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没错,但我觉得仅限于前半部分,而非所有,到了后面,收尾收的太潦草了,也许是,我还是期待着在那个世界,梦马可以得到更好的未来,哪怕在现实中,这些的人永远可能不及她的百分之一是啊,她已经足够幸运了,她遇到了对自己照顾的无微不至的妈妈,尽管可能有些控制欲,但是现实中很多的人,可能在出生没多久就会被遗弃。
她还遇到了那么好的朋友,男男女女,带她去看不一样的世界和色彩。
她还有自己那么优秀的手艺,也能抓住一些机会。
其实,这部片子,更让我感触的,还有日本的文化,我们对待残疾人可能真的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公交车、地铁每个地方都有专人帮忙,所有的地方也基本都有电梯,所以梦马几乎可以去到所有的地方,在中国,可能还需要很久吧。
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天真善良的梦马可以得到更好的,比如性。
这个片子,终究最后还是以另一个方面的圆满来掩盖了这个方面,其实我真的一直一直期待着,梦马可以和小俊来一段什么的,害,终究还是回到了现实。
而且影片前面的立意,她的对外追逐,最终就仿佛没有什么结果一样,找到了姐姐,没有见到爸爸。
也没有交代清楚爸爸妈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可能导演也是希望通过演员的只言片语,让观众意会吧,但是终究还是有些突兀。
但是梦马真的教会了我好多,其实本质上看,她比很多的健全人都自信。
在麻烦的时候,也是礼貌的说谢谢,总之,我本没有看到其他残疾人的自卑在她的身上。
37秒,发生了什么?
37秒,又能做什么?
导演将「37秒」定为片名,是有意让我们带着问题去看这部电影。
这37秒的真实含义,直到影片结束时才被女主人公尤马揭晓。
--- 剧情介绍尤马(Yuma)因先天脑瘫,只能在轮椅上生活,妈妈则是她生活中唯一的依靠。
她给一个网红播主Sayaka打零工画漫画赚钱。
尤马梦想通过自己画漫画的才能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由此认识了新朋友,接触了成人漫画和成人用品,购买了一次性爱约会。
故事缓缓展开,最终尤马发现了自己被蒙蔽多年的身世之谜 ---本片是典型的作者型电影,编剧和导演都由宮崎光代一人完成。
尤马的扮演者佳山明也是本色出演,完全没有表演痕迹。
当我看到片中尤马熟练而又艰难地爬上爬下时,能感受到残疾人的不易,因为在我的生活中也有一位身体残疾的朋友。
电影看多了之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的电影都是“俗套”的:商业类型片的模式就是谍战、复仇、个人英雄主义;而文艺片则是自我救赎、客服童年阴影、解决家庭关系等主题。
但讲述俗套主题的电影并不一定让观众感觉无趣,因为导演讲故事的方式有多种,影片主人公发生人性转变的桥段也会不同。
「37秒」就是这样一部全新感受,不落俗套的文艺片。
影片是从尤马下班,妈妈在车站接她开始的。
回到家中,因为天气炎热,妈妈带着尤马一起洗澡。
“你该剪头发了”妈妈关心地说了一句,而尤马平静的一句“我想留长发”脱口而出。
请记住这个场景,它成为促成尤马想要改变的一个理由。
镜头转到网红播主Sayaka,她从一叠钱中数出一部分,算是尤马的上个月工资。
之后Sayaka的一句“我得买很多办公器材,所以。。。
”,我们知道尤马可不是第一次被剥削了。
尤马私下联系漫画出版商想独立出版漫画,但并不顺利。
通过对白和场景的变换,我们知道,享受着粉丝经济的网红Sayaka包装着自己的人设:一位既美丽又擅长画漫画的天才主播。
尤马的这些处境,全是透过剧中的人物对白和场景表演,由观众自己“分析”得出的。
以上的戏剧冲突并没有激烈的争吵和对抗镜头。
看似平淡的场景转换,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
这就是编剧的优秀所在。
这让我们无法错过任何一个镜头。
所谓的全程“无尿点”,在文艺片中,就是这么拍出来的。
(电影爱好者们可以用此法再去看一遍《少年时代Boyhood》)这里解释一句,日本电影之所以节奏慢,是因为戏剧冲突不够明显,不用激烈的言语冲突和动作对抗去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这主要是源于真实日本人的国民性:“不给别人添麻烦”。
慢节奏和细腻表现是日本电影最大的特点(黑泽明及北野武的电影除外),同时这也是最大的缺点;因为慢节奏和细腻感让当下的观众无法连续保持15分钟以上的耐心。
就连小津安二郎那么经典的《东京物语》,都曾让我几次想离开屏幕。
宮崎光代在这部作品中保留了日本片的特点,又极大地修复了电影叙事中令人感到枯燥的一面。
她透过台词和场景的变化来将一个个小悬疑解开。
直至结尾,观众才用自己的理解拼凑出主角与其他家庭成员的真实情况,并明白剧中人物之间关系的合理性。
尤马认识了新的漫画出版商,被劝说画色情漫画。
没有任何性经验的尤马开始上网看色情片,买情趣用品,甚至付费购买了一次性服务。
在这场戏中,帅哥性工作者来到尤马房间开始服务之前,先给自己的生意介绍人打了一个电话,一句“你本可以提前告诉我的”,让观众明白尤马的残疾身体被嫌弃了。
帅哥性工作者还是很敬业的,在服务过程中尤马因为过于紧张,自己小便失禁,搞砸了这次“约会”。
尤马孤独地在地上一直爬到浴室洗澡这场戏非常令人心酸。
-显然,那个帅哥都没帮尤马洗澡就收钱离开了。
片中最激烈的一次冲突也是在此之后:尤马很晚才到家,妈妈责怪尤马这么晚才回家并提到了社会上的坏人会侵犯尤马。
此时,尤马用爆发的声调说:没有人对我有一点兴趣!
