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远去的飞鹰

远去的飞鹰

主演:朱亚文,郭伊娜,姚笛,高峰,刘劲,贾延鹏,罗晋,邬君梅,赵玲琪,郭秋成,魏冠男,唐北平,叶鹏,刘彦卿,谈天,杨树田,王玺文,王乙琨,袁菲,伊琳,程桂兰,李艺,林志豪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1

《远去的飞鹰》剧照

《远去的飞鹰》剧情介绍

远去的飞鹰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航空兵高志航(朱亚文 饰)因执行张学良(刘劲 饰)派给的任务,意外邂逅俄罗斯美女葛莉儿(郭伊娜 饰),俩人一见钟情。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陷入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命令中不能自拨,而高志航也因空军不能有外籍配偶与葛莉儿离婚,离婚后的葛莉儿带着孕身来到高的老家吉林通化,从此音讯全无。此时的高志航参加了淞沪会战,中国空军重创日军,高志航也因作战勇敢被奉为民族英雄。之后,高志航奉命去苏联境内接收一批新飞机回国,不料途中被日寇偷袭,高志航拖着受伤的战鹰与敌人在空中撕杀,最终以身殉国。高志航牺牲后,国共两党领导人对其作出了极高评价……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银河英雄传说外传决斗者重返高校之风云再起惊声尖叫第二季与你共融大王别慌张轻松小熊和小薰公主大对换女教师第一季对立面我的名字叫陈怼怼天高地厚短信杀机负担德国好人为家而战强袭魔女拜托了!姐姐Doctor异乡人温蒂妮东京之日特殊协议地狱公路我们是恶魔吕梁铁骨侠骨丹心血腥兄弟会兄弟,别闹!时间的皱折寻宝搭档第三季魔鬼游乐场

《远去的飞鹰》长篇影评

 1 ) 剧情有点假

我也觉得有点假,演的太制式了,还有最让我受不了的就是高志航把自己的妻子丢弃了,多么好的女人啊,好可怜啊,还说爱人家呢,说丢就丢了,还和别人暗生情愫,算什么英雄啊!!!

 2 ) 感情应该淡化,或者后面那段少拍些

后面那段感情少表达些。

我们是来看空军的,不是小情小爱,也许评分还能高些。

前半部分真的真的很不错,非常的优秀。

朱亚文现在剪辑的片段绝大多数都是这里来的。

有时候都怀疑是不是多个导演多个编剧。

不连贯,感情莫名的来的那么突然。

让人很突兀。

丘吉尔对英国皇家空军说的那句名言:“在人类征战的历史中,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对这么少人,亏欠这么深的恩情。

”推荐《远去的飞鹰》前半部分,后面的部分直接垮掉了。

后面接着看《血战长空》。

再看纪录片《冲天》。

 3 ) 说说剧里讨厌的人

才看完这部片子,才知道是2011年的作品,十一年前的,看着还是那么热血沸腾,很喜欢剧中空中对战的片段,真的很飒,让个看的热血沸腾的,其中最讨厌剧中毛邦初的角色,小人一个,自己不做为,还处处打压别人,看高有功,就说是自己的提携,真是不要那么臭脸了。

又怕事又怕担责任,就这样的官,蒋不败才怪

 4 ) 远去的飞鹰-高志航和葛莉儿的爱情

我接受不了高志航对葛莉儿的态度。

跟他离婚时葛莉儿说的:你离开我们去南京是为了打日本人的,可是你在南京五年干了什么打内战啊?

为了开飞机打内战进行飞行表演而和葛莉儿离婚。

他热爱的是国家更多的是飞机。

并且离婚后又马上和叶在一起了。

他忘记了曾经的誓言和陪伴。

他忘记了是葛莉儿给了他能再一次飞上天的机会。

他忘记了他们曾走过的艰难而又甜蜜的岁月。

他为了他热爱的飞机和军人身份背弃了葛莉儿。

看到他俩离婚我很失望,但是我还是看了大结局,他殉国了在他热爱的飞机上,他没能看见祖国建立和强大,也没有陪伴曾经的爱人走完一生!

但是也还是想说他们爱过的岁月感动着我,而葛莉儿爱着的也是那个热爱飞机的高志航。

 5 ) 炸,炸沉加贺号???

