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ghing sir入狱,是要去做卧底查黑警案的,而他能入狱的前提是“他杀了跛bo”。
但他不能真的杀了跛co(不然就真成杀人犯了,还卧底个P呀,这个大家都懂,对吧)。
而与此同时,他又不能让别人知道,他没有杀跛co啵,这个相信大家也能理解吧,不然你一边说杀了那人,一边那人还在那活蹦乱跳地,那不是坑爹嘛!
所以,作为很Pro的香港情报科警察,应该对此项行动有很精心安排才对。
专业的做法我认为应该是,在laughing对跛co假开了那么一枪后(还他妈地设置悬念呢,而且后面laughing在法庭上认罪时讲得多动人啊,现在想起来才觉得坑爹,这个我后面会再有讲到)让跛co跟警方合作什么的,把他给假死了,然后隐藏保护起来,直到laughing搞掂这项任务后,才正式给他审判定罪什么的。
(其实我觉得这个的可操行不高而且风险很大,电视剧完全就是为了设置悬念,才让警察显得那么脑残,用这样的办法入狱做卧底。
)但坑爹地实际上是怎样的呢?
laughing潇洒地走了后,居然没个警察来善后,就这样给了个机会让教授派人来杀了跛co。
(可能有人会反驳说,可能laughing的卧底任务是跛co死后才有的啊,然后就顺手牵羊顶了这个罪名顺利入狱啊。
这更坑爹啊!
这个我接下来会再剖析。
)电影没出来的时候,我在想,如果laughing真的是卧底,那么跛co一定就没死才对啊。
大家想想看,如果卧底任务是之前就有了的,你假装要杀的那个人真的死了,不是一份文件就能证明你的清白的,你还要找出真凶啊!
你真凶不找,你还顺便顶了个罪名就去入狱搞别的,傻不傻啊!
坑爹的真凶是教授还是查另外一件案子时“不小心”“顺便”发现的。
另一种情况,任务是跛co被杀之后才有的。
那也说不清啊。
你看,你为了能当卧底,居然顶罪,那真凶就逍遥法外咯?
就算你觉得这个不重要,但你再想想看,当卧底,身份保密非常重要,但你这样顶罪,还在法庭上那么煽情,那个真凶肯定会关注,然后就知道了啊!
而且能追到那杀了跛co的,想都知道不简单啦,被这么一个人知道了身份,这不是很危险嘛!
其实我觉得吧,退一步来说,如果情节是,laughing在法庭上不认罪,当因为证据确凿(知情警察暗中安排的)被定罪含冤入狱,还能接受些。
这样能符合laughing的性情,情节也没那么炒冷饭,还更能让大家(不仅是说观众,是电影里的人)相信他不是卧底。
另一方面,也让杀跛co的真凶不会怀疑到他,还因为有替死鬼而偷着乐呢。
语言表达有点混乱,但大家从这方面(逻辑和常理)去细想一下相信也能发现不妥吧。
如果是因为自己疏忽了一些重要的情节,导致我有错误的认识,先给大家认个错哈。
交流就好,勿拍砖
很多人都说吴镇宇的教授演的如何的出神入化 不可否认但是 于我而言红姐的演技也是让人折服的红姐和瘸子在船上的那一段戏镜头多次给了红姐眼镜的特写毒辣 凶狠 愤怒 “这是个什么世界 这个世界只会帮你们这些资本主义吸干我们劳动人民的血汗!
