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偶然机会参与过此片拍摄,当时现场导演是郭在容本人。
据我现场跟剧组工作人员聊天也得知此片就是郭在容本人翻拍自己旧作,当时还觉得有郭导亲自掌勺这片不至于太差,没想到……
片场的郭在容导演。
身边的团队也是韩国带过来的,都说韩语。
其实挂名导演的变更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一些问题。
或许是郭导没有全程拍完全片,亦或者疫情影响没有参与后期制作?
去年九月在仙女山的时候剧组的人说已经拍了很多了。
具体是什么情况导致制作班底变动不得而知,总之是有点可惜的。
包贝尔在片场至于这片子,也没什么好说的,我觉得忽略演员就当重庆风光片看就好了,虽然我们重庆人看到主角从洪崖洞瞬间移动到磁器口会有些疑惑和不适,但看到这些熟悉的场景还是觉得很亲切的。
最后还是给2🌟吧,1🌟给在电影里看到了我自己和我闺女,还有1🌟给帮我闺女那句台词加了个字幕的字幕组,哈哈哈。
我和我闺女。
我闺女被派给剧组一位演员搭戏了哈哈。
这个背影也是我闺女
这句台词“有仙女”来自我闺女,在全片58分16秒。
最后总结,能参与电影拍摄还是很开心,也跟着剧组去仙女山一日游了,闺女能露脸已是幸运,居然还能有台词,简直是惊喜了。
但电影品质确实不高,郭导为什么最后没有挂名,是因为拍得太烂还是因为本身就没有参与后期制作,不得而知,风光拍得不错,电影本身拉垮。
就是这样。
这些年虽然翻拍片常见大银幕,但质量却参差不齐。
以《调音师》为例,印度导演奥利维耶·特雷内在法国短片《看不见的旋律》的基础上进行翻拍,丰富了剧情内容,增加了人体器官非法买卖的情节,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扑朔迷离,而结尾男主讲的那段经历,明显也不弱于原作的开放式结局,堪称经典。
在9月11上映的爱情喜剧电影《我的女友是机器人》 则是翻拍日本电影《我的机器人女友》。
日版《我的机器人女友》,其女主角绫濑遥,是日本女神的领军人物。
无论颜值、身材都是公认的一等一,曾连续四次成为“日本最理想女友”人选,连续五年荣登“日本最具影响力”女演员宝座。
电影上映之时,获得影迷强烈追捧,日本上映首周末,就斩获超2000万人民币票房。
女主方面,原版的绫瀨遥和辛芷蕾倒是在造型上有相似的地方,中国版还未上映之初就被网友拿辛芷蕾和绫濑遥进行对比,虽然结果是一边倒的支持绫濑遥。
但辛芷蕾在外形上确实很符合这种机器人人设,形象气质和原版都蛮像的。
不过,她要和包贝尔谈恋爱,那种穿越百年之恋,就很难说服人了。
另外对于看过原版的观众而言,完全感受不到任何的新意,只有陈旧的设定和老套的情感。
而且这个电影都是12年前的了,那时候特效已经很成熟,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成片效果则是一言难尽。
如果你在内容上,选角上没有新的亮点和取胜点,甚至连唯一的科幻感的特效上面也无法取胜,那就不能不怪观众不买账了。
至于现在上映的《死无对证》也是翻拍《看不见的客人》,至于好坏如何,那就看大家的观感了。
1星给这个IP(多数少男(比如我)青春的美好回忆),1星给辛芷蕾(1神难带4坑)。
当看到这部剧要翻拍的时候,我内心既期待又担忧,期待的是导演是郭在容,应该不会烂到哪里去,担忧的是男女主没选对人(结果包贝尔果然没让我失望,但是辛芷蕾却让我有意外惊喜,这个后面会说)。
结果导演居然中途换人了,不再是郭在容,顿时觉得烂片无疑了,事实果然如此。
首先介绍一下郭在容,怕有人不认识,或者说看过他的作品,却不知道是他导演的。
他是一位韩国导演,擅长爱情片,比较出名的作品有《我的野蛮女友》、《假如爱有天意》、《我的机器人女友》(本片就是根据这部电影改编的),我只看过他的这三部电影,但都是经典影片。
然后说一下剧情方面。
如果你没看过原版,你也会觉得这片子很一般,更别说看过原版的,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剧情基本跟原版一模一样,可以说就是照抄,但是照抄都没抄好。
整部电影看下来像是一部旅游片,带你游了一遍重庆,我觉得没毛病。
熟悉重庆的人,估计看了电影开头那个场景就知道是在重庆了,不熟悉的人,比如我,在看到长江索道之后,也知道这是在哪里了,于是乎全片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展示重庆的各个旅游景点,什么仙女峰,游乐园啥的。
