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816

BIG,BIG–让孩子拯救世界

主演:郑又菲,曾沛慈,陈博正,郭大睿,田中千绘,范逸臣,黄之诺,夏宇童,周厚安,谢以乐,曾珮瑜,黄镫辉,于卉乔,黄采仪,王梦麟,滕韦煦,李佳豫,赖铭伟,马志翔,廖慧珍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年份:2023

《816》剧照

816 剧照 NO.1816 剧照 NO.2816 剧照 NO.3816 剧照 NO.4816 剧照 NO.5816 剧照 NO.6816 剧照 NO.13816 剧照 NO.14816 剧照 NO.15816 剧照 NO.16816 剧照 NO.17816 剧照 NO.18816 剧照 NO.19816 剧照 NO.20

《816》剧情介绍

81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最温暖的孩子遇上最冰冷的病魔,小小勇士坚强迎战。六组性格、背景迥异的儿癌家庭和医护人员相遇在“816”病房,用乐观和爱对抗最残酷的现实,在笑与泪中互相治愈,收获最“BIG”的力量。 当绝望和希望交织,他们决定开启一场午夜出逃的神秘计划……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神奇兵营42第一季紧急呼救:孤星第二季我爱你!蓝皮书计划第一季流星旅行车他似火BanGDream!少女乐团派对☆PICO~大份~千金归来女探长为儿取名现视研霹雳囧花南国医恋第二季裂痕第二季偷来的人生胜女的代价我的瘦身日记怪兽足球家长木浦黑帮天堂平民大英雄凤凰谷太极之异兽冢九纹龙史进之替天行道咖啡风暴吮拇指的人追捕者寂静人生战北平别处汪洋中的一条船

《816》长篇影评

 1 ) 拍虐心的儿童癌症题材,编剧和导演心够狠的了

2023台湾剧情片《816》,豆瓣评分7.8,IMDb评分7.6,于2024年10月19日在国内上映。

标准的哭片。

本来癌症电影就注定催泪,又是儿童癌症题材,加倍催泪,聚焦儿童癌症,编剧和导演也是够狠心的了。

我看电影有个习惯,边看边用手机笔记记录心得体会,给过后写影评做铺垫。

有的影片会什么都没记录下来,这种电影分为两种,一种是平淡无奇,没什么可写的,连槽点都没有。

还有一种电影是非常精彩,很得我心,全情投入,没顾得上写笔记,本片就是后者,159分钟一气呵成,看完后畅快淋漓,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旅程。

影片从故事创意、剧本编剧、导演执导、角色塑造、演员表演都非常优秀,影片的完成度很高,我几乎可以说无懈可击,我起码能给8分以上。

一众小演员都演得非常好,越是可爱,越是生离死别的抓心挠肝,越是让观众痛断肝肠。

几个孩子的告白桥段非常有趣,妙趣横生,是影片别具匠心的构思。

剧情设计上倒也并非完美,6个孩子死了3个太过残忍,结局应该让人看到希望的结局,结局不该又是死亡。

既然是癌症电影,除了催泪以外,还应当让感同身受的观众看到希望、换来坚持的动力才是。

片尾男医生的身份反转非常牵强,男医生既然小时候也是癌症患者,应当更加懂得生命可贵的价值,长大从医后肯定会因为儿时的患病经历而更加善待患者,所以影片给男医生冷面孔的设定有问题。

动物园高潮戏的含义特别好,不仅是从压抑的住院生活中暂时解脱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观看大猩猩生育而体味生命的生生不息。

正片结束后回顾孩子们的出生经历和动物园高潮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赞颂生命、珍视生命。

虽然本片非常精彩,不过热度很低,我写影评时时光网和猫眼都没出分,作为国内上映过的电影来说非常少见。

影片的题材注定观众群体很少,能看癌症电影的观众本来就少,又是儿童癌症这种残忍的题材,能走进影院的观众就更少。

古今中外癌症题材的电影即便定位于喜剧片或是爱情片也必然会有泪点,这是题材决定的,因此对于不想看电影哭的观众来说,这类电影就不会看,所以癌症电影的观众群体很有限。

 2 ) WMLS震驚了:《戀愛ing》竟成了兒歌?!

