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心灵驿站

The Station Agent,下一站,幸福

主演:彼特·丁拉基,派翠西娅·克拉克森,鲍比·坎纳瓦尔,乔什·帕斯,保罗·本杰明,Jase Blankfort,鲍拉·加茜丝,理查德·坎德,林恩·科恩,瑞雯·古德温,马拉·苏查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03

《心灵驿站》剧照

心灵驿站 剧照 NO.1心灵驿站 剧照 NO.2心灵驿站 剧照 NO.3心灵驿站 剧照 NO.4心灵驿站 剧照 NO.5心灵驿站 剧照 NO.6心灵驿站 剧照 NO.13心灵驿站 剧照 NO.14心灵驿站 剧照 NO.15心灵驿站 剧照 NO.16心灵驿站 剧照 NO.17心灵驿站 剧照 NO.18心灵驿站 剧照 NO.19心灵驿站 剧照 NO.20

《心灵驿站》剧情介绍

心灵驿站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芬巴·麦克布赖德(彼特·丁拉基 Peter Dinklage 饰),一个一心只想安安静静过日子的普通男人,而他天生四尺五寸的矮小个头却格外引人注目。在众人的指指点点和嘲笑声中,芬巴只得避开人群,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研究各式火车上面。 当唯一的好友过世,芬巴决定离开原本熟悉的环境,搬到纽泽西乡下朋友留给他的废弃火车库房独自生活。然而接二连三出现的意外访客,让原本希望离群索居的芬巴不情愿地开始了他的邻里生活。刚刚遭遇丧子之痛的中年女画家奥利维亚·哈里斯(派翠西娅·克拉克森 Patricia Clarkson 饰),健谈热情的热狗小贩乔·奥拉马斯(鲍比·卡纳威 Bobby Cannavale 饰),以及其他新朋友。渐渐地,在他们的温暖关怀下,拒人千里之外的芬巴开始敞开心扉,他的生活也在不经意间有了微妙的变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复仇少年暗夜情报员第二季最后的骑士遥远的他DeliciousParty♡光之美少女检察风云霍顿与无名氏相机惊魂太子妃升职记加勒比风暴我的隐形男友遇见贵人怖偶灰色少女理事长是九年级荆轲传奇西门无恨刀剑乱舞-花丸-给桃子的信捉迷藏电光火石少女侠之长生诀卡牌迷宫爱恋人肉农场汗流浃背我与梦露的一周潜龙村戏生死桥

《心灵驿站》长篇影评

 1 ) 三个屌丝的互相取暖

这部片子是无意发现的。

看哭了三次。

一开始不是很喜欢FINN的角色,沉默不语又苦大仇深,现实生活中,我和Joe的性格很像,喜欢他们三人大笑的场面:“为了joe我才搬到这里”,那样多有感染力,生活嘛,也不要太serious,前不久还在现实餐厅碰到侏儒夫妻,活的爽朗还上电视被报道过,所以,天生的对这种冷癖清高无好感,可事实上,谁又知道,侏儒在现实生活中遭受多大的压力,他要提前退休,他要忍受人们一直盯着的眼光(在酒吧他发疯喊了一句here I am, take a look也让我泪奔,心疼),他要搬到清静的地方远离一切,要忍受小学生嘲笑比他还要高,要接受大家不怀好意为了质疑而质疑的声音。

很轻的电影,很重的人生。

FINN是一个演技很好的演员,后来发现他的眉毛、瘪嘴都隐藏着万千言语,留给观众无穷尽想象力。

他就是个平凡的人纳,他是多么单纯,直率,实诚的小伙伴,连图书馆馆花没有眼镜也要淡淡提出纠正一番;他又是多么的可爱,生活中爱讲一些冷笑话,和心爱的女人一起大笑;他和我们一样,虽然高冷却富有爱心,他不忍心伤害别人,去演讲,去酒吧,主动要馆花进门,去探望自杀的olivia。

他和我们一样,是一个好人。

他被馆花男朋友推倒起来无力反抗的一幕让我瞬间泪奔。

他那短小、不是对手、无力的身躯,他那仍然下垮的眉毛,being a dwarf is not his fault!

