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受雅人叔和麻酱的宣传影响,在每周的期待熟肉中观看了人生第一部大河剧。
故事的主线从武田家的衰败到大阪夏之战的结束,集中演绎了真田家在安土桃山时代到德川第二代将军秀忠期间的命运纠葛,更是描绘了主人公真田幸村精彩的一生。
其中的大部分内容自然只是记得大概,但在大概中还是有些镜头是历历在目的。
仿佛在历史的洪流中总会漂过几舟侧帆,仔细观察不禁感慨万千。
源次郎当时作为上杉景胜的人质,向上杉景胜学习为人治世之道,对于幸村以后的价值观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然后在上洛后遇到了改变了他一生的男人——豊臣秀吉。
今后的绝大多数时间是留在秀吉公身边的,与石田三成结缘,与大谷吉继结为亲家,还有与茶茶夫人的隐情史。
在小田原战役中,北条氏政的英雄落幕不知感动了多少人,"真的想打一场将日本一分为二的大战啊"。
他的愿望没能在有生之年实现,忠诚专注的石田三成实现了却因为性格因素未能成功,隐忍狡猾的德川家康实现了也在临终前成功了,宁为玉碎的真田幸村实现了也牺牲了。
他妄想与伊达政宗一起联手对抗关白,他为氏族声望而骄傲也为氏族声望而灭亡,如果他上洛与太阁守君臣之道,估计开幕的是其他人了,当然历史是不容假设的。
关原之战虽然短暂,但在描画石田三成时却是非常成功的。
西军的军心不稳可能早已注定了家康的天下,三成公依旧试图力挽狂澜,岛左近依旧拼死为主,大谷吉继依旧守义之道,宇喜多秀家依旧为报太阁之恩。
在认清大局后的宁宁夫人,带着她的加藤清正、福岛正则们只能鞭长莫及了。
九度山的岁月熬死了真田昌幸,熬熟了真田信繁。
当明石全登前来召唤时,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之心跃上心头。
真田丸的建立抵挡了家康和前田利常的大军,大阪城内的宫斗把豊臣家送上了绝境。
大阪七将星在夏之战英勇就义,耳边却缠绕着"关东雄兵百万,竟无好汉一人"的撕喊。
自古美人叹迟暮,不许英雄见白头。
真田幸村活出了上杉家推崇的大义,被岛津义弘称赞为"日本第一兵"。
剧中许多镜头足够我参透一生,为英雄不惜,为自己指明道路。
这个角色在可以挖掘的层面,剧组下足了功夫。
但是,一个人物的饱满,要展现出符合各个时期的转变。
私以为,一个悲剧英雄,籍籍无名了40多集,最后靠老爹遗留的兵书决定为真田正名,太不真实了。
既没有一开始就展现特别的天才,又在一个刻板的石田三成手下干了那么多年。
兵法家一大特点就是应时而变,顺势而为。
但是跟着老爹受到的影响显然不如上杉家族和石田给的多。
导演花了许多笔墨交待信繁人格的形成,却渲染得不够,而且很多剧集得主角也不是他。
整部剧得配角演得十分到位,主角显得平凡,普通,说白了,导演并未刻意展现主角在剧里的地位。
就像是流水帐一般的讲完了50集。
再来说说打戏,说到底,信繁是一个武将,作为一个没怎们上过战场的哥们,最后也能手撕敌军,我一直很纳闷。
骑马慢镜头自杀看得我如痴如醉。
信繁的死,最后的感觉一点也不悲壮。
也并未演出一种终于结束了的感觉。
反而是草刈正雄演得传神。
把一个小大名在战国时期为家族所做的一切演得淋漓尽致。
最近真的迷上了日本大河剧,看了几部,都很优秀。
真田父子三人,各自的命运真的很让人唏嘘,但是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父亲咋看都像是一个投机者,虽然是做出的决定都是为了自己家族利益最大化。
而两个儿子都是很坚定的支持自己认定的人,“落子无悔”更能体现两兄弟的精神内核!
茶茶很妩媚,命运很悲剧,从小身份尊贵却总是深陷生离死别,对茶茶真的很怜惜。
丰臣秀吉英雄一世,有很多有能力的坚定的追随者,却不能护佑自己的独苗,可见靠人不如靠己。
秀赖如果更优秀一些,能摆脱母亲和母亲乳母的支配,命运和历史的车轮就会改变轨迹。
信繁哥哥活到了93岁,可谓福寿双全了,抉择决定命运!
从古至今,从东至西,世人总是颂扬悲剧英雄。
从阿喀琉斯到俄狄浦斯王,从楚霸王项羽到岳飞、于谦、文天祥莫不如此。
日本文化中悲剧英雄更受青睐,从源义经,楠木正成,到西乡隆盛、广濑武夫,这些所谓的“战神”、“军神”无一不是悲剧性的人物,而源赖朝、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这些胜利者们却极少受到如此的追捧。
本剧的主角真田信繁同样是一位悲剧性人物,后世将其尊称为“日本第一兵”。
让其获得如此称号,自然与本剧剧名——其构建的“真田丸”密不可分。
然而试想,在经历大阪冬之阵一战成名的辉煌之后,倘若老乌龟突然暴毙,德川二代目与丰臣二代目握手言和,信繁自此以丰臣家臣身份终老一生,他是否还能获此殊荣?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充其量他只会获得类似“德川四天王”、“贱岳七本枪”之类的群体称号,淹没在跟他一样优秀甚至优秀程度超过他的战国群雄之中。
大阪夏之阵中的慷慨赴死才是他名扬千古的决定性时刻,一场惨败却成就了其英雄之名,为何会是如此反差?