别的硬伤都不说了,什么手枪打飞机啊,大和给加贺护航啊,使用别人的cg啊。

就这个炸沉加贺号就已经够一个神剧了。

美帝表示喵喵喵,我们不要面子的啊?

明明按照高志航本人的真实经历拍就可以,当时国军的空军能打出那种战绩已经非常值得尊敬了拿着一堆别人不要的垃圾和仅仅是能击落别人的战机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非要意淫出把别人家的主力舰击沉?

有必要吗?

 6 ) 发明历史的电视剧,不值得尊敬

1.撞击加贺号航母?

意淫有意思吗?

2.日本空军?

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军种3.藤野说只有日本神风特工队敢于自我牺牲。。。

神风特工队1944年才成立,怎么1937年人们就知道了?

4.高志航受伤迫降在新四军防区,然后37年9月去了庐山修养。

然而37年10月新四军才成立。

只是最后两集,就有如此多错误,好意思说这是好片子?

 7 ) 说说庞天德和高志航

说说庞天德和高志航喜欢朱亚文,特别是红色年代剧里的朱亚文,所以一口气把《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远去的飞鹰》和《我的娜塔莎》刷完了。

三部剧中,《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完成度最高,剧情、演技、服化道都很精彩,而《我的娜塔莎》和《远去的飞鹰》虽然短板明显,但仍不失为一部好剧。

因为年代差不多,又同样是异国恋,很多人喜欢把高志航和庞天德对比着看,《我的娜塔莎》的弹幕里面,大家都说庞天德如果换成高志航的人设,不至于和娜塔莎苦恋一辈子。

但同样的,如果高志航能和庞天德一样痴情,也不会有葛莉儿后来的悲剧。

虽然同样是朱亚文扮演的,但庞和高在人物塑造上差别很大,庞是静水流深,高是绚烂烟花。

庞是多面的、复杂的,有少年意气的一面,有睿智儒雅的一面,有隐忍犹疑的一面,有深情执着的一面。

战斗时是坚定的布尔什维克式英雄和情人,骨子里却是无力反抗父权的少爷和孝子,强大又脆弱,勇敢又纤细,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庞始终被动、后知后觉、处处妥协。

而高则简单、热烈而纯粹,他留学法国、穿军靴、喝红酒、开飞机,有着法兰西式的激情和浪漫,骨子里仍是来自东北农村的穷小子,穷过、苦过,无所畏惧、恃才傲物。

不管是娶妻还是离婚,把葛莉儿留在身边还是撇在乡下,在奉天还是去南京,高都是绝对的主导者和优势方。

因此,在面对封建大家长时,同样是孝顺中带着狡黠,但和高相比,庞在父母面前并不具备多少话语权,反叛也不够坚决。

与高的生米煮成熟饭完全不同,庞恪守婚前不圆房的孝道,要求娜塔莎学习如何讨好自己的父亲,花了20多年的时间让父亲接受和认可娜塔莎。

可能因为大家都同情葛莉儿和娜塔莎,高和庞被很多观众骂成是渣男,让我不得不为他们辩驳几句。

当今的网络环境下,渣男早已变成了一个梗,万事皆可成渣。

如果说高因为短时间内再婚被骂成渣男尚有说法,庞被打成渣男派可就太冤了。

评价一个影视形象不能脱离他身处的环境和时代,更不能大开上帝视角。

庞并没有娜塔莎那般勇敢和坚决,而是经历了从懵懂觉醒、闪躲逃避到热烈回应最后勇敢追求的一个漫长成长过程,他在感情中一路跌跌撞撞,中间隔着战争、种族、封建家长的反对、中苏关系破裂这几座大山。

而委屈求全的结果是终难两全,最后庞既没能尽到人子孝道,又辜负了爱人、苦了自己。

可庞身上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才是这个角色的最大魅力。

他是那么真实,他的隐忍和深情、挣扎和成长,软弱和执着,都让人动容。

全剧最喜欢的情节就是庞骑着自行车,娜塔莎坐在后座,他们终于排除了万难走在了一起,阳光洒在脸上,脸上洋溢着笑容,幸福触手可及却嘎然而止,火车站的离别之吻虐得人心肝疼。