联想到自己。

即便是个正常的人,即便是个活泼开朗聪明伶俐social玩的开的人,他难道就没有无力的时刻吗。

他也会被生活推倒在地,也会被瞧不起自己的人嘲笑、挑战,他也会被自己钟情很久的人拒绝,不理会,看不上。

他也质疑自己的外貌、身高、长相、家庭。

深夜和FINN一样,听着火车走过的声音失眠整夜,无力感如冷水浸透骨骼。

细细想来,和Finn真的很像。

单纯,博爱,社交无能却又慢慢转变,另一方面,朋友也很多,他们默默的付出,包容,喜爱我。

有朋友会像黑人小女孩一样,在我受到欺负时,大声的对那个人说,such a jerk!

爱,其实有两种,一种是自私占用如私人财物,一种是希望他好以后生活坦途。

自己还肤浅地处于第一阶段。

对于第二种,急切如鱼饮水班希望得到那种技能。

毕竟,无论朋友还是爱人,都是平等的,你能博爱,为何要限制人家?

事实来讲,在那个穷乡僻壤,叫他们三个为屌丝,一点也不过分,可是他们三个屌丝的朋友故事,加上悠扬明媚恰到好处的配乐,却似一曲动人的赞歌。

我想豆瓣就是有这个魔力,让人心灵瞬间洗涤。

我哭了,可是眼睛却更清澈了。

希望自己一直这么单纯、美好、善良、正义下去。

最后的plot没有看懂,他们三个插科打诨间片子就ending了,不知有高人解答否。

Anyway,小小的轻片子,很少有人触及的题材,I like it。

很赞。

 2 ) 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电影里男主他一只生活在很压抑的空间,一直陪伴他的朋友是与他有着相似的爱好者,火车追逐猎。

男主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久,知道他的朋友离世,也或许是上帝给他独有的照顾,朋友将他的在火车站的小房子留给了他。

他开始了他人生中新的起点,一切都是新鲜的气息,之前的一切都从新开始。

邻居给了他关心,让他从生活中有了一丝新有了温情,他逐渐从一个“心被冰冻“转换成了有了暖流,甚至有了自己的爱情,当这一切逐渐发生在他的身边的时候,他发现了,他身的朋友都是曾经受过很深的伤害的朋友,家人的心灵上的背叛,朋友的易怒的性格,意外怀孕的图书管理员,这一切的一切,但是这或许是伤害太深,大家开始相互拥抱相互理解,开始和朋友一起喝着“讨厌的啤酒”。

这里是治疗人心底最深的伤害的地方,彼此相拥,走到最后。

以上,是给我感受深的一些感触。

但是我更想说的是,我好想在里面看到我了自己。

出生的地方,工作的地方,交往的朋友,我感受到了很很明显的“女人最多的就是为难女人。

任何事情上,举个例子,马路上我尝试借10块钱做公交,女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没有,冷眼相对,男孩子就会很爽快的借给,然后通过转账的方式还给对方,百试总是会有不一样的反响,但是每次肯定是让你最受伤的。

也或许是我太自卑。

不知道写些什么了,一路走来,我很想放飞自己,让自己放纵成长。

END

 3 ) 愿你遇见Joe

我记得有一年暑假很热的中午,我在一条小巷子中遇见了一个没有双臂的青年,看见后我下意识地避开他,让他先走。

但是从我旁边过的时候,他却突然用他的肩膀使劲撞了我一下 。

后来我总是想,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芬努力地想和普通人一样,不愿意袒露自己的弱势,拒绝别人的帮助,无视别人的嘲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这个世界大概是友善的,很多人并非怀有恶意,只是不知道如何与芬相处。

