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
Louis van Beethoven,Beethoven
导演:Niki Stein
主演:托比亚斯·莫雷蒂,罗纳德·库克利斯,曼努埃尔·鲁比,Caroline Hellwig,科内利乌斯·奥博尼亚,约翰娜·加斯多夫,萨宾·塔布瑞亚,安塞尔姆·布雷斯哥特,Colin Pü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捷克语言:德语年份:2020
简介:1779. Eight-year-old Ludwig van Beethoven, called "Louis", is already known as a musical prodigy. He learns to go his own way - much to the dismay of the peo..详细 >
选了贝圣人生不太典型的两个片段来拍。到结尾的最后半个小时比较无力。编剧想把贝圣前往维也纳跟随海顿之前的日子解释为「抛弃温柔乡,踏上英雄路」,虽然并不牵强,但是还是嫌浅了些。其实一生中大多数和他打交道的人都是把贝圣当作贵族来看的,原因是他姓氏里的Van,被认为与Von相近。所以多数时候不是和贵族相比的心理落差促使他做出某些决定性的举动,而纯粹是出于他的个性气质。另外,晚期贝多芬的突变也用早年的精神气质一以贯之地去解释,显然有某种误会。尼夫拿出平均律键盘曲集给贝圣弹的场面比较别出心裁,康斯坦丁·莫扎特的出场则相当惊艳;晚年贝多芬的眼神和时人记载吻合,青年贝多芬则显得太干净整洁了些。服化道还是很优秀的,整部影片的质量堪堪当得起纪念LVB250。
2023-10-20@cctv6。
故事线太跳脱了,看的有点儿乱~天才的一生让人唏嘘
拍得挺好的,就是我没看懂🐷
三星半
晚年贝多芬生活与青少年时的贝多芬交叉叙述,写作晚期四重奏时的贝氏易怒而无助,对生活仍不屈服;少时的贝多芬才华横溢,孜孜学习,对社会亦有着很多的不满。斗争性贯穿贝多芬一生。电影中随处响起的晚期弦乐四重奏,倒是与故事很搭,其实也烘托出贝多芬的悲凉感。
纪事
4.5/5 很出色的传记片,叙事用音乐、书信、回忆等线索巧妙有机地在童年-少年vs老年双线之间切换。而且很难得的着重讲作曲家的学习和成长,从小时学弹莫扎特,到学作曲,第一次出版自己的奏鸣曲,后来在维也纳向莫扎特学习,在波恩谋职,向海顿学习,第九交响曲和晚年弦乐四重奏的创作经历等等。可以看到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青年时期与贵族小姐的感情、充满矛盾的家庭关系、对侄子的感情等个人经历略着笔墨。很喜欢看这种重艺术家创作过程轻感情经历的传记片。
2021-02-18兴乐园书房
2020德国人新拍的贝多芬传记电影,老年与童年、青年交错叙述,可贵的是展现了青年贝多芬与莫扎特的简短相遇;音乐展现得太少,对贝的情感、创作浅尝而止,一般了。
少年、青年、老年三线叙事,刚开始看得有点蒙。关于一个男人的童年、家庭、兄弟、爱与自由、音乐与谋生。叙事准确,不是神话,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这些伟人们都有过如此窘迫的时候。以及很想看到1814年左右贝多芬听力急剧下降的这段经历,竟不得。
字正腔圆的音乐纪录电影,过去与现在交相辉映,故事被音乐萦绕。上帝给了贝多芬天赋异禀的才华,却让他无权享受。但他一直在抗争,无论是启蒙思想对阶层的质疑,还是病痛之后依然孜孜不倦。比起粉色的莫扎特,还是更喜欢坚韧、挺拔、不屈的贝多芬,就像他音乐中那恢弘,磅礴的气势,银灰色一般,永远不曾屈从于命运。
不为别的,就为贝多芬与莫扎特的那一段斗琴。
伟人太难了,贝多芬
故事枯燥无趣也算了,但我原本对贝多芬大湿的好感都被这三个主演的装B臭脸给败完了。
体验完诗人扎堆的时代后是科学家扎堆的时代,现在轮到音乐家了,天才大概都是批量生产的吧。第一次对音乐家有了具象化的认识,原来贝多芬是这样的啊,有点悲情,嗯好像是的,莫扎特则是不羁更浪漫些,有点像杜甫和李白。
挺不错的,贝多芬的演员长得好像啊
1,只有你配得上拥有的东西,你才可以选择是否放弃。2,永远不要忘记你会困在你所在的出身。
2025.3.11
伟大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不过观赏此片没有对欧洲历史,德国文化,音乐史,古典音乐等等有所了解,根本无法体会到牛叉之处。。电视一台ARD这次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