飒爽”,根本原因就像杨天真在职场综艺上说的那样,“谈判的底气是我不怕失去”。
正因为00后有父母的财富积累,以及大部分还没有背上房贷之类的重负,有翻盘的底气。
否则,职场轧过你的时候,连个声都不会有。
至于余初晖的“快意恩仇”,首先我已经指出了这背后的爽剧逻辑。
其次,“快意恩仇”即便能生效,大部分也是对同阶层和近阶层而言。
对于高阶层,其实根本就不怕“怼”,在你眼里的“狠”可能像只大狼狗,而在高阶层眼里可能只是泰迪。
那么问题在于,阿耐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人物呢?
我已经指出,她奉行的价值观是改开以来新富阶层的“新保守主义”。
而某种程度上,这些正在我们的生活中“黯然失色”。
我之前就说过,正午阳光的当代现实主义题材过于依赖阿耐,是一个“阿喀琉斯之踵”。
这从《欢乐颂》1-3的演变逻辑就能看出来。
《欢乐颂1》曾掀起收视热潮和社会大讨论,但它只是提出了问题,揭示了矛盾,并没有给出“答案”或自己的看法,所以《欢乐颂1》的创作团队其实是有点“狡猾”的(此处cue孔笙导演)。
而到了第二部,在编导试图给出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处理的时候,观众不满意了。
我已经在数篇文章中指出过,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没有“标准答案”,大家都是在摸索,所以安全的做法就是走一些“套路”,比如大女主,白莲花,甜宠等等。
而“头铁”一些的,可能另辟蹊径。
这里面新丽传媒和正午阳光是两种路径的代表。
新丽传媒一直在试图用各种方式“突破”当代现实题材在“伦理”和“大众世俗观念”层面的“桎梏”和“束缚”,比如《大丈夫》《小丈夫》《我的前半生》等等,而《精英律师》中的男一号和女一号甚至整部剧就没有正经谈过恋爱,你敢信?
而正午阳光则是不断引爆一个又一个“争议话题”,从《欢乐颂》的“原生家庭”、“富人思维”到《都挺好》的“重男轻女”、“代际矛盾”,《乔家的儿女》的“失败者叙事”,再到《相逢时节》的“新保守主义”,再到《欢乐颂3》的女性议题,“当代魏璎珞”余初晖的“怼文化”等等。
但这些东西都不能给我们具体勾勒出一个期望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的轮廓。
有的观众在网上回复我说,编剧没有义务给出答案。
我说,是的,但你至少要给出你的看法,而不是“蹭热点”或者“假装解决问题”。
而今我们面临的情况,比《欢乐颂》火爆的那个年代更为复杂,连阿耐所为之撑腰的“新保守主义”群体,都要为自己的财富缩水和阶级滑落殚精竭虑,更不要说普罗大众了。
而这种时候,更需要的是群策群力,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身边的人合作,努力实践,建立共识。
至于电视剧本身的出路,在这样的社会实践得到阶段性成果以前,恐怕是不会有实质性进展的。
所以正午阳光的“至暗时刻”,恐怕还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首先,朱姐这个人的人设我很喜欢,叶臻臻也不错,余初辉也还行露西也还好,我非常非常讨厌何悯鸿,她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挑刺?
道德绑架?
指指点点?
亦或是装高尚?
刚认识没多久就在自己社交平台上对人指指点点,基本的礼貌都没有,被xsr,唯唯诺诺不敢说话,别人为他打抱不平他还圣母起来了,对余初辉的家事指指点点,发小作文,对露西妄下定论,对朱姐的行为表示不理解并且谴责,是读书读傻了?
,我认为纯纯有病,16集余初辉的妈妈在保姆家受气被他偷听到,开始绑架余初辉并且谴责,然后余初辉带她去了那家,然后畏畏缩缩,不明白这个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成长线要怎么写从大智障变成小智障?
还是强行转变?
