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魔卡少女樱》是在小学三年级。
我因病请假一星期,伙伴们都在上课,没有人可以一起玩耍,我只好待在奶奶家,整天看点播台循环播放数码宝贝。
奶奶见我实在闲得发慌,带我去碟片店租些想看的动画。
鬼知道我为什么挑了一盒《百变小樱魔术卡》,回到家后……一个星期不到,全看完了。
和其他小男孩一样,我当时最喜欢的动画是龙珠、名侦探柯南、头文字D。
但是从小樱那里,我也获得了充分的乐趣。
华丽的变身,丰富的卡牌,精致的特效,以及小樱和小狼(小明)的恋爱——我当时已懵懂觉醒对恋爱的认识,可以体会一点其中的趣味。
但是在班里,我从没对任何人说起我看过这部动画,我隐约明白这是女孩子看的东西,因此我把它当做了自己的一个秘密。
与伙伴们在一起时,我仍然聊龙珠、柯南、头文字D。
时隔多年,clamp大妈又炒起小樱的冷饭,新动画也紧随其后。
这些年我的性格已有很大改变,也读了看了许多新东西。
我已不会为小樱这种题材的动画所打动了,但它毕竟是我宝贵童年的一部分,因此我仍决定追这部新作。
在b站观看,弹幕各位皆表示来重温童年,大概都和我差不多年纪,或者比我年长。
新动画目前已出到第五集,原班人马,原汁原味,剧情稳扎稳打,各方面都平庸,但是也都在及格线之上。
作为一部炒冷饭之作,已经很有诚意,足以称作一部不错的动画了。
虽然如此,观看过程中,我一直有种强烈的违和感,而这是儿时看小樱不曾有过的。
我反思违和感从何而来,很快便明白——这是一种幻想幻灭的感觉。
小时候没有人生经历,也不读书、不思考,电视上放什么我就信什么。
看工藤新一那么聪明帅气,我就以为等我到了他的年纪,也会像他一样聪明帅气;看新闻联播里国家歌舞升平,我就以为国家真的歌舞升平。
而小樱,小樱其实和新闻联播本质上是一样的。
它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它为观众们造梦。
在《魔卡少女樱》里,每个男孩都帅气、体贴,刀子嘴豆腐心,为心爱的人赴汤蹈火;每个女孩都可爱、温柔,会做饭,被人珍惜。
新版小樱动画在这方面更下功夫,每一帧的画面都像加了滤镜,就差直接在屏幕上写两行大字:生活幸福,世界美好。
有人说这种类型的作品是精神鸦片,应该少看,甚至应该禁止。
我认为大可不必,这就好像认为男孩看了AV就上大街去强奸人妻了,认为女孩看了少女漫画或韩剧就再也不肯安生过日子了,都一样偏激愚蠢。
这世界有时还是需要“鸦片”的,当生活冰冷无依,你总不能剥夺他人去虚拟世界寻找安慰的权力。
但是,在虚拟世界寻找安慰,说到底是可悲的。
既然你明白只有在虚拟世界里才有安慰,你就已经明白那些安慰都是假的。
我们小时候看《魔卡少女樱》,女孩把自己当成小樱,永远有人爱,还肩负着拯救世界的重任;男孩把自己当成小狼,或者梦想成为小樱的哥哥和父亲那样高大成熟的男性。
但是过了许多年,当我们已然成人,当我们再次面对这部动画,我们不能不感到悲哀。
我们终究没有成为那样美好的人,相反,我们一身毛病,平庸平凡。
小樱里同学关系总是和睦,大家总爱聚餐,还互相交换午饭,但是现实中,我们常常为自己家境不如别人自卑,或者为别人家境不如自己而嘲笑他人。
和睦只是表象,友情终究难以经历考验。
实际上,《魔卡少女樱》代表了一大类作品,它们可能并没有骗我们,世界上或许真有那样一群快乐的孩子——家境优渥,长相甜美,友谊地久天长,爱情情比金坚。
只是,我们并不是他们那种人,而《魔卡少女樱》选择性地忽略了我们这类人,在那里,没有贫穷,没有悲伤,没有欺凌,没有失望。
《魔卡少女樱》说到底是拍给孩子看的,是给少男少女看的。
可当我们已不再是孩子或少年,当我们抱着重温童年的心态去看这样一部作品时,我们当然会收获喜悦,但同时也会受伤。
童年或许是不应该被追忆的,重温童年只是一场幻想幻灭的旅程罢了。
也许不客观吧,但是我很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2008年出生的我,哪怕魔卡并不是我的童年,但我对它的了解,以及它带给我的影响绝不比任何哥哥姐姐们少对于1998年的旧版本,我有很认真很仔细的看过,还是顺着两部剧场版看的,对照一下CLEARCARD呢?
