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摔角王

The Wrestler,拼命战羊(港),力挽狂澜(台),摔跤王,摔角手,摔跤手

主演:米基·洛克,玛丽莎·托梅,埃文·蕾切尔·伍德,马克·马戈利斯,托德·巴里,沃斯·史蒂文斯,贾达·弗雷德兰德,欧内斯特·米勒,迪伦·基思·萨默斯,玛西娅·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摔角王》剧照

摔角王 剧照 NO.1摔角王 剧照 NO.2摔角王 剧照 NO.3摔角王 剧照 NO.4摔角王 剧照 NO.5摔角王 剧照 NO.6摔角王 剧照 NO.13摔角王 剧照 NO.14摔角王 剧照 NO.15摔角王 剧照 NO.16摔角王 剧照 NO.17摔角王 剧照 NO.18摔角王 剧照 NO.19摔角王 剧照 NO.20

《摔角王》剧情介绍

摔角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绰号“大锤”的兰迪•罗宾森(Mickey Rourke 米基•洛克 饰)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独立摔角圈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留下了无数经典的比赛,其绝招“大锤粉碎压”更虏获众多狂热的摔角爱好者。 但随着行业的飞速发展和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属于“大锤”的时代早已远去。出于对摔角的热爱,兰迪始终没有离开这个圈子,他忍受着生活拮据,忍受着伤痛困扰,只为了和陪伴多年的摔角迷们享受每一次秀所带来的莫大快乐。他固执地追逐着最后一丝荣光,私人生活却越来越糟。长年奔波以致和女儿斯蒂芬妮(Evan Rachel Wood 埃文•蕾切尔•伍德 饰)的关系疏远,剧烈的撞击和不断摄取处方药又令他的心脏接近崩溃边缘。孤独的他只能在每次艰苦的比赛之后,从脱衣舞女卡西迪(Marisa Tomei 玛丽莎•托梅 饰)那里得到些许短暂的安慰。 因身体的原因,兰迪决定退出摔角圈,做一份稳...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节哀顺变第二季牙狼外传:桃幻之笛少女索朗日男人的秘密曼青阿姆斯特丹好男儿之情感护理好久不见周年快乐爱情场景编号碟中谍3劫持游侠永恒记忆马的故事尼斯湖怪:深水传说剑鱼行动开心鬼郎君不如意格罗姆少校:瘟疫医生玉面威龙我们的情人们疯狂行动杜什一家一不小心赖上你绝命毒师第一季青春喂了狗2:不一样的烟火索尔菲雷诺之战LoveLive!龙女降妖记九个完美陌生人第一季

《摔角王》长篇影评

 1 ) 有冲动去补上那颗星

昨晚和哥一起看了这部电影,说实在的,假如不是哥力荐的话,我是不可能去看这部名为摔跤王的电影的,男人间的那种打斗热血的片子我是不太喜欢的……不过看完之后觉得心情难以平复,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无奈?

悲伤?

各种感觉都有吧……然后今天上豆瓣看到了徐记大白兔的那片影评《坏小子们老去》,很有感触~影评链接:http://www.douban.com/review/1774930/看这篇影评前我是给四星的,但看完这篇影评之后我真的有冲动去补上那颗星。

当我知道其实他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我想再去仔细回味一下这部电影。

昨晚看的时候觉得很多场面太血腥了,很多地方让人无奈让人悲伤,那时我已经不想再看下去了,因为觉得很难受,但是我哥逼着我不能移开目光,只能看下去,我只能在心里说,这一切都是演戏,所以没关系,他一切都好……但现在我知道了,大锤的故事,其实就是他的故事,所以戏里的他的感情如此真实。

导演是多么的残酷啊,不知道他是用什么心情演绎这个与他那么相似的角色呢?

从最高点跌落后的人生是无奈的,更是惨痛的,看着兰迪迈入熟食部准备揭开帘子,背景响起了拳击场的欢呼声,只是,当他揭开帘子走进去时,一切戛然而止,他失去了他最爱的舞台,因为他那颗为这个舞台狂跳着的心脏已经无法承受下去了……或许他应该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刻死去,这样的话,他就能永远停留在他最美的那一刻,只是,现实始终是现实,英雄总有迟暮的那一刻,松弛的肌肉,颓败的容颜,衰颓的现实,当看到他连房租都付不起了,当看到他只能和小孩子打那80年代的红白机游戏作为娱乐而且无法理解现在的小孩子所喜欢的游戏时,当看到他只能在脱衣舞娘身上寄托自己的感情时,我深刻地明白到了,时间是最残忍的……但我庆幸着,至少,他最后还是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那个他最爱的舞台上,有尊严地死去,看到他最后在舞台上说的那些话,看到他再次站到摔跤绳上,看到他悲伤地看着那个已经没有了她的身影的幕布后淡然地一笑然后纵身一跃,把他的生命定格在那里……这个舞台的确是他所能得到的最好的归宿了……对于米基•洛克,我无法知道年轻的他是多么地英俊多么地桀骜不驯,但现在,55岁的他用自己真实的经历演绎了一个摔跤王的一生,以至于我觉得似乎分不清什么时候他在讲自己的故事,什么时候他演绎着这个角色,或许,他们一直在一起吧……最后,哥,谢谢你,让我看了这部电影。。。

最后,我补上了那颗星……

 2 ) 职业精神

看过《摔跤王》已有好些日子,一直以来都寻思不出大幅文字来阐述我的喜欢,这电影和许多金狮奖片一样,教人胸口一闷,那“好”一时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直到今天浏览到任悦老师的一篇文章http://renyue.ofpix.com/1062.html,思维从“行规”跳跃到这部片子,才发现影片打动我的不是“人性化”、“最后的光荣”、“真男人的角逐”这些煽情的字眼,而是一如本片一样朴实无华的“职业”二字。

