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几个朋友到电影院看了彭浩翔的电影《醉后一夜》。
电影讲述的是北京的青年男女醉后所发生的事情,让我体会了一次北京灯红酒绿的夜生活。
电影中,男女主角喝得烂醉后出现了“断片”,忘记了前一夜发生的所有事情,最后才通过朋友的口述渐渐找回了记忆。
当时看的时候确实觉得太夸张了,人醉后怎么可能跑这么多地方,忘记了这么多事情。
不过电影就是电影,可以采用夸张的手法,只是《醉后一夜》夸张了一些而已。
电影基本上是通过回忆的方式,逐渐将破碎的记忆拼了起来,选取的场景,基本上是北京工体附近有名的酒吧和夜店。
看完电影,就跟朋友到附近的烧烤店吃宵夜。
其中一个朋友曾经在北京学习工作生活过,对于电影中的场景,自然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
在我看来有些荒唐的生活,对她来说却是每个晚上都会出现的镜头。
北京工体附近的酒吧围成了一个圈,女性进场免费,男性则要收钱,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女性进入酒吧,而女性又能吸引男性光顾酒吧。
这一商业模式确实很有创意。
酒吧里面经常有很多外国人,特别是韩国人,而女性则有很多都是大学生。
听朋友说,酒吧里的外国人很容易就能带走一个女生。
中国女性的开放由此传到了世界,中国男人只能咬牙切齿,恨恨不平。
酒吧和夜店是寻求刺激生活的场所,因为在现实中,大部分的北京人都生活得很压抑,特别是非北京户籍的人。
因为高额的房价,多少人的梦想因此而破灭,转而追求一套供得起的房子。
许多在北京读书的学生为了留在北京并且拥有房子而嫁给了有北京户口的人。
因为北京本地人通过拆迁能够得到回迁房,而北京的房价却让外地人望而生畏。
我终于理解了电视剧《奋斗》中的露露为什么会这么在意一个“北京的户口”。
但为了一套房子和一个户口而牺牲了一生的幸福真的值得吗?
我们无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评这样做的人,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合理的制度“逼迫”着她们这样做。
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外加高额的房价和社会体制的不公平,让多少青年学子的梦想因此而破碎。
当你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的时候,何谈梦想的实现呢?
如果北京的生活让梦想变得如此脆弱,我情愿选择故乡小县城的生活。
在那里,我可以离家人更近,可以不用为高昂的房价而担忧,也不用面对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更重要的是我可以放心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
当然,每个人对生活的选择都有不同的取向。
与故乡小县城相比,大城市的舞台更大,成功的机会更多,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但必须明确的是,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选择,而不应该盲目地流入大城市。
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最擅长和最喜欢做的是什么,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人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也并不是只有大城市才能取得成功、实现梦想。
有时候在大城市之外反而更能够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实现自己更大的梦想!
北京的生活灯红酒绿,也充满着压抑。
面对着压抑,有的人能够爆发更强大的力量,有的人却被折磨得体无完肤。
后者其实还有更多的选择,退一步,有可能就是海阔天空任鸟飞!
男女主人公在醉后一夜中做了许多事情,但是他们完全不记得了,经过一系列的人和事和地点的回忆,渐渐找回失去的记忆。
故事刚开始看,没看明白,看到草泥马的时候渐渐明朗。
草泥马完全是全剧的亮点,一副无辜的样子,一副萌死人的样子,让我真是笑到不行,亏导演编剧想得到。
除了草泥马,还有就是工地吹风那段,让人觉得无限温馨,原来毛呸房还能这么装,真是想象不到。
整部片子,很有春娇与志明的风格,一看果然有彭浩翔的影子,比起那两部,还是更喜欢这一部。
彭浩翔的这三部片子,都是与夜店有关的,让我不禁要想他是不是夜店达人!
总体来说,这部片子还是比较逻辑些,故事也挺特别的,值得一看!
并且该剧大力推广了可爱滴草泥马,哈哈!
这是一部脱离现实的片子。
其一:或许是我不去夜店的原因吧,弥漫整部片子混乱的夜店景象让人头晕,完全和我的生活没有关系。
其二:一夜可以做这么多事情吗?
男女主角在一夜内辗转至少三家夜店,在每家都很HIGHT(我没细数到底有几家,三家肯定是有的),又去汽车影院,然后又去警察局报案,更离谱的是还去了28层高的建筑工地,和民工兄弟喝酒,然后又在28层的某个在建屋子里用藤条编了那么多东西。
要知道凭借一己之力编那么多东西需要多少时间啊?
