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30 14:15《地狱为何恶劣》(2013)。
豆瓣7.5。
首先很逗比,其次极度血腥,慎看[污]!
心怀梦想的业余导演掌镜实拍黑帮火拼,看着看着一度想起三谷幸喜的《魔幻时刻》,但剧情最终如嗑了药的一群野狗天翻地覆的将世界毁灭,导演可真是痛快到了极点。
园子温的作品只看过《新宿天鹅》,感觉很对胃口,戏谑暴虐、温情重口。
本片在此基础上还要更加荒诞+玩儿命。
一部用极致和癫狂向影迷和电影人致敬的片子,治好了晕血的不适,只剩震撼和目瞪口呆。
几次想快进还是忍住一眼看到底,无敌释放!
堤真一太帅了,没被《嫌疑人》打动,这个温柔幽默少女心的黑社会老大容我一秒转个粉[色]。
二阶堂小妮子一直有种莫名的魅力,我叫它“萝莉风情”。
很奇怪三谷幸喜和园子温两位导演居然能想出一样的梗来,到底是谁借鉴谁。
区别是前者爆笑后者悲壮。
总之,这部电影别名应该叫《卧槽》[笑cry]!
不是你亲手点燃的那就不能叫做火焰不是你亲手摸过的那就不能叫做宝石你呀你终于出现了我们只是打了个照面这颗心就稀巴烂这个世界就整个崩溃因为你的美貌像一把出鞘的钢刀不是你亲手所杀的活下去就毫无意义不是你亲手打碎的就不可能破镜重圆今生今世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ps:我要死在这样的电影里我要死在这样的音乐里我要死在园子温的手里我要死在国村隼的手里我要死在堤真一的手里我要死在二阶堂的手里我要死在苍井空的手里我要毫无畏惧的死去我要兴奋狂热亢奋的死去我要赤条条脱光的死去我要,我要,我要我要死在你们的手里
说迷影人本身就是疯子应该不过分吧?
(文章首发于MTIME时光网,ID:火麒麟ST)《地狱为何恶劣》在园子温的作品中,绝对不是艺术性最高的。
但它偏偏是园子温的作品里最雅俗共赏的一部,只因它有着独特的切入点——一群对电影爱得深沉的疯子。
一部讲述疯子的电影,只靠一条故事线叙述是不够刺激有趣的。
园子温深谙其道,一开始就并行展开了四条故事线:第一故事线起源:几个热爱电影的少年长大后仍未实现自己的电影梦,面对自己在现实中的困境,他们其中一人愤然退出,其他几人也近乎放弃......第二故事线起源:武藤组组长武藤三大被死对头找上门来,为了保护老公,武藤的妻子对上门报复者大开杀戒,并顶替老公入狱服刑,但也导致当时作为童星的女儿绫子星途中断,也造成了父女之间的长久矛盾......第三故事线起源:上门报复武藤一家失败后,幸存的池上突然和绫子产生了斯德哥尔摩情结,虽然他们只见了一面就分别了,但池上从此就成了绫子永久的脑残粉......第四故事线起源:一个叫桥本的屌丝男从小就是绫子的迷弟,一直把绫子当成自己的梦中情人,直到有一天,从未见过桥本的绫子临时拉他过来做自己的“护花使者”......到了影片的三分之二,这四条故事线开始交集,契机只有一个,那就是电影——迷影四人组要实现电影梦,武藤要通过制作电影帮女儿重返星途,池上想见绫子一面,桥本想假装成导演讨得偶像的欢心。
一个电影计划,让目的不同的四方交汇,也让四条故事线产生了疯狂的化学反应,在影片最后三十分钟开始爆发。
这癫狂过火的形式背后,是每一个角色单纯而极致的爱:迷影四人组对电影的热爱,武藤对女儿的关爱和对妻子的愧疚,绫子对明星梦的热爱,池上和桥本对绫子的爱慕......无论片中他们拍的电影最后能否问世,其中绝对包含了他们强烈的爱与希冀。
电影本来就该是这样:是梦在银幕的呈现,是创作者的爱与热情的光影结晶。
没有了爱与梦想,是拍不成好电影的,甚至拍出来的根本不算电影。
拍一部迷影电影,只顾着拼贴经典电影元素符号是不够有诚意的,真正打动人的是溢于言表的对电影的热爱的表达,而园子温就做到了。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拍出真性情,和园子温的奋斗经历息息相关。
其实园子温并不像以往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天生的“影坛变态”。
他曾经也拍过很多高逼格的影像作品,新世纪初他拍摄的《危险因素》还很有岩井俊二的范儿。
但这些作品别说经济效益了,连反响都很小众。
追梦者也要吃饭啊!