男主角“兰迪”的饰演者米基•洛克本身就是一个职业拳击手的典范,从80年代初期的影坛俊美小生“沦落”到面容尽毁、四肢粗壮的拳坛大叔,成为该片最大也是唯一的噱头。

“我相信曾经退出影坛去当拳击手的米基•洛克,也曾有过片中主人公这样对时间深切的感受,以及对职业忠诚的理解和遇到的一切挫折。

要不然他绝不可能将这一切打扮得如此楚楚动人的真实。

他不断地寻找和社会的共鸣,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一些理解和反馈的温暖,但格格不入反复在打碎这样的一点小小理想。

一个年过五十的老男人并不是就不可以没有理想,但这个世界有冷漠,有金钱,有阶层的鸿沟,有太多不可逾越的围栏。

”——摘自萤火虫的影评http://www.douban.com/review/1649812/的确,《摔跤王》描述更多的不是职场上的风光,而是一种与现实纠葛的困顿,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着相似体验。

兰迪除了摔跤,对外部社会束手无策,把自己的个人生活搅得一塌糊涂,但他仍然值得钦佩,影片最后,兰迪义无反顾地登上了昔日的战场,面对他20年前的对手,纵身跳下,音乐响起……开放式的结局是导演希望给予观众一些被迟暮英雄鼓舞的力量。

除此之外,正如萤火虫的点评得好——影片“返璞归真,已经不再执着于外在的花哨的技巧性的东西……导演阿罗诺夫斯基抛弃了《圆周率》《梦之安魂曲》的乖张怪诞放荡不羁黑暗繁复,《摔跤王》的粗陋简略令人有些意外”。

这里讲到了“返璞归真”,和任老师的观点十分契合,同样适用于摄影界现状,在看了太多脸谱化、风格化的摄影作品后,评论家们更期待在艺术之路渐行渐远的业内人员能回归平实,正如前段时间听资深图片编辑陈小波老师谈到经典摄影作品往往“朴素”。

然而,“朴素”一如“繁复”,也是一种艺术风格,一味追求“朴素”也许会堕入另一个误区,丢弃已经搭建好的职场地基。

如同金狮奖和奥斯卡评判标准和喜好口味有所不同,评论家的话可能因为自身的影响力,成为一批职业人员努力前进的风向标:今天看到“粗陋简略”的《摔跤王》得了金狮奖,纷纷舍弃电脑特技、大腕明星,开始小成本制作,明天听说纪实摄影摒弃彩色照片,通通玩起了黑白胶卷。

看《摔跤王》更应看到一种职业精神,这让我想起了刘德华,这个唱歌不如张学友、长相不如黎明、肢体灵活度不如郭富城说实话没什么天赋的艺人,屹立香港娱乐圈三十多年,兢兢业业、不思婚娶、克己谦虚,实为可敬;又如汪明荃,前两天看TVB台庆,她一把年纪和一帮年轻人蹦蹦跳跳、扮鬼扮马,只为博得观众一笑,毫不介意自己唱《万水千山总是情》时的风华正茂、万千宠爱,比起那些一旦功成名就忙着急流勇退的聪明的“艺术家”们,他们更像影片的主人公兰迪,值得钦佩。

当然,除了娱乐圈,你还是在别的行当找到更多的职业偶像,比如李素丽、董存瑞、巴乔、刘慈欣……芸芸大众,多的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多的是对自己从事行业的不热诚,多的是在众说纷纭中看不到十分光明的前景,少的只是职业精神。

也许我们都应该学习刘德华,纵然看不出有什么天赋,但可以修炼本分和热诚。

记得自己很喜欢一幅照片,拍的是一个摄影师自己种的菜地,一亩二分地,耕耘着自己喜欢吃的菜苗,十分可喜,我想这感觉大概就是以上老师们所希望见到的最本质的“朴素”吧。

 3 ) 但愿每一天你们都是崭新的处男

要从什么地方说起呢。

有一段时间我痛恨自己的不成熟,以前。

在我的想法中,不成熟与天真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也不是通俗意义上成熟的反义词。

我的意思是说,不够世故,不够老练,不够装逼......事实上,这些词相对你们,对我而言,还有别的涵义,只是,原谅我,没法准确地将这些细微的难以言说的差别表述出来。

举个例子来说,我认为我抽烟的样子不够性感,如果你见过格里高利帕克抽烟的样子的话(suede的妖孽主唱也不错)。

Just kidding.(事实上我对吸烟本身一点兴趣也没有,也缺乏烟瘾。

但难免的,你需要一些东西来帮助你渡过那些难熬的时刻,你会发现,燃烧的不是烟身,而是你该死的肮脏的邪恶的矫情的高尚而纯洁的灵魂。

这话听起来就很矫情,并且装逼,但你们中的一些人肯定知道,这话是多么正确。

)如果你们真的知道我在说什么的话,你们应该会明白,我说的是我痛恨我自己看起来不够成熟,而不是痛恨自己不够成熟。

因为压根儿就没有“成熟”这回事,而只有“看起来成熟”这回事。

没有一个男人会自动成熟起来,天然地成熟起来。

所以老鲍勃迪伦才会唱到“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成熟从来不是一个男人的天然属性。

