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康熙来了》关于这个片子的一期节目,差不多所有主要演员都来了,聊的很热闹。
很好奇常年在大陆发展的苏有朋再回去演台湾本土片会是什么样子,所以去看了这部片子。
如果单说笑点的话,这部片子还算可以,因为有几段确实很好笑,而且不落俗套,原创性颇高,比如婚丧一条龙服务的奇葩婚姻介绍所,比如爱情庄庄主诉说他和鸿哥/红姐的爱情故事等,都令人忍俊不禁。
而影片中最搞笑的部分,都由在片中饰演演员吴中天的演员吴中天包办,最抵死的有两段,一是在他一心想要在记者面前展现演技时却被头盔盖住了头后气愤异常,后来在警局看新闻时发现有一个眼神被拍到就很开心,二是他在撒尿时被红姐用毛衣针插中胸口,手上倒地时还在不断飙尿,直飙到追出来的苏有朋腿上,都有令人喷饭的笑果。
但是这个片子并不是一部一味搞笑的喜剧片,笑料的密度并不高,达不到让人忽略剧情的地步,更何况它还套在一个格外依赖情节的犯罪推理片的壳子里面。
上面提到的关于吴中天身上的一些笑点,单独来看都很搞笑,但是放在剧情里面却并不合适,尤其是第一段。
他的角色的出现为了要找出杀害自己双胞胎弟弟的凶手的,他是为此才假冒他弟弟的身份的,即便他与弟弟感情不好,他也不该是剧中的那个毫不悲伤、只关心自己演技发挥,闲着没事还为他人做和事佬的呆萌状态。
此片的犯罪推理部分也有点太过儿戏,一个个涉案人员都因为吃了有毒的巧克力而接连死去,实在太扯,巧克力就这么好吃吗?
一帮黑社会拿到了一大笔钱还不忘带走现场的巧克力?
毒贩就住在警察组长情妇家的对面,警察居然还找了N多天找不到,何况这人还是个明星脸。
苏有朋的侄子作案动机也明显不够,就因为叔叔不了解自己就要去制毒害人?
连自己喜欢的女生也毒死?
至于苏有朋在此片中的表现,前面的扮孬确实有点不太能接受,演的也有点刻意,到后来发现自己侄子是毒贩那段的情绪失控倒是回归正常,发挥出色,可惜接着他和林依晨两人对吵的煽情又落入偶像剧俗套。
文/梦见乌鸦先说点题外话。
不知不觉,三八女生节也成了一个比较热门的档期,原因在于三月实在太特殊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和任何长假、热档接壤,加之天气阴郁、雾霾严重,三月档几乎成了片商眼中鸟不生蛋的地界。
而三八节是三月中唯一能叫得响的日子,片商们绝对不会放过任何可能或者有机会大热的时机,这样一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除去贺岁、暑期等传统热档之外,诸如光棍节、三八节这样的小型档期也迅速崛起。
三八档有两大特点,中小成本作品扎堆,去年当日堆了9部公映新片,前年则是7部,加上之前未下线的作品,显得三八档院线已经不能再挤了。
其次,应景女性题材作品居多。
前年的《桃姐》、《女人如花》等,去年的《铁娘子》、《萧红》等都是代表。
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及的元素,由于中小成本电影扎堆,精品电影不错,充数者甚重,比如前年《女人如花》、《神通乡巴佬》,去年更多:《午夜火车》、《暴走吧女人》、《不要迷恋姐》等作品糟烂指数令人发指。
照着这个趋势,今年对这个档期的电影也没抱太大希望。
但让人意外的是,今年电影质量都很平均,或者说比起以往,没有诸如《桃姐》这样过于显眼的片子,也没有《暴走吧女人》这样无下限刷屏的烂片。