是的,五月天的《戀愛ing》在兒童病房唱響,而且還是每個孩子都流利地唱出來這一幕,就發生在電影《816(Big)》。

是的,音樂能打破隔閡、撫慰心靈、忘記病痛除了五月天的《戀愛ing》,還有周杰倫的《牛仔很忙》。

這是一部關於生命教育片,很適合一家大小觀看。

故事講述的是兒童癌症病房里,各患兒如何跟病魔鬥爭。

片子一開始播的是動畫,搞得我以為走錯片場。

原來導演用動畫的形式講述孩子們跟病魔戰鬥;片子看到後半段,每看到動畫片出現,我都哭得梨花帶雨。

有趣的是,這動畫單獨拿出來,又是一個獨立的故事。

如果沒有先看電影,是很難把兩者聯繫一齊的。

當然,兩部作品都很適合小朋友去看!

都是勇敢的故事。

也許你會覺得,《816(Big)》,這個片名看起來不明所以,就不想去看了。

其實片名是有著很深的含義,這裏就不劇透了。

如果說,這樣子還不足讓你去看,那多給你一個信心:這是魏德聖導演的作品。

 3 ) 在笑声中落泪思考的电影

在观影之前,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癌症的发病率,包括我自己。

然而,近年来,隐隐约约听到的关于儿童和青少年癌症的病例似乎越来越多。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我查阅了相关资料。

全球范围内,儿童和青少年的癌症发病率大约是每百万中有140到160个新病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数据显示,每年有40万名儿童和青少年被诊断患有癌症。

最常见的儿童癌症类型包括白血病和脑肿瘤等。

这两种疾病在电影中都有所体现。

回到电影《816》本身,故事围绕6个孩子及其家人、医护人员在816病房中与病魔抗争展开。

从电影简介中,我们得知这是一部关于生与死的作品,在医院里,出生与死亡的交替反复呈现。

影片中,孩子们用天真、直白的语言探讨生命,远比成人复杂的思维更为震撼人心。

影片通过幽默与严肃的叙事风格交替转换,减轻了疾病带来的沉重感,并通过多视角展现了家长、医护人员与孩子们之间深厚的情感。

在笑声与泪水中,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希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以下是电影中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1.不同背景家长的刻画:电影对家长的塑造十分真实,每个角色仿佛都能让我们联想到身边的某个人。

比如,单亲妈妈的乐观与坚强,离异家庭夫妻之间的暴力沟通,老来得子的父亲的固执,美容院老板家长的傲慢等等。

电影通过这些角色传达出一个信息:无论你来自什么背景,在病魔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同时,这些家长们也在816病房中逐渐成长和改变。

2.小杰的离去:小杰是个孤儿,当他发病时身边没有任何亲人陪伴。

这一情节让我感到深深的痛心。

相比其他孩子至少还有家人陪伴,小杰的孤独格外令人揪心。

导演似乎在通过这个角色控诉那些不负责任的家长——如果不愿意给予爱,就不要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

3.动画的使用:影片巧妙地通过动画表现孩子们与蓝巨人之间的战斗,寓意着他们与癌细胞的抗争。

动画的加入缓解了这一严肃主题带来的压抑情绪,同时通过将癌细胞拟人化,使得抗癌的过程更加具象、生动,易于理解。

4.俯拍视角的运用:电影中有一幕尤为深刻,镜头从病床上方俯视夜晚的816病房。

俯拍的视角让观众看到更多细节,并通过这种冷漠、压抑的视角传递出环境的冰冷与病魔的无情。

相比白天的戏份,孩子们的吵闹和明亮的色彩,夜晚则是安静且充满孤寂,令人倍感压抑。

5.六个勇士的形象:影片中的六位小勇士各具特色。

努拉,4岁,患有恶性卵黄囊瘤,电影里的“萌神”,以其无法抗拒的笑容俘获人心;罗恒,5岁,患有小脑髓母细胞瘤,爱骑小自行车的淘气鬼;是延,7岁,患有蝶鞍生殖细胞瘤,总爱躲在纸箱机器人里,擅长画画,他画的“816全家福”让人印象深刻;源源,9岁,患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爱街舞,成熟稳重的小大人,成熟得让人心疼;大杉,14岁,骨肉瘤患者,帅气又略显中二,总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珈农,16岁,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叛逆的音乐天才少女。

