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最近迷上了何冰老师,把 我这一辈子 翻出来看了。
结果看完差点给我气得犯了精神病。
张国立老师饰演的主人公福海,可以说狗屁本事没有了,他这一辈子除了把他结拜的三弟,我何冰老师饰演的赵二给害得缺胳膊少腿,家破人亡,再没做成任何事情。
可是街坊邻居都说,福海是老实人,好人,本分。
福海这人,没欺男霸女,没狗仗人势,没卖国求荣。
大是大非上没毛病。
确实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
可就是这个好人,家里穷的揭不开锅,老婆挺怀孕挺着肚子劝他想想办法,他说我堂堂一个手艺人,拉洋车这种低三下四的活我可丢不起这人。
媳妇跟结拜二弟跑了,福海两眼一抹就上吊了,根本不顾自己还有个刚会走路的儿子。
三弟赵二做巡警收点灰色收入,天天好酒好肉的贴补他跟他儿子,他教训赵二人品不好,心术不正,不是堂堂正正做人。
赵二跟姨太太偷情,千叮万嘱福海别跟人说自己去了哪,结果福海就为了证明自己正直诚实,是个当刑警队长的好料,转头就把赵二的行踪交代出去了。
(我何冰老师因此在剧里被捉奸在床,卸了一条胳膊,以杨过造型骑了好几场自行车的戏份,给我揪心坏了,就怕他摔了,,,)后来日本人打来了,他骂给日本人办事的赵二是汉奸走狗卖国贼,结果自己还不敢违抗命令,乖乖上街给日本人收铁造子弹。
最绝的是,他那儿子长大之后参加革命了,暗杀了日本军官,赵二这么一个大汉奸,一心卖国求荣的主儿,念在兄弟结拜之情,没抓他儿子也没抓他,等于救了他全家的命。
结果抗战胜利了,赵二逃亡投靠他,他出门买烧饼捎带脚把赵二出卖给解放军了,坚决不包庇当初的卖国贼。
捋顺捋顺这些事,基本是“好人”基本守则了,正直清高,嫉恶如仇,大义凛然的。
可他身边的人都没有善终,不让人别扭么?
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官兵急于立功,诬陷他邻居家男孩是盗匪,要当街斩首,福海却只会急得跺脚,说些我给这孩子做保的不痛不痒的话。
结果孩子就被杀了。
我在屏幕外焦虑沮丧地直抓腿,我想这个场景换了点头哈腰,溜须拍马的赵二,或者那个拐了福海媳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心狠手辣的结拜二弟,使上点钱财,用上点计策,这个孩子可能就不会死。
哎,可见无用的好人最无益处。
有一个情节非常微妙,不知道老舍先生在原著里怎么描写的:福海媳妇跑了以后,他的儿子从小可以说就是赵二帮着带大的,好吃好穿帮趁着,领着玩哄着睡。
结果长大成为解放军将领的小白眼狼带抓到赵二就是一句,赵二你这个卖国贼,今天就是你的死期了!
没了。
没叫声三叔,没煽情没落泪,没有一句三叔对不住了国家大义在前我没办法。
直接就给拉上刑场崩了。
喷了,党性很强了。
啊,然后说说我何冰老师。
何冰老师出了名的神一般演技担当。
眼泪情绪说到位就立刻到位,奸臣流氓小市民,英雄浪子大法官,没有他来不了的角色。
尽管事先对他的演技已经心里有数,有一段还是给我看呆了。
何老师饰演的赵二和一帮同事去喝花酒,不巧和地方军正面刚上,巡警只有警棍,地方军却有枪,巡警同事混乱中被打死了两个。
巡警队长好容易力挽狂澜才没让剩下的同事也挨了枪子。
出了门何冰老师就眼含热泪:那咱们的弟兄就这么白死了?