今年大多作品都比较低调,而且也鲜有烂片,除去《兰亭》、《恋着多喜欢》还没看,最起码在看过同档期新片里,片子都不错,这是让人意外的地方。
这里要说的是《甜蜜杀机》,听名字还以为是《温柔杀手》和《电话情杀案》这样的伦理悬疑片,其实是一部警匪喜剧片。
跟同期那部《脱轨时代》一样,也是有个不着调的片名,有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宣传攻势,让人觉得片子一定好不到哪去。
不过看完之后就会发现这两部电影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要比预期好很多。
《甜蜜杀机》是一部台湾片,在向来以“小清新”标榜的台湾电影中,该片显得比较另类。
另类之处在于本片在警匪片的基础上套用了台湾电影惯用的小清新喜剧的马甲。
其实不仅是台湾电影,在内地,警匪片向来也属于稀有片种,除去每年固定那几部香港导演拍摄的警匪枪战片之外,要让本土导演拍摄一部同类电影真是要了亲命了。
在华语电影爱情、古装片大潮下,作为电影类型片的重要片种警匪题材处境尴尬已是不争的事实。
如此一来就显示出《甜蜜杀机》的突出之处了。
其实该片也并非纯粹的类型片代表,前年《痞子英雄》才算台湾警匪片的代表。
《甜蜜杀机》从形式上采用的是好莱坞警匪片中比较常见的黑白配、老少配、新旧配等这样的双核类型,诸如《致命武器》、《尖峰时刻》、《辣手警花》就是代表。
但像《甜蜜杀机》这样的男女配则很少,本片并不同于《史密斯夫妇》、《特工强档》这样男女配但互为隔离的作品(不在一个部门或不知对方身份),本片则是真正男女搭档,倒是很像美国翻拍法国的那部《的士速递》(将原版中的男司机换成了女司机)。
看完电影给人的整体感受是,具备双核档电影的一贯品质,二人性格对立或互补,能产生阴差阳错,同时又具备欢喜冤家题材(如《当哈利遇到莎莉时》、《电子情书》)的路子,但本片在这一层面上的笔墨几乎。
如果给本片找一个类似的模板,可参见《辣手警花》、《警界双雄》、《二流警探》这样以卖萌搞笑为主,警匪、悬疑为辅的电影。
从这一层面上可见,本片的编剧一定看过不少好莱坞同类作品,取《甜蜜杀机》为名,杀机是有,甜蜜则无,有点跑题,实际上就是将惯用的双核档之一换成了异性,其余照旧。
假如真能将欢喜冤家路线延展开,就完美了。
本片终究是一部鬼马喜剧片。
苏有朋身久经沙场却恶意卖萌,林依晨初出茅庐但行为干练,一个是英俊潇洒、胆小怕事、万年屌丝的老道警察,一个是努力摆脱局长千金光环、性格泼辣、大脑有时短路的菜鸟小辣椒。
屌丝与女汉子这样反常强烈的配置是时下喜剧电影的标配,形式统一但内部对立,这样一来戏剧效果也就出来了,虽不算新鲜但对于观众来说屡试不爽。
所以本片一开始围绕在二者之间的笑料很多,同时对二人的性格和背景也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比较苏有朋香蕉事件和“动作片”那段,直接颠覆了乖乖虎之前的文艺小生形象,咋一看很不适应,但仔细研读,苏有朋形象被固定进入事业瓶颈,此举也算拓宽戏路。
而林依晨则属于辣妹形象,误打误撞的业余小青年,也是在寻求突破。
本片为观众塑造了两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同时也与饰演者之前的形象大不同,从而有着很强的代入感,二人的表现撑起来电影的半边天。
当然本片的一干配角也是很有意思,吴中天一人分饰两角让人眼前一亮,一会负责毒枭一会负责2,这样的角色用句行话来说就是很有“戏”,同样不是什么新鲜桥段但增强了电影的闹剧特色,让本片的人物显得相当丰富。