在这场与病魔的斗争中,816病房里的每个人都是战士,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战胜病魔,但他们的故事足以让观众泪流满面。

走出电影院,我在思考: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或许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或许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又或许,我们更应该反思如何做好父母的责任。

 4 ) 拜托大家走进电影院看看电影「816」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很值得在电影院里观看的影片。

我昨天去看了「816」的点映,在我这里可以排在2024看过的院线电影榜前三了。

非常牛的群像电影。

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很立体,演员们贡献了非凡的演技,小演员们和大演员们都演得特别好。

大家纪录片式的演技,让我可以沉浸在这个故事中。

剧情和设定都很完美,整部电影的节奏很好,中间衔接的动画也制作得非常精良。

透过电影可以感受到「816」这部电影台前幕后所有工作人员的用心,很感谢你们一起创作出这样一部优秀的、温暖的影片。

观影过程中我流了很多眼泪,在流泪的同时我获得了很多很多正向的能量,让我再次感受到生命的重量。

我会带着我从「816」中收获的运气勇往直前的✊我会好好生活,我会用力的活着,我会在这个世界战斗到最后一刻的。

透过影片我也再次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伟大,看完电影我很想去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也许以后我会找机会去参与相关的志愿者活动......「816」真的是一部从头到尾都特别好的电影,大家一定要在电影院坐到最后再走,片尾曾沛慈娓娓道来的歌声🥲很温柔很温柔,让我又流了一波眼泪。

还有最后「我们是这个世界的礼物、每个人都很有价值......」也鼓励到我。

希望这部影片可以被更多人看到!

 5 ) 「你没有看错,我拿冠军宝座。」

放映厅被我和另外一位女生包场,同坐「最佳观影排」的我俩,在这部 2 个小时以上的温情片里,哭到泪腺失调,谁都没有任凭哭声释放,只是安静地抹去泪水,再艰难地吸一下鼻子。

比起把今天的小确幸与你分享,《816》的「催泪」「治愈」更倾向将悲伤笑着说给你听。

「患有癌症」,当这个连大人听了都色变的难题,抛给小孩子,他们却想做自己的勇士。

早已习惯同龄人自嘲「尸体」「低能量」「不想活」的我,听到「不会痛」「不怕」「不放弃」这些话从饱受病魔折磨的孩子口里说出时,才惊觉我们一直拥有多么珍贵的东西——健康的身体。

《816》的剧情不难猜,但就像长大了的我们愿意给迪士尼的玩具掏钱,温情片里的童话世界让人向往,being is gift,它告诉你每个人都是礼物,坏人也是。

来,再一次,用心感受阳光的温暖。

 6 ) 《816》,生命就是礼物,1个病房、6组儿癌家庭的温情故事!

微信公众号“首席评录官”首发,欢迎关注!

《816》,又名:816 BIG, BIG–让孩子拯救世界,导演: 魏德圣,编剧: 魏德圣,主演: 郑又菲、曾沛慈、陈博正、郭大睿、田中千绘,2023年12月1日在中国台湾上映、2024年10月1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剧情片,片长160分钟。

本片目前位居豆瓣实时热门电影榜第一名,是一部让人感动又治愈的电影,讲述了6组性格、背景各异的儿癌家庭和医护人员在816病房相遇,用乐观和爱对抗病魔的故事。

6组家庭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孩子都在与癌症抗争,这些小勇士是:源源、是延、罗恒、努拉、珈农和大杉。

816病房,成了他们共同的战场,也成了他们彼此温暖和治愈的港湾。

魏德圣导演在电影中巧妙地运用了轻松愉悦的叙事风格,将原本沉重的生死议题化解得恰到好处。

他没有刻意回避疾病带来的痛苦,而是选择用爱和希望去照亮黑暗。

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和细节,都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家长们的坚持和陪伴,医护人员专业、负责,充满了爱心和耐心。

女孩源源(郑又菲 饰)是个爱笑的女孩,虽身患白血病,但病痛并没有压垮她,她仍然用笑容面对妈妈,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她对妈妈说:“等我好了,我要去看大海,要看彩虹,还要吃好多好吃的。

”她在病房里对大家说:“我们要大声笑,用力活!

