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色彩,看完片子出来我的眼睛也有点花,但我绝对把它归为优点。
其次是情节,100%有趣,100%热血。
完全跟片子的定位相吻合。
由于是漫画改编,在李安的绿巨人对镜头运用进行创新之后,这部片子可以说是开拓了全新的,几乎完美的新境界。
实在无法理解那些认为镜头看起来像电视剧的人是怎么想,赤壁像电视剧才是真的。
配乐非常非常出色,片尾曲很好听。
请上帝原谅那些想象力彻底枯竭的人。
一直很期待Speed Racer,因为是龌龊司机作品,更因为预告片花团锦簇,没有一丝一毫跟《黑客》相像的地方,我的第一反应不是觉得孩子气,而是非常好奇:他们这次在玩什么?
敢于做出跟自己以往的成功作品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这样的人不多。
没有期待另一部《黑客》,如果是另一部《黑客》反而会很失望。
对于心爱的导演,我的要求比较高,最不希望看到他们重复自己。
结果他们玩的是色彩。
色彩令人着迷。
人眼可以区分大概一千万种颜色,不过这么了不起的本领通常没什么发挥的机会,除非去看Speed Racer这样的电影,我们对颜色的分辨和欣赏能力才会受到极大的挑战。
对我来说,这挑战很愉快。
《红楼梦》里有个经典的配色:葱绿配桃红。
非常淡雅。
Speed Racer的颜色则配得轰轰烈烈,俗艳透顶,大俗成就大雅。
片子画面极其热闹,令所有关于颜色的形容词都黯然失色,然而那么多颜色放在一起,却一点也不土气。
看似孩童做画,兴致勃勃用尽调色板上的所有颜色;又象光谱被拉成一大盘拉面,五光十色光怪陆离,却仍然和谐。
热烈而优雅,放肆而天真,浓重而妥帖。
它对色彩和图案的运用,毫不掩饰,非常嚣张,几乎达到某种极限。
虽然面向孩童,其实是大师手笔,至少在色彩和设计上。
单看剧照,就可以发现,虽然一个画面里有无数色彩,但是局部和细部的配色是高雅简练的,并不得意忘形。
这是高明的一个特征。
每个画面也都有统一的色调和气质。
至于设计,片中充斥各色各样高度时尚未来感的设计,从汽车、跑道、建筑、家居到天气、景色和自然环境,这是一个大游戏场。
设计元素也五花八门,从二维平面到最新电脑动画,十八般武艺纷纷登场,相互配合,也冲突对比,整合出激动人心的画面。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场好人坏人打架,主角调皮的弟弟和宠物猩猩跳起来打坏人,银幕上突然出现整屏的彩色斜线,打架的两方人马从实景中被剪出来,贴在斜线背景上,非常突兀搞笑。
电影院里一片笑声。
这类温馨的恶搞,跟昆汀颇有不同。
本片的赛车场面很过瘾,《星战》第一集和去年的《Cars》应该有这种场面。
当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能消化这种风格,票房这么惨,真是出乎意料。
因为这片子的制作绝对是一流水准,非常精细,独具匠心,虽然看上去很傻大姐,不过是个标致的傻大姐。
说到傻,是故意的。
故事看头知尾,对白听头知尾,人物性格都是平的,悬念其实也没有。
票房不好,这些应该是主要原因。
不过我倒觉得在一部全力以赴玩视觉的电影里,导演似乎有意将人物和故事卡通化,来配合夸张眩目的画面。
说到玩深沉,龌龊司机兄弟可不是盖的,可这次他们不玩。
本片是对日本动画Speed Racer的致敬,而且力求原汁原味,不想玩升华提高那一套。
好像一个人小时候爱画画,一直很爱某一本连环画,长大后这人成了画家,翻出那本黑白的简陋的画,从头到尾将它描了一遍并且上色。
他的手段高明,可是他的兴趣停留在小时的爱悦层面。
他不希罕深刻的作品,他已经做到过那些,他只想快乐地回到童年。
我本人非常羡慕能做到这点的艺术家。
很满意本片的肆无忌惮横冲直撞。
做为粉丝,当然也试图比较片子跟导演以前作品的异同。
只找到一些不是很要紧的相同点:比如女主角都是强硬妖娆之辈,从Bound到The Matrix到Speed Racer都是,以我女性观众的角度看,他们的女性角色其实很嚣张,露骨性感,并不美。
另一个相同之处是潇洒利落的剪辑,出自同一名剪辑师Zach Staenberg。
最后就是导演的说理方式始终没有变化,一开腔就喜欢长篇大论。
很多人以此诟病《黑客》的两部续集,其实《黑客》第一集这种情况也很明显。
Morpheus一开口,就象个煞有介事滔滔不绝的江湖术士,他其实的确是个江湖术士。
Speed Racer里的说理比较浅白,所以听上去更闷,不过如果是给孩子看,效果当然不同,相信孩子们比较容易接受。
故事是说我们做事要受内在热情的驱动,而不受商业利益的摆布。
这回导演拿着华纳的钱尽情玩了一把,他们应该也信奉这样的动机喽。
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做到极致,虽然商业失败,但是high过了,就没有遗憾。
把遗憾留给华纳管理层吧。
真心希望他们以后还有片子拍。
我有个感觉,这两位,少给他们一点钱,也许出来的作品更好。
Speed Racer不是部面面俱到追求完美的片子,它只追求局部完美——视觉。
它做到了。
它不希罕四平八稳,它要玩到尽去到尽。
就象先知在《黑客三》说的:我就是要打破平衡(To unbalance it.)而且,虽然故事老套,可是在里头发掘到大帅哥一名,喜出望外。
Racer-X,我的最新花痴对象。
哦吼吼!
