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沈磊和谢美兰转性。。。
妻子朝九晚五体制内工作,薪资低但是每天早起做早餐送丈夫去地铁站,下班买菜做饭煲汤,接丈夫下班,嘘寒问暖,打理一切家务。。。
丈夫工作忙收入高。。。。。
因给婆婆治病花光了家庭积蓄还借了大额外债,丈夫想买车(换房和怀孕相关,无法转性就先略去)还想继续借债给婆婆在北京买二十w的墓地,妻子觉得家里经济压力还很大提了反对意见(后来妻子大舅哥借了钱买墓地)。。。
夫妻两人沟通不畅,存在家庭矛盾,妻子比较天真封闭自我,丈夫更有上进心同时敏感倔强,两人沟通经常鸡同鸭讲,丈夫觉得妻子难以沟通转成冷暴力。。。。
而丈夫在工作上表现良好,得女上司赏识且对他有超出同事的好感,丈夫瞒着妻子向女上司借40w。。。
后来撕掉欠条。。
他能感觉到女上司好感也在努力避嫌这么一转。。。
是不是完全不一样了。。。
还会有这么多人骂沈磊“没用”吗但是其实应该用性别来评判家庭分工和判断吗
书里最让我无语的地方是男主老那帮他前老板的小三垫付了被冠了自己名字的空壳公司的欠款100万,电视剧里改成的事80万,这个事实际上应该是被他前老板和小三一起合集算计的,但老那当时为了不被前老板的老婆,也就是他当时的老板炒鱿鱼,硬生生自己垫付了这一百万,以为解决了此事,殊不知,正是因为这件事导致他前老板的老婆,炒他鱿鱼毫不手软,甚至因为这个可以理直气壮地不给他任何赔偿金,按照正常流程如果裁了老那是有50万赔偿款的,因为这个事他最终分文没得。
我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有亲身经历这样的事情,还是说她结实的这群人,对于一百万的概念就是像只要再认真上两年班就能赚回来那样,这种态度可太轻松了,于是所谓的凡人,我共情不了一点。
但是作为小说,作者在故事的最后,给了一个最大的伏笔,也就是说,因为他这个帮助小三的善举,导致他前老板对他一直信赖有加,此前打算出家修行的老板又还俗,准备东山再起,让老那去当心腹,简言之,就是他那一百万可能就马上又回来了。
此类有违常理或者说是阶层上面我等普通人是达不到的高度的情节,属实无法共情。
这本书本质在讲述女主沈琳,她本人原本就是优秀的职场人,我记得电视剧里那句亮堂堂的话【五年前我税后两万,是人事经理,五年后税前6000就是个人事专员】这句话才是更接地气,重返职场后的沈琳放下所谓的面子,有啥干啥并且她都干得漂亮,不论是职场人士专员,老同学秘书,还是当月嫂,她都尽全力做到了最好,只是年纪摆在那,精力和体力,性价比等方面的残酷现实,让她在尝试过后,最终都失去了这份工作。
从前是阔太太,每天的生活就是喝现磨咖啡,发精致的朋友圈,家里的家务有保姆做,自己是带两个娃实际上也很闲适,这个前提当然是基于沈琳的丈夫老那一年的月薪大概50万的基础上。
但男人只有在遇到真的大事的时候,本性暴露,就在处理前老板小三那个黑洞时,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全职太太的沈琳是废物是蛀虫。。。
这话让沈琳幡然醒悟,从而决定重入职场,必须工作,必须赚钱。
书里还有其他几个人物,作者用了一种比较法来描述,是两个极端的表现。
比如外号卷卷的那家老二,比如本身自己努力获得了北京户口稳定工作却被情所伤的沈磊,比如及时行乐的晓悦,每个人物性格都很鲜明,作者文笔也还可以,有些情节过于悬浮了,导致看完文本,既不能共情,也没办法说没有丝毫触动。
但是电视剧里这个点改编了,最终老那努力去要回了这八十万。
结局是理想的艺术。
《凡人歌》剧照在《凡人歌》这部电视剧中,沈磊是一个争议性非常大的人物。
甫一出场的他,是名校研究生毕业后顺利考上北京公务员的学霸,也是阳光干净、性格温柔、富有爱心的大男孩,亦是家务全包、对妻子照顾有加的好丈夫。
这样的人物形象,恐怕是包括我在内,不少女生心目中的“梦中情公”。
可令大多数观众不曾想到的是,还没看几集,他的老婆谢美蓝就开始和他闹离婚,而他本人也因受不了婚变打击,做出了一系列“说疯就疯”的行为。
在我看来,他的“说疯就疯”,大概是从一脚踹倒自己那辆时不时就会乱叫的破旧电动车开始的。
那时,谢美蓝刚刚和他提出离婚。
《凡人歌》剧照而后,他便在“发癫”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比如:工作时心不在焉,还出言顶撞科长。
