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好读版《鬼裔》大概是近期進電影院讓我覺得最可惜的一部片,因為在詭異氣氛的營造上本片做的很好,飾演邁爾斯的小演員演的非常棒,尤其懸疑的部分也做的很好,可惜的是本片的劇本師偏偏要去碰自己不擅長的東西,一昧的希望解釋劇情,將晦暗不明的事情說的清楚,最後終於倒栽跟頭,不只逆轉力道貧弱,還毀了自己營造的氛圍。
拍鬼片的導演要比拍人的導演更了解人,因為鬼就是人性的一種表現,是人的我執過於強烈的隱喻,本片開頭一連串戲碼就讓人知道剁手狂中槍後倒地轉世到小男孩身上,因為在剁手狂倒地後身上的血痕與男嬰身上一樣的血跡分布已經告訴我們了這件事,而這正是本片敘事問題所在,既然這件事觀眾已經知道,那麼再來應該處理的事情是這樣一個事情會造成怎麼樣異於常人的情境,或者推翻影像給觀眾的暗示,使得觀眾發現原來男孩身上並無鬼魂作祟,而是男孩天性使然,然而本片卻一直執著在拍出「男孩身上有鬼魂作祟這件事」,影像已經告訴觀眾真相,裡頭的人物例如男孩的父母,卻還在糾結這是真的還是假的,於是這些多餘的段落壓縮到其他內容的空間。
於是觀眾就以一種過度清明的狀態在看整件事發展,使得影像上的懸疑與詭異被敘事上的清明與清晰給阻礙了,這樣並非無可救藥,如果本片對自己的核心概念呈現的好那也就罷了,那是關於一個男人住在男孩體內這件事,這個概念本身是有趣而且普遍的,因為每個男性都得面臨男孩與男人的抉擇,在生命中的某個瞬間之後,而父母也終將失去自己的「男孩」,那不只是身體的變化,更是觀點的變化,當然要走這部份的探討,「鬼魂作祟」就只能是一種「過於早熟」的隱喻,本片劇本負責人是有抓到這個部分的,天才兒童的智商與情商發展上巨大的差異,就是體內的兩個靈魂的鬥爭的隱喻,尤其導演其實有抓到在男人與男孩的兩個身分間,父親作為男人與兒子身體裡的男人的對立,所以當邁爾斯一如往常的握著母親的手要與母親玩瞪眼遊戲時,作為母親的女主卻感覺到強烈的不愉快感,邁爾斯不只是握而是摳著她的手,另外就是邁爾斯晚上到母親床上要與她共枕眠時,女主也並未回應他的要求,卻也拒絕不了,於是邁爾斯爬上去躺好後,再次的不安份的撫摸她的肩膀等等日常細節……這些細節恰好是本片拍的比較好的部份卻很快的被暴力橋段給取代了。
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比起暴力,性更容易被社會給禁止?
這體現在人類社會的各種審查制度上,比如我們最熟悉的電影分級制度,只要有一點點的性你的級數就會被提高,而暴力卻可以跨越各集,反過來說暴力是可以被「無害化」的,比如喜劇裡一個人拿棒子敲另一個人的頭,但「性」卻無法「無害化」,這甚至不見得涉及裸露問題,反倒是說裸露在其被視為「有害」時,都是因為其涉及了性。
於是我們有了一個可笑的看法,對於那些裸體的雕像或繪畫,竟然得以能不能激起觀看者的性慾來進行分級了,之所以會如此,因為當我們從權力的角度來看,性與暴力作為對權力的侵犯,前者大於後者,人類文化裡作為禁忌的「亂倫」並非是以生物學為基礎來規範的,相反地在生物學前它就作為規範,與社會的穩定性相關相連,因為暴力不過是暫時性的取消權力秩序,性卻是改變權力關係,沒有以性為依歸的暴力終究會煙消雲散,而性本身卻可以使暴力更加綿延,性把暴力的結果給延長了,所以戰爭總伴隨著強姦,殺掉男人,姦淫女人,屍體會消失,子嗣會綿延。