这编东西就要几个小时吧。
然后男女主角还能在天亮前去类似一家的地方找张床颠鸾倒凤,然后在商店开门营业前醒来离开。
男主角是个标准高富帅,女主角是个灰姑娘。
和春娇与志明的故事有相似之处。
总体来说,片子比较烂,没有高潮,平缓冗长。
一、情节线索采用插叙1.开头 男女主角赤裸着睡在一张床上,两个人却彼此不认识,于是慌乱中各自回家。
2.由于断片后的事情两人都记不起来了,沈伟找不到车,桐欣找不到给导演前女友的钱,一切变得一团糟。
3.在两人焦急时,警察局给沈伟打了一通电话,要他和桐欣去认领报失的宠物,两人通过微博约好见了面,去警察局认领了一只类似草泥马的神秘生物。
4.桐欣将草泥马交给导演后,沈伟收到邀请去一家酒吧,从邀请他们人的嘴中得到线索,可是却被人抓住要青蛙,于是他们回到家找到了青蛙还给了那些人。
5.在收拾屋子时,桐欣翻到了自己想要的楼盘手册,想起了是照片上拍的地方,于是与沈伟赶去。
6.来到工地,从施工大哥嘴里得知昨晚上发生的一些事。
7.他们找到了一张电影票,于是两人继续奔向电影院。
8.在汽车电影院门口,沈伟找到了他的车,在后备箱中找到了白毛和导演前女友,从他们手里得到了酒吧存包处的钥匙,于是沈桐二人去酒吧取包,他们拿到的30万只剩下18万。
9.沈伟送桐欣回家,两人都有些依依不舍,在相互留电话时,发现断片期间已经互留了电话。
10.最后以剪裁过的VCR结束,给观众们无限遐想。
二、人物分析1.性格①沈伟有责任心、乐于助人、勇敢、善良:在与桐欣分别后,两人应该都没有什么交集了,而沈伟却帮桐欣一直寻找她的30万,在桐欣被挟持时,沈伟没有逃跑,而是最快速度去找玛丽亚。
沈伟在喝醉酒后安慰伤心的桐欣,并为了哄她开心,做了很多家具。
②桐欣外表坚强内心柔弱在与男友分手后,表面装的无所谓,在喝醉后却如此伤心难过,在见到男友的新女友时忍不住落了泪。
2.关系男女主角一夜相识,到相知的朋友,或许两人有爱的火花,但影片没有说出来,给读者无限遐想空间。
这告诉我们,在纸醉金迷、红灯绿酒的城市生活中,并不是谁都是坏人,用心去交朋友也会有真诚的回报。
三、视听段落最后一段一夜的全部回忆,以蒙太奇的方式拼接起来,画面采用了特效,多次有两个画面重叠的情况,配了背景音乐,速度放慢,表现了夜生活的沉醉,也用短时间按顺序介绍了一晚发生的事情,亮色调的光影渲染了一个个生活在红灯绿酒生活中的年轻人的心情,音乐舒缓,配合圆满的结局。
刚看完,很气愤,想吐槽:这烂片,拍个啥,香港导?
没情节,没演技,没意思!
癞蛤蟆,俄国猫,草泥马!
女明星让哥评价,明面上的星,暗地的鸡!
能指望有什矣好东西,只有S B才拜星,一群2货,吃了没事,天天关心这些!
还有一些无知人群,喜欢看这些!
男明星还好一点,女星明啊,比收钱小姐层次高一点点,不过做为小姐在高级也是卖的!
当然他们会说这是艺术,不错是有这样的人,但98%全是垃圾来着!
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还是喜欢这部片子的。
在加上,这是第一次被豆瓣抽中,和6个豆友包场的情况下看的。
片子略有缓慢的节奏刚刚适应了我的感觉,把那一夜断片的记忆慢慢地铺陈开来,就像找寻记忆拼图。
只是,中国山寨版而已。
影片的画面也清新的漂亮,干净。
还有由地点变化而分开的章节,让我有点小惊喜的。
但我想,这终究只是一场现代文青的爱情梦想。
微博,夜趴,三里屯,一夜情,汽车影院,30万,酒吧,宿醉……所有这些光鲜的元素,是那么地充满活力,但组合在了一起,却成为了最不可能的风景。
一天之内,两个陌生对象,因为找寻那不知何处的三十万,由于微博,而绑定到了一起。
最后,竟生出真感情。
想想就觉得不现实。
我才不相信我丢了30万,最后还能找回来。
我才不相信,两个喝的大罪的人,还能去工地营造爱的小窝。
反正,当成一场中国宿醉版爱情传说来看,就好了。
说点有趣的呗。
余文乐在电影里,话真是少的可怜。
果然离了春娇就是不行,港怂倒真是贴切。
张静初的话,带着黑框装文艺的样子,我还真是喜欢,尤其那一场在天桥上哭的戏,我看了都心疼。
喜欢那只在家里安静窝着的灰色肥猫猫,在天台上两人相拥低语的镜头。
片子里的亮点太多,那只草泥马华丽丽地引爆了全场的笑点啊。
谁想的损招,太TM牛了!
玛利亚,你真是最幸福的牛蛙,二人一吻,有木有啊。
为什么看到那一段我笑喷额,不是该觉得反胃么??