”一次化疗后,小杰问旁边的源源:“你说下一秒,我会不会就死掉了?

”源源开玩笑地说:“那你就去找天使借时间呗。

”源源和妈妈在病房里一边剪纸一边聊天,妈妈问她:“痛不痛啊?

”源源笑嘻嘻地说:“像吃维生素一样。

”源源的坚强和乐观,温暖了病房里的每一个人,她成了大家心中的“小太阳”。

源源妈妈(曾沛慈 饰)每天在病房里陪伴源源,给她讲故事,哄她睡觉。

妈妈说:“她是我的小勇士,她每天都在努力与病魔抗争。

”田中千绘和范逸臣饰演的一对事业成功但婚姻失和的夫妻,他们在电影中为了孩子的病情,重新找回了彼此的爱和信任。

在孩子们天真无邪的世界里,生死似乎并没有那么沉重和复杂,反而以一种纯粹的态度面对,几个父母在和孩子的互动中,也慢慢学会了坦然接受这一切。

英文片名《816 BIG》中的“BIG”,蕴含着导演魏德圣的深意,寓意“Being Is Gift”,即“生命就是礼物”。

执导过《海角七号》和《赛德克·巴莱》的魏德圣,善于运用细节刻画情感,《816》中没有刻意去煽情,而是通过日常的对话、眼神、动作去表现人物的情感状态。

影片在制作过程中还邀请了不少真实的抗癌家庭进行访谈,试图将这些真实的生活融入到电影的情节中。

魏德圣在首映礼上说:“这些孩子,他们外观看起来瘦瘦小小,很弱,但是他们内心却很强大。

那个求生的力量,还有战斗的精神是非常积极旺盛的。

”“我也很希望说,从现在开始,我们那些正在面对病痛的孩子们,我们给他一个称号,叫做BIG,叫做勇士,叫做战士!

这些孩子们,用自己的勇气和坚持,书写着生命的奇迹,孩子们与癌症的“战斗”被呈现得既真实又动人。

影片特邀了《你的名字》、《铃芽之旅》的美术监督丹治匠担任动画导演,为孩子们设计了专属的角色造型和战斗动作。

这些动画场景,不仅让孩子们的形象更加鲜活和可爱,也让他们的“战斗”变得更加震撼和感人。

影片最后,源源和小杰在病房的阳台上眺望远方,阳光洒在他们身上。

源源轻声说:“妈妈说,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束光。

”当曾沛慈演唱的片尾曲《My Darling Child》响起时,全场动容。

生命无常,谁也无法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

影片通过孩子们的视角,传递出关于生命、爱与希望的力量。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束光,他们带着爱来到这个世界,也用他们的方式去照亮这个世界”,就让我们用力的活着,做自己的勇士,人生的每一天都是生命的礼物!

评录官:5分,闲时可看。

 7 ) 小小病魔!拿捏了吗??

愿正在经历这段痛苦的人们都能坚持下去!

电影《816》聚焦在了一个特殊的儿癌病房,六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战胜病魔,魏德圣导演没有聚焦苦难、消费苦难、更没有歌颂苦难,取而代之的是以最温暖最平和的视角,把这段艰难的日子向观众娓娓道来。

片名《816》,英文名《BIG》,这是一位曾经住在816病房的孩子添得几笔,这个孩子已经康复,健康成长,考去医学院,如今正在这间病房做主治医生,这是一种信念的传递与生命的延续。

BIG意味着大,只要活着就有无限大的希望,我们始终相信Being Is Gift!

电影中童真的孩子们让我们看到了人的多面性,生命是那么脆弱,那么可贵,一场疾病,一次呼吸急促可能就会丧失生命;人又是那么强大,信念能支撑着一个人,甚至是小孩子坚强面对日复一日化疗、手术的痛苦。

正因如此,给所有观众都带来了很多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在面对愿正在经历这段痛苦的人们都能坚持下去!

电影《816》聚焦在了一个特殊的儿ai病房,六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战胜病魔,魏德圣导演没有聚焦苦难、消费苦难、更没有歌颂苦难,取而代之的是以最温暖最平和的视角,把这段艰难的日子向观众娓娓道来。

片名《816》,英文名《BIG》,这是一位曾经住在816病房的孩子添得几笔,这个孩子已经康复,健康成长,考去医学院,如今正在这间病房做主治医生,这是一种信念的传递与生命的延续。

BIG意味着大,只要活着就有无限大的希望,我们始终相信Being Is Gift!