我想有几个原因: 1. 胜利者们虽然一生功成名就,但距离普罗大众总是遥远的,悲剧更容易让公众产生共情。
有哪个普通人的一生能像李世民一样一路高光,在经历人生的跌跌撞撞后,在悲剧性人物身上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种共情让悲剧性人物更受青睐。
2. 胜利者的胜利不是凭空得来的,除了过人的能力,高超的政治手腕也是胜利者的必需品,后者正是世人眼中的瑕疵。
失败者们并不真的是能力不够,一些失败者最终败在了自己的执拗上,有人执拗于感情,有人执拗于自身价值观,也即所谓“大义”,这种对“大义”的执拗,比最终的胜利更能激励人心。
3. 即便拥有同样伟光正的价值观,那些因价值观而死的人将自己最重要的生命献给价值观,胜利者在这一点上永远无法与之匹敌,无论献出多少财产、心血和努力,有什么能比生命的代价更可贵,更让人动容?
正是这种不计一切的付出才让其收获最多的赞誉。
4.失败者的光环有时候也是由胜利者授予,并自上而下宣传的。
尤其是能够传播忠君、爱民、牺牲、奉献等精神的失败者们,即便他们曾经是胜利者的敌人,为了教化民众,稳定社会,胜利者也会对其大为颂扬,诸如步步高升的关二爷,日本神道教中的"武神"、"军神"称号,都是此例。
也许从哲学的角度能有更深入的解释和更完美的理由,但已超出我的认知能力,若今后有幸有所体悟,再行补充。
刚刚看完了《真田丸》一剧。
这是本人自从接触日剧以来所完整观看的第一部大河剧。
说来年初时看这部剧的原因还是因为有雅人叔和麻酱,以及我组想要翻译本剧的缘故(到最后组内也没用的到我😂),才有了想看大河剧的念头。
实际上去年的花燃也看了看,但剧情太闷,故直接放弃了。
对日本历史的了解,仅仅来自于一本《世界历史很有趣》和道听途说的知识,对于本剧,我本是以拓展历史知识的目的来看的。
本以为会很闷,看了第一集便让我大开眼界:三谷还真是会玩啊,好好的大河剧拍的和喜剧一样。
迄今为止,印象最深的台词还是那一句“闭嘴,黄口小儿!
” 但这个现象到了大阪篇变有所变化。
喜剧成分减少,变得更加严肃,在前面埋下的大量伏笔一一被拿出来,着实催泪。
最后,大阪夏之阵后,真田一族一分为二,大哥跟随德川,信繁和老爹被德川要求搬进九度山。
最后,全剧最悲伤的时刻到了:老爹去世。
最后的几集里,信繁重新取了名,收下了被大哥抛弃的幸字,改名幸村,逃出九度山,和众浪人一起,为丰田浴血奋战。
最后,在安居神社,幸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最难忘的还是真田家的日常生活。
真田祖传拍脸礼、日常懵逼的大哥、表里比兴的老爹、永远听不清大哥话的奶奶、总说自己是公家出身的母上、不幸战死的阿梅、永远排不上号的阿桐、不知戳烂多少窗户纸的春…… 三谷对于喜剧成分的拿捏掌握的极其准确。
适当的增添一些笑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很怕以后的大河剧都走这个风(最担心的是2018年那部)。
大喜之后的大悲,也着实让人难过。
开篇不找儿童演员来演真是个正确的决定。
雅人叔的演技让我完全了解到了这个人物从信繁变成幸村中的心理变化,我认为找儿童演员反而会打破这种感觉。
但也正是因为剧本,使雅人叔演技收到一定的限制。
我认为老爹是最出彩的角色了。
句句立flag,最后被遣到九度山,临终时还不忘传授信繁如何攻打德川,不忘为武田夺回领地。
感谢三谷写了这么好的剧本,雅人叔优秀的演技,使得这部作品能以最优秀的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感谢翻译本剧的三个字幕组(涅槃&FIX、琵琶行、日史译组)。
现在,我对明年的《女城主直虎》充满了期待。
要死牙裂口的喊出这句话真不容易
三谷幸喜是个很有意思的编剧。
在他的笔下,除了主角,配角也都拥有各种独特的个性和故事,而不仅仅为衬托主角而存在。
《真(整)田(天)丸(玩)》也不例外。
●真田信之(信幸) 哥哥信幸为人和善,文武双全,相比父亲和弟弟的灵活,他做事中规中矩。
用昌幸的话来说就是:“他是个无趣的人”。
有意思的是,昌幸这样一个把表里比兴做到极致的人,却生了这样一个忠义到极致的长子。
本剧的前半部分,年幼的信幸跟着父亲学习,开始并不理解老爹的思维,日常被老爹坑,总是被室贺骂“大马累口怕(闭嘴黄口小儿)”也成了一个梗,本以为事不过三,可是被骂第四次时还是笑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还好最后扳回一城,大仇得报(b站有口怕四连发,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大马累口怕
大马累口怕 后来哥哥也逐渐成长起来,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拒绝了岳父本多忠胜的好意,一改平素对岳父毕恭毕敬唯唯诺诺的态度,还呵斥他离开,这里也算是战胜了自己,最后回想当时的场景也是后怕哈哈哈哈哈哈
信幸呵斥完岳父的状态 后来信幸被迫改名,不许用父亲的“幸”字,而改为同音不同字的“信之”也表明了他对真田家的眷恋。
貌似真实的历史里是没有信之和幸村在大阪夏之阵告别的情节的,但剧里的这一场景也是相当感人。
信之最后一次见幸村 最后的大阪夏之阵,当本多正信的属下来报时,俩人心照不宣,知道幸村已死。
可是又能怎样呢,生活还是得继续。
信之得知幸村已死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认为“无趣”的人,最后在乱世中保全并延续了真田一脉。
最后表白大泉洋的演技,剧中多次演技爆发,尤其是求德川家康赦免父亲弟弟,可是被迫改名时,眼神太有戏,过瘾!!
