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潘菲洛夫28勇士

28 панфиловцев,Двадцать восемь панфиловцев,Panfilov's 28,Panfilov's 28 Men,Panfilov's Twenty Eight

主演:Maksim Abrosimov,Sergey Agafonov,Maksim Belborodov,Andrey Bodrenkov,Oleg Fyodorov,Dmitriy Girev,Pavel Goncharov,Vitaliy Kovalenko,Yakov Kucherevskiy,Anton Kuznetsov,Aleksey Longin,Stanislav Lyamtsev,阿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乌克兰语,哈萨克语,德语年份:2016

《潘菲洛夫28勇士》剧照

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1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2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3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4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5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6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13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14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15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16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17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18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19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20

《潘菲洛夫28勇士》剧情介绍

潘菲洛夫28勇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讲述了二战中的一个著名故事。1941年德军集结了最精良部队对莫斯科发动了号称“台风”的强大攻势,目标是在冬季来临前攻下这座城市。苏军“潘菲洛夫步兵师”的28名士兵用仅有1门45毫米反坦克炮、几支反坦克步枪、反坦克手榴弹和燃烧瓶阻挡了这支野心勃勃的侵略之军,以整个连队只幸存5人的巨大代价阻止了德军的进攻,保卫了莫斯科。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犯罪现场调查第十一季晚宴上的比特丽兹死亡中惊醒当四叶草碰上剑尖时锁住有晴天顶尖恶路Atom之子我们的重制人生怒海浩劫严禁嘴对嘴若水沿流落于海宇宙探索编辑部副总统第三季血战残阳黑之契约者外传吉尔莫女孩第二季于成龙摸金笑尉女哭声单身狗奇遇记惨雨第一季废财闯天关德维塔耶夫1985错位的青春道路完美家庭LA幸福剧本记忆神探第一季水印街

《潘菲洛夫28勇士》长篇影评

 1 ) 一个苏军英勇连队的阻击战

《潘菲洛夫28勇士》,2016年俄罗斯战争电影。

故事讲述1941年莫斯科战役时。

莫斯科郊外的潘菲洛夫步兵师的一个连,在被德军炮火杀伤后,仅剩28名士兵顽强抵抗德军坦克师进攻的英勇故事。

故事的开头稍显冗长,战术布置、模拟打坦克、挖战壕、战争动员等待花了将近1个小时时间,德军第一次进攻时,第4连非常漂亮地就击退了德军进攻,而德军第二次的精准炮火准备,把第4连的战斗力严重削弱,导致第4连仅剩28人,这才引出了28勇士这个概念。

而这时电影已经过去了1个小时多了,而整部电影也就2个半小时时间。

影片后半部分是比较精彩的,虽然德军稍显得弱智了些,有些神剧的味道。

但是苏军的战术配合,包括侧面的火炮阵地,侧翼的反坦克枪,有人负责对付坦克有人负责杀伤步兵,放过坦克过壕沟,然后杀伤步兵的策略,显示了这不是一部简单无脑的神剧战争片。

最后28勇士仅有数人存活下来。

总体最后一个小时的战争场面,值得说这是一部合格的战争片。

 2 ) 战争要铭记什么?写在《八佰》上映之后

因为是先看了《28勇士》,再看眼下热映的《八佰》,所以很自然的这两部战争片形成了比较。

前者只用了200万美元,后者花了5亿多人民币,据统计“用了300颗照明弹,共烧掉300多公斤烟油和近5吨的旧报纸,设置了相当于10部大战争剧总和的5万个地面子弹点。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钱多,钱少,都能拍出好电影。

但是一部电影看过之后在脑海中能停留多久却是重要的。

28勇士是在6月份时看的,那几个士兵的样子到现在还活灵活现,他们讲的俏皮话你还想得起来。

《八佰》是前天看的,所谓的群像到今天却几乎是一片漫漶。

今天电影频道首播,又看了一遍。

坦率地说,我比在两个月前更加佩服安德烈·谢罗帕这位菜鸟导演了,他因为从童年时喜欢28勇士这个故事,长大后花了7年筹钱,拍成了电影,这部处女作的完成度之高令人惊讶。

管虎导演也是很早被八百壮士的故事感动,花了10年拍成电影(又经历了一年多的审片挫折)。

两位导演的不忘初心自然都是令人敬佩的。

战争固然惨烈且可恶,可是拍摄战争电影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虽然有大的不言自明的统一答案,具体到每一部,却又应该是千差万别。

《28勇士》可能会被类型片、商业片导演视为某些不懂规矩(比如轴线规则),但它有一个最重要的优点——编剧、导演和制片人自始至终贯彻完成了一个清晰的理念,那就是:战争不仅是铭记痛苦和悲伤,更要铭记战斗英雄和胜利!