我关注的不过是外界的世俗的评价,而无关内心,因为我真切地知道,我没有任何一个瞬间是“成熟”的,过去不会,将来也不会。

我内心深处全是些遥不可及的乌托邦,现实在彼处无处安放,一地鸡毛。

看起来不够成熟这回事儿,绝大多数人都有着广泛而深刻地体验。

说话总是掌握不了分寸,得罪所有人、情绪总是挂在脸上,让大家都难堪、扣西服的最下面一颗纽扣、脸上粉底的颜色和其它裸露部位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喝咖啡的时候忘了将勺子拿出来、和陌生的异性说话时候不敢直视对方眼睛,或者要不就是一直死盯着对方眼睛而不知最好将视线置于眉心或者是鼻尖、和陌生人上床时找不到对方的G点。

诸如此类,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你没有办法应对一个稍微陌生的环境和境况。

或者更简单地说,你一看就是个雏儿,生理心理都缺乏深度开苞。

说到雏儿,想起假期回家,突然发现那帮难兄难弟,竟然连一个处男都寻不到了。

这真是一个人神共愤普天同庆的消息,这意味着又一批坏男人通过试用期的考察,开始批量残害祖国各地的花骨朵们(组织上还提出,不仅要立足中国,更要放眼世界)。

如我一个哥们儿而言,这还意味着,他们正式开始了新生活(彼时,适逢另一兄弟摆脱男孩这一稚嫩的称呼,这位先行者露出一脸淫贱的笑容,张开双臂,说道“欢迎开始新生活。

”)。

同时,我想,这大概也意味着我们的纯真年代正式落幕。

没有人会再为姑娘们写情书了。

在他们业已逝去的、漫长的、乍暖还寒的青春期里。

自慰是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唯一途径。

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着一颗被身体深处蔓延开来的欲望折磨得苍白无比奄奄一息的灵魂。

这是他们那时候追不到女生的重要原因,欲望让他们卑贱,让他们在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小萝莉面前摇尾乞怜。

如福柯所言,在今天事实上的男权社会里,女性真正能掌握的权力,当是拒绝男性求欢的权力。

在这个领域,她们能真切地让那些欲火焚身精虫上脑的男人感受到挫败,是的,性挫败。

这是女性之所以相较于男性矜持的根本原因。

不在于道德规训,而在于,这是她们所能掌握地不多权力,没有理由不最大限度地利用它。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性挫败和它带来的焦虑以及克服它的过程,是人类诗歌甚至是文学的两大重要母题之一,既是所谓的爱情。

另一个主题则是死亡。

不过这些东西都没有海明威给年轻人的建议来得中肯与实在,这位硬汉说“小伙子们,约会前先打个手枪吧!

当然我指的是你们初期的约会。

”现在,这都不成其为问题了,他们成功地熬过了严冬,但他们能在春季幸存么。

最近看了那部金狮奖获奖影片《The wrestler》,一个loser的故事,一个曾经红极一时的摔角手的中老年生活,the fucking life of a man.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没有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不能说是残酷,而应该说是操蛋,并且这样从过去操到现在,在可以预见地未来,也看不到停止的希望。

接受么?

米基.洛克不接受,所以他重回年轻时候的摔角场,并且选择了可以预料到的死亡。

他不能接受苟活,也缺乏在现实中混得更好的手腕,作为雄性荷尔蒙的化身,他也不能选择死在病床上,所以他选择在呐喊声中,聚光灯下使出自己年轻时候的必杀技,纵身跃下,皆大欢喜。

另外在看一部剧集《mad man》,讲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群纽约麦迪逊大街上广告人的故事,男主角酷似格里高利帕克,有型得没谱,中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有很好的报酬和业内的地位,有漂亮老婆乖巧儿女,有甘当其止痛药的艺术家情人。

同时也有险恶的办公室政治、有见不得光的过去,有永远也缺乏精力去应付的生活。

不用着急,你们也有这一天,你们会成为冷酷精明的商人,口蜜腹剑的政客,大腹便便的成功人士,或者成为现实生活的失意者。

事实上,相比于过去,你们的麻烦大了。

但愿遥远未来的某一天,我的兄弟,你能像过去一样叫上我,抛弃这些俗事,我们去玩一盘实况。

虽然注定你们不能永远冒充彼得潘,可我还是衷心祝愿你们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处男。

 4 ) 致不悔的年代

刚刚看完《The Wrestler》,在我看来,是一个过气的摔跤手自我救赎的故事,兰迪曾经是一名叱咤风云的摔跤手,但一场场比赛激烈的对抗,让他的心脏不堪重负。

终于在一场堪称经典的摔跤大战后,兰迪在休息室倒地不起,醒来医生告诉他职业生涯可以告一段落了。

没落的兰迪接受现实,于是开始拾起平凡的生活,但工作上遭到的冷嘲热讽,情感上的不被认可,力图修复父女关系的失败等诸多的不如意,诸多的挫折和打击接踵而来,终于他发现万众聚焦的擂台,那块沾满血与汗的场地,才是他动力的源泉与生命的归属。

单看故事脉络,简单到看了开头基本就能了解故事进展。

但影片的铺陈开来却一点也不矫揉造作,真实的还原着角色每一步的心路历程,米基洛克非常真诚的演绎了摔跤手兰迪,因为,兰迪就是他自己。

当年的英俊小生米基洛克从好莱坞毅然投身心爱的拳击事业,在经历了人生的最低谷,经历了从万众瞩目的电影明星到落魄的街头流浪汉的转变,这些年的人生积淀,早已磨平他暴戾的性格,让他坦然与释怀,也正是这几乎同样的经历,让片中饰演的兰迪能够如此的真诚,甚至有时候都分不出是自传还是演绎。