”这句台词在我看来 也算是很出彩很痛快的一句了
闲来无事写篇影评吧。
前几天晚上一起看的这部片子,因为俩人都很喜欢‘潜行狙击’所以对这个片子算是很期待的。
从最初开始就看的晕乎乎的,不是很明白拍摄的逻辑,后面渐渐显现出来,原来一直是博士对社会的一个期望,一个很好的演讲家鼓说家,他想建立一种新的社会规则。
有很多人共同理想。
记得换肾的场面,分不清好人坏人。
非要说里面谁是好人的话,还是laughing吧。
他的理想与现状社会准则最起码是一致的。
姚可可在里面的角色也很鸡肋,傻里傻气的,CO哥的角色更是,非常不明就里。
只是简单的交代了原来一切都是博士的计谋而已。
没有什么新意的电影,也毁掉了人对‘潜行狙击’的期望。
有时候,停步比没有计划的走要好。
让人有有种看无间道的感觉,但有一个无间道电影就够了。
“你们以太会做过什么,随便做个中介,就可以赚那么多,帮资本主义吸附劳动人民的汗水,一百赚九十九就算了,剩下那一块,为什么还不给,这是什么世界”“其实犯法与犯罪,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因为在合法途径,他得不到世界的公平对待,只能用非法手段,去拿本应得之物,所以公平公义,是这个世界上非常重要之事物”--延用的倒是上一部几乎相同的班底,承接的也是结局的故事,熟悉感是足了,可还是拍的乱糟糟,几句台词就可以表达完的剧本主题,要这些人物表演有何用,又浪费了一波laughing的名头
总体方面比不过上一部《laughing gor 之变节》,题材还行:构造所谓“新世界”,这一点涉及到了有关“杀一人救一城”的哲学问题,到底选择杀还是不杀,众说纷纭。
电影以这一点为内核展开原本很好,可是叙述却不尽如人意。
它整个故事并没有深化这点内核的含义,开头是什么样结尾还是什么样,对每个角色来说都是确切的坚持,但是却没有思考的过程,甚至连矛盾都不存在,这种刻画未免太过简单。
全片的节奏也有些乱,收放不自然,给人看着没有协调性。
再说人物,也不如上一部塑造得鲜活,全片只细抠了吴镇宇饰演的教授这个角色,其他包括笑棠在内的人物色彩太过单一,性格太过片面,除了教授之外,每个人都是只有一个反应,没有过多的思考的纠结,所有事情所有动机都完全围绕着一个点而进行,这点不太合理。
给人带来一种编剧是为了脑子里一个“理想的”故事去硬套出的角色,譬如说为了这个故事的这个剧情怎么怎么发展而插上一个人,以这个人为跳板去发生这个事。
但是完全没有去在意这个你所塑造的人本身,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没有做这种事的动机,他经历过些什么,他心里的矛盾点在哪等等。
故事是人发生的,人才是故事的内核,没有人就没有故事,所以要讲好一个故事最重要的是塑造好故事里的人物,上一部很完美,但是这一部确实让人不太满意。
细节处理依旧出现问题:在电影开始的描述的时间前,警察内部的黑警已经露出了水面。
杜汶泽进入监狱的目的就是为了帮黑警洗脱罪名,最终吴镇宇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把他救出来。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吴镇宇还要拿杜汶泽的儿子来威胁他?
然后自己跑去监狱里再闹这么一通。
这一点也响应了上一段的观点,编剧为了让吴镇宇这条线和谢天华这条线相交就刻意设计这么一个毫无意义的情节,搞得吴镇宇这条线看似复杂其实混乱且不合理,完全可以怀疑这一部分有生搬硬凑的嫌疑。
对于演员的演技,我只能说我仅给出的两星都在演技上。
演员阵容依然强大,吴镇宇谢天华惠英红都把角色演的活灵活现,尽管谢和惠的角色本身漏洞不小,但演员自己的表现却是非常出彩的。
要是“狙击”迷或者除了因为剧情之外想看这片子的欢迎看!