●阿桐&阿春○阿桐 终于等到麻酱!!
撒花🎉🎉🎉 本以为麻酱是女主,可是看着看着甚至都要开始思考这个人物存在的意义了(手动摊手)。
首先要说阿桐这个角色实在是太不讨喜了,她的直率总是说出大多数人不愿意听的话,但也正是因为信繁深知她的直率往往能够直击一件事的要害,所以多次询问她的意见。
话说回来,即使是这样亦师亦友的关系都令阿桐感到满足,心疼麻酱一秒钟。
说起信繁身边的女人,刚开始的黑木华饰演的阿梅不提,毕竟初恋必死是雷打不动的定律。
可是信繁后来一连娶俩都没有一直跟着你做牛做马的阿桐????
好在最后幸村出战前终于给了她一个不算交待的交待,可是正如她所说,这个拥抱来的太晚了,早已过了一个女人最美的年纪。
也许这对于阿桐这个角色来说早已足够,也算是对得起她这半生无怨无悔的追随。
幸村出战前和阿桐的告别
阿桐是跟随幸村最久的女人 关于最后麻酱和雅人叔的吻戏,据说剧本里是没有的,是雅人叔说这里kiss一下是不是比较好(叔你说吧是不是有私心😏),然后麻酱正好想试下一边接吻一边说话………然后大家商量着就成了。
正好那天三谷不在片场不知道,看那集的电视放送的时候吓了一大跳“卧槽这俩人怎么亲上了?
”三谷说这一集放送之后都以为是他写的,好评如潮😂😂 最后贴上麻酱的军装照↓
萌萌的麻酱○阿春 不得不说,二十六回才出场的阿春是全剧的颜值担当!!!
(松冈茉优妹子真是太可爱)
大谷之女阿春 阿春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角色。
身为丰臣秀吉重臣大谷吉继的爱女,她一出场就是给人一种很有教养的感觉。
嫁给信繁之后,作为妻子温柔体贴,不时为信繁分忧,还善于察言观色,懂得缓解家人间尴尬的氛围。
但如果这个人物的性格就到此为止了,那就不是三谷幸喜了。
果然,突然三成随口对信繁说了句“令夫人恐怕要让你操劳了”。
看过剧的知道是阿春会错了三成的意,以为三成喜欢她,所以直接找到三成的夫人要求她退出,三成和夫人都一脸懵逼,甚至最后当她知道是自己误会了还在三成面前大喊来发泄。
这个处理也是相当有意思,她并没有像大多数古代女子一样默默等待钟情的男子先主动,而是主动出击,争取自己的幸福,独立自信,颇有武士之女之风。
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信繁是相当尊重阿春的,他并没有直接问阿春这件事,而是委婉的提起三成,看到她的反应之后立刻收住了,而且夫妻关系也并没有受到影响。
尤其是在九度山期间,信繁甚至愿意因为在乎阿春的感受而送走阿桐。
尽管后来阿桐觉得她和信繁青梅竹马,这些事根本不算什么,阿春没必要在意。
可是信繁依旧对阿春表现出了充分的理解,愿意一起努力面对它,解决它。
随着剧情的深入,阿春性格的多面性也逐渐表现出来,比如她爱吃醋,还有一吃醋就戳纸门,哈哈哈太可爱这个细节好评
阿春吃醋
阿春戳纸门 直到最后信繁最担心的都是阿春和孩子们的安危,但阿春说“我可是大谷刑部的女儿”,最后阿春握起信繁的手,说“武运昌隆”,这是武家妻子在丈夫奔赴战场前常说的一句话,此时听来更是辛酸。
独立坚韧如此,即使她知道从此一别可能就是永别。
信繁阿春的最后一次见面 最后满足我的私心,送上一组麻酱美照😊😊
美美的麻酱●石田三成 三成也是个相当有争议的角色。
一方面他是个将忠诚贯彻到极致的臣子,另一方面他也是个政治情商低到极致的人。
三成的忠诚有目共睹,尤其是秀吉临终时,不惜抓着他的手逼奄奄一息的秀吉写上“钦此”,只为不让家康再篡改遗诏,即使宁宁呵斥他也要做完。
就因为秀吉临终前只对他一人说的一句“诛杀家康”,他就誓死都要讨伐家康,最后不惜因此赌上了性命。
还有一个细节可以说明这一点,当加藤清正带着三成夫人宇多逐一到三成故交处描述三成受刑时的情状,宇多如复读机般的不断重复“他平生只考虑丰臣家之事”。
后人可能会质疑三成的情商、能力,但绝不会有人怀疑他对丰臣家的忠诚。
秀吉与三成、大谷 不能否认的是,三成也是个情商极低的人。
比如在拉拢加藤和各大名的宴会上早退,还有竟然在危急关头给细川送柿饼,包括私下送笔给阿春导致阿春误会,大部分也是三成的责任。