毀滅伊底帕斯的並非他知道自己殺了父親,而是他知道自己幹了母親,父親的屍體早已煙消雲散,母親與他的子女卻活蹦亂跳的體現著罪,所以他用暴力瓦解了性的結果,他戳瞎自己的雙眼,並打算殺掉自己的母親與妻子。
而《鬼裔》也受著這樣的規則給統治,所以我們看到被鬼操作著男孩的身體做出各種暴行,這些暴行的目的都是掌控性對象,母親、學校、學校女同學、逃跑的生還者……這些暴行渴求的是對於對象的統治,而要統治對象,對象就必須存在,於是重點不在於殺害,而是擁有,殺害只是慾望滿足或失手的後果而已,殺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殺害對個人權力的侵害,關於生活的權力、關於生存的權力、關於選擇的權力,簡而言之「存在」的權力。
《鬼裔》的問題在於,太多的解釋,又總是話語上的,電影的功能之一在於一種對現實的再現以及可能現實的呈現,而如果是不現實的,也能從呈現「真實」著手,當電影本身已經有了很好及普遍的前提,關於男孩身上的戀母傾向與踰越,玄之又玄的宗教解釋在此就成了多餘且煩躁的情節,觀眾期待的是「現象」而非對於「現象的解釋」,當然解釋也不是不行,但在娛樂中解釋則必須如假面魔術師解釋魔術一樣有趣,電影後半段電影彷彿要轉向母親要與鬼鬥智,她還勝卷在握的似乎有更大的計畫與視野來贏回自己的孩子,並要老公協助實行自己的計畫,但到電影結束我們看見母親的計畫時該計畫卻一點都不令人有鬥智的興奮感,轉折粗糙且任意妄為,模糊的地方不夠模糊,清晰的地方不夠清晰,劇本智商不夠高的情況下又要鬥智導致結局在令人譁然的情況下到來,觀眾不是震撼,而是傻眼。
2019年,惊悚恐怖电影《神童 | The Prodigy》上来就涉及剧透了 要不没法讲了。
挺水的电影,也是是同类的题材还是比较多的,比较2018年的《坏种》,这个电影是男版的再加一些灵魂转世的题材。
又不像《 丝黛芬妮》那样霸气,可惜了。
小演员的演技非常棒,必须点赞,给影片增色很多啊,基本撑起了整个电影,至少可以加一颗星的说。
其实有了孩子的父母都非常明白的一点 就是。
你自己什么样的基因,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母亲的三观还是有严重的问题的,后半段的剧情简直崩坏了,其实这个剧情也算是比较靠近《孤儿怨》的。
如果你非要算在灵魂转世上 还真的挺牵强。。
8岁以后必然吞噬另一个灵魂?
完成心愿就会离开?
你又不知道他的心愿。。
一个变态的心愿。
你要理解了,你也是连环杀人狂(好像是武林外传的梗)父亲的角色也是挺迷的,还有那个医生挺弱啊。。
比较BUG的一点是,如果小男孩不是自己的时候没有记忆,那为啥他自己主导身体的时候,变态有意识?
到最后甚至可以随意切换也是挺无解的说。。
真的完美的伪装。
虽然恐怖的点就是披着羊皮的狼,但是等狼长大了,也就那么回事了。。
这东西怎么藏?
满屋的证据。。
对了,海报的设计不错,还有男孩那个画着骷髅的妆也还是要点赞的说!
---我是手手的分界线-推荐指数:★★☆(5/10分),三观不正的母亲和落下神坛的娃娃。
在手机上看完了这部恐怖片――《神童》不得不说,里面的小男孩真的很帅😎,我喜欢,但他的表扬却令人肉麻。。
太邪恶了!
