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八十九岁老人对家庭 亲情的诠释和反省 对年轻人的告诫 还有对自我的追求。
老人的一生宛然一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他抛弃了一切 去追求自我 把时间给了世界 给了自由 给了所热爱的事业。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8.5[捷克] 米兰·昆德拉 / 2003 / 上海译文出版社
对自我的追求 男主无疑是一百分💯 全心全意投入时间和感情。
种花无人能敌,蝉联各界金花奖杯🏆关于种花他说“他们只有一天时间盛放,她们值得如此对待”。
贩毒从一无所知到被毒枭大佬召见,一路踏实干活。
刚开始贩毒他还没有开始反省,还教育小毒贩 要像他一样享受生活 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当他一无所有 当他赚到大把的钱开始给予的时候 可能是他开始反省的时候。
对于爱我们的人来说 我们的存在就是全世界 金钱可以买到一切但买不到陪伴。
就算在外面光彩熠熠,然而没有爱的人只是孤魂野鬼 。
只有退去所有在外的一切之后 我们才是真实的自己。
最后老爷子自己果断认罪 他是对所有人坦然了 是他的错 无论是贩毒 还是对家庭的忽视 他都接受 所以对自己也释怀了。
入狱后 在监狱种了一片黄花 喜欢的东西永远不会变 无论在哪里无论多老 都要坚持。
也许没有绝对的正确和规则 变通会有意外之喜。
似乎看的远 看的清 会选择的人 才会登到山顶。
他们更懂得用人之道 也会慧眼识珠。
他对年轻人的告诫就是“Family is all”--分割线--啊 看完公路片 就想开车鸭 🚗🚕🚙🚌🚎想去自驾游🚘🚖去大西北兜风~夕阳西下🌇挥舞着丝巾👯♀️👯♂️唱着歌~一路欢声笑语多美好~~~❤️🧡💛💚💙💜🖤--End--
写在前面说起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可能很多人会很陌生,他还有个可爱的中国名字,叫东木。
但如果提起他的电影,相信你一定耳熟能详:《廊桥遗梦》《完美的世界 》《不可饶恕》《萨利机长》《美国狙击手》《换子疑云》《父辈的旗子》《百万美元宝贝》《神秘河》……
基本上每一部都算得上经典,而在最新的一部即将在国内上映《骡子》,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他已经快90岁高龄了,而且不但导,而且还是主演。
东木非常热衷于真人真事改编的题材电影,《骡子》也是,摘抄自网络:2011年10月,在密歇根州警和美国缉毒署的一次联合行动中,逮捕了一个不寻常的毒贩,87岁的里奥·厄尔·夏普,因持有200磅可卡因而被逮捕。
夏普是专门为黑帮运送毒品的“骡子”,也是美国缉毒史上落网的最年长者。
很巧的是饰演这个骡子的东木,当时也正好是87岁。
很难想象一位耄耋老人,还能导演并且参演一部毒品题材的犯罪电影,而且还是一位误打误撞的毒品运输员。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饰演的主角厄尔·斯通,人物设定有点像《绝命毒师》里的毒枭老白(PS:绝命毒师应该是我大学毕业后几年最喜欢的一部美剧了!
)只不过老爷子在《骡子》里只是个运输毒品的骡子,而他误入毒品犯罪完全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激发了两个老头对金钱欲望的因素有些不同:《绝命毒师》里的老白是癌症晚期,而《骡子》里的厄尔是家庭的隔阂,不过他们都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在晚年之时能够大攒一笔钱留给家人。
01看到老爷子在电影里步履蹒跚满脸褶子的样子,说真的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忧桑,因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导演在垂暮之年,总是希望能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
虽然《骡子》不是老爷子的谢幕电影,但我想这部必定是属于他诠释自己的人生,以及将毕生内心所思所想呈现出来的一部作品。
02说说这部电影吧!
