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冢本晋也
主演:Cocco,冢本晋也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1
简介:喧嚣都市的一隅,单身妈妈琴子(Cocco 饰)和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大二郎独自居住在一间老旧的公寓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琴子备受精神问题的困扰,凡是在她眼前出现的人都会变成两个,她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神经恐惧脆弱到了极限。只有当她唱歌时,眼前的幻象才暂时消失。而与此同时,对大二郎的过分担忧与保护又让琴子的精神状..详细 >
破碎的剪辑与过度晃动的镜头仍可以让影片以极低的成本呈现一样的恐怖感,尤其是那个两个影像的设定。不过故事太抽风了,还总唱歌,受不了。
Cocco的声音与身体都是完美的
作家存在吗,孩子存在吗,我甚至觉得这是一个人的电影,一个活在自己世界的病人,眼里是双重世界,安静的让人心疼,爆发的让人心碎。 “我要变得快乐起来,让所有抛弃我的人都大吃一惊。”是真的吗。
男朋友说很久很久之前想给我看的电影,而且幸运的找回了收的DVD,看了他的第八遍,这次有我。他说,以前不了解我,怕我接受不了女主这种精神状态。我想,那害怕的就是你啊,现在了解我的日常了吧。
一个疯女人的内心自白,疯狂是甜蜜有时、恐惧有时、悲伤有时、跳舞有时。塚本晋也的电影一年看一部就够了,气血一年堵一次也就够了。
塚本拍了自己恶梦侦探的抽风番外,然后还拿到了威尼斯。
在心理状态正常的时候很难平静地欣赏这样一部"精神变态的电影"。可是片尾儿子去精神病院看望母亲的一幕却让我难忘。他手指敲着桌面直到母亲面前来吸引她的注意力,就像小时候母亲去看望他时做的那样;他认真折纸鹤送给母亲,温柔地说"我还会再来看你的,おかさん"这怎能不让人动容?
个人喜好
有铁男就该对应有癫女。精分被恰到好处的描述成“同时看见两个世界”,并通过正常叙事和实验影像表达了出来。至于是否传神到位,身边没有琴子这种人也就很难判断嘛,而作为恐惧癫狂痴女的观众如我,更可惜无法共情琴子可怕可悲的精神天地,也就进入不了导演的传达意图里。
「真實眼淚之可怖。」猶豫再三。你已經,在我的頭腦里死過上萬次,但再見你時依然會落淚。
这剧情配上这手持摄影,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很难受了
烂无可烂。
童真与暴力的对比。使用高清将要是三池化身吗?前半段还有些趣味,后面Cocco一开唱,暴力一来就直线下降了。
琴子是一部令人不安的独角戏,带有冢本晋也经典的手持镜头和混乱的剪辑,将偏执和精神问题暴露给所有观众,我真的无法确定女主角Cocco到底是不是在演戏,还是这就是她性格的一部分,每当她唱起了歌我会感到毛骨悚然,我会担心她就在下一秒失去理智,感谢冢本拍了这样疯狂的电影,真正的挑衅观众的电影,我无法忘记其中的一幕,那是在任何血腥的电影中都不常见的“我不是为了自杀,我只是想确认我还存在“
琴子的歌声和结尾处雨中舞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至于电影碎片式的剪辑,不断晃动的镜头,还有略显过火的演绎方式,不是很能接受。
实在是太喜欢了。这一次的手持摄像非常契合主题。剪辑、画面和情绪完全同步,在分裂的世界将快乐、绝望、以及自毁的情绪都无限扩大。Cocco演绎的很棒,能够很轻易地爱上她,与她共享苦楚与阳光。观毕以后,同题材的「生きてるだけで、愛」显得单薄而寡淡。爆头那里没忍住笑场了,导演大概不见脑浆不痛快。在第一次拯救破灭以后,结尾又迎来了第二次拯救,优柔寡断且意味不明。4
标记
叙事凌乱但是能看出很真诚。没看过几个cult这个导演的第一部就给我吓坏了。如果现实主义是叙事一个端点,那么另一头一定是荒诞。并非纯影像,因为那已抛弃了叙事。全程感觉好痛。
cocco与冢本共同的企划,cocco哼唱着故乡冲绳演歌,冢本说不再写小说了,似乎在表达一种极端的创作焦虑,不知道与311的时间关系,所以无法判断是否有311创伤的表达,冢本的电影不适合我,难以下咽,快要刷不下去了,目前这部观感最佳,好看!cocco是我最早在日影里关注到的歌手之一,表演也很厉害!