一部单纯的心理恐惧片,里面主要是再讲前世今生(好老套)。。
恐怖画面不多,但都把我吓到了,真的很吓人,比如小男孩跑进妈妈的怀里走到影子里走出来变成一个大人抱着妈妈的头那一幕确实把我吓得够呛。。
总的来说期望太高,不适合胆大的看,胆子小的可以看看那。。
这部电影表面上是惊悚片,实际是一个寓言,说的是母亲溺爱的危害。
不但害了孩子的父亲,还有自己,而且祸及别人。
作为一个母亲,竟然溺爱到替孩子杀人,以为这样就可以找回自己真正的孩子,其实是越走越远。
母亲这这里没有了理性,当孩子说不论我做什么你都会永远爱我吗的时候,母亲说会,教育就没有了原则,理性就消失了。
母爱之上就有没有了善良是非正义。
只想对于那些评论母亲自私三观不正的人说一句,当你们有了孩子,当他出现问题时,你能下得了手杀他的话,我绝对服你。
整片其实看完很不错,孩子父亲在送孩子去往特殊医院时一边哭一边诉说其实我们还是爱你的,母亲为了挽救孩子的灵魂去找那个幸存者,听到那个幸存者也有个儿子的时候就下不了手了。
即使是在最后母亲听到儿子的灵魂早已不复存在了,她也没扣动手枪,如果那个猎户没有出现,我觉得母亲也不一定会真的打死儿子,毕竟这个人和自己相处了八年,是自己怀胎十月生出来的,而且万一里面的那个转世灵魂在骗自己呢,万一自己儿子的灵魂还是存在一点的。
这就是父母的想法,他们总是想尽办法去拯救孩子,而不是孩子一有问题,就将他扼杀在摇篮里。
如果每个父母都变得评论里的人希望的那么“无私”,那世界上很多儿童估计都活不到成年。
没想到几年前随意写的影评,有这么多人评论,有人骂我,也有人支持我。
时间太长,我已经不太记得这部电影的具体情节,但不知道为啥还是会清楚记得当时如何揣摩这位母亲心理的。
到了豆瓣上,看见一篇影评,偶然间气愤地写下了这篇《细细看来,不觉有问题》,没想到会有人看见,还会为它争论。
几年过去,心态也不一样了,回过头来看这个影评,突然想起最喜欢的两部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和《我们与恶的距离》我记得与恶里也有这样一对父母,他们的儿子是个凶残的杀人犯,但是他们不知道。
知道以后,他们痛苦万分,那时有一句让我一直印象深刻的话,有谁想花二十年去养一个杀人犯,当然不排除有的父母就是变态,就想造就另一个变态。
但大多数人都还是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吧。
你孩里面的父母总是把自己的爱强加于子女的身上,妄图将子女打造成自己心目中的完美模样,听从自己,不以反驳,却也因此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抹杀了他们的无数可能。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就像孩子都是爱父母的,这就是一种相互的关系,除非这种爱有一方断掉了或者是一开始就不曾给予,那么另一方也会慢慢撤回。
如果把电影里的母子关系换成父女关系并倒转。
你的父亲被恶魔控制了,你真的下的去手吗?
并不是有了孩子就会失去自我,而是亲子关系大多如是,陪伴已久,最为相信,血脉相连,如果不是亲眼看见他害人,会不会自欺欺人,没事的,他没有伤害人,他还是我记忆里的那个父亲。
我就曾幻想过如果有一天我的父母都不在了,我会如何,可悲的是,我想不出我的未来,因为我的存在似乎是因为他们。
(我才二十几岁,没有结婚,母胎solo,只是对亲子关系有所感触,才如此写的)恕我做不到龙应台的目送,大概父母死后,我也会去陪葬。
就像他们常说的他们活着是因为我,我活着也是因为他们。
人生苦短,痛苦之事,十之八九,总得找点理由,找点乐子。
说到这里,大概显得自己有些软弱了,或许就是因为我是这样一个喜欢逃避的人,所以才会把电影里的女人想成这样一个逃避的人吧,所以逃避的后果是事情不断扩大,无法挽回。
但却还抱希望,想要拯救亲人,哪怕是去杀无辜的人,确实不是个好人(苦笑),但想到中国的人血馒头故事,这种事不是很多吗,哪里又不正常呢?