再就是男女主的感情线铺垫太少,以至于有很多突兀的地方,地震也是,来的没有一丝防备,没有任何铺垫暗示,强行煽情的地方太多,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再说一下男女主角。
首先男主包贝尔(1984年,拍这部电影时36岁),身份是导游;而原版的男主(也是1984年,但是拍这部电影时才24岁),身份是大学生。
我为什么要提到年龄跟身份呢,因为跟剧情有关,下面我用几句话介绍一下剧情(原版):男主因为一场意外,导致全身瘫痪,于是他制造了一个机器人,回到过去救那时候的自己。
显然原版的身份更有能力和说服力做到这一切,而翻版就变成了一个会修各种家用电器的导游,而且瘫痪后,他是靠着医保生活了下来,看到这种设定,我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有点想笑。
爱情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包贝尔无论年龄还是形象都不适合演一个对爱情懵懂的小男生,所以在剧中,你看到的是一个油腻的猥琐形象,再加上他本人其实也就是这么一个人(从柳岩伴郎事件就能看出),算是本色出演。
女主辛芷蕾(1986年,拍这部电影时34岁);原版绫濑遥(1985年,拍这部电影时23岁),原版绫濑遥在剧中的形象可以说是无数少男心中的初恋、女神、梦中情人,我一直认为长发女生普遍比短发女生好看,毕竟短发不是一般女生能驾驭的,但是当我看到绫濑遥之后,我第一次改变了这种想法(第二次就是辛芷蕾),虽然这部电影我只看过一遍,虽然时隔这么多年,但只要一提起这部电影,她的身影就能准确无误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这就是她的魅力。
我原本以为辛芷蕾演这个角色肯定是崩的,毕竟绫濑遥有先入为主+年龄的优势,但是看完之后,我只想说一句:真香。
影片开头的第一套衣服,米白色西装搭配淡黄色的裙子,让我有种回到初恋的感觉,如果是10年前,这种青涩的感觉会更深,仔细看的话,她和绫濑遥其实还是有几分相似的,估计导演也是看中这点才让她演的,奈何1神难带4坑,表现再好也救不了这部电影。
最后我想说,即使是郭在容导演这部电影,估计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剧情崩,男主崩,女主半崩(年龄形象关系导致少女感不足)。
国内也不缺20出头的90后好演员啊!
比如刘昊然、杨紫什么的,真是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IP。
当初一看片名,让我想起以前看过日本那部原作。
但是想想可能是国产翻拍,提不起劲去看。
现在突然看到3.5高分,我就放心了。
我个人觉得国内不缺人才和好导演,只不过行业畸形和病态使得人才都用不到,都是天才编剧,无敌导演,中专没毕业的特效师,和裁缝出身的服装师,一切以赚钱为目的的拍电影,不把事情当事做。
唯有这样,像我们《垒堡海上》等9.2平分神作,才得以延续。
像《代时小》12345678910…期待国产电影勇创佳作,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平分高达“9.0”的平分哦!
加油
说是根据日本电影改编的,因为没有看过原版,所以能更好的就这部电影本身来做一番评论吧。
首先电影让人十分尴尬,演技很尬,包贝尔饰演的角色让我哭笑不得。
辛芷蕾还是比较惊艳的,我觉得她是这部电影里唯一的加分项。
看到她的第一眼,只是觉得身材真好。
而后,越看越耐看。
发现她笑起来很美,穿衣很有气质,总之有一股强大的气场吸引着我。
再是,这部电影的特效让人尴尬。
就拿地震的片段来说,那些房子的倒塌效果一言难尽。
最主要的,是剧情让人尴尬。
偶然的地震,几次三番的穿越时空和高科技。
没有那种科幻电影给人真实的享受与体验,感受到的只是虚假与无奈。
男主方元本身经历着尴尬,在自己约会的女孩的身后,听见女孩电话说他的不是。
却不料女主初一突然出现,挽救了他,让他花钱还欠债,带他吃霸王餐后逃跑,他一个晚上经历了许多想都不敢想的事。
当对女主有说不出的情愫后,女主那夜消失了便再也不见。
后来才知道这次的穿越是中间段,并不是最早出现的一次。
虽然这里我不可否认编剧想的很巧妙,没按牌理出牌,但是bug也存在。
这次不会对之后的产生影响?