说话间眼泪就下来了。
照理说这一个镜头情景很滑稽,一帮丧家之犬连滚带爬逃出活命,必须哀嚎一声,不然太憋屈,何老师本不用这么用心用力的演到哭出来,做个苦脸或者干嚎两声就可以了。
但是他落泪了,为两个弟兄的枉死落泪了,赵二这个人物一下就印你脑子里去了:这小子是真的重感情啊。
所以一下就理解了为什么赵二这个人物不学无术,蝇营狗苟,却对结拜大哥掏心掏肺,不离不弃,以至于后来为求荣华富贵连国家都卖了就是不愿意卖大哥,一切就是因为何冰老师这一落泪,全顺理成章了。
对何冰老师双手比心了。
福海通篇的就一个纯粹坏人,可他却自以为是好人。
他看似遵守所谓仁义道德,一口一个本分,损人却不利自己,归根结底是因为他相信了所谓的“道义”。
可是我们读过鲁迅知道,封建道德满纸都是吃人罢了,他只是在跟着封建道德作恶,对自己的所谓苦痛遭遇,没有任何警醒。
最简单的例证就是,赵二被他害的两次。
第一次,因为别人许他官职,就把好兄弟赵二的行踪透露,让人给废了,这是赵二一切悲剧的起源。
赵二由此处处被人针对,抬不起头,最终为了出人头地做了汉奸。
第二次,赵二成了所谓的通缉犯,这个是做汉奸的后果,归根结底是福海一开始干的蠢事,赵二无路可走,找到福海家,福海却反把他出卖,不把他认兄弟,可怜赵二还当他是大哥。
结尾,福海的儿子(做了共军小头头),亲手把小时候疼他的三叔送上了断头台。
请问,赵二做错了什么?
结交了这么一个畜生?
而且最后他福海一家站在所谓大义灭亲的立场上,亲手整死了他。
还有天理嘛?
有人说福海认死理,我看纯粹胡说,他要真是认,他做差老,就已经看了不少事情,真认理的早就辞了不做,要么就是严肃到底。
剧中有一次,福海做了片儿负责人,就开始装清高了,要搞自己那套,结果搞掉了工作,是纯粹的损人不利己,这是又蠢又坏。
反观刘方子真是有血有肉,他一开始信革尼玛命,是被那个吴先生鼓动的,方子一开始就是个很有骨气的人,只是不明就里,以为师傅太苛刻,其实扎纸店的师傅真大好人啊,交给了几兄弟手艺和社会规矩。
方子后来参军明白了世道的一切,逐渐开始钻营,知道了见人说人话的艺术,每次世道变换跌到谷底都能成功的爬起来。
非常励志。
刘方子干过的算得上坏事的就几件,抢了福海的老婆,抢了别人的未婚妻,举报了吴先生。
先说说吴先生,这个人满嘴跑火车,搞革尼玛命,只不过是为着做人上人,最后刮民党得了天下,他摇身一变,做了大官,还不是那样儿,和前朝有区别嘛?
这人最不地道的就是小鬼子打过来了,他一溜烟的就跑了,只顾自己,当初革尼玛命的说辞全没了,纯粹为了自己牺牲别人的小人。
方子整他我看没什么不对的。
反观张勋张大帅打回来的时候,福海执勤的所里,差老们聊天,人人都夸还是大清国好,前清老头热泪盈眶的场面,比起这个,这吴先生是什么东西呢?