不同意和谢美蓝离婚,并当着对方的面,把离婚协议书给烧了。
在单位的楼梯间里给谢美蓝打电话,不仅大喊大叫,还疯狂踢墙。
被科长批评后,盛怒之下再次顶撞对方,并说自己不干了。
撕掉和谢美蓝一起拍的婚纱照,在没和任何人联系的前提下离开北京。
从北京离开后,和周围所有人失去联系,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完全不管家人和领导有多么着急。
本来,在他和谢美蓝的婚姻破裂这件事上,绝大多数观众都是站在他这一边,然后指责谢美蓝拜金的。
但就是他的这种种疯癫行为,让更多人的焦点瞬间转向,“一点担当都没有,这玩意儿谁敢嫁”。
所以这也正是我会在以前的文章里写到,谢美蓝和沈磊提离婚的根本原因不是钱,而是她曾公开和沈琳及沈父沈母都说过的,沈磊这个人让她没有安全感。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270174/)但当时那篇文章发布后,还是有读者回复我说,根本不是什么安全感,本质就是因为没钱。
在这件事里,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看法,是因为每个人对钱能给人带来多少安全感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有人认为,钱是一切安全感的来源。
钱越多,安全感就越足。
但我觉得,钱只能满足人们的一部分安全感。
尤其是在普通人的婚姻中,你的另一半所拥有的完善人格,稳定情绪、责任和担当等等,才是你和他(她)在一起时,能否获得足够安全感的重要标准。
但这些要素,沈磊身上是没有的,所以就算他有钱,只要他还是这么不扛事儿,照样没法给谢美蓝带来所谓的安全感。
可能有人会说,是谢美蓝把他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给粉碎了,他在精神崩溃之后才这么癫的。
可我想说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候,又有哪个正常人会发疯。
看一个人就是得看他遇事时的表现。
成年人的世界都是艰辛且残酷的,比沈磊遭遇的挫折更大、更多的人比比皆是,又有几个不是在维持正常生活的前提下,一边自我崩溃,一边重建内心的呢?
就像网上曾有个段子说,哪怕是在工作中受到委屈想立即大哭一场,也得先毕恭毕敬地去和领导请个假。
而像沈磊这种闹个离婚就要玩罢工、玩失踪的人,我们实在不能想象当遇到风雨时,他该如何给自己的老婆遮挡。
大概会是,先下意识地逃避,如果实在逃避不了,就“摆烂”和“发癫”。
和他携手十二年的谢美蓝,应该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说出那句:“和你在一起,不能遇到事的,一遇到事你就露馅了。
”
《凡人歌》剧照得知沈磊失踪后,他的亲姐姐沈琳急坏了,不仅和自己老公那伟以及谢美蓝一起去派出所报警,还和那伟到沈磊单位去向其领导打听情况。
在这一段剧情中,我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那就是沈琳对沈磊的评价。
在派出所时,当听到谢美蓝说沈磊打了路杰时,她说:我弟弟不是这样的性格,他平时是一个非常非常温和的人,大声说话都不会的……我觉得我弟弟不会光光就因为要离婚导致他情绪失控,人就失踪,我希望警察可以调查清楚。
《凡人歌》剧照在去沈磊单位的路上,她对那伟说:我这个弟弟从小特别乖,特别懂事,特别听话。
他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出格的事情。
等见到了沈磊的领导,她又说:陈处、吴科长,就是还是想替我弟弟说两句。
你看这孩子其实是个老实孩子对吧,他这么多年在单位,工作上也是本本分分、兢兢业业的。
其实以前也从来没给领导惹过什么是非,就是个好青年。
以上完全可以看出,在沈琳眼中,沈磊一直都很乖、很懂事,且又特别老实。
这种“乖弟弟”形象,和观众眼中的那个“疯批”沈磊,可以说是判若两人。
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人设,会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吗?