其实标签上虽然说是犯罪、惊悚、悬疑,但这部电影基本上没有惊悚和悬疑的成分,而更像一部纯粹的剧情片,片中更多的似乎是导演东木自身的内心投射。
厄尔老头是一位养花人,一个除了花可以抛弃任何东西的人,包括家庭。
一辈子坚持一样东西,想起来其实是一件让人匪夷所思却又令人羡慕事,但凡在某个领域能有所成就的人,多半都会把毕生的心血投入其中。
但并非人人都可以这样做,何况是抛弃家庭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
厄尔过去错过了女儿的出生礼、毕业礼、婚礼……家庭中任何重要的日子,都错过了,这似乎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当一个人必须从事业和家庭做出取舍的时候,唯有一种人是果决的,那就是固执到骨子里的人。
厄尔老头是一位非常固执的老头,对于事业如此,对于家庭一样如此。
印象很深的是,厄尔一直在抱怨的是互联网毁灭了他的一切,包括他的事业,但他固执地宁愿拍卖了自己的花圃农场,也不愿意去接受科技所带来的改变。
被迫无处可去的厄尔来到了孙女的家里,在这里导演给我买呈现了一个家庭中最常见的一次争吵。
女儿说:“如果他在这,那我就不愿意留在这里了”妻子说:“他是因为没地方去,才跑来孙女这的”……妻子觉得厄尔一生都在和朋友花天酒地,讨论谁家花种子发芽了,享受着奖杯和赞誉。
而厄尔却觉得自己每周六十个小时都在开车,只为了养活这个家庭。
其实有一点挺困惑的,我们总是愿意对陌生人宽容,愿意对朋友谅解,但很多时候对待亲人反而无比的苛刻。
就比如开始争吵,总会将几年甚至数十年前的旧账搬出来算个清楚,而且那种伤害和疼痛似乎是刻骨铭心的,无法磨平的。
当然我也相信唯有至亲之人,才会更加在乎,因为在乎,所以任何瑕疵都容易被放大,任何伤害都会被放大。
厄尔的的一家人既是如此,他们抱怨了厄尔一生,厄尔孤独了一生。
03前些天看了黄秋生的《沦落人》,很难得看到黄秋生演一位落魄的底层人物梁昌荣。
但让我更加印象深刻的是叶童饰演的角色梁晶莹,在电影中她是黄秋生的妹妹,因为早年梁昌荣反对她和理发师的爱情,所以对梁昌荣记恨了一辈子。
同样也是家庭间的矛盾,成了一辈子的隔阂。
电影中唯一一次过年一起吃饭,两姐妹坐在一起,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虽然梁昌荣极力地试图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喜悦,但最终梁晶莹还是无法接受这样违心的和解,哭着离开了。
其实《沦落人》里的梁昌荣和《骡子》里的厄尔老头很像,他们都太固执了,因为年轻时候的固执,让整个家庭失去了该有的和睦。
不过电影最终都给出了和解的结局,《沦落人》用开放的方式,以一张梁昌荣开怀大笑的照片换回梁晶莹发自内心的笑容。
《骡子》则经过厄尔老头妻子患病时日不多,最后两人互相陪伴的时光,来对过去二人之间的矛盾做了最后的和解。
但其实这是可悲的,因为当最亲的人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了,才愿意牵起对方的手,似乎一切来的太迟了。
在病床上,厄尔夫妻贡献了全片最精华的对话,和最催泪的一场戏。
一对鲐背之年的老人,总算愿意放下彼此的固执,对对方说一声抱歉。
当妻子问厄尔从哪里赚了那么多钱时,厄尔回答说:“其实我是一个高级舞男”、“赏金猎人”、“我是贩毒集团的贩毒骡子”……虽然多句话里只有一句是真话,但还是博得了妻子的一笑。
而妻子也说出了整部电影最让人动容的一句话:“you didn’t have to get rich for us to want you around.(你不需要用变得有钱,来让我们觉得需要你。
)”
04说了这么多《骡子》里家庭方面的东西,再返回去看看这部电影关于犯罪部分的剧情,的确贩毒是撑起整部电影的主线,但其实影片中并非像传统贩毒影片中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所以想看那种紧张的让人肾上腺飙升的犯罪片,可能这部是会让你失望的。
但我们还能苛求什么呢,毕竟东木老头这时已经是90岁高龄,能够演成这样已经不可思议了!
反而是厄尔老头在贩毒过程中的言行举止会让人眼前一亮,他驼着背、步履蹒跚,但却在舞池勾搭舞女,酒店嫖娼一次两个,各种油嘴滑舌……廉颇未老,老当益壮啊!