总之这般剧情怎么说都是不通的。
再一次遇到女孩让方元很是惊喜,在之后,他们一起生活,彼此融入了对方的世界。
虽然开始不习惯自己的女友是机器人,却在朝夕相处中慢慢产生情愫,并想让初一也感受那份人类的感情。
过程很漫长,也很无奈,到最后懂了那份心意,却很多事情已经无法挽回。
电影一般,但结局我还是哭了,哭的不是剧情本身,而是那份抓不住的爱情。
有多少人在爱的门口徘徊,有多少人明白爱却为时已晚,有多少有情人不能和和美美过一辈子,有多少人最终会错过。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爱情从来都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
努力追寻的事物,也可能会离你越来越远。
也许释然才是最好的结局。
拥有美的幻想和对爱的憧憬,但不耿耿于怀结果,路上的风景也很美!
我说了所以的谎,你全都相信,简单的我爱你,你却老不信。
即使接下来要吃土,也要和你一起庆生。
等来的却是慢慢凝固的笑脸和不知所措。
一个漂亮的陌生女孩从天而降,抱着我的胳膊,开心的说这是我男朋友他付钱,她眼中浓浓的依恋,使得我不知所措。
她的衣服花光了我吃大餐的钱,我却并没有责怪她,只是希望她年纪轻轻的干点正事。
饭店里,我吃着长寿面。
她兴奋的跑进来,和我坐一起,点了一桌吃的和一瓶17年的红酒却说一百多年的。
82年拉菲的这个小酒馆都没有,怎么可能有100多年的红酒。
看着她兀自叫了一大堆东西吃个精光,然后拿着6000多的账单,我口袋里的碎银子瑟瑟发抖。
我们手拉手向着前面跑去,心里有激动、有刺激、也有恐惧,可能是因为第一次吃霸王餐;可能是因为第一次牵女孩子收;可能是因为怕一顿社会的毒打。
我们一起庆生,一起耍了舞狮,一起参加了杂技团的表演。
可能这是我离开家人过的最开心的一个生日,可能也是最后一个了吧!
第二年在那个小酒馆,我仍然坐在那个位置,期待着女孩的到来,虽然她已经消失了一年,失去联系、失去身影、失去消息,但是如果出现奇迹了呢?
正在我思考时,那个漂亮的女孩如期而至。
她来到这个有着傻傻笑容的男生身边,为我过生日,晃动着头为我唱生日快乐歌,把我的脸狠狠按到蛋糕上,开气泡水后使劲摇晃喷到我的脸上……
晚上我们一起回家,我知道其实这个女孩是机器人,不是那个女孩子,是六十五年后年老的自己为了避免年轻时的自己遭遇意外,为了弥补遗憾,为了阻止所有不幸的事件发生,所以才研制成的,回来保护自己,陪伴自己,拯救自己。
命运的轨迹发生改变,未来不可预测。
我给她起了名字叫做初一,她把我的宠物当早餐、还喜欢偷东西、把公交车搬起来给我捡钱、带我跑去上班、救下出事的同事。
带我穿越时空回到小时侯的故乡,去见已经过世的奶奶,还有年幼的自己,还有自己曾经的梦想,长大成为一个科学家,为自己的奶奶修电视剧。
是那么的幼稚,那么天真,天真的时人泪目。
回去的时候,我本想背着她。
当抱着她大腿时,我觉得可能是自己想多了。
只能让她背着我,她的背是凉的,但是我可以感觉到她的心跳。
她不在是那个冷冷的金属了,不在是…
她带有自动学习程序,不断完善自己,利用自己的高性能去救人,但是生命的轨迹终究是改变了,她在一场地震在完成了她最后一次使命。
人们想着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去见曾经的人和事;现在的生活不如意。
电影里面说人总是会死的,只要你不忘记,她就不会消失。
但是不如意为什么要回到过去呢?
去改变过去,不如从今天来改变自己呗!
即使你在不如意最多不就一无所有吧!
从现在开始,开始计划,想怎么样?
需要怎么做?
把事情分开到天,每一天需要做什么?
一天一天去完成,终究会走到目的地的不是?