有一些观众觉得不会,是编剧后期把沈磊这个人写崩了。
但我却认为非常合理,甚至是非常真实。
原因如下。
如果我们仔仔细细地看完整部剧,很容易就能发现沈父和沈母的家庭教育,是影响沈磊形成这种性格的根本原因。
重男轻女家庭里的男孩子,通常是被溺爱着长大的,父母会给他们包办生活中的一切,只要求他们听话并且好好学习,这往往会让他们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和担当、承受能力差、遇事喜欢逃避、不懂人情世故的性格。
就拿沈磊来说,谢美蓝多次表示想要换租一套大点的房子,他从来都是以省钱为由直接拒绝,完全不考虑老婆是基于怎样的目的,才提出这个要求。
并且,在知道处长特意点名让自己陪着打篮球时,想都不想地就拒绝了。
另外,失踪的他明明知道父母和姐姐一家有多么担心自己,却还是一个电话也不回,一则消息都不发。
还有就是,在和父母一起吃饭时,他连倒酒都是先倒给自己,再倒给父亲。
至于情绪不稳定和行为过激,则是过于听话和懂事带来的“后遗症”。
是个人就有自己的独立思想,而太听话却容易压抑自我,压抑到一定程度,却不懂如何排遣,就容易产生非正常宣泄的表现。
比如,沈磊在单位的楼梯间里大吼大叫,以及因为自己的私生活没处理好就去顶撞领导等等。
并且,非常有意思的是,尽管沈琳在外人面前,一直说自己弟弟有多么乖多么老实,她其实还是知道沈磊骨子里是个什么样的人。
就从她和父母为弟弟失踪的事吵架时说的话,“他什么脾气,什么性格,你不知道吗?
他憋在心里的话,他不想说,我能怎么办?
尤其他家里的事儿……我是他姐,我不是他妈。
他这个脾气,这个性格,他这么怪,不是我教育出来的”,就可以明显地看出。
我有一个朋友,和沈磊的性格非常像,也是从小到大,在大家眼里都是一个听话懂事的乖孩子,日常脾气温和,不会大声说话。
可生活一旦遇到点波折,哪怕是很平常的事,譬如和女友意见不和或是吵架,就会情绪失控、行为过激。
这体现在,不受控制地大吼大叫,疯狂撞头和踢墙,玩失踪游戏等等。
虽然他的家人常常夸奖他听话懂事,但在知道他这些表现之后也都不惊奇。
这是因为,类似的情况在他小时候就曾出现。
比如,他会在考试不佳时,一个人躺在家里的地上绝食,或者是用手砸墙等等。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说,沈琳虽然一直认为自己弟弟“乖”,但也知道他“怪”的原因。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其作品《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中写到,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人格,而人格就是人的内在关系模式。
这一关系模式基本是孩子在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现实关系的内化,会决定他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乃至与自己的相处方式。
所以说,一个人的性格,和他的原生家庭密切相关。
写到这儿,也想说的是,老实和听话懂事,不一定是一个人的优点,也不该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终极要求。
此外,无论男女,要想在必定会经历风雨的婚姻中过得好点,能扛事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择偶标准。
亲爱的们,感谢你们能阅读到这里!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老白兔本兔」,欢迎感兴趣的亲们前来订阅呦
老那还是挺会说话的啊,自愧不如!
为了80万跟老婆吵架这场戏太不合理了!
老那这么怕老婆的一个人,我还以为他刚说一句准备停下来了,没想到他发作了!
沈磊真的是妈宝男,没错!
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活着!
有人写着“开50万豪车的企业高管的焦虑,曾经的hr总监的焦虑,名校毕业公务员的焦虑,cbd金融白领的焦虑,百万年薪大厂员工的焦虑,跟我们月薪三千的普通凡人牛马有任何关系吗??