有的时候人们怀有的善意成为了敏感的芬最讨厌的地方。

还好芬遇见了Joe。

Joe是一个很多情的人,无论芬拒绝多少次,他总是会主动和芬说话,和芬一起散步,送给他一杯牛奶咖啡。

但我最喜欢的是Joe不动声色的善良,我始终相信芬门前的信箱是Joe装的。

或许和芬相处最好的方式就想Joe一样,把他当成普通人,但却不懂声色的帮助他。

时至今日,我始终对那个男青年抱有歉意。

愿你遇见Joe。

 4 ) 弱点与弱点的惺惺相惜更加强烈

一个侏儒,一个丧子的母亲,一个父亲病危的厨子,一个意外怀孕被原生家庭抛弃的图书管理员,一个黑胖丑的小女孩。

他们的弱点太明显了,比冠军手里的奖杯还要引人注目,而且还无法改变,连努力都没用。

这些悲情色彩的人会莫名其妙的相互吸引。

也许是出于亲切,也许是共鸣,也许是能得到安慰,看着还有比自己更惨的人,心里舒服些。

他们不用认识,便已经成为朋友。

所以,你的弱点还是一种社交工具,不必为弱点发愁,去找同样悲情的人吧,你们更容易成为朋友,那种很珍贵的朋友。

对正常人来说,示弱才能有朋友。

 5 ) 平淡得一踏糊涂!

美国佬拍了很多好片,也拍了很多的烂片。

相对来说,好看的电影,美国片还是居多的。

近年来,印度片,韩国片,甚至是伊朗片,都有迎头赶上的势头,时不时冒出一二部令人惊喜,让人刮目相看的好片来,比如《瞒天杀机》,《寄生虫》,《我是伊丽》,等等。

反观我们的国产片,那几个曾经出过佳作的所谓知名导演,要么江南才尽,要么不务正业,已经好长时间折腾不出什么好东西来了,而所谓的新生代导演,热衷于歪门邪道,另类精怪的题材,根本没有拍旷世精品大作的情怀和能力。

我们的国产片真的要加油啦!

 6 ) 走过人生的下一站,就是幸福

“如果不是彼得来演这个角色,老天爷,这部剧肯定就完蛋了。

”——乔治·马丁。

这个彼得全名叫彼得·丁拉基,没听过?

那“小恶魔”你一定知道了,美剧《权力的游戏》中最受人欢迎的角色,没有之一。

凭借“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这个角色,彼得·丁拉基二度蝉联了美国电视界最高荣誉“艾美奖”的最佳男配角。

可以说,是彼得·丁拉基成就了“小恶魔”,也是“小恶魔”成就了彼得·丁拉基,毕竟他现在已经是好莱坞最高片酬的男演员之一了。

最近看了彼得·丁拉基早期的一部电影——《心灵驿站》看完这部片子,菌叔感觉这就是好莱坞版的《菊次郎的夏天》啊!

芬是一个火车模型店里的修理工,生活中他差不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究火车上,店长是他多年的好朋友,每天的生活两点一线,看似平常,但芬的内心却是孤独的。

因为他是一个侏儒,那种孤独感是刻在骨子里的。

因为身高,生活中他会被人忽视,会被人歧视,但芬早已习惯了这些,他不会对别人表现出什么抱怨、愤怒的情绪,只要他的生活还能继续,他好像就能淡然接受这一切。

但是,当芬下意识地微微低头或眼神向旁边无意识地一飘时,我们能看出来,他是孤独的。

店长突然去世,遗嘱中,店长将新泽西的半亩土地留给了芬,那里有一座已经废弃了的老火车站,芬便一个人搬回了那里。

故事不能只有一个芬。

《菊次郎的夏天》中,北野武饰演的菊次郎是一个有点神经的,看似混蛋实际却很暖心的大叔。

《心灵驿站》里也不能少了这样一个角色。

乔因为父亲生病,需要代替他看两周咖啡热狗车的生意,因此也就正好结识了住在火车站里的芬巴。

乔对所有人都很“热情”,热情得甚至会让人无所适从,乔会想的很简单,想到什么嘴上便能说出来什么,但他实际上却是一个很耿直内心很善良的小伙子。

奥利维亚是一个单身女画家,他与芬的初次见面颇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第一次因为没有及时发现芬,开着车的奥利维亚差点将芬撞到;转眼第二次见面,奥利维亚这次小心了,却因为急着放下手中的咖啡,烫伤了自己,又一次差点撞到芬。