刘方子能够绿了别人,用了几样东西,自己的幽默性格,英俊外表,以及权力。
而福海的老婆水性杨花,不跟刘方子了,就跑去找土匪军阀做压寨夫人,这个人和福海迟早分了。
到底是不是福海的错,剧中没有透露,究竟谁勾引的谁,当然一个巴掌确实拍不响,特别是出轨上。
第二个抢女人,也是第一个的悲剧来源,因为福海老婆跑了,刘方子想着找个长的差不多的,赔偿给福海,福海假仁假义不要,最后方子帮福海家报仇的时候,也把人放走了。
赵二才是老百姓,赵二一辈子本来是混过去,该糊弄就糊弄,该逍遥就逍遥,有时候偷鸡摸狗,从没想过那些什么大志愿,大礼仪,他唯一信的是兄弟情,可他失算了,因为和那些宏伟的革尼玛命,大道义,大是大非,一样,兄弟也是靠不住的。
这部剧真好看啊,我觉得张国立兴许是本色出演,把坏人演的淋漓尽致,有福海这样的兄弟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这么个破烂又糟心的剧,居然快看完了。
老舍的书写得挺通透,大时代里小人物,叨把叨一辈子的零散碎事,苦辣酸甜什么都活过了,挺有血有肉有滋味的一个人。
三万来字的小书,生生要拍成二十多集的剧,使劲灌水是必然的,书里但凡有个前情后事能发展发展的人物,都成了凡事出来掺一脚的主。
兑水这事儿其实问题不大,陈宝国那一版的茶馆就不赖,我这一辈子更难些,一方面这书有线索没故事,另一方面人物也少,多是闪一面就没了的。
灌水剧的破只是个程度的问题,更教人糟心的是书变成剧,那“臭脚巡”成了纸片人,执念和机灵全没了,只活成了一个:愚善。
专制的道德教化总爱滥好人,愚忠愚孝愚善都被赞美,全不管忠孝义的对象是不是个无赖混蛋。
老舍的书里,老巡警一辈子守的是规矩,有的那是小人物的人生智慧,而剧里的福海,则一味的与周遭格格不入就是善与义的化身。
看片看剧,被欺凌的小人物们对恶人恶行,往往最是能忍,这八成出于一个美好的假设,即是好人有好报。
基于此,好人们常是无原则的,很多时候所谓的大善,更像是一种对恶的纵容。
就是想说,无原则的善,就是恶,而宣扬无原则的善,更是。
每个人都会想,这样一个问题,我这一辈子到底活得值不值,是活的平庸,还是活的精彩。
干了那一件值得自己炫耀的事,或者做出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自己功成名就,没有什么遗憾。
在者创业成功成为一个有钱人,享受财富带来的高品质生活,在者就是一辈子做个做个普通人,过平凡的生活。
电视剧《我这一辈子》里面男主人公,到老也没有想明白,更何况我们这些现实生活中,每天还在为生计忙碌奔波的凡人。
这几天我把电视剧《我这一辈子》看了一遍,看到20集,赵二来方子的办公室准备抓捕福海和顺子那场戏,我是真的落泪了。
赵二瞪着福海,狠狠地说了句“福海,你他妈真拿我不当人呀你”,赵二咬牙切齿,泪水已滑倒下巴,整个身子也都跟着在颤抖。
当时我就真的绷不住了,太扎心了。
赵二那句“你们他妈谁也瞧不起我”必是积怨已久,谁都瞧不起他,他只会偷鸡摸狗,蝇营狗苟,跟大户人家的三太太通奸后被砍断左臂更是低三下四,不敢见人,当上汉奸后那也必然遭到万人唾弃。
但是赵二不在乎,他只在乎福海,他希望得到兄弟的支持和认可,希望福海能够知道自己的难处,能够服软。
但是一生懦弱无能的福海偏偏对自己的兄弟如此强硬。
然而赵二并没有出卖福海,这之后福海和顺子生活依旧。
如果赵二真是卖友求荣的人,他犯得着在这里和你们争论,犯得着撒几滴鳄鱼眼泪?
他是真的伤心了。
赵二是三人中最讲情义的,最把当年三人拜把子的事当真,永远记在心上的。
赵二与福海和方子不同,生下来就没有了父母,世上最亲的两个人就是福海与方子,方子投身革命时与他俩分离,这时福海就是赵二唯一的亲人了。
赵二也真把福海当哥哥,当亲哥哥,那一口“哥gay哎”长,“哥gay哎”短的,听得我心里都酥酥的。
结果福海这个王八蛋、窝囊废,除了会坑自己的兄弟,还会干点什么。
方子革命成功回来,派兵去找福海和赵二,大兵问赵二在哪?