最后,爱穿女装的林宥嘉童鞋哇,你绝壁是本色演出好么。
呆萌就算了,要不要那么GAY么,当全世界都不知道你,是么!!!
你再说你不是,我打你哇!!!
最后,感谢这部片子让我开怀地大笑了,真心要推荐啊!!!!!
拍的,怎么说呢,感觉还是缺了点什么但是说不出来,就是有那么一个感觉不是。
但是故事好玩啊,这个故事多好玩,现在的人整天都在故事很简单的片子里面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个片子的编剧一定很有意思。
断片一点点回去找回来,故事本来就很有趣,我们需要这类故事啊。
有意思的故事拍出来看起来也觉得好,心里面也乐意。
花了四十元看了这部电影,像买了瓶汽水,喝完有点眩晕,然后打个嗝,化作一口气,啥也没留下。
依旧是繁华的北京。
和我不了解的夜生活:灯红酒绿,俊男靓女,杯影交错,红黄蓝绿的酒精在喧闹声、呕吐物中麻痹了感情末端,迟钝了脑神经,然后化作光怪陆离的层层泡沫,折射着空虚无感的生活。
故事大概想模仿《宿醉》,但却有种把葫芦画成了瓢的感觉,二者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有断片儿的情节。
整个故事的脉络不够清晰,七拐八折,让人摸不着头脑,有可能是后期剪辑的问题,在回忆时连接不够流畅。
更要命的是里面的许多细节说的不明不白,不合逻辑,比如花尽了心思找到的17万就这样还给导演了,两个人怎能在后车厢关一整天,两醉鬼又怎么能一晚上串遍北京城,等等。
编剧想得都不够周全吧!
加上一群光鲜亮丽却没有啥演技的群众演员来凑数,更是拖了电影的后腿。
里面镶亮片儿的青蛙占了好长片时,却没什么存在的意义。
颈长脖粗的草泥马嚼食的样子倒是有些喜感。
对了,还有林宥嘉的友情出演,表现还算自然。
导演彭浩翔让我失望了(挺喜欢他拍的《志明与春娇》的)。
好吧!
这样一部泡沫十足的商业片看看就罢,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就是为了看穿什么都超有型的大眼帅哥阿乐和白净有甜蜜梨涡的静初的,其他的就ignore吧。
不过,当阿乐站在28楼将诉说着失恋心酸的静初搂入怀中,温柔地抚慰着她被冷风吹乱的头发时,我心里还是暖了一下的。
这部影片谈不上电影艺术:没有完善的剧情,也没有主旨和内涵,只能算是个青春片,反映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醉后一夜:拿铁、vics、Mao、汽车影院、公安局、建筑工地、家具城、断片儿……疯狂的关于青春的各种记忆。
北京版宿醉
喜剧嘛。
山寨版《宿醉》,比宿醉还要烂。两个莫名其妙的人物,完成了莫名其妙的一天,还硬要加上一个所谓浪漫的结尾。完全不明白拍这种片的意义在哪里?
冲着两个主演看的,失望了
看得睡着了。
中国版的《宿醉》啊~ 虽然很扯 但有几个点还蛮好笑的~喜欢张静初~还学会个新词“港怂”
模仿之作 也算挺用心的吧 不过节奏有点慢 场景也挺少的 除了酒吧 就是酒吧 其他的毛都没有了~~~ 虽然说草泥马和青蛙出现救了点场子 不过也还是差点意思 当然也别说他们了 宿醉2本身也就一般了 下次断片 也断的有点档次
一直都挺喜欢余文乐的,电影无聊的时候看看还行
质感尚存,无high点
三星半吧,抄袭宿醉很明显。草泥马占了一星~
一夜情版宿醉,可惜山寨味好浓。京城果然不同凡响,一个晚上的时长顶别地儿一整天啊。
我想知道此电影想要表达的意义?描述一对酒后乱性的男女对前一天发生的事儿都忘了,造成了好多麻烦。第二天跑遍昨夜去过的地方一一回忆起来,最有两人又有了好上的意思。 请告诉我想表现神马?!
没看过「宿醉」的话,还是挺有乐趣的,虽然它很像一个由寻宝游戏引出的朝阳区宣传片。我一直怕港怂先生和没钱买房被男友抛弃小姐断片儿变真爱,好在没有。很多桥段都有点不现实好想替民工兄弟喊“赔我管材”。导演大概只混夜店圈不混摇滚圈,北京摇滚圈女孩跳水是一个会直接被鄙视的行为哦~
醉后一夜,那只是为了快乐而快乐,没有利益关系,那纯粹的爱情,在这复杂的社会里,珍惜拥有的那份单纯没有污垢的感情吧,让自己轻松一些,这也是它想表达的含义吧?
卧槽,帝都的一晚上有23个小时么?
我能说脏话吗?不能!那没得可说了。
叹气
很彭浩翔。
还行 但太像宿醉了
电脑上看的HD版,真心觉得不怎样,电影院也早早的下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