05厄尔的女儿说的对,她对厄尔说:“你只是个觉醒晚了的人。
”希望任何人对待家庭,都不要成为觉醒晚了的那个人。
厄尔,一个将自由主义贯彻地比较纯粹的人。
家人抱怨其不管不顾亲情,从来不记得任何关于家人的任何纪念日,他依然种着花跳着舞撩着妹,尽管他已经90岁;毒贩抱怨其从不按指定路线和时间运毒,气的拿着枪指着他脑袋,他依然一路唱着歌半路吃汉堡,因为他是业绩最好的!
正由于他的高龄身份、老兵的反侦查能力以及没有规律地运毒方式让警方很难怀疑和跟踪到他,这份工作能让他实现自我价值。
所以当他发现自己是在运毒时,甚至新换老大会威胁到他生命时,他依然不收手!
直到被警察抓走。
而且在法庭上,他也拒绝了律师为他辩护,甘愿坐牢。
我原以为他是灵魂的自我救赎,看到最后他在监狱里一脸恬静地种着他最爱的小黄花才知道我错了。
被互联网时代淘汰的他,这里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编自导自演的新片《骡子》,可以看到了,各位且看且珍惜,不晓得哪天就啥都不给看了。
这是一部老人作品,简洁,老练,舒服。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了个浪子回头的故事。
一个男人在外浪了几十年,对家人不管不问;最后回来了,老婆女儿外孙女都原谅他了。
据说,女拳们一看这样的故事就气不打一处来。
——谁说女人们只会可怜巴巴地等着浪子回家?
也对,浪子回头,这本身就是男性中心主义的。
但是,除此之外,电影还是很好看的。
因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特别会讲故事,故事拿捏的极其到位。
悬念、平衡感、平行剪辑啥的,丝丝入扣,非常之稳。
这其实就是一个浪子逐渐失去自由的故事。
浪子要的是自由,浪子回头就是回归家庭。
亲情必然扼杀自由。
爱与自由,二者不可兼得。
随着亲情越来越多,自由就应该越来越少。
失去与得到,此消彼长,这样的故事才平衡。
所以,一开始男主在外浪的时候,他没有亲情,但是有自由。
后来他慢慢有了亲情,也就慢慢失去自由,直至前妻去世,他大彻大悟后,被抓,彻底失去了自由。
电影在处理三条叙事线的时候,平衡感也非常棒。
警察与毒老大这两条线一开始很弱,男主线很强。
这个时候男主很浪很爽很自由。
随着男主亲情越来越重,在骡子的道路上越陷越深,警察与毒老大两条线也越来越重,直到最后三线合一,压垮了他。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平衡能力,羡慕得我牙痒痒。
所以,伊斯特伍德虽够不上大师,但绝对是个好匠人。
好匠人虽然保守,但手上的玩意儿不孬。
知道哪里该胖,哪里该瘦;哪里该快,哪里该缓;哪里该重,哪里该轻。
奔九十的人呐,电影一部接一部,几乎每部还能保持在水平的高位上,相当之牛叉了。
值得我辈学习。
故事讲得很清楚,没有特效,没有刻意煽情的音乐,是漫长“无聊”的电影, 就像一个老人的悠长独白,对所有失去的最直接的叙述,对被置身于“咎由自取”的隔绝地带的困惑与反思。
在电影中这样的老人或也可以被定义成几个关键词,如:固执,绅士,共情。
他怀有青年人一般的不甘碌碌无为,一心追求自主自由的生活方式的信念,不被事业,婚姻,子女教育困扰,这也许十分洒脱,同时也是深入骨髓的对自由定义的偏执。
这样的“老者”绝非是个人,他不但绝对分存在与现实中的与互联网所代表的时代进步的具体事物特征或者社会意识形态的脱节的年长群体,电映中是厄尔,是哪个被杀的头目。
同时也代表了每个个体中所具有的“老者”元素,这在正常不过,但唯一区别在于 时间 。
如果以直接的青年,中年,老年划分我们的时间,当我们拥有绝对的时间,反思留给我们无限的机会,弥补,开拓,似乎会有下一个,下一个阶段,这是十分美好的过程,而厄尔没有时间了,所以他格外的“惨”。