赵二正准备蒙混过关时,福海就把手指向赵二了;赵二和徐家三太太暧昧,福海为了个空头支票,为了个实诚人的体面称号,转头就把赵二卖了;日本投降,国民党倒台,赵二身败名裂,想在福海家躲几天,福海义正言辞地拒绝,出门就告发了赵二。
而赵二是怎么对待福海的?
通奸一事事情败露后,赵二不怪福海,反倒怪方子不敢放了他和他一起逃跑。
赵二被共产党押走时,他还在说,哥哥,我不怪你,是我自己咎由自取。
我就纳闷了,你福海凭什么这么相信新上台的政党,这改朝换代这么多次,以前的经验教训都没了?
就不能既往不咎,还要一逼再逼?
赵二被枪决时,没有人来送行,有点关系的竟是将要送他上路的顺子。
讽刺的是,顺子没有一句关怀问候的话语,他是如此的大义凛然、铁面无私,一段铿锵有力的判词后,枪响人倒。
可是好歹他赵二也是从小照顾你,依你入睡的三叔啊,你的内心就没有一丁点的波动?
没有人瞧得上赵二,赵二这一辈子,是落寞的一辈子。
我也无心洗白赵二,他自己做的事情确实不是好事,但是这世间本应该还有温情,他并没有感受到。
这片拍的更符合人的本性,剧本写的也真好,没的说。
这才是应该能流传后世的作品,记得有句台词:每朝每代都这样。
我感觉这不是朝代的问题,朝代也是由人创立的,这是人的本来面目啊,人——这种动物,自打是猩猩时就是这样自相残杀,现代人只不过比猩猩多了点智能罢了。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说,这部片子把人做了一个赤裸裸的具有哲学意义的剖析。
3个男人一台戏。
作者写了社会上的3种人。
第一种人也是戏的主角是福海,用老百姓的话说是一个纯纯粹粹的老实人。
不懂变通,认死理。
像一个当代“圣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无完人”等等这些话在他面前真是无法成立了。
他把善良、忠诚、诚实、博爱……等等等等这些所有能赞颂人类美德的词语几乎都紧紧的锁进了他那颗心里。
然而这个“完人”的一辈子又是什么样的呢?
不能不发人深省。
福海不过是一个最最普通的社会底层老百姓了,然而谁不想得到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种种物质和精神享受呢?
可是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完人”的一生。
他不仅什么都没得到,还……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我们很多人也不能解答。
社会的底层人是这样,那另一层呢?
第二种人:刘方子。
从小看起来是3人中最有志气的,不甘屈服于糊纸活的老板打骂。
一心要跟吴先生革命。
进入纷繁复杂的社会后,另一个充满着权力和欲望的世界大门开始在他的聪明圆滑下向他打开了。
他不在是当初那个其实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伙子,他天生的灵敏让他在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中步步高升,看起来他比很多人都强,所以他能在乱世中不断的向上爬。
看到这里,我们每个人心中是痛恨他所干的那些让人不耻的恶事呢还是羡慕一个有本事的人而在心里默默的想向他学习呢?
然而人是复杂的,他能干出那些最让人不耻的恶事也能在日本人来了之后大彻大悟,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来赎罪。
看到最后,你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他的功和过相抵了吗?
最后一种人是赵二。
一个名字上看就知道是个可怜人,从小无父无母,侥幸长大。
连最基本的教育也没有受过(父母的教育)。
这个孩子什么都不懂就稀里糊涂的当了学徒,不知道应该如何做人,做事,只能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走,别人说什么他都认为是对的,干偷鸡摸狗的事也不认为是错的。
无知者无畏,他敢跟阔老爷的小老婆睡觉,胳膊被砍了,他也不认为他是错的,他敢当汉奸,怎么劝也无济于事。
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度过的,不过最后在被解放军抓住的时候他明白了。
明白了犯错是要受罚的。
你说是非道德是非得人教才能明白吗?
