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爱在他乡
Gauguin - Voyage de Tahiti,高更:爱在他乡(台),Gauguin: Voyage to Tahiti
导演:爱德华·德吕克
主演:文森特·卡塞尔,图黑·亚当斯,马立克·兹迪,帕泰·海克帝尼,佩妮莱·卑尔根道夫,马克·巴贝,保罗·让森,塞德里克·埃克豪特,塞缪尔·朱义,斯卡利·德尔佩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波利尼西亚语年份:2017
简介:1891年,后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在巴黎的艺术圈已小有名气,但为文明社会的虚伪与矫情感到厌烦。对于原始世界的渴望驱使他离开家中妻小,来到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准备好为追寻已久的自然、野性、纯粹的生活与创作环境牺牲一切。忍受着经济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孤寂,高更走进丛林深处,认识了当地的毛利人,邂逅了原住民女孩德胡拉;一段..详细 >
恋童癖+殖民主义,食屎啦你
感动了,艺术是极主观的表达的所思所想,是存在过的痕迹,而这一切是需要积累和历练的,太美好了。可当生活被拍成电影,依旧会被骤然的疏离不知所措,书写不出时间
没什么亮点的中规中矩的传记片,但为摄影绝对值得一看。绿水青山的大溪地,离开时回望着片片原谅色,Vincent Cassel挑起了整部片。比起入选戛纳主竞赛的《罗丹》,我认为本片更有理由放在戛纳。
#2018SIFF#感覺在看梵高演高更愛情故事 不過被大溪地的景致驚艷到了 想去
所有的人都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然也会很痛苦。
景色美到窒息。卡叔帅到窒息。OST贴合情景到窒息。哈哈哈。好的我们来正式谈一下电影。这部主要集中在讲Paul和他的土著老婆这段故事。叙事很流畅,不会跳戏,尽管有个别镜头很突兀,但只是在电影刚开头没多久,后面可以说是行云流水。人物内心展示得到位合理。泪洒电影院的我赶在上映最后一天看的。很
给美景
关于高更的故事应该更丰富,可惜这里只讲了一个禁锢妻子的落魄丈夫的故事。大溪地风景很美。第一眼看到主演,还以为是梵高,水泡眼,络腮胡,瘦削的脸颊,卷曲的乱发,原来这两兄弟这么像?
年轻时读《月亮与六便士》觉得高更真是理想主义者,人生就应该这样,做自己想做的事……现在看这部影片,从头至尾都在感慨男人真的是自私自利的生物。
本来是看永恒之门怕高更太渣先看高更,没想到一样是渣,只是渣的不同。变成当做高更作品创作过程来看。截取了高更第一次在大溪地的一小部分来讲,作为高更传记非常轻松日常。画家传记电影要么入卡拉瓦乔、梵高那种试图再现画家眼中的世界,要么莫迪利亚尼、达利和他的情人那种伟大的画家的起源。这部爱情、人物内心、色彩,都很日常。个人口味get不到
Vincent应该去演梵高… 影片并没有描述高更二次回到大溪地,最后孤独终老。最后,“他再也没有见过德胡拉”,心一沉。
😃
只是高更其中一段塔希提生活的故事,怎么说呢,不咸不淡,不好不坏,也许更接近真实的画家生平吧
看懂高更的天才与决绝,就能明白毛姆为何以他为蓝本来阐释对理想的残酷见解。无法遏制的冲动如愿带来丰沛的创作欲,也彻底重写了他的人生。所以让多数人望而却步的并非天才性的匮乏,而是缺少逃离安稳乏味跃入漂泊诗意的勇气。文森特骨子里骄傲的艺术感让表演本身无可挑剔,但角色超越时代的鲜明异质性被叙事的中庸和模糊的感情纠葛所遮蔽。虽说毛姆这种让其巅峰之作因烧毁而成谜的神来之笔无法拍进传记,可就算以原型而非文学为视角,人物刻画仍乏善可陈。好在对创作场景的还原很不错,或许美丽的塔希提真是他的前世故乡吧。
3.5 只是讲了一个平淡的爱情故事 内涵微空洞 靠美景撑完全片,人物形象偏表面化
时不时出戏 卡索真的太像梵高了哈哈哈哈
对于历史真实已不再重要,差异无非故事的表现方式,“高更”的艺术话题性塑造同于梵高,追求画家内在的情绪是电影中心,也是最有难度方面,很难把男性情感处理与寄情于景相思于人同步,因此也是当前的女性故事更为流行的原因;
法国画家和波利尼西亚原住民的爱情故事。
45/2018 #siff 2018# 百麗宮(萬象城)- 原來是大溪地,非常不錯的風景片,但作為傳記非常糟糕。
天性-人性;灵性;野性-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