真的为了情节而看那不太值当。
变节:潜罪犯 (2011)6.12011 / 中国香港 / 动作 悬疑 犯罪 / 邱礼涛 / 谢天华 吴镇宇
梁笑棠,警员编号PC66715,江湖人称Laughing哥,2010年前后红得发紫的风云人物。
邵氏和TVB一共用4部作品讲述了他的故事,组成了一个电视与电影联动的“Laughing哥宇宙”。
美中不足,由于不是一开始就有做规划,要把所有事情串联起来,有些环节说不太通。
比如《Laughing Gor之变节》(下称《变节》)结尾,决定重新做卧底的Laughing说要接近孝哥,指的应该就是《学警狙击》(下称《学警》)里的江世孝。
然而根据《学警》中Laughing卧底日志的描述,他最先接近的应该是杜亦天,天哥才对。
另外,《潜行狙击》(下称《潜行》)中描述Laughing第一次杀人,对象是光头老大。
但《变节》应当是他的首次卧底任务,那才是首次杀人,前后产生了矛盾。
然后《潜行》和《Laughing Gor之潜罪犯》(下称《潜罪犯》)统一口径说他一共进行了4次卧底任务。
如果《变节》算一次,《学警》算一次,《潜行》开头装哑巴的一次,闪回片段杀死光头老大一次,最终潜入义丰社一次,加起来却共有五次。
种种疑点,要如何解释?
有必要捋下时间线。
标志性的97年版5元港币,《变节》交代了来历。
还在便利店里打工的Laughing遇见正兴社大哥“一哥”黎天一,一哥不想白拿一个打火机,于是送了那个5元硬币给Laughing。
时间是1997年,1974年出生的Laughing23岁,年纪对得上。
不久后一哥让Laughing去考警察,没想到警察那边的冼Sir让Laughing去一哥身边做卧底。
剧情摆明拷贝《无间道》,卡司还是从《无间道》里拿来的,数个月就完成拍摄制作的《变节》,示范了什么叫电影界的拿来主义。
同时身为警察和混混的Laughing,必须做出一个抉择。
是趁机会改邪归正,还是一不做二不休,争取上位做老大?
女友Karen之死应该是影响他选择的关键,只有成为警察,他才能更好地保护身边的人不受伤害;当古惑仔,类似的事情有可能再次发生。
可惜《变节》并没有讲得很明白罢了。
《学警》里Laughing的卧底日志记录了《变节》后的详细时间线。
2000年1月3日,他潜入进兴社3个月,也就是说1999年10月就已经正式开始行动。
认识一哥是1997年,然后考警队是7月5日开始,至少要点时间,那《变节》主剧情可能是发生在1998年。
选择做警察后,新任务就是准备去进兴社,这都说得过去。
2000年4月10日,Laughing为进兴大哥杜亦天挡下关键一刀。
杜亦天乘机铲除敌对势力,成为了进兴社坐馆。
不过Laughing并未成为杜亦天的得力助手,只是混了个小头目。
一直到2005年,他仍然只是进兴的中层管理。
《变节》片尾彩蛋安排了Laughing和《学警》系列的两位男主钟立文和韦柏翘碰面,好把两部作品连接起来。
《学警雄心》在2005年播出,故事时间应该就是对应2005年,《变节》彩蛋应当是来到了这个时间点。
Laughing成为了进兴小头目,所以他有了一群小跟班,这时钟立文和韦柏翘刚刚出来当警察,乳臭未干被Laughing欺负了一番。
至于《变节》最后一句台词,Laughing说要去见孝哥,后面再做解释。
2005年7月25日,Laughing利用警力帮助,取代了进兴的大头目任哥,但未能涉及到核心的毒品生意。
2008年3月10日,在台湾坐了十年牢的江世孝回归进兴,Laughing帮助杜亦天挫其锐气,成功取得信任,终于参与进了毒品生意。
5月3日,Laughing提供关键情报,帮助警察逮捕杜亦天。
杜亦天倒台,江世孝乘机接管进兴,Laughing不得不继续进行任务。
《变节》的编剧可能没怎么看剧,只听说boss是江世孝,所以就写了“去见孝哥”来做联动。
这样也只能是把这句话理解成是杜亦天倒台之后才说的,而挖掘Laughing的冼Sir一直是联络员。
经常派卧底的冼Sir应该是专门负责情报的CIB部门,而钟立文那边是不同部门,没记错是O记?