只是不应该发生的但是发生了,大家知道不应该是件好事。
可也要知道没人能拯救谁,就像年幼的孩子是很难拯救被家暴的母亲的,在家里的父亲是看不见在巷子里被施暴的女儿的。
总想为谁承担痛苦,总想拯救谁,也许最后只会弄巧成拙吧。
我记得有部电影里父亲劝女儿去报警,结果强奸犯无罪释放,女儿自杀,父亲痛苦的说她自杀不是想报复警察也不是想报复那个强奸犯,而是想报复我,她那么信任我,可是我却辜负了她的信任,没带给她公平。
我还记得有部电影里连环杀手因为看见母亲总是被家暴无能为力所以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也许先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才不会那么悲哀吧。
可是人性是自私的,也是自大的。
父母妻儿,皆是如此,所以才有护短一词,为了身边的人去冒险,很多故事无不皆是如此,只是将一些人刻画成呆板的反派脸谱,而真正的人却并不是全恶的。
大家总觉得自己不会是那么一个,不会是最不幸的,也不会是最幸运的,自己的父母很善良,不会伤害人,我可以拯救他们,可事实上连自己都可能拯救不了。
所谓生活,没有爱情,那便是亲情,因为是人,所以七情六欲很难摆脱。
魔鬼一说正如封建迷信,我们真的可以不带情感立刻相信吗,相信一个几岁的孩子是一个可怕的魔鬼而不是一个有精神病需要治疗的人?
当然我也可能太较真了,只是电影而已,只是故事罢了。
写到这里,感觉自己已经有些胡言乱语了,希望诸君不要因为我一时气愤写下的影评而争论不休了。
《神童》(The Prodigy)是一部立意不错,但执行普通的遗憾之作。
故事在线,逻辑顺畅,悬疑不俗,惊悚有料,可整体过于平铺直叙,鲜有亮点。
影片给人的感觉就是,始终在令人兴奋的高潮点上犹豫不决,难以突破技巧的天花板,给人鸡肋之感。
影片故事讲述年轻夫妻终于如愿以偿的生下了儿子Miles。
Miles在智力上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周边的人都把他当做神童。
母亲也为儿子的天赋感到骄傲。
可好景不长,Miles年岁越大,越发怪异。
不但饮食口味大变,连性格也变得暴躁起来,有时候判若两人,甚至做出虐杀动物的恐怖行径。
Miles的母亲在医生和神徒的提醒下,渐渐发现了Miles身上不可告人的秘密。
影片并没有打算在身份问题上深埋悬疑。
在影片第一幕就用交叉剪辑的方式暗示了Miles的诞生与被警察击毙的杀人凶徒Edward的死纠缠不清。
神徒暗示,Edward的魂附体在了Miles身上。
Miles八岁之后,可能无法在逆转,精神力更为强大的Edward可能完全占据Miles的躯体,把其灵魂永远驱逐在外。
西方影片少有的在故事中涉及东方轮回的思想,《神童》将西方灵魂和东方轮回融合,建构了自己的逻辑体系。
故事虽然和去年大热的恐怖片《厄运遗传》,以及之前的《坏种》、《孤儿怨》等“恐怖儿童”题材略有同题,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地方。
《神童》的叙事四平八稳,最大的悬疑放在8岁男孩Miles的“真身”上。
随着故事的发展,神秘现象的不断发生,母亲越来越难以判断究竟眼前的儿子是Miles还是杀人犯Edward在控制。
最大恐怖点在于,很多时候,看似天真善良的小孩可能是成年的杀人犯故意伪装而成。
天使的面庞下,藏着一个邪恶的灵魂,实在是令人不寒而栗,细思极恐,焦虑难安。
因为“附体”的情节设置,让《神童》的主题不光讨论“人性本善”或善难抵恶的侵蚀,而是还有一个延展和拔高。
影片发展到第三幕,悬疑点揭露待毕。
母亲已经知晓了Edward对于儿子躯体的控制,但她坚信只要Edward完成了多年之前没有完成的杀戮后,就会满足的离开,把身体还给儿子Miles。