片中的每一丝苦笑,每一个挫折来临的眼神,每一份难以名状的孤独都是他这些年来经历的沉淀于积累,兰迪重归擂台的讲话,就是他内心的独白。

这部片子,米基洛克用最真诚的表现,演出了他自己。

不提当年之勇,不复当年之气。

20年前的飘逸长发,早已在无数的磨砺里凌乱无形,随意的盘起。

20年前矫健身躯现已变为拖沓的步伐。

曾经君临天下的气魄在走下擂台的瞬间,变作为了生活,为了生存而无奈的强作欢颜。

脸上的皱纹和一道道标记当年热血的惊悚疤痕,也早已变成了一个个承载历史的符号,只能在话题与谈资里被提起,被回忆。

离开了梦想里的世界,他也只能在流离的孤独里,跟同样迷失的舞女倾诉苦衷,但无奈说者倾心,听着无意。

终于,心爱的女人理解了这一切,当她放弃了同样无奈的生活,赶来解释与劝阻时,却听到了兰迪心底的呼喊,他下定决心再为自己而活一次,拒绝压抑的人生,拒绝在冷眼与妥协里苟且度日。

哪怕就辉煌这最后一回,就算在灿烂的绽放后猝然倒地,也在所不惜。

“听到他们的声音了吗?

这就是我的归属!

”兰迪抛开了生活中的失败,忘记了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在经历了为谋生而遭受的冷嘲热讽,经历了一次次女儿的心灰意冷,经历了自甘堕落的毁灭后,他终于明白,原来自己真正属于的世界,就存在于他魂牵梦萦的擂台,就存在于那如潮如浪般,排山倒海而来的欢呼,就存在于他每一次漂亮的击打和每一块带血的伤疤。

于是,随着观众阵阵的欢呼,他迈开坚毅的步子,重新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他的每一步,都踏碎身体超负荷的警告,踏碎年月无情的斑驳,踏碎人生被关上最后一扇门的苦涩与失落,没有一丝遗憾,甚至,还带着久违的憧憬与兴奋。

那一刻,他又成为了摔跤场上战无不胜的王;那一刻,他为自己而活;那一刻,他在告别多日的擂台上,加冕登基!

人生能够如此执着,能够抛开所谓的平淡去重新设定自己,不苟且而活,就是为了心中的不悔。

如果20年后,我也激情褪去年华不再,让我回头来看走过的日子和经历的事情,最心碎的莫过于“如果当时能下定决心”,“如果能顺从自己的意愿去过活”的种种假设。

所以,即便是我潦倒困顿,我也不愿活在别人定义的光环下,为着度日而活着。

我宁愿让别人为我去惋惜哀叹,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所以,真不如趁着现在,趁着还能记起自己是为谁而活为着什么而努力,趁着还有这份激情和动力,拿出心中还尚存的一丝勇气,去设定,去规划,为了那些不悔的年月。

 5 ) 高贵的失败者

wrestling和脱衣舞,本质上都是show。

Randy和Cassidy曾经是各自舞台上的明星,有着令人倾倒的身手;可是随着朱颜渐改,他们的人气也日渐冷落。

也只有境遇如此相似的人们,才能真切体会对方心中的失落和孤独。

二人的性格则是强对比。

Cassidy清醒地认识到戏里和戏外是两个世界:在台上她扮演着脱衣舞娘,台下她是Pam,是个的母亲。

但Randy入戏太深,以致于他根本找不到现实中的自我,这个断命的wrestling ring竟是他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

他是一个失败的父亲,没有家庭,摔角圈外也没有朋友(除了那个跟他打电动的小孩儿,可他们俩在一起玩的依然是摔角游戏),当他看着台下的观众说:你们是我的家人,我想他是真心的。

Randy是一个彻底的悲剧英雄,为了追寻一个梦,他失去了一切,遗忘了自我。

这样执拗和壮烈的人生,不令人称羡,但高贵地令人落泪。

 6 ) The Wrestler,被展示的摔跤手

摔跤手有一头好看的金黄头发,像田地里疯长的野草。

当他在赛场(说是秀场可能更为恰当)里叱咤风云时,金黄头发散了开来,好像正午的阳光,恣意、四射。

但当他在食品超市打工的时候,头发被包在不透气的塑料薄膜里,挽在里面,收敛起来。

摔跤手还有一个宽阔的背部。

大量的背后跟拍镜头更突出了这一点。

这也使得在很多时候,观众看不到他的脸,只看到一堵强壮的肩膀在向前游移。

他的工作的特殊性使他的面部表情变得无足轻重,有时候面部表情甚至是有害的——在秀场上受到撞击的时候,不能流露出痛苦,只能保持一个挺立的肩背。

但他说他的背部有老毛病。

这是一种脆弱的坚强。

演员的表演余地由此被大大拓宽。

面部的特写当然也还非常重要,比如几场和他女儿以及脱衣舞娘之间的感情戏,他的脸部被突出了。

但是在其它的一些场景里,表演的主角是他的臃肿的身体。

摔跤手布满新老伤疤的身体有一刻占据了整个画面,也有一刻蜷缩在画面的某个角落。

这都是极为残酷的一幕。

摔跤手的孤独人生似乎在电影开始之前很久就已经开始。

他的女儿在他又一次失约后哭着向他咆哮,并发誓自己再也不会为他伤心。

这是给他的最后一击,也宣告了他在赛场之下寻找人生的失败。

然而把他形容为在现实中不堪忍受平庸而重出江湖的老套的末路英雄,则是看低了这个人物。

他更具有不容妥协的现实性,已经超脱出了这一类人物的窠臼。

导演和演员都功不可没。

他和舞娘的若有似无的爱情也由于“展示”和“包裹”的微妙关系,被处理得颇有新意。

电影中这种异化的摔跤运动和脱衣舞娘的职业特征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对肉体的公开展示。