而且乱入彩蛋很多很强大,“我的同学李大仁”(来自林依晨、陈柏霖的电视剧《我可能不会爱你》)、林心如客串出场捎带依萍如萍(来自《情深深雨蒙蒙》),看过这些剧的朋友在本片中发现这些彩蛋会相当惊喜,而不熟悉的观众当然也体会不到里面的专业级笑料。
作为一部台湾电影,《甜蜜杀机》被台湾媒体称之为“台湾类型电影的突破”,显然是冲着电影类型与质量去的,一部搞笑的警匪片,观影过程能让观众开心,本片完成了最基本的任务。
同时电影带有台湾片的一贯特质,也就是在电影的人物、情节和气质方面火候很足,在故事方面相对一般,严格上来说本片是形式大于内容,其中通过一起狗被毒死的案件牵扯出毒品交易,进而展出其背后的一面,有惊险有温情,但故事薄弱是不争的事实,或许这与台湾电影因制作警匪片经验不足有关,或许该片秉承了台湾喜剧片“简单快乐”的特点。
但重要的是,这是一部节奏明快、能让人开怀大笑的电影,情节设置有意思,还是非常不错的。
导演连奕琦是《海角七号》的副导演,独立执导过《遗忘》、《命运化妆师》等口碑不错的电影,从本片中能看出这个导演是个有想法的人,也是额阅片达人,会将很多老套情节调和出自己的味道。
在画面感上,这位对滤镜的使用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户外的淡黄色滤镜,夜晚的淡蓝底色,都是跟莱德利·斯科特和詹姆斯·卡梅隆学来的,很MV化。
但跟电影的整体感觉有些不搭调
冲着林依晨去看的,还是不错的,如题“在最近的片子里属于和朋友一起看后不会拆伙的那种”。
角色各司其职,个性鲜明。
林依晨:误打误撞,发现线索。
吴中天:双面。
林柏宏:神秘感,亲情。
......苏有朋:卢。。
恶意卖萌。。。
苏有朋和吴中天演技好评!
林依晨的个人风格也越发明显了 \(^o^)/有台湾风格的小成本电影,从剧情,演员,制作,到背景音乐都有自己的味道,坚持做自己不跑偏。
尤其是BGM,很特别。
李大仁、依萍、如萍各种乱入真的好吗?
哈哈案件并不复杂,建议减少不必要人物。
学雷锋顺手推荐几部台片:《赛德克巴莱》《逆光飞翔》《阿嬷的梦中情人》《渺渺》《听说》《天台爱情》《蓝色大门》我不爱大片爱清新(捂脸
大约是从去年开始,警匪片在华语影坛呈现出一种复苏的态势。
而这股潮流的中流砥柱无疑是来源于香港,《毒战》、《扫毒》、《风暴》、《盲探》,无一不是风格主流,类型标准的香港制造,深受观众爱戴;反倒是由内地电影人主导的《警察故事2013》剑走偏锋,上演一段诡异的密室文艺,虽在舆论上引发了不小的批驳,但最终收获的票房高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两岸三地,唯独台湾在警匪片上开了天窗。
直到今年这部迟到的《甜蜜杀机》出现,才让我们意识到,原来一向擅长文艺小清新的台湾电影人,如今拍起警匪片来居然能如此另类、如此新颖、如此精彩。
作为一部警匪片,《甜蜜杀机》的另类主要体现在它对于警匪这个早已公式化的类型模式的解构。
众所周知,主流警匪片无非就是围绕着“善”、“恶”二元对立的模式展开叙事,最多也就是加入“真”、“假”元素,构成一个立体复杂的叙事空间,但归根结底所讲的还是正邪较量,而片中的主人公也多为正常或游走于社会边缘的人类。
然而在《甜蜜杀机》中,参与故事的不仅是人,还有狗;警匪双方的对立冲突虽不强烈,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个体牵连与冲突却异常复杂。
