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夜半梳头”以及很多夜半禁忌的传说,早在30年前的南方小山村了,我就听老年人闲聊的时候提起过,但那个时候小孩子们想插嘴问个究竟的时候大人们都闭嘴不提了,现在我还隐约记得起那时他们的表情里多少有些说不清楚的恐惧,逐渐长大些以后,对这个传说大概就知道得基本清晰了,传说的恐惧其实并不是多少人真正遭遇过此类事件,而是在人讲述给人的时候不自觉传递的恐惧信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逐渐传染给大家后,提及某事某物时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恐惧起来,尤其,你要是在深夜去讲恐怖故事的时候,效果会比白天要惊人和有效得多。
惊悚电影《夜半梳头》的创意点正是取材于民间关于夜半禁忌,通过一对郊外渡蜜月的夫妇俩在此期间发生和经历的各种事件,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惊悚气氛,并促使你心有余悸之时急切地想象故事的下一步究竟会如何走下去,看得出编剧和导演对于故事结构颇为用心,与其他同类型电影相比,大多影片你很早就能预知到结局是什么,而《夜半梳头》这片更胜一筹的是,不看到最后你还真未必知道结局。
我不知道民间那些午夜禁忌的传说究竟流传了多长的时间,因为这一点我们已经很难再去考究到这些传说具体出现的时代,可以肯定的是那是相当的悠久了,而且是一代人接着一代人闲聊过程中的口耳相传保留到现在的。
在如今严厉的影视审查制度下,除古代已成名典的如《西游记》《封神榜》故事范本外,其他更多的鬼怪及一切牛马蛇神都是被禁止的,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创作者的想象力是被限定有圆圈的,最终都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或不言自明的逻辑去证实鬼怪切实是不存在的。
如果要说遗憾的话,王李丹妮童鞋除了一对傲娇的乳峰和事业线不住秒杀观众外,如果她能在表演上真有戏的话;再如果,影片揭故事底牌的时间能再晚一些节奏再紧凑些的话,《夜半梳头》就有望成为惊悚类型电影里的一个标杆了。
说实话,自打“惊悚片”这一类型近年来在中国电影市场频频出场的时候,太多影片无论故事画质等等,实在不敢令人恭维,尽管我们知道审查的诟病,也曾竭力地想在批评电影的时候多少也给年轻的导演们一些鼓励,但抱歉实在找不到什么可以拿来称赞或肯定的地方。
之所以在此强调“惊悚片”一度是烂片代名词,是因为我从《夜半梳头》一片看到这一类型电影大有作为的可能性,导演在故事结构设计和逻辑推敲上可谓是用心良苦,既避免了观众提早猜测到结局的可能,还避免了结尾草草收场的简单粗暴。
一直以来,个人对恐怖电影都是情有独钟的,尤其是对在欧美恐怖片追求上,不仅有感官刺激,常常涉及性,暴力,变态,及不可思议的血腥场面,所以也常常会看到露半个胸的辣妹,这才是关键所在。
但话说回来,欧美的恐怖片还是很有深度的,看惯了欧美恐怖片,很难被国产恐怖片吓到,但这次真的被《夜半梳头》吓到了,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有内涵的国产恐怖片了。
《夜半梳头》绝对是一部值得探讨的惊悚电影,这是部很有质感的惊悚片,不难看出导演还是很有商业企图的,这部电影的血腥、恐怖、诡异以及香艳气氛营造的都非常好,剧情很充实,反转再反转令人意外和不寒而栗,画面相质感相当不错,给人从心底升出的恐怖之感,不只玩弄感官刺激,更能让观众体会到剧中人物的苦痛和磨难。
由于中国没有分级制度,国产惊悚影片拍摄往往不能过于追求恐怖血腥,因此对国产惊悚片尺度的把控方面一直是大家担心的问题。
影片《夜半梳头》故事源于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十大见鬼大法之一的“半夜梳头”,讲述一对年轻夫妻在一座别墅内蜜月时经历了种种诡异之事,两人在寻鬼避鬼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更为惊悚隐秘的真相…很多人都说恐怖片的成功与否,与影片的血浆量正比,这其实是一个很肤浅的认识。
大体上说恐怖片就是专门以离奇怪诞的情节、阴森可怖的场景制造感官刺激,吸引观众好奇心。
《夜半梳头》在道具及场景的配置上,可谓是花尽了心思,在道具上,镜子、座钟、玩具、乌龟、驯鹿、摇椅和布娃娃,处处透着一股瘆人的阴阴寒气。
在场景布置上,走的是“林中孤堡”路线,片中的别墅坐落在高山凸起的一片峭壁之上,四周环绕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 肃杀之气霎时扑面而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整部电影里最走心的当属男主角李威,近几年李威拍摄了《女蛹》、《致命闪玩》、 《天钟》、《迷魂之密室逃脱》等多部悬疑惊悚片,堪称“悬疑之王”李威的内心戏绝对强大。