剧情简介写的好极了,比片子精彩得多。琴子的田中清太郎到底是幻象还是真实?一开始我不懂,看到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948755/,我有些领悟了,有些人只为了救赎而来,失去救赎感就会离开。P.S. 女演员演得非常真实尽兴,只是这部片子实在太小众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破碎的剪辑与过度晃动的镜头仍可以让影片以极低的成本呈现一样的恐怖感,尤其是那个两个影像的设定。不过故事太抽风了,还总唱歌,受不了。
Cocco的声音与身体都是完美的
作家存在吗,孩子存在吗,我甚至觉得这是一个人的电影,一个活在自己世界的病人,眼里是双重世界,安静的让人心疼,爆发的让人心碎。 “我要变得快乐起来,让所有抛弃我的人都大吃一惊。”是真的吗。
男朋友说很久很久之前想给我看的电影,而且幸运的找回了收的DVD,看了他的第八遍,这次有我。他说,以前不了解我,怕我接受不了女主这种精神状态。我想,那害怕的就是你啊,现在了解我的日常了吧。
一个疯女人的内心自白,疯狂是甜蜜有时、恐惧有时、悲伤有时、跳舞有时。塚本晋也的电影一年看一部就够了,气血一年堵一次也就够了。
塚本拍了自己恶梦侦探的抽风番外,然后还拿到了威尼斯。
在心理状态正常的时候很难平静地欣赏这样一部"精神变态的电影"。可是片尾儿子去精神病院看望母亲的一幕却让我难忘。他手指敲着桌面直到母亲面前来吸引她的注意力,就像小时候母亲去看望他时做的那样;他认真折纸鹤送给母亲,温柔地说"我还会再来看你的,おかさん"这怎能不让人动容?
个人喜好
有铁男就该对应有癫女。精分被恰到好处的描述成“同时看见两个世界”,并通过正常叙事和实验影像表达了出来。至于是否传神到位,身边没有琴子这种人也就很难判断嘛,而作为恐惧癫狂痴女的观众如我,更可惜无法共情琴子可怕可悲的精神天地,也就进入不了导演的传达意图里。
「真實眼淚之可怖。」猶豫再三。你已經,在我的頭腦里死過上萬次,但再見你時依然會落淚。
这剧情配上这手持摄影,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很难受了
烂无可烂。
童真与暴力的对比。使用高清将要是三池化身吗?前半段还有些趣味,后面Cocco一开唱,暴力一来就直线下降了。
琴子是一部令人不安的独角戏,带有冢本晋也经典的手持镜头和混乱的剪辑,将偏执和精神问题暴露给所有观众,我真的无法确定女主角Cocco到底是不是在演戏,还是这就是她性格的一部分,每当她唱起了歌我会感到毛骨悚然,我会担心她就在下一秒失去理智,感谢冢本拍了这样疯狂的电影,真正的挑衅观众的电影,我无法忘记其中的一幕,那是在任何血腥的电影中都不常见的“我不是为了自杀,我只是想确认我还存在“
琴子的歌声和结尾处雨中舞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至于电影碎片式的剪辑,不断晃动的镜头,还有略显过火的演绎方式,不是很能接受。
实在是太喜欢了。这一次的手持摄像非常契合主题。剪辑、画面和情绪完全同步,在分裂的世界将快乐、绝望、以及自毁的情绪都无限扩大。Cocco演绎的很棒,能够很轻易地爱上她,与她共享苦楚与阳光。观毕以后,同题材的「生きてるだけで、愛」显得单薄而寡淡。爆头那里没忍住笑场了,导演大概不见脑浆不痛快。在第一次拯救破灭以后,结尾又迎来了第二次拯救,优柔寡断且意味不明。4
标记
叙事凌乱但是能看出很真诚。没看过几个cult这个导演的第一部就给我吓坏了。如果现实主义是叙事一个端点,那么另一头一定是荒诞。并非纯影像,因为那已抛弃了叙事。全程感觉好痛。
cocco与冢本共同的企划,cocco哼唱着故乡冲绳演歌,冢本说不再写小说了,似乎在表达一种极端的创作焦虑,不知道与311的时间关系,所以无法判断是否有311创伤的表达,冢本的电影不适合我,难以下咽,快要刷不下去了,目前这部观感最佳,好看!cocco是我最早在日影里关注到的歌手之一,表演也很厉害!
剧情简介写的好极了,比片子精彩得多。琴子的田中清太郎到底是幻象还是真实?一开始我不懂,看到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948755/,我有些领悟了,有些人只为了救赎而来,失去救赎感就会离开。P.S. 女演员演得非常真实尽兴,只是这部片子实在太小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