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个片子英文片名不应该叫golden job,应该叫kill bill,五兄弟炫酷吊炸天的开场让人心潮澎湃,忆当年豪情万丈,说实话我是冲着古惑仔来的,大部分观众应该都是,毕竟都是过了气的老明星了,没情怀的可能不会买票来看,剧本毫无亮点可言,台词很多都让人觉得尴尬,可能是因为版权的原因片子对矮骡子只字未提,但是感觉导演无所不用其极的想把古惑仔这个IP套进来,可是黑社会洗白了,矮骡子不砍人改用枪了,除了原班演员和友情岁月之外完全找不到当年租带看古惑仔时的感觉了,古惑仔是港产片黄金时代的产物,年轻躁动,兄弟情义,刀光剑影这些元素造就了一个光芒万丈的IP,由于资金和市场的关系,港片已经难复当年之勇,和大陆广泛的合作不光让港片没了“港味”,甚至还染上了一股地沟油的味道,佘诗曼的角色更是让观众一头雾水,没了细细粒的风采,还有种TVB的既视感,女主角的出场只是为了让男主人公人物更饱满,角色本身毫无意义,严重的女性具象化,比起剧情,枪战和飙车场面明显是另一个档次的,看的出是请了比较专业的团队来做,整个片子卖的是一个情怀,其实我也愿意为情怀买单,就因为情怀,也就是因为那些年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有了这么一个归宿所以我给这个片子打个六分,讲真如果把主题曲和主演换掉,这个片子连三分都不值,因为导演和编剧毫无诚意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对谢天华抢了多少黄金带着大大的疑问?
不是只抢了一车吗,中间花了那么多,后面又是买岛买人(一整支雇佣军),怎么感觉黄金不见少,反正越来越多?
难道时间放久了,黄金生黄金了???
不好意思,豆瓣不让发短评,上面的字数又不够,只好复制来凑数了,请见谅…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对谢天华抢了多少黄金带着大大的疑问?
不是只抢了一车吗,中间花了那么多,后面又是买岛买人(一整支雇佣军),怎么感觉黄金不见少,反正越来越多?
难道时间放久了,黄金生黄金了???
首发在rouwanxiaomian公众号上被标题吸引进来的就自动留言点赞好了,至少让我统计一下标题的力量。
对于曾经是靠研究香港电影毕业的我,最近几年的香港电影我是几乎不看了,至少是不会主动选择在电影院去看港片。
这几年的香港电影尤其是CEPA之后的香港电影,除了炒情怀这碗冷饭也没剩什么东西了。
以至于,现在我一听到港片就会不自觉蹙眉。
较之以前,对于电影的内容,我已经不再那么关注。
现在去电影院看电影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社交活动。
朋友聚会,酒足饭饱后去看一场电影消消食。
相亲约会,为了避免没话说的尴尬气氛也可以去约一场电影。
当然如果有好看小哥哥相伴,那就更是要约一场电影拖延一下和小哥哥亲近的时间。
尽管,在我这里看电影的形式已经大过了电影的内容,可是遇到烂片我真心坐不住。
有多少电影人在兢兢业业的工作,希望把自己的作品推上大屏幕,但他们中也只有小部分人能成功,大多数都做了分母,而我也是分母之一。
所以我希望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当我坐在电影院的时候,能感受到创作者对观众的尊重和对电影这类艺术的崇敬之心,而不是隔着屏幕能闻到的钞票的味道。
黄金兄弟是什么鬼?
古惑仔的冷饭你们还要吃多久?
几个曾经在青春期时影响过我们世界观了一队人马,现在已经到线雕都无法拯救他们垮掉老脸的时候了。
我还记得青春的样子,胶片也记录了那些你们曾是少年的时光,这些我都记得。
可是一把年纪了,你们还不顾观众的感受,在大屏幕上一手抓着情怀不放,一手伸向观众的口袋要票房么?
这样真的好么?
要做电影就好好做,最起码给我好好讲一个故事。
一开始就绑架人质搞枪战,我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郑伊健就跑到非洲去和佘诗曼谈恋爱。
两个人加在一起都快一百岁的人,还在玩河边光脚撩水的戏码。
先不说佘诗曼的TVB感太强烈,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佘诗曼要坐下来脱鞋脱袜光脚撩水,郑伊健连脚带鞋就下去了。
我觉得这个时候,可能郑伊健本人都能感受到我的尴尬。
恋爱没有好好谈,为了非洲难民的平安幸福,郑伊健决定去偷药。
好,为了药就跑到布达佩斯去了。
(布达佩斯的美我是领略了,不过什么药一定要去布达佩斯偷?
)在布达佩斯找到了抚养他们成人的曾志伟,大家玩了一票公路大劫案,各种飞车加直升机,最后搞定的还是在隧道里面的限时任务的梗。
这种在隧道里通过偷梁换柱搞定的戏码,散见于目前已经900多集的名侦探柯南动画片中。
我不批判故事里用老梗,毕竟有些老梗还是经久不衰的。
不过我们能不能在用老梗的时候稍微捋一捋逻辑?