影片的前半段就是在这样一种略带尴尬又有些荒诞的小幽默中度过。

三位主人公也就这样结识在一起。

尴尬感源于芬的侏儒,影片中他不可避免的会遭到别人歧视,甚至当有人不会歧视他而试着接触他的时候,在芬看来这都是别人强忍着的伪装而已。

这种视觉尴尬与观众心里层面的尴尬感,是导演专门营造的,为了突出“侏儒”这一特殊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众人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而影片中一些荒诞的小幽默甚至误会的设计,是导演用了一种非常规的手法强行拉近了三人之间的距离。

因为当一个人认为正常的一些东西都是一种歧视时,反常规的手段或许才是正视。

影片的中段是暖心和治愈环节,他们三个一起在铁轨散步吃牛肉干,乔开车带着芬完成了“火车追逐者”的拍摄体验,他们三个在奥利维亚家喝酒看电影……这种带着夏天的味道的暖心桥段,任何人看上一眼,都会不由自由的微笑起来。

但是影片后半段却急转直下,奥利维亚前夫的出现打乱了他们三个人之间微妙的平衡,也因为芬自身侏儒的原因,当看到朋友受到欺负时他甚至都不能拿拳头去出气。

他恨自己,不好的心情也影响了他和乔的友谊。

奥利维亚好像变了个人似的故意冷漠芬,乔的热狗车也不再像往常一样开到芬的隔壁,芬好像又回到了自己一个人时的孤独状态。

芬不想失去奥利维亚和乔,他努力去挽回过,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好像都毫无意义,难道一切都因为我只是个侏儒吗?

当芬失落地在酒吧买醉时,他愤怒地爆发了,“你们看吧,你们好好看吧,这就是我!

”他生在这个世上就是错误吗?

跌倒在铁轨上的芬,看到迎面而来的火车,想着不如就这么让火车带走他吧。

但是当第二天醒来时,火车只是碾碎了他的怀表。

当死都不怕时,生活中还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

其实影片想表达的也正是这个,生活中经历过最糟糕的事后你还会怕生活吗?

最美好的事总是在最糟糕的后面,只要你敢等到人生的下一站。

一如影片的另一个译名《下一站幸福》。

影片最后芬、乔和奥利维亚再一次坐到一起时,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幸福的事?

我是菌叔,我们明天见

 7 ) 像生活一样无须表达

某个休息日,我郑重其事地摆好姿势并打理好心情,打开这部《心灵驿站》(The Station Agent),准备开始一程心灵旅行并预备好接受一场心灵撞击。

随着旅行的进展,我以为这是一个“有志不在身高”的梦想故事。

直到影片最后的吉他声想起,我才心有不甘地淡淡一笑:哦,我错了。

与《窃听风暴》等“如风暴般掀起内心波澜”的影片不同的是,《心灵驿站》没有大起大落的剧情,甚至没有主题供观众总结,让人看了以后会很安静,很淡然,淡得就像我们晚上躺在床头,回忆一整天满当当的生活时,发觉那些琐事在心头几乎就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但它们确实已经发生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日后的生活——只是它们发生得太自然,自然得就像没有发生过。

《心灵驿站》又译为《下一站,幸福》。

我想,导演Thomas McCarthy诠释的幸福(或许他本来就不想刻意诠释什么,他做的只是呈现),应该是用心生活并体味平淡中的五味杂陈,就像一位诗人说的,从“白菜里吃出鸡和鱼的味道”;也正像芬巴与朋友们在长长的铁路上一起步行巡线一样,那些来来回回的脚步不会在铁轨上留下印迹,那段与尔同在的记忆却会在每个人的心里驻足一生。

写到这里,我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多余的事情,就像你一边做事一边向自己诉说你在做什么一样多余。

像草一样不能自拔,像生活一样无须表达。

本来,我是想向主演Peter Dinklage以及他饰演的芬巴致敬的。

他(们)对自身身份的确认让我想起一个叫尼克的先天四肢残疾者。

尼克到海边游泳时,会把自己的身体涂满番茄酱,趴在沙滩上大喊“鲨鱼!