还是他一直都知道自己错了,还像啊Q那样死不认错呢?
典型的中国式不见棺材不落泪!
关于这部电视剧要说恐怕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略述一二,愿为警醒。
看完这部剧,对于好人坏人的界限模糊了,刘方子一辈子没干啥好事,拐跑兄弟媳妇,坑蒙拐骗,为了娶妻,栽赃陷害,屈打成招,活生生把她的未婚夫打的招供了。
可是日本人来了,他是为了保全兄弟们的活路,交代兄弟们好好干活,为了帮兄弟报仇,只身带枪杀死日本人。
这时的他又是正义的,他生在了这个时代,他想要出人头地,只能采取一些偏门,但是在日本人面前,他还是拎得清的。
主角老实本分,可是又有些老实本分过头了,时代变迁,他也随时代变化,他忘了当初的兄弟结拜,只有赵二还记得当初的誓言。
这是时代的悲哀。
有人说福海是百无一用的老好人,但殊不知福海在大是大非面前从来没选错过,这样的能力并非人人都有。
我想很多朋友都很明白,在利益相关的问题面前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利益,而不会选择大义,这一点来讲福海这样的人物也并非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正如刘关张三结义,刘备论带兵打仗,上阵杀敌肯定不如关、张,但是为什么刘备是大哥?
因为刘备是三兄弟的核心人物,他是引领着三人发展方向的人物,正如福海的存在让刘方子残存的最后一点良心不至于泯灭,才会有刘方子后面的蜕变。
刘方子是一个很有想法,很有能力的能人,但私德极其败坏。
他利己,贪财,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但福海是他一直以来的精神支柱,原因是即使他把福海老婆拐跑了,福海还是愿意担起大哥的责任救他于水火,从那以后他是对福海彻底服气的。
他所有的目的就是做人上人,但是日本人来了让他的愿望落空,加上福海一家三口的惨死,让他对日治北平彻底绝望:与其苟且偷生的活着,不如做一回英雄。
赵二在很多人看来是普通人的角色,实际上并不普通。
赵二是一个混不吝的痞子形象,从小被欺负惯了,没什么远见和理想,极其贪财好色,为了自己享受不惜当坏人,小人。
但此等人物却对兄弟有股子义薄云天的义气,他是真正把城南三虎当做桃园三结义一般的结拜,即使自己能力很差帮不上忙,但也从未真正想过去加害自己的兄弟。
这一点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一般人就是剧里纯粹的小人,坏人,比如巡长,局长,或者平凡的人,大梁等等,没有具体的姓名,比如大梁看到瑞子和儿媳妇遭难,他想帮忙但是却只能顾自己的小家,这就是面对日本侵略普通老百姓的真实写照。
福海、刘方子和赵二三个奇人就是那个时代众生相的缩影,令人回味悠长。
刘方子最大的污点就是拐跑了自己的嫂子,他后来自我陈述,觉得当时他也是头脑一热就被嫂子迷住了。
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大妹这样的女人并不适合福海,在旧时代体现的不明显。
但新时代来临之后,刘方子这样脑子灵活有想法,不停变换事业的男人更吸引外向活泼的大妹。
正如现代社会渣男与老实人之争,实际上还是逃不出“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个窠臼。
老舍和本剧的编剧也算是没有让男性读者太过失望,包括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和朱九真的感情,都是再给男性读者一定的希望,与你不是一路人的女人注定是会失去的,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许离开这样的女人会是好事情的开端。
我这一辈子,到底活了个啥。
福海,一辈子只想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却一辈子窝窝囊囊;遇事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不像个爷们;到头来也是家破人亡,都说好人有好报,但究竟什么是好人?