这在影片一开头其实用字幕标出了。

因而英雄是什么样的,就变得比历史本身更重要,什么样的英雄更能激励今天极易陷入怠惰的我们,也更为重要。

在德军的印象中,28勇士所在的第316师是怎样的呢?

德军第4装甲集群司令埃里希·赫普纳大将(Erich Hoepner)在给中央集团军群司令费多尔·冯·博克元帅(Fedor von Bock)的一份电报中说:“这个师是由野蛮人组成的,它的士兵们不按照任何规则进行战斗,他们极为狂热,从不投降,不畏死亡。

”那么如何展现让德军记忆深刻的坚韧顽强的俄军士兵?

影片开始时的气氛是居然是轻松的,除了军官们沉着的脸,士兵们说着笑话分析德军坦克的弱点,锯木头做木头坦克,夜行军讲故事,收集铁丝网,假装用裹脚布投降,用步枪打飞机。

等到40分钟后炮声一响,你就知道这群民族、宗教信仰并不统一的俄罗斯士兵在瞬间同仇敌忾,凝结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他们在第一轮的战斗中以防守为主,躲炮弹,猫在掩体里,还有功夫嘲笑德军的炮击是交响乐、指挥糟糕等。

他们聊着家乡、土地、祖国、死亡等疑惑重重的大话题,却不影响装弹夹、做鸡尾酒瓶炸弹的军事动作,更不影响后面坦克逼上来时的奋力还击。

两人一组的反坦克枪士兵阵亡了,旁边的士兵拿起武器说了句“这玩意怎么用啊?

”接着就射杀成功,为自己的无师自通有些得意。

编导这种幽默地自嘲和处理死亡的态度,可能正是这些士兵让德军害怕的原因,而这样的勇士也足以让他们的后人敬佩。

一部低成本的战争电影如何实现逻辑自洽?

非战争场面也是重要的。

第一个镜头是被白雪覆盖的树林、房屋、小河的夜晚,远处有一条黑森林,天边有隐隐的霞光(字幕标示1941年11月14日),第二个镜头是教堂和农舍。

然后是凌晨动员,黎明出发,夜行军,炮击的阵地,一个士兵还傻呆呆地看着炮击后的土地,担心不能种庄稼了。

全片空镜很少,全景不多,但营造的俄罗斯广袤、美丽的大地意象已经成为28勇士们努力捍卫的家与国。

那些打在俄军士兵脸上和身上的光带着强密度,衬托出英雄的光辉轮廓,却又是自然的。

一位菜鸟导演为何成功地拍出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

不能忘了,他是站在半个多世纪来、从苏联到俄罗斯的战争电影的精神脉络上的。

仅就历史而言,1941年的6月到11月,有3部电影分别表现了三场与莫斯科相关的战斗,6月的《莫斯科保卫战》(1985),7月的《布列斯特要塞》(2010),11月14日凌晨到16日中午在莫斯科西北郊的《潘菲洛夫28勇士》(2016),而《28勇士》相当于是把《莫斯科保卫战》的一个局部放大,并且直接取了“我们身后是莫斯科”这句台词。

有源头活水,加以主创的智慧和努力,成就了本片,包括影片的配乐带动节奏和情感也恰到好处。

《八佰》当然值得一看,它要解决地是中国的民族情感表达。

可是我们需要那么多视觉奇观吗?

它的来龙是什么?

去脉是什么?

与中国战争电影的关联是什么?

似乎还没有理清。

它让我们记住了什么?

你记住了什么?

如果是那句“战争背后就是政治”,岂不是令人沮丧。

《八佰》不缺钱,不缺技术,它缺什么呢?