鲨鱼!

”可以想象,当看到一团“血肉模糊”的没有四肢的躯体大喊大叫,不知情的人会怎样的大惊失色。

这并非一个自虐或自嘲式的玩笑,而是从一个侧面表明,尼克已完全接纳了自己——只有当他从内心里将残缺的肢体当作一种自然状态时,才会开出这样的玩笑。

后来我明白了,那种致敬本身是一种自傲和对对方的侮辱——把他们当作与我们毫无差别的人,是对他们最大的尊敬。

“不管如何卑微或者平凡的生命,既然来到这世上,就一定有其存在的意义。

上帝不会无缘无故创造你,他一定会为你做最妥善的安排。

 8 ) 《心灵驿站》:人要经历、超越、生活

我喜欢这部片子,它太契合了我这段儿时间的心境。

整部片子营造的是淡、慢、真、静的氛围,非常适合一个人看,它的故事发生环境、音乐的调子、人物角色刻画和故事情节的编排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篇幅着眼比较多的人物依次是芬、奥莉维亚、乔、克莉奥、艾米莉。

芬,中年侏儒,性情孤僻,火车迷,爱阅读,他的朋友亨利在遗嘱中给他留了火车站一处房子,生活中因为身体处处受到别人“特别注意”,然后再亨利去世三周后,他来到了这里,开始了一段与往日不一样的生活。

奥莉维亚,金发美妇,身姿曼妙,嗓音性感,经济优渥,两年前儿子山姆从单杠上摔下身亡,来到前夫戴维留下的这处别墅里,来躲避周遭邻人的“指点”。

乔,西班牙裔,话痨,喜欢美女,性格活泼,因为老爹生病,暂时接受餐车生意。

克莉奥,黑人小胖妞,可爱萌,小学生。

艾米莉,青春靓丽,金发妹子,图书馆管理员一枚,与男友克里斯关系时好时坏。

剧中很多细节让人拍手称赞。

芬是步行从店铺到火车站的,每当出现火车在铁轨上跑,音乐就会很欢快。

便利店老婆婆第一次见芬竟然给他拍照,看得出他是无奈拒绝的表情。

芬将桌上小人撞倒,亨利倒下死亡,一种征兆。

奥莉维亚无名指戴着戒指,说明他还爱着戴维,艾米莉在图书馆第一次见到芬时,吓得摔倒了,体现她心里的不安,在后面的剧情中透露出他怀孕了,可她还没告诉任何人。

在芬刚到小房子门口,回头张望,看到了乔留下的凳子,真说明他随意不羁的性格。

乔在奥莉维亚家留下的纸条上写着“for a good time call joe 9173150”,表明心意他很想泡她。

而躺在沙发上奥莉维亚对芬说,你是叫不醒他的,说明奥懂乔可能不是真的睡着了,就是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从后来乔问芬的话里也可以得出,奥问芬是否恋爱过,乔问芬是否有性经历。

从乔跟克里斯见面时的对话动作可以看出,他们之前应该是一块儿厮混过,后来老爹生病,不得不接手餐车,他也抱怨期盼他爹快点好。

克莉奥对芬说她喜欢奥,说明她跟奥在车厢里玩的很开心,也可以想象到奥跟儿子山姆在一块儿的时候是多么开心,接着芬回答了,他也喜欢奥。

奥有两个电话却不接,芬没电话,乔一直不停的接电话,说明了三个人的生活状态,抗拒、孤独、烦躁。

奥随时都是车来车去,芬一直都是步行,后来也许是乔真的以为芬是勾搭美女的高手,想跟他一块儿呢,才会有乔跟芬一块儿散步,接着又会有奥加入进来,而且三个人穿的鞋子也不一样,芬一直是皮鞋,奥是运动鞋,乔是帆布鞋,顺便也可以看下三人着装,芬一直衬衫,乔大裤衩,奥倒是一直得体呢。