在剧中自诩是个文化人,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别人,评判别人,甚至道德绑架别人,窝里横,畏畏缩缩,被她诠释的淋漓尽致。
(以上所有言论不针对演员本人,只针对角色自身人设,这两颗星支持其他演员。
)
不知道为什么从这一部起的选角、所立的人设很明显让人感觉立不住。
演员和角色之间,毫无贴合度可言,也可能是演员与角色之间的性格差别太大演的感觉很明显,但是又演的不像。
我本身是很喜欢江疏影的,但这个角色跟他确实是不贴合的。
科学家、直线条让美丽知性优雅的江疏影来演实在是很难让人信服。
我更加相信王子文演的叶文j。
演朱喆的演员给人一种刻意成熟理智的感觉,很不自然,失去魅力。
但其实演员本身是可爱的。
露西面部表情太克制,情绪又给的太深硬直接。
余初晖话太多。
何m鸿,算是角色塑造的比较成功的一个,也是最贴近生活最实际的一个角色。
她刚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工作毫无经验,从学校出来之后一直把道德感挂得很高。
从而影响了自己的为人处事,不懂得人情世故。
和见过世面的蓁蓁、受过伤害的美人露西、做酒店工作见过不同人的喆、一人打几份工打拼的余初晖比起来,她确实格格不入。
也许是家里把它保护得太好,让她以为这个社会是很理想的。
她和其他女生的矛盾冲突确实吸睛,足够气人。
也因如此,让这一部电视剧更加鲜活。
再者观之,每一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妆发服装都很硬凹。
感觉到强烈的无中生有。
人物的关系也处理地非常无语,几个女生像极了不熟装熟很严重的违和感。
大段台词的生硬输出,为了说而说,像极了广告植入。
适合吃饭的时候看不用动脑很多无用的台词。
现在准备看欢乐颂4。
不喜欢追大热题材的电视剧,所以隔了那么久才补欢乐颂3,开局人设延续了12的设定,不同职场定位的女性居住在一个公寓,可以理解成女子宿舍模式,然后因为性骚扰偷拍事件几个女生聚在了一起,逐渐熟悉,第一集节奏把握还可以,但是过了几年再去看,电视剧的编剧显然不是很了解现实的处理逻辑才写出来江疏影拿着防狼喷雾逼退偷拍男这种骚操作剧情,你问我为什么防狼喷雾有用,我也不知道,几个女生在一家餐馆吃饭,遇到偷拍男偷拍裙底,几个人说着玩报案,拖到剧情结束才解决,常规的流程应该是先拍照取证,然后报警请求处理,调监控,录取口供,而不是在没有明确证据情况下要求偷拍男留下,这样很容易被反咬一口,且目前的偷拍技术比较先进,app可以隐藏照片功能,手机在僵持阶段可以做的骚操作太多了,整个偷拍事件过程,几个成年的职场女性的处理态度都表现得不符合她们的人设,也许是剧情设置要求凸显女主的武力,去制服偷拍男才有这样的安排吧?
但是实际上并不合适,太强行合理了,给三星是鼓励女性题材创作。
看了这部剧的人,大部分都会被何悯鸿气到吧。
何悯鸿这类人,如果在社会上存在,应该也是最为众人所痛恨的一类人。
总是把自己的个人意愿强加到别人身上,爱管闲事,恶意揣度别人,对自己却无限包容,是最人所不齿的伪善派。
常言道: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而她这个人却是完完全全站在了反面。
在别人为了自己的事情焦头烂额的时候,她却偏偏要闲的没事插上一脚,再次倒油,竖着道德的大旗明里暗里地职责别人。
也难怪余初晖会拉着她到韩家去当见证人,让她认清局势。
本以为经过这一遭她会有所成长,结果又梅开N度,管上了陈祖法和余飞雪的事情,甚至还安慰余飞雪,使得整个事情彻底跑偏。
陈祖法这件事其实跟22楼一点关系都没有,后面姐妹们出面是为了朱姐,而朱姐个人也只是为了老乡们,出于道义而已。
而这个何悯鸿,主动出击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彻彻底底地遭人厌恶。
人在江湖,总归要懂得: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很多事情,我们并不了解,即便了解,也不是主人公,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而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擅自插足评判,对当事人来说是一种二次伤害。
而何悯鸿这种人,从不会发自内心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错,她只会认为自己是出于善意,出于关心然后再次包庇自己。
然而主动插手之后并未帮助到别人,反而让事情持续恶化。
没有能力却又高举道德的大旗去品头论足的伪君子,最令人恶心。
混迹江湖,时刻警醒自己,少管闲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也要警惕何悯鸿这类人....