朋友看了电影后,说他想找一个喜欢看书的安静的媳妇。
这个首先需要明确目的,喜欢看书当然要常去书店、图书馆之类的;像书友会、话剧等也要多参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他自己要多读书。
只有自己读书多见识广,当你遇到机会时,不会因为尴尬找不到聊天话题。
这就是一个概率性问题,小概率事件等于不可能事情,但是当次数足够多,总是会成功的不是?
这个年头,你如果连媳妇都能找到,还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呢?
电影虽然是翻拍,但是,他也并不是没有亮点,和可取之处的。
首先,电影第一次穿越的是人被追,第二次是机器人直接带过了,而原电影机器人被追?
机器人警察和记者都找不到,售货员居然可以,这明显有点假了;其次,电影里面带富家女跑路时给她换布鞋,原电影并没有,原电影里警察追不上穿高跟鞋的女生吗?
这是在污染我智商还是警察是零时工;在其次,电影里我是有工作的可以在外面独自生活,而原电影里面还在上学,没有家人、不工作、还上学这在现实里可能?
最后,电影里面我是背不动初一的,而原电影是可以的,这可是一个高密度机器人啊!
所以,电影在拍摄时还是很上心得。
如果是2012年小时代还不有出来的时候,放这个片子估计是没有啥问题的,但是可是快十年过去了,这种老派的爱情电影拍摄手法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这个锅谁背还真说不准,但至少原导演和剪辑都要承担很大一部分。
快十年了,新的类型的爱情电影,你可以拍的很搞笑,但节奏得跟得上啊,《我的女友是机器人》桥段还挺好玩的,但是玩着玩着忘记了本片的主旨,最后回过味来,原来是拼凑的桥段片;老的爱情故事,新的打法,剪辑得跟上啊,监制和剪辑不知道是咋了,越剪越慢越剪越慢,已经不知道故事的核心在哪儿了,快餐文化吃惯了的观众没有节奏自然出了神,全片下来后要是连立意都没有,那自然是遭骂的。
音乐!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有时候价值观不值得提倡,但是音乐是OK的,演员的情绪和音乐打点的结合是OK的,所以才赚了那么多的眼泪,而我的机器人女友也是音乐和节奏节结合的很到位,我不禁姗然。
我的女友是机器人其实有很多地方表演和情绪都还可以的,但就是情绪和音乐没有打点结合,节奏和音乐没有结合,最后该哭的地方大家去关注五毛特效了而没有哭,整个片子对人的情绪的挑拨就没有了。
然后最重要的是,这营销宣传发行是做的啥啊?
完全没有点也没有物料投放,院线经理随便一问都对片子没有声音,这怎么可能排片排得上去?!
电影真的很一般,甚至有点烂,但是因为你叫我的女友是机器人,所以对我来说,不可能给低分,为什么呢?
我就来聊聊吧!
记得那是2009年,当时的我上着初中,正值青春年少,那年的国庆节假期的第四天的上午十点,我正坐在电脑前上网冲浪,惬意的享受着国庆假期,我正浏览着当时还叫QQlive现在叫腾讯视频的软件,首页向我推送了几部电影,我看到了一个叫我的女友是机器人的电影,宣传写着你爱我是因为程序设计还是真心实意,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于是点开此片开始观看,一开始我面无表情观看着,情绪也很平静,但是随着电影的播放剧情的展开,我开始逐渐被吸引,眼睛也离电脑屏幕越来越近,仿佛自己也进入了电影的世界,我的情绪也会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当剧情来到高潮大地震之时,我的情绪随之到达到最高,我变得非常紧张,希望103能赶快带领次郎逃出生天化险为夷,可是剧情却告诉了我,即使机器人女友103再强大也抵不过自然的力量,他们一路上麻烦不断,为了救次郎,103不惜扯开了自己的身体,这一刻的我,突然感到眼眶一湿。
顿时泪如雨下,之后电影每播放一个镜头,背景音乐每演奏一个音符,角色每说一句台词,我的泪水就会随着越流越快,直到电影结束,片尾曲约束の翼 播放完毕,我才发现,我的脸上、手上、衣服上等处已经沾满了泪水。
我的情绪也跌倒了谷底,用现在的话说,我自闭了,此后的一段时间,我与身边的人几乎没了交流,一直活泼开朗的我变得沉默寡言,身边的父母朋友同学都问我怎么了,而我只是轻描淡写回答一句没什么,我爱上了一个发呆,不管是在学校车上还是家里,我的脑海里面全是电影中的场景,只要有空我就会疯狂的搜索和电影有关的信息,并且不断的重温电影,这部电影让我重新认识了日本,甚至影响了我的三观。
所以这部电影和我有着很深的渊源,如今和它叫一个名字的有着几乎一样剧情的电影,我又怎么可能给低分呢?