奥的画中是一种破碎、凌乱的感觉,她的心态应该一直如此。

芬拿出的书签上写着奥的名字。

奥裹着浴巾下楼开门时的娇羞表情。

芬的房间至始至终只有一个沙发,所以奥在的时候他睡浴缸,艾在的时候,俩人睡一起,但是镜头不是一个整体的构图给的特写,在两人中间还有一根钢筋,说明两人什么都没发生。

大量特写镜头的运用很奇妙,它不是直接告诉你什么,让你去意会,除了画面,每句对白也都有深意,就像冰山一样,只看到表面的,剩下80%以上的内容在水里,在把故事讲明白后,又给人极大的想象的空间。

剧中反复出现的还有奥的“shit”,芬的表,乔的啤酒,这些是很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还有对芬躺在沙发上,火车通过,光线跳闪,奥在灯光下单独坐着,一次画画,一次吃药,这些在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下都恰到好处。

如果说奥是为了忘却失子之痛,芬是躲避别人对他鄙夷好奇的眼光,乔是接替老爹的生意,奥、芬的状态,很难主动将故事推向高潮,乔就是那个活跃气氛的粘合剂,虽然他有“私心”,但三人心知肚明,不是吗?

为什么芬能引得奥、艾对他倾吐心声,也许恰恰因为他是个侏儒,引起人的某种同情和信任,不会对她们有大的伤害,剧末,奥因为戴维还有一子而吃药,艾还没告诉男友其怀孕,虽然她告诉了家人。

故事推动的主线当然也是三人之间的关系发展,一块儿散步,拍摄并观看火车猎手录像,到最后又坐在一起调侃,主要是芬与奥之间情感冲突,第一次他去奥家,将电话放在门口就离开,和乔一块儿去奥家party,主动给奥送外卖,被拒绝进入房子,他生气,把主动跟他搭话道歉的乔给吼了出去,再次主动去奥家,被奥骂出门外,去磨坊酒吧,跳上桌子,吼道“我在这儿,好好看吧”,这会儿就已经将故事的要义表达的差不离了,一切的原罪都归结为,他是一个侏儒,他不能得到陌生人的尊重,也不能得到爱情,他醉醺醺,倒在铁轨上,想着被火车轧死,结束一切,结果,只是轧碎了他的表,却也轧醒了他的人生,他重归平淡,再一次去看望奥,发现她躺在厨房里,他救了她,却重回到自个儿呢房间,让乔接他一块儿去看奥,最后,三人又坐到一起。

当然他对乔,也是从拒之门外,到一块儿散步,到将艾说的他的下巴很性感这样的话都告诉他,到答应他去磨坊酒吧喝酒。

无论怎样,这个偏僻荒凉的地方是芬的春天,他有了太多的改变,他有了朋友,甚至去学校作演讲,尝试着去追爱。

在原本跟亨利这个老头待在一起时,根本不可想象的,从枯燥乏味到有滋有味,逆天的翻转。

这里是他的“世外桃源”啊。

其实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人要经历、超越、生活。

2017.01.17

 9 ) 让我们彼此靠近

04.30.04.The.Station.Agent.LIMITED.DVDRiP.XviD-BRUTUS心灵驿站导演: 托马斯·麦卡锡 Thomas McCarthy北美上映日期:2003/10/03 (Limited)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年度十大佳片美国日舞影展最佳剧本、最佳女主角及观众票选最佳影片英国影艺学会最佳原著剧本美国编剧人协会最佳剧本  除了我上面列出的这些奖项,这部《心灵驿站》还获得了很多较小的电影节奖,包括很多最佳剧本奖。

对于这样一部始终气氛平淡,缺乏情节的高潮起伏,以细节见长的电影,赢得如此多的最佳剧本奖,实在是很难得的事情。

  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年轻的侏儒,芬,自我放逐到一个偏远的小镇,热爱研究火车的他,本想在这里与世隔绝,然而有另外两个年轻男女,乔和奥丽维娅慢慢走近了他,三个人在互相的交流中彼此逐渐贴近。

  最开始,芬带着警惕与怀疑的目光注视着四周的一切,这很正常,他完全有理由去怀疑每一次外界的主动接近都只不过是为了猎奇或更进一步的取笑他,然而热情奔放的乔和温柔细致的奥丽维娅并没有放弃努力,在一次次友善的示好之后,他们终于建立了友谊。

  没有俗套的坠入爱河,没有崇高远大的理想,没有误会和反目,他们只是平淡的生活着,像我们每个人一样,绝对的普通,偶尔也会因为外界的流言蜚语而口角。

很难想象这样的故事可以拍成电影,它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还有什么必要去电影院呢?