我甚至还和朋友吐槽道:CC篇那是真的不好!
那是五个月之前的事情了,现在也记不清当时是因为什么细节被感动到了,总之那个时候真心觉得CC篇完全比不过98年篇。
但是现在,由于我的特殊原因,时常会旧版新版前前后后混着看,我这才发现,其实它们都很好!
旧版的亲和力十足,人物形象都生动可人,剧情简单却不失温暖;新版滤镜很有实力,而且有很多狗粮,可以吃的饱饱的,另外,剧情方面深奥了不少,现在仍在连载中很难得我这样的人对于新旧版竟然都非常喜欢 !
同等的喜欢!
别说我肤浅,对于魔卡我真的有说不完的见解,但是一次性说不完,我只是想说,新版旧版都很棒!
一样的棒!
有生之年居然等到百变小樱出第二季!
感觉人生又圆满了一丢丢!
想当年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一回到家,书包都不放好,就打开电视追百变小樱。
小樱每集都要收集不同的库洛牌,每集都穿着不同又超漂亮的战斗衣!
她会魔法,又有那么多人喜欢,简直是每个小学生的梦想!
新出的第二季全部塔罗牌都变成透明了,所以又称为“百变小樱钢化膜版”。
而上初中的小樱也和小狼名正言顺地谈起了恋爱,第一集就在虐狗!
现在的初中生啊……
在看新剧之前,我们不妨来撸一撸剧中的男同胞们,他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宠爱着小樱。
小樱的爸爸木之本藤隆漫画中小樱的爸爸木之本藤隆是库洛·里多的转世,而动画里,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考古系教授。
他总是笑眯眯地出现,给小樱准备可口的饭菜,夸她可爱,给她加油;慈祥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和儿子斗嘴。
他深爱着小樱已逝的妈妈,他对小樱的爱深沉,默默在背后支持她。
小樱的哥哥桃矢小樱的哥哥桃矢长得高大帅气,每次出场都要和小樱拌嘴,却是十足的妹控。
所以对小狼一直有些敌意,怕他抢走自己的宝贝妹妹。
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知道小樱有魔力却一直不点破,暗中保护她。
他和雪兔之间的感情很深,充满基情……知道雪兔只是装着月的一个“容器”后,桃矢把自己的魔力给了月,保住了雪兔。
雪兔相对于桃矢,雪兔长得更秀气一些,加上因为体内住着月,他老是很虚弱想睡觉,从而让人更加怜爱。
他可以说是小樱的初恋,又可以说不是。
那时候还是小学生的小樱不懂感情,觉得雪兔长得帅,对她温柔就很是喜欢,但那种喜欢更倾向于爱慕。
雪兔也很喜欢小樱,是那种对待妹妹般的喜欢。
小狼一开始挺好笑的,小狼也被雪兔的“美貌”所吸引,和小樱争风吃醋。
他认为小樱能力不足,和她抢库洛牌,却在一次次的并肩作战中,了解到小樱的善良与勇敢,最后悄悄地喜欢上她。
但他不敢表白,只是在一次次的作战中保护、帮助小樱。
全部人都看出小狼的心意,就小樱傻傻地觉察不出,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捏了把汗。
后来在百变小樱大结局中,小樱也明白了自己的心意,拿着亲手做的小熊去机场送别小狼,两人创造了最后一张樱之卡:爱。
现在回想起那个画面还是觉得很美好啊……纯纯的爱!
小可和月最后撸一下小樱的两位守护者小可和月。
小可没有变身前是只可爱的橙色带翅毛绒玩具,喜欢吃甜食,动画中小樱的好朋友知世很喜欢给他带甜品。
变身后是只会喷火的狮子,形象落差很大。
他从库洛牌、樱之卡,到现在的透明卡牌,一直和小樱并肩作战!
可以说是小樱最忠诚的作战伙伴了。
在最后的审判,小樱才知道雪兔就是月,月就是雪兔,但月比雪兔冷淡很多,让小樱的小心灵受到了不少的伤害,毕竟雪兔是她的爱慕对象。
虽然表面高冷,但月对新主人小樱是很在乎的。
写着写着想起很多以前经典的动画,什么《不可思议游戏》《犬夜叉》《宠物小精灵》等等……(我是暴露年龄了么??
