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尝试按列表写东西。
这个片子的剧情只能给3星,服化道可以加分。
我觉得最加分的还是这个片子里的彩蛋。
1,彩蛋:乔治克鲁尼、马特达蒙、布拉德皮特。
这三个人居然不去拍ocean十五人,跑来配这个音了。
虽然乔治克鲁尼就woo了几下,只能在配音表看到他们的名字才把这个片子重新又看一遍。
不知道是这个导演比较牛还是派拉蒙拿到了片约一直没让这3个人拍戏,只能让他们在这种小众儿童片里面配个音。
2,美工。
还是得说服化道。
比较惊艳的就是在养老院的转场。
可能是这段时间奇幻电影里面最好的转场,可能是细节处理的问题,像wanka、rabbit这些和这个转场比起来就不够惊艳,也不够想象力。
然后,再就是主角、配角的服装。
小朋友的衣服着重都是很简约的风格。
牛仔裤长袖、条纹、vans。。。
很潮咯,体现她not kid的外貌。
and,在几个动画转场的时候衣服也换了一下,服装做的还是很细节咯。
不知道今年的奥斯卡会拿哪个提名。
音乐编辑导演估计没有希望了。
3,编剧。
剧本有点薄。
悬念留的足。
导演(也就是演员)本身在自己演的过程中,很多包袱的铺垫也是很足的。
包括和孩子的对话,多次出现的never,以及最后出现的Keith。
导演是很用心的。
医院、公寓、街道、养老院、游乐场几个大场景的布置还是很到位的。
4,人物。
还是比较丰满的,老戏骨奶奶的一段舞蹈拔高人物造型,其他的人物就导演自己有段单人舞,然后动画人和男女主有段集体舞。
emmmm,只能说比较丰满,有亮点,但是不够出色。
就在6月15日,国内有两部涉及儿童少年家庭题材的电影上映,一部是国产电影《爸爸是外星人》,一部是好莱坞电影《神秘友友》。
《爸爸是外星人》由贾冰童和星童星萌儿主演。
《神秘友友》由“死侍”瑞恩•雷诺兹和和童星出身的少年演员凯莱•弗莱明主演。
结果两部影片的口碑都不咋样,目前《爸爸是外星人》豆瓣5.5分,《神秘友友》豆瓣6.1分。
不过从制作成本来说,《神秘友友》是绝对碾压《爸爸是外星人》的,因为《神秘友友》的制作成本高达1.1亿美元。
派拉蒙影业能够斥巨资拍摄这样一部题材的电影,想必是要妄图依靠瑞恩•雷诺兹的名头来收割票房的,不过派拉蒙的野心显然过大。
《神秘友友》由著名女星艾米莉•布朗特的丈夫,《寂静之地》系列的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自编自导,该片是他时隔《寂静之地2》3年后独立执导的最新作品。
3年前6000万成本的《寂静之地2》全球斩获票房2.9亿美元,让他想不到的是这种成功并未在《神秘友友》上得到复制。
影片讲述了凯莱•弗莱明出演的少女小碧在回到老家与奶奶居住期间,所发生的一段奇妙的故事。
影片传递的是有关心灵追寻的主题,片中所出现的形态各异的萌宠,都是由很多人在孩提时想象出的模样,也更是孩提时幼小心灵的寄托。
当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变化,孩提时候的憧憬被现实所改变,但当再次触及孩提时心灵寄托的时候,那种失而复得的惊喜感让人倍感亲切。
回到影片剧情本身来说,以女主小碧的视角来叙事,应该大概率会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有关救赎心灵的故事,可惜的是全片叙事方式非常片段化,琐碎感强烈,段落之间的衔接不够流畅,笑料尴尬,最终造成的效果就是无聊感增强。
《神秘友友》率先于5月17日在北美上映,首周末三天票房3880万美元,累计票房1.1亿美元,远不及预期。
而6月15日在我国上映之后,首日票房仅有113万,仅有《爸爸是外星人》首日票房的一半。
最终该片全球累计1.85亿美元的票房,加上宣发费用,着实让派拉蒙赔得够惨。
至于说瑞恩•雷诺兹在片中,也仅仅是陪衬的存在。
【END】
越来越多的动画电影试图以简单、有趣的形式唤醒人们心中的童真。
似乎越是想要去展示童年的美好,越容易翻车。
不论是真人动画,还是纯动画,我个人都比较偏爱,但并不是所有动画都会那么喜欢。
今天要说的这部真人动画《神秘友友》,我就不是很喜欢,尽管电影表现的很童趣。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童年的故事,又或者是关于童年时幻想中的好朋友的故事。
小时候总会幻想有一个好朋友,或许是一个玩具、一件生活用品甚至自己想象中的东西。
在自己的脑海中,这个朋友是真实存在的,它们会说话有思想,并且是你自己的至交好友。
但年纪的增长,脑海中的奇思妙想总会减少,那个幻想中的好友也终会消失。
基于此设定,影片让少女碧遇到了一位奇怪的男子,这个奇怪的男子正好住在她家楼上。