我就不明白了,都能动用直升机去监控药的走向了,你咋就不能多来几辆车跟着?
你是缺钱、缺人还是缺脑子啊?
好了,毫无意外,任务顺利完成,最后一分钟反转。
陈小春说感觉车很重,大家就去打开了箱子,没有悬念肯定不是药,如果是药这戏就真真演不下去了。
满满的一箱金条,是谢天华骗了大家为了钱串通了老外,吃里扒外劫走了黄金。
好了,大家开始尬戏了,一会儿讲童年阴影,一会儿讲做兄弟讲道义,一会儿又冲动开枪伤了曾志伟。
虽然盗亦有道,但是在追兵还没有搞定之前,我们能不能先跑出去再吵架?
大家吵了几分钟,追兵在把直升机换成了汽车,堵过了高峰期又等了几个红绿灯之后终于来了。
既然对手来了,那么大家开始枪战吧,我还没分清楚谁是谁,郑伊健就开着闯进了警察局。
然后,他坐牢了。
蛤?
中间穿插几场郑伊健在牢里被人打过得很辛苦的戏,另外一边他的好兄弟在贫民窟里自我惩罚不洗澡陪他坐牢。
等等,你宁愿陪坐牢也不愿去看你的好兄弟?
而且你的自我惩罚是什么?
留胡子不洗澡?
然后故事极其平淡的说郑伊健出狱了,林晓峰去接郑伊健说,见你在牢里过得好好的,烫好的大波浪也都还在,不如我们又去搞事情吧。
郑伊健说,不!
在搞事情之前我要先去日本泡个温泉。
是的,大家就去熊本泡温泉了。
在熊本大家又在一起回忆了一下大家曾经在一起的日子,几个孤儿没人要,曾志伟像亲爹一样照顾他们,陪着他们一起成长。
这种温馨的家庭戏就跟港剧里的下面梗一样,也是经典的老梗,但是编剧和导演能不能稍微给我点儿前戏让我做好心理准备?
这莫名其妙的亲情戏,我真心理解无能。
也不知道是不是郑伊健的大波浪太长太卷,每次他一笑我就感受到来自老母亲的慈爱。
总觉得是他和曾志伟一起抚养了这几个不省心的中年男人。
我以为他们在日本要干什么,结果是找了几个老爷子一起来酿酒,天啊,那个画面之美。
让我仿佛看到了电饭煲的广告,一瞬间感觉大家都变成了村嶋孟,好想在电影院来一碗大米饭啊。
啊嘞嘞不对不对,这个不是电饭煲广告也不是煮饭仙人的宣传片,他们是黄金兄弟,他们是要去抢黄金的!
好了,熊本风光领略过了,松垮的肉体也见过了,终于可以去抢黄金了,再不抢黄金片子就要结束了。
不行,导演说在抢黄金之前我还有一场车震,不对,是车戏没有拍!
总之,制片人的钱没有作完之前我们坚决不去干正事。
于是他们找到了张宇,张宇是谁呢?
就是这个黄金最原来的主人,他为了要回黄金又去找古惑仔兄弟,给他们提供装备和钱。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这果然是江湖,明明自己什么都有,却偏不自己做,就要找当初捅娄子的人那帮子人来搞事情。
好,装备有了,但是还没有车,于是他们就去车展上搞事情。
然后莫名其妙来了一场车震的戏,把车震废了大家开心了,结果谢天华却不在车展上,他杀了个回马枪回家把曾志伟干死了。
看到这里你们混不混乱,尴不尴尬?
最尴尬的不是这个,是谢天华又在这里讲了一次童年阴影、兄弟情、家族情谊。
演员演得很投入,我却越看越尴尬,下次要搞这种情绪爆点的时候,能不能提前打个招呼?
就算你不给我铺垫前戏,我自己去酝酿酝酿也好啊。
接下来,我看了看手机回了几条微信,曾志伟的葬礼结束了,郑伊健的大波浪被大雨冲直了。
他们终于可以去抢黄金了。
四个人约着去黑山抢黄金,整个的过程就是真人CS,大家脑补一下就够了,实在不行你再加点儿吃鸡的画面就差不多了。
抢黄金这点我也是一头雾水,我的娘亲,虽然讲故事需要想象力,但是咱们别乱来好不好?
你莫名其妙去坐牢了这么久,这些黄金就算找代购人肉帮你带货也都早就秘密转移了。
居然还在黑山找了风景优美的小岛,用防弹玻璃隔离,在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
你是要干嘛?
我家大门常打开,欢迎你来抢黄金么?
最后的结局就是兄弟打死了兄弟,郑伊健一直心心念念要给佘诗曼送的药,结果谢天华一直悄悄的在提供。
整部片子我看下来只有一个感受:我裤子都脱了,你居然让我看葫芦娃?