影片导演也是自导自演了,加上是真实故事引发的灵感(唉),其他电影背后的细节我不清楚,这也许是恰当灵感素材:主线 缉毒 老人贩毒 。
伍德也是老人,(勿杠)他产生共情。
导演使用无可奈何又最理想的表达方式来把握故事,节奏,场面调度.。
可以当成背景音乐的老歌,完全不惊喜的故事转折高潮,但对于追求兴奋点的不满大圆满的部分观众来说,甚至是套路,保守,寡淡。
客观的来讲这部电影的确存在技术、表达和塑造上的问题,这个我不动就不许叙述了。
《骡子》在我看来是部抽象性的自传电影,情节的讲述蕴含身为老者的私心,似乎是对事件主人公的心疼,对所有对时间真正意义上认识并意识到种种程度的人们的爱与心疼。
只是有点悲哀,有点沉重,一场对一生长河的告白、安慰与共勉。
老人们没有太多时间,所以他们在剩下的漫长日子中依靠生产诗歌来维持生命。
最后的牛仔——他依然在,这就够了。
欠东木老爷子一张票,88岁了,老爷子的驼背确实看着心酸,这次自导自演,希望不是谢幕之作。
说回影片,一生我行我素的老厄尔,太多重要时刻没有陪在家人的身边,女儿怨恨他,12年半没和他说过话,妻子也几乎放弃了他,唯有孙女,在订婚和毕业礼的重要时刻邀请他参加,还视他为亲人。
因为孙女婚宴资金,他第一次运送毒品;因为资不抵债,他热爱的种黄花的农场将被拍卖,第二次做;然后更多次。
有钱后,他捐助退伍协会,为老兵们增加和修缮娱乐设施,为孙女补足学费……,他明知是违法贩毒,依然淡定而坚定的一次又一次做骡子。
当他驾驶的车上放着价值千万的毒品,毒贩们紧张的要死的时候,他依然能边唱歌边开车,碰到年轻人爆胎,停下来帮他们;碰到警察携缉毒犬查车,机智的躲避;甚至去开导缉捕他的探员。
所以说,虽然老爷子一生做错了很多事,但他始终是自由的存在,自由的种花、自由的开车、违法也是他自由的选择。
当妻子责问他为什么只顾种花时,他说“它们那么美,只开一天就凋谢了,难道不值得用心对待吗?
”妻子接着问“那你的亲人呢?
”老爷子无言以对。
这不也是现代人的想法吗?
觉得辛辛苦苦是为家人打拼,怕机会稍纵即逝而放弃陪伴家人,以为家人不需要陪伴,以为家人永远会在那里。
直到最后,老爷子终于明白了家人的重要性,在妻子临死的一刻,冒死陪伴在身边,以此换取了家人的谅解,她妻子临终时说“你在我身边,就是全世界”,“不管你有钱没钱,我们都能相互陪伴”。
老爷子最后说“我可以买下所有东西,唯独买不来时间”。
厄尔在人生近终点的时刻,得到了灵魂的救赎。
当然,同时得到救赎的,让所有自由变得更有意义的,还有他的花儿!
东木并不想把影片拍的更政治更正确,让观影者体会到自由虽可贵,可是有些被束缚的自由,那些陪伴家人的时间更可贵。
影片还毫不留情的对网络和手机进行了批判。
东木老爷子大概和剧中的老厄尔一样,想开导下年轻人,想以老者的智慧给一些人生的建议,如果此片能引发观影人对人生的些许思考,这就足够了。
毕竟东木快90岁了,我们且看珍惜吧!
首先,论是非,老爷子有罪、有错,在法律的层面上、在善的意义上都是如此。
而他以此为代价,救赎了一种从来都是稀缺的价值,这就是“不被逮住”。
不被谁逮住?
警察?
毒贩?
——都不是。
是不被“它”逮住,而这个“它”早已是天罗地网,就看各位看见没有?
当麦兜的妈妈对儿子未来要做医生、做律师抱有真正的热忱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特别是以香港、新加坡为代表的“发达”、“昌明”的背后的它,它是现代人日益趋同的精神;当视频网站只有付费才能避免看广告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所有的“服务”、“享受”背后的那个它,它是消极自由对自由的垄断;当我们能开始问这样的问题:飞机上的头等舱本身就是头等享受吗?
我们辛苦所得的房子真是理想的生活场所吗?
孩子们费力进入的名校提供真的教育了吗?
