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国王的选择

Kongens Nei,国王的抉择(台),The King's Choice

主演:加斯帕·克里斯滕森,安德斯·巴斯莫·克里斯蒂安森,卡尔·马克维斯,图娃·诺沃妮,卡塔琳娜·舒特勒,埃里克·黑维尔,斯韦恩·廷德贝里,茱莉安·柯勒,安德

类型:电影地区:挪威,瑞典,丹麦,爱尔兰语言:挪威语,德语,丹麦语,瑞典语,英语年份:2016

《国王的选择》剧照

国王的选择 剧照 NO.1国王的选择 剧照 NO.2国王的选择 剧照 NO.3国王的选择 剧照 NO.4国王的选择 剧照 NO.5国王的选择 剧照 NO.6国王的选择 剧照 NO.13国王的选择 剧照 NO.14国王的选择 剧照 NO.15国王的选择 剧照 NO.16国王的选择 剧照 NO.17国王的选择 剧照 NO.18国王的选择 剧照 NO.19国王的选择 剧照 NO.20

《国王的选择》长篇影评

 1 ) "干他!"

"干他!!!

"1.王室与执政政府并没有互刷存在感、德军的先礼后兵毫无卵用跟史实有出入、"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小国无信"——何必,你要是真NB就从头抗战到底,你瞧瞧人家被三次灭国的波兰,要么就学学用一次演讲就忽悠了戴高乐的摩洛哥……、搞不清状况的德国公使……2.《高堡奇人》如果在另一个纬度存在的话,发展到今天,会是怎样一种体验呢?

 2 ) 尊严不会被遗忘

影片伊始国王一家便开始了他们的流亡之路。

当汽车发动,国王站在王宫门口,一切危机都变得愈发真实起来。

他说,“我忘记带我的眼镜”“我忘记带我的日记”,但他心知肚明这些都不重要。

真正割舍不下的是顶上自由的雄鹰、记载历史的画像和雕塑,更是挪威王室的尊严、人民的自由。

简单来说,国王面临最重要的选择是:傀儡条约换取虚假和平or战火硝烟换取国家尊严。

对于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两个词就是平等和自由,国家也是如此。

国家主权的归属是对国家尊严的第一诠释。

由此,哈康七世选择或者也是情理之中。

电影在如此宏大的叙述背景中明智地着手于描绘人物。

塞贝格、德国公使、奥拉夫王储和哈康七世的形象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饱满的。

尤其是塞贝格出场,上一秒是欢快的音乐,下一秒就是弹火流星;上一秒是鲜活的少年,下一秒是血肉模糊的躯体。

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牺牲品。

德国公使这个角色塑造得也挺生动,被两方夹得里外不是人😅。

但就像哈康七世所说的,“真正的和平人士不会劝诱挪威屈从投降”,他披着维护和平的羊皮,实际上也确实是“战争贩子的调解员”。

果然真正的中立是不存在的吗?

德国公使也不过是德国传统和文化的长期堆积产物,他一切为促进和平的努力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德国的面具。

正如舍勒所说,除了上帝以外,不可能有真正的价值中立。

Tina

 3 ) 电影简介

挪威对德国之所以重要有两个主要自1939年春,英国皇家海军总部便将斯堪的那维亚视为将来与德国开战时的潜在战区,英国的张伯伦政府不愿再次在欧洲大陆上开战,认为会重蹈一战覆彻,所以开始考虑使用封锁战术间接削弱德国,德国工业非常依赖来自瑞典的铁矿,这些铁矿主要经由挪威纳尔维克港和瑞典吕勒奥运输,其中纳尔维克港冬天不会结冰,因此可全年无休供应铁矿。