于是她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帮助Edward杀死多年之前逃走的女子。
这个决定引发了影迷的激烈讨论。
知道自己的儿子是杀人犯,选择报警还是纵容,甚至变成同伙。
母爱的底限,母爱与溺爱的一线之隔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结局走向。
《神童》也给出了一个非常低落,非常残忍的结尾,透露出主题上的悲观,还给出了一个令人惊悚的循环。
其实Edward的设置放在现实中不过是一个“成长”的隐喻。
《坏种》相信“人性本恶”;《孤儿怨》认为恶不分年龄和外貌,相反外貌可能有时候是恶的最好隐蔽;《厄运遗传》则把恶丢给了家族和血统上,认为上一代的恶会影响下一代的心灵成长,将悲剧延续到后代身上。
《神童》综合了以上部分观点,更加侧重挖掘父母在发现下一代恶意成长时的反应,是及时劝阻,大义灭亲,还是助纣为虐。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想花费多年时间培养一个杀人犯,但有时候溺爱种下的因,会结出暴虐果。
影片中,母亲做出的选择,就导致了自己和Miles无法挽回的悲剧。
《神童》略显遗憾的是,恐怖和惊悚场景都有,但不够突出,悬疑程度只能算普通,并不能让人有惊讶之感。
在主题上虽有递进,但影片很多不错的细节并没有加深,仅仅为了悬疑制造戛然而止。
Miles恶的成长其实并非恶灵附体那么简单。
作为高智商儿童的他,在情商上的缺陷被父母和大众所忽视,他的聪明掩盖了所有的缺点,而缺点不经过修正就会演变为恶习,怪癖,导致不可控的性格发展。
另外,Miles对于母亲的依赖表现出明显的恋母情节,这也导致他与父亲的决裂。
影片也表现了Miles从对立到弑父的心理病态场景,但这种对立却没有明确的来源,也没有展现这种变化,依然沦为渲染氛围的情节辅料。
这些模糊不清的地方依然是剧本打磨的问题。
《神童》有着不错的故事基底,只是在讲故事时策略老套,新意缺乏,稍显遗憾。
最后必须说下,影片中饰演小男孩Miles的少年演员杰克逊·罗伯特·斯科特。
他在大热的恐怖片《小丑回魂》中就有不俗的表现。
又在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肤色》中担任重要角色。
年仅10岁的斯科特表演层次丰富,远远超越同年龄阶段该有的成熟和多变,前途不可估量,是典型的天才型演员。
我承认被这部电影吓到了,电影的恐怖气氛浑然天成,看似人畜无害的小男孩随时变身致命杀人武器,简直防不胜防。
记得以前有人说过:小男孩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生物,因为他们有好奇心,有行动力,有破坏力,最重要的是他们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这部电影再一次提醒大家:珍爱生命,远离小男孩!
开始剧透,没看过电影的可以绕过:**************************************故事的理论基础其实就是转世投胎,这应该是佛教的概念,对我们亚洲人来说非常熟悉,不会像电影里的美帝人民那么不可思议、大惊小怪。
前世的男子是个恋手癖的杀人魔, 是个匈牙利移民,喜欢绑架年轻貌美、手好看的女子之后,残忍地把她们的手砍下来,然后灭口,杀人无数(手好看还有罪了?!
好吧,我承认我罪该万死)。
就在最后一单的时候,受害者逃跑了,东窗事发,警察赶来将他击毙。
奇怪的是,男子知道自己被重重包围,却一丝不挂地从自己家里走出来,手上拿着刚刚砍下来的那只手,张开双臂任凭警察把自己打成马蜂窝,难道这是转世的SOP吗?
必须赤身裸体挂掉?