和庞相比,高在爱情方面可以说是天然的老司机,他很清楚自己的性吸引力,也很受女人的欢迎。

但认真看过剧的人,真的会觉得高志航渣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来说说两部剧的定位吧。

《我的娜塔莎》这部剧的缺点和优点都很明显,看战争部分,这是一部漏洞百出、逻辑细节全是硬伤的抗日神剧。

但如果把战争当作背景,把它当成一部纯爱剧来看,这部剧拍得细腻缠绵,凄美动人。

而《远去的飞鹰》里面,爱情是背景,高志航的抱负才是主旋律。

很多人只看到高为了开飞机而舍弃了葛莉儿,却没有看到他几乎将自己的所有都舍弃了,亲情、爱情、友情、金钱和权力。

和许诤不一样,高成为飞行员不是为了“升官快发财快,娶了老婆还有姨太太”,也不仅仅是爱好和职业,而是实现“航空救国”的唯一途径。

他把名字“高铭久”改成了“高志航”,远赴法兰西留学,他说“别人是在开飞机,而我和飞机是一体的”,对他来说,离开了飞机的自己对国家将一无是处。

在腿受伤被告知不能飞后,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不想在民族危亡之际成为等待被救的芸芸之众。

为了能再上天,他拒绝打麻药,选择打断已经愈合的断腿重新接受接骨手术。

他自恃甚高,目无长官,好几次抢了张学良风头,却愿意低声下气忍受羞辱,接受一份降军衔降军饷的工作,好几年和看不惯自己的长官苦苦周旋,因为只要有一丝“开飞机打鬼子”的希望,他也要牢牢抓住,哪怕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和嘲讽。

这些嘲讽甚至来自他最亲近的人(母亲、妻子和好友),虽然并无恶意,却让高也忍不住一遍遍嘲弄自己,也曾怀疑“航空救国”不过是一个骗局和一句空话,却始终不肯放弃。

他不懂政治,更不屑与政客打成一片;他不怕死,只怕自己还没打鬼子就死在诡谲多变的政治风云中。

最后一次执行任务时,队友提醒他,上级想借日本人的手除掉他时,他只是笑笑,因为死在天上是他最好的归宿。

高说:飞机是我的命,葛莉儿也是我的命,跟葛莉儿相比,飞机算个屁。

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真心的,愿意为了葛莉儿放弃开飞机是真心的,打鬼子时对着葛莉儿的照片喊“葛莉儿你在哪”的时候也是真心的。

只是他对葛莉儿的执念,终究大不过“航空救国”的信念。

我们看过太多“爱江山更爱美人”和“霸道总裁只爱我”的戏码,却无法理解舍弃儿女情长而选择救国的抗日英雄,这实在吊诡得很。

况且这部剧是根据真人事迹改编的,历史上的高志航没能以一己之力与整个国军“不得有外籍配偶”的禁令抗衡,更无法站在上帝视角上大开“江山美人都不负”的金手指,他只是诸多“舍小家为大家”的抗日英雄的一个典型,仅此而已。

很多人骂高“渣”,主要是因为他“抛弃”葛莉儿两个月之后就转身去追求女大学生。

真实的历史我们不得而知,从剧情中来看,虽是意料之外却也有迹可循(当然剧情在对这段感情的处理上显得很粗糙,这是剧情的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高邀请叶蓉然去家里做客前,他对叶并未展现出追求的意思,纯粹是一个男性在面对一个漂亮女性时不自觉的“撩”(这里可以参照高对待女记者的态度,三分撩三分暧昧三分享受被美女仰慕)。

真正想娶叶是在到家后,勤务兵告诉他女儿不见了,虽然后面发现是虚惊一场,却让高意识到,他的女儿需要一个妈妈,他好安心去打仗没有后顾之忧。

对待高的第二段恋情,除了高的母亲一开始为葛莉儿打抱不平外(后面也很快劝高尽快娶叶),其他人没有表示出丝毫的惊讶或不理解,因为剧中人是活在他们的世界,而不是带着21世纪的视角,在国民军官“娶了老婆还有姨太太”的大背景下,在高与葛莉儿已经没有再续前缘可能性的前提下(何况葛已经不知所踪),与其说是高快速移情别恋上了叶,不如说叶刚好适合当他孩子的妈妈:喜欢他的孩子(不排斥孩子叫她妈妈),知书达理,出身名门,长相和性格他都不讨厌。