这一前一后地两个场景对比,让观众更加可怜尤马的处境。
尤马在朋友的帮助下,按照一封旧信的地址,去找自己的爸爸。
一个陌生人-也就是尤马的叔叔-开门,告诉她爸爸在几年前已经去世了。
但她还有一个在泰国教书的双胞胎姐姐。
本片的唯一不足之处在此出现,画面切换到泰国时的镜头过于欢快跳跃,将截止前一镜头所累计产生的气氛冲淡了。
观众不得不在泰国的剧情中重新培养情绪。
还好导演的“37秒”没让我们失望。
泰国,姐妹相认。
姐姐承认一直都知道尤马的存在,但因为无法面对残疾的妹妹,就不曾写信也不曾造访。
姐姐口头上答应会去看尤马和妈妈。
影片结尾,尤马躺在床上,对朋友说出了这37秒的秘密:因为这37秒,尤马因小脑缺氧造成终身残疾,成了一位对坏人都没有吸引力的23岁少女。
但尤马并不后悔,她很高兴是自己承受了这37秒,让姐姐成为了一个正常人。
尤马回到日本,还是进到那个家门,还是看到妈妈,有的只是泪水和拥抱。
本片导演剧情处理得非常合理,尤马认识新朋友或从新朋友处得到帮助,这些情节完全经得起推敲,绝不是平庸导演所处理的那种无来由的“突然造访”。
其实本片还有很多优秀之处,比如在片中几次反复出现的这张漫画
片尾的平行蒙太奇剪辑:尤马坐火车,姐姐耐心教授小朋友。
这些都有着导演的寓意交代。
宮崎光代并不是我们中国观众所熟知的导演。
搜寻Facebook,我们才知道她是一位生活在美国洛杉矶的日本电影人。
因为长期生活在美国,也难怪宮崎光代的电影虽属日本但绝无沉闷。
能够创作出这么入心的「37秒」,我们会好奇导演在这个真实故事中,是哪一个角色呢?
当我将这段影评和37秒的秘密讲给家人听的时候,我又哽咽了一次,因为我也有一个一直不敢去探望的人。
「37秒」教会了我很多。
37秒 (2019)7.42019 / 日本 / 剧情 / 宮崎光代 / 佳山明 神野三铃 之前做一次社区志愿服务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志愿者,她三十多岁,寻常的马尾辫,戴着黑框眼镜,总带着满脸的微笑,说话的时候也是十分的温柔,可她坐在轮椅上!
后来我了解到,她在读大学的时候生的病,父亲在那个时候也因病去世,她以为她过不下去的,后来碰到了一个好医生,为她做了截肢手术!
她说起自己的经历的时候充满着平和!
生活平静之后,她也继续学习,拿得到学位证,最后投入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工作—“盲人看电影”!
我不敢想象,这样的事情要是发生在我身上,我会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它,又会怎样生活?
她说了一番话: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是和正常人一样的,我们和正常人一样思考认知着世界!
不用用特殊的方式对待我们,有的时候出行的时候啊,有人就特别热情地帮忙推你!
我反而觉得不自在,这些事我自己行!
(原意大概是这样的) 我总觉得现在在大城市看不到多少残疾人了,盲道上乱停着共享单车,有的盲道也是设计的乱七八糟的,公交车的设计似乎也压根没想过让腿脚不方便的人上车…… 我不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我知道我们对这些少数群体缺少关注!