如果无法拉拢别人帮助自己的话无可厚非,但如果同是丰臣家臣的加藤都不愿意帮助自己的话,那就要想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了。
三成切腹 最后表白山本耕史,他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的即使是月代头也帅气不减(或者说反而更加帅气)的男演员。
●茶茶 说起茶茶,不得不说她是个可怜人啊。
一次次经历最亲近的人的离去,却还是不能习惯死亡。
都说她是冥冥中导致丰臣悲剧的重要因素,可能真的有命中注定这种东西吧。
其实她想要的也不多,只是秀赖的平安而已,可是这个小小的心愿对于在乱世中的他们来说还是太奢侈了。
至于茶茶所说的她会和信繁同一天死去,据说两人去世相差确实不到二十四小时,难道说茶茶你偷看了剧本?
偷看了剧本的茶茶 表白吃了防腐剂的茶茶真的太美了
精彩的人物实在是太多了,下面只能一笔带过了。
○饰演大谷这么正经的角色竟然是黑崎娘娘!!
秒出戏半泽直树好吗!
不过片冈桑的演技真是厉害,很精彩!
○强行便当的阿梅,黑木华你真的是赶着去演重版出来吗?
○眼里常含泪水的上杉,语速巨快声音巨好听的直江谦绪,还有永远掌握不了茶泡饭比率的北条。
○第一个调戏了旁白杀的、永远优雅大气的奶奶。
老是自称是公家小姐然而其实是公家丫鬟的、总是孩子气的妈妈。
温馨可爱的姐姐姐夫cp。
英气有主见的稻。
第一集就虚弱得要死,结果竟然活到了最后一集的大嫂阿幸。
○贤惠大气的宁宁,愚蠢无知愚昧的要死 想把所有讨人厌的词放在她身上的大藏卿,优柔寡断的秀赖,真诚又自卑的秀次,第一个成功反杀了旁白杀的片桐。
○本剧前期笑点担当、后期智商爆表的家康,智谋担当本多正信,恋女狂魔本多忠胜,城府极深的阿茶局,智商下限担当的秀忠(星野源你把gakki还我!
)。
○忍者担当的出浦,一心想跟着信繁、最后还在拦着他别去送死的三十郎,还有暗恋阿桐的赶路担当佐助(撒四gay),下次赶路记得多报几天。
○最后留给口怕叔室贺,看他临死前和老爹说的话泪目了…
室贺的临死自白 现在是2017年1月1日1:33,感谢三谷幸喜,以后回忆起第一部大河剧会是很美好的回忆!
ps刚刚在红白歌会看到饰演老爹的草刈桑很开森!
😄
金戈铁马,转瞬成空。
壮志未酬,英雄迟暮。
生命最后的时刻,马蹄声疾驰而过,恍惚是信玄公的召唤。
昌幸老爹的最后一幕呼应着开篇时真田乡原野上信繁跪别胜赖,表里比兴不过是为了生存,武田才是唯一的主公。
这样的处理真是妙笔。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蛰居十余载而落寞告终,这结局着实太悲凉。
三谷编写的信玄公桥段,让这场戏有了跳脱出悲凉之外的一些东西。
似乎一瞬间,老爹还是那个狡黠多谋的老爹,披着皮草,跟随武田军团出征,维护着真田家在战国乱世中的一席之地。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665315?refer=ShiXiJieShang
二刷终于看完了。
第一次看没有get到好看的点。
第二次看看下去了,脸谱化的操作是有的 但是总体上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
前1/3基本讲的是幸村的父亲昌幸在强敌包围下用各种不光彩的手段玩弄权术保全自身的部分。
而幸村在此中获得了谋略教育并当作人质认识了上杉的大名,受到器重后又进入大阪被丰臣秀吉看中成为他的跟班和护卫,打下了人脉基础,也为他后日效忠丰臣家埋下伏笔。
中间三分之一主要讲的是丰臣秀吉作为太阁的晚年。
小日向文世演的太好了,竹内结子的茶茶美貌聪明又透彻。
幸村本人只是一个周旋在政治中心的小跟班而已,但是学到的是与人交往斡旋的方法和日常行政的技巧。
最后三分之一一半是凸显了德川家康忍耐得一辈子的忍者😛之法,大结局才描写了武略超群的幸村如何在内忧外患之中差点翻盘的悲剧故事。
这种故事是日本人最喜欢的,也是他一生被传颂的理由。
如果成为胜利者不会被深情咏叹,而能力超群的失败者才会成为人们念念不忘的英雄豪杰。