就像许诤说的,高喜欢美女(但谁不喜欢呢)。

不管是从高的视角还是剧中其他人的视角来看,他负了葛莉儿是事实,但没有背叛葛莉儿也是事实(当然这是一个丈夫的基本职责,这里没有要赞扬或是开脱的意思,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如果没有那条军规,相信高还会撩其他女人,却保持对葛莉儿的忠贞,对高这种深情又风流的人设来说,这并不矛盾。

可以说,葛莉儿是时代的牺牲品,而高也同样是,只是作为一个流亡在异国他乡的白俄贵族后裔来说,特别是一个柔弱的女子来说,葛莉儿的遭遇更值得同情,但如果因此就指责高是渣男,未免有失公允。

痴情如庞天德,骄傲如高志航,他们都不完美,虽不是渣男,甚至比同时代大多数男人都忠诚,他们的性格中却都打着时代的钢印。

高可以见一个撩一个,和女记者整晚跳舞,却不允许葛莉儿穿高跟鞋;庞很少正面反抗父母,却要求娜塔莎学习《女儿经》,做一个合格的儿媳妇。

这些都是他们身处男权世界的「理所当然」和「无可奈何」。

而作为女性角色,不管是强如苏联战士的娜塔莎,还是纤细的异国难民葛莉儿,她们都注定需要「理解」和「接受」,随时准备「成就对方」和「自我牺牲」,最后成为英雄浪漫史上的一抹桃色谈资。

好在当今的女性已经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大可不必纠结于他渣不渣,不管是爱和被爱,还是独自美丽,选择权都在自己手中。

最后想夸一夸这两部剧中的朱亚文,穿军装帅到炸裂,念情书苏到极致,拍吻戏好看到想恋爱,希望他能多接正剧少拍偶像剧。

 8 ) 一点看法

记得很久之前看的这部剧。

首先被吸引是因为朱亚文,其次作为一个军迷,国内关于空军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少之又少,这群英雄好像快要被人遗忘了。

其次,就是高志航作为中国空军“军神”其一生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传奇色彩,当然结局也是令人叹惋,欲架机迎敌却遗憾殉国,蒋介石也不得不感叹:宁失百机,勿失高志航。

我觉得剧情上还是很吸引人的,高志航的飞行史、情感史、抗战史三线并进,虽然在情感线上葛莉儿的处理不是很让人满意,但历史上也确实如此,国军空军内部也出过一样的规定。

我觉得高志航之女高丽良在《我的父亲高志航》中的描述还是很到位的:没有葛莉儿的离开,就没有后面的高志航。

同时他和叶蓉然的感情线也大致和历史相似,还算是比较客观地还原了高志航的经历的。

再说说我个人认为不足的地方。

作为一个军迷,我还是觉得艺术的改编也要基于历史的逻辑,大修大改反而是对那段历史的不尊重。

首先就是高志航的性格。

历史上高志航性格严肃刚正,不苟言笑,在笕桥航校任教官和担任四大队大队长时,都是以治军严厉而闻名,令人肃然起敬。

而剧中的高志航反而有点痞,看上去有点叛逆和随意,包括一系列的抗命行为,这就和人物的真实性格出入过大。

但我想导演也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人物的艺术加工,这一点见仁见智吧。

我觉得高希希导演的《血战长空》里的高云天(原型也是高志航)在人物形象上还是比较符合历史的。

还有一个我觉得不太好的加工就是高志航率领四大队突袭关东军司令部并取得大捷。

我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历史上没这段啊,抗战初期真有这么大的一场胜利抗战还会这么艰难、中国空军损失惨重?