电影中童真的孩子们让我们看到了人的多面性,生命是那么脆弱,那么可贵,一场疾病,一次呼吸急促可能就会丧失生命;人又是那么强大,信念能支撑着一个人,甚至是小孩子坚强面对日复一日化疗、手术的痛苦。

正因如此,给所有观众都带来了很多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在面对苦难时的态度,在迷茫时找到前进的方向!

 8 ) 当我们对病人说“加油”时

孩子睡觉前总是要听故事。

讲故事的传统由来已久,中国有说书人,西方有游吟诗人。

讲故事人总有一些目的,或解闷娱乐,或为教育传承。

魏德圣导演曾经在采访中说”我的梦想并不是电影,,而是故事,,电影是用来讲故事的工具“。

《816》就是这样一个以儿童的视角讲述生命的故事。

儿童文学与儿童电影普遍采用“问题挫折-他人帮助或自我磨练-解决困难-实现成长”的叙事模式,这种线性叙事结构沿着时间轴展开故事,与儿童的心理接受能力相契合,同时也有效地传达了价值观念和教育内容。

《816》这部电影基本遵循了这一叙事模式,但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描绘的癌症是一种对于自身来说能动性发挥不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对病人说”加油“时,我们和病人在想什么?

病人可以抗争的对象是什么?

影片给出了答案。

面对不可抗争的事件,困难在于“是否拥有生存的信念”,这一问题在电影的开篇就被明确提出。

珈农,作为816病房中年龄最大的孩子,她的形象特征——戴着假发以掩盖秃顶,以及经常挂在嘴边的“死亡”,似乎显示出她对死亡的淡然态度。

然而,随着她在816病房的经历,她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

最初,珈农并不积极参与病房的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被周围的环境所打动。

当她病情好转,医生告诉她可以出院时,她展现出了最真挚的笑容。

动画序列描绘了孩子们勇敢对抗血液大军的场景,这几个段落与随后的真人叙事形成了对应关系。

随着镜头转向佩戴铠甲头盔的源源(她也是这个小病房的大首领),紧接着是延等角色的逐一亮相。

当一名孤独的孩子离世、大衫到来,816病房这一空间因楼道整修而成为共同遭遇的汇聚点。

816——BIG,即“Being is Gift”的缩写,这一命名蕴含了影片的核心主题——生命的赠礼,存在即礼物。

在影片的结尾,揭示了孩子们的主治医师温暖正是那位成功康复并走出病房的孩子,清晰地展现了影片的教育宗旨。

在816病房,大家相互表达自己的感情,其乐融融,这里没有职业和阶级的隔阂,因此出租车司机和医美老板也能在一起喝酒。

这里也没有宗教的争斗,地藏神和耶稣也能和平共处。

地藏菩萨”作为佛教中的慈悲象征,意指“含藏于地里”或“地中的宝藏”。

地藏菩萨与土地和大地的密切联系象征着生命的根基和持续,耶稣的复活与升天在基督教教义中也具有深刻的生死意义。

罗恒进手术室时,其父给他画了官将首。

官将首是台湾特色的庙会阵头,有辟邪祈福之意思;随后信仰基督的努拉父母也来到手术室门口为罗恒祷告。

圣诞夜,众人逃出医院,跑到动物园看黑猩猩产子。

如果说医院这个场所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挣扎,那么动物园则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再生能力。

相比失去,重生新生的意义更值得纪念,因此影片结尾部分展现了孩子们出生们的影像。

你的存在就是礼物,是给自己的礼物,也是给爱着你的人的一份礼物。

正如影片的另外一个名字《让孩子拯救世界》,生命中的不堪与芜杂,大人世界中的复杂与混沌,都被孩子的简单与乐观弥合了。

为了不渲染苦情和癌症的可怕,创作者添加了许多温暖和喜剧的元素。

电影中的孩子们不避讳谈论爱情和表达感情,他们永远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袒露在人前。

魏德圣导演把现实世界的故事处理得像是一个温暖的童话。

在展现积极正面的儿童形象时,电影也存在着人物扁平化的倾向,孩子们身上的复杂性削弱,也无法深入一些深刻的社会议题。

这种毫不迟疑的乐观是否也是成年人的幻想和期望?