项羽同理,袁崇焕也同理。
这部剧很聪明,主角本人除了最后的大阪城守护并没有什么可写的,但是他一生都在大人物身边,用他的眼睛去观察大人物可以大大充实这部剧的内容。
配角的出彩也因此无可厚非且非常必要。
如果没有配角的光彩这部剧将会异常空洞无味。
其次想盘点一下剧中与幸村瓜葛颇深的女人群像。
阿梅 关键词:初恋男人的初恋 善良温柔体贴,有过年少时最美好的感情,却在之后逐渐淡出无疾而终。
是后来人嫉妒的对象,也是最初的白月光。
阿春 关键词:妒妻漂亮的年下妻,重臣之女因此有些骄矜。
对人物善于嫉妒有点扭曲的心态描写的很有意思并不惹人讨厌。
也是日本文学中比较常见的爱吃醋的妻子的类型延续。
松冈茉优太美了,造型战胜一切。
阿桐 关键词:知己这个人物早期不讨喜,后面好可爱。
发小一起长大,在一起不是打打闹闹就是互掐。
本来没有爱情,更像是友情亲情。
但是对幸村不离不弃亦步亦趋,到最后成为知己、盟友,最能够畅谈人生、说体己话的密友。
决战前一夜的一吻告慰三十年的守候。
我个人是替阿桐不值得,但是在剧中这是一个高能场面,也是让人百感交集的一幕。
茶茶 关键词:高岭之花茶茶是一位历史上毁誉参半的女人。
首先她是名门之后,信长的外甥女,战国第一美女阿市的女儿。
但同时她一次次家毁人亡,带着两个妹妹于乱世中求生。
信长被灭她被秀吉看上。
唯一的出路就是嫁给灭门仇人。
不可谓不苦矣。
她人物的复杂和矛盾就显得非常激烈。
在人物身上的表现就是“勾搭”男人。
这是她反抗秀吉的唯一手段,但是也未能长久。
为了保护自己和妹妹们只能投靠秀吉、却戏剧性地为他生下二子。
她代替秀吉成为了丰臣家的守护人。
总之是个人生极具戏剧性的女人。
这部剧中幸村可能是唯一一个了解她的男人。
他的那句,在大阪城的那么多年,她一定都很痛苦。
不辜负茶茶对他的青睐。
一个女人要想活出自己,就得爱自己相爱的人,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茶茶一个都没能得到。
所以在剧中谩骂茶茶的直男癌们我也没办法说什么。
说到底,茶茶没有义务去守护秀吉留下的一切。
幸村与茶茶之间可能才是惺惺相惜的更美好的关系吧。
幸村守护大阪到底有没有茶茶的关系呢?
剧中完全抛去了这一个可能性。
面对茶茶的告白幸村不为所动,这到底是后人的杜撰。
不知道历史上这两位之间到底有没有擦出爱的火花…茶茶是这部剧里最具戏剧性和张力的女人,个人觉得编剧没有想过完整地表现她的整体,因此剧中的形象显得破碎。
但是总之编剧表现的也很明显了:1.茶茶不爱秀吉,甚至有点想害死他,也不在乎他打下的江山在谁手上2.茶茶爱幸村,早期压抑住了,后期因为爱才一直支持幸村 两个人在同一天死去的预言验证了,也为两人的关系留下了唏嘘的结尾最后想说我自己对雅人叔演技的看法。
个人觉得雅人叔演出了幸村这个人身上人性的温度。
这个人物有很多人生的转折点。
最开始玩弄权术时对父亲做法的不赞成;玩弄战争策略的鬼精灵;做人质时的小心翼翼和圆滑;侍奉秀吉的隐忍和忠诚;兄弟歧路时的悲哀;流放时的假豁达;面对妻子嫉妒的无可奈何;面对茶茶的复杂心情…总之雅人叔的演技是完全在线的。
有人可能说他的表情都是抿嘴,但是眼神动作和说话的方式都是完全不同的。
对待上级或者需要去争取的人这个表情表现了真诚,对待身边人或者下人面部就很松弛。
面对妻子孩子的温柔、面对父亲的尊重…雅人叔的眼睛和面部表情里都能看得到变化。
结合秀赖、修理、出浦演员等人的表现,我觉得对比还是很明显的。
大藏卿、秀吉、康成、阿茶局等演员都是老戏骨了,看他们的表演是一秒入戏的等级,有些配角是千人一面,什么情景做什么表情都是程式化的所以对比非常之明显。
当然叔跟这些老戏骨之间似乎还有一定差距,可是担当主角感觉问题不大。
特别是关原之战前夕与兄长分别的场面,真情实感动人。
哥哥的演员都能看出尴尬哈哈,毕竟演技不如雅人叔也是摆在那的。
二刷对这部剧改观了,值得再刷的大河剧。
另,不觉得这部剧好看的可以去看看《平清盛》,收视很低的一部。
男主活生生被演成了一个铁憨憨…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ーー;)