园子温后来一出于宣泄,二出于赚钱,就拍了一些夹杂着暴力色情边角料的影视作品,但在这个阶段,园子温仍然不忘初心,即使是穿插着软色情的《爱的曝光》也能体现他的纯粹的艺术追求。
后来的《庸才》难得让园子温找回了自己最初的状态,但这部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肯定的电影,反而让人质疑园子温“变质”了,这对园子温而言真是一大讽刺。
2013年的这部《地狱为何恶劣》算是园子温在个人表达和观众G点之间的一个折衷,在满足观众与角色之间的共同高潮的同时,自己也完成了写给电影的感情真挚的情书,尽管这封情书最终还是要以“梦想的归梦想,现实的归现实”结尾。
咱中国的院线片肯定不让拍出《地狱为何恶劣》中那么血腥暴力的场景,但是有真性情、可以让观众真正产生共鸣的电影可以有吧?
对电影和观众保持真诚和热爱的创作者可以有吧?
但咱们看到的是,中国电影院线票房收入越来越高,好片子却越来越稀缺;拍电影的人越来越多,以电影为理想爱好的青年人却越来越少......至于那些嚷着“你行你上”“你知不知道人家多辛苦多努力”“你懂不懂艺术”的网民,他们又真的对电影有真爱了吗?
影片结尾,作为迷影四人组之一的平田抱着拍好的电影底片在路上边欢呼边狂奔。
这也是一个长期没能实现梦想的人压抑已久后难得的爆发。
假如他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不知情的旁人看到了,一般都会断定这家伙是个疯子。
只是这世上无数造福于社会的造物,有不少不也出自这样的“疯子”之手么?
这部电影不算神作,不算经典,豆瓣也没有那么夸张的高分,很多人真的看不懂也感受不到那些大笑里的悲壮和疯狂,没关系,这本来就是小众电影,这本来就是给那些对梦想渴望到骨子里的人看的。
一个天天正常吃三餐的人,怎么可能体会到一个三天没吃饭的人对食物的饥渴。
我说渴望,饥渴,其实就代表着求而不得。
上帝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东西,但可惜,你擅长的东西,自己不一定喜欢,喜欢到为之疯狂的东西,不一定擅长。
还记得多年前看到电视上一个啃老的男人三十多岁不肯出去工作,一心想要成为网络写手里的红人,结果写了这么多年一篇火起来的都没有,还要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养着他……当时我在电视这边嘲笑着那人的自不量力,痛骂着他的自私,但这么多年过去,在我一次次遭受着求而不得的折磨,转身后发现,我对这个人这件事的情绪,只有悲伤,不再有好恶。
我真的不赞成为了梦想把自己的健康、家人、甚至生命都搞进去,不计代价的人不求结果的人,但我控制不住自己为那些赤子之心流下的眼泪,一如这部电影看到结尾时,我失控的眼泪。
我多么希望这群疯子能看到自己拍的电影啊!