”但我只想说,剧挺真实的,在大时代背景之下,覆巢之下无完卵,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殷桃也老了。
真是天下所有的难事都都瘫到这家人身上了,不过也对啊,算是典型了!
千万别待公司如初恋,公司、老板只会虐你千百遍。
(自己如果是小领导,招人不要招能力太强的会给领导舔肛的,那隽给自己挖了个坑)那伟真的是,每次自己出了事都是老婆来填坑,有此老婆,夫复何求!
有时候人受刺激,憋着一口窝囊气,确实会想不开!
这个世界的规律: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最后大家都得到幸福的归宿,那伟沈琳重新过回以前的生活,卤货生意越做越大,那隽重新恋爱,李晓悦做回自己了,沈磊去贵州支教估计也遇到第二春了。
微信公众号“首席评录官”首发,欢迎关注!
当前热播的电视剧《凡人歌》里,沈磊与谢美蓝,两人从校园情侣一路走来,从最初的甜蜜到分歧争吵,最终婚姻破裂。
沈磊,名校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在单位档案科工作,月薪8千,北京户口。
他顾家、温和、善良、与世无争。
不喝酒,不打牌,也不出去应酬。
他经常在厨房里忙碌,做着番茄牛腩等各种菜肴,等着谢美蓝一起吃饭。
他主动分担家务,对谢美蓝温柔体贴,努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喜欢平淡又温馨的日子。
他的爱是踏实、稳定的,不搞花里胡哨的浪漫,但一直都在。
他想着就这样和谢美蓝一起,安静稳定的过着小日子,天长地久。
谢美蓝,公司投资部经理,月薪2万。
她当初爱上沈磊,正是因为他温和踏实的性格,现在却成了“没追求”、“不上进”。
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原本她爱你的那些优点,但最后厌恶时,可能恰恰就是这些优点。
这段婚姻的裂痕,起因于对罹患癌症的谢美蓝母亲,是否购买昂贵的靶向药进行治疗。
谢美蓝要买,沈磊反对,他认为癌症已经到了晚期,昂贵的药物不能改变结果,甚至可能是推销药物的骗子骗钱的手段,何况家里已经没钱了。
在明知公司老总对她有企图和目的的情况下,谢美蓝仍然私下向他借了40万买药,另外还向舅舅借了10万,而最终并无效果,母亲依然去世了,这件事让谢美蓝对沈磊充满愤怒。
接着,两人在购买墓地上再度发生冲突,谢美蓝希望买一块能够立碑的单独墓地,价格高达26.88万。
而沈磊则主张选择便宜的花坛葬,毕竟家里已经没钱了。
实际上,谢母的骨灰完全可以葬在老家,和谢父在一起,不必在北京寸土寸金的地方买墓地。
这时,谢美蓝愤怒地说出了一句极具杀伤力的话:“跟你在一起,活也活不好,死也死不痛快。
”说出这种话,可见,她对沈磊已经没有感情。
实际上,婚姻的症结并不是沈磊没有尽力,而是谢美蓝对生活的期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她想要的不是温馨的小家,而是更高的物质条件。
就算沈磊去借钱买了靶向药又如何,谢美蓝还提出买车,她嫌弃坐沈磊的小电驴去CBD上班没面子,沈磊说到车款、牌照、停车等各项费用,她根本不想听。
她还提出换大房子,嫌弃现在住的房子太小。
然后呢,肯定还有别的东西,因为攀比和欲望无穷无尽。
评录官想到小学时那个大海里金鱼的童话,渔夫救了金鱼,渔夫老婆无止尽的向金鱼索要,最终一无所有。
沈磊在姐姐沈琳批评劝导下,向姐姐借钱买墓地,可是这些根本没用,谢根本不在乎不在意,而且还瞒着沈磊私下去流产,打掉了沈磊和她的孩子。
谢美蓝现在需要的,不再是那个会做饭、会干家务的好丈夫,简单来说,她需要的是一个有很多钱的人。
可是,这对沈磊公平吗?