我总觉得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很大部分取决于社会对少数群体,像对残疾人,对lgbt群体,特殊工作群体等的态度!
我们缺少同理心,总理所当然地用自己的标准去给别人做一个笼子,当出现不同的时候,笼子变成了刀子!
电影里面梦马被放鸽子后进入红灯区,碰到了三个喝醉了的变装皇后!
她问:我该去哪里?
得到的答案是:这完全取决于你!
对啊,这不仅是那些身体健康的人的世界,这也是你的世界!
kokoro「使人残疾的是心,不是身体。
」二十三岁的贵田梦马因脑性麻痺,长年以轮椅代步,母亲待她如易折的鲜花,偏执呵护,但隐藏在美少女漫画师身份背后的她,依旧梦想著独立自主。
梦马将作品投稿至成人漫画编辑部,却被批评「经验不足」,她也因此开始探索自己的慾望。
当她与专门为身障者提供性服务的舞姐相遇,性启蒙的欢愉仿如盛开的花蕊,艳丽而张扬,而关于她生命起点的秘密,也正隐隐显现端倪……。
以爱欲启蒙为主轴,导演HIKARI在海选中深受零表演经验的佳山明吸引,并以她身为大脑性瘫痪残障人士的亲身经验重新编写,虚实交织成这部缤纷曼妙的真挚之作。
资深演员神野三铃、渡边真起子分别饰演保守派母亲与解放派性工作者,情感张力十足,涩川清彦、石桥静河惊喜现身更添亮点。
「人应该有无限可能,唯一的限制,只会是我们自身。
」──HIKARI
去年柏林电影节可谓对女导演大门敞开,除了在主竞赛选了五部女导演作品外,其余各个单元也是不甘示弱,竞相挑选世界各地的女导演作品让观众大饱眼福,而其中导演处女作也是占据半壁江山,这似乎可以成为后MeToo时代里一种有趣的现象。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她们都喜欢选择用女性成长题材来作为叩响影坛的第一步,德国的《系统破坏者》和韩国的《蜂鸟》最为明显,而这部出自日本导演宫崎光代的处女作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女性的“成长”故事,尽管影片的主角已经是成年人。
影片的叙事切入点新奇,展示却不猎奇。
残疾人题材的影片我们之前看过不少了,当观众以为这仅仅是一个身残志坚女青年凭借努力实现梦想的老套故事时,却被导演不断抛出接踵而至的深层思考而吸引和感动。
从残疾人的性爱观、独立生存的权利,直至到敏感的身世寻根之旅,导演在剧本创作上不断提升这个噱头十足的题材深度。
更难得的是,导演在处理某些情色意味的猎奇部分时,比如说女主角第一次到风月场所找男人的段落,依然能保持着小清新的风趣幽默感,这似乎是日本艺术电影的传统。
影片用不偏不倚的眼光去看待残疾人,不同情也不鄙视,感觉就像处理一个普通女孩子的成长故事,只不过她是坐在轮椅上的脑瘫患者而已。
最令我意外的是,她周遭的同事和朋友都并没有因为她的身体状况而歧视,即便是老板窃取她的漫画创作也只是针对她的才能,而非趁她的残疾人身份而获取便利。
整个日本社会对残疾人的平等尊重的态度足以让我们深思。
女主角需要面对的是自身正常的性爱欲望需求,以及摆脱过度保护的母亲从而独立生活。
最后一幕转到个人身世寻根之旅,似乎有点偏离影片的成长主题。
然而,我们会发现导演把最关键的题旨“37秒”放在这个压轴段落里呈现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情节始终回到母女两人的关系上来,清晰解答了母亲对女儿那种控制欲形象的由来,令母爱的这一层深意浮出水面。
无论如何,这位女导演在处理这个噱头十足的题材,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并没有往低俗猎奇的角度展现,而是用真实平等的人性心态去挖掘残疾人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真实遭遇徐徐展开,也巧妙地避免落入老套的心灵鸡汤情节里。
最令我印象深刻一处是风月场大姐评价与残疾人发生关系跟普通人有何不同时,她说到残疾人会比较粗暴一点,也许暗中反映的是他们对社会或者命运的反抗态度,这种顽强的生活态度顿时令我感动万分。
1、关于残疾人的主题,梦马有点内向害羞,很多人看到残疾人会害怕或者嫌弃,这通过梦马姐姐、牛郎的表现看出来了,因此他们害羞,胆小。
2、日本对于特殊行业确实不歧视的,扮演正义使者的就是一个特殊行业的大姐姐,她鼓励了梦马,一切取决于自己3、虽然脑瘫,但是梦马成为了厉害的漫画家,虽然一开始被人利用,但是后来勇敢得走了出来4、缺点是剧情虽然有点慢,爸爸的设定没有什么铺垫,因此感觉转折快了些
「使人残疾的是心,不是身体。