看这部剧的时候,最开始喜欢的是真田老爹,然后开始喜欢忍者出浦昌相 ,石田一出,最喜欢的立刻换成了山本耕史扮演的石田三成,月代头都那么好看。
(雅人叔和卷毛大泉洋实在是看得审美疲劳了)
背后的奇葩旗印
就这部剧里,石田是做事的人才,筹谋策划的一把好手,实战的渣渣(剧里跟真田安房守相比)。
黑白分明,憎恶都摆在脸上,处女座式的臭屁。
他选择了活得这么得罪人,也就只能在某个枭雄的手下做一个辅助的官僚,难以成就大事。
石田在剧中的智商有余,情商不足跟德川的老狐狸本多正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如对加藤清正,属于丰臣家的亲戚。
在最开始的时候,对丰臣秀吉是非常忠心的,又确实是一个比较愚蠢和残忍的人。
石田非常看轻其人,导致都是对丰臣家忠诚的两个人之间却产生了极大的嫌隙。
石田送前田桃子,被前田嫌弃石田送茶茶桃树,被茶茶嫌弃石田在源次郎面前说源次郎老婆曾经暗恋他(还不是因为他莫名其妙的送人家毛笔)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似乎人物不够有说服力,比如石田,明明是一个识大局发展的人,在丰臣死后,为什么一定要忠于秀赖呢。
且本来就是精于筹划的人,为何要主动去冲突。
北政所完全无心于丰臣家的事业(反正没有自己血统的继承人),茶茶整体给人的感觉是不靠谱,两个人对权利都没有任何的渴望,只想混点日子。
可惜秀赖是个男孩,即使她们想混日子,德川家康也绝无可能放过秀赖。
有一种自己家人都不急,外人着急的感觉。
真田丸看到关原合战石田和真田输了,源次郎和老爹被流放,看剧速度就明显降低了。
因为知道了结局的不可以逆转,喜欢的主角终究会失败会死,就有点不愿意看到结局。
但磨磨蹭蹭看到40集左右,精气神又回来了。
因为整个剧里,两种精神阻止了所谓的悲剧的悲伤。
一种是宿命论:奶奶在去世前跟源次郎和源三郎说,人最主要的是要看清楚自己的宿命。
宿命中,决定了源次郎终究要与德川对决。
而源三郎,因为其一板一眼的为人,对于忠义的不同理解,得一从一而终。
一种是生命观:人活一世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轰轰烈烈为了自己的意愿而活着。
两者相权,即使有一分的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意愿,也不会去害怕失败。
从石田开始即是如此。
大谷、昌蒲和安房守至死都想着如何打败德川、内记、阿桐,作兵卫,佐助,均是如此。
一旦看清这两条脉络,就觉得死和失败确实不是终点,重要的不是这个结局,是过程中人的选择和所做所为。
反过来也就能有点理解石田的不合情理的发展线了。
我觉得导演也馋他的身子,特地安排的冲凉戏
从利家与松后,我已经很久不看大河剧了。
那些年的大河剧里,满满的都是上杉jj这种瞎眼物。
对于日本战国的热情也逐渐消退了。
而真田丸于我来说,有太多去看的理由了三谷幸喜是我这几年最喜欢的编剧之一。
堺雅人是我乐意去看的男演员。
长泽雅美是我最喜欢的女星。
最后,真田幸村是我少年时代玩太阁立志传4就开始喜欢上的武士。
在那个疯玩太阁的年代,我最常挑战的,除了主角的故事之外,便是幸村的了。
因为这种种,套用电视剧里的话说,我会看真田丸,也是宿命使然吧。
首先说说这电视剧里各种眼熟的人们吧。
大泉洋的信幸哥哥不用说,之前清须会议里倾力表演了猴子,可惜役所广司这回没有来出演他的对手,据说家康本来是他来演的,那样或许能看到一个有别于关原合战里的役所广司版老乌龟吧小日向文世,在清须里表演的是丹羽长秀,总是一脸严肃的为柴田考虑或谏言,可柴田却屡屡让他失望,最后两人分道扬镳,这一回,他成了猴子。
有趣的是,将近十年前的重力小丑里,他演的男主角的父亲,和真田丸里的宁宁恰好也是对夫妻,看来这俩也算得上是老夫老妻了。
他也是三谷的爱将了,魔幻时刻里,他扮演一名认真负责的经纪人竹内结子,在金色梦乡里出演了堺雅人的前任,在真田丸里依然和雅人有着极其暧昧难以割舍的羁绊。
黑木华,幸村的初恋,竟然就是李狗嗨里的love&peace!