在百年来的电影史上,香港电影都是一股倔强生长的力量。
港片历史上烂片无数,但是也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拍出了至今都能让人热泪盈眶的好片。
香港电影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时代,仍然是无数电影人们的青春。
香港武侠片中的家国叙事、家庭剧里的市井温情、文艺片中关于时间和生命的咏叹。
这些都构成了香港电影蜿蜒绵长的生长线。
这几年内地电影的不断发展,CEPA的签订,大批香港电影人跟随着资本的力量北上作妖,不,是北上拍片。
但是广阔的市场,和源源不断的投资并没有促进东方好莱坞的发展。
这几年的港片每况愈下,有些人说是合拍片的问题,有人觉得是港片自身的问题。
学界唱衰香港电影,“香港电影已死”这样的话语,似乎已经为港片盖棺定论了。
学界一直在呼吁要守住香港电影中的“港味”,可“港味”究竟是什么?
是恐怖片中龙婆的脸?
是成龙片子中的插科打诨?
还是在红绿蓝大块色调中王家卫不缓不急的絮絮叨叨?
作为一名内地观众,我心中的“港味”是过去遥不可及的瑰丽奇炫的梦,是现在无可追忆的青春。
“港味”对于内地观众来说似乎从来没有真切的存在过,有可能只是记录在盗版碟里遥不可及的世界。
我眼中的香港电影是骨骼清奇的,无论是对严肃生命体的反思或者对于家国历史的叙述,香港电影总是在家长里短中给你娓娓道来。
经典的香港电影是接地气的,这种接地气被好多学者解释为因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导致的对中原母体文化的遥望。
可我更愿意把他理解为,穿插在商业叙事套路中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香港经济的发展和电影的商业化进程都早于内地,上世纪60年代香港电影工业进入到规模化的制片厂时代,并在80年代发展到顶峰,虽然90年代受到来自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影响,香港电影逐渐式微但余温尚在。
好多内地观众,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通过校门外、胡同口的盗版碟开始接受香港电影的洗礼。
我认为电影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感情输出,电影需要在放映时收获到来自观众的情感交换,才能真正算得上一起完整的放映。
所以当学者们用“离散”情节和殖民意识来阐释香港电影的时候,这些因素不仅仅存在于电影的创作者心中,也存在于每一个观影人的心里。
我们又何尝不是带着“离散”的心境来看待香港电影的?
当经济不够发达的时候,我们通过香港电影看到了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有这样一个灯火摇曳的商业化社会;当思想还不够开放的时候,我们通过电影看到了与我们同根共祖的香港竟是这样来对待生活。
在那个离我们不远的年代,香港电影用有别于我们却又似乎相似的方式述说着自己的生活,但在表达情感时却跟我们一样的浓烈。
对家、国、民族、道义的理解一致得不得了,感情浓烈到化不开,所以当演员们在电影里每每讲到中国人、一家人、兄弟情这样的概念时,观众和电影创作者透过银幕、跨过空间的隔阂,在时间的另外一头心意相通。
这样的情感表达是动人的,可如果这样的情感表达被生搬硬套成了想要绑架观众情绪的工具时就异常丑陋。
我经常说任何感情一旦勉强就会变得面目狰狞。
我不是说不可以讲兄弟情,我也赞成好兄弟有今生有来世。
但是如果这样的情感点被外化成没有任何情绪内核的符号,那么这一切就变得无比空洞。
今生不是兄弟间无意义的眼泪,来世也不是对未来的空头支票。
我们生活在当下,电影是,故事也是,如果下次还有谁想要再来盛一碗情怀的冷饭的时候,请记得至少先让我看到你讲故事的诚意。
作为一个没有看过古惑仔的观众来说,或许没有体验过那种情怀,那种兄弟情。
看完这部《黄金兄弟》,我才想要去把古惑仔系列去补一补。
看完这部黄金兄弟,让我惊讶到了,兄弟情谊原来可以好到这种程度。
到最后的潸然泪下。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很棒的,将兄弟之情、兄弟间的义气表现了出来。
其实,对于兄弟情,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一般来说呢,如果不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情,基本上都是几个社会小青年,打打杀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
也就是这种兄弟情的培养都是在不良社会风气下产生的。
不良的社会风气有时候真能带动这种情感的产生,毕竟兄弟情都是在接近绝望、接近死亡、接近破碎的状态下一步步培养出来的。
还有就是,对于生活的窘迫、无助也会让这样的兄弟情更加的坚固。
就如片子里的五个兄弟,从小就是孤儿,一起长大、一起风光也一起受苦受罪。
建造出了这样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
在片子中,这种情感很容易让我勾起遐想,我的兄弟呢?
从小玩到大的呢?