原因:作为海军单位的基地,以骚扰盟军北大西洋航运,挪威北方长海岸线是出动U型潜水艇攻击英国北大西洋商船的极好地点,和确保经由纳尔维克的瑞典铁矿运输顺畅。

整个电影有点沉闷,是还原历史的,严肃性还是要给四星。

虽然电影比较无聊,看的时候容易分神,要倒退几次,是不是因为翻译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曾利用海军优势,从设得兰群岛到挪威海岸,横跨狭窄的北海,布置了一道严密的封锁网,使德国舰队困在本土港内无所作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海军鉴于历史经验和地理事实,认为要对付占优势的英国海军,德国必须设法在挪威获得基地,这样才能突破英国在北海的封锁线,畅通无阻地进入大西洋。

1939年10月10日,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晋见希特勒,表示担心挪威可能向英国开放港口,这将给德国带来战略上的不利后果。

他力劝希特勒先占领挪威,以作为对英作战的海军基地,同时也可以确保瑞典的铁矿砂来源(德国每年消耗的1500万吨铁矿砂中,有1100万吨要从瑞典进口,在冬季,这些铁矿砂要经铁路运到挪威港口纳尔维克,然后再航运到德国,整个航线恰好在挪威领海以内)。

但在希特勒的战略中,首要目标是征服西欧,故他还是宁愿保留挪威的中立地位,而不愿采取任何节外生枝的军事行动。

1939年的10月10日,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元帅就向希特勒提出了一个要夺取挪威建立战略基地的建议。

但是,由于当时德国正在忙于西线作战,所以,希特勒一直也没有顾得上挪威的问题。

但是,当两个月以后,严冬来临了,这就给德国在瑞典运输铁砂的海上通道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而这种情况下,德国的铁矿砂的供应也就面临着一种极大的危机。

于是,此时的希特勒就想起了海军司令雷德尔元帅曾经的建议,决定要暂时推迟西线的作战计划,转向进攻挪威。

铁砂供应对于德国真的很重要吗?

回答是肯定的。

甚至,可以说,德国所发动的战争是否可以进行下去,都系于铁砂的安全供应。

为此,希特勒为了能够更加顺利地将挪威予以拿下,他还又花费巨资从挪威高层的内部收买了一个叫劳里茨.吉斯林的内奸。

那么,这个内奸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原来,他毕业于挪威军事学院,20岁的时候,就被挪威政府派到了彼得格勒担任大使馆的武官。

而等到了1931年的时候,就被提拔了挪威的国防大臣。

随后,1933年5月,他又创建了一个挪威的法西斯政党。

然而,由于这种纳粹主义在挪威根本没有市场,所以,他在受到了冷落之后,就开始投奔了纳粹德国。

1939年的12月,吉斯林就带着他的政变计划来到了柏林。

随后,在柏林就受到了希特勒的多次接见,并给他留下了一个德国是值得他信任的国家的印象。

接着,希特勒在反复研究了当时北欧的形势之后,便接纳了吉斯林所提出的建议,并为了更好地配合吉斯林的这次政变行动,希特勒在其最高统帅部就成立了一个由陆海空三军代表所组成的领导小组,并将此次军事行动命名为“挪威演习”。

同时,希特勒还专门又给他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普发出一道详细的命令,要求他即刻采取切实的外交措施,引诱挪威军队在德国军队到达的时候,都能够不战而降,并为这次侵略行动编造一些相对合理的解释。

当然,其实早在1939年的3月,挪威政府就从驻柏林的大使馆和瑞典方面得到了德军可能要进攻挪威的消息。

然而,由于当时挪威骄傲自满的奥斯陆内阁始终都没有把这个消息当回事,所以,也就错失了对德军最好的防御时机。

于是,当1940年的4月9日,挪威政府收到了德国要求它立刻无条件的接受德国的保护时,一下子,全国上下都感到手足无措,直至最终陷落。

(吕海峰)整个电影就是那个吉林斯被纳粹先为首相,想想国王签下投靠的协议,说德国会保持挪威,我网上找了下协议名字叫,国王不认同他是首相,并且拒绝签字,德国因此要武力征服挪威,开始一次轰,蚱,挪威为时四个月的反抗,如果国王他签了投降了,就不会有人死亡,直接投降挪威就到了纳粹手里。