此外,在视听上,本片显得粗糙和不够克制,大量音乐铺满渲染情绪。

当我们对病人说出“加油”的鼓励话语时,我们也总是在期盼他/她未来的故事。

我们收到爱,并因此感受到和世界的联结,于是更加用力地活着,书写更多的故事。

所谓故事,在导演看来,应该便是爱的艺术表达吧。

 9 ) 当怜悯成为加分项的时候——情绪价值输出的利与弊

魏德圣的新作《816》目前豆瓣的评分高达8.0。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6个小朋友以及他们的6个家庭,在816病房中与癌症病魔战斗的故事。

魏导之前的作品就愿意把可爱的、可悲的、可怕的要素一股脑糅杂在一起有意思的是,今年另一部同样是讲述了肿瘤患者的电影,《我们一起摇太阳》也有8.1的豆瓣高分。

不能说是一种巧合,我倒是认为可以从中看到很多共性的东西。

一部电影的情绪价值与疾病这个设定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所有在电影里的疾病,都不是为了取悦现实中的患者而拍摄的。

一方面,跟恐怖片的卖点比较相似,观众是以一种相对安全的身份,与电影中人物的境遇是隔着一张银幕的,有一种安全感所带来的满足。

另一方面,对于一种不熟悉的生活体验,我们会有更大的好奇心,而这也是编剧最愿意给到观众的,毕竟人们不总是拿着AK47扫射,但总能看到早餐时夫妻的争吵,前者真不真实不是重点,重点是新鲜,而后者逼不逼真,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

所以我们在《816》中看到的,和我们在《我们一起摇太阳》里看到的,主观上,都是以猎奇为目的,是自上而下带有健康者优越感的猎奇。

摇太阳算是在情感输出和电影要素上平衡比较好的作品了,最主要的是它没有一味催泪,这一点比《关于我妈的一切》要好很多而这一点,内地电影要更出彩,因为他们拍得更残酷,更真实,而真实所带来的震撼要远超以乐观之名,所笼罩上的粉色纱罩。

内地电影人拍过《我不是药神》、《我们一起摇太阳》、《送你一朵小红花》、《关于我妈的一切》。

在这些影片里,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病人的颓废、后期的看开,也能看到为了生存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和忍耐,能看到比他们更伤心更心碎的家人,也能看到为了隐藏这种悲伤所体现的坚强,还有这名为坚强的大坝倒塌之后人的崩溃。

还有一个缝缝补补,黏黏合合,东拼西凑,摇摇欲坠,已经破碎的生活。

是的,生病是比悲伤更痛苦的事情,它带来的不应该只是泪水、同情,也应该有恐惧、以及对自身生活的担忧,也应该有因为表演、镜头、音乐、剪辑所带给我们的电影艺术角度的赞叹。

那么《816》这部片子是否像我提到的内地电影一样,展现真实的残酷与坚强呢?

是否也能看到一名演员、丈夫、妻子的真实的哭泣,一个病人隐忍中带有的顽强和他作为一个人的情绪宣泄?

《816》更像是一出戏,并不是电影。

全片笼罩在一种不真实粉色中,也真是为了让演戏的成分降低一些,才将视角放到了小朋友身上,孩子们的天真和装腔作势,我们可以当成一种可爱来看待。

但可惜,这个病房里不仅仅只是有孩子,还有家长、医院的护士大夫。

而当这些人的表演水准和小朋友们处于一条水平线上时,就算不上可爱了。

另外,本片发生地是在一家医院里,所以很重要的医疗要素却被忽略掉了,我们很难看到这部电影与小朋友们同样重要的一方——医护人员们发挥多少作用。

医疗要素在影片中展现得很少,而内地电影,几乎所有的疾病题材,都会加入或多或少的专业医疗领域的内容,这本也是能够吸引观众的要素之一的。

其结果就是在影片里的医护人员们能做的,也只是提供情绪价值。

于是,一部依靠互相团结,紧靠个人意志,靠加油打气去与疾病战斗的病房,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吗?