中国电影人看看这部低成本的俄罗斯战争电影没有坏处。

 3 ) 老毛子V5

这几天被老毛子种蛊了…看完了此片后顿觉比长津湖好看800倍,开画的前三十分钟,从白雪皑皑的宁静村庄,战士们的打闹,各种话痨,村里老人默默的凝视,深夜作战会议中连营长们各个纠成倒八字的浓眉,缭绕的烟雾和低沉却斩钉截铁的嗓音,旁敲侧击地渲染足足为此后的大战作实了铺垫,而我知道开头越轻松过程就会有多虐。

德军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工程兵的指引下,坦克群熄火,大部队安营扎寨。

拂晓,在德军侦察机引导下,第一轮炮火精准地覆盖了俄军精心伪装的假炮兵阵地,随后由四辆轻型坦克带领冲锋,德军发动了第一次小规模的试探进攻,红军显然做了精心的布防,在重火力(后方榴弹炮以及侧翼反坦克炮)的支持下,红军步兵轻松配合击毁先导的四辆坦克并清除了周围的德军散兵,己方仅6人受伤无一阵亡,当德军撤退时,我观影的心情稍微明快一些,而后,经过校正俄军阵地坐标,成吨的炮弹准确地倾泻在俄军的战壕以及炮兵阵地上,真的是生死由命,连建制直接被减员到28名战士的排建制,炮声刚停,对面又轰隆开来了9辆坦克以及至少一个连步坦协同的步兵,在后面的阵地战中,导演详细地描绘了红军战士利用地利,使用有限的反坦克器械,手榴弹和燃烧瓶,采用灵活多样的三人小组战术创造的近战奇迹,一个个鲜活的战士个体,蓝眼睛,黑眼睛,高鼻梁,塌鼻梁,没有国产抗日剧的神话,也没有好莱坞大片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主角光环,俄罗斯人,哈萨克斯坦人,乌克兰人在阿拉木图的某个不知名村庄前,为了保卫莫斯科而拼尽最后一颗子弹,在他们身前,倒下了至少100多具德国人的尸体还有十四辆废铜烂铁。

傲慢的德国人付出了不可承受的巨大代价并不得不实行了战略迂回,战争场景里的最后一个画面中,最后幸存的六名战士肩并肩地站在硝烟和夕阳里,残阳似血,逆光中他们仿佛幻化成不可摧毁的钢铁城墙…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转到了战后竖立在战场原址的六尊巨大的战士雕像,汉白玉象征着来之不易的和平,冲锋枪和坚毅的眼神则道尽了红军将士的坚韧,勇敢和毫无畏惧。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4 ) 战争电影中的清流

平淡的对话,艰苦的准备,激烈的战斗,唯美的大地美景,满满的细节,塑造出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看腻了美国的反战惧战或者是个人英雄,看烦了国产的精神无敌口号作战道具穿越,感觉毛子的电影才是一股清流,才是真实刻画,把一种对国家朴素的情感拍出了伟岸的感觉。

拍摄经费不足在全片中基本没体会到(除了德军炮击的爆炸效果)。

俄罗斯导演不会吝惜镜头去展现俄国美景,让你在战争之于还可以得到视觉享受。

满满的细节对于军迷来说绝对是饕餮盛宴,最后指导员松开机枪的刹车扳机的镜头实在不能再赞。

片尾由六个英雄的背影配上夕阳结尾最后过度到英雄雕塑最终给影片定了歌颂英雄的主题,也算是对片名的点题。

总之,不论主题还是剧情还是演技道具,我都是好评。

 5 ) 依然回荡在耳边的机枪声

战争的残酷是任何文学和影视作品表达不出来的,后人只能根据前人的描述来揣测当时发生了什么,但这些苍白的描述又如何能代替哪些血里火里的经历。

有人说假,不真实,有人干脆说没发生,笑话,我敢说当时战场上发生的情景比电影里的更残酷,更血腥,甚至更加匪夷所思。

作为活在和平年代里的人用拍出这样一部作品来向哪些为了祖国(或者是身不由己)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先辈们致敬,这是很有良心的,有人却丢掉了这些。

片子看完,回荡在我耳边的依然是那挺“幸运”的马克沁机枪的枪声,一共两段。

第一次响起不久就被德军的坦克打的戛然而止,第二次响起后,似乎就没有停下,枪声回荡在我的脑海里,这是一个国家,民族,乃至在战场上挣扎求生的卑微生命们发出的呐喊。

只要一个国家或者民族里有一个人愿意为自由,尊严而战,那么这枪声就永远不会停息。

抛开意识形态,以及那些政治什么的束缚,毛子们有一点是我赞赏的,那就是你动我一寸土地,我就弄死你的劲头。

没有这样的觉悟,怎么生存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愿我们的枪声响起,永不停息。

 6 ) 意外的惊喜

无意中发现的这部电影,看到这名字时还真没有什么感觉(后来才知道这本书在俄罗斯很有名的啊,我太孤陋寡闻了啊!