……多么希望最后大家一起在首映里鞠躬的场面不是长谷川的幻想,多么希望监狱里的老婆能骄傲的抱着女儿看她主演的作品,多么希望大叔能看到他的心血没有白费,我甚至希望池上组的老大死在那个女孩手下也好,最后那一声cult,让我硬生生断在哪里,不愿分清哪里是戏哪里是现实。
这部戏前面恶意搞笑的近乎荒谬,但从后面部分从第一个人死掉开始,原谅我,我笑不出了。
对着这群用生命在演,在拍这部糟糕35mm的人们,我笑不出了。
这电影我不会再看第二遍,但我要向导演致敬,在它混乱庸俗血腥乱搞的皮囊下面,藏着一个红得滴血的灵魂。
跟大家分享下电影背后的小故事。
这周目黑电影院安排的,是“庸才”,和“地狱为何恶劣”,園子温×二階堂ふみ的2片连映,导演见面会安排在了30号最晚一场结束之后。
1,话说导演上台首先轻松地聊起白天巧遇染谷将太,染谷听到自己说晚上要参加这边的talk show,立即表示也想过来,可惜因为有事所以没来成。
2,然后回头望了望两部片子的海报,导演开始谈cast。
说庸才的试镜过程中其实二階堂一开始是被刷掉的。
因为她来试镜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有一定演技,又挺傲气的小姑娘,自己当时觉得这孩子没我也行,去别的地方也肯定会出名,所以没有产生一种“父亲”的想法。
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她。
不过这种情况其实还比较少见,因为譬如满岛光,吉高由里子等等,都是第一眼就看中然后启用的。
3,继续谈到导演本身选演员的想法。
園子温表示不喜欢日本电影里那种ベタベタ(这词儿的原义是黏黏糊糊,粘一块儿的感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曝光度很高,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员,比如广末凉子,松田家儿子等等。
偏向于启用一些不太有名的演员。
4,因为地狱这片子比较新,可谈的比较多,因此園子温开始着重谈这部片。
说这部片子里大概70%的音乐都是自己创作的。
包括之前的爱的曝光等等,现在的新片tokyo tribe也是自己在搞创作。
总之只要有机会,自己都会尽量去参与剧作音乐。
随后表示,自己组建了乐队,马上就要出道了!
就在新宿LOFT(老牌livehouse),时间导演自己也忙忘了,扭头问了staff,如果我没听错的话是6月21日(现在loft官网还没登,有兴趣的朋友回头可以关注下)。
然后接下来还要准备小说创作,希望以后能走一条写小说,然后拍自己小说的道路。
5,谈起地狱这部片子。
其实剧本写于十多年前,30岁左右的时候。
当时年轻气盛所以写了这样一个本子。
但是当时完全无片可拍。
当时的心情,就是只要有投资,什么片子都愿意拍。
包括有不少当时有来往的黑帮分子,纷纷表示,让園子温给他们拍片子。
其实如果当时真给钱了,不管是什么,肯定都会拍。
因为当时没片拍嘛。
当然现在的话就不会了。
因为现在已经没有那个必要啦。
6,其实園子温的片子,融入了大量自身(包括身边人)的实际经历。
比如说这次地狱中星野源的角色,其实就来源于导演本人的遭遇。
有一次导演突然接到一个曾经的一夜情对象的来电,让他出门,说现在你楼下停了一堆汽车哦,要是你不出来的话他们就会上来强行带你出去云云。
当然我们潇洒的导演是不会任由人摆布的,他自己出门去了对方指定的一家ファミレス(家庭餐馆)。
到了之后女生跟他说,我爸爸是黑帮大佬,他要见你,他以为你(当年)强暴了我。
要想不去?