总之所有的一切,几乎都与主流警匪片背道而驰,可就是这种“逆流而上”的创新,让整部电影焕发出了一种另类的生机,甚至带有一点CULT片的韵味。
在解除这部电影之前,很难想象一部警匪片破案的关键线索居然会来源于对一条狗的尸体解剖、也很难想象犯罪团伙在距离影片结局还相当远的时候就会全军覆没、更不用说各种完全荒诞的线索彼此交织了。
但是在《甜蜜杀机》中,这些无厘头情节在编剧缜密的案情编排下,却都变得合乎情理了起来,从而呈现出了一种罕见的冷幽默,毕竟只有喜剧才能化解这些正剧中难以立足的情节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冷幽默与香港电影人擅长的那些极其夸张的爆笑无厘头不同,它只是让你在感觉到幽默与荒诞的那一刹那不自觉地会心一笑,而不是发出影响心律的低智商爆笑,如此一来,以往只能存在于严肃警匪片中的悬疑感不会有丝毫的损失。
于是在观摩的过程中,在极具悬疑氛围的灯光的渲染下,配合着颇具思考节奏的音乐,观众在跟随主角分析案情的同时,时不时又会忍俊不禁,同时尽收悬疑片与喜剧片两种观影体验。
也正是由于对冷幽默程度的娴熟把握,才成就了《甜蜜杀机》的剑走偏锋。
影片中的这些冷笑点,一方面来源于屡试不爽的“屎尿屁”元素,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对当下各种台湾社会现状的反讽,以及对于台湾普通人价值观的自嘲。
甚至连影片情节上的宿命论也充斥着冷幽默。
比方说片中的“绝命毒师”成东为了给筹钱给自己身患癌症的妻子看病,不惜与黑道勾结酿成最终惨剧,然而妻子却靠吃中药把身上的癌吃没了;黑道的二当家改名换“性”一心报仇,成功后却被仇人死前的毒药给毒死,等等。
由此可见,作为一部警匪片,《甜蜜杀机》所关注的不是政协交流,而是以荒诞的态度在审视警、匪、民三方的生活状况,属于典型的群像电影。
冷幽默与悬疑的另类混搭背后,蕴藏着对当今社会的无尽反思。
当然,也为华语警匪片市场带来了一个充满创新思维的惊喜。
总体而言,三颗星,给本命依晨加一颗其实这个片子从一开拍我就关注了,作为依晨的多年“脑残”粉,电视剧的一直顺顺利利的拿到了金钟,电影运气却在03年的《飞跃情海》入围金马最佳新人后戛然而止,当然其后确实也没有啥拿得出手的片子,11年玩票性质的拍了《恋爱恐慌症》,确实不是佳作。
她在金钟奖的领奖台上说“在我生命当中有人跟我说过,当演员的使命是要带领观众看到更深层的人性,我也极力希望自己能做到这一点,相信在台下的各位都和我们一样用生命演出,用生命在表演的,所以,我们绝对不止可以做到像今天这样”这一次她交出了一份这样的答卷,我想虽不惊艳,但是我看到她的努力,在努力走出程又青的固定模式,寻求突破。
看完整场片子,一直都笑个不停,我脑子里闪现的第一句话是很久没看到这么走心的喜剧了,可以做到,没有多余的煽情,该来的都来了,被生活磨平的中年男警官(苏有朋真是老了嗷嗷,小肚子都出来了,要是年轻时杜飞那样,林心如可能不会考虑2333)+怀抱着充分的好奇心的菜鸟女警的组合,其实并不新鲜。
情节方面也相对较弱,而且整个叙述比较乱吧。
这要归于导演的对整个结构没有进行好的编排。
但是同样在剧情方面做得不够好的是苏有朋为什么会消极怠工,胆小怕事的交待(看过原著的会知道是因为他的哥哥嫂嫂车祸,但是凶手却被某高官庇护,因此才不太喜欢依晨的角色,也同时觉得不能再拼命,要好好照顾侄子)。
不过可能也有可能大陆删除了这段戏。
(涉及敏感话题?