),刚开始看的时候还觉得前面的剧情有点冗长,磨蹭了半天才开打,但看到后面打坦克的剧情时才知道导演安排前面教怎么打坦克的深意,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这么详细的战前准备,搭建真阵地,前面修假阵地,各种各样的武器,虽然我都不怎么认识,但总是给人一种很厉害的感觉。

快40分钟了,终于开打了,德军开始炮火攻击了,假阵地起作用了,吸收掉的大部分火力,然后德军进攻,红军反击,德军撤退,原来是试探性进攻,主要作用是侦查火力点的,然后又开始空军轰炸,炮兵放炮,这一波红军惨了,损失挺大的,都只剩这部电影的主角28勇士了(大家的套路都很深啊,你骗我火力,我骗你位置的),然后德军正式进攻,坦克在前面开路,步兵在后面尾随,只见我28勇士依托有利阵地,顽强的阻击敌人,奈何敌人大强大,勇士们在枪林弹雨中相继牺牲,在弹药耗尽之后,都拿上武器准备和德军步兵拼刺刀了,就在我以为勇士们要在最后一波反冲锋中为国捐躯的时候,指导员藏在后面的重机枪把这群冲到了面前没有坦克掩护的德军步兵给全部突突了(看到这时感觉可爽了,姜果然还是老的辣啊),然后德军就停止了第二波进攻,撤退了,电影就在几位勇士的谈话中结束了。

真的是被这好无准备的好片给震惊到了,战争细节可以拍的这么细致,里面的武器装备都那么的真实,每个武器的效果都体现出来了,尤其是那把反坦克狙击枪,都把勇士们的风头抢走了,一枪出去,坦克履带断了,坦克停在那挨打,又一枪出去,又一辆坦克动不了了,驾驶员被迫出来,又被打,原来坦克也有这么惨的时候,可是红军这边都是神武了,德军那边第二波正式进攻的时候,火力怎么就这么差了啊,不是应该坦克强大火力向前推进,步兵在后面跟着补刀,清除剩余危险目标然后占领阵地的么,怎么光看到你们挨打啊,你们不英勇一点怎么能更体现出红军的28勇士的悲壮啊。

还有最后的结尾,我觉得仓促了点了,是否应该在多交代一下啊,这只是打退了德军的第二波进攻而已啦,难道德军就没有第三波进攻了么?

就撤退了啊?

这剩下的人,是撤退了吗?

还是增援部队来了啊?

还是战争开始反攻了啊,都不给交代下,就来了勇士们的纪念雕像就结束了,片头也是,讲了半天战士们的准备,都不介绍下这是打的哪,是什么战役,守住这个阵地的具体意义,或许导演觉得这本书是家喻户晓的了,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会事,可我这种第一次看的人还真的不 知道啊,要不是领导给他们说后面就是莫斯科了,我还真不知道他们打的是莫斯科保卫战。

片子快完的时候,我看了下还有将近20分钟,我还在想难道还有一波进攻,大家都壮烈牺牲了,结果就完了,近20分钟的片尾字幕,我还在想有这么多工作人员需要写上去么,上网看了下资料后才知道原来这是部众筹拍的电影,后面的字幕都是众筹人员的名单,哦,原来这么厉害,用这么少的资金拍出了这么好的片子,而且是那么的用心,给好评。

 7 ) 简洁而有力。

关于武器和战术的细节大神们说得多了,不重复。

每一帧画面都像列宾美院油画系的毕业作品,美、工整、教科书一样,这也不提。

就说两个能看得出导演功力的场景,每个场景换个中国导演拍抗日片,电影至少演十分钟,电视剧可以演五集。

1、爱情故事:部队在夕阳下从村庄里踏着吼吼的积雪沿着小路出发;妇女从木屋里跑出了,一个士兵停下脚步,回身,两人相遇,妇女给士兵扶一扶帽子,四目相对,短暂的犹豫,士兵转身追向夕阳里的队伍。