在秀场上处于被展示地位的摔跤手,在表演之后寻找着脱衣舞娘。

他们的几次相互袒露心迹,都是在舞娘穿好衣服之后——因为唯有这时,他们的地位才是平等的——对于身体的展示,反而导致了内心的包裹。

但有一次非常特殊,就是在影片最后,摔跤手重上秀场,第一次在舞娘面前展示自己的身体——以前都是相反方向的,舞娘看着这个如猴子般被众人围观的健壮男子,想起他和平时来找自己的那位木讷内向的顾客是多么的不同,她不忍猝睹,黯然离场。

或者可以反过来说,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心灵,成为他继续这个职业的最大潜在动力;而这个疯狂的职业,又加深了他与现实的隔阂。

这层关系的视觉化,就是肉体展示与包裹的交替出现。

舞娘的存在,是一种较通俗化的提示,也是他的一个突破机会,但他没有把握住。

这种安排固然决绝,但使人物更加合理而深刻。

影片克制的镜头语言在展现暴力的丑陋时却不留余地。

它打破了摔跤拳击类电影对于暴力的妥协态度——更不用说那些刻意美化或者刻意利用的电影了。

固然这种特殊的“秀”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倾向于“揭丑”,但是那些令人瞠目的特写还是让观众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还有那群曾经辉煌的老去的冠军们,当镜头以“若无其事”的速度轻扫他们的脸庞时,尴尬的现实被剥去最后一层外衣。

这是这部电影在提供了一个令人唏嘘的人物之后,所做的另外一件好事。

 7 ) 该如何平衡我的生活?

L说,《摔跤王》是他最喜欢的一部影片,于是在这样一个无聊的上午许久以来只对“无所事事”感兴趣的我看了这部电影,狭隘的以为,因为充斥着暴力、挑逗、对决,所以L喜欢,然而这部电影拥有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坚持、征服、挽留,还有韶华的老去,胜利的远离,亲情的背弃,爱情的拒绝,生命的无奈……还有每个人都可以看得到可预见的模模糊糊自己的影子。

好多时候,都陷入了极深的自责与不满,诸如,生活中,你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早十几年前就是了,没有鲜花,没有阳光,没有掌声,没有自己想要的一切,你一直劝慰自己说那就是普通人生活的所有,理应面对陆续而来的苦楚与无奈,挣扎也好,努力也罢,都不过如折翼的飞鸟,沥水的游鱼,瞎折腾罢了。

累了累了,就顺从了。

你知道吗?

时间在哪,财富就在哪儿,过去的20年,大锤把所有的时间花在了他的摔跤事业上,日以继夜的练习,终日泡在那个充满血腥、掌声与口哨的坛子里,每每打倒对手裁判举起手告知胜利结果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征服了对手征服了全世界。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秀而已,只为博得观众的喝彩。

20年后,当这位胜利者以罗宾身份站在熟食柜台前被挑剔被指责被辨认的时候,他彻底愤怒跟绝望了:“原来……我还是被遗忘了,我曾那么努力,可生活还是给了一堆屎给我……”。

当所有的一切都离自己远去的时候,他能做的唯有重回那个让他激动,永远为他喝彩的舞台。

我该如何平衡我的生活,以便在各个领域游刃有余,而不是赢得家庭输了工作,赢了事业输了爱情,赢了婚姻输了丈夫,又或是赢了所有却输掉了自己??

我的精力好有限,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所有利益最大化?

我花了大量时间去看励志书籍,制作时间管理表格,结果发现自己还是在浪费时间。

你知道自己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吗?

你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吗?

你知道现阶段对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吗?

而要达成这些目标你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同时可能牺牲哪些东西,如何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这些,你都想过吗?

可是,多少人只是想要在适当的时候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称之为随性,如摔跤王所见,最终是If you've ever seen a one-legged man then you've seen me,多么的令人心碎啊。

 8 ) 如果时光能倒流,你还会像20岁时一样为我守候吗?

姑娘问,如果以后不做摔跤了,还会继续关注吗?

我苦笑,也许会吧。

2009年4月5日,美国休斯敦。

Mickey Rourke没有拿到奥斯卡影帝,他终于可以参加摔跤狂热大赛(WrestleMania)了。

我曾经就职业摔跤是否流行采访过很多外国人,因为地域及被采访者喜好等各种原因,得到的回答基本上五五分,但无一例外地在形容职业摔跤时,他们都用到一个词:fake,“太假了”。

-“他们都说摔跤是假的……”-“好,让我告诉你什么是假的,1986年,丹佛体育馆,比利-鲍勃用木棒攻击我,上面的松钉将我的肱二头肌撕裂,留下了这么长的口子;还有更厉害的,这里,1988年,奥兰多市政中心,麦尼费森借助绳索坠落在我肩膀,导致我的锁骨裂成两半……”-“会痛吗?