台湾版是112分钟,而大陆只有101分钟。
)但是对于整个的故事,我还是觉得不错的。
看完片子,在公交车上,我忽然想起几年前的一个案子【5年前,妻子杜某患上尿毒症,这让下岗已10多年的丈夫廖某生活负担陡然加重。
在透析治疗近半年后,廖某找人刻了医院的收费章,在收费单据上盖假章后交给医院,为妻子进行免费透析治疗。
4年间,廖某以此方式骗取医院治疗费17万余元。
】廖某也就是有点类似于影片中的陈东吧,因为妻子的病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本心并不坏,但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却比普通人更为决绝。
普通的夫妻,在人生的路上本就可以平平淡淡的过完,可是偏偏偶尔有了意外,听到陈东说先预支30万买药的时候,我想我那一刻是感动的。
所以才愿意放下理智,为了老婆的命去制毒吧。
为爱杀机的还有红姐,郎祖筠的表演相当出彩,一直在织围巾,与她霸气的外表不符,为了爱人,抢了银楼(具体的不记得了可能有出入),再跑路到泰国做了变性手术,只为了让爱人不要被别人看不起,后来种种都可以看做是爱令智昏,未免可惜。
关于演技,其实最出彩的反而不是主角,而是吴中天好嘛,简直各种乱入,依晨的角色关系,也没有多大的发挥,好在演的开心,苏有朋回台的第一部剧选择这样的一部喜剧也算正确,《风声》,《铜雀台》这样用力的角色太多难免疲劳。
写的乱,片子也不适合矫情的说来说去,总之在三八妇女节档期。
看一部这样的轻松喜剧,是个不错的选择吧。
最后,李大仁和如萍的乱入超级赞!
正好在某天吃饭的时候想看康熙来了,然后就看到正好有林依晨上,那段时候还是比较沉迷兰陵王的,所以就看了。
正好是苏有朋和林依晨上,宣传这部电影。
然后很快,国内就上映啦依萍啊,大仁哥啊,那些记忆都被这部片子的导演肆无忌惮地加了进来。
简单架构的刑侦片,加上众多说不清的笑点,成就了这么一部,如果你正好没什么事情,那么看看也无妨的片子。
苏有朋还是那个苏有朋,前一阵子唱到老房有喜的歌,都发现,啊他还是那个嫩的可以掐的出水的人。
身高摆在那里,不过演技的确有很多进步。
林依晨之前在听兰陵王在台湾宣传的时候说,很少接戏了,如果接的话比较看中剧本,我就想说,诶哟喂,这片子真的足够优秀到,你放弃读书来演么。
好吧,也就吐槽一下。
由于看她的片子实在是太少了,只是恰巧兰陵王和大仁哥的女主都是她,所以她的表现方式,着实让人太刻骨了,所以一出场讲话就会给人,偶哟,程又青上身了嘛的感觉。
在决定看这部片子之前,有打算说,如果评分太低,那就放弃了,谁知到风评还不错,而且上座率也蛮高的。
尿点还是有蛮多的,中途我还是去看剧透了,搞基的风格在湾湾小清新的铺垫下,也变得萌了许多。
如果你正好无聊,那就把这部片子作为一个消遣,爱林依晨妹子的人可以去看,要重温五阿哥的也可以去看。
回忆回忆过去,享受享受现在
看了,评论才知道原来不是我家电视的问题。
或许那个暗黄色背景是为了突出剧情吧,但我妈竟然睡着了。
友情分,毕竟里面有我妈和我喜欢的林依晨,当我充满希望激动的将这部以警匪在生死一线卖命逮捕贩毒分子为主打的电影看到一半后,发现剧情已经发生转变了,后半部简直就是在写一对同性真爱一人误食有毒巧克力后另一人去复仇的故事,当然结局很喜剧,所有那些“所谓的坏人”都死了。
不过里面真的吸引到我的只有那一对同性真爱,我甚至还感动了,不过我感觉电影后半部分就是以他们的真爱为主线写的。
写于2014-03-07无论是这张海报还是这部电影都和“甜蜜杀机”这个片名不太相符。
整部影片看下来,杀机倒是有的,只不过并不是重点,甜蜜基本上没有。
取这个片名大概是出于市场考虑,但还是落了俗套,放在浩如烟海的片名里连泡都不会冒一个。
要不是几部好看的都看过了,剩下一堆质量平平,也断不会选择这部。
但,也算不上烂片。
苏有朋说定妆出来的时候他很满意,因为朴实无华的造型去掉了他的明星形象,他要的就是这种普通人的效果。
确实是的,影片里的志毅一身仿若超市里买来的便服,大众发型,不出彩不张扬,唯一有特点的就是那修理过的胡子。