(这个角色本来是要给Keanu的,可是他推掉了。
换人一样帅啊。
)
作为一名《黑客》拥簇,感觉很失望。
本来指望着在多年的技术进步之后,至少看到一部子弹时间的赛车版,没想到等来的是一部《黑客帝国动画版》的学龄前版本。
同样是经典漫画,真是羡慕派拉蒙的那一堆变形金刚。
龌龊司机姐弟号称这部电影创造了car-fu的新概念。
等等,你听见旁边《通缉》剧组的笑声了吗?
在片头动画尚未结束我就感觉不妙——这部电影的性质其实是真人参演的动画片——就算以这个标准,电影的特技效果依然虚假的令人震惊。
如果你决定用手绘幕布来布置所有的背景,请先确定两件事情。
你打算排演一部低成本校园话剧或者你的电影观众依然生活在上世纪四十年代。
如果不满足以上的任何一条,看在所有神明的份上,去搭一个哪怕塑料泡沫的街景吧。
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这部电影在法国的分级是“六岁以上儿童适合观看”,唉,为什么要侮辱那些六岁以下的儿童呢?
好吧,不发牢骚。
中国人说“五色而盲目”,显然热爱东方文化的姐弟俩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们恨不得怕每张胶片都染成彩虹色——当然如果你注意了片头他们向万花筒致敬的镜头,你就明白这是什么一种审美趣味。
在这方面张艺谋比他们懂行多了,《英雄》一个镜头里决不多于三种主要的色彩,这是底线。
如果你不信,大可去看看这部《疾速车手》,要多土有多土。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这部电影就是姐弟俩小时候(不对小时候还是兄弟俩)的经典。
就像我小时候觉得《排球女将》是经典一样。
但是你们干吗不干脆重拍一部2D的动画版?
情怀这种东西,有时候很害人。
剧情不够贴荡起伏,稍显拖沓。
男女间的爱情叙述太淡,还没到位。
猩猩和小孩的部分剧傻,太刻意制造笑料,让人反而笑不出来。
男主角、父亲、母亲演技还行,女主角的表演没有特色。
画面色彩极其艳丽让人想起查理的巧克力工厂,甚至过之而无不及。
我喜欢色彩艳丽的电影:)过山车似的跑道就像彩虹一样,这种片适合在电影院观看。
现实外加动画的片我看得较少,觉得还是挺好的。
在电影院看电影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儿。
几个月以来,我完全的养成了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
于是乎也就愈加的觉得,电影还是得看大银幕,不然就不是一个感觉一个味儿。
我觉得银幕的那种层次感和颗粒感加上杜比5.1的环绕立体声,是有一种不可取代的魅力的。
看新电影在大银幕上一闪一闪的流动就是到异次元空间的奇幻神游,听老胶片在放映机里一卡一卡的律动就是与过往时光的美妙相遇。
电影人用他们独特的方式穿越银幕抚摸着我们的灵魂,我微笑着看你,你沉默不语。
就说这《极速赛车手》,虽然就是一烧钱的商业片儿,看完我却足足兴奋了一整天,那种心理的满足感简直是一定的!
单从视听层面,这绝对是我在电影院看到的最爽的一部电影,《变形金刚》都没得比。
其实电影的本义不就是光电影音声色么?
回归原本亦是王道呀。
想当年,《黑客帝国》里那个CG特效做出来的动作定格加360度移动机位,真是看得我目瞪口呆,太颠覆了!
虽然表面上看豆瓣和IMDb的得分相近。
但看看IMDb的原始分就知道了,要是把IMDb的原始分放到豆瓣上,那它可成了一部五星比四星还多的佳片哦!
事实上,本片之所以在IMDb的加权得分不高,只是因为给一分的观众太多了。
《教父》被拉下老大席也有类似原因。
为什么走极端呢?