”-“几乎无法呼吸,但是,你听到人群的欢呼声,你就得熬过去……”这是《摔跤手》(The Wrestler)中兰迪对脱衣舞娘Cassidy说的话。

坦白说我不爱这项运动,它甚至不能称之为一项运动,它是一场秀,一场娱乐的秀。

我们讥笑摔跤手是不解风情的肌肉男,我们嘲讽摔跤手是残酷冷血的杀人魔,我们鄙视他们是只懂暴力的大块头……直到一部叫“The Wrestler”的影片上映,直到,我们真正接触到这项运动。

2008年,“The Wrestler”上映,拿下金狮奖,金球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并获得两项奥斯卡奖提名,等等等等。

在奥斯卡颁奖前几天,Mickey Rourke的吉娃娃小狗Loki不幸离他而去。

“这种感觉苦乐参半,与奥斯卡相比,我更愿意Loki活得更久一些。

”在接受采访时Rourke说,“但你知道,她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颁奖礼当天,Mickey Rourke带着一副大框墨镜。

没有人知道他内心是多么炽烈,他已经年过半百,却还像一个等待老师公布考试分数的小学生一样,他是那么渴望回到舞台中央,就像擂台上闪动跳跃的光芒,但在最后一刻,他败给了西恩-潘。

我再也不相信什么金球奖是奥斯卡风向标的屁话了。

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

我每次看这部影片都觉得有特别多的话想说,我想告诉更多的人,他们不仅仅是摔来摔去那么简单,他们还有更多东西……我停下来,不知如何下笔,我试图将脑中所有的想法都融合进来,却发现所有的文字都那么匮乏,那么苍白无力。

“……And this is in great due respect to all the nominees, but courageous artists, who despite a sensitivity that sometimes has brought enormous challenge, Mickey Rourke rises again and he is my brother. Thank you all very much.” 当西恩-潘说完这番话时,我突然觉得豁然开朗了,我们不开心,是因为我们的选择太多,我们的要求太多。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你面对了太多的选择和诱惑。

让我告诉你一些事实吧。

职业摔跤手每年300天以上都在各地巡回演出,他们和观众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多于家人;虽然他们从事的是一项体育娱乐,但是他们每天都要刻苦训练,还要精通医学,以便在割伤自己时不会伤害主血管和动脉;而早期的硬核比赛中,更是如电影描写一般,钢钉,椅子,玻璃,木棒等等统统上阵……Tell me friends,can you ask for anything more?你可以说,是因为主流的排斥和不了解才使Mickey Rourke落选影帝,但毫无疑问,当年那个放弃拍戏去当拳击手的小伙子又回来了。

他渴望获得爱情,所以他把车上最值钱的东西给了心爱的她;他渴望重拾亲情,所以他放弃所谓的尊严面对冷若冰霜的女儿;他失去了一切,但他知道,有一个舞台还在等待他奏响生命的辉煌,哪怕那是没有天堂的地方。

他就是他,假如时光能够倒流,他依然会选择这样的生活。

“你有没有见过一条腿的人想要自由起舞?

如果你见过他,就等于见过了我。

”相信我,当年,他比布拉德-皮特帅。

 9 ) 眼泪不丢人

我真是不喜欢手提摄像机,所谓的“真实感”在大部分时候都是一种噱头——就算人物在环境中快速奔跑甚至上下翻飞,他自己也不一定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吧。

作为观众的我既然不能跟他同样运动,那么画面该传达的便只有惊悚的环境与紧张的心绪,但这种心绪并不非得用晃动的镜头和迷离的虚影来表述啊,人物还没眩晕呢,观众先被晃吐了,这是什么超前的“真实感”!

《摔角王》一开始,八十年代曾经辉煌一时的摔角选手“大锤”兰迪刚打完一场表演赛,衣衫褴褛开着破车回到他那跟天气同样凛冽的破烂汽车房,黑暗中摸摸索索发现因为迟交房租,房门又被管理员锁了。

手提摄像机镜头跟着主演米基•洛克的后背在昏暗的灯光里晃,画面质感糙得要命,我简直不能相信这就是拍出《梦之安魂曲》的阿罗诺夫斯基的作品,一时间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但越往后看,我越觉得这“惨不忍睹”的画面正好搭配了兰迪的落魄,全片从头到尾的褪色灰白郁闷压抑,都是为了结尾那一个闪光灯星般跳跃的辉煌瞬间,而我早就把对手提摄像机不满的事儿忘了,当Bruce Springsteen粗糙的声音向砂砾一样蚀透我的耳膜“你可曾见过一个独腿男人想要自由起舞?

如果你曾见过一个独腿男人,你就见过我”时,我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哭了……我对摔角运动并不熟悉,不能从电影是否真实的反应了摔角职业的残酷来看这部影片。

我感兴趣的,是主人公兰迪本身。

这个落魄的昔日英雄与往常的英雄类电影主角们有着相当大的区别,时代车轮碾轧二十年后的他,是从头输到尾的,家人离析,爱情无望,身心崩溃;而他全心热爱的摔角职业,其实也充满争议——输赢提前设计,过程哗众取宠,肌肉离不开激素,年轻的辉煌只换来垂老的残破,这是多么冷酷的生活真相!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输家,衰人,而且并怨不得别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咎由自取!

但是,你能不同情他吗?

他是一个糟糕透顶的父亲。

女儿十几岁了,他不知道她生日哪天,不知道她听什么音乐,穿什么衣服,有什么爱好,唯一一张女儿的照片还是十年前的泛黄旧照。

他爱女儿,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去爱,完全不能领会为人父意味着什么样的责任,他带给女儿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他是一个不够执着的情人。

脱衣舞娘卡西迪终于冲破一切实际考量开车追逐兰迪要与他彼此厮守的时候,他却眼睁睁看着爱情溜走,自己义无反顾的走向毁灭。

他是个不能正确自视的男人。

二十年的摔角生涯,聚光灯换来一身伤痛,时代飞速前进,可他原地不动。

一份平凡踏实的工作他接受不了,他受不了被人认出来自己风光不再,潦倒落魄,于是任性的大吵大闹,仿佛倒是这世界亏欠了他。

他是一个输家,一个衰人,一个咎由自取彻头彻尾的真loser!