这里面可以有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但一个场景,导演就处理得含蓄又有力,而且,很美。

2、德军炮击阵地,镜头一拉,阵地后不远的村庄,两个胡子拉碴,破衣烂衫的大叔,望着天边的炮火,靠着篱笆,担忧、恐惧、对士兵的关切,又只靠一个镜头,还是这么美的镜头。

什么叫“军民鱼水情”、“人民字第兵”,都出来了。

不要说战争戏,文戏,也够中国导演学三十年的。

 8 ) 想看七武士了

姐也来看战争片啦,向大毛学习。

接触自己感兴趣的(๑>؂<๑)在弹幕里被科普了另一部战争片——七武士,也想去瞅瞅啊。

还有一部电影好像是一镜到底,讲苏联历史的,也想看呐(ノಥ益ಥ)战争场面很厉害,就是对地方军人刻画并不够,基本一个敌军指挥人员都木有!

在B站看弹幕啥的全都是武器科普和军粉的撕,最后那秆机枪太酷了(。ò ∀ ó。)还有德军破坏战壕,活埋苏军那段,真的刷新偶的世界观!

一个遗憾,就是电影里没有德军制服特写。

再一句,这部电影不愧它的成本——200万美刀,很多武器据说都是尽力还原的。

战争真够残酷的,还有,为啥最后有六个活着的人?

不是说五个么?

 9 ) 潘菲洛夫28勇士

鬼鬼祟祟地行军和跌倒。

那大家都为什么突突突呢?

为了祖国。

哪个祖国?

“为了俄罗斯”,“为了哈萨克斯坦”,那为什么不为乌克兰呢?

电影里乌语台词比俄语的都多呢。

成王败寇,拍的还是挺不错的,至于真假已经没有必要去研究了。

以我血肉之躯,挡你钢铁洪流。

俄国人的战争片就像俄国一般冷冽。

绝对算是主旋律了。

没有手撕鬼子却也差不多意思……

 10 ) 差点味道

下午用电视果看网盘的资源。

本来中途想撒尿的,但是憋着了,所以我可以说无尿点,但不是全程。

前面的铺垫还行,看的字幕翻译得怪怪的。

从士兵的台词讲七武士的故事开始暗示后面的剧情,然后是连长会议时的气氛的铺垫,这些都做得中规中矩。

交战场面拍得也很不错,虽然不是资深军迷,知识战雷菜鸟玩家,只认出了有3号坦克,连自己开过的4号坦克都没认出来,所以没法完全享受毛子们在服化道上的用心,后面看了这篇文章才大呼厉害:[[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89c710102xxot.html|军迷的教科书——《潘菲洛夫28勇士》中的武器装备与战术]]。

总体来说,这部片子能给四星吧,顶破天。

之前在B站看过战斗片段,那会儿被弹幕吹的,现在都不敢给三星,但是始终觉得味道不够,劲儿不足。

可能是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故事或者人物,节奏把控及格但是还是稍微查了点点。

所以真的适合当教科书电影来看。

然而之后看了关于整个故事的起底,发现这个故事就是虚构的,整个人都不好了,我还想着以后去阿拉木图旅游的时候去瞻仰一下呢。

《潘菲洛夫28勇士》短评

太几把慢了无聊死了

3分钟前
  • 大伯集散地
  • 很差

对于人物的刻画基本没有,不过零散的一些关于战争、民族、祖国的讨论确实有趣,表现了大俄罗斯主义。这里的战争场面数一数二,但是在近乎于工具人的人物群像刻画下显得索然无味

4分钟前
  • 阿勒曼尼亚酋长
  • 较差

实际片长108分钟左右,前半小时的铺垫戏和聊天因为字幕质量的缘故很是影响观感。几乎占去电影篇幅一半时间的战斗戏份实在NB,虽然排场不大但非常壮观。更为壮观的是片尾滚了整整10分钟的3万赞助人名单。