我们就会渐渐发现发现它的身影,它是一种游戏,尽头并无真正的卓越。
说得赋魅一点,时代可能是一种与我们同在的活物。
今天,这活物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承载人群,以至于它产生了某种“维稳”的机制,它希望捕捉住每一个试图逃脱它的控制的人,希望没有人出乎它的意料,希望所有人不过是挣扎着追求次好的东西。
在这方面,《骡子》给出了一些启示,这种启示落在了“老爷子之不被逮住”上,出“人”(👮、毒贩)意料的实质是出“它”(时代精神)意料,因为平庸是一种恶。
一切的证据在于:观看这部电影的人,会奇怪地感受到一种超越了是非、正邪与否的快感,但这种快感既没有回复性的正义要求在它的背后作为支撑,甚至连基本的逻辑也不甚清楚(老爷子为什么一直需要钱,为什么一直干下去……等等),而且作为观众,我们在潜意识中试图延长这种快感,那是因为我们其实都梦见过这样的人生!
梦中,我们不断地逃啊,逃啊,我们作奸犯科,遭遇迫害,或者根本就是莫名其妙地逃,就算孤独、不幸、忍受,我们仍然希望不被某个东西逮住。
现代人最重要的噩梦就在于,我们总是无路可逃,牛b如卡梅隆,也只能逃去潘多拉,结果那里的故事,还是一模一样。
就承认吧:无论过得好不好,我们其实还隐隐地地希望自己能不被时代所料中。
人类的历史,从奥德赛的“回”主题,发展成为了今天的“逃”主题,对人性而言,是悲惨的。
说归电影,关于“不要被逮住”的示范,老爷子给了以下三点提醒:第一,注意你的家人。
人不可能没有家人,但家人这个东西,非常麻烦。
任何一种深刻体认及追求,都不合适跟“其乐融融”的家人一起获得。
但人不可能没有家人,人生充满了依赖性,尤其是前头那段,不由分说地,你生而为某人的子女,为此,我们要感激家人的恩情,因为你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你就一去不返了。
第二,在“公检法系统”眼中保持良民姿态,直到你够老。
这一点的核心在于,不要反对任何人,因为人是不纯粹的,没有任何人值得你100%地爱ta或者值得你立刻开枪打死ta,真正要反对的是那个试图捕获我们的“精神”,它挑衅你,它说:你必将活得既幸福、又绝望。
另外,第二条其实包含了一个附加条款,就是注意你的身体,因为这样活的人,只有够老的时候才会引起真正的注意,时代才会注意到你,人们才会意识到你,公检法(如果确有必要)才会来抓你——然后他们发现起诉你没有那么令权力系统兴奋。
第三,不要堕落。
要记住,面对的敌人的是一种综合性的事物,而堕落因其过于单一而无法与此为敌。
反思、思考仍然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大多数堕落者都是自以为在飞翔,而这种假性飞行正是最容易被“它”捕获的活法。
不要堕落的理由,不是不作恶,而是不要温柔对待敌人,堕落因此缺乏勇气。
在一个事实上乏善可陈的时代里,所谓的“怪人”常常带有真正的善的要素。
在人神杂糅的年代,最好的活法是努力追寻身上的神性,如今是人挤人的时代,若能活得遥远而富有生命力……至于代价,电影揭示了一些,但其中最大的没有直接说明:缺席于某场比赛——今天唯一的比赛,因而没有观众。
而电影创造了观众,这也是我赞赏电影的原因。
被奉为好莱坞长春树的88岁老爷子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新作《骡子》近期在大陆上映了,原片长116分钟,大陆引进版了4分钟共计112分钟。
老爷子在《廊桥遗梦》中表现出了一个枪手藏在硬汉下的柔情,也表现出了周围环境所导致的两人间的矛盾,以及家庭责任的主旋律占了上风;另一部他执导的影片《百万美元宝贝》也塑造了一个过于投身事业而产生矛盾压力的主角;在这部作品里,主角厄尔·斯通(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扮演)塑造了一个外表一点都不牛仔的牛仔形象,他虽然最后也回归了家庭,但却比其他作品,活的更加自我了一些。
影片《骡子》正如其标题一样,讲得是一个贩毒集团运毒者的故事。
在故事的开始,主角厄尔·斯通是一个破产且独居的八旬老人,当房产因资不抵债被扣押拍卖时,他得到了一份表面上只需要开车的工作,薪资异常的高。
顺利完成几次运货后,他才发现自己运送的东西并不普通——是毒品。
随着他所运送的毒品越来越多,美国缉毒局特工早已盯上了他,这种追捕的影片真的如这个设定这样简单吗?