刚刚看了欢乐颂3 编剧绝对脑洞 越看越生气 换人换剧情后 关键是编剧把现代的女性塑造成了傻子 除了叶是人间清醒,刚刚看到朱喆都已经五星酒店的经理了 一个经验老道的人精 可能还会愿意替她的前老男友担保的垃圾无脑剧情 这难到是傻嘛 此剧最多一星,真的也就名字只能有一个关联 和欢乐颂一和二真的没法比啊 浪费时间啊 拉低正午水准 抗议
….说实话我并没感觉欢乐颂3不好,作为常年刷剧的我感觉这剧人物角色有特点及其分明 ,故事一如既往的精彩不悬浮,服化道也在线,故事节奏和剪辑节奏也OK,选角确实可能有些拉胯。
我不知道是大家观剧水平真的高到一定层次了,还是对这个ip改变到第三部没有呈现出更新奇的故事而失望落差太大,只不过是捆绑了欢乐颂ip做了新的女性群像故事,我自己认为没必要和一二部做对比。
且即使对比,我也没感觉这部剧在质量和剧情上有什么拉胯的地方,原生家庭、女性职场性骚扰这些是都讲烂了,但是又怎样呢?
现实里依然存在啊,所以它在剧集中出现没什么问题呐,或者说大家是因为感觉剧集里没有把这部分议题挖得更深刻只是一闪而过而感觉失望呢?
这让我感觉来打一星的人是不是啥水军或者故意为之。
另外我看很多人说“编剧让几个女主在第一集产生强烈联系很假”而我的观点只能说,不假,没有感觉不舒服,很多性格开朗的人确实容易在第一时间主动和他人打成一片。
我在一线城市住群租房的时候也是在第一天就和周围邻居组织了聚餐…但是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除却热情还有疏离,这部戏也一直在表现人与人的疏离感。
江疏影 不干胶人设?
逮谁粘谁。
陌生邻居一句要用84,就站别人大门口说大段科学原理,刚聊没两句就组织一起吃饭。
电梯口碰到格斗女首次打招呼,问人家干啥去,打听完立刻要跟着去。
这哪里是富二代人设,活脱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人设。
张慧雯 歹毒碎嘴婆人设?
朋友圈经常说别人坏话,说室友姐姐老黄瓜,张佳宁对她还很好,其他室友戳穿此事,她还理直气壮指责对方。
恩人杨采钰上了辆男人车,啥也不知道的情况下,马上猜人家脚踩两只船。
后来见人家倒垃圾驻足,马上说对方是跟踪窥视间谍。
内心黑暗,各种歹意。
杨采钰出门上个班,一群人看猴一样凑门口眼神凌厉上下打量,一会问为啥穿这么隆重(只不过是白衬衫黑裙子),一会问衣服是自己买还是公司买,一会儿猜包上有丝巾是不是穷。。
生活中都难遇到这么多让人讨厌的人啊。
1.为了流量,ip的延续2.剧情就是冲突的集合体,而不是因为剧情而产生的冲突。
一个是生搬硬套,一个是顺势而为。
3.服化道同质化严重,难以想象这是正午阳光4.演员就是在背台词说台词,导演真的只是监控器前的摆设。。。。。。。。。。。。。。。。。。。。。。。。。。。。。。。。。。。。。。。。。。。。。。。。。。。。。。。。。。。。。。。。。。。。。。。。。。。。。。。。。。。。。。。。。。。。。。。。。。。。。。。。。
非常烂,就是一部以拍短视频思维来拍的电视剧,没有什么人物逻辑,主要是各种热点跟刺激点的堆砌,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了都想吐槽却又还在看的原因,就跟我们刷短视频时一样,每过一阵子就有一个刺激点来刺激你,并且还会留点念想给你惦记,然后还喜欢偶尔带点反转,就是刺激一个短视频的大脑。
而里面的人物剧情也是很短视频,为呈现一个剧情经常典型的脸谱化工具人,例如朱姐的弟、妹,陈祖法,韩家,余父亲……就像短视频拍挑刺婆婆(或什么社会没素质恶人)一样,先极致拍个人神共愤爆点满满的恶婆婆(社会恶人)行为,达到映衬主角的作用还勾住观众的刺激点,让观众忍不住就是敲键盘一顿输出,等主角解决了,再来一些听起来很正能量正道的光的冠冕堂皇的话来达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而关于制造各种热点嘲点满满的何,就是仿佛所有的bug所有的矛盾不管是否逻辑自洽,不管是否符合人物设定,就往她身上堆,所以给人一种很大的撕裂感,让你对她就是一顿骂,就是“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她就是蠢的要死,情商又低,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又没能力,总做错事又不懂挽救错误,只懂哭哭哭装无辜……”但当你企图去分析她这个人时,却充满了矛盾与撕裂,就觉得,她是不是有神经病呀?