我不相信。

因为一眼看过去,就是失真的。

这是一开始我以为的主角一家它只是在提供一个情绪价值,一种情绪宣泄,让大家笑中带泪。

笑中带泪并非不好,我只是认为一部电影,一部优秀的电影,不应该仅仅是做到这一点。

本片持了台湾目前大部分电影最明显的特点——过多提供情绪价值,这种情绪价值的优先地位是在剧本和拍摄技巧之上的。

魏德圣在本片里堆积的要素,主要目的都是激发出观众更大的情绪。

讲述816这个儿童肿瘤病房的故事——死亡+疾病+可爱的小朋友,是一个妥妥的眼泪原子弹。

6位病友,没了两个,这还不是最炸裂的。

影片小女主,源源,善解人意、乖巧、长得可爱、天真、有一股子浓浓的少女感。

天真烂漫,源源可以,源源妈也这气场,就过了她会跟着HIPOP跳街舞,会给病友鼓劲儿,会照顾伤心的小朋友,也会照顾伤心的大人;她坚强,即使剪掉头发也能强忍泪水,她渴望恋爱,但又不失孩子的纯真,敢钻进男孩的被窝,但是最后还回到妈妈的怀抱。

然后说话还是那种嗲嗲的国语腔。

对源源的刻画,是非常成功的,她就是一个理想中的女儿、女孩、朋友。

仿佛是神塑造的最精美的瓷娃娃。

在影片中始终在等待,等待在最后被疾病摔碎的那一刻。

导演也在期待着这一刻捅到观众心上时,观众痛苦悲伤的表情。

正是源源为电影献上了最悲情的一刻。

温柔的阳光洒在病床上,温柔的妈妈的臂弯里,源源轻声说着“我想活着”。

她走的并不甘心。

可以有眼泪,可惜今年在电影院流的泪已经够多了,从年初的《二十一条》哭到最近的《出入平安》。

源源最后抗癌失败去世,这种设定,可以,这很电影,但是今年就不该有这么个结局,就算觉得假,也应该让她活。

为了观众让她活着。

 10 ) 我在电影院里哭出了笑声

永远被魏德圣导演的真诚击中心扉。

原本是一个撕心裂肺的故事,却在电影院里哭出了笑声,哭出了勇气。

816病房里住着一群生病的小天使,他们被ai症折磨。

有人呼吸困难,有人视力模糊,也有人肢体麻木,欢乐的护士马马和冷酷的医生温暖,时刻要盯着这里。

因为,他们是一些“不听话”的活跃分子,病房里时常开演唱会,跳街舞,甚至圣诞夜他们集体翘走去动物园看大猩猩生孩子。

魏德圣导演的电影里,总能从钢筋铁骨里抽出温暖的枝芽,也能从悲痛万分的病痛中滋养出磅礴的勇气。

抵抗ai细胞的部分,被做成动画出现,孱弱的儿童被穿上铠甲,每个人都是威风凛凛的少年战神。

有人战胜恶魔继续人间旅途,也有人昂首挺胸成为守护人间星河的小星星。

【我喜欢你们】请大声对喜欢的人表白吧,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BIG BIG BIG,每一个出生的小天使,都是带着砍刀的勇士。

天使的笑容,给亲人,让他们感受到爱。

砍刀,就是给那些带来病痛的恶魔。

既然跨越千山来到人间,那就不会畏惧其他一切绊脚石。

胜利了,我们共享繁华人世间,失败了,也请为我的坚持与勇气高歌。

雀跃于每一个新生,才是生命的意义。

《816》短评

福音电影。

4分钟前
  • 黑.华兹华斯
  • 很差

福音电影

6分钟前
  • 眼睛瞪得像铜铃
  • 还行

不负责任的人造梦,一厢情愿编织空想,人定胜天?呵呵,不过中国梦。

7分钟前
  • Oliver
  • 很差

就当电影票是充网易云了。

10分钟前
  • 张洋芋Tater
  • 很差

不说大道理,只说童言童语,少了成人那些弯弯绕绕,反而更加的震撼人心。

15分钟前
  • 上善若水
  • 较差

选题新,视角常规,可能因时间有限且故事线涉及多个家庭,而浅尝辄止。医患关系和亲子关系非常台湾语境——人人充满爱,父母无条件且公平地爱子女,医护会为病人失败手术而痛苦,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因“爱”而达成共识(“良善的社会”,我跟朋友说,大陆不适配)。期待的相关议题无(家庭中特定照护者对病患的长期投入,在精力、金钱等物质或精神上如何作用,且极可能产生的果),有点可惜。以及隐含的很强的观念——不存在“正确”的叙事,能流传的都是有效的叙事。官将首、基督教牧师、乃至“打赢战争”的叙事方式,越是科学无法百分百控制和解释的情况(现实世界的大多数时候),人往往越是需要某种程度的精神寄托。