不同部门存在行动不统一的情况,所以钟立文的介入令到Laughing和冼Sir措手不及。
后来Laughing知道钟立文也是卧底,自己的形势又相当不利,于是将计就计,助攻钟立文一波。
他应该是和冼Sir商量好了撤退计策,所以中枪后冼Sir来得及接应,而他手里的那支是假枪,连钟立文也骗了。
时间长达约10年的第二次卧底行动,虽然未能亲自解决江世孝,但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假死后,冼Sir卸任,巩Sir接班,Laughing被派往内地,潜入罗胜的粤港跨境犯罪集团。
来到《潜行》第一集,故事时间对应剧集播出的2011年。
完成了时间大约为两年的第三次卧底任务后,Laughing回到CIB担任教官,并结识相貌神似《变节》里的女友Karen的上司周望晴。
一段全新的冒险展开,Laughing不得不开展第四次卧底行动,混入义丰社,捣毁莫一烈的犯罪集团。
这次行动是成功的,同时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再无牵挂的Laughing决定进行他的第五次卧底行动。
接着就是早早预谋要拍的《潜罪犯》。
回到《潜行》第12集,游戏机厅老板求叔对周望晴所说的,Laughing曾有一次杀死自己老大的行动,那是他第一次杀人,惊吓中开了很多枪。
但回顾前面所有剧情,Laughing离开一哥后,就直接去了进兴,中间如果还有一次行动,那他在《潜行》结局的陈词应该是执行了5次卧底任务才对。
那该怎么解释?
可能《潜行》编剧没认真看《变节》,只听说Laughing曾经杀过一手带大自己的老大,然后为了角色塑造加入了杀死光头老大的情节。
强行解释只能是说,求叔那晚喝醉酒听得不清楚,而且时间过了这么久,记得不太详细,自己添油加醋说了一点。
总之他所讲述的其实就是《变节》的结局部分。
这是一则不太准确的二手信息,所以不能说是Laughing的真实经历。
《潜罪犯》是Laughing哥的终极一战,他要面临的大魔王霍天任由吴镇宇扮演。
没错,就是《变节》里演坐头哥的那个吴镇宇。
出现这种不同角色撞脸的情况,只能怪TVB真的找不到人了。
《潜罪犯》的剧本是有野心的,编剧由《潜行》的两位和叶天成担任。
片中的坏人终于不是见怪不怪的古惑仔,而是一个超高智商,梦想要改变世界的知识分子。
如此一个复杂的角色,没吴镇宇这种级别很难驾驭,纵观整个香港影坛,也大概只有吴镇宇最为合适,梁家辉也行,只是要找顶级演员,并不是钱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刚好只有吴镇宇有空,趁着《潜行》的热度还没消退,立马开拍挣钱才是TVB最想做的事。
反正角色撞脸这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学警》中饰演进兴叔父泰叔的余子明,在《潜行》中变成了Laughing的好友求叔,根据求叔回忆他一直在做游戏机厅老板,所以两个角色不是同一人。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使徒行者》系列中。
《使徒行者》系列是TVB继《学警》、《潜行》系列后有机会打造成电影剧集联动宇宙的IP。
只是电影《使徒行者2》选择重启,宣布断绝与电视剧的联系,新剧《使徒行者3》也没考虑电影那边的剧情,宇宙走向撕裂。
也许TVB真没有制作出宏大系列的能力,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人才缺失的局限始终是致命伤,《雷霆扫毒》和《飞虎》的联动更多也只是昙花一现。
随着Laughing谢天华的合约到期离开,《学警》系列的终结,Laughing哥宇宙在短短3年内走到了尽头。
其实从《潜罪犯》的极端结局就可以看出,TVB无意再把版图扩大,能把一个角色的价值榨干净,已经足够。
警方抓到了一个疑似恐怖分子的人,并怀疑他弄了一个计时炸弹再威胁着几百人的性命,可是这个人不承认自己是恐怖分子,也不肯说出计时炸弹的密码,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警方是否应该对这个人使用严刑逼供,让他说出密码来救回几百人的性命呢?