」二十三岁的贵田梦马因脑性麻痺,长年以轮椅代步,母亲待她如易折的鲜花,偏执呵护,但隐藏在美少女漫画师身份背后的她,依旧梦想著独立自主。
梦马将作品投稿至成人漫画编辑部,却被批评「经验不足」,她也因此开始探索自己的慾望。
当她与专门为身障者提供性服务的舞姐相遇,性启蒙的欢愉仿如盛开的花蕊,艳丽而张扬,而关于她生命起点的秘密,也正隐隐显现端倪……。
以爱欲启蒙为主轴,导演HIKARI在海选中深受零表演经验的佳山明吸引,并以她身为大脑性瘫痪残障人士的亲身经验重新编写,虚实交织成这部缤纷曼妙的真挚之作。
资深演员神野三铃、渡边真起子分别饰演保守派母亲与解放派性工作者,情感张力十足,涩川清彦、石桥静河惊喜现身更添亮点。
「人应该有无限可能,唯一的限制,只会是我们自身。
」──HIKARI
文|福子公众号:抛开书本
《37秒》这部电影在去年的柏林电影节首映,成为一大爆款,最终获得全景单元(Panaroma)剧情片方向的观众选择奖和国际同盟艺术电影奖。
这部电影,是日本女导演宮崎光代的首部剧情长片,也是女主佳山明的处女作。
佳山明本人就是一位脑瘫患者,她很勇敢的将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展现给各位观众,也体现出两位主创对残障人士的日常关照和思考。
“性”在每个女人面前都是平等的,谁规定残疾人不能有生理需求呢?
主人公会偷偷地看小黄片,买按摩棒,拥有者常人一样的生理反应。
她不仅用钱换来了啪啪啪的体验,也遇到了性感而善良和梦马一样身患残疾的朋友们。
那么《37秒》究竟讲述了什么?
37秒能改变什么呢?
明天是三八妇女节,我们推荐这部柏林电影节爆款电影,让你了解这部尺度颇大、关于女性的自我抒情诗。
柏林电影节大热门爆款,是一部残障女性的自我抒情诗
1.在情欲面前众“女”平等在故事的开始,观众可以明显感觉到,梦马是一个自卑且不被关注的女生,她个头小小的,坐在轮椅上,说话声像蚊子一样孱弱,要别人凑在她面前才能听清楚。
她本身是个天赋过人的漫画家,但由于自身残疾和不自信的缘故,让她没有受到理应获得的关注。
她是网红漫画少女彩香的助手,但实际上彩香的所有漫画成果都是梦马一个人完成的,彩香对外从不承认梦马这位功臣,不仅连签售会都不让梦马参加,甚至连那一点基本的工资,彩香有时候都会克扣一部分。
漫画本是梦马最热爱的兴趣和事业,但屡次叫彩香践踏,于是她开始寻找新的机会。
好巧不巧的的是,在她投出数份简历之后,唯一回应她的是以成人动漫为特色的杂志社,当主编询问她有没有性生活经历时,梦马哑口无言。
她都成年了,但这档子事她想都不敢想。
“当你破处后你的作品才会更有感染力哦。
”当主编婉转的回绝她时,反而像是给了她一把钥匙,让她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她回到家戴上耳机,偷偷地点开成文网站的小黄片,在暴露镜头和女主销魂的呻吟声中,她觉得口干舌燥,手也不时地开始在身体中探索。
其实“性”在每个女人面前都是平等的,谁规定残疾人不能有生理需求呢?
梦马下了好大决心之后,终于在街头的红灯区里开始寻找牛郎。
在光怪陆离的红灯区中,她不仅用钱换来了一次啪啪啪的体验,也遇到了性感而善良的女郎阿舞,和梦马一样身患残疾的大熊先生,以及他的看护小俊。
在大众认知当中永不会相交的几个人,却奔着最纯粹的需求相遇,反而在车水马龙的浮躁社会中摊开自己,毫无保留的让彼此进入自己的世界。
在梦马闯入红灯区这段经历之后,她发现周围的人并没有对她的需求嗤之以鼻,反而获得了尊重和包容,她愈发觉得,拥有性欲和吃饭睡觉一样是很正常的生理欲望,她甚至大胆的为自己购入了按摩棒。
2.《37秒》vs《绿洲》;自我救赎与残酷物语很多人愿意把《37秒》与《绿洲》作为同类型影片进行探讨,《绿洲》通过重度脑瘫的女人与坐过牢看上去有点二的男人的爱情开始讲起,在经历过不被旁人打扰的你侬我侬之后,最终被那些看似“正常”的家人们拆散。
这些家人藉由女主无法正常交流为源头,不断地把脏水和谩骂泼向有过三次案底经历的男主身上,最后男主只得以强奸犯的罪名再次入狱。
电影的末尾,男主在送进监狱的一刹那突然冲出牢笼,来到女主家门前,只为帮她砍掉惊扰她好梦的树干,而女主在邻里都休息的深夜拿出收音机,将情歌调到最大作为对男主的回应,成为了此片的惊艳之笔。
一场冲动的相遇让两个“不健全人”发现自己被爱、被尊重,找到了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感。
福柯有一句话:精神病不是一种自然或者生理上的疾病,而是一种对人群加以分类的社会功能。
在步入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下,人们有权利思考:作为平平常常的人,我们是否已经被某种模式异化?
