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的黎明
Dita zë fill,Daybreak,今夜破晓
导演:根蒂安·科奇
主演:Ornela Kapetani,Suzana Prifti,卡西姆·霍查,Hermes Kasimati,Adele Gjoka
类型:电影地区:阿尔巴尼亚,希腊语言:阿尔巴尼亚语年份:2017
简介:莉塔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交房租,因此被赶出了公寓。她和一岁大的儿子搬到一个新住所,主人是一位卧病在床的老妇人苏菲。苏菲的女儿雇佣了莉塔当护工,因此才能住下。为了保住她的工作和住所,莉塔尽心竭力地照顾着老人。详细 >
单为了想生存下去,已经竭尽全力。到头来,挣扎着还是挣扎着,穿梭了黑暗还是黑暗,简简单单的好好的生存下去也变成奢望!摆脱不了梦魇,等不到黎明。 看完影片,不禁为属于社会底层、处境艰难、未来渺茫又遭受不公的男男女女揪心。造成他们困境和扭曲的,很大一部分有社会的责任。 这是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个人认为,故事其中的一条线索便是“金钱”。若是国家经济搞上去了,社会福利增加了,故事的许多因为“金钱”而产生冲突环节便会得到缓解。 不是社会不愿意给大众福利,现实不允许罢。 不管怎样,尽人事是不可以少的。 生活,我劝你善良。对所有人好一点。
我说房子医院社会看着怎么那么像中国呢?原来也是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阿尔巴尼亚。挣扎在底层的护士为了给自己的丈夫安乐死丢掉了工作,独自带着孩子,被房东赶走,没有地方去独自照顾临终老人,为了每月的养老费,最后老人走掉,女房东和丈夫出车祸。没有生活来源,鸠占鹊巢,把死去的老人砌在强里,最后被人发现。这一切都是社会造成的惨剧,等不到的黎明。
贫困可以让人泯灭人性。压抑。
影片整体是很压抑的。作为一部小众片个人感觉演得很不错,(很喜欢里面的色调)
压抑又残酷。老奶奶是个很善良的人。全片都很克制,连最后揭晓真相,都拍得很隐晦,但锤子捶墙那一幕,把全片的压抑感推向更深。
第一次看阿尔巴尼亚电影 感觉人家的底层过得也不错 喝喝咖啡
哎……为了生存,心酸……
那种生活压力下人的状态表现挺好的,小宝宝好可爱。砌墙的时候我以为是把漏水发霉的天花板墙角赌上眼不见为净,没想到是藏尸啊。
我们应该过了这种卖惨就是好的阶段了吧……要说拍得还是稳当扎实,但实在是一点亮点都没有。尤其是后段为了营造所谓悬念而略去关键段(隐瞒老太太已死的事实而继续收退休金),反倒是削弱了感染力——这悬念有什么意义呢?至于老太太是自然死亡还是女主角帮她安乐死还是被杀,不重要了。
太惨了
唉····
3.5
看到她砌墙时,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再也不想看这种抑郁的电影了
女主眼神有点怪整体还可以喜欢老妇人说的话感觉欧洲这些国家的人们都挺有种莫名的氛围感挺想去生活也不知哪里的女人是什么感觉片子的人物内心也表现的符合生活逻辑但这些都喜欢不起来欣赏下不错都太容易犯困了...发现这几天后半段看的片都挺不错的比前面的大部分傻逼片好!
似“松软的泥土”和“小家伙”的结合体。欧洲第三世界的底层女性的绝望人生。
真的被结局震惊到了!
Dita zë fill @2019-02-08 21:23:18 @2024-12-03 19:50:14
悲凉是生活的底色,所有无视现实的美好幻想,都将在装修工人的锤子下轰然倒塌。
生活不易
其实给我印象深刻的很多都是小国来的电影,比如说鱼味男孩,比如说终结,比如说一些法国和西班牙的电影,当然还有白俄罗斯的那部电影,也许雾中风景也算小国电影,但是也很有意思。这些都是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