20分钟前
  • 暫時的和永久的
  • 推荐

我的眼泪!!!!!!!

24分钟前
  • Adkins_Jiang
  • 推荐

不慎撒落一地遗物,查房前的表情准备,初恋比不上亲人怀抱,嬉闹儿戏间的随机死亡……儿童片定位让插入动画和游戏段落显得太尴尬,但也更反衬出残酷现实部分的可贵。导演魏德圣总能让过于刻意的大道理煽情显得格外真诚,也是种本事。为小演员的优秀演技加一星#北京电影节

26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点映。从816到BIG,多了让人依靠和支撑的横和竖,让冰冷的房间变得温暖和团结。有病友的鼓励,医生的坚持,更多的是孩子们的乐观和活下去的勇气,即便有生死无常,但就和梦里的动画一样,“你是我遇到的最强的对手”,因为这就是生命的力量。(8/10)

28分钟前
  • mdr skywalker
  • 推荐

星光 残酷的人生童话

30分钟前
  • Crazy Ivan
  • 推荐

冲着儿癌题材想好好哭一场进了电影院,越看越童话越看越夸张越看越尴尬,一群人看着大猩猩说“要生了”,我才惊醒这电影不是在讲如何面对死亡,而是恐怖的催生片吧?赶紧再生一个吧!为了这点醋包这么大盘饺子?好好的题材好好的演员打的稀烂,我真的不如回家看人间世,真的后悔

33分钟前
  • 磕牙爆米花
  • 较差

电影院里好多人啜泣 我六亲缘浅没啥感动的 各种方面都感到一般吧

36分钟前
  • 阙如
  • 还行

设计感太重,整个故事都是飘的。不能因为它让你哭了,它就是好电影,观众还是需要分清到底是否是电影中的情感真的打动了自己。用喜剧元素去消解沉重是好的想法,但问题是沉重的部分根本都没有好好体现,何来消解?不是不相信人性的美好,只是本片太过刻意,导致一点都不可信。

41分钟前
  • ANTISOCIAL
  • 还行

真的挺无聊的,可怕的时长,如坐针毡,演员没毛病,导演不知所云,特别是全部病患跑去看大猩猩……

42分钟前
  • 野外的酒鬼
  • 很差

儿童癌症病房的故事。前部分讲述得很好,度也把握得恰当。孩子们的表演很打动人。后面就有些滥情了,拍得像个圣诞档。同时影片的篇幅也太长,中间很多情节可以缩减。加上动画是个不错的尝试,不过也让影片拖沓。

43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在过火和克制之间反复横跳,有些桥段觉得又空又假,但是一想到发生在台北可能也就变得合理了,真是一种微妙的叶公好龙啊。

45分钟前
  • 筵席之所
  • 还行

魏德圣仿佛有一个系列六本书的手稿想要挤进两小时的电影艺术,最后顺产160分钟看得让人脑壳疼。我同意不煽情是一种真诚,但无逻辑顺序是否像电视剧一样让观众煎熬?儿童视角没有体验深刻,还要兼顾渲染成人世界的困难,暗中为上帝的医师角色还是清一色男性面孔。潦草的结尾本身就是对自己故事的亵渎。

46分钟前
  • 鬈大毛毛
  • 较差

海角七号的范逸臣 田中千绘 赛德克巴莱的马志翔一波回忆杀啊父母才是最关心你的人世界上除了生死 其它都是小事

49分钟前
  • 无飞
  • 推荐

廈門集美區,大悦城博纳国际影城,票价15.9人民币

50分钟前
  • 花Young年華
  • 还行

很好哭 这将是永恒的主题

51分钟前
  • 殺死金毛玲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