古美门一定很惊喜吧寺岛进,也算是三谷的爱将了,清须里的官兵卫,魔幻时刻里的喽啰。
西村雅彦,可爱的今泉警官,可惜这次没有你亲爱的古畑来欺负你至于堺雅人盼了好久的长泽,也算是众所周知的梗了。
说说三姑其实三姑的风格,与其说是无厘头搞笑,不如说是典型的戏剧风格。
但凡是三姑的戏,基本上各种前后呼应,细节对照是少不了的。
他的搞笑也大多是这种来自于上下文的搞笑,来自于故事自身的搞笑。
在真田丸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横跨50集的,哥哥桑对室贺的儿子的暴击吧。
这种幽默具有典型的三谷特征,通过重复某些话语,达到搞笑而又出人意料的效果。
魔幻时刻里也有相仿的内容,每每看来都教人忍俊不禁。
也可以说,三谷的剧本,在具体细节上是很难挑刺的。
作为写侦探剧本起家的三谷,他作品里的逻辑大体上总是很严密的。
基本上,他会关注到每个细节,每个埋下的伏笔他都会回收,即使是小角色,他也不会忽视,而会给一个有始有终的介绍。
由于对人物做了大量删减,许多角色并未登场,所以在登场了的角色中,三谷基本都会给一定的表演空间。
例如宇喜多秀家事实上,在他的作品里,往往越是看上去可有可无的人,有时候反而会起到作用。
或者说,在三谷的舞台上,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在最后一集当中,三谷不单单把笔墨给了幸村,他同样也给堀田作兵卫、高梨内记、三十郎以浓墨重彩的笔墨。
对于历史剧来说,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关注到一些平素不太会去关注的角落。
但坏处是,主角得不到烘托了。
许多人吐槽,整部剧属于真田昌幸,属于德川家康,属于丰臣秀吉,唯独不属于真田幸村。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成熟的剧作家,三谷比起关原合战的那个导演兼编剧来说,要合格老练的多了。
在他的笔下,大部分集回里人物的设定都是保持一致的,有改变,也大多属于人物的成长使然。
同时,节奏上也比关原的凌乱节奏好太多。
为了把笔墨放在人身上,三谷把本能寺和关原这两个历史性大事件都忽略了过去,人称超高速本能寺和超高速关原。
其实唯有如此,方能体现人物性格,方能体现事件。
然而,要真推起来,三谷的格局,似乎还是小了点。
或许是大河剧题材的关系,也或是三谷自己的性格或笔力使然,他的作品里,还是少了点象征性的东西,少了些升华的东西。
世间大师难有,这也不是奇怪的事情。
说说我喜欢的那些集数首先最喜欢的肯定是第40集。
有人说这集是属于阿桐的,有人说这集是属于片桐且元的。
我想,这集始终还是属于幸村的。
得名幸村的这一回,是真田幸村这名我们后世所尊重爱戴的英雄人物真正诞生的时刻。
这一集的逻辑是极其清晰的。
幸村受到片桐且元的召唤,了解到了大阪城当时的情况,但是他拒绝了这一召唤。
与许多英雄人物一样,当时的他有着不想离去的家人和眷恋的地方。
但是在阿桐的敲打下,他对大阪,他的朋友,他的主公,他的父兄的记忆被逐渐唤醒,他想起他曾奋斗过的主公,想起自己曾经想成为的人,想起那些坚守忠义到最后一刻,并献出生命的伙伴。
伴随着激扬的bgm,这一回竟给人一种在看权游的即视感。
其次是第12话婚礼,这一话是属于室贺的。
室贺此人在历史上毫无疑问是个小角色,在这部电视剧里也仿佛是个反派,他屡屡出口的闭嘴黄口小儿,给电视剧平添了许多趣味。
而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他说出了一番充满堂堂武士之尊的话来。
是,他是昌幸的对立面,他一直在阻碍昌幸,但是看了这一段后,我们很难不喜欢这个人物。
这就是戏剧的魅力,也是三谷作品的魅力,一些小角色,照样能焕发光彩。
我猜想,那么多人那么喜欢为三谷拍戏,正在于在他的作品里,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闪光时刻吧。
其余,还有属于昌幸的38话,属于北条氏政的24话,属于秀吉的31话,以及,毋庸置疑的,44、45话。
成长在我看过的不多的大河剧里,成长这个主题,似乎总是会出现。
至少在真田丸里,许多人物的成长都很丰满。
真田幸村的,真田信幸的,阿桐的,以及德川家康的。
或许许多人看了这部剧后,会对片中的幸村感到失望。
一代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怎么能是如此温柔和善之人?
片中的幸村似乎总是太过追求面面俱到。
哥哥吐槽过,秀吉吐槽过,他爸爸也吐槽过。
但,这也正是幸村的品质所在吧。
三谷要塑造的,不是一个刚武勇猛的人,而是一个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给同伴温暖,给身边人希望的人。
或许看惯了古美门或半泽直树的,会不喜欢这个堺雅人,但,我很喜欢这个非常温柔非常亚撒西的雅人叔。
当然幸村的性格也不是没有起伏的。
从少年时代开始,他的生命也在不断成长变化着。
最开始的他只是紧跟着父亲和叔叔的脚步,遭遇血色婚礼和种种权变后又开始追求起策略,而后又逐渐为主公大人(上杉景胜)、石田治部和大谷刑部所改变,产生忠义之情,在九度山中,这份忠义差点被平静的岁月磨灭,而后又被阿桐以及历史波涛所唤醒。
为了胜利,他曾想成为如同自己父亲和叔叔那样不择手段的人。
但是到最后,在大阪城里,他最终成为了自己——那个温柔的,爱为他人着想的,同时,也是坚韧不拔的幸村。
信幸一开始总显得很搞笑,被父亲所玩弄,被室贺随意大呼小叫,被奶奶忽视,被岳父吓到,但是在这些被压制的过程中,他最终成长为一个同样顶天立地,同样坚韧不拔的武士。
在剧评里,我很少看到人们谈到大泉洋,但其实大泉洋的表演同样是极其精湛的。
最开始时他慌乱的眼神,当中忍气吞声总是忍耐的眼神,到最后坚韧不拔的眼神,谁说,这真田丸,同样不也属于他这哥哥的呢?