通过接触,她发现这个男子有一个很奇怪的“友介所”,这里有着很多被长大的孩子们遗忘了的幻想朋友。
男子的目标就是重新为这些幻想朋友找到新的可以配对的人类小孩,却缕缕碰壁,从未成功。
随着女孩的加入,他们尝试带这些幻想朋友去见一见长大了的那些小孩,通过他们共有的美好记忆,唤醒他们对于幻想朋友的记忆。
替那些幻想朋友寻找曾经的小孩这个过程比较敷衍,就像着急完成任务一般,本来应该动人的剧情也变得无趣。
着急忙慌的赶进度也只是为了引出最后女孩发现,那个陪伴自己许久的大叔原来是自己曾经的幻想朋友,而她却遗忘了。
在这个我要说影片的一个大BUG,按照剧情设定,如果小孩忘了曾经的幻想朋友,那么他就不能看到这个朋友。
但是主角碧,为何就能看到自己的幻想朋友,我不理解。
另外抛开剧情的稀碎与诸多不合理,并且为了赶剧情而赶剧情的无趣。
就是一个小孩的幻想朋友是一个中年男人这个事我也不太能想通,要说是公主、老爷爷、怪兽、超级英雄等等我都可以理解,但中年男人我不理解。
主角也并没有缺失父爱,恰恰相反,主角小时候有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并且父亲一直在身边。
影片的立意很好,人们长大后总会忘记小时候的自己,也失去了曾经的童真。
可惜的是剧情设定不是很合理,情节推进也比较杂乱,导致影片并不出彩。
📌派拉蒙影业确实比较擅长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想象力一骑绝尘,特别是用小孩做引子,毕竟他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些生活中可能有但是大人看不到的存在,这里就是把这一点小细节做了一个夸张的放大。
特别是男主从海滩的油画里爬出来,撞到画布上的水果和海浪的设计简直太棒了📌蓝蓝是最可爱的,感觉傻乎乎胖乎乎,感情最丰富,摸起来手感应该很好!
就像一只紫色的大白,所有玩具角色的绒制特效做的很逼真,细节处理得非常好,每一个“友友”的形象都有童年主人的影子,一整个成熟与童年的交相呼应。
整部电影节奏比较缓慢,没有什么强烈的戏剧冲突,就是在讲一个科幻童话故事📌这部电影看起来比较白,没有那么多黑色加入,只是女主的颜值偏成熟,跟十二岁的女童不太贴合,有点一言难尽📎最后一幕还是有些感人的,只是整部电影需要安心的耐下性子观看,不然会容易不知所云的出戏,细节很重要
神秘友友 (2024)6.22024 / 美国 / 剧情 喜剧 奇幻 / 约翰·卡拉辛斯基 / 凯莱·弗莱明 瑞安·雷诺兹
《神秘友友》 本片 讲述了一个关于“假想的友人”的故事,这些“友友”是人类脑海中幻想出来的朋友,通过人类的想象力而存在,女主碧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友友”,它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之前想象出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一批批“友友”被人遗忘,遭遇了生存危机。
为了拯救“友友”们,碧想尽办法,最终成功让“友友”们与自己的主人相遇。
碧在与友友们的冒险过程中,不仅面对了外部的危险和挑战,还经历了内心的成长和变化。
她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坚持自己的信念,在冒险过程中碧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同时她也学会了如何与家人更好地沟通和相处。
这部电影打动我的是小女孩在给他的爸爸讲自己的故事的时候。
我们每天都会编很多的故事,故事里都是我们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象结合的画面。
故事里,我们的友友有的很强大,有的很会陪我们玩。
我一边看一边想,我的友友是什么?
原来就是身边一直陪着我玩耍的亲人,这就是我的幸福吧。
最后,看到每个人找回自己的友友,我也希望大家都留着自己的友友,就是我们的童心,他会给我们无限的爱和勇气!
这是一部奇幻喜剧电影,影片中的场景、特效和角色设计都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值得一看。
《神秘友友》导演约翰·卡拉新斯基聚集了凯莱·弗莱明、瑞恩·雷诺兹、马特·戴蒙以及无数形象各异的IF如蓝蓝,打造了这部老少皆宜的关于“假想的朋友”的电影🎞️故事。
回想我的孩童时代,还真的需要这么一位imaginary friend来给我鼓励、陪伴我长大,他会给我力量,在我需要的时候帮我客服困难。
可惜的是,自始至终也没有等到他的到来。
电影故事温馨感人,走进影院🎦一起拾回这份童年的回忆吧!