挪威的交通,铁矿什么的资源都归纳粹了,他没签,挪威没有投降,反抗了四个月,为其它的反抗国家争取了四个月的时间, 为把纳粹有了很大意义,西欧那些国家反抗一个月就挂了。

挪威坚持这么久。

秀才遇到兵,秀才想讲道理,兵说去你妈的,如果没有外国打介入帮助,小国无论怎么抵抗,不屈,对面强全,还是会失败的。

挪威反抗时,儿媳和她的孩子逃到了美国,国王和他儿子逃到了英国,并在英国继续鼓励挪威反抗纳粹,在英国五年后才回挪威团聚挪威战役结果德国获胜,占领挪威参战方兵力德国 7个师,1个伞兵营,约100,000人挪威 6个师,约55,000人英法联军 约38,000人伤亡情况德国 死亡1,296人,受伤1,604人挪威 伤亡1,700人,包括死亡860人英国 陆上伤亡失踪1,869人,海上失踪2,500人法国、波兰 死亡533人死亡约400人挪威平民以上大部分来自网络不要说话 评价 《国王的选择》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movie/26596704/interest/1867423719&dt_dapp=1挪威亡国!

为夺回领土国王竟流亡5年,成为二战史上一段传奇人猿相揖别后2018-05-09关注1905年11月18日,挪威议会投票决定瑞典-挪威联盟结束后的挪威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并投票决定哈康七世为瑞典国(不敢相信一个国王居然是平民公投选出来的)。

民选成功的哈康七世德军为了实行“巴巴罗萨”计划进攻苏联,扫除北欧三国对德国北部威胁。

德国海军派出50余艘舰艇接近1万部队向挪威进发。

不料德军遭遇挪威军队顽强抵抗,重创德国海军(德国海军服役刚刚半年的重巡洋舰“布吕歇尔”号甚至被岸基鱼雷击中沉在奥斯陆峡湾)。

“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被击沉在奥斯陆德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进攻挪威,虽然遭遇顽强抵抗,无奈挪威只是一个小国。

(德国为了迷惑英国,将人员和舰艇分散隐蔽,让英国认为德国的目标是登陆英国本土。

)德国外交部向挪威施压,要求挪威投降。

抵抗德军入侵的挪威士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挪威国王哈康七世坚定站在挪威政府一边,拒绝投降,决定抗争到底。

1940年6月,挪威全境沦陷。

德国公使布罗伊尔对哈康七世国王进行威胁,要求他向德国政府屈服。

哈康七世国王言辞拒绝,并说出二战历史非常著名的一句话“一个民族屈服于外来侵略者就不值得活下去”。

哈康七世自此,哈康七世及其王室成员和挪威政府一起往北极方向撤退,最后在德军的炮火之下流亡英国。

组建流亡政府,领导挪威人民抵抗德国侵略。

同时期,挪威商船队在流亡政府的领导下成功逃离挪威,为后期盟军运输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战挪威船队为盟军运输哈康七世作为一位“民选”国王,为了国家荣誉、拒绝向侵略者低头、坚定地和挪威人民站在一起。

在战争后期,哈康七世的儿子王储奥拉夫被挪威政府任命为国防部长领导挪威人民反击在挪威境内的德军,直到1945年德军投降时,在挪威投降的德军就高达50多万之众。

哈康七世作为挪威历史上第一位“民选”国王,既担负了反抗德国侵略的重任,又肩负起挪威王室的尊严。

他的一生无愧于挪威人民,无愧于挪威皇室。

https://m.baidu.com/sf_baijiahao/s?id=1599976625282423934&wfr=spider&for=pc连续71年,挪威年年给英国送圣诞树,感谢对国王的救命之恩https://m.baidu.com/sf_baijiahao/s?id=1621966810252050040&wfr=spider&for=pc 哈康七世1957年死了,就是儿子奥拉夫五世。