sorry,你看看马路对面吧,已经是黑压压一排人。
导演说当时心想坏了,被下套了。
但是没办法,只能跟着去。
然后在进入对方黑帮大楼时候才叫一个可怕。
有好多道门。
每道门,包括电梯,在进入前都是身前身后都围满人,不给你一点逃脱可能性,自己也完全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
然后走啊走终于到了大佬房间。
就跟星野源片中那样,感觉大佬从老远处慢慢朝自己这边走来,当时特别害怕觉得肯定没戏了,但是自己还是拼命思考。
是否认呢。
还是假装认罪然后下跪求饶。
最后导演选择的是:大声回答,是的,是我干的。
然后大佬就愣住了,因为完全没料到自己会坦然承认,然后他看了眼女儿,那个女生马上把头低了下去,大佬人很聪明,马上明白了他女儿骗了他,于是客客气气吩咐手下把导演好好送出去了。
导演说片中安排星野源演个又哭又求饶的懦弱男子,就是想表示如果当时认怂,估计就会像影片中那样处境越来越惨。
7,来自穿成李小龙模样的主持人,插问的一个问题,说导演您对您夫人在片中的亲热戏是啥感觉?
导演笑笑说,还真的是从来都没什么感觉。
只有这次(地狱),跟国村隼的kiss戏,在后期剪辑的时候看到,确实心里有点儿不太舒服。
8,导演几次说到直到若干年前,自己一段几乎无片可拍,特别长时间人生低谷时候的经历。
比如说那时候没钱,所以拍摄点东西总是特别注意节约成本。
然后有一次在家中给摄影机电池充电(忘了是8mm还是多少),自己跑去隔壁房间呆着。
然后不知道过了多久,看到屋子上方有隐约黑雾。
不知道怎么回事打开房门才发现,是房子全烧起来了。
因为保险公司有理赔,所以财产方面损失倒是不大,但是心情特别郁闷,后来就跑去旧金山了。
9,在旧金山当了一段时间こじき(乞丐)。
后来有次国内有人邀请写剧本,写了一个寄过去,居然中了。
(然后开始慢慢有片拍的吧)10,有个今年春天要读电影专业的男生,问的问题。
问受到影响的导演有哪些。
以及在筹备阶段和拍片过程中有何个人心得体会。
导演表示没有特别受到谁的影响。
但是小时候确实看了大量的片子。
这个看了大量片子,跟其他小朋友说喜欢看电影是真不太一样的。
虽然现在讲起来有点装逼的成分,但是当时,特别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已经把法国新浪潮等等世界名片都看了一大堆。
举了个例子说自己当时是看着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子打飞机的。
虽然其实对于当时的自己而言,只是觉得有趣所以才看,在自己心目中这些片子跟其他同龄人看的动画片啊特摄英雄啊,没什么分别。
至于说个人拍片体会么,就是别老想着效仿前人,绝对要拍自己觉得有趣的东西。
不是自己喜欢的不拍!
我是喜欢打破陈规打破历史的!
11,不过导演还是提到了自己可能是有个くせ(坏品味)。
就是比方说自己本身喜欢看美国70年代(还是50年代来着?
)的片子,当时的片子潮流就是剧终时候全部死光光。
所以在地狱当中也加入了不管好人坏人全部死光光的桥段。
12,最后有个女生提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于堤真一,说他不也挺有名么怎么安排他演了。
导演说他么,感觉是在中间的那种,就是不会太让人觉得ベタベタ,所以让他给演了。
然后女生又问,感觉导演您挺喜欢拍胸部特写啊,拍得很美很有魅力!
导演表示,我就是属于有啥用啥的人。
人要有,我就用,没有就不用。
像满岛光,我不就没拍特写嘛。
要是男演员那个部位特别雄伟的话,我就想着让他穿个紧身裤什么的哈哈哈。
园子温,有人说你是变态,有人说你是天才。
你的电影,有人说庸俗情色血腥,有人说透彻深邃刺骨。
就像这部片名,地狱为何恶劣?
为何?
到底是变态庸才,还是醒世天才?
到底是你的电影中,世界疯了;还是我们的世界像电影一般疯狂?
是闹剧中的地狱,还是地狱中的闹剧?
是写实恶劣,还是幻想恶劣?
这个疯狂的世界,还有你那些变态影片!
园子温,我只能对你大喊!
放开神乐坂的巨奶!
你这变态!