最让人叫绝的是,演出这个坚决之人的大泉洋,还曾经演过狡猾的猴子,真的不得不叫人感到佩服。
然后是长泽雅美的阿桐,最开始的时候真是好讨厌啊,自说自话口无遮拦,但是到后来,她也慢慢地变了,变成非常历练,善解人意,变成了幸村身边最坚强的护盾。
49话最后当她终于被源次郎少爷抱住的时候,长泽的眼神还是演绎的很到位的。
委屈,哀伤,悲痛。
她知道,这是源次郎的最后时刻了最后是内野圣阳的德川老乌龟。
其实说到这里,想想也挺有趣,虽然德川是战争最后的胜利者,但是在他身后,尤其在幕府垮台之后,历史好像却对他鞭挞了100多年。
在我所看过的绝大多数影片里,似乎德川家康的形象从来没有正面过,积极过。
这,或许就是历史的作用?
无论历史上谁是胜利者,历史本身的面目只要能得见于人,大家,总会有自己的评判的。
话说回来,内野圣阳版本的德川还是很复杂很有人性的。
最开始的时候他时常会被吓的惊慌失措,咬手指的习惯到老也没改,甚至最后一回也丑态百出。
但是,至少这个德川也是有人味的,他会给老婆去做做马杀鸡,会偶然对敌人流露点同情,会期望自己的同辈北条氏政能够坚持活下去。
他不是关原之战里役所广司演的那个不义的符号,不是甲贺忍法帖里邪恶的阴影,他就是那个活生生的人,最开始只是为自己一国而奋斗,到最后成为天下人后阴险却又通透的人。
最后的最后,说说历史剧这类特殊剧种吧。
历史剧往往比别的剧种要难拍,首先是因为历史本身这个真实的模版在那里,你如果违背历史,扭曲历史,势必会被历史爱好者所谩骂。
同时,历史的厚重很多时候又会压的人很难举重若轻。
你不能拍的太轻浮,但作为影视作品又不可能拍的死板乏味。
或许,世界上最擅长拍历史剧的,还是我们中国人吧。
无论是走向共和,还是大明王朝,中国人都证明了,我们是最擅长拍历史正剧的民族。
而这,始终也得益于,我们那足足3000多年(更早的2000年,实在缺少详细内容,所以难以作为今日的历史经验)极其明确的、丰富的历史。
这是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所拥有的财富。
历史本身永恒不变,变得是观察历史的我们。
真田丸的评价势必是矛盾的,分裂的。
喜欢战争场面的得不到满足,想看英勇不屈的幸村的也得不到满足,想看大历史大格局的得不到满足。
但是喜欢看那些人物故事的,喜欢看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形象的,喜欢欣赏演员精湛演技,欣赏精妙剧本的,又一定会很喜欢这部剧。
至少,我很喜欢这部弥漫着无数生命的群像剧。
最后一集差评! 烂尾是不是!!妈蛋,后宫就不能干政,瞎胡扯么!
第一部大河剧。靠着弹幕和三谷幸喜追了一年,强行立FLAG满天飞,强行喜剧,强行加戏,强行胡编乱造:丰臣家毁在个奶妈和厨子手里。完~
2016年已看
看了前面一点,制作确实是良心,但是堺雅人的表情好出戏啊哈哈分分钟看做古美门完全追不下去了
论茶茶公主和千利休为什么平均每年人格分裂一次……
迫不及待去大阪城追尋真田幸村最後合戰的歷史線索。
世の中には面白いなぁ……(全剧最帅山本耕史)
有点受不了乡土剧
大河剧入坑作 妈的为什么真田丸入坑。。。。
日本人怎么说呢,打战跟玩儿似得
战争场面太次了 而且过于儿戏
日本第一兵感觉堺雅人不太适合,他演个谋士还凑合。。。
这结局简直。。。烂尾么?!
台词很有趣,难得这么多生动有趣的配角。真田他爸几度易主太好笑了,突破日本武士的刻板印象。
还没放完,对我来说已弃剧,日本也就这点历史
小龙虾冲🦆
这,要是没有b站的弹幕,我估计坚持不了这么久,这部剧主打装逼,坑人,毒奶,值得一看,一星给弹幕
总算追上了……感谢这部剧(看过的第三部我叔主角的)让我萌发了对日本这个国家无限浓厚的兴趣。据说NHK每年都要在每周日黄金档放这么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感觉整体水平超越我们至少十年。
很喜欢日本战国的历史,但是这个剧实在太不注重历史了吧;德川家康、北条氏政在里面和傻 比一样的,不是狰狞的表情就是笑里藏刀的奸笑;上杉景胜不管事,织田信长变态狂;只有真田家是正常人;主体主线和历史差不多,但是细节真的太差了
对历史剧没兴趣啊 虽然这演员阵容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