她明知沈每月8千的工资,却不断向他提出无法做到的事情,去为难他,让他难堪。
谢美蓝除了价值观变了之外,还有她的公司老总对她表现了不一样的关心,她也非常清楚老总的意思。
当沈磊姐夫那伟从沈琳那里,得知沈磊婚姻的相关情况时,当即说了句:“她外面有人了”,不愧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识人无数的公司副总。
谢瞒着沈,私下去流产时,是不是已经另有打算了呢。
评录官想对沈磊说,别再执迷不悟,不要再每天用满腔的热,对着谢的冷漠脸色和爱答不理,你没有错,只是别人的心变了,不想和你一生一世过下去了。
她爱你时,自然看到你的好,不爱了,只会挑剔,看你到处都是毛病,放手吧,你的小电驴坐不住宝马奔驰的心!
不过,评录官也知道沈磊不会听,这么老实善良的沈磊,在结婚时早已认定和老婆一生一世、白头到老,怎么可能做到平静的放下。
问世间,情为何物。
最后一更 累了谢美蓝太难了。
谢美蓝谈工作变成开房了。
谢美蓝单方面示爱的上司直接扣上小三帽子。
谢美蓝啥都没干被动出轨了。
不评价老公了,没啥好说的。
更新分割线————————————三更今天只说谢美蓝。
一句话,赶紧离婚。
首先我们来说几个剧情呈现出的,客观的事实。
1.谢美蓝做人流大出血住院,回家之后老公问孩子是谁的。
2.谢美蓝母亲癌症晚期,需要转院,让老公找关系,老公说和处长不熟,不喜欢走后门没去。
3.老公在丈母娘住院期间做饭、陪护、炖补品。
4.谢美蓝要给母亲打基因靶向药,老公说骗人的浪费钱,谢美蓝问自己舅舅借钱打了。
5.老公姐夫无凭无据说谢美蓝出轨。
6.谢美蓝不工作的话他们连目前的老破小也住不起。
7.他们是初恋,校园恋情修成正果,老公姐说感情很好。
下面说我的主观评价。
(提醒;带有情绪,言辞刻薄,不理性不客观,我一家之言。
)首先,我真诚地恳求谢美蓝离婚,马上离婚,逃离,抓紧逃离。
谢美蓝的老公在整个过程中没有给她任何的情绪价值和情感支持。
让他花钱,他想的是人已经没治了,花多少钱也是打水漂。
让他求人,他说的是,我不熟我不喜欢走后门,求了也不一定帮,帮了也不一定能治好。
刀子不割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要是他亲妈,他会怎么做,他会下跪磕头求人吗?
他会借钱也要治吗?
我不知道。
这几天陆续看到有人讲谢美蓝冷暴力,那昨天算是彻彻底底热了吧?
歇斯底里、声嘶力竭的谢美蓝,终于发泄出了她的愤怒、失望、痛苦、无奈。
她不是不会讲,不是不会沟通,可有用吗?
她的诉求哪一条得到肯定了呢?