再聊回这次的翻拍版吧!
我是在前段时间,在手机上刷B站刷到了预告,这里插句题外话,09年手机还只是电话,B站也才刚刚应运而生,在线看电影还不用付费,豆瓣更是无人问津,扯远了。
看到标题的我以为是同样名字的新电影,结果点开一看,居然是剧情几乎一摸一样的翻拍,看到弹幕评论都在刷我看就是烂片,毁我青春什么的,我也一开始跟着这么认为,但是心中又有了点小小的期待,中国的翻拍会不会在原作上与本土元素结合推陈出新呢!
等到电影上映,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看了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只想对导演编剧说,我上我也行啊!
抄作业都不会,本土元素倒是有,但是感觉是硬加,还是就是居然删掉了原作中几个重要的关键剧情,以及对剧情毫无渲染作用的背景音乐,唯一可以的是回乡的背景音乐,但这是原版背景音乐的改编啊!
原版永远的神啊!
最后就是让我感到突兀的结尾,就这!
就这!
就这!
具体的我就不聊了,相信看过的知道我在说什么。
回到一开始说的,尽管电影真的很一般,甚至有点烂,但是我真的无法给低分,因为它勾起了我太多的回忆,我虽然无法回到那个时候,但是通过做以前一样的事情,可以让我回忆起当时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回到了那个时候,这就是所谓的情怀。
这次的翻拍电影就达到了这个效果,在观看时我在不断对比原版,回忆剧情,回忆起来了当时的场景,自己的状态,就仿佛回到了那个时候。
所以我要感谢参与这次翻拍的所有工作人员,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让我能时隔10年,再次找回当时青春年少的感觉。
借用港囧中的一句台词,我的青春真实存在过!
12年前日本出了《我的机器人女友》,而大约是八年前,我在美国东北寒冷的冬季看到那部片,感觉极度惊艳,充满了欢笑,也让人泪流满面。
2020年在美国的酷热西南再看到《我的女友是机器人 YES I DO》,作为院线片,在画面,大场面上有明显弱势,一如进口原装和国产山寨的差别,但是也别有亮点:那就是男主角, 接地气的中国单身宅男,不富不高不帅,也不在发达的城市和国家,一如芸芸众生的一员,一口土味川普,打工度日,租住在似乎很破的一处老房子。
电影里也看到轨道交通复杂的重庆,一方面感到新鲜,一方面也为那些轨道穿越区居住的平民感到担忧,不知他们是否介意轨道的噪音。
女主角很像日本的绫濑遥,高大健壮,健康美丽。
最后电影的结尾和开头呼应,令人感概万千也泪如雨下。
此片吐槽的人不少,可确实是《我的机器人女友》重庆版,没有任何违和。
日本有日本的魅力,美国有美国的风格,中国有中国独特的国情,就像好莱坞翻拍日本鬼片一样,只能做出科幻的感觉,所以此片也不可能在中国原样复制出日本,美国的感觉。
影片最后是一场四川的地震,地震的场面显然透出了和美国日本院线片的巨大差距,俨然是网大的特效水平,可是,昨夜我在后院乘凉时被地震从靠椅上晃下来。
在我的心里,并无违和感。
好不出众的男主角,俨然是中国众多普通年轻人的范本,没有房产,没有豪车,没有女友,看在眼里,一阵阵的心酸。
这个选角其实很棒,没有任何不好。
伤心的人,都是求而不得的人。
四星推荐!!!
本来想直接给一星的,但是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特地去看了电影,看完之后我决定给2星。
先说不好的地方一开场,卧槽你们为什么要说重庆话,虽然我也是个四川人,四川话重庆话都一样,但是这种电影你说重庆话不觉得出戏么?
请自行想象一下重庆话版的《霸王别姬》重庆话版的《阿飞正传》重庆话版的《大话西游》。
如果不能想象,我来描述一下,么多年前,有一份非巴适勒爱情嗑在我面前,我没有多稀罕勒,等到么得嘞时候我才晓得拐火了,人世间最恼火勒事情就是这种事情了。
如果老天爷能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再来一盘,我会对那个妹儿说:我爱你!