据说喜欢本片原著漫画和动画的观众认为本片是非常忠实于原著的风格的,从我儿时看漫画和动画的经验来看,此言不假,片子里挪用了很多漫画和动画里的“视效”。
龌龊司机兄弟就是忠实粉丝,他们就是要还原自己儿时心目中的马赫5号!
不买账的观众甚至严重失望的观众,要么是怀着《黑客帝国》的心态去看的,要么就是没看过原著,要么就是视觉冲击受不了,要么就是觉得这种反智的剧情太无趣。
很抱歉,你可能失去了童心。
龌龊司机兄弟很了不起,抱着一种玩的心态,忽悠了华纳上亿的美金,玩出了风格,玩出了档次。
我们中国导演拍大片就没有玩的心态,不洒脱,放不开,结果往往死得很惨。
《极速赛车手》和《无极》一样都是大制作大亏本,但我觉得龌龊司机兄弟一直在镜头后面冲着观众一脸坏笑,而陈凯歌叔叔只能故作严肃的说一句:做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请注意,我观看的是在中国电影博物馆IMAX厅放映的英文原版,对于在其他任何地点通过其他任何媒介观看其他任何版本而产生的其他任何评价,本人概不负责。
不知道下一部能让我在电影院的灯光开启后还不愿起身离场的电影是哪一部?
早上听广播,这片子位列最赔钱影片之首。
相信沃卓斯基兄弟打算拍这样一部片子的时候就没想过票房这个问题。
能这样随心所欲的玩电影,强。
对于看电影喜欢问为什么的人来说,绝对不要去看它,因为你会被雷成焦炭。
即便当年的matrix,也是到了后两部拍出来之后才真正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才有了无数360度时间静止的跟风镜头出现。
实验性的东西不是被爱到死,就是被恨到死。
10号首映的时候去看的,当天下雨,加上我,影厅里一共3个人,这是我见过的最惨淡的首映了。
故事情节很简单,绝对是给小朋友看的片子,如果要看情节,肯定要失望了。
但是,你从没看过这么多绚烂的色彩,整个屏幕漂亮的颜色扑面而来,无论多灰暗的心情都变得开心起来。
不了解动画制作,只是觉得画面不像3d动画那样力求逼真,不像真实画面那样毫无创意,忽远忽近忽真忽幻,像极了超爱的《松子被嫌弃的一生》里面的动画场景。
导演沃卓斯基两兄弟自小看这部动画,真实精彩的表现出了漫画的特点。
整个影片让我觉得置身于真实的漫画世界里。
如果你想看世界上最漂亮的颜色,这绝对是个好片子!
真田广之、余男、Rain,中日韩都凑齐了。
这部影片很长的,故事结构前面比较复杂,人物众多,加上色彩过于鲜明的特技眼花缭乱,前半段有点令人难以接受,据说本片是完全照搬漫画的。
如果耐心看下去,后半部还是挺好看的。
我个人认为还是很精彩的一部影片。
只是豆瓣的分手实在不高。
据说当年是沃卓斯基拍给自己孩子的一部视觉盛宴,充满刺激赛侧场面,丰富颜色和肤浅的漫画式人物描写,让沃卓斯基姐弟彻底从人们印象中的黑酷色调走了反方向。
糖果色鲜艳的画面是绝对满分级别的!
不过文戏的质量真的很低,导致此片的全球评价都很低。
花絮内容:1.电影根据60年代日本电视剧改编而成;2.在日本该剧集叫《马赫,出发出发出发!
》;3.电影在柏林拍摄65天完成;4.马赫5建造了7周半;5.猩猩角色两只不同的猩猩搬扮演完成;6.主要涉及了55辆车;7.共80辆车里,77辆是模拟的;
真是炫!
过瘾啊我对任何让眼睛超级痛快的电影,都顶礼膜拜如果你30多岁了,象导演一样喜欢过八九十年代日本漫画,你懂的。
5分
3.6stars 誠意十足的鳥片一部
这是一部小一号的《黑客帝国》或《V字仇杀队》
What a lovely one
拖沓、情节低幼的漫画。
眼花撩乱
这样拍赛车片不是找死吗
搞那么五颜六色的是要闹哪样
为毛没有景深,风格化到让人厌恶的地步。
飞机上看的。儿童片、Rain、特效堆、绚烂色彩、典型好莱坞....
我好开心啊
真的是余男 太牛了~~~~~~~~
这部满是糖果风格味的电影还是让那些离不开糖果的孩子去看吧,虽然飙车还挺紧凑,但我就是诧异一亿多美金的预算都花哪里去了。
很爽的电影
看得我眼都花了,晕车
...
沃卓斯基最难看的一部,比动画片还七彩绚丽,固定镜头的缺失,运动镜头的堆砌。大量高速摄影快速剪辑运动模糊下看得我头晕心累。非常的“刺眼”,不喜欢。
Racer X
打五星以表达我对本片美术风格的喜爱
好像游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