但有作家考察,奥拉夫五世不是哈康七世的亲生儿子,是哈康七世的王妃和一名医生的孩子。

不过,挪威人并不在乎这个,因为他们的历史就不管什么根正苗红。

综观挪威王室,并不追求万世一系,只要有个象征性的国王就成。

与国家的恩怨情仇比起来,谁当国王根本不是事儿。

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70211075222722.html#

 4 ) 一起为了人民

我很喜欢这个电影议论的问题,是在自己与国家之间,很沉重,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人民,他做出了选择,他的权利来自人们,所以在这些问题面前他选择把这个结果放在自己身上,虽然说他也害怕,毕竟他也是个人,有感情,害怕这些过程的恐惧,但依然为了国家,这是一份勇敢的心。

真的很棒,让人深思,就好比在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有时也会有自己与国家的利益的冲突,我们也要放开吧,大的与小的,重的与轻的,很有趣。

推荐大家看。

 5 ) 国家的尊严

对于欧洲的电影挪威的电影并不是特别熟悉。

今天看到这个电影感觉这个电影很值得一看。

这部电影讲述了挪威在二战面对纳粹的疯狂打击国王的坚定!

虽然挪威是一个小国家,面对强大的敌人没有选择妥协。

坚决反对了首相的辞职,坚信一定能赢得胜利。

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刻站了出来,表现出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的伟大。

作为一个没有实权的象征不仅面对外国的压力还有本国的政府的压力。

该片的爱国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6 ) 二战,挪威。

个人觉得这是一部不错的剧情片子。

电影的角色也刻画的不错,挪威国王在面对纳粹对国家的进攻、压迫的时候,表现的懦弱,害怕和后面国王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形成了对比,真的是令人惊讶(我一开始还以为这只国王废掉了ーー;),除了国王以外,片子也从皇室成员、德国大使、士兵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刻画,每一场会议,每一次战斗,真的是让人感到二战时期的那种严肃和悲哀。

这算是一部“冷门佳片”了吧?

我觉得,这部电影真的是和它所讲述的历史一样,冷门,但却精彩。

还是推荐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7 ) 请认真对待历史人物

1940年9月,纳粹德军发动闪电式袭击丹麦和挪威,在国力悬殊,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四小时之内,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昭告丹麦全国投降纳粹,差不多同一时间,挪威首都奥斯陆在德军仅损失50名军人的情况下被攻占,挪威政府一片悲观,投降浪潮占据主流,哈康七世,这位近70岁一生奉行不干政的挪威第一任民选国王,第一次干预了政府决定:拒绝投降,挪威虽然只是一个小国,但也是独立民主自由的国家。

有感于哈康七世的勇气,百度百科了下“哈康七世”词条,评价里其功绩仅为一条:1954年10月5日与中国建交。

 8 ) 一个艰难的选择

 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

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从小患有严重的口吃,最后,在莱昂纳尔的治疗下,终于克服口齿,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

这个简单朴实的故事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大的戏剧张力,首先就是因为细小的事情发生在了重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身上。

时值二战,作为一国之象征的国王,需要发表演讲来凝聚人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口吃治疗就变得尤为重要,细小的事情变得兹事体大。