如果非要我给这三个字加上个撒子期限勒话,我想勒是一万年就巴适了!
啊!!!!
要死要死要死!!!!!
就算非要说重庆话,能不能说正宗的重庆话,不要说塑料的重庆话,洋不洋土不土的。
接下来,每隔10秒钟不到,就有一个想吐槽的地方,卧槽原版挺好的剧情,你不照搬,原版一些根本不符合国情的剧情你照搬剧情举个例子,原版他们回到住处后,男主独白:“我只是跟在她的后面走着,但不知为何,她居然带我来到了我的住处”。
没看过电影的话,这个独白是不是会忽然给人一种很神奇的感觉。
而后女主捡起一颗石子砸玻璃,然后他们一起躲起来而这一版,男女主直接就到了他们住的地方???
然后女主问你住这儿啊,然后女主捡起一颗石子砸玻璃,然后一起躲起来?
我擦,你都知道住这儿的人是你旁边的人了,你砸了玻璃为什么还要躲起来?
在躲谁?
原作男主是大学生,大学时代,是每个人心目中最美好的时代,而且科目就是机械数学这些,说明了男主为什么能造出机器人,而这一次,男主直接就工作了?
导游跨行造机器人?
用爱发电?
而原版很多一闪而过的细节,直接就被忽略了,比如最后的大地震,女生为什么要推开男主,而不是带男主跑开,因为女主在扫描到危险的提后,提示了运动系统有损坏。
跑不出去,所以才推开男主。
这一版直接略过,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为了煽情而煽情,为了牺牲而牺牲。
这个就是细节,能经得起推敲的细节。
孤独感影片在遇到女主之前,是弥漫的孤独感的
宛如唐诗里,最美的邂逅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正是这种孤独感,戳中了我的心脏,我看电影的那年,刚去外地读书,像极了孤独敏感温暖,对爱情充满幻想的我。
爱情整部剧,都是女主在为男主做事,那男主是否爱着女主?
是的,毫无疑问,举个例子原作中有一些小细节,比如女主休眠了,男主把自己的床搬给女主睡,而自己睡沙发
比如男主多次,男主多次发自内心的说
那是对另一半发自内心的感到自豪。
整个故事,其实就是男主为女主注入灵魂的故事。
这样一个爱着女主,发自内心为女主感到自豪的男人,才有可能为女主注入灵魂。
反观这一版的男主,一开始跟初一说,你就是个电子产品,你在外面不要说你是我女朋友,剧都过大半了,才扭扭捏捏的承认。
不觉得很得罪女观众么,卧槽,别人初一救了你的命,带你实现你的愿望,在生活和工作中给你无微不至的照顾,你承认别人是你女朋友就这么难?
你以为你是谁啊?
渣男!
说回女主,女主是否爱着男主,表面上看,女主为男主做了很多事,比如带他穿越回老家等等,这些都可以理解为女主在执行命令,是既定好的程序。
而原片通过一个细节,体现了女主对男主的爱男主的窗外有一个广告牌,广告牌上的小丑,男主觉得是在一直盯着他看,这让男主觉得很火大。
后来男主在找小猫的时候,拉开窗户,发现广告牌上的内容,被女主改成了卡通小人,并写上打开窗户哦。
有个爱情小故事,大致内容是,两口子结婚很多年了,男的有一天发现了女的毛巾有点旧了,就给她买了一条,这让女的很感动,男的就纳闷了,说每次过节那些,我送的你的东西,不都比毛巾值钱到哪儿去了,都没见你多感动,为什么这次一条毛巾能让你感动。
女的说,那不一样,过年过节那些你送的我的东西,或许是怕我说你,或许是应付了事。
而这个是你主动的,你发自内心的。
最好的爱情,是你懂我的欲言又止。
男主从没叫女主去处理这个事情,女主却默默的去处理了。
这些在这个版本里面,都被无情的阉割掉了。
选角再来说选角,辛芷蕾和包贝尔都是好演员,但是都不符合人设原版绫濑遥360°无死角戳中宅男的心脏,怎么看怎么可爱
辛芷蕾长得也不错,但是不是那种可爱妹妹范儿的,而是姐姐范儿的,有句话叫做,男人的爱是俯视而生,而女人的爱是仰视而生。
而辛芷蕾的气质,是需要仰视的,并不是那种第一眼就会有想要保护的感觉的那种人。
这一点很重要,不管她设定再强大,观众还是始终会不由自主的有想要保护,想要疼惜的感觉。
此类设定,可以见《最终兵器彼女》的开场独白
作为一个人形兵器,却给人的感觉如此娇小和可爱,这个就是这些设定的高明之处。
再来说包贝尔,原版你会代入男主,会幻想,如果是我,能遇到这样一段旷世奇恋,那该多好啊,包贝尔的话……你会代入吗?