8分钟前
  • 国产凌凌期
  • 推荐

潘菲洛夫28勇士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哈萨克人保卫莫斯科是真的。28人仅用一门反坦克炮打掉十余辆坦克是假的,但是1075团4连正面对抗坦克集群,延迟对方进攻速度和效果是真的。电影展现了教科书般的阵地防守战术,假阵地吸引炮火、战壕内的防炮洞、弹药洞、反坦克炮和反坦克枪不时变换位置、重机枪架在阵地侧翼,太多细节还原了战场上的真实战术,而这,也是苏联人能够击败德国人的原因之一。

11分钟前
  • 是心
  • 推荐

无意发现个众筹的片子还没字幕,好奇的点开结果愣是看完了!故事也许是假的,但剧中的红军战士表现出的钢铁意志和牺牲精神是真的。新年看的第一部片子,潘菲洛夫28勇士,惊喜。

15分钟前
  • 白胖饺子
  • 推荐

20190720看的,特燃。

19分钟前
  • 青石
  • 推荐

作为一部低成本的战争片能够拍出这种真实感爆棚的场面可以说非常不错了。

22分钟前
  • 夜光
  • 还行

看完这个吧,我才惊觉,这全世界的主旋律都差不多。28个人阻击差不多两个坦克营,还击毁18辆打退进攻,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战争史上的奇迹,没有相当的勇气是做不到的。不过据影评里的长篇考证,似乎这个英雄事迹,又有不实的痕迹。不过真假虚实,本来也是战争中舆论战的一部分,是不是真的,苏联都没了,俄罗斯也不是很在乎。也许是因为历史的争议,又或许是因为俄罗斯毕竟不是苏联,所以我们可以在里面看到很多扭捏的地方,保卫苏联变成了保卫俄罗斯,把俄罗斯的民族情感提升到当时占绝对地位的意识形态之上,这种故意的偷换,反而让人很出戏。毕竟是俄罗斯筹钱拍的,唱的只能是俄罗斯的主旋律,不会是苏联的。

26分钟前
  • 。。。
  • 还行

画面很不错。

30分钟前
  • 三二公衣
  • 推荐

绝对算是主旋律了。没有手撕鬼子却也差不多意思……但为何让我看得流泪满面? 28张脸中,好几个都是亚洲脸孔。这些脸孔都是鞑靼人,哈萨克人……他们都在说:我们的背后是莫斯科! 我们的背后是什么?

34分钟前
  • 虫蠹
  • 推荐

7分。真实事件改编,而且竟然还是靠众筹拍成的片子,成品质量已经非常不错了。特别是各种考据,战术等等都很有味道。但缺点也很明显,德国佬一边实在没特色,而且28勇士的刻画也太单薄了,除了机枪手,其他人都没记下来。

39分钟前
  • Riobluemoon
  • 推荐

拍的不错 但是德国人都有点弱智 哈哈

40分钟前
  • 抵黄高手阮春强
  • 还行

改编自日本电影《七武士》

45分钟前
  • Hushnore
  • 还行

光荣永远属于为祖国而牺牲的人们,只是苏联红军的祖国已不复存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译制。

49分钟前
  • 云中雨阳
  • 推荐

就是干,硬干,没废话

52分钟前
  • 别盯着我看Le
  • 还行

可悲的无脑电影

56分钟前
  • yh
  • 很差

横扫苏联的德军全是靶子么,矮化敌人说明这是在吹牛B,配乐真狗屎

57分钟前
  • Scudder
  • 很差

战斗拍的挺仔细的,包括战场火力布置,机枪手和反坦克狙击手转移阵地之类的。话说单兵、班级、排、连、营级的作战技术从来都没电影好好表现过。成本原因看起来像是小小的阻击战,德军只有四门大炮、十来辆坦克几百人的规模。加一星也是因为小成本和众筹操作……

59分钟前
  • 枯藤和老虎
  • 推荐

废话太多,导致全片被搞得支离破碎,不知道这7分是哪些水军刷出来的!唯一值得一说的就是摄影,把俄罗斯拍得美极了。

1小时前
  • 老牟
  • 较差

战争场面很一般, 也难怪,毕竟是根据假历史拍的片子. 德军跟傻子一样被收割, 让人想起抗日神剧~~~

1小时前
  • 黄力斯挺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