那可是关东军司令部啊,这样的胜利太大的,编剧直接编出这一段塞进剧情就显得过于生硬,高志航的一生已经足够传奇了,这种方式的无中生有反而是对历史的过分篡改。

最后就是服化道和导演的军事知识的问题。

道具和特效我只能说受限于国内的经费和技术。

但一些基础的军事只是还是要注意的。

比如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剧中1937年就出现的司登冲锋枪,还被说成是德式装备确实会被一些专业军迷诟病(司登冲锋枪是1941年才研制和复议的,而且是英国造的冲锋枪,所以这里相当于犯了两个错误),我觉得严谨度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9 ) 男性主义的英雄

【目前看到18集】17集开始就气到不行。

首先来欣赏一段男茶发言。

高志航在主动开口询问叶蓉然确定了对方喜欢自己的心意后,对着和葛莉儿的照片说:和你分开才三个月,我曾经以为你是别人无法取代的,和你分开后我的生活会从此暗淡无光,可是我错了,这个叫叶蓉然的女孩已经重新点燃了我的希望,你能原谅我吗?

对不起,不能。

你就是薄情寡义,你就是见异思迁。

高志航为了民族大义为了航空救国为了飞机为了军人身份和葛莉儿离婚,能理解。

那时国家战事正酣,有太多的人为了救亡图存爱而不得,分开后从此杳无音讯。

前面和葛莉儿分开的时候的心如刀绞难舍难分,还说什么下辈子还你,接下来2、3个月后就对另一个女孩谈朋友求爱结婚,移情别恋之迅速,和高志航的开的飞机一样快。

高志航忘记了和葛莉儿曾经的誓言,忘记了和葛莉儿一起读的雨果的那首诗,忘记了葛莉儿在他难的时候的陪伴,忘记了他们在奉天曾经的艰难而又甜蜜的时光,忘记了是葛莉儿给了他能重新开飞机的机会!

没有葛莉儿的不放弃,没有葛莉儿四处求医,没有葛莉儿从那把法国猎枪下把你拉回来,你高志航早就放弃自己了。

高志航当时的个人真实想法已成历史无从考究。

不知道是编剧没有刻画好这个过渡还是流传下来的故事版本就是如此(编剧应该是已经适度美化了的,真实历史上高第三段婚姻的时间线更早还有俩娃),在前面那段感情难舍难分还相约下辈子的对比下,这样的呈现真的令人反感。

【目前看到20集】跟自己老娘打电话说叶蓉然跑不了,说喜欢叶蓉然。

高志航真的反复在我雷区蹦哒。

【看到24集】叶蓉然生日表白,忍了;亲脸蛋,忍了。

但是抗日大战前给叶蓉然写信,“唯至死不能以夫人相称,为此生一大憾事”。

这句话是不是有点过了?

葛莉儿这个前夫人做错了啥。

大战前叶蓉然逼婚,高志航看了眼孩子,想着为了有人能照顾孩子,答应叶的求婚,这对叶蓉然公平吗?

再说,高志航本来就和叶蓉然互生爱慕了,结婚也是迟早的事儿,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突然临时结婚,这算负责任吗?

(以上情节如果是编剧设置,那真的不太合适。

)【看完了】高志航在大义上是民族英雄,立场坚定,从不退缩,为国学艺,为国飞行,为国捐躯。

为了报国自断姻缘,是大义之举。

这是毫无疑问的。

他把最大的最纯粹的最热烈的爱献给祖国。

东北飞鹰,空军战魂,英雄永存。

“本人原名高铭久,于民国十年,不顾家人反对,改名为高志航。

意为志在航空,报效国家,拳拳之心,苍天可鉴。

”但是在个人问题上,真的不要营销说有多爱第二任妻子。

高志航也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男人而已。

希望大家无论是什么身份都能客观看待高志航烈士。

朱亚文葛莉儿得演技都很好,亚文哥把高志航演“活”了。

一星扣在剧中部分历史情节不符合史实。

一星扣在人设,既然男主人设是这样,请不要吹啥深情人设,实事求是地讲故事就好了。

 10 ) 精英与草根一样爱国

真的非常好的一部剧,演员与人物气质高度匹配,与真实的人物生平基本相符。

看惯了共军角度的草根抗战,和刻意丑化的国军形象,这部剧算是个异类。

但至少,让这样一个现在少为人知的空军王牌战士,国军英雄活脱脱的出现在世人面前。

三十岁,浪漫,精英,爱国,仗义,孝顺,这是我能想象到的一个男人最好的样子

《远去的飞鹰》短评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2分钟前
  • Joyce
  • 还行

-

4分钟前
  • R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