)看习惯了韩剧日剧港剧,偶尔看看动画也是不错的选择喔
1 色调过亮,柔光泛滥,此处漫画版不背锅,纯粹是动画上色的问题。
2 成年人普遍被画崩,如藤隆、桃矢、观月和月的年龄均大幅缩水,属于动画组作画的问题。
对比过于强烈3 收牌时特效过于华丽,喧宾夺主,闪瞎人眼。
回看漫画,其实动画尝试还原漫画的场景,但用力过猛,冰晶特效有些假,整个画面也太亮了。
五毛特效
瞎了4 收牌过于轻松。
由于透明牌的设定是小樱凭借一己之力创造的魔法道具,因此不需要花费太多努力去征服它。
动画组自创了几张卡片,但收牌太容易属于设定问题。
5 Q版过多,显得很低幼。
漫画中也有几页Q版做菜的情况,显得划水。
但由于动画的介质不同,没法像漫画一样迅速翻页,给人的感受(动画组在划水)更加强烈。
令人迷惑的三页6 “唔诶”过多,显得小樱一惊一乍,非常不稳重。
其实漫画中也有非常多处“唔诶”,但是漫画不会说话啊,动画组在配音上照搬原文、反反复复地说,就让人很难受了。
还不如旧版的“哈喵”呢。
7 人物设定走形问题。
小樱没有很担心库洛牌的情况,这一点漫画版也没体现(小樱的担心)。
知世和小可沦为摄影狂魔,纯属动画组用力过猛,漫画里并没有小可头戴相机的设计。
漫画里小狼多次露出心事重重的表情,以及小狼与艾利欧的对话,动画组里没有刻画,导致小狼显得很冷漠,像个只会撒糖的工具人。
在具体情节上,动画对漫画的改动非常多,而且漫画还在连载,还是挺推荐大家去看的。
有时间的话,就整理一下动画和漫画的区别(flag)。
如有错漏,欢迎补充。
看到第七集处处都是明朗漫画的即视感,制作技术的进步并没有带来全面的观感升级。
莫名其妙的花朵背景,漫天飞舞的数码花瓣也是随处可见的普通效果。
变身动作简化了很多(虽然小狼也给加上了变身新骚招),钥匙的外观“升级”,魔法阵和变身效果也发生了变化,甚至咒语也简化了很多从“隐藏黑暗力量的钥匙”改为“隐藏梦之力量的钥匙”,获取卡牌的咒语从“回到你原来的样子”变成“Secure”。
节奏变得慢了,卡牌引起的故事和剧情线似乎变得非常次要。
卡牌的属性从比较一元化动词或名变成 “Gravitation”、“Record”、“Seige”这样更加具象、较弱攻击性的属性。
飞牌也从鸟翅变成了蝴蝶结状的蝴蝶翅膀,在我这个原作粉看来这个真的是无谓的改进。
如果用能十分表达我感受的评论,简直就变成了低幼闹剧,拿掉了原有的最鲜明的色彩,一团和气。
当然说clamp通过这个作品最初想表达的最本质的东西比如说善意、爱和勇气、相信自己“绝对没问题的”,还是在好好的延长着,女主和男主的感情线也在一缕缕的变明晰变坚定。
但是不喜,不看了。
魔卡少女樱应该算是小时候的最爱了,而CLAMP的画风恰好也是我最喜欢的,灵动的人物,唯美的画风。
其实魔卡少女樱里面我最爱的就是一套又一套的服装,可爱的,漂亮的,通通都有。
不过喜欢这一部倒不全是回忆加成,只能说clamp的水平一直在线,没出一部,都是那么的引人注目。
PS.值得开心的是clamp笔下的人物是会成长的,而不是永远停留在一个年龄。
可能有太多的作品需要续集,被期待有一个延续,但魔卡樱不需要。
旧版tv70集两个剧场版以及衍生OVA和广播剧,已经把这个故事充实到了相当完美的地步。
首先,在感情描绘上,魔卡在宣扬“爱为平等”这一点上堪称典范。
人物感情线如此错综复杂,但每一条线都能被诠释得如此自然温和且并不会让人丝毫反感,这一点大概只有魔卡樱能做到。
因为这其中的每一条感情线,无论是樱狼之间少男少女青涩感情的表露,知世对小樱的“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桃矢对雪兔的“我不要你消失”,莓铃对小狼的“在天空下为你祈福”,抑或是点到即止的艾利欧与观月、利佳与寺田等等,都已经停留在一种最美也是最柔和的恰如其分的程度上。
回忆起来,会感到甜和暖,而并不会让人觉得腻和涩。
至于每天有无数粉丝要求樱狼发糖,我个人觉得,单纯以动画的视角来看,最后剧场版2小樱伴随的表白的一跃给了人足够的感动和遐想空间,也是一种诠释纯洁爱情时艺术性的留白,倘若在其后再大做文章,则多少有画蛇添足之嫌。
知世,她的爱真的很无私,她对小樱的爱超越友谊,又纯于爱情。
她在旧作里担任一个重要角色即小樱感情上的指引者,鼓励者,告诉她“人生最重要的是过得不后悔”。
可当小樱已经和喜欢的人两情相悦,知世对小樱那种一如既往的“迷恋”其实会有一点尴尬。
她作为“导演”拥有无与伦比的情商和敏锐的洞察力,可是你们觉得她之后要如何展现呢,是手把手教小樱谈恋爱吗?
