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的桥
Ponts de Sarajevo,The Bridges of Sarajevo
导演:阿伊达·贝吉奇,莱昂纳多·迪科斯坦佐,让-吕克·戈达尔,卡门·卡列夫,伊希尔·勒·贝斯柯,谢尔盖·洛兹尼察,乌苏拉·梅尔,克利斯提·普优,安格拉·夏娜莱
主演:萨缪尔·芬齐,吉尔·楚迪,迪米特尔·迪米特洛夫,阿尔玛·普里察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意大利,葡萄牙,波黑,法国语言:俄语,德语,意大利语,法语,波斯尼亚语年份:2014
简介:13短片合集。普优的获得最多笑场,一个流氓知识老头奚落着所有邻国,匈牙利、美国和吉普赛,世界上三大强盗;戈达尔继续着《我们的音乐》讨论shot与shoot以及图片欺骗性;萨拉热窝生长的Aida Begic以士兵肖像嵌入当下城市街景;最感动的是结尾一部,塞族孩子将点球踢飞,跑到穆族墓区寻找。详细 >
A French kiss in the graveyard
最喜欢第二个故事 喃喃低语有点像戈达尔早期?然而真正的戈达尔拍出来的东西真的已经到另外一个境界了 还记下两句话:“文化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没有我们,你算个什么东西?”
戈达尔那部看我的直接快进,好好拍不行吗装什么逼
最后一部的视角不错,两族曾经的生死纠葛,最终化为相邻的两块墓地。
13个关于萨拉热窝的桥的短故事,背景是92-95年的波黑内战,令人心碎的声音和影像,更像是纪录片合集。最具创意的是每个故事间穿插的用人手动画搭起来的桥,形成,变化,粉碎,重建,燃烧,脆弱的坚固。象征着萨拉热窝人民的恐惧和希望。孩子说,我要变成一个好男人,让世界变得更好的男人,我将不为任何一方而打仗,我只为爱与和平而战。
知道些历史 没什么不好。
质量稂莠不齐的短片合集,风格太迥异,硬生生凑起来显得有些不着边际。
薩拉熱窩的橋,這頭是薩拉熱窩事件和一戰,那頭是波斯尼亞內戰和戰後傷痕。頭個短片里,Kamen Kalev將薩拉熱窩搬到夜晚;最受我關注的Vladimir Perisic則是將刺客的證詞化身呢喃低語漂浮在圖書館和學堂之中;戈達爾則是對1993年的《向薩拉熱窩致敬》進行擴充。最後一個短片略感動。其他導演的不大上心
虽然但是……我狂睡
冲着戈达尔看完了全片,13个短片共同构筑起了萨拉热窝往事,有意思的是每个短片都没有明确标注故事发生的时间点,却不妨碍观众推测它发生的时空,正是因为电影的历史叙事与无数人的记忆形成了默契,完成了一种提示性书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南斯拉夫的民族伤痛。
1-3-13
参差不齐
中间有一部看睡着了……
非常喜欢的多变电影风格,有一种忧郁和反思
内战的伤痕,只有最后一出孩子捡球值得回味。
12min,然后跳过去看了戈达尔的《叹息桥》
最后一个故事拉高了评分
萨拉热窝人的自述历史。今天的萨拉热窝,明天的乌克兰。
在身负战争创伤的人的眼中,通向故乡的桥比故乡本身更为重要。
五花八門的短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