与此同时,一个白人女子刚好生产,男子顺势投胎,太有效率了。
生下来的男孩跟他的前世一样是阴阳眼(两个瞳孔颜色不一样),成长过程中表现出超高的智商和诡异的举动,从此开始他开挂的新人生。
妈妈当然很爱这个儿子Miles并引以为傲,但是Miles爸爸对他就没那么宠爱了,甚至有点严苛。
转眼Miles8岁了,行为越来越暴力,妈妈无意间发现他晚上说梦话,说的是一些凶狠的神秘语言,这种语言后来被证实是匈牙利语,翻译过来是“我要把你的眼睛挖出来然后看着你死,你个荡妇”,机智的妈妈随手录了下来,还被突然醒来的Miles吓了一跳,说他只是做噩梦而已,然而Miles却说那不是噩梦,而是很愉悦的梦,没想到这句话最后竟成了他的破绽,心理医生据此发现了他的秘密。
Miles暴虐的前世人格越来越凸显,比如拿管钳暴打男同学,虐杀自己家的狗狗,最终让妈妈起疑,把爸爸惹毛。
妈妈本来不相信心里医生告诉他Miles是杀人狂转世的事实,直到爸爸差点被Miles搞死,奄奄一息剩下一口气。
妈妈想帮Miles的前世完成遗愿,天真地以为杀掉那位幸存者,Miles体内的恶灵就会自动离开,没想到MIles在她犹豫之际自己动手了。
妈妈发现Miles的身体已经完全被恶灵占据,无法感化,在追杀MIles的关键时刻,却反被一个见义勇为的老大爷杀掉。
从此,Miles被新的家庭收养,又盯上了一双好看的手。
**************************************整部电影,跳脱鬼上身的设定,简直就是熊孩子的真实写照:淘气任性,无法无天,惹事生非,最后坑爹坑妈,然而,没有人能管得了他,弱势的保护色让父母对他也束手无策。
到底谁能来管管这些熊孩子?
Miles的扮演者杰克逊·罗伯特·斯科特 Jackson Robert Scott是去年大热的《小丑回魂》里的弟弟,当时就觉得他是个有故事的小男孩,在这部电影里果然演技大爆发,特别是那些少儿不宜的台词和暴力的虐杀场面,不过这真的不会对他的心里造成阴影吗?
另外,Miles前世上身的时候,我脑子一直浮现《咒怨》里的俊雄,阴影挥之不去。
电影比较深的的记忆点就是小男孩的脸时不时的变成一个中年男人的脸,细思极恐。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特别是对于喜欢寻求刺激的恐怖片爱好者。
看完一顿气,心里有毛病吧这编剧。
片名完全是标题党,还神童,恶灵差不多。
这编剧估计多少心里也不太平衡!!!
看完一顿气,心里有毛病吧这编剧。
片名完全是标题党,还神童,恶灵差不多。
这编剧估计多少心里也不太平衡!!!
看完一顿气,心里有毛病吧这编剧。
片名完全是标题党,还神童,恶灵差不多。
这编剧估计多少心里也不太平衡!!!
看完一顿气,心里有毛病吧这编剧。
片名完全是标题党,还神童,恶灵差不多。
这编剧估计多少心里也不太平衡!!!
看完一顿气,心里有毛病吧这编剧。
片名完全是标题党,还神童,恶灵差不多。
这编剧估计多少心里也不太平衡!!!
在影片的最后,男孩(侵入者)说在妈妈答应会永会爱他的那天晚上就消失了,我又回过头去看了一下,在诊所催眠时,男孩(本体)与侵入者作斗争,在沙发上留下了名字.这是否矛盾了,既然已经消失,也就是被杀死了,怎么还能再回来?
只能理解是催眠的效果吗?
在影片的最后,男孩(侵入者)说在妈妈答应会永会爱他的那天晚上就消失了,我又回过头去看了一下,在诊所催眠时,男孩(本体)与侵入者作斗争,在沙发上留下了名字.这是否矛盾了,既然已经消失,也就是被杀死了,怎么还能再回来?
只能理解是催眠的效果吗?
声音好软好可爱啊。
所谓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个很可能的解释是,天才比普通人体验得更多,以此获得快乐的阈值也越高,平凡的事物已经不能激发他的兴趣了,因此采取更极端的行为来获得生命的意义。
当然该片不是关于天才和疯子,反而是很荒谬的轮回,而且灵魂会侵占身体。
故事设定和发展都非常恶意,有执念的变态能够转世,而纯真的男孩被变态战胜,更过分变态被满足愿望后却不离开,还要继续祸害,看不出任何希望,也看出任何意义。
故事中不是没有抉择,也不是没有情感,但在这样的设定和叙事下,这些抉择和情感都丧失了真实感。
-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