本片现实和非现实的部分是模糊不清的,最魔幻的地方就是放映室的老头在放电影的时候抽烟的桥段,昆汀已经在他的探讨电影本体的《无耻混蛋》里告诫我们,胶片是极为易燃的材料,在放映室抽烟什么的,不可能的吧!
正经点说,我认为本片指向的观众群体是相对局限的,既没有清晰的大情节设置,情绪渲染也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性——电影爱好者。
虽然我是被其中的情绪渲染到了,但是如果没有对“电影制作”这一过程,以及电影与观影的映照关系和电影中呈现电影的自反性结构有一定了解的观众,或许很难把主角对于电影的热爱移情到所有爱好上面。
本片的整体故事其实都可以看做是长谷川所饰演的电影爱好者所做的一个白日梦,因此几乎每个场景和人物都带有反逻辑的、狂热的解构色彩。
不过这在我个人感受来说算是一个优点,同时从最后一个镜头延伸向真正的“片场”来看,全片的情节也更像是园子温剧组的一场电影游戏。
虽然人物的动机和情感都被解构得模糊不清,但是就混淆电影与真实的界限来说,本片确实做得颇为极致。
可以作为以上观点佐证的两场戏也是本片唯二的两场群体打戏。
第一场是影片开头处平田三人闯入小混混的街头打架进行拍摄,也因此结识了佐佐木;第二场就是对两个黑帮血拼场面的拍摄。
可以注意到的是,这两场戏看似是平田三人闯入了真实的暴力场景进行“真实拍摄”,但即使作为混混的佐佐木对他们的拍摄表示不满,甚至无论怎么子弹横飞,摄影机都没有受到损坏。
这其实就是对平田等人的拍摄行为也是“被拍摄”部分的证明。
在麦茨关于电影设备与观众体验的映射关系理论中,摄影机与观众的眼睛互为对照,所以只要是非现实的部分中,无论再怎么混乱,摄影机也是不会受损的。
本片中的人物设置,正如我上面所说,带着一种狂热的不真实。
无论是疯狂地想要拍电影的平田,还是对美津子一见钟情的池上,对于他们的欲望都是没有解释的,唯一体现了真实的人物反而是佐佐木以及武藤曾去麻烦的电影剧组人员。
尤其是佐佐木,作为一个没什么头脑的高中混混,很容易地被平田的狂热感染而加入了他们,但是在等了十年依然没有任何成就之后便发飙退出。
在这个多主角的电影中,唯一按照现实主义笔法来描绘的人物就是佐佐木——这个平田疯狂电影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这也让我在分析之后感到多少有些讽刺。
如果你爱他|她,就送他|她去地狱,因为那是另一种天堂。
二阶堂富美的眼神依旧那么炽热,有种对演出的渴望和迫切,这正是令观众兴奋的好演员。
一群对电影近乎狂热的年轻人,与黑帮搭配在一起,这是导演带给观众的实实在在的惊喜,感动溢于言表。
地狱通常是人们对于恶劣事物的一种进阶统称,片名用一种惯常的疑问方式来引入观众,似乎是讥讽现实的一部黑色幽默作品,然而却又是如此的写实。
黑帮之间的明争暗斗与年轻人之间为了梦想而坚守十年的执着,看似毫无关联的两类人群,却因为一个黑帮大佬的女儿而巧妙的联系在了一起,把日本社会的复杂与矛盾串联在影片之中,耐人寻味。
没有什么能比人间地狱更可怕了,贫穷、饥饿、瘟疫、灾难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正在受苦的人们,是一种坚强的信念让倍受苦难的人们勇敢的活着,他们把地狱当作游乐园,让多舛的命运乐观起来。
没有激情和摧残的人生是可怜的,一如被社会包养的小白脸。
活着,不单单只是一个命题,更是一种定义。
如何定义你自己的人生,由你内心的信念说了算。
无论你是热血逐梦青年,还是沧桑黑社会大佬,你都有第二次新生,只要有信念,有一种不盲目的爱在心中,你就可以惊艳绽放自己,点亮他人。
在某种意义上讲,阿Q精神带给现在的我们是一种更积极的反思。
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就算是精神胜利法,也会使你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
①我用了10秒钟思考,如何能通过接下来的这段话勾起诸位观看此片的兴趣,然后干脆利落地放弃。
这部电影的潜在受众早晚会自己找到这部电影的,如果我此时报出「园子温」三个字,诸位脑袋里面要好好思索一下「园子温是谁?