可见,现在已经被各自利益冲淡了。
是的,谈感情,无论是什么情谊。
都经不起利益的考验。
就像片中的背叛的谢天华,也是因为利益的关系。
但是呢,在这种血浓于水的兄弟情中,这种背叛似乎也是可以被原谅的背叛。
我们通过山火可以知道,背叛的谢天华也是因为一些原因而去选择背叛,但是那种兄弟情是没有丢失的。
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还在。
除了利益,最可怕的就是误会、怨恨了。
我们可以看到,谢天华的背叛不光是因为利益,而是因怨生恨,因为阿爸的偏爱、因为兄弟们对自己的不屑,种种原因。
加入了这层原因,让整个故事更复杂。
更让我们深思。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还是要尽可能的关注边缘人。
虽然在这部电影中掺杂了利益、情感、误会等等诸多因素,但是并没有阻碍它想表达的最深的一个主题,就是兄弟情、同甘共苦。
在影片最后,当谢天华被陈小春一枪打死的时候,他最后是笑着闭上眼的。
下面才表明了谢天华那死也要死在兄弟手上的决心。
这在我看来,是很让我震撼的。
我把它看作是兄弟之间的仪式感。
相信最后谢天华那一笑也是自己的释然,是自己对这份兄弟情的交代吧。
虽然在影片中,谢天华是一个人坏人的形象,可是究其所以,还是为了兄弟。
能说他坏吗?
也不能。
当老大准备一枪打死他的时间,他说出的一番话,也就是他对自己所作所为的交代。
我们会发现,其实在情感的角度来说,谢天华真的不坏,他只是幼稚、不成熟而已。
这部电影在豆瓣只有5分,可能因为老套路的束缚吧,香港的犯罪片,套路多是这样。
但是,我觉得从情感角度来说,这部电影我给10分。
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是一种有血有肉的兄弟情。
就像我们常说的话,兄弟情,比天大。
相信有过兄弟的人都会感同身受。
多出来的一星给片尾的mv。
全片不如mv好看系列。
与其说从头看到尾是为了还青春的电影票,结尾的mv才让我看出了"兄弟"的意思来。
其实不必非要炫技。
大场面,飙车戏,枪战戏,最后的团体吃鸡血雾。
牛逼的反派竟然轻而易举的被团灭了。
以及日本小村落,非洲难民营,各种区域切换,让我不想跟速激对比。
硬拗父子情,友情,但是相处的细节和人设的性格特征却刻画的很单薄,除了职业,除了狮王自带的大哥气质,其他人并没有很明显。
以及阿爸和每个人都相处模式。
以至于bill黑化的有些生硬。
剧情线牵强,围绕bill的性格弱点硬生生扯出了反派剧情。
阿爸那段硬拗的回忆戏还让我想起了纵横四海,但是纵横四海就把相处的模式刻画的很好,几个小孩为什么怕阿爸。
铺垫的也很到位,比如阿爸才是最后的大boss.剧情不够连贯,像各种片断硬凑在一起。
阿爸和露露的角色插入显得僵硬鸡肋,阿爸这个角色的存在好像只是为了bill理论上更快更顺理成章成为反派。
露露几乎没什么作用,好像只是为了给硬派的兄弟情父子情加一点柔软剂,但不是很成功。
其实对比着古惑仔成熟后更上一层楼变成了特工这种越来越拼命的剧情发展,我更想看五个人收山之后温馨的休养生活。
哪怕是几个人一起抱娃奔波,在老婆面前耍怂,茶余饭后背着老婆一起喝酒吹牛谈奶粉钱,这才是我真正想看到的古惑仔自然的老去岁月吧。
人是要向自然服老,再拼也不会胜于少年巅峰时。
想画个完美的句号其实是很有情怀的事情,私人都没关系,但是关于古惑仔这个代表了一派人青春的标签,大家要一起画,岁月归于风轻云淡更好。
另。
山鸡哥真是经过岁月磨炼的男人,戏里的几个眼神让我看到了岁月打磨后更加自然的演技。
那一刻觉得,这才是老了却还有一点年少影子都山鸡哥。
谢天华演这种不成器会耍脾气求关注的小弟角色,真是浑然天成啊。
就目前而言,豆瓣上这部电影评分不高很正常。
豆瓣更多还是偏向文艺片,或带有文艺片风格的作品,这类商业片并不讨好。
但评分不高不代表水平低。
今天从电影院出来,确实相当的惊喜,在目前香港电影一蹶不振的当下,黄金兄弟的出现,代表香港电影的一种力量。
先讲讲电影本身,一言以毕之,就是没有迟暮感的精彩。
故事情节不算新颖,基本还是在延续古惑仔系列的兄弟情,中间有背叛,然后剩下的兄弟去惩恶锄奸。
倒退15年,这是香港商业电影常见的套路,没创新,但能打动人,尤其是这5个主演生活中就在演绎这样的兄弟情。
之所以说没有迟暮感,在于这部电影的表达方式,不是一味的打情怀牌,吃古惑仔的老底。
剧中不但五个人的身份和古惑仔大为不同,动作视觉设计也十分出彩,枪林弹雨和街头飞车相当写实;情节桥段的设计也很有新意,比如隧道抢金一段,从火山冒充“日裔犹太人”找替身司机开始,到成功将金子抢到目的地,一气呵成,节奏明快,逻辑合理,有点碟中谍的感觉。
而且电影中从非洲到布达佩斯,再到日本熊本,福冈,最后决战在黑山,我记忆中,香港电影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样大气的场景了。
立足于一段香港恩怨,而以全世界为取景地,还是出现在遥远的《纵横四海》和《神偷次世代》。
而这样的一种创作态度,来自于武术指导出生的钱嘉乐,不得不说是一种惊喜。
现在的香港电影,都说衰落了。
而我认为最本质的衰落,是一种创作态度的敷衍和自甘下游。
这几年,香港电影偶尔出个妄想症版的《十年》,发泄情绪然后继续睡觉的《西谎极落:太子太爆太空舱》,没事神神鬼鬼的《老笠》,有事就疯疯癫癫的《踏血寻梅》,一句话,负能量太多。
香港8,90年代那种一望无前的朝气,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志气,早就随风而逝;你的努力被人嘲笑,趴下装死才是小确幸。
如果说香港电影的衰落首先是创作志气的衰落,黄金兄弟用一场充满志气的战斗,在努力抗衡那种衰落,这就是我要说的那种力量,那种很早以前人人明白,现在却人人避之不及的锐气,这才是香港电影重新能崛起的希望,而这希望却源自于一群被定义为曾经带坏小朋友的“古惑仔”,不能不说真映了那句“仗义颇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古人诚不我欺。
最后说下一个小小的遗憾,我整部电影都在盼着谢天华变身laughing哥,对着其他四个兄弟说出那句“其实我是个警察”,然后把脑洞中大Boss(我十分想是张宇)杀的哭爹喊娘。
可惜了,他居然从头到尾就是个反派...