或者说,我们一直遵循的某种规律真的无懈可击?
这也是李沧东和宫崎光代电影当中想抛给我们的问题,只不过两位导演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回应。
《绿洲》在表面上诉说了一个唯美畸形的爱情悲剧,其实在背后充分表现了导演对整个社会制度毫不留情的批判额贬斥,所谓的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被社会“囚禁”的过程。
所以《绿洲》的真正悲剧得原因在于,男女主人公的病情以一种异类的态度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真是社会机器所不能容忍的。
已至于正常的男女之爱也被我们认为是不符合道德的罪恶。
而《37秒》却用一种温暖的笔触去回馈这个世界的包容:一个正直青春的女孩,有着爱与性欲的诉求,但她没有被社会抛弃,反而获得了一帮朋友,甚至这些朋友也愿意带着她去寻找自我。
最后梦马在大熊的帮助下,拜访了自己失散多年的父亲(但可惜的是父亲已经去世),又前往泰国去找自己的姐姐,这位姐姐是一位健全的老师,她能歌善舞,会说一口流利的泰语,也能教孩子们学习。
故事在两姐妹的交谈中,才释出“37秒”的意义,因为姐姐比她早出生37秒,所以她是身体健康的健全人,但梦马却只能一辈子躺在轮椅上。
但梦马却在最后说道,“她不后悔”,因为在整个奇幻旅程中,她已经寻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幸福和意义。
3.照进现实的梦与希望有不少观众表示,影片的前后两部分比较割裂,尤其是后半部分回归家庭后,显得有些落入俗套。
但我却认为,这样温柔的处理方式反而更能触及人性最本质的关怀。
在大众化的观念中,其实我们处处给予残疾人爱和保护,有时并不是处于尊重的观念,而是他们的缺陷令他们与正常人在根本上有所不同的观念,纵然我们的道德修养令我们(必须)选择以同情的态度面对他们,但同情、怜悯总是或隐或显的与优越感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平等的眼光。
如果《绿洲》是对外抨击社会的卫道士,而《37秒》恰好背道而驰,探讨了残障女性本身的价值找寻。
相比于特殊对待梦马的彩香、占有欲极强的妈妈,电影的后半段,在朋友们的支持下,大熊陪伴着梦马完成她的梦想之旅,可以体现出人们真正把她当做一个“正常人”在予以尊重,并且更好的帮她理解,她的坚强来自哪里,她的孤独又去向何方。
理解整个人物和剧情后半程的走向,最重要的是理解整部电影的情节驱动,实际上始终都是以这位残疾少女渴望自由、渴望体验生活作为核心的。
而在这抒情而又缓慢的旅行散文诗当中,又包裹了关于爱情、性、实现自我价值、自我认同,以及包括亲情的和解等一系列议题,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善良的本质和初心。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当时在风俗街,梦马问:我该去哪里?