并没有。
拥有最俗套的公路片设定,奈何遇上了一个鬼才导演故事最初的设定非常俗套,一个失去一切的耄耋老人最终走向了犯罪的道路——成为一个贩毒集团的运毒者。
这样的故事可能会走向一个很俗气的警匪追逐的剧情,结果导演却安排了一个让警察和毒枭都很「没辙」的主角,在这方面伊斯特伍德依然没有失掉牛仔的本色。
如此不听话的运毒者让警察毒枭都很没辙,总是私自改变路线私自后延交货时间让毒枭很心累,也让老大派来盯着他认真工作的小弟气到要罢工,但正因为他的无规律性让警察也无法跟踪他。
八旬老人,没有任何案底,甚至没有一张交通罚单,还是退伍老兵,这是一个完全处在警察对毒枭形象的刻板画像之外的形象,也给整个故事制造了不少笑点。
通过在外面的成功,掩盖自己在家庭中的失败主角厄尔在开篇时风光无限在花朵比赛大会上获得总冠军,他开玩笑般的语气发表了获奖感言,并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在欢笑的画面后,导演直接插入了穿着婚纱一脸焦急女儿的画面,他为了参加比赛错过了婚礼上陪女儿走红毯的机会,妻子对他多年的以事业为中心已习以为常。
在社会地位上的意气风发,完全对比了他在家庭中的失败。
画面一转变成了12年外孙女儿的婚礼,彼时刚失去一切的厄尔被自己的家人拒绝,却无意间得到了这份骡子的工作,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因为是运输毒品,所以报酬超乎想象的高(虽然厄尔一开始被蒙在鼓里以为运输的只是普通货物)。
厄尔用第一次运货的酬劳,包揽了外孙女儿婚礼上的酒水和鲜花,找回了一点点的亲情,但也只是一点点,曾经最亲的人对他只是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之后的他又把重心转向了曾经意气风发的事业。
从此他将自己转换成了救世主角色,完全忘记了家人的存在。
第二次运货的钱,解除了房产贷款的抵押还给自己换了辆车,第三次的酬劳全部捐给退伍老兵服务中心,已经失去希望的老人似乎忽然找到了自己的存在的意义,怀抱美女跳舞,开心的接受者大家的恭维,甚至很享受这种变成提款机的人生。
之后的厄尔就把自己当做了救世主,哪怕他知道自己运的货物是毒品。
他一次次的运毒,心态越来越轻松,他出钱修了退伍老兵合作社另一个休闲中心,负担了孙女儿的学费,甚至后来膨胀到开始说服别人离开贩毒组织。
他对自己在运毒没有任何负罪感,导演用一个很随意就将手机丢进垃圾桶的镜头将厄尔这轻松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
他的满足感越来越高,直到接到自己妻子病危的消息。
这时他才忽然想起了需要去补偿一点什么。
一个将近90岁的老人,他在家庭中一直很失败,他一直在用在社会上的成功来掩盖自己在家庭中的失败。
当牛仔老去,他还是牛仔这是一部一点都不西部的西部片,但是主角的性格还是很牛仔。
在大陆引进这部影片时,删减了两个地方,厄尔在旅馆招妓和在墨西哥贩毒party 3P的片段,主要原因是露点。
这两段并不影响剧情,但我却觉得这个剧情是厄尔人物性格塑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这个被砍掉的细节,加上男主最后入狱前在法庭上打断律师的那句「我认罪」,和最后结尾时在监狱中开心的种花,虽然影片中包含了浓浓的浪子回头,老人在最后回归家庭的情绪烘托,但老人的本性还是自私的。
被砍掉的旅馆招妓情节之前,还有一段被保留的剧情,厄尔对毒枭派来盯着自己的跟班说「我要回自己的房间了,在那里我举足轻重」,在影院的我当时莫名其妙,但把招妓剧情接在后面就能理解了。
他的意思是说,在妓女那里,自己就是上帝,自己的价值高到突破天际。
他是个很自我的人,他在不停地实现自我价值。
正是因为他这份追求,让所有人都对他很没辙。
他会全身心投入花朵培育的事业追求中,几十年的忽略家人。
发现自己只要拿出钱就能获得别人的笑脸和尊重,连涉身贩毒团体的罪恶感都能很快消去;也正是因为他这份自我,让他在运毒路上能随心所欲地带着一车的毒品回家陪伴妻子最后一程,完全不关心自己做的究竟是多么危险的事情,让大毒枭都很无语。