很典型的“电车式难题”。
教授在问出这段话之前说,根据美国犯罪情报科研究,大部分严刑逼供的正确率都很低,所以如果真的对罪犯进行严刑逼供,得到的很可能会是一个错误的密码,而不对罪犯进行严刑逼供,就根本得不到密码,其实我觉得在这种危急关头,严刑逼供至少能得到一个答案,那严刑逼供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违法的吗?
严刑逼供是一种暴力执法,这部电影无处不是暴力执法。
教授为了实现自己的正义,牺牲了那么多人,容忍了那么多别的恶。
高层为了“大局”,牺牲了多少基层警员的人生、生命,这不也是披着合法外衣的暴力执法吗?
laughing自己何尝不是以暴制暴呢,当一个jc自己也联合黑社会,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就算是为了正义,这样的行为是否就是正当的呢?
最可怕的是,梁笑棠在扮演匪徒的过程中,逐渐被这个身份同化,他的行事作风、价值观念都在悄然改变。
看完电影之后印象深刻的基本都是教授的话,当跛co质问教授为什么拒绝他的申请的时候,教授说:你学法律干嘛?
你学了就能帮自己翻身了吗?
别傻了,这个世界有一样东西叫“标签理论”,一天是囚犯,一辈子都是囚犯。
标签理论在生活中见怪不怪了,如果你偷过东西,当再有失窃的事情发生,你会是首要怀疑对象,警方办案的时候不也会查询到嫌疑人是否犯过法吗?
电影的最后laughing被击杀,不就是“标签理论”的最好印证吗,因为他身上有罪犯的标签,所以大家都会下意识认为人是他杀的。
他是精神病,看你怎么看咯。
这个世界你顺从权力你就是正常,不配合主流社会的要求就是有病。
教授说这段话的时候说的也是自己吧。
可能是因为电影篇幅原因,我感觉很多事情没交代明白,有些人物就没有那么立体了。
但教授的角色塑造还是很饱满的,一开始我以为就是一个说得冠冕堂皇的坏人,但是后来发现教授会同情弱者,会觉得我们是一样的人,没必要牺牲别人。
请问教授,怎样算是公平的法律?
如果你认为公平的法律,别人觉得不公平,是不是他也有权起来推翻你?
最终你的理想就是塑造一个自己说公平才公平的法律体系?
那跟现在的法律体系有啥区别?
所以最后laughing在警察礼堂说的没错,教授你丫就是一神经病,范儿特别装逼,其实背后的理论一团浆糊。
其实这里头最可怜的还是教授自己,对自己的理念深信不疑,但是很明显卓景全只是利用他上位一哥(在警察礼堂问他愿不愿意为了理想献身,他犹豫了),真当了一哥铁定杀他灭口,而他洗脑成功的就是几个底层小警察,掀不起什么大浪。
当时看这部电影看的云里雾里,直到看完《潜行狙击》后再看一遍才明白了电影中的故事到底是什么。
传奇一样的laughing sir失去了madam,没办法退居二线,只能再次入狱成为卧底。
这个故事本身就带着悲剧。
卧底到后来是黑白的边界模糊了,心中的信念看不清了,就算自己知道走的路一往直前不曾动摇,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相信,也不愿信。
“你在黑暗中待那么久,还能是白的吗?
”卧底最不可逃避的悲哀,即使传奇如laughing sir也没有办法逃离这种死局,所以最后被同僚们杀死也是“理所应当”的结局吧。
一个越狱的前警员想要报复社会不是很正常吗?