因为当时支付宝APP上一直推荐,就去看了《黄金兄弟》这部电影。
结果发现是一部烂片。
这部电影很烂,根本原因就在于先有演员,后编故事——为了让古惑仔兄弟重聚首,而专门去设计一个剧情(说到底还是为了圈钱)。
之前古惑仔兄弟在《煎饼侠》里出现,群众反映强烈。
主创们看到古惑仔还可以消耗一波,于是就有了《黄金兄弟》。
《黄金兄弟》里,这五个人变身特工,但主题还是表现兄弟情义。
宣传语就是:“能同苦,能同甘,做兄弟,有今生,有来世。
”但整个影片感觉没有表现出多么深厚的兄弟情义,其中Bill(谢天华饰)背叛了兄弟,最后被火山(陈小春饰)打死,也没表现出同甘共苦,来世不知道有没有,今生反正是没看出来。
五人为了救济儿童而偷取特效药,结果在Bill的安排下,让大家偷到了黄金,并说黄金不但可以买到药,还可以让大家过上好生活。
到这里我就纳闷了,既然这种药有钱就能买到,为啥还要花那么大力气去偷别人严密防守的药呢(当然,实际上里面是黄金)?
偷点儿容易的不好吗?
我以为被偷黄金的大boss可能会有很多戏份,结果让人很失望,大部分时间完全是Bill和其他兄弟在斗争。
Bill的手下杀他们共同的老爸(曾志伟饰)时,Bill很生气,说老爸不会真的杀他。
既然你们不是真的反目成仇,还在那里打啥打,好好见面谈谈不好吗?
就因为失手杀了老爸,兄弟们开始和Bill算账,四个人攻陷了一个岛。
感觉也太容易了,岛上有上百人的武装,而四个人轻易就上去了。
那个毁容哥开始还说“你们四个别死太早”,我还以为他最后怎么也会给四个人造成不小的障碍,没想到没怎么打就挂了。
例子太多,不一一列举,总之是逻辑混乱,故事完全不能称之为故事。
唯一觉得还行的,就是飞车戏还算精彩。
还有,剧中若有若无地安排了两段爱情戏,既然安排了,可以好好表现一下(毕竟本故事很干枯,加点爱情戏或许还能好点儿),或者压根不要也不影响剧情,但现在这样看似有,又没怎么说,让人觉得很尴尬。
即使这样,票房已经三亿多了。
在这个把冷饭炒炒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的时代,为啥还要去努力创作呢?