可我却不得不同情他。

我同情他在呼啸的海风里流下悔恨的泪,我同情他面对女儿绝望的眼睛表情里不可遏制的痛,我同情他遍体伤痕茕茕一身,我同情他孤注一掷拿性命作最后一搏,我甚至同情他不负责任的在超市里吓唬顾客大发脾气。

因为兰迪就是放大了的人生失败,是集中化了的悲惨遭遇,是挫折的剪影,是悔恨的具象。

伯兰特•罗素在自传前言《我为何而生》中总结支配他一生的三种单纯而强烈感情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是的,悲天悯人从来都不为了值得,很多时候其实往往并不值得;但我们依然同情,依然体会,依然流着许许多多并无必要的眼泪,因为上天明鉴,这点脆弱甚至也许廉价的同情啊,是将每个生命连接起来的纽带,是这世上超越一切不可调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之矛盾、让我们在剑拔弩张之后依然能共存的中间地带。

没有怜悯,就没有理解的冲动,对话的努力;没有同情,就没有尊重的起点,没有改变的可能。

所以我流着泪,跟着Bruce Springsteen一遍又一遍的哼这首《摔角王》,你可以笑话我,但眼泪不丢人,不丢人。

“你可曾见过一匹笨马在田野里快乐飞奔?

如果你曾见过一匹笨马,你就见过我你可曾见过一条腿的鸽子在街道徘徊如果你曾见过一条腿的鸽子,你就见过我你见过我,我站到每扇门口你见过我,我失去的总是越来越多你见过我,当血溅上地板,我打赌总能让你笑告诉我,朋友,你还有何所求?

告诉我,你还有何求?

你可曾见过一具尘埃浸透的空心稻草人?

如果你曾见过那稻草人,你就见过我你可曾见过一位独臂男人在风中挥舞空拳?

如果你曾见过一位独臂男人,你就见过我你见过我,我站到每扇门口你见过我,我失去的总是越来越多你见过我,当血溅上地板,我打赌总能让你笑告诉我,朋友,你还有何所求?

告诉我,你还有何求?

这世上的温暖,我总弄得分崩离析这是我家可我却不能留下我唯一的信念就是展示我破碎的骨头与遍体瘀青你可曾见过一个独腿男人想要自由起舞?

如果你曾见过一个独腿男人,你就见过我”

 10 ) 很多题外话

孤独。

生存。

中国人以前是以家为单位进行社会组织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是没有任何孤单的时刻。

孤独,和孤单看来是两个意思。

人可以不孤单的和很多人热闹地在一起,但此时也可能同时是孤独的。

从心灵和身体两个方面,可以区分这两个词。

但是或许物理上人和人距离的接近,可以让你觉得,你不太孤独。

你试图想想,如果瞬间,这个世界完全没有了你的亲人,你现在是该如何的生活。

我反正是被吓到了,如果我是个男的,我可能没那么惊吓。

还好我们这个世界还有爱情,能自主添加你的亲人。

大自然安排的很好,家人是你学会如何对待他人的练习场。

就像开极品飞车时做练习,翻车了就翻车了,也不需要你修。

跑完一圈一圈,你总有机会重新开始。

而摔角手连这个机会也失去了。

你能想象,开个破车,不要练习就跑全场么。

刚刚看了豪斯医生第五季的一集,Not Cancer.一种病,像癌症,有癌症的症状,但是不是癌症。

用治疗癌症的方法治疗,刚开始有效,到后来这种有效只能加重病情。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试图物理上的接近一个人。

认为这样就可以治疗孤独了。

这时候,我们都在骗自己。

总有人信,一拨一拨的。

你总试图去找个人在身边,在电话另外一头,在网线另外一端。

不可否认,这样做前期有效。

当你是个看电视剧时鼾声大作的老头。

当你打电话的时候,需要戴着老花眼镜翻开电话簿,发现很多人的号码不再有效。

那些朋友,人呢?

我尽量,见到我孤身一人的爷爷时都给他一个紧紧的拥抱。

只能给一点治疗孤单的办法了。

当然,我们可以到老了,再慢慢考虑这个问题。

现在趁年轻可以挥霍,就找人作陪吧,有多久是多久。

最近好像很流行说:我只活到六十岁就够了。

wait and see...“所以总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自然有明天的忧虑。

一天的难处已经够一天担当了。

”我还是欣赏这个态度。

但是同时,你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宿命。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看到孤独两字从头到尾。

或许我们根本就不该落一滴同情的泪水,正如有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You deserve it.你只能说,命运如此。

看到他因为一夜放纵错过和女儿的约会,我就想起看颐和园的时候,余虹说了句让我惊艳的话:最不幸的是,我知道这种事还会在我身上发生。

如果谁愿意痛惜这样的人,愿意一次又一次的相信,他不是傻瓜,他是圣人,但是,他会最伤痛。

谁叫你是耶稣,就是钉你在十字架上。

他不懂得要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或者不是最正确的法则,就是自我保护。

这一刻的你不是上一刻的你,人要成长,会改变,但别人对你的信任却不会随之改变。

你有勇气往前走,但是你却不能回到过去修改既定历史。

你在此刻请求宽恕,却拖泥带水跟着背后一长串的你。

都是你,你,你。

你随身携带你的历史。

尾大不掉。

自己还没有开始工作。

我竟然在这个电影里面,像醒过来一样,发现,我们需要有个地方住,有口饭吃,有衣服穿。

所以,当我考虑到如果一瞬间我的亲人完全都不存于世,我只感到发冷。

可能已经出身社会的人看到我的反应会笑掉大牙了。

“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再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

为身体忧虑穿什么。

生命不是比食物更重要吗?