  细节,导演给予我们的只有细节。

坐在河边一整天看着火车一列列的通过,在废弃的铁轨上散步,沉默的坐在一起用餐,温馨的夜间聊天,疯狂的与火车飙车……导演是聪明的,已经看惯太多凶杀情仇惊险刺激的我们,真正缺乏和渴求的,却正是这些细节。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细节,而是缺乏感知细节的能力,我们的心灵已经被那些戏剧化的情节、大喜大悲的刺激打磨的太过粗砺,我们只有在导演的帮助下去一一重现那些细节。

  这部电影,有些类似我以前介绍过的另一部《美国荣耀》,同样都是贴近生活的剧情设置,真实,平凡而琐细。

这样的影片总是让我对主人公的生活有些羡慕而又向往。

  三位主人公夜里挤在奥丽维娅的家里看录像,看到七倒八歪得睡着,深夜,奥丽维娅和芬开始聊天,谈他们的过往。

谈的并不深,很快便各自入睡。

  我最喜欢这一段。

倾听、理解、然而又并不接近到对方的个人空间之内,我们也并不指望别人来排遣自己的寂寞,我们只是都有些故事,需要找一个听众而已。

  这样的夜晚,我似乎有过,然而太过遥远,已经回忆不起,我多么想再生活一次。

这确实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又确实是很难的事情。

心情不在,人不在。

 10 ) 生活的趣味生长于无意义中

电影名为The Station Agent,直译过来就是“车站管理员”,说的就是主角芬。

芬这个角色想必是编剧的心血和结晶,他所代表的不是生活中小众存在的侏儒(残疾人),我想他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代表的是许许多多心灵受创、逃避现实的成年人。

就像中年丧子、面临婚姻危机的奥利维亚,也像独自流浪、与父亲关系恶劣的年轻人乔。

这部电影大多数时间是对生活无意义的展示,严格意义上说,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甚至算不得一部完整的电影。

但是,直到最后,你仍不觉得这90分钟的漫长,好像给心灵放了个假,真的如译名一样,来到了一个“心灵驿站”。

芬是个火车爱好者,他热衷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中去追逐毫无意义的火车,计算列车到站的时间,修补废旧的火车车厢,在铁轨上一个人来来回回地走着,……,多么无意义的生活,可就是这样的生活,却弥补了他残破而冷漠的心灵。

奥利维亚是个神经质的画家,习惯喝咖啡加两勺糖,脾气古怪多变,独居在一个森林小屋中,反反复复地画着同一张奇怪的人脸,……,后来她与芬相遇,一瓶酒、一顿晚餐,换来一个吻和一次拥抱,日子又在无数个无意义中悄然改变着。

乔是个热情开朗、喜欢做饭的多动症患者,他在枯燥的生活中把日子过得自得其乐。

开着一辆咖啡车向零星的路人兜售快乐,和路旁踢球小孩玩得不亦可乎,像个跟屁虫一样黏着芬和奥利维亚,偶尔也会对漂亮女人意淫,……,最重要的是,电影末尾,他坐在医院的长廊里,安静地阅读一本小说,等候看完病的奥利维亚。

这许多的无意义,至少教会了他认真地阅读。

李元胜在《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写道:“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我还想连落日一起浪费,比如散步一直消磨到星光满天我还要浪费风起的时候坐在走廊发呆,直到你眼中乌云全部被吹到窗外我已经虚度了世界,它经过我疲倦,又像从未被爱过但是明天我还要这样,虚度满目的花草,生活应该像它们一样美好一样无意义,像被虚度的电影那些绝望的爱和赴死为我们带来短暂的沉默我想和你互相浪费一起虚度短的沉默,长的无意义一起消磨精致而苍老的宇宙比如靠在栏杆上,低头看水的镜子直到所有被虚度的事物在我们身后,长出薄薄的翅膀”我想,导演托马斯想表达的,就如同这首诗一样,美好的生活和虚度的电影一样,充满无意义。

好看的人都关注咯

《心灵驿站》短评

Bobby好萌。

3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这是天堂生活吧。不用上班的三个人,彼此几乎不用过多言语交流,就能达成心灵默契,美固然美,但整个架空在虚假的框架上,又有何意义?