非常好看的真人动画电影,讲述了一个家庭与爱的故事。
电影的画面非常精美。
电影中年少的我们幻想中的if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贱贱这次是个引路人的角色,温馨善良充满爱,电影中感人的画面非常多,很多人中场哭到最后。
派拉蒙好久没出动画片了。
这部电影绝对值得带孩子去看一次,顺便唤醒我们年轻时的回忆。
此外,电影的主题也非常深刻。
它探讨了家庭和爱等主题,让人在享受电影带来的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不想多说,简单讲,这影片被严重低估了。
影片根本不是在讲什么成长的烦恼和痛苦,而是讲寻找童年的纯真和美好。
如果你还是纠结于前者,说明你没看明白,那就拉倒。
有评论说,一个老太太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记起当年的梦想和幻想伙伴?
那就说明你跟你妈、你奶、你姥,聊得太少,太缺乏交流。
多跟老人聊聊吧,你会发现,她们其实把自己的童年记得远比你想象的要清晰的多,甚至小时候某一件小事发生的声音、气味、颜色、甚至她们当时的心情与感受,都能一一还原。
在这里发表评论、评分的人,你们有几个真正与家里人聊过童年?
有人会真正静下心来想过自己的童年吗?
如果,看到你5岁时玩过的玩具,15岁的你,还是45岁的你会流泪?
琢磨琢磨。
都被什么玩具总动员、头脑特工队这种鼓吹成长痛苦的矫情片子给洗脑了。
每个人内心对童年梦幻的逐渐舍弃,都是自然而然,并没什么痛苦,即使有痛苦,也都来自于外界影响,因为没有一个小孩子不愿意长大,哪怕生活的并没那么快乐。
在现实世界里,所谓成长痛苦只是虚妄,真实的只有对童年美好的遗忘。
7分,主题不错,但是打动我的,更多的是最后一段IFs回到各自朋友的身边。
好奇心和想象力,不是成长和年龄让我们丢失了这些,是我们自己忘了,自己慢慢习惯了埋藏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关闭了心门,也许能抵抗消极的情绪,但是积极的情绪也会消失,会变得麻木。
就是该拥抱一切,不好的努力承受,好的就拼命享受,有情绪要合理发泄,而不是压抑,不论是喜怒哀乐。
哭是我们生来做的第一件事,哭都不会了,笑又怎么发自内心呢。
回到情节。
仍是12岁孩子的Bea,故作坚强,想通过否定自己孩子的身份来抵御痛苦和悲伤,但是重回奶奶的房子还是唤回了她童年的一些记忆,还有老爸这个充满想象力和快乐的角色,也在帮助她找回作为孩子的心态。
Bea开始表现的就是矛盾,过去的记忆想起来了,但是不多,所以虽然能看见IF,但又对IF入侵自己的生活,展现出大人般的厌烦,而对应她内心活动的Carl也表现出逃避和排斥。
这段开始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看完了发现原来是埋着伏笔。
Bea的演员,15岁时演12岁不算大问题,就是她表现疑惑时脸上总有一种压力感,不是我理解中的害怕或者迷茫。
电影最后说到,以前讲过的故事,在长大后常会回头质疑其中的细节,这时候Bea会提醒自己深呼吸,问一下自己,what if。
想象力和好奇心不足的现在,可能我会说的更多的是,if only没说什么蠢话,没做什么蠢事就好了哈哈哈哈,比起畅想未来,更多有些停滞在过去,也就导致,比起回想故事,反而会去质疑,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到底是真实存在过的,还是自己的幻想和梦境。
所以还是告诫自己要积极地想象和体验未知啊。
真人和CG结合,用真人电影拍孩子童趣的,国产的好像还真的不多,今年有部《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有点想看。
一个非常中规中矩的拼接电影😆美术做得很好,电影就是以一种很常见的非常普通的方式讲如何唤起一个不再是孩子的人的初心的故事。
故事真的很像怪物电力公司和各种迪士尼还有梦工厂电影的拼接,不过“if”们倒是蛮可爱的,尤其是blue,里面吐槽他的“friend”眼神不好,把它一个purple硬是叫blue的这段蛮可爱的。
中间女主被男主带到“if”的世界这一段场景倒是蛮可爱,一股子盗梦空间,红辣椒还有那个叫什么来着的奇幻世界的感觉,里面还缝合了心灵奇旅,精灵旅社还有寻梦环游记的概念😂总之这个电影看完之后并没有像其他观众那样的感动的体验,可能是故事太套路化了,节奏慢并且表现得方式也很生硬,小女孩的表演也不是很讨喜。