至于laughing sir心中不曾变的正义,不重要了。
有点意外姚可可会因为苏星柏的死而疯,但好像又是情理之中,最后的最后她把一切都压在了苏星柏身上,但一切又都失去了。
有人精心给她营造了一个幻象,让她沉溺其中。
不过她的灵魂还是坚韧的,当幻象戳破的刹那,她自己动手完成了结局。
同僚们打开门前的时候laughing sir还在打掉姚可可手上的枪,防止她伤人,下一秒自己却被子弹贯穿生命。
如果madam看到laughing sir走到了这样的境地,会不会难过呢?
赤诚之心的人一般都是以死亡告终。
laughing sir如是,教授如是,大切也如是。
这个结局把传奇拉回了现实,也让laughing sir的系列故事永远终结。
他不再是卧底,不再需要在心灵地狱中煎熬,他终于可以去见Jodie了。
这世界没有变好的趋势,都是熵,只能趋于混乱。
只不过偶然又必然的出个技术革命,转移人的生活重点,搁置矛盾,然后原矛盾冷却,新矛盾生长。
谁都别对谁的价值观指手画脚,谁也别向谁传扬自认完善的道德,你根本对别人付不起责任。
同理自己价值观决定的事,好坏你都自己承着。
沉迷于对错的人是最无趣和懦弱的,不确定自己立场的才会反复检验,才会容易倾覆。
教徒才是最容易加入异教的人。
如果你对世事没什么看法,那就在不打扰别人价值观的情况下努力保持现状态。
如果你忧国忧民,做梦也能为改造世界的梦惊醒,劝你服用镇静剂,还是那句话,不要强加价值观给别人,你以为自己是谁,神么。
如果你有套自己的主见,请憋心里别说出来,然后使劲睡觉,努力赚钱,尽情享受自己认为的正确,争取活得比上两种人时间长,就是胜利。
总会有那么几个人不适应自己的社会属性。
(看见了千万别信,我就是在宣扬自己的理念)
剪得确实很像TVB的电影,看完为了香港人的电影加一分。
真心不是我想要的结局。
虎头蛇尾 感觉还行 有点意思
有优点有抄袭,最大问题是作为一部电影,让没看过电视剧的人晕过分了
不是想要的剧情,感觉好无脑
怎么结局是这样子的呢?唉
电影主题值得深思,剧情有点生硬,如果拍成电视剧应该能好点吧。。。
教授说“世界对你不公平就要站出来同它抗争。不满意这个建制,就走进建制然后拆散它…这个世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也可以不是现在这样。黑不一定是黑,白不一定就是白。历史上每一场革命都是从犯法开始!法是人定的,但为什么让我们遵守人定出来而又不公平的法律。”然最后铜墙铁壁和鸡蛋两败俱伤了?!
教授出场直接把我秒了~嘤嘤嘤~~无限脑补教授在讲台讲课ing~~~作为吴镇宇的脑残粉,咱是真心力荐教授这个人设供花痴YY呀~~~
都不是镇宇哥的对手!哼哼!
哪个都没错。。死光光就没念想喽。。。我的跛co哎。。
内容方面确实不会在内地上映的
这个世界只能这样,而且还必将这样下去。
看完这个才知道看潜行狙击的动力百分百是跛co!
为电视剧的结局看的,虽然有了吴镇宇,但,依然想骂。。。
狗尾续貂
做邱禮濤的粉絲太不容易了,一部行貨電視電影裡他竟然還在講反建制
7.1分 “在這個世界,你顺從權力就是正常,不配合主流社會的要求就是有病。”
有野心的导演是好的,但可惜的是心有了,活儿没到。摊子想铺大做深,无奈实际效果做作又小气。为了迎合剧粉口味采用过多关联,使影片更加不能独立为故事,比之第一部变节更加不如。最可惜的就是把laughing的死那么大的噱头浪费在如此劣质的剧本中。
故事太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