想活得像个体面人,却一辈子也没体面起来。
刘方子倒是个敞亮人,骨子里有股狠劲,敢拼敢闯。
在那个乱世,当过兵,干过巡警,不管哪一行,总能趟出个名堂来,也算是过过体面人的日子。
虽然拐走了把兄弟的老婆,为人所不齿,但始终没向日本人低头,为大哥复仇杀死日本人,也算个汉子。
赵二,蝇营狗苟,唯利是图,有奶便是娘。
福海是太看重原则,刘方子打破了一些,还算有底线,赵二根本不知道原则是什么,是乃真小人也。
好人真的有好报吗?
大家都说福海好,到底哪里好了?
真如其名字一样,有福吗?
老婆跟人跑了,一辈子只是个小巡警,臭脚巡,家人也没过上好日子,后来还被日本人所杀害。
老实有什么用,老实人就是被欺负。
人可以老实,但不可以窝囊;可以重感情,但不可以事事谦让。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许是这辈子最大的桎梏。
人活一辈子没有来世,自己舒服了,才算没白来一遭。
在历史的车轮面前,每个人都是小人物。
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同时也要考虑到历史进程。
那个世道,人们过得更加艰辛,个人的命运更不受掌控,改朝换代,亦复如此。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艰辛,现在不一样无休止地加班,还房贷还到老。
幻想着诗和远方,其实,眼前的苟且才是真实的。
正如剧名:我这一辈子。
透着心酸,透着伤悲。
虽然不同骆驼祥子式的悲剧,但这部剧也不差于她了。
猪脚在里面有2段婚姻,一段因为师弟一段因为年代而巨变。
猪脚因为师弟被通缉而收留他,他却把猪脚的媳妇拐跑了。
无语中。
第二段婚姻却因为日本的入侵更让人伤悲。
哎,总之这部剧笑着笑着就哭了。
哭着哭着就笑了。
谁能想到猪脚师兄刚把他媳妇拐走,转手就给卖到妓院去了。
更无语啊。
哎这一辈子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不过正如铁拳中那个故事一样,被卖了反而更好。
真无语。
最后猪脚被他师弟救了。
他师弟死了。
哎伤心的一部电视剧
那就是你的一辈子了。
老舍
臭脚巡。臭脚巡。福海大哥救我啊对于老电影的延伸做的很棒
可以看
老舍先生把人性透视的真的是太通透了,和原作改动较大,前半段不错,后半段不行,结尾很烂。
小人物悲凉的一生。老舍是看不到社会的希望吧。
福海、刘方子、赵二仨兄弟的一辈子。福海老实懦弱,刘方子有头脑有血性,赵二小机灵,其实都是平凡不过的人,说不上什么大奸大恶,但没有一个能好好地过这一辈子。说是时代不对吧,他们个个都挑得出毛病;说是人有问题吧,他们却总也无可奈何。桃园三结义,老大失了刘备的“奸”,老二失了关羽的“义”,老三失了张飞的“忠”。唉,命。
几年前看过,但是似乎当年没看全
其实看过觉得挺悲伤的
胡编瞎改,不看也罢!
看完书之后,来看的电视剧。发现两方想表达的,不一样……
剧情其实是挺BUG的 很多事情完全不科学 不连惯 人物性格的转变过于突兀 不喜欢主角福海 真硬气就别有事就腆个脸求人家 操 没事求人的时候撒什么泼啊 真要是过不去 那便老死不相往来便是
时代剧,从清末到新中国这四五十年北京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和大宅门有一拼
一个老好人版的窝囊废
有些地方逻辑并不能自洽,没看过小说,不知道是电视剧没拍好还是小说本来就这么写的。福海的蠢是邪恶且自私的坏。
印象最深刻的是“赵二多年后来到福海家谈话那场戏”何冰的表演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演技
我妈是张国立忠实粉丝,当时电视抢不过她才不得不看的。。。。
太苦 不忍看
福海胆小懦弱。
刘方子很复杂的一个人物,替福海报仇,也算是善终了,有点血性福海一辈子软弱,就是我们普通大众似的人物,在乱世里苟且活着,混口饭吃赵二,属于偷奸耍滑那种怎么说呢,深度还是不够,本来想打4星,但是冲着张国立,五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