偷偷当灯泡给小樱和小狼拍摄恋爱dv吗?
无论哪种,都不是我想看到的知世的样子。
更别说新篇里又出现了一个同样温柔漂亮、和小樱走得近还有故事要必须展开的女同学——诗之本秋穗。
知世的定位不再有所进步的话,那她的形象也只能止步于此,很难吸引更多人对她的理解和喜爱。
然后是主线——魔法少女收牌成长的故事。
魔卡樱旧作是有着一套相当完整的魔法体系的。
在此之上才建立起的53张牌的设定及追捕、改造等情节。
整个故事由于节奏把握得好,纵使前45话集集都是“封印解除”,加上细节的铺陈,精彩的演出,并不会让人觉得无聊。
每张牌的出现紧紧联系着小樱的一个生活情节,每集一个小故事,以一张(或多张)牌为主题,穿插一些情感的展开,这样讲故事的节奏虽然稀松平常却很稳,观众或许会稍有厌倦但不会觉得累。
最重要的是所设定的“牌”的特性决定了它可以有相当广的演绎空间,也就是有至少一整集的故事是可以紧紧围绕牌展开来的。
“替”牌情节令人捧腹,“镜”牌带来点点情愫,“梦”牌又充满玄学意味,精彩的故事比比皆是。
对比新作,牌的出现和收伏都少了很多戏剧性和故事性,20余集的动画似乎在赶着往后告诉我们一些惊天大事,几乎没有让细节稳妥展开的余地,在收牌这方面难免让习惯旧作的观众觉得节奏有些突兀。
小樱在魔法道路上的一举一动都为幕后大boss库洛尽收眼底(除了感情)。
事实上在小樱开启卡片之书后,随着情节展开登场的一系列角色除了小樱固有的亲人朋友都与库洛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
小可是封印兽,小狼是李家后代,月(雪兔)是审判者,艾利欧是库洛真身转世,一系列人物最终都是指向库洛,这也就决定了“库洛里多”和“库洛牌”在魔卡樱不可动摇的地位。
假设要开启一套全新的魔法卡片系统,势必要再次添加新角色,而对大家耳熟能详的旧角色(戏份)进行删减。
这在我看来近似于在破坏旧作已经定下的平衡。
实际也确实是这样,旧作的人物除了既有三人一兽,其他角色的存在感和意义似乎都被弱化了。
看新作时,感觉它的展开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卡片为什么改变,新的卡片是什么意义,新角色甚至包括男主小狼都给人藏着掖着的感觉,这与前作可以捋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的魔法线大相径庭。
当然连载还没有结束,我们大可期待最后真相大白。
但毕竟我看的是魔卡少女樱,不是推理悬疑剧啊。
现在看来作者似乎有意埋下足够的伏笔,把故事的重心放到后期解开谜底,不是推敲收牌过程的精彩程度,而是把观众引向对角色的猜疑状态。
这也是我不能很好适应新作的一个原因。
另外我个人觉得略违和的一点,就是创作者把发生在20年前(20世纪末)的人和事,完完整整搬到了我们现在的平行时空(公元2018年)。
电子装备换一套,大件小件电器换一套,画风也得跟着变。
本身前后相隔20年,是更尊重作品本身还是当代观众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矛盾。
当然为了迎合现世观众无可厚非,然而在怀旧情节重的我看来,这似乎更像是年龄滞留了的小樱穿越到我们的时空,化了个“符合现代审美”的妆为我们演了一出戏,而不是她自己的生活。
我心里的小樱始终是那个20世纪末21世纪初成长着的小女孩,她属于童年,属于远离现实,属于一切一切的美好。
多年后再续前缘,画面精致了,装备升级了,还是那群人,却很难讲出当年的故事,找回当年的味道。
上一次给我这种感觉的,大概是国产喜剧经典《武林外传》拍电影的时候。
然而那也仅仅隔了五年而已啊。
一部已经很完美的上乘佳作,她带来的情怀什么的真的不是随便能续的啊。