情节上的生动显然不足以撑起整部影片,最佳影片需要方方面面的完美。

 9 ) 国王的选择

F50:《国王的选择》~导演:埃里克.普派~这部影片的好,在我看来,不在于,国王的这个选择,在于,导演述事的节奏,阴郁、缓慢,却是能表现出那个紧张与紧迫来,影片一开始并没有吸引你,是慢慢地积累,才有了对导演的肯定~导演埃里克.普派,挪威导演,上次那部《最后的王》,也是他的作品,两部影片的镜感完全不一样,当时看《最后的王》也觉得很新奇,带着不一样的冷美和速度,这次的《国王的选择》,慢钝得很,随着剧情深入才让你慢慢体会到少语的国王,那个选择的意义,也让你体会到,影片的构思,是如此重要~看了这位挪威导演接连的两部讲挪威国王的电影,可以感受到挪威人民对于自己国家的那份感情,一份真挚的热爱,和热爱背后的祝愿与包容~挪威,也有很特色的音乐,KKV就是一家发扬挪威名族音乐的著名唱片公司,但公司远远不止于挪威本民族的音乐,它还致力于融合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跨界音乐。

可是你细听那些跨界,本质地都保留了挪威的特色,其实,是一种更好地让世界了解、接受挪威音乐的方式,我们的国家,如果能够多一点发扬、或多一点接受发扬的方式,就好了,现今的我们,怎会有那么多的抵触,掩藏住了内心深处其实仍旧都有的热爱~挪威的音乐里面,冰冷空气中的期待与召唤,透着人民内心的坚韧,以清透灵魂的美感唤出,安然的忧美,静静地动人~这部影片里,没有那些特色的音乐,但是,你如果认真听,会发现导演,用的仅有的那些键音,非常到位~

 10 ) 又臭又长,怎么凑出来的2个小时

节奏拖沓的要死,逃亡和旅游一样。

而且后面明显感觉要加快进度了,后面每个时间刷一下,啊哦,过,前面节奏就起不来,一直慢悠悠,有必要吗,虽然民众死了,但是国王非常的有大义,就差明说我是因为尊重你们,所以去死吧。

结尾那些说教味的虽然国王怎么怎么,但是维护了民众的什么什么,虽然死了,但获得了自由这种话,合着是自己都不知道拍了什么还要整个注释出来是吧。

纯纯恶心人。

《国王的选择》短评

应该也拍一部“吉斯林的选择”。

6分钟前
  • vivi
  • 还行

反正我是没太get到点。分两方面来说,不是故事无趣,只是叙事的催眠功效太大。

10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真是服了,咱拍人物流离失所内心纠结别总用手持摄影行不行,不晕么?个人感觉国王内心戏还不如德国大使丰富,这个反战最后下场悲惨的哥们倒是个好的着手点。不过是主旋律而已,非说自己是民选国王就要不愧于人民,必须抗争,有毛用呢?反正死的又不是自己,可逼装够了是要青史留名的哦。

15分钟前
  • 杨花落
  • 较差

实在是因为作用有限,编不出来什么剧情吧...回答是,等于德意志辅佐傀儡政权控制挪威;回答否,等于挪威向德意志宣战,国王投靠英国,反正挪威军队一共就抵抗了两个月不到。没有着重描写现实矛盾,而是努力塑造一个坚持民主自由人民为基础的亲和君主形象,由此引出的其他一堆人物形象塑造真的很一般。

18分钟前
  • Ecane
  • 还行

北京电影节上看的,字幕让我好痛苦!如果字幕是正常也许我会更喜欢。

19分钟前
  • 阿甘
  • 还行

挪威关于历史和战争的电影。一个北欧国家拍关于战争的电影实在有些为难。全片重点在于国王在历史生死关头的坚定决策。国王或许亲和而柔软,但作为挪威第一个民选国王的尊严心在大军紧逼和飞机轰炸下丝毫没有折损。一个小国也有说不的权利和尊严,以史为鉴。

22分钟前
  • lyfcanfly
  • 推荐

挺好的故事,毁在了北欧人民坚持不懈的手持摄影上,道格玛95有时候也害人。。。虽然力图刻画大时代下群像,但是感觉士兵的那部分戏太少,有脱离之感。叙事较为平庸,没有极具戏剧化的场景。感觉应该给德国大使颁个诺贝尔和平奖。。。国王选择的时候没有过于浓墨重彩的描写,震撼力一般