从房子到车,从墓地到治病,无一例外的否决。
得不到回应的对话,已经失去对话的意义了。
还有人说性别互换,昨天我已经在某个楼里评论过了。
我搬过来一部分再表达一下我的看法:性转完之后的妻子,做饭洗衣服收拾家照顾老人是很多妻子的日常,不被提及的,“应该做的”日常,是所有男性眼中妻子应该有的形象。
而性转前的丈夫,因为做了这些“妻子的日常”,就会让人觉得是一个优秀的、可靠的、万里挑一的丈夫。
甚至可能在这个性转的故事中,他给妈妈治病会被赞扬,他的换车会被看做理所当然,买墓地也是尽孝心,为什么呢,因为钱是男的赚的,老公姐姐和姐夫的翻版。
以上,应该有感觉到吊诡吧。
如果说谢美蓝做错了什么,唯一她选了一个错误的人,没有担当的人,这和有钱没钱无关,换做是任何人,如果是自己爸妈,能说没钱不治,那我佩服。
所以,别谈什么男女互换,性别对立吧啦吧啦的。
男的只要一天不能怀孕生孩子,就别谈性别互换。
归根到底,女性要面对的,要承担的,不是男的可以感同身受的,没有针对谁的意思,这是结构化的不公,个体不必对号入座。
给女性朋友一个劝告,“对你好”在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时候是加分项,如果什么都没有光“对你好”,那“对你好”一文不值。
千万不要因为“对你好”贸然地走进一段关系,今天“对你好”,明天就可以“对你不好”,这是完全由对方掌握的事情。
以上,谢美蓝的“疏离”,到今天我的意思是,“疏”是疏远的“疏”,“离”是离婚的“离”,赶紧跑吧,美蓝。
更新分割线——————————————二更昨天刚说了节奏紧凑,今天的两集一样看点满满。
先是那伟被人偷拍结果是追债,追随了十五年的精神旗帜一家人的大哥,给了他出家之后的第二个大坑。
果然,坑人还得可“兄弟”坑,附赠一句众生皆苦。
那伟这个人吧,越看越觉得他根本不是稳得住,就是怯懦。
都被坑这样了,还好声好气跟大哥说呢,气都攒着,回家跟老婆撒,前面口口声声爱你,现在就是你们都是废物。
还是那句话,女人必须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
王骁把这个劲儿演的挺足,尤其是第二天老婆走了的手忙脚乱,看得我和家人不断爆笑。
再是谢美蓝,我终于知道谢美蓝对沈磊的“疏离”是从哪里来的了。
父亲早逝,母亲生病自己却没能力接到照顾,老公不想让用靶向药,母亲撒手人寰。
沈琳说的对,理智上可能用不用靶向药没差别,但搁谁身上也不可能拿理智说事。
这就体现出了沈磊的问题,他压根没把谢美蓝的家人当家人,他当然会理智,理智是不会共情的。
他自诩文化人,饱读诗书,不屑于物质生活,阿谀奉承他觉得庸俗,他有着那种“酸秀才”的清高。
但是最搞笑的是他会心疼,心疼摆摊的老太太,唯独不心疼自己老婆。
花不花坛葬的,我想就算他不说,谢美蓝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家够不够这点钱买个二十多万的墓,但这话沈磊还是说了,他不在乎谢美蓝怎么想,他只在乎自己的价值观。
他俩不是一路人,谢美蓝要奋斗要拼搏,要更好的生活,是因为她是苦过来的,她没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这是一辈子的亏欠。
所以谢美蓝自己去打胎了,她可能已经认识到这个男的靠不住了,起码物质上不行。
她已经对不起走了的父母,不可能再让未出世的孩子受苦。
与其说她恨沈磊,不如说她恨自己。
所以她才周六去加班,一方面是努力,一方面是她融入不进去。
沈家父母双全其乐融融,那家兄弟个个事业有成(她不知道那伟的事),她在那里能说什么能干什么呢。
秦俊杰我之前没看过他的戏(原谅我国产剧属实看的不多,天行健我听说了有时间补下),目前看比较贴合角色,目前没有大的戏剧冲突表现,看不出太多,后续继续观察。
陈昊宇我之前看了做朋友(为数不多看过的比较好的国产剧),里面演的很让人惊喜,所以这次我是有点期待的,目前看下来剧情里的矛盾点和情绪都表现的比较在线,台词功底是可以的,内心戏的外现表情给的也比较到位,能从眼神看出来情绪。