而符合人物逻辑的设定是怎样的?
例如琅琊榜2梅婷演的皇后,也是被一堆人骂蠢,但她的设计算是合理的,幼儿寡母,而长林王府威威赫名,朝内朝外都有拥趸,还有一堆誓死效忠的长林军,还有兵权,功高盖主,她对长林王府的忌惮与猜疑,从她的角度出发都是合理的。
毕竟看起来罪人之子,没啥后台,我还对他有赏识之恩,我侄女还嫁给他,人也看起来挺谦逊平和的莱阳王萧元启,都包藏贼心,起兵逼宫,你叫她怎么能信任长林王府,她又不是上帝视角。
皇后的蠢是目光短浅,看不清局势,妇人之仁。
一般写人物都是有缺点有优点,会让你觉得虽然她xxx但是xxx ,然后带来很大的争议,例如之前的邱莹莹,而且还是成长角色。
而何做事有有一个突出的点就是学生思维,初入社会,初入职场,但带着满满的学生思维,同时十分自我,而其他几个人,一个个又能力出众,又理性,又逻辑思维严谨,又懂做人,显得她更加像个小学鸡,与此同时还往她身上继续堆砌更多bug,很多剧情还要她bug去推动,成长角色也不是这么造的吧,后续无论她如何成长,感觉都是会很突兀很割裂。
同时去看了二十不惑2几集(没看过1),同样是20几岁女性向群戏,20就显得接地气很多,而且设计的剧情发展也合理很多,两人分手不非得是你错或者我错,撕破脸皮爱情不在,只是因为步调不一致,各自有对自己人生的追求,不用设计那种什么你出轨我家暴你软饭硬吃我娇气公主作精这种爆热点的剧情。
同事之间互相竞争,暗地里使些手段,心有芥蒂,逐渐疏离,看破不说破,不用设计那些互扯头花,大吵大闹,争个你死我活,以后大路朝后,两人见面就是你死我活,互不顺眼的剧情。
或许二十不惑2想拍生活的温情,主角的找寻自我与成长,而欢乐颂3想拍微博热搜,人生的狗血。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打分这么低,但是我觉得这部剧立意上值得五分。何闵鸿那个嘴炮虽然没有坏心,但就是多管闲事,跟网上那些喷子没什么区别,伤害了别人还一笑而过,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道德标准只是自己的,根本没办法去丈量别人。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未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就像阿初说的那样他只看见了偷,却不在乎他为什么偷。蓁蓁和吉吉其实这两个人就还是比较好吧,虽然还是不完美,但凡事都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凡事也会多角度分析,现在也是我正在学习正在做的。至少到现在,我觉得整部剧没有垮,也没有评论说的那样不堪。现实中多了何闵洪那种圣母白莲花,还有吉吉前男友、李其行他爹那种人,没有办法去规避,很多人读了很多书,有很高学历,可依旧立不了一个正确的三观,也做不了一个正直而又有原则的人。
22楼的五姊妹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是团结一心,一起面对,感觉自己有被治愈到,对付陈祖法那个渣男也是,压根不用朱姐出去,直接被挡在门外。
哎呀我的m呀,方方面面的悬浮尴尬,我的脚趾头都罢工不愿抠地啦~
很不生活化啊。感觉都端着,像上一季的安迪,我好像再看安迪和安迪在演戏。
大家都好演,一点都不接地气。五美里塞一个被其他四人讨厌的剧情真是服了,看的膈应人
喜欢lucy ,喜欢阿初,讨厌死了和民红和叶帧帧!这个剧挺难看的但是欢乐颂12也没多好看
不是,都2022年了还在拍这种脑残剧?中国拍的,哦,那没事了
剧情还是蛮上头的,真实感和代入感也都很有,女孩子出门在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正午出的什么鬼东西…台词都不通 这个up算是烂了
看得我脚趾抠出一个迪士尼。但是露西真的太美了!