三个变性人说:这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性只是一把钥匙,打开这场冒险的第一个环节,前半段说实话比后面精彩很多,但后面其实更丰满。
梦马的困境在于母亲的控制欲和自己的自卑。
她挣脱母亲的控制在风俗街开启性冒险,以性觉醒唤起了自己自我意识形态的觉醒。
勇敢的迈出一步探索自我的身体,探索世界,开始打扮,第一次跟人聚会喝醉,然后第一次离家出走,第一次询问自己的父亲,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姐姐。
等她完成了这一切她也就完成了这场自我意识觉醒。
她两次直接的谈论自己的残疾,一次是浪漫主义的,喝醉酒的梦马说自己是外星人的实验品。
第二次是现实的,她见到了自己的双胞胎姐姐,在深夜说,37秒是她窒息的时间,如果早出生的是她,那么现在过着正常人生活的就是她不是姐姐。
但她也说,如果可以选择,她还是选择让自己来承受这一切。
到这里,梦马完完全全接受了自己残疾的事实,发自内心真正接受了自我。
其实相比这个少女觉醒我更惊讶于日本社会,电影里的社会我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日本现状,但很羡慕能拍出这样的世界。
残疾人出行多方帮助,残疾人通道也是畅通的,除了在酒店下楼梯电梯按钮坏掉以外,梦马几乎没有遇到“物理”阻碍。
社会硬件水平之外,“软件”方面的人际交往上,H漫画社的大姐姐,对方也只是询问了一下,更别说她遇到的阿舞姐姐,哪怕反派彩香也是窃取她的劳动成果而非嘲笑她的残缺,电影里没有任何一个人在她身体残缺这一点嘲笑过她,唯一的人是她母亲。
电影里残疾人的困境来源于自己或者自己的家庭,只要他们敢过了自己心里这关,社会将会柔软的拥抱你。
传达出的一种观念是:社会已经准备好了,我们正在等待你。
妈耶,真的好正能量啊!
不是吹捧,只是觉得日本人能够拍出这样的电影应该很有底气。
最后,网飞是不是看上了日本情色产业了?
怎么出品的影视都绕不开风俗街,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飞!
人有两次出生,一次是从母体降生,一次是认识自己是怎样的人。
主人公由真(ゆま)出生时因为缺氧37秒钟,导致成为脑瘫。
电影讲的是她第二次出生的事。
这部电影有趣的地方是,电影的主题也是一点点降生下来的。
认识自己影片最初直接给出了主人公残疾人的设定,母亲含辛茹苦的照顾她。
我们会想到,这大概是那种生活多艰而自强不息的卖惨片。
然后我们发现,由真竟然是会画漫画的,不是画着玩,而是工作室的顶梁柱,自己可以赚钱的。
但是,合伙人把她隐藏在背后,一直埋没没法出头,直到看到了成人漫画貌似找到出路。
好了,我们会以为这是脑瘫少女创作成人漫画走上巅峰的励志片。
然后因为没有性经验导致无法胜任成人漫画作者而开始相亲,这可能是一部边缘人群相互温暖的电影。
相亲不成,要自暴自弃了吗?
没有,姑娘直接到鸭店寻欢去了,还结识了欢场的朋友阿舞小姐。。
好吧,到这时候已经不想猜了,所有套路都跳脱了,完全是放飞自我的路子,反正够好玩,跟着走吧。
要知道,到这个时候,这部电影已经进行了将近一半的时间,它究竟要讲什么主题还并不明晰。
而在这个过程中,由真一直围绕一个动机展开行动,那就是做好创作,延伸到做好成人漫画创作的准备。
去鸭店是体验生活,买情趣用品是为了画的更逼真,在这个阶段,牵引由真的是创作,往上说是脑力层面的。
而脑瘫人士的脑力和健全人无异,所以一个没有性经验的漫画师想要创作成人漫画,恐怕都会有这样的困扰,这一点很容易共情。
再接下来就有意思了,由真要创作的是成人漫画,而成人漫画指向的是身体。
所以在脑力工作的准备中,触发了由真对自己身体的探索。
自己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感知,能做到什么。
此时的她对自己充满未知和疑虑。
她问阿舞,和残疾人做爱是怎样的?
也说希望有一天能真正跟一个人在一起,但每天都在怀疑自己。
注意,这时候由真的动机已经转变了,从想要画好成人漫画,转到想要得到真正的爱和性,潜在的需求是自己被认可。
这时,阿舞小姐说出了影片最关键的台词,不管是否残疾,这事完全由自己决定。
在这之后,由真像被点醒了一般,坚定不移的要和过去的生活决裂,踢掉只有表面功夫的合伙人,挣脱控制欲极强不信任她的妈妈,奔向自由自在的生活。
知道了要离开哪里,可是又要去哪呢?
暂住在小俊家,吃拉面时聊起了爸爸。
于是,一件尘封的往事提上心头,由真要去找爸爸。
从前面我们知道由真的父母离异了,她跟母亲在一起,没再见过父亲,手上只有一张应该是父亲寄来的明信片。
靠着小俊的帮忙,按着地址找到了,但不是父亲,是叔叔。
并得知父亲已经于5年前去世,是很爱她的,也很爱她的双胞胎姐姐。
纳尼?!
剧情又开始快速跳脱,由真有个双胞胎姐姐由香(ゆか),并且在泰国教书!