他的家人知道他是怎样的人,所以在他在法庭上打断律师说「我认罪」后,也只说了一句「这下我们可以知道你在哪里了」。
作为结局,全片最后的镜头是厄尔在高墙之内再次种起了黄花一本满足,而不是我在牢房中给家人写信悔恨自己在家庭中的缺失,他始终还是那个老牛仔。
厄尔当骡子能帮助家庭,并最后和家庭和解,但这只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一部分。
这部分在他心中的位置其实和他做的其他事情是一样的,和养花并获得冠军,在旅馆招妓获得满足,给老兵俱乐部捐钱获得恭维一样的。
让自己不被家人抗拒只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部分,并不是他在弥补自己过去的缺失。
家人和事业是不一样的,事业和爱好能让你对抗虚无,但是家人是哪怕你多给了一点点关爱,他们都会原谅你曾经糟糕的过去。
所以在厄尔与家人和解后,一切看起来似乎是一个老人最后的补偿,很多影评也将关注点放在了回归家庭和再次拾起的家庭责任心,但我却并不这么觉得。
只是家人比较容易挽回而已,所以看起来像是大团圆。
但其实厄尔并不想这么做,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他的自我实现罢了。
(同时发布于个人微信公众号:沐子酱疯癫大院)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真是老当益壮[强]90岁高龄还自导自演了一部很赞的电影《骡子》。
这类题材的电影是不会引进到国内影院的,情节有点类似老年版的《美国制造》。
都是真人真事改编,《美国制造》是给哥伦比亚毒枭运毒。
《骡子》是给墨西哥毒枭运毒,前者是用飞机走空运,后者是用林肯皮卡走公路。
前者是被美国当局荒谬的国际战略所造就,后者是自己追求财富和自由而主动求职。
前者的原型被捕后转做卧底,最后被大毒枭报复杀害,后者的原型被捕时已经90岁高龄,只被判了三年。
1930年出生的伊斯特伍德真是个“老牛仔”,快90岁高龄了仍然不时有力作诞生,比如之前的《萨利机长》。
他的年龄和气质与这部《骡子》中的主人公高度契合[强],在这部电影中看得出来他有许多自己的想法想要表达,比如加入了一些细节,例如越战老兵的晚年娱乐,黑人的称谓,年轻一代对手机的依赖……还有最大的人生感悟: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最终才明白家人才是最最重要的[奸笑]。
“我能买下任何东西,唯独买不来时间。
”影片的结尾,“骡子”在法庭上表示认罪,家人都很悲伤,刚刚才重新接受了他的女儿安慰他说:“至少,我们以后能知道你在哪儿了。
”——这句台词,很美式幽默哈[机智]
曾执导过《百万美元宝贝》《硫磺岛的来信》《美国狙击手》等影片,年近九旬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外号“东木”),去年一口气拍了两部新片。
其中一部《15点17分,启程巴黎 》的口碑惨败,豆瓣评分只有5.6,东木大爷也因此被质疑是“江郎才尽”。
好在几个月后,东木大爷就以88岁高龄自导自演了一部佳片——《骡子》。
《骡子》是一部犯罪剧情片,不仅由东木大爷自导自演,还请来了布莱德利·库珀、劳伦斯·菲什伯恩、迈克尔·佩纳、泰莎·法米加等人参演,可谓星光闪耀。
目前该片豆瓣评分8.1,老当益壮的东木终于堵上了质疑者的嘴巴:“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落魄大爷的硬核退休东木大爷在片中饰演男主角厄尔。
厄尔是一名老花匠,对自己从事一生的园艺工作非常热爱,他风度翩翩,人缘儿极好,晚年看似非常幸福。
然而生活的另一面,是厄尔把精力过度放在工作上,忽视了对家人的关心,导致他与前妻、女儿的关系紧张。
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厄尔的传统种植业受到冲击,事业也一落千丈。
此时的厄尔,就像美国社会成千上万的“老白男”:脾气倔,好面子,以自我为中心,拒绝新鲜事物,与现代社会脱节。