每个缩影都特别真实 无奈、辛苦,但是却很温暖励志。
把她们的对话代入现实真的觉得好尬,好像有神经病
开局就尬的抠脚,十分钟都看不下去,前两部没个结局开新档要是好看也就算了,这导演把第二部毁成这样,还让他打着欢乐颂这个IP接着拍,拍的还是这么个质量真的忍不了!!!麻烦自己看看自己拍出来的东西辣辣眼睛,可能下次拍别的还能涨一星
这剧人物角色有特点及其分明 ,故事一如既往的精彩不悬浮,服化道也在线,故事节奏和剪辑节奏也OK,选角确实可能有些拉胯。我不知道是大家观剧水平真的高到一定层次了,还是对这个ip改变到第三部没有呈现出更新奇的故事而失望落差太大,只不过是捆绑了欢乐颂ip做了新的女性群像故事,我自己认为没必要和一二部做对比。且即使对比,我也没感觉这部剧在质量和剧情上有什么拉胯的地方。另外我看很多人说“编剧让几个女主在第一集产生强烈联系很假”而我的观点只能说,不假,没有感觉不舒服,很多性格开朗的人确实容易在第一时间主动和他人打成一片。我在一线城市住群租房的时候也是在第一天就和周围邻居组织了聚餐…但是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除却热情还有疏离,这部戏也一直在表现人与人的疏离感。
还行啊没有想象的那么差
作为一部反映女性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其实五人群戏有很大可塑可写可讲的空间和容量,可观的观剧群体覆盖面,充足的内容看点,但看下来不及预期。新五美人物设定和职业背景,其实没有老五美更有代表性,一些职业身份和我们离得太远。议题也难以产生共鸣,不如前两季来得锐利,来得深刻。要么就是老套的话题,不够新,要么就是延续旧题,不够深。何悯鸿的线看点最足,阿初妈妈那段写得最好,有当年樊胜美的影子。其他的线则又长又无趣。可能仅存的意义大概就是在人心叵测的复杂社会,还能看到这样理想而纯粹的友谊,哪怕只是乌托邦式的构想。在众多悬浮臆想的剧集扎推屏幕时,有这样的剧还在立足现实,关注社会,书写着这个时代女性的挣扎与困境,从而透过屏幕望向自己。继续保留这份期待吧。
台词写得太尬了 剪辑也毫无亮点 节奏很差。。还有为什么换掉孙千啊
新五美演技普遍不如老五美,尤其张慧雯和李浩菲,太拉胯了。。。所以为啥把孙千换掉,还能比李更差不成?
在善意面前 扭曲人性的放大 给予理解与包容 是远远不够的 要坚守 必背负 如何清醒的活着 不伤害它人 也不被它人伤害 平衡难及 坚守善良的边界吧(零容忍 单一性别的蔑视与伤害)
好喜欢彩钰,又美又飒!她的整体气质跟我以前的公司总监特别像,而且说话的语调和语气都很像啊。阿初真的很励志,叶真真是小天使,就是江感觉演什么角色都有点做作…朱喆也是性格超好,为人处事很好,可以从她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小何就是个小屁孩…下一季快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