7分钟前
  • 尘香
  • 很差

像是偷偷截取了生活的一个片段,片段里有大喜大悲,却没有大善大恶。一直对美式小清新,治愈系之类的无感,但是这部片却是笑点出色,而且演员阵容在如今看来也很赞。

8分钟前
  • 白昼白
  • 推荐

全程无亮点

9分钟前
  • Janvier
  • 较差

美好,温暖,平淡,缓慢。总有一些人跟你合拍,也总有一些人愿意跟你合拍。一起坐着,尬聊,也不觉得尴尬。那一幕只有对家人才能做到

11分钟前
  • 江湖大骗子
  • 推荐

痛不一定会缓解 美不一定会延续 暧昧不一定成真 歧视不一定消除 人间不一定充满爱 故事不一定有结尾 随性自然 一切皆付笑谈 片子很普通 但是很感动 that's enough……

15分钟前
  • 流浪汉先生
  • 还行

笑对生活是一种态度,善待人生是一种境界。感恩拥有的一切,珍惜身边的朋友,享受每天的阳光,快乐无忧地生活,就是最美的时光。感恩所有的遇见。

20分钟前
  • 爱吃水蒸蛋
  • 较差

同一部文艺片给不同人不同的感觉,有人能欣赏,有人不能欣赏;这电影是好电影,只是我没多少感触。

24分钟前
  • ╰ゝ未命名の暧ヽ
  • 较差

一部在哪里结束都不觉得突兀的安静的电影适合下雨的午后拉住窗帘一个人看。朋友不需要天天在一起,只要在一起舒服而不尴尬就行~两三好友闲来踩踩铁轨坐在优先通行的铁道桥上看看湖,在有摇椅壁炉临海木道开放式阳台的木屋里各干各的或是一起看电影,困了找个舒服的地毯或者抱枕睡去。好幸福。

27分钟前
  • 甜橙树多多
  • 还行

很少看到这么平淡的美国电影,平淡却充满细节,很适合周六上午

28分钟前
  • pennysonic
  • 推荐

Olivia非常典型呀 电影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是 joe很像那个有名爱情片里面的男主 片尾音乐很喜欢!

29分钟前
  • avocadotoast
  • 还行

还不错,能静下来看。

31分钟前
  • 王小妞
  • 推荐

她是图书管理员的梦想,伙计,摘掉眼镜,放开头发,书扔得到处都是。哦,对了,她不带眼镜,那,去给她买一副也值了

33分钟前
  • 轨迹猫
  • 力荐

看似是远离尘世的心灵归宿,实则是披着小布尔乔亚外衣的纸片人

35分钟前
  • 小旺财倒头光
  • 还行

剧情没什么波澜,但就是看得人还挺舒服的。// 人物们都没有180度大救赎,有悲伤也有希望,生活似乎没有大变化,依旧在过着,但也在慢慢变好。

38分钟前
  • 整点薯条
  • 还行

我看过,挺好的影片,从那时起就喜欢上“小恶魔”

41分钟前
  • monimint
  • 较差

寡然无味

43分钟前
  • 橘子红了
  • 较差

典型的美式无病呻吟,可能老美生活的太过优渥,一丁点事儿都能整的顾影自怜,对于中国尤其是90年以前的人来说,生活的不如意是常态。这部的情况有点像海边的曼彻斯特,所以拍的很好,但故事始终打动不了我

46分钟前
  • loup
  • 还行

This is our world.Welcome to the weirdness.

50分钟前
  • 伊斯布兰达
  • 推荐

没什么可看的,就挺没劲。

52分钟前
  • a one and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