之前魔卡本身是并没有新作相关企划,20年到来之际横空出世一部新作,故事讲得也并不那么精彩,号称原班制作团队但原画和演出都大不如前,一首首熟悉的bgm却配着我无比陌生的画面,大量发糖撒花镜头,满屏柔光萌化画面…不得不让人觉得是为了卖情怀而卖情怀了。
要非得续点什么卖一卖的话,导演你不如把“泡”“秤”“抜”的故事讲了呗。
想要回到1998的作品的感觉,是不可能的了。
这个理论很多处也适用大多数的续拍/续写作品。
从创作角度:1. 原班人马:20年了,原班人马可能各奔东西了,人生有了当前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做出对自己而言更有意义的作品,心思再也不在这部作品上。
老友记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考虑续拍的时候,很多主演想拍肥皂剧以外的剧,想尝试新的方向,想当编剧之类。
金钱不再是追求目标了,那么意义才是。
2. 新人:新加入的人也不会做的更好。
首先原著过于经典很难超越,无论如何都有狗尾续貂之嫌。
同时不是自己的作品,都是给他人做嫁衣裳,不能偏离原来故事很多,不能发挥自己的原创想法,也不能打出有知名度。
这些都束缚了新人的创造性。
3. 画质:从手绘走向计算机绘制,风格势必不同了,我觉得色彩更柔和精致了,但大多观众出于怀旧的感情色彩,不一定愿意认同新的画质。
4. 所以折中的结果就是,把它定义为一个怀旧胜于创新的作品。
“重播”经典段落,营造熟悉感,给叔叔阿姨发发男女主的糖,弥补一下少不经事时候所憧憬的爱情。
所以就要讲到观众角度:1. 年龄渐长:不消说,很多人都感觉到了,年龄给观剧带来了尴尬。
无处不在的萌元素和少女情怀,这些都只能留在1998年的童年,现在就只看到刻意的卖萌和柔光。
2. 阅历渐增:剧中羞涩的少年感情、丰富的课余活动、精致无暇的幸福生活,曾经让童年的我非常憧憬。
可惜现在经历更多,再看这剧就像是看童话故事一样,美则美矣,缺了点更吸引我的地方。
没有复杂性不能够叫人生,童话之所以为童话,也是这样的。
爱情元素方面见仁见智吧,有人能磕到,有人觉得不是那味儿了。
3. 观看方式:当年影视作品稀缺,抢来遥控器守着电视机等百变小樱的日子,那心情多么珍视呀。
而现在要啥有啥,快进和跳播的办法层出不穷,这剧的节奏1.5倍速都觉得慢。
心境不同,感受自然不同了。
那为啥分高呢?
主要原因是,时隔20年,当年的小观众都进入了人生中事业繁忙的阶段,来看的都是死忠粉了,自然给加了鼓励分。
最近重温百变小樱,这是我小时候看的动画,当初年少不太懂里面的关系,也没有看完,最近重温才发现是个非常腐的动画,但依然看的津津有味,虽然依旧没有看完,clear card抽看了几集,发现索然无味,可能原因有这几点,魔卡樱虽然是个魔法收集卡牌的故事,但里面错综复杂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调料,樱憧憬雪兔那种初恋的感觉,小狼暗恋雪兔那种隐忍表达不出的感觉总是闹出很多笑话,至于樱和知世,说实话我感觉不出她们有超越正常友谊的感觉,是一对非常亲密的闺蜜,让人感觉温馨,然后是莓玲和小狼,莓玲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欢也闹出不少笑话,虽然他们是亲戚但作为腐漫也无需计较,但可惜的是动画在43集将莓玲强行删除,当时一脸懵逼,感觉忽然强行拿掉了我的一组调料,不是吧,哪个作者会这样弄啊,新兰还有灰原哀,快青还有红子,犬薇还有桔梗,后来才发现这是动画原创人物,动画的意图很明显,只是我不能接受这种暴力拆迁,说回clear card,以上所述就是樱的调料,当樱狼这对cp已经一锤定音时这些调料还剩下些什么呢?