比较期待后期大冲突两个人的对手戏表现,预告看明天就有了。
今天不小心写多了,后面对于演技的点评就少了,毕竟我也不是专业的,主要还是以剧情为主。
第一次写剧评,主要是练习自己的文字表达,其次是记录一下看剧的体验。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批评指正。
更新分割线——————————今天一口气把四集《凡人歌》看了。
前四集节奏不错,该介绍的人物关系和该交代的人物背景都用剧情的方式借人物对话展示了出来。
人设基本清晰,剧情连贯,各组couple之间的剧情剪切衔接的也都不突兀。
制作水准还是过硬的,值得看下去。
重点放在谢美蓝身上,她是我目前看下来觉得身上故事最多的人。
原著小说我没有看,首先是改编,其次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表达的方式大不相同。
就目前展现的内容来看,谢美蓝身上让我最直观感受到的一个词是“疏离”。
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感情还是基本的人际关系,谢美蓝都是这种感觉。
她的肢体是紧张的,表情是淡漠的,说话的语调中也带着一丝冷。
尤其是回沈家大院那场戏,她看起来有些无所适从。
或许是因为心里有事,孩子已经四周了可眼下自己根本没法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或许是因为沈琳家的三喜临门,更让她对身旁的男人和自己的生活有了无力感。
不过在工作上,谢美蓝还是有着能量在的。
她本身足够有能力,五年做到投资部经理,加上对于母亲的亏欠和内疚,让她更加努力地投身到自己选中的项目。
她需要,她也希望自己能够为赡养老人这件事做出一点贡献。
在工作时,我才看到了她的笑容。
其他的放在后面再说,目前就这些吧。
一点个人的主观拙见,如有不妥,望各位海涵。
因三联的影评和网友对谢美兰的锐评慕名而来,耐着性子看了几集原版,又看了网友剪辑出来的脱水版。
作为一部描写下行时代中产生活的都市剧,能在一片乐观向上的氛围里承认“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再调侃两句“中产作死三件套”,创作意图无疑值得肯定。
但舆论对谢美兰的群起攻之,从另一方面也将其失败的宣教意图展现得淋漓尽致:社会情绪凝结在其中一名女主的遭遇上持续发酵,没有如预想般导向“实现各自人生价值”的正能量。
作为一部央视投资放映的剧集,能出现这种论争说明其主要情节及矛盾设置绝对是不过关的。
细究原因,一面是原著起点不高,拢共20万字的小说,还都是《投了一千份简历,二胎妈妈找不到工作》《都是小镇做题家,差距咋就这么大》《成为社畜是一种福气》这种破标题,编剧和面加水撑到37集估计已经吐血半升了,实在无力再作拔高。
二是作为描写下行年代的作品,作家如果不触碰经济下行这头房间里的大象,就不得不借主角之手将自己推入火坑。
而在各类作死行为中,谢美兰的慕强无疑最容易唤起新兴中产乃至所有成家立业者的恐惧:物质条件决定大多数人供不起50万的宝马、国际学校以及全职太太,但谁都没有办法压抑趋炎附势的人心。
于是一部现代都市剧的核心议题又回到了近似《铡美案》的传统伦理上,没能在主题上前进半步
没有谁对谁错,只能说他俩不合适吧美兰因为在母亲去世时沈磊没有尽全力(本来可以去求处长帮忙转院但不肯去)而失望,想要用靶向药试一试,沈磊却说没用阻止了(虽然可能作用不大,但好歹也要试一试啊,换成沈磊亲妈他也能放弃吗?),选择墓地时又舍不得花钱,这一桩桩一件件伤透了美兰的心,也让美兰意识到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最终提出和沈磊离婚。
有人说美兰拜金,因为美兰提出买一辆车,换租一个大房子,但美兰和沈磊毕业就结婚了,生活费花的都是美兰的,沈磊的工资存起来(这一点算盘打的也是够响的了),女生想要好一点生活怎么了?
毕业多少年了,还骑小电动载人被交警抓,谁愿意一辈子过这样的生活啊,之前说的给美兰买大房子呢?