唯一有点可爱的是最后发现,其实男主也是女主曾经的“if”,外婆和父女俩告别之后,突然扭头对曾经被她遗忘的if说了话,还有女主爸爸最后被那个一直以来从未露过面的if绊倒之后,无语的喊了它的名字,这结局虽然有些生硬,不过倒是皆大欢喜,if们都重回了以前小主人的怀抱,成年人们也找回了曾经的初心。
(ps:什么时候出blue的玩偶,真的很可爱ing)
腐朽无聊到可怕,哪怕放到30年前都是极其难看的电影。节奏堪称灾难,我不知道导演是怎么从寂静之地2杰作式的平行剪辑沦落到这一部国产烂片式的尴尬煽情和肥皂剧节奏,难看到可怕,关键是想象力都如此陈腐,演员演技绿幕感可怕,真的太难看了,强烈怀疑导演是不是寂静之地呆久了当导演的魂被怪兽啃了。
一直特别喜欢“看不见的朋友”这个设定,但这一部一直让“看不见的朋友”努力去唤醒主人的设计看得我实在有点心累...另外情节取舍上很有问题使得节奏不太好,创造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朋友”却没多留点时间耍耍宝或一起解决个什么问题太浪费了,结尾的揭秘也并没给大家带来太多惊喜。
2.0。想象力丰富与想象力匮乏和谐共存。
碧,大概是小时候看死侍长大的……
大蓝这种块头的毛茸茸玩具定然能够俘获很多人的好感,孩子都有假想友,长大了都被丢掉,友友们都想重操旧业,最好能与前主人重归旧好,这样的设定想想还是挺美妙的,影片缺乏情绪的高点,虎头蛇尾,小女孩读懂了父爱,也读懂了假想友的陪伴。
编剧你出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女主可以一开始就看得到男主和一群IF的?
陪孩子去影院看的,我和她都看哭了,我更夸张,哭湿了两张纸。电影开头节奏有点慢。看完才发现原来配音的都是大牌呢。
RR还是更适合成人向内容,一和孩童演戏就真的不太好看,设定大于剧情和节奏。
真的很温馨,我其实很需要被这种片子时不时温暖一下。瑞恩·雷诺兹自从当爹了这几年真的都在努力在大银幕上为了孩子留下这种合家欢的亲子形象,这次看来是被约翰·卡拉辛斯基拉来的。即使长大成了成年人,我们也都需要童年那个记忆里的Imaginary Friend来带给我们力量,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会发现,他们其实一直都在。
寻找童真,一堆萌物唱唱跳跳的时候我要哭了,这是我想要的世界。最喜欢里面那个看电视的猫,太萌了
被电影名字骗了,居然是部儿童剧
节奏真的好差。开头半小时使了全身的劲儿试图醒着,结果还是睡着了。睡着前听到后排小男孩在说so slow。但看到结尾场子里的孩子和家长都鼓掌了。但感觉不好笑,有些莫名的忧愁,和很用力的煽情。我好困惑,太困惑了。
节奏确实有点问题,前半部很困,卡尔文的角色很容易猜,没有惊喜,最后结尾还是蛮好的,另外小姑娘的选角真的OK吗,搞笑是不搞笑的
一个人长大的标志,就是开始用心理解他人的处境,并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一部美国版的“千与千寻”。哭唧唧看了全场的是谁,是我!
好无聊的电影 很低幼 但又不是完全给孩子看的电影
或许是出于对卡拉辛斯基的高期待,观感令我格外如坐针毡。长大成人,儿时在你脑海中陪伴左右的神秘友友就一定要消失不见吗?影片有着很好的探讨方向,不同友友的造型设计,特效毛发制作水准也都很出色,但从叙事立场本身就出了问题。全片最动人的,是片末成年人与友友的再相逢,可全片的主视角聚焦在了一个12岁的女孩身上,把一个很好的延展方向拖回到寻常。而影片的画面风格,也与过度使用的嘈杂音乐对不上节奏,显得雷诺兹的表演非常跳脱。且卡拉辛斯基在《寂静之地》系列中擅用的jump scare手法,在这部片子里还一再使用,非常令人不适,情感完全无法代入。
帮被遗忘的幻想朋友重新建立与主人关系的故事。比较适合儿童观看。
看了快2000部电影才第一次去电影院,每分每秒都激动
一部被译名耽误的好戏。奇思妙想,令人打开尘封的记忆,重拾幼年的美好。编剧脑洞大开,令人眼前一亮,原来还有这样的题材啊👏比《玩具总动员》系列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多得派拉蒙的造梦能力,令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得以具象化👍结局女主角找回自我的转折,也是令人眼前一亮😄
5.5,头脑特工队里面冰棒那个幻想中的童年玩伴概念被卡拉辛斯基拿来拍了个合家欢特效电影,进入友友世界之后各种特效场景变化十分泡泡糖美学,赏心悦目但毫无营养,主题是希望成年人找回童真,比较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