着装确实掩盖掉了他明星的光芒,让人的注意力从服饰发型上移开,也就更能关注剧情和影片想要传达的东西。
众所周知,近年来国产电影在服装、道具、场面上颇下功夫,常常过多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而在剧情和内容上却疏于精雕细琢,很多观众往往本着纯粹看这些外在装饰的心理去看电影。
导演、制片人等为了票房有意无意误导观众,无论对于观众审美的提高还是国产电影的长足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在这一点上,《甜蜜杀机》这部电影做得很好。
而开头介绍志毅时有一幕他沉醉于AV的画面,其习以为常的表情又一次去明星光环,拉近了他与普通百姓的距离,即,单身男屌丝。
这个形象为随后影片主体的展开扫清障碍。
同时也有一丝欧美电影的风格。
其次,这部电影的笑点恰到好处,不是为了搞笑而搞笑,那样只会让人觉得做作的痕迹太过明显,反而不好笑。
这部电影里,无论是讨论狗为什么吃巧克力会死的问题,还是志毅偷盯美女胸器忘记记录口供反而不知不觉在纸上画了一只香蕉,结果被大胸美女冷静地调侃“我知道你想什么,香蕉老了才好吃,太嫩反而苦涩”(兹以为这段太黄了......),都不温不火,倒有点冷笑话的意味。
在内容上,这部电影并不空洞,它想表达的内容很多,但重点不明。
志毅在警校时是非常优秀的,但一进入工作岗位则变得胆小懦弱,这一强烈的对比当然是有深意的。
在后面我们得知,志毅这样做是为了明哲保身,他想要的不是丰功伟绩,名扬天下,而是一份平平淡淡,安安全全的生活,顺利把侄子拉扯大。
这和林依晨饰演的署长千金野心勃勃冲动骄傲的性格截然相反。
(近几年,女强男弱似乎越来越受欢迎,这样的组合总是能得到一大批粉丝,尤其是女粉丝。
)如图的剧照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人性格上的迥异。
但,平平淡淡与轰轰烈烈并没有孰优孰劣,也很难说志毅的选择是错的。
近几年“平平淡淡才是真”“阳光温淡,岁月静好”的说法颇为流行,和大程度上赶超“轰轰烈烈一生无悔”成为主流。
但,这未必是好的,至少对于警察这个需要勇气与献身的职业来说。
这个年代,因为空前丰富的信息和自由的环境,我们常常无法选择,到底是这样好还是那样好。
可我们又是不自由的,高价房,巨额贷款,金融危机,事实上让我们的选择面越来越狭窄,却因为懂得更多而更矛盾更痛苦。
这何尝不是这个时代烙在我们身上一个痛的印记呢?
因此志毅选择避开风口浪尖安稳度日,也是可以理解的选择。
当然,署长千金的野心勃勃追求轰轰烈烈自然更令人向往。
而志毅与侄子间的缺乏理解,也与父母子女间的隔阂有相通之处。
代际间(尤其是当代子女与父母一辈之间)的差异和平日交流的缺乏,常常使彼此貌合神离,隔阂早已如河沟横在彼此之间,如不加以改善,河沟越来越宽,总有一天令彼此都陌生。
影片中的这对叔侄便是如此。
在志毅激动地质问侄子为何会参与到制造毒品的行列里的时候,侄子的冷漠应对及后来同样激烈的反问,都清楚地表明,恶果早已种下,时间一遍一遍地浇灌着它,最终长到今天这么大。
当我们惊讶于那个不认识的对方,结局也许已不可收拾。
另外,影片中还有对成熟与父母之爱的探讨。
林依晨饰演的署长千金便是不成熟的代表,冲动,任性,好表现,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缺乏耐心与克制,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强烈意欲甩掉父亲的光环证明自己实力,看似自强自立,本质却依然是不成熟的表现。
如果足够成熟,便不会在意他人看法,也无需证明自己,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外界的褒贬都不能动摇对自我的肯定。
志毅在乎侄子的奖状被侄子说成是虚荣的,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长辈表达对晚辈之爱的一种方式,有人将以你为荣表达得如此明显,是多么幸运!