身体不是比衣裳更重要吗?

你们细心观察天上的飞鸟。

飞鸟不撒种,不收割,也不在仓房里储粮,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他们,难道你们不比飞鸟更贵重吗?

你们谁能靠忧虑叫寿命延长一点呢?

何必为衣裳忧虑呢?

你们该向野地里的百合花学个道理,看看花朵怎样成长。

”马太福音中,比较著名的一段。

但我们一开始就没有享有飞鸟和野百合花享有的自由。

当你意识到头上没有顶的时候,已经有点晚。

看一位女强人的博客,她竟然说,她二十二岁了,感到时间紧迫。

二十八岁她需要她的公司上市。

三年时间发展公司规模,三年时间准备上市。

然后,她就要结婚了,相夫教子。

我至今都无法整理出我对这么严谨的人生的看法。

我只知道,人,真的是会被生存折腾的。

孤独,并且,要孤独地生存。

接受这事实,必须有颗足够强壮的心脏。

否则,你做无数次搭桥手术都没用。

《摔角王》短评

没觉得哪里很出彩,不明白为啥中国人评价这么高....

4分钟前
  • 美金
  • 较差

我得承认是你让我认识了bruce springsteen.如果非要在你洛奇之间选 真的 我顶你。。。

9分钟前
  • joker
  • 力荐

几处取景让人叫绝 超市工作的那一段很必要 摔跤场景让人失望 与脱衣女的关系有点莫名 basically it shows the real life with a super fast pace

11分钟前
  • 还行

你选择生活在现实中还是美好的虚幻中?追逐快乐是不是无可指摘?主人公像神一样死去的世界,却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只有在那个世界,他被人呵护被尊重。甚至当他选择退出时还可以再进入,这与他与女儿的关系形成有趣的对照。结尾的浪漫主义处理不应该掩盖这样一个主题,我们生活在怎样的心境中最幸福

15分钟前
  • ruru酱
  • 还行

一个很好的故事,很能引起心理共鸣与感情激发。但是故事缺乏亮点,对于熬夜看这部片子的人最终还是看困了,然后就直接去睡了~

20分钟前
  • 影启缘末
  • 还行

当达伦抛却炫技展露情怀,我便彻底被打败了

24分钟前
  • 喷子
  • 力荐

本片荣获2008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2009年英国艺术电影电视学院奖(BAFTA)最佳男主角奖(Mickey Rourke)、2009年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和最佳男主角

29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还是多看点阳光片片比较好啊,55

34分钟前
  • junepig
  • 还行

一个现实中失败的男人,一错再错,却还试图用事业上的虚伪成功来逃避一切,既懦弱又愚蠢,简直无药可救。

38分钟前
  • 宁舟谈
  • 很差

垃圾 垃圾 异常垃圾...豆瓣上的剧情简介更垃圾...脱衣舞女和他同居了么?...显然没有...枪炮和WC的OOXX 整部电影我只记得这两

39分钟前
  • 突如其来
  • 很差

并非拍得不好,只是我不喜欢看很落魄的人生!

44分钟前
  • CheeseFairy
  • 还行

即便一无所有 还是用你的一生 爱你的事业

49分钟前
  • Nirvanah我执
  • 还行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用朴实简单的手法拍摄的这部片子,确实令人动容。他的手持镜头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手法之一,重心很稳。米基·洛克的表演十分令人信服,值得让我们鼓掌。最后是工人皇帝斯普林斯汀的歌曲,他的《费城街道》曾经震撼过我,这次又让我相信他能再拿下一座小金人。

54分钟前
  • 绝色天平
  • 力荐

为什么美国人喜欢这种蓄意自残 还没有真正对抗的运动?Wrestlers的付出无疑是巨大的 想尽办法自残 嗑药保持体型 还有身体上巨量的疼痛和伤病 问题是 这样值得吗?不是这个世界不在乎你 而是你双倍的消耗自己的生命 只是为了一点虚无的掌声和欢呼 而将自己全部的生活和身体 还有身边最亲的人的爱抛到脑后。你可以选择纵情享乐 那就别抱怨世界。

59分钟前
  • 红军之魂
  • 很差

就冲那个由工作间一路走下来到熟食摊将梦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长镜头,这片子就值五星!摔跤台上的真实与血腥,摔跤台下的隐忍与压抑,这两者杂糅在一起,温情与残忍交替不停地在蹂躏观者的心;平实的达伦依旧令人震撼同时更令人动容,米基·洛克最伟大的演出没有之一。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奥斯卡怎么就这么待见拳击、励志、传记类的影片呢。头发这么长的老头,洗洗睡吧,还玩什么拳击。错过了就是过错,还期望女儿原谅什么的都他妈鸡巴扯蛋

1小时前
  • 今生、唯爱
  • 较差

From A

1小时前
  • Katrin41
  • 较差

各种闷各种散各种假

1小时前
  • Elvina
  • 很差

第五个星给Bruce Springsteen的片尾曲。

1小时前
  • 艾小柯
  • 推荐

一度看不下去,摔角的场面太暴力。决定以后电视播WWE就马上转台。“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1小时前
  • 秋の午后时光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