本片可以算是《古惑仔》系列的精神延续,因为他汇集了《古惑仔》系列的全班人马。
对于《古惑仔》的众多粉丝而言,无疑是充满着怀旧情怀,让观众和粉丝们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个热血燃烧的岁月。
兄弟情义绝对是全片最为核心的主题,五位好兄弟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其中也发生过几次冲突,但他们之间自始至终都充满着默契。
尽管他们之间也出现过各种误会与背叛,但最终他们都会为了彼此一起挺身而出,这份深厚的兄弟情义,以及浓厚的江湖气息,能够深深打动每一位观众。
片中的动作场面也是特别精彩,那无数紧张刺激的枪战、飙车戏和爆炸场面充满着视觉冲击力,如此设计动作与身为动作演员,也是本片的导演钱嘉乐对动作戏精准的把握密不可分。
五位角色各具特点,性格鲜明,他们的逐渐成长称得上是全片最大的亮点之一。
不过全片的故事还是非常老套,相比上世纪末《古惑仔》系列当中的故事,基本上没什么创新。
所以说整体上看全片尽管怀旧,但仍有些许俗套。
文/宝木笑1995年,人们还在急急忙忙跑向小卖部外边的公共电话,几乎没人知道网络是何物,更不会想到电脑这种“高科技”,有一天不但能够家家户户都有,甚至还能随身带着……那也是一个录像厅非常火爆的年代,于是就在那一年突然出现了一部名字怪怪的电影——《古惑仔》。
然而,这部对我们来说名字有些怪的电影却风靡了整个中国,从1995年的《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开始,这个系列的《猛龙过江》、《只手遮天》、《战无不胜》、《龙争虎斗》、《胜者为王》仿佛完成了一种香港黑帮电影的转型,陈浩南、山鸡、大天二、大飞、大头……这些人物让当年的我们为之癫狂,同学中有的把他们的海报贴到家里,有的偷偷留起了浩南哥那样的飘飘长发、有的开始神神叨叨地苦练粤语歌《友情岁月》、好朋友之间开始“装腔作势”地喊一声“做兄弟”……不知不觉,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屁孩儿”们都已奔四,而当年的浩南、山鸡那些令人目眩神迷的偶像,也都过了知天命之年。
所以,当郑伊健、陈小春、谢天华、钱嘉乐、林晓峰这五个“古惑仔”系列走出的兄弟一起拿出一部《黄金兄弟》,这很难不让当年曾经迷恋铜锣湾洪兴友情岁月的人们感慨万千。
虽然在接受采访时,郑伊健五兄弟一再表示不愿打“情怀牌”,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一种记忆刻骨铭心,然后再经过20多年的时间发酵,“情怀”这种东西是很难遏制的。
只是观影之外,我们无限感慨的,除了岁月催人老的白驹过隙,更有一种对香港黑帮电影从80年代一路走到今天的嬗变。
如果一定要给《黄金兄弟》这部影片一个类型片定位,那么它仍然是一部黑帮片,虽然影片所有的表层要素已经完全的“去古惑仔化”了。
《黄金兄弟》的开场就开始了这种有意识的区分,影片开场是在一片沙漠中的豪华国际会展中心,豪车美女,名流盛宴,高科技项目和世界顶级的商业巨头……郑伊健饰演的狮王、陈小春饰演的火山等人也完全是特种部队的战斗装扮,身份也变成了雇佣兵性质的特工,所做的事也成为了涉及到更大内幕的绝密任务。
然而,当饰演《古惑仔》大天二的谢天华(片中角色为Bill)因为“失误”,导致整个任务失败,腿部中枪的他被外国上级炒鱿鱼,强迫下车,狮王和火山等其他四个兄弟却一齐下车,反炒了上级,兄弟五人一起有说有笑走在沙漠中的时候,观众马上不自觉地会心一笑:虽然过去了二十多年,虽然你们的装备都鸟枪换炮了,虽然这里也早不是铜锣湾了,但你们还是我们心中的那一群古惑仔。
《黄金兄弟》从影片类型分析角度讲,更大的意义并不在其有意地将自己与《古惑仔》进行形式上的区分,而是在于其无意间流露出的香港黑帮电影的流变,以及对这种流变所保留的态度。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英雄本色》、《监狱风云》、《喋血双雄》、《旺角卡门》等影片创造的是传统黑帮电影的高潮,那么《古惑仔》系列在90年代则完成了一种黑帮内核的转型。
《古惑仔》系列实际上是黑帮电影和青春热血类型片的拼接和融合,当年《古惑仔》系列的黄金搭档——编剧文隽、导演刘伟强,将80年代黑帮电影的主角从“枭雄”演变为了“古惑仔”,早期黑帮片的“忠义”精神内核也蜕变为“义气”。
虽然“义气”比“忠义”在格调上可能稍低一些,但却更加接地气,更有人情味,也更能让人热血沸腾。
然而,也正是90年代末开始,香港黑帮电影实质上在《古惑仔》系列的高潮过后,紧接着就转向了“后江湖时代”。
杜琪峰在这个时期几乎凭一己之力强行转型了香港黑帮片,《真心英雄》、《枪火》、《暗战》、《黑社会》、《毒战》等一系列影片,让观众认识到“江湖”这个概念已经不单单是“铜锣湾”,而是更广阔世界的投影和映射。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同样有着敏锐艺术感悟力的刘伟强,毅然从《古惑仔》系列的创作惯性中走出,推出了港片巅峰之作《无间道》。