小俊确实是个好青年,二话不说,带着由真奔向泰国。
由真从探索自己的身体,到探索自己的身世,再到探索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影片的主题随之显现出来。
这是一次自我认知之旅,从这时起,由真才真正的有着坚定意志和明确目标的出发,不再怀疑自己,不再畏首畏尾,不再是这个庞大世界的NPC,她是自己生命的唯一主角。
几经辗转见到姐姐。
姐姐是健全人。
和由真一样,笑起来很好看。
由香讲了讲爸爸,由真讲了讲妈妈。
告别时,由真代表妈妈欢迎姐姐归来。
姐姐非常内疚,一直以来她都知道由真的存在,但因为她是残疾人而不敢去面对。
这一次见到由真主动来找她,她内心的防线完全被击溃了。
相信她们再次见面一定不远。
寂静的夜晚,由真和小俊讲述自己脑瘫的原因,出生时,姐姐先出生,她在母体里缺氧37秒,造成了大脑的损伤。
她说,如果我先出生,我就会是健康的,而姐姐可能会像我这样,我很高兴承受的是我。
回程的路上,火车窗外一只白鹭飞过翠绿的田野,直上蓝天。
由真心中的沉重也一并消散。
至此,由真已经脱胎换骨,可以直面自己,直面自己的生活。
在这一刻,她第二次出生了。
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的故事不断跳脱,突破套路,带着观众不断发现,和由真保持一样的节奏,代入感很强,很容易共情。
影片的主题在后半段非常明确,就是强化由真的自我认知,而在这个认知的过程中,由真不仅认识了自己,而且让生命中的其他人重新认识了她,从而完成了她自己和其他人的自我救赎。
救赎世界由真自己由真自己当然是把自己解放了,从身体到心灵,再加上她本来就很棒的头脑,相信她可以很开心的面对生活,不带一点包袱,就连自己的身体缺陷都来自于保住了一个姐姐的成就。
由真没有任何的自卑和怀疑了,他可以坦然的面对家人,表达诉求,追求理想,享受爱情,之前的那些沉重不会击败她,一切都是美好的样子。
妈妈妈妈束缚着由真,由真何尝不是紧紧束缚着妈妈。
在由真走完这一遭后,妈妈装在由真身体的枷锁和心灵的枷锁都被打开了,同时自己也得到了解放。
那个装着沉甸甸往事的盒子不用再尘封,自己也能见到思念已久的大女儿了。
过往多少泪不敢流,现在终于尽情的流出来,迎接笑脸。
姐姐姐姐一直当自己是罪人,远走他乡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放逐。
多少次梦回,想看看妈妈,又不敢看妹妹。
父亲去世后,自己成了有妈的孤儿。
由真的到来,如天使降临,解开了她的枷锁,终结了她的无期徒刑。
合伙人合伙人姑娘徒有其表,活在聚光灯下,同时也活在由真的阴影中,在这一阴一阳之间,活成了两面人。
不是由真的决裂,不知道她还要在这个困境中活多久,还要到什么时候才能面对自己的本真。
由真的离开,貌似对她是伤害,实际是对她的解救,也许她也是时候来一场寻找自我的旅行了。
按类型来说,这部电影不是励志片,我还是愿意把它归为公路片。
尽管真正上路时电影已经进行了一半,但是考虑到由真的身体状况,出发准备时间长点还是可以被接受的。
而且前半段尽管还没真正出发,由真也一直在进行着探索之旅,只不过开的不是一个车而已。
这部电影还有一点特别棒的地方在于,影片展现出了对残障人士的平等观。
影片中的人物不仅没有对由真歧视,反而持有平视的态度,让这部影片才得以轻松灵动,由真的故事才能跳脱起来。
平等观的意思,一方面是没有高人一等的瞧不起,另一方面是没有高人一等的怜悯。
鄙视和怜悯都是歧视。
成人漫画的主编直言不讳指出由真没有性经历,这样是画不好的。
这看起来挺刻薄是吧,但一个健全人没有性经历也画不好,受到的评价是一样的。
受到一样的评价,这就不是歧视。
不会因为你是残疾人,就在其他方面给你方便。
自己努力得来的才是尊重,别人给的都是施舍和怜悯。
看到主编的评价时,我才明白片头妈妈给由真洗澡那段为什么拍成裸戏。
导演是女性,排除了男性导演的恶趣味或者带有对女性的不尊重,同时这段戏完全可以处理成一点都不裸露的戏,而导演很精细的拍了这一段,还是在最开头。
我想,导演是想表达,这个人是有缺陷的没错,她的身体没那么好看,但也没什么不一样,就是一个普通人,和我们没什么差别,所以也有跟我们一样的最基本的需求。
在这一点上,导演是做的很棒的,也是整部电影能呈现出这样效果的根本原因。
希望国家和国民也能有这样层面的认知,在无障碍设施上多心疼残障人士,在艺术作品中给他们平等观。
简介都写错了,是23岁少女!我总是喜欢打三星,开头像看纪录片,成人漫画开始猎奇,找爸爸开始讲生世,最后漫画出版有希望了,但是你已经旅游花了这么多钱了!