」,那就不要把时间浪费给这部片子吧。
②全世界人民都喜欢拍cult片,但是《地狱为何恶劣》是只有日本人才能拍出来的,那种又热血又中二又血腥又变态,各种莫名其妙超展开的cult片。
③无聊又中二并且粗制滥造的前四分之三过去,迎来的是狂飙突进血肉横飞的半小时大战,我满脑子都是「我去」「尼玛」「什么鬼」「WTF」之类的念头。
到结尾又稍微有点被触动,嗯,只是稍微啦哼,又是这种套路。
20190401
混搭昆汀、盖里奇,暴力美学和黑色幽默,除去混搭不说,反应的内容是值得关照的,年轻人的梦想和破灭但是激情不减,阴错阳差被黑暗的社会(黑帮)这样一个混乱的社会所成就,不能不说该片放之日本以外甚至中国都是有现实意义的,至于手法的混搭,只是一种导演很个人的喜好,内容第一,形式第二,透过形式看本质,最后平田的血泪狂奔是对吃人社会的抗争和胜利。
乱七八糟的,还没有热带鱼变态,构思很一般,属于浪费时间
日影年度深井冰作。
前面还有点魔幻时刻的感觉, 后面完全是地狱
5分。不是说喷血飞肉就是有趣的片儿。有几个不错的设计,笑点也有几处,但导演功力太差,讲得拖泥带水,节奏不是乱七八糟就是平得没劲,早就看懂的东西却还生硬地交代一下,看得出不自信。群戏调度也平庸毫无精彩。觉得电影里的人只是说要拍要拍但丝毫没有什么热爱的真情在。人物塑造基本属于装疯卖傻
想拍荒诞黑色幽默却弄巧成拙的典型失败之作,一个半小时前戏换20分钟高潮,却毫无意外之喜,视听语言表演几度看不下去。
电影热血理想主义,仁义黑道爆浆大战,莫名其妙的激情真爱,当然最后还有官方话语权将一切轰得稀巴烂,只剩导演一人奔向永远不会到来的公映,跑出了现实的cut
没有想象中好,不知道怎么收尾就让全部人被干掉不是个好结局知道吗!!!
想了解日式冷幽默和无厘头的人可以看看。
1.配乐够燃,后面更是让我高潮了三四十分钟,够劲。余温却是一抹残忍的哀伤;2.前面节奏太慢,星野源的角色可以不要直接换成长谷川博己的经历;3.迷影情怀怎能不爱?
从爱的勃起到现在,园子温多久没拍好片了?
有亮點,但還是那句話,園子溫的腦袋一定是被驢踢過。
死也要拍出一部好电影。好热血又好心酸!
荒诞的故事,狗血的剧情,狂野的想象,疯狂的影人。不给力啊园老师,玩什么呢~
如果前一小时吸引不了你 那这电影也就没可看的必要了
看了评论 看了预告 好想看。
片中热爱电影的导演平田穿着一件CANNES+奥斯卡小金人的T恤,你就能知道园子温是作死来了。
场景错乱与不合时宜的疯狂充满趣味,迷影cult,玩转黑社会、暴力、迷影元素。像《爱的曝光》一样节奏快速,还用了一段里面的配乐。人物癫狂,黑社会扯嗓子、自卑男痴情,暴力的视觉与心理冲击交织着痴男烈女的温情。
什么玩意儿
玩的有点过,反而没那么有趣了,不过cut好评。
“虽然不知道在讲什么,但是好好看啊!”类型片……一群蛇精病233333但是真的很精彩!碉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