你会代入吗?
你会代入吗?
嗯?
宅男≠屌丝原版中的男主,就是一个标准宅男,一个腼腆的大男孩,但是绝对不是屌丝,甚至还有点小帅
有一幕,风吹起了男主的刘海,甚至还有点像林志颖这版男主纯粹就演绎成了屌丝了,性格、背景、行为、长相,全方位屌丝。
导演这一版的导演,最受欢迎的作品,5.2分,总体电影评价,平均3分,说是烂片专业户一点不过分吧
原版导演郭在容,拿得出手,大有名气的作品太多了
定位定位我们从海报入手,分析这个电影的定位。
一个电影的海报,就好像一个产品的包装一样重要,是传达产品属性的重要渠道之一。
作为设计师出身的我,可以拍着胸脯跟你们说,分析设计,我是专业的先看原版海报
男女主头靠在一起,表情无限甜蜜采用逆光拍摄,光给人物镀上一层金边,洋溢着无限温暖与甜蜜,妥妥的经典爱情电影套路。
这些海报会故意弱化背景,使得更加突出人物。
我们看一下同类电影海报《恋恋笔记本》《我的野蛮女友》《魂断蓝桥》
再来看第二张海报城市的废墟,阴霾的天空,两个相拥的人,完美传达了科幻爱情大片的定位。
此类海报,会把故事重要地点,做为背景,让我们了解或猜测大概的故事我们看一下同类电影海报《罗马假日》背景罗马城《泰坦尼克号》背景泰坦尼克号《乱世佳人》塔拉庄园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版海报的背景
三轮车、太阳伞,背后貌似是个菜市场,菜市场爱情?
如果去掉文字,叫我猜这是个什么电影,我第一反应就会是发生在菜市场的爱情故事,男主是个卖菜的,而女主是个残疾人,安了一个机械臂,俩人相互不嫌弃,相濡以沫………………
再来看另一张的海报,也是宣传的主要海报
大头娃娃,嗯,喜剧片的海报一览无余,周星驰的电影以前特别喜欢用这种海报
但问题是,我的女友是机器人,这是喜剧么?
顶多算事一个带有喜剧元素的爱情电影吧总结来说,就是导演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定义这个电影,定义成有生活气息的电影吧,偏偏又是科幻电影,定义一个喜剧吧,偏偏喜剧元素又不多。
偏偏就是没有把电影定义成爱情电影!!!
这个叫个小学生来做阅读理解,就拆分标题,也能提取出来女朋友、机器人,这两个关键词好吧,科幻爱情电影!
科幻爱情电影!
科幻爱情电影!
有这么难定义么?