26分钟前
  • 阿勒曼尼亚酋长
  • 还行

敢于在强权目前说“不”的人都是人类的脊梁。

28分钟前
  • 荆棘鸟
  • 推荐

0928天环百丽宫挪威影展。政治历史题材用手持拍,花了点时间适应,可以理解是有表意作用的,在战火面前国王也很脆弱,一边面对普通人都可能要面对的妻离子散,一边要承担重大的责任,因为这个普通人还身为国家的象征。结尾字幕显示国王逃离挪威之后,挪威军队三天崩盘。说起来是吉祥物,但显然他的选择和坚持是有效的。所以结尾这个交代反而让片子的内核垮掉了,可是历史和人性就是如此复杂幽微。德国驻挪威大使这个人挺有意思的,接希特勒电话怕得发抖,转头还能敢跟德军硬刚,想主导和谈,可惜挪威也不承“情”。

33分钟前
  • stillcxs
  • 还行

有很厚重的历史感。但是故事上有一点点无聊。导演很喜欢快速把镜头推上去的运镜。演员的演技还不错。

37分钟前
  • 陈俊俊看电影没
  • 还行

1.德国公使的刻画其实好于挪威国王2.可以明白国王的选择所代表的意义,不屈,抵抗,自由和独立,但问题是,如果没有外力帮助和介入,又能怎样呢?面对强力,还是被打得东躲西藏,还是流亡。3.秀才遇见兵,秀才想讲讲道理,兵说去你妈的。如果秀才没办法搬动更强大的救兵,通常会被兵虐死。这真无奈

40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一再出现的时间地点事件的字幕,提醒着你,这是国家被入侵的非常时刻,非常紧张,非常危险。结果想不到导演拍了一个催眠片。我本来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期待值很高,但是整部片子温吞水般昏昏欲睡,还以为是两个小朋友过家家打架,令人大失所望。

42分钟前
  • 炒饭
  • 较差

沃尔特·科赫竟然是马库斯·马努斯里面那个盖世太保演的,赤裸裸的抹黑!

43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影片被呈现得稳中有变,因需表达个人与群体的命运、搭建多重人物关系,令部分叙事节奏略显拖沓,不过整体尚可,人物的刻画相对成功,所经历的焦灼煎熬被营造得恰如其分,人物心境递变个中滋味也拿捏适宜。面对纳粹步步紧逼蛮狠强势的侵犯,国王的选择余地并不大,短短两天内,经历复杂的国王做出了选择

44分钟前
  • 芷宁
  • 还行

出戏了

46分钟前
  • yousa
  • 较差

北欧冷门历史 一次非常能表现自由民主的博弈 一个不像我们国王的国王

49分钟前
  • 慢点儿
  • 推荐

故事本身的底子就差,面对敌军入侵,国王一路仓皇逃亡,本就没什么可歌可泣可言,否则咸丰和蒋介石岂非也值得大书特书?这大概就是挪威的尴尬所在,好在隔壁邻居丹麦抬爱,丫直接投降了,有了对比,好像才有点面子。镜头晃得很有压抑感,演员的感情流露还算到位,属于想要主旋律,但找不到节奏

51分钟前
  • 苏彦明
  • 还行

字幕翻译扣一颗星

53分钟前
  • 洋加勒
  • 较差

看了三次都看不了一半

54分钟前
  • 捉҉依҉茵
  • 较差

看到一国之君的逃亡和颠沛流离,倒是很能体现“落后就要挨打”和“弱国无外交”的说法。国王的选择是对的吗?也许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命题,无数生命会在残酷的战争中失去,换来的是维持自由和国家体面。(按照德国对丹麦和瑞典的做法,老百姓并不会过的很艰难。而国王的选择完全就是孙权面对曹操挑战的反应,别人都可以降,唯独自己不可以。)其实片中德国大使这个书生角色更有看点。

57分钟前
  • 吴 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