这种“后江湖时代”从最外在的形式上表现为事件的由小而大,《黄金兄弟》讲述的故事直接涉及到军方包庇药业巨头在非洲拿孩子试验药物,更涉及到国际特工组织内部的明争暗斗,而狮王等人在Bill的圈套下原本要截下一车贵重药物,却最终截下了整整一车黄金。
正是在这种叙事层面上,传统黑帮电影中“忠义”和“义气”的精神内核,往往被宏大故事背景猛烈冲击,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物内心更加复杂化和反类型化。
在《古惑仔》系列中经常出现的拜关公实际上是一种对于“义薄云天”的价值推崇,然而到了《无间道》就成了曾志伟领着众多小弟在佛前祝他们卧底成功,《枪火》中保护老大的五个保镖更是陷入阿婆《无人生还》般的互相猜疑争斗的死地。
在《黄金兄弟》中,这种“后江湖时代”的映射就表现为Bill的内心扭曲,原本狮王、火山这五兄弟从小一起长大,在义父曹sir(曾志伟饰)的教导和抚育下,成为一个战斗力极强的雇佣兵团体。
但是Bill一直的心结让他最终走上了不归路,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他一直认为自己最有经济头脑,却一直被阿爸压制,让狮王做领头人,错过了无数赚大钱的机会。
他的口头禅就是“又是我不对喽”,像极了当下的很多人,于是他决定瞒天过海,给让兄弟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一桩“大买卖”,最终却使事情逐渐恶化,无法收拾。
按照这样的逻辑发展,《黄金兄弟》自然可以沿着《枪火》、《真心英雄》等片的路子走向更深的人性解剖和主题升华。
但显然“情怀”这种东西就是一把双刃剑,你必须在这个点上进行取舍,继续走下去,《黄金兄弟》也许在艺术层面会更高一些,但却不再是郑伊健、陈小春五兄弟想要的。
其实,如果说句诛心的话,当观众发现郑伊健、陈小春、谢天华、钱嘉乐、林晓峰这几个人齐刷刷聚在一起,他们的内心期待也许并不是想要一部《黑社会》、《放逐》这样的标准意义上的“后江湖时代”的黑帮片,他们其实并不想从陈浩南、山鸡的身上看到这个时代更为复杂的黑帮生态和文化景观。
所以,对《黄金兄弟》的苛求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公的,因为看电影就如同读书,也是有目的区分的,有的电影看的是热闹、有的电影看的是技法、有的电影看的是审美,而我们也需要在一些电影中感受一下情怀,慰藉自己已然逝去的青春。
正因此,《黄金兄弟》放弃了后江湖时代黑帮电影的主题和角色模式,而是选择后退一步,不再去升华主题和意义。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篇火山和狮王在对讲机里说“以前打仗都不怕,现在救个人算什么”实际上是一种一语双关,一方面他们在影片中都有着参军经历,确实一起上过战场。
另一方面,也可理解为20多年前在铜锣湾一起并肩做“古惑仔”的他们,如今又回来了。
更不用说开场五兄弟撤退时,火山对狮王说“你一句话,我们就跟着”,这实际上已经将影片的基调完全定下来了,那就是至少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只是想在这个后江湖时代,和曾经喜欢过我们的影迷一起重温一次“古惑情怀”。
单从这一点看,《黄金兄弟》显然是做到了,它虽然没有新世纪香港黑帮电影的厚重和深邃,却给人一种重温上世纪80/90年代江湖情怀的温暖和感动。
即便《黄金兄弟》将拍摄地扩大到全世界,布达佩斯、黑山共和国、日本……也充满着炫目的飙车和枪战,但当曾志伟饰演的“阿爸”坐在轮椅上,面对跪在自己面前、充满忏悔的陈小春,突然给了干儿子狠狠一嘴巴,假装严肃地说道:“你打我一枪,我还你一嘴巴,扯平了,你还想怎样”,那种老港片故作轻松中的至性至情让我们感慨万千。
而当狮王、火山等历尽千辛万苦,冒着无数生命危险把Bill制服,他们用枪顶住Bill的头,却说出这样一番话:“我们来,不是为了开这一枪,而是为了说一句话,我们不再是兄弟了”,那种老港片中不做兄弟的惩罚远高于剥夺生命的价值观,虽然在这个早已物欲横流的世界会被嘲笑至死,但不知为何却依然让我们心潮澎湃。
《古惑仔》系列的主题曲《友情岁月》在《黄金兄弟》中出现过两次。
一次是在“阿爸”(曾志伟饰)的葬礼上,郑伊健、陈小春等人都是一色黑色紧身西装,那一刻,人们似乎忘记了片中人物到底是谁,只是恍惚中看到了成为洪兴中坚的浩南和山鸡。
另一次是在影片最后,Bill故意装作背后偷袭,让火山向自己开枪,火山回忆起之前有一回Bill仿佛有预兆般在自己耳边偷偷说:“如果我走上绝路,我要你一枪打死我,死在自己兄弟手里,我心甘情愿”。
这仿佛是两次充满象征意义的告别。