虽然这种方式可能并不那么贴心,但本质上与署长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呵护是一样的,瞧瞧身居高位的署长在女儿面前是如何一秒钟变慈父的吧,从头到尾,无论是安插人也好,动用关系企图使女儿因业绩不合格而被迫离开警局也好,与女儿一起抗击犯罪分子也好,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保卫女儿的人身安全!
不足的是,剧情发展有些混乱,且案件采用一开始告知答案的手法令影片吸引力大减,缺乏谜团,所有情节都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一开始还有少量插叙,到后面就全无了,反而显得不伦不类。
至于伏笔,少量,且由于一开始答案已知,后面无论怎样插叙倒叙掩埋伏笔,都显寡淡。
对于电影来说,剧情设计尤为重要,此片在剧情上的缺陷无疑是严重的,这也决定了此片流于平庸,很快便会被观众遗忘在漫漫时光中。
虽然我不知道那些说这部片没深度的人到底想要看到什么深度,但是人家宣传本来就标榜是喜剧了,喜剧最重要的难道还是要有深度的笑点?
能让你笑出来才是重点吧。
个人觉得这部戏结构情节联系很紧密,确实有一些无厘头不符合逻辑的地方,才这就是有笑点的地方,看一部喜剧,没有必要要求那么苛刻,又不是弄成国际大片。
我只知道每次到我觉得非常惊悚或者很想哭的场景的时候,这部片子就会突然出现一些很搞笑的情节,真的弄得我哭笑不得,好想哭又好想笑,这个喜剧创意至少是我以前在别的片子里体会不到的。
另外,我觉得林依晨的表演非常到位,很多细节性的东西都处理得很好,特别是吴中天的表演让我觉得很惊喜!
我没想到他这么会演这么搞笑的耶,反观苏有朋,感觉确实是老了,演绎的东西千篇一律,感觉他要演的呆样还是当年演《情深深雨蒙蒙》时候的表演技巧,略失望。
这不算影评,只是我的个人见解,不喜勿喷,谢谢合作。
≪甜蜜杀机≫,我起初把这片当全喜剧片看了,觉得一看台湾拍的估计能有点质量。
看完后才发现,不完全是喜剧啊,就开头很爆笑,没想到接着开始扯些前因后果,最后杀手暴露身份他们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干掉了。
有点小复杂,而且看睡着了。
另外这故事与片名“甜蜜”很不符合,略有点小失望。
总之,爱看不看。
巧克力有那么好吃嘛,每个人拿了都得来一口,关键是为了毒死一个人,至于做那么多巧克力嘛。。。
尿得远!
满恶搞的
看有朋演喜剧实在要有点耐心
挺可爱的
被海报给骗了,差点不想看这部剧,看完之后很多惊喜哈,客观的说可以打三星,因为惊喜到了,多给一星。
还可以,
苏大叔太嫩。台湾式的喜剧总感觉怪怪的,笑料扔的都是很二逼的那种,一点都不好笑。
结尾时候 四阿哥穿越相亲紫薇
好久没看台湾电影了。编剧有点乱编的,很多地方模仿石头的痕迹严重。不过就当看看热闹也还好。
至少我觉得还蛮好看的,环环相扣,一切都还蛮合理的。。比那些说起来一本正经只有场景没有任何逻辑的电影好看多了。by the way 那是个什么巧克力啊,谁都会吃。。哈哈,
不甜蜜。
38节和闺蜜看的,本来是宿舍游,结果成了爸爸去哪儿。。。电影还不错,有笑点有悬疑,凶手还是很好猜的~坏人终将受到惩罚什么的,哈哈哈~
好不错,呵呵,撒尿那段好搞笑啊
怪怪的,你造吗?
整体还不错啦,吴中天射尿那段很好笑
电影院看的,小成本喜剧推理
真的好期待看着就不错
漫画感的故事。但是这个色调,为毛那么难看?!
还好啦~乖乖虎和林妹妹都不错~ps,最后如萍很搞诶!还有小男生不就是带我去远方里的阿贤嘛(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