再说服装,原版不论男女主的服装都好看,这一版的服装,唉……
看原版,就会像一个恋爱中的人收到喜欢的人的短信,嘴角会不自觉的上扬,看这版嘛
一般垃圾电影不值得我写这么长的影评,唯独这个不一样,原版《我的机器人女友 》那是我的梦幻童话对于每个电影爱好者来会说,一生都或许只有那么一两部电影,并不是说此电影有多完美,只是它是刚好跟当下的某种心理状态、情绪、经历起到了高度共鸣,他能很长一段时间温暖你的岁月。
或者说,因为这电影,切切实实的改变了你的生活,改变你的某些习惯,改变了你本身。
他对你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或许你推荐给你的朋友,别人会觉得一般,或者不好看,但是因为你自己在恰到好处的时间,遇到了这恰到好处的电影,所以成了你最喜欢的,这类电影就跟缘分一样,妙不可言。
他的场景、台词、音乐、剧情、一切一切,总能恰到好处的击中你心里所有柔软的地方。
所以愿意去一遍遍的看,一遍遍的分享给朋友,一遍遍的回想场景,一遍遍的回忆台词,一遍遍的听电影里的音乐,并且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还能温暖如初的。
与我而言,这样的电影目前只有1部就是《我的机器人女友》我不能允许在我心里那么重要的电影,以这种粗制滥造、儿戏的方式翻拍出来。
如果这版电影是原创,我会给到及格,或者更高分,但是照着抄你都能抄成这样,这个都不能用不用心来形容了,是赤裸裸的糊弄。
最后说,都这么烂了,我为什么给2星,因为这个电影基本还是还原了原故事,感谢整体工作人员的手下留情,只不过电影是讲故事的艺术,原版讲得好,讲得认真,这版没讲好,不认真罢了。
导演过往作品履历中评分最高5.2,评分最低3.2,其水平可见一斑了。所以我非常费解辛芷蕾怎么就挑中了这个剧本呢?而且包贝尔自带招黑体质,即便本片可能存在一定的情侣社交属性,但是估计无论票房还是评价都不会太理想。全片唯一值得我肯定的就是作为翻拍片确实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改编,比如将拍摄地定在重庆,主要角色也在说方言,以及魏翔的一些搞笑表演等等。但是反复拍摄重庆的一些地标也非常刻意,科幻、特效场面基本上属于手机页游级别。在故事性、情感性上也乏善可陈,煽情手法相对拙劣。所以无脑片就只能无脑看了,你是不能去计较什么的。就像可乐是快乐肥宅水,这片儿相当于快乐肥宅片儿吧。
本子有点新意
三倍速看完,五星给前后呼应吧
这包贝尔怎么拍啥都这么猥琐恶心啊,简直刷新我的认知,还真有女演员跟他喜欢跟她搭戏,后台肯定很硬吧~
本来是不打算看的,不想让这个曾经在我青春时期给我留下不错观感的故事沾染糟糕的污点。然而前不久难得又回顾了下原版的《我的机器人女友》,于是还是出于好奇看了这部翻拍版《我的女友是机器人》,结果留下了比包贝尔版《阳光姐妹淘》更加嫌弃的记忆。
国产14。包贝尔傻笑真尬,辛芷蕾换装真美,好好的爱情片整成了风光片
很喜欢绫濑遥,没看过日本原版,但是在这部严重被喷的低分翻拍版中我有被感动到,这就够了
1.辛芷蕾真的漂亮2.重庆这个城市真的很3d般的魔幻3.结尾够感动
评分有点过低了。其实还好,结论连接开端,有想法。剧情来说也还算可以,最后地震发生的像世界末日一样,地震了到处乱跑啥,找个安全的地方吧~初一救包贝尔一掌把他打飞了,这不是伤的更重吗😂
相比于国内普通的喜剧片,这部算还可以了
我爱辛芷蕾
挺好!国产电影会越来越好!
看是因为两点原因,当时在重庆拍的时候不远我也知道,只是没去凑热闹,但还是有所关注。第二原版在我心中地位很高,最早看的心中最难忘的逢人必推的经典爱情片,难忘的记忆,而且自那以后也一直比较喜欢奶遥。说回本片的话,至少还是一部脉络清晰的电影,比真正的烂片好多了,我夹杂了太多感情因素,只是包贝尔确实不太适合这种片子,虽然他这次的表演我是完全认可的。还有电影为啥要给主演设计一口川普,我听吐了,作为大众电影普通话还是必须的。最后的地震还破天荒看到了几眼重庆地震的末日景象算是值回两小时了。现在极其容易被这种所谓的廉价煽情所感动,但我认为都是眼泪,没什么不同。
机器人女友好创意的题材,感人的点太多了,辛芷蕾真的把那个感觉演出来了。
虽然是翻拍的,但还是给予鼓励吧,一个美好的故事
看过原版…再看国产翻拍版,没法评论…漏洞太多,整个故事都不能自圆其说,也是尴尬😅开篇十几分钟的演绎让你摸不着头脑的莫名其妙!她是谁?她为什么来这里?她来这里做什么?再看原版,瞬间觉得中国翻拍真的尴尬!满屏的尴尬!
就那种,宠物爱吗?让你撕心裂肺的,嚎叫个没完的,就是狗子对你的爱那种无条件傻傻不会变的爱吧
导演: 王韦程主演: 包贝尔 / 辛芷蕾 / 魏翔类型: 喜剧 / 爱情 / 科幻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包贝尔一律一星
辛芷蕾就值五星,回老家时红裤子真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