曾有人评论原版樱精心烘培的糖,甜而不腻,而clear card里是使劲往你嘴里塞香精,樱,小狼对雪兔的憧憬没有了,这对冲突的搞笑冤家没有了,而莓玲大方的让出了狼,曾经扑在狼身上制造笑料的感觉没有了,那莓的存在感就会大大降低,那么除了使劲给你塞樱狼的糖还有什么调料呢?
肯定是腻了之后索然无味,曾经的腐漫让人有非常多的遐想空间,让你总是在猜想,哦,这一对是不是有猫腻,那一对是不是有隐情,腐漫要的就是看不透说不清朦胧悸动的感觉,当所有的猜想消失,所有的事情尘埃落定,有的只是正常的情侣向你撒糖,你还会磕的津津有味吗?
虽然上一次看透明牌已经是两年还是三年前了,但是那个粉嫩柔光亮瞎眼的滤镜,人物出场背后一定要加个什么🌸的背景,依旧让我记忆犹新啊。
还是比较喜欢第一季的画风跟剧情透明牌水的一匹,主角团做饭吹水戏份能占三分之二,第一季也很日常,也经常有美食镜头,但剧情紧凑日常也不灌水,打戏看了会让人紧张,还能吃主角团狗粮,第二季都是什么玩意啊。
小狼人设明显不如第一季鲜活,知道设定是因为各种心事成长起来的成熟少年,但是在整个第二季感觉小狼就是个发糖工具人和被拉出来点题“啊我们透明牌篇绝对不是吃情怀和靠卖萌的ヽ(  ̄д ̄;)ノ背后有很多故事和暗线啊”的作用了。
知道是在埋伏笔,但是看到后面真的是想弃了,说了这么多我还是爱木之本樱和李小狼知世他们啊,然后第三季啥时候出也是有生之年系列了,就算你要烂尾,至少也得有个尾啊😭😭
本来靠着情怀跟了几周,结果越来越无聊,一直到最后一集感觉就像没结局一样,缩减成12话不好吗!
这部动漫抱歉在心里再大的情怀也不可能上九分,低龄的剧情加卖腐向,很不明白大家对动漫的审美是这样子,可能自己与二次元人群的隔阂吧。本人小时候也非常喜欢第一部,但是按照动漫评分无论制作还是剧情这部翻也只能给到七分左右。
画风有微妙的变化,但毕竟十几年了,完全不变是不可能的,但整体却很认真地在全是故事和人物,还是那个CLAMP,还是那个魔卡少女樱。
挺好的 真的有4星 最后2集的导演控制算很不错了 希望下一季继续保持。。
情怀都架不住剧情的水。。
因为画风的改变拖到现在才看。怎么说才好 全员都圆润了起来 剧情也很水 已经是半个美食番了啊!看完一集得高血糖的程度。要不是情怀在这 这柔光画风我是一点也不想瞟一眼的。
不是为了童年都不能给这么多星。注水严重,虽然每集都有发糖,但是每集的收卡过程真的越来越糊弄。名副其实的透明卡,收卡过程真的快变小透明了。以前每集好多信息量,现在每集拼命在找信息点也没几个。
刚看完,除了人脸圆了点,还是可以接受的,剧情也很有意思啊
虽然画风有变化,但是本质是不变的。
看的以前的梦这样子敷衍对待,难过得伤心落泪。我不认同这部作品!
作画还是那么精良,没有人形卡+卡片有点牵强+收卡太仓促减三星,回忆杀加一星
不想看了 完全没有剧情 每集都是日常闲扯+CP撒狗粮和知士花痴 收服卡牌的过程毫无可看性 空手套卡牌
透明卡牌面设计没有以前好看了。剧情太水了啊,全篇都是小樱“呼咦~~!”式惊讶,知世录音,樱狼发糖,最后三十秒收牌(有一画甚至没有牌)
难看,人设都崩了,感觉就是个同人本的水平。
啊 果然老阿姨了吗?第一集我的内心毫无波动,只是更加钦佩CLAMP婶儿们的圈钱精神了
来自旧日的cosplay,只有典光ed找回一丝活力
画风居然没有隔壁美少女战士那么emmmmmm声优也可以说非常拼了,十几年了还是有当年的感觉。就是不脸红的李道长宛如一个老司机
剧情有点拖沓,太追求甜美了悬疑感不够。可能是口味变了
当观众只有三岁,啊。。我的年度dark会员
连主线集也能无聊也是...季终居然也能那么渣,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