正视自己的原始欲望
7分
后半程的走向虽然有些奇怪,但是仔细一想其实也很make sense,整体的情节驱动始终是以残疾少女渴望自由、体验生活为核心,在这其间包裹了关于爱、性、社会价值、自我认同以及亲情和解等一系列议题,通过多面体来展现残疾人作为普通人共性的一面,所以虽然后半程给人的感觉有些煽情有些落俗,但整体看起来仍然是清新生动且自然流畅的。女主角演的真好啊,看的过程很舒服,而且还有通过漫画来展现情绪的段落。最重要的,它展现了一个尽力消除刻板印象的日本社会,而且处理得并没有那么苦大仇深,举重若轻。3.5
我很高兴承受的人是我.
后半段主题开始各种凌乱
被感动到...
不甘心活在妈妈的累赘和别人的影子下的梦马准备自己独立去直面人生,而面对社会的第一个就是她没有生活经验,更没有性爱经验;别人一句半开玩笑的戏言,反而成就她的改变人生的动力,从她密集约会失败到她花钱买春没有效果,最后她终于在一段寻亲之旅中发现了自己的人生秘密;是向命运屈服还是和家人和解,梦马选择了后者,她理解了妈妈长年累月照顾的负疚感,她更加不埋怨这短短的人生37秒改变的姐妹的不一样的人生,电影給了我们一个开放和阳光的结尾,其实作为梦马真的应该感谢她生活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更应该感谢那位成人漫画出版人的“激励”其实和真的做爱不一样的事,人生值得去做的还有很多,成功的路是靠自己摸索和走出来的。37秒虽然改变了一生,但是也給我们带来少女漫画新人。日本电影在性上面,变态也可以做到极致;感动也可以世界第一
残忍现实,让人有些欲哭无泪,好奇如果能在中国大荧幕上映是不是会赚到很多眼泪,起码柏林是哭了不少人。残疾姑娘的角色让我想到不久前看的无名之辈里头任素汐的角色,中国什么时候能有一部专门描写这种人群的题材
另一种女性“成长”故事,尽管影片的主角已经是成年人。叙事切入点新奇,展示却不猎奇。当观众以为这是一个身残志坚女青年凭借努力实现梦想的老套故事时,导演却不断抛出更多的深层考虑:从残疾人的性爱观、独立生存的权利,直至到敏感的身世寻根之旅,完全提升这个噱头十足的题材深度。更难得的是,导演在处理某些情色意味的猎奇部分时,依然能保持着小清新的风趣幽默感,这似乎是日本艺术电影的传统。
好评,在cubix的Berlinale观影体验非常好
本来一度非常有趣来着
虽然受到冲击,还是坚持看完了……立本人为什么这么执着寻找救赎,明明是很好的cult展开……
学习了
前半段是真敢拍啊,可惜后半段就忽然变套路了。。。
故事情节太乱
现实真的好残忍,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发自内心的对残疾人士保持尊重呢?37秒的时间,完全不同的人生。可人性竟是如此冷漠,心疼梦马,她真的可爱又美好啊。
#69th Berlinale# 全景。非常新鲜有趣的片子,前三分之二非常好,影片神展开地让这个之前少女漫画风的羞涩萌妹子180°突变地去画H漫,并为画H漫各种“取材”,同时也通过性意识的觉醒来完成独立的过程,对新宿歌舞伎町的风俗店有非常有趣的描述。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一些朋友,并开始摆脱母亲的控制。后三分之一又画风突变变成寻亲故事了,发现离异的父亲去世且自己有个孪生姐姐,然后就跑到了泰国(????),最终变成一个和解的治愈系故事。其实如果坚持残疾人的性权利这条线往下挖,没准能弄出一个诸如[不要碰我]或者[绿洲]这样的作品,加上还有漫画这条二次元线以及日本人独特的性心理,可以搞得妙趣横生,有些可惜了。
前半段很有趣,关注残疾人的性权利,到中间为止突然变成了远到泰国的寻亲节目?很可惜,对前半部分的探索仍是浅尝辄止。
主人公是残疾人士的设定,本身就为电影注入了温情与趣味的基因,电影在一点上也的确做得不错,特别是前一半故事,在极具日本特色的情境下让人看得异常舒服。只可惜后一半跑偏到了俗套甚至略带狗血的路子上,但好在电影自始至终没有脱离一个温情脉脉的主轴,算是一部惊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