画个饼人骗到手就结束了?美兰是嫌他没有上进心再说说沈磊,有稳定工作,平日下班后给老婆做饭,做家务也算得上居家好男人。
但就像美兰说的那样,他是个好人,但是不能遇到事。
他确实是为了给丈母娘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之后惨遭离婚,受到打击,可以理解。
美兰私自打掉孩子没告诉他也不对,那他也没说要孩子啊,别人问的时候也是说不想要。
而且他把生活的不顺发泄在领导身上也是离谱。
离家出走招呼都不打一声,姐姐,父母打电话不接,让人干着急,真的很自私。
哪怕报个平安,说一句心情不好出去散散心,让家里人不要担心也好啊。
工作上,也没有给领导请假,至少出去前把该交接的工作交接完啊,真的太不负责任了。
火车上遇到一个老夫妇,把包落车上了,他跑出去给人家送包,结果自己没来得及上车,火车开走了。
这里确实体现了他对外人很好,但是对外人好,对自己家人差的就是假慈悲。
而且他可以把包交给列车乘务员处理,而不是非要自己追出去,这足以说明他这个人做事不考虑后果。
最后还把工作辞了,跑到山里种菜,也没有考虑过父母家人,沈磊整个人就是很情绪化,很幼稚,很自私,遇到问题只会逃避,不怪美兰和他离婚。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50美少女一枝花,20岁小伙相亲五十岁阿姨,小伙搭讪阿姨,这把第一次相亲的阿姨给害羞坏了。
谭冰是一位五十岁的离异女性独自经营着一家裁缝铺,供养着女儿胡月。
尽管生活不易,但她始终怀抱希望。
但是命途多舛,前夫胡强酗酒且家暴,离婚后仍不断骚扰谭冰。
为摆脱困扰,谭冰在女儿胡月的建议下来到公园相亲角。
小伙说:“阿姨,我们认识一下”阿姨:“这么大点儿小孩,我们不合适的,我会被别人”阿姨说我们不合适的,小伙儿是一位霸道总裁,他说:我就喜欢你这一款。
《凡人歌》原著小说《我不是废柴》剧集改动部分:1.那伟与沈琳回老家办新屋入住仪式时谢美蓝也去了,仪式上谢美蓝突然下体流血,送医时堕胎后遗症曝光,剧集此处删去了谢美蓝;2.沈琳的同学聚会、朱培东这个角色、以及沈琳在培东商贸工作的经历,全部为剧集原创; 3.那伟作为法人被迫还债的是100万,债权人有赵鹏举(80万)和另一个供应商(20万),剧集改为赵鹏举一人80万。
4.故事开始时李晓悦已在那伟公司工作1年半,确实也是那隽推荐的。
5.那隽与李晓悦还未分手便已开始相亲,他对晓悦一直心存质疑,离不开她的主要原因是两人的x生活非常和谐。
剧集改为俩人甜蜜恩爱;6.那隽第一次认识李晓悦的剧情:在公园里李晓悦与汉服社被一男子猥亵,那隽出手相助。
剧集改为颐和园滑冰。
7.沈磊与谢美蓝办完离婚手续后才去流浪,剧集改为拒绝离婚而离家出走; 8.沈磊离家出走后的路线是先到上海再到山东泰山,再步行到陕西终南山。
剧集改为到某山(无具体名字)后抵达广西三江。
9.沈磊在山上安家后,去看望他的是李晓悦和那隽,剧集改为沈琳与那伟;10.那伟被裁时整个部门被连锅,剧集改为单独留下李晓悦,晓悦自己离职(凸显她的个性);11.那伟被裁并非公司无奈,而是秦玲玲运作了很久的预谋;12.那隽离职与公司和平分手,公司给了2/3的期权,并没有剧集中的那隽偷拍加班、掌握证据、威胁公司的行为。
13.李晓悦很欣赏沈磊:他对谢美蓝的爱,以及书生气质、说走就走的决心。
在终南山与沈磊一同穿汉服拍照(但两人没有任何越界举动和心情)。
14.沈琳在胡海莉公司被老贾开除时,老贾主动提出了赔付N+1,原著中并没有沈琳慷慨激昂的离职演讲;15.原著中没有沈琳在市场与卖烧鸡等人的交锋,此为剧集新增 (但有小吃车被破坏的剧情) ; 16.沈琳最后在开店依旧是在燕郊菜市场,只是租了个档口开店。
剧集改为了在通州开独立门店;17.李晓悦与沈磊的互动被全盘删去(自然也就没有那隽与沈磊大打出手的剧情),原著中晓悦与沈磊虽然互相喜欢但并未说破(只是沈琳转告过晓悦),最后小说保留了开放式结局,未确定两人是否在一起。
18.王睿智重新出山是因为秦玲玲将其留给父母的财产全部转移,导致王父母穷困潦倒,父亲脑溢血死后他才重新出山,并且地点是在上海。
剧集改为王睿智一开始就欺骗了那伟(担任公司法人承担债务),最后还要设局给那伟。
19.那伟并未能要回王睿智的欠款,小说结局他乘高铁前往上海,保留了开放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