第一次象征着《古惑仔》系列转变了《英雄本色》时代的江湖内核,青春热血在向枭雄传奇进行告别,似乎每次古惑仔的重生,都伴随着仁义前辈的逝去,就像B哥在《人在江湖》中的死去。
而片尾这次告别,也许更像是一次倔强的宣言:虽然在后江湖时代已经不时兴“做兄弟有今生,还要有来世”,但对不起,即使你是大势所趋,我们也不和你玩儿了,我们还是更愿意做回铜锣湾的那群热血的古惑仔。
消失的光阴散在风里,仿佛想不起再面对。
流浪日子,你在伴随,有缘再聚。
天真的声音已在减退,彼此为着目标相距。
凝望夜空,往日是谁,领会心中疲累。
来忘掉错对,来怀念过去,曾共渡患难日子总有乐趣。
不相信会绝望,不感觉到踌躇。
在美梦里竞争,每日拼命进取,奔波的风雨里。
不羁的醒与醉,所有故事像已发生,飘泊岁月里。
风吹过已静下,将心意再还谁,让眼泪已带走夜憔悴。
——《友情岁月》—END—
古惑仔如果一直停留在从前没有序曲,那就是很多人心头的白月光朱砂痣,可惜。
卖情怀的制作,一般般吧,最好的就是片尾这段,他们五个人只要出来走走,比整部电影好看多了。
这部电影,大家想看的是几个主演一起出现,已经远远超过电影好不好看本身了,我们看的是自己的青春,自己的青春时光,这就够了。
与古惑仔的关联,有点半推半就,几乎是原班人马,却用了难听的化名,而古惑仔变了特工,最燃的音乐仍是《友情岁月》。敞胸变皮衣,藏起的,还有当时对时政的露骨针砭。若说当年是在胡混中见公义,格外情深义重,如今就是在正义旗号下开挂,再无独特神髓。不过,虽说情怀消费名声不好,但在同类电影中,《黄金兄弟》已算上乘。有钱嘉乐的动作指导,有仓田保昭与周比利的圆梦,有布达佩斯与熊本的美景,有演技最佳的陈小春与曾志伟久别重逢,动一回容也好。大银幕上听听原声怀念下,其他的,太多无趣与遗憾。两星半。
钱嘉乐处女作。编剧履历也是还可以的,为毛编成这个衰样?兄弟反目其实不是很有说服力,不如直接设计一个单独的boss1v5。三段动作大戏还是非常好看的,郑伊健跳车的时候我tm好心疼啊。。小春苦守寒窑的时候也好感动啊~~第二段“sky哥哥”开着勒芒原型车上线耍帅我还蛮开心的❤️仓田保昭和曾志伟的兄弟情也很感人,以命相守。周比利没用好,应该可以更出彩的。最后黑山部分为毛就给狮王一身红衣服?吸引火力当靶子吗?😐
必须看啊,难道煎饼侠里那个最后的短暂出场就满足了吗,当然不。看了之后有些许失望,一部打情怀的港片一定要在香港拍,在旺角,在油麻地,在庙街,不要贪图大制作,当年古惑仔就是香港市井混混儿的青春热血故事,成了经典,五兄弟重聚,角色可以洗白,背景一定是那个五光十色、鱼龙混杂的香港啊。
情怀?有!好看?NO!情怀一:古惑仔阵容。情怀二:友情岁月。情怀3:仓田保昭与周比利之精武英雄。陈小春和谢天华奉献了演技,替代朱永棠成为五虎的钱嘉乐当了导演。事实证明钱嘉乐私心极重,片里毫不顾忌情节的展现他自己的飞车和动作指导能力,并在最后大决战里给自己众多镜头和动作戏。给人一种自己才是男一,这是一部钱嘉乐电影的感觉。电影本身基本就是山寨速度与激情和敢死队的套路。三星败给情怀!
曾志伟为了古惑仔再叫他爸爸,监制和演了的电影
这样下去 就把我们对古惑仔的情怀耗尽了
中二的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召集最好的朋友拍一部中二的电影。赛高,喜欢。
居然有泪弹…
朱七七说,这是合伙来骗钱的
大部分赶在上映第一天来睇的都是想重拾古惑仔情怀的吧?即便心知肚明这片中规中矩,可还是让我情不自禁感叹了一把——时光最是让人猝不及防,争不过朝夕,又念着往昔。全片出现最多台词大概就是“兄弟”了,而把兄弟情诠释得恰如其分的反而是矛盾爆发的打斗场面,其他煽情叙旧回忆杀略显刻意。黄金如刃,割裂了你我;兄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片子就是一群60碎的人演40岁的小伙子,编剧是个初中生,然后讲了一群小学生行为逻辑的人复仇的故事。其中《友情岁月》值一颗星。
虽然评分很低,剧情也确实比较简单,但整体看起来还是很带劲啊,我觉得没什么好吐槽的,主角们都演技在线,挺好的~!
20年过去了,这帮人好不容易重聚,还是去打打杀杀,一点都不成熟稳重
非常理解为了情怀硬拗出一部电影的做法,但是那些为了在内地上映故意温和的台词和设置、被好莱坞玩滥了的换车和赛车梗、想说又说不清的故事逻辑,实在不敢恭维。
古惑仔们都上了年纪却依然这么爆燃,打斗如同CS,直到末尾看到腾讯游戏。
有黄金没兄弟
这是好片,创造就业的好片,黑山台湾日本内蒙古匈牙利,那里好玩去那里,场面愈大愈好,剧情演技完全不重要,每个人犹如读稿一样,所谓兄弟情造作得令人发笑。放弃剧情,只看动作设计﹑特技输战狼九十条街,最尾犹如打食鸡一样,岛上的敌人犹如纸板一样, boss 就守在宝藏面前给你打倒。
五个人加一块都快250多岁了 值了
就算是古惑仔兄弟齐聚也不能阻止我看不下去。。。
在社会主义金钱的管理下,古惑仔都可以从良做特工!还有什么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