家庭和事业的双重打击,让厄尔意识到自己这些年的错误,尤其是对家人的亏欠。
于是他开始铤而走险,找了一份为贩毒集团运输毒品的工作,俗称当“骡子”,然后用贩毒赚来的钱回报家人和朋友。
当然,运输毒品的工作总会伴随着一些风险,面对贩毒集团的内讧、缉毒探员的追踪,这位年近九旬的老大爷用实力诠释了“姜还是老的辣”。
姜还是老的辣虽然年龄意味着厄尔的体力不如年轻人,但是作为退伍老兵,厄尔表示自己大场面见得多了,年轻人毕竟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
当“骡子”的这段时间,厄尔利用老司机的丰富经验,不按套路出牌,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不仅绕晕了警方,就连毒贩也摸不准他的路线。
不仅如此,他一路上还和形形色色的人们交上了朋友,时不时传递一下人生经验。
例如那两个监视他的墨西哥毒贩,一路上就被厄尔教育要懂得享受生活。
当毒贩们受到了白人警察的种族歧视,厄尔还会用温和的方法化解矛盾,避免了打打杀杀。
还有种族问题、LGBT,这些当今美国谈之色变的敏感话题,在老爷子这里也是轻描淡写。
他可以把拉拉摩托队误当做一帮“小伙子”,也可以在路边帮抛锚的黑人夫妇修汽车,同时下意识、无恶意的叫他们“Negro”。
与社会脱节,也意味着老年人没有现代人那么敏感,他们不歧视,也不会矫枉过正。
由于厄尔无论从年纪、外型、履历来看,都不像是一名毒贩,因此当布莱德利·库珀等人饰演的DEA(美国缉毒局)探员展开调查时,都没有把这名老人列入怀疑对象。
在一间餐馆里,未被识破身份的厄尔还与布莱德利·库珀饰演的探员进行了一次交流,厄尔不忘提醒探员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天秤,点明了影片“家庭优先”的主题。
真实事件改编,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自我投射匪夷所思的老年毒贩,其实是美国的一件真人真事。
2011年10月,在密歇根州警和DEA的一次联合行动中,警方逮捕了一个不寻常的毒贩。
这名毒贩叫里奥·厄尔·夏普,白人,退伍军人,没有任何不良犯罪记录,并且已经是87岁的高龄。
夏普因持有200磅可卡因而被逮捕,这个数量远超执法部门的想象,原来他是墨西哥贩毒集团最顶级的“骡子”,也是美国缉毒史上落网的最年长者。
后来夏普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引起了美国社会轰动。
辩护律师以夏普患有“老年痴呆”为由,使他只获得了3年的有期徒刑,并且一年后就因病出院。
(美国人的价值观确实过分宽容)
左边为现实中的厄尔也许是东木大爷在这个角色原型上找到了自己的共同之处吧,因此他决定亲自出演这个角色。
影片中的厄尔属于典型的老顽童,本性不算太坏,却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还能和墨西哥毒枭打成一片。
现实中,东木大爷同样花边新闻不断,他离过两次婚,据说有5个私生子。
最近一次绯闻是说他与一名美女制作人传出恋情,两人年纪相差65岁,妥妥的“爷孙恋”。
长期的私生活混乱,让东木与家人的关系非常紧张。
也许是人到老年,东木大爷开始反思自己年轻时的错误,因此在片中借厄尔之口说出那句“家庭才是最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东木的女儿艾莉森·伊斯特伍德也出演了本片,并且在片中与东木扮演父女。
此前,东木的婚外情让他们的父女关系非常不稳定。
这次与女儿共同出演,也表明东木与家人实现了真正的和解。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与女儿艾莉森虽然说到了东木大爷这个年纪,拍的电影是看一部少一部,可是老爷子似乎依旧不服老,《骡子》之后,其他新片也早早就安排上了。
硬核大爷的退休生活,永远是那么精彩,希望东木导演能继续保持高产,因为每一个硬核人生的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