此次在《夜半梳头》中,李威挑战人格分裂,将多重人格的概念展现的淋漓尽致,将他的内心世界、那些不为人知的阴暗与矛盾达到了极致,特别是最后一场戏,自己与自已的对话和较量,让人看得十分揪心。
而女主角王李丹妮那F罩豪乳十分夺眼球,还有她的那尖叫声绝惊魂。
至于影片到底有多恐怖,你只有能到电影院里才能真正的体会的到。
《夜半梳头》:没有鬼,也能释放你的焦虑有时候觉得人是挺“贱”、喜欢找“自虐”的生物,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恐怖的事物唯恐避之不及,尤其鬼魂神怪,但是我们对讲述恐怖的电影却趋之若鹜。
明明知道国产惊悚片里肯定没有鬼,但一次次还是走进了电影院,让很多粗制滥造的惊悚片豪取了不错的票房收入。
其实这些现象并不矛盾,天下谁人不好奇啊,追寻刺激是我们的天性,电影的光影艺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去体验恐怖的刺激,即便知道没有鬼怪,但是沉浸在恐怖的光影声画中,心跳快两秒、神经紧张几分钟,绝对是释放了现实生活中的焦虑和压力,有闲情逸致的顺便还能把妹子,何乐而不为呢。
《夜半梳头》是一部典型的国产惊悚片,创作者最聪明的地方,是巧妙的回避电影审查机制,虽然审查机构不允许惊悚片中出现鬼,但本片实实在在的告诉了观众,没有鬼并不意味着拍不出吓人的惊悚片。
《夜半梳头》几乎在前半个篇幅让你相信:千万不要半夜梳头,要不然肯定撞鬼。
但随着剧情的剥丝抽茧,原来撞鬼乃是人为,后半篇幅通过设置心理圈套来编织故事,集惊悚与悬疑于一体。
故事是电影的根本,太多低成本的国产惊悚片乃是“为恐怖而恐怖”,剧本桥段捉襟见肘,故事逻辑混乱,情节硬伤连连,人物性格模糊。
在技术方面,手法更是老套,大量恐怖桥段挪用自欧美电影,给人似曾相识之感,降低了吓人指数。
而为了增强惊悚感,动辄靠一会儿出来的一张面无表情,甚至五官狰狞的白脸吓观众,配上时不时想吓你一跳的音效,让国内观众甚为诟病。
要知道,如今全球已成互联网战场,单凭感官上的廉价刺激,“中国式惊悚片”已无法满足看惯全球经典电影的影迷的需求。
惊悚片能够吸引观众往往在于剧情悬念的百转千回上,然而太多“中国式惊悚片”,观众总是能够看开头便知结尾,于是边看边骂成了常态,与银幕上的一惊一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影院里的笑声朗朗。
《夜半梳头》在故事这个环节有自己出彩之处,影片中处处凸显爱情、亲情、友情的考验,很明显比那些处境尴尬的“中国式惊悚片”要吸引人。
只是技巧方面仍旧是短板,突如其来的白脸、先声夺人的音效一个都不少,这个也许是年轻导演基本功的历练阶段的必经之路,但是我建议以后拍惊悚片,用不着这些让人诟病许多年的老套路。
很多“中国式惊悚片”的结局,无非吃药、做梦、臆想等,场景则是虚构的鬼宅、密室、荒村,道具则是粗陋之极,宣传上都是借“鬼”吓人。
在这些方面,《夜半梳头》有过之而无不及,臆想到精神分裂,阴风阵阵的林中孤堡,不寒而栗的精美道具,都为本片加了分,另外,影片中有一段“女鬼卸妆”桥段,似乎在揭露或者嘲讽“中国式惊悚片”那张吓人的白脸是怎么来的。
而且女主角王李丹妮那对摇摇欲坠的巨乳,除了被李威抓了又抓之外,好几次差点夺幕而出,这都是本片的意外收获,定能让生活着压力巨大、焦虑巨甚的宅男竖旗致敬。
国人自古以来有很多忌讳,比如半夜不能照镜子,半夜不能梳头,半夜听到有人叫你不能回答,走夜路不要扭头往后看……国产电影也爱拿此做文章,比如之前牛朝阳导演的《半夜不要照镜子》,正是抓住了国人这种与生俱来的忌讳心理以影像的方式层层递进做出心理暗示,从而达到惊悚效果。
相对来说,国外其实也有许多拿古老传说或者预言之类的做文章的恐怖电影,比如最典型的是北美2006年上映的《血腥玛丽》,讲的就是美国人的忌讳,片中召唤血腥玛丽的方式与“半夜梳头”“半夜照镜子”这些同出一辙。
而召唤“血腥玛丽”的方式是你独自一人进入浴室,然后锁上浴室门并关掉电灯;面向镜子,并在镜子与你之间点燃蜡烛,或在镜子的两边各点一枝蜡烛;闭上眼睛,集中精神,慢慢喃念“Bloody Mary”三次。。。
写到这里后背发麻,与那些吸血鬼狼人僵尸类的恐怖片,个人对这种类型的神经末梢表现更为脆弱。
由电影《一路向西》女主角王李丹妮、台湾“机车熟男”李威领衔主演的惊悚片《夜半梳头》将于6月13日登陆各大院线。
片中故事同样源于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十大见鬼大法之首“半夜梳头”,讲述一对年轻夫妻在一座别墅内度蜜月时经历了种种诡异之事,从而揭露了一段让人心酸的往事和更为隐秘的真相……与诸多国内外恐怖类型的影视作品一样,本片故事的场景也被设定在了一个封闭空间内,这样的设定能让观众跟随情节产生一种压抑感,同时在制作方面也会节约不少成本,这也是不少小成本电影选择惊悚题材的原因之一。
本片的主要场景是一幢别墅内,楼层多,房间多,男女主人公的入住反倒让这栋房子更显空旷。
导演通过镜头对房子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展现,摄影师对光影的调度,女主角肩部以上的特写跟随镜头,让观众跟随主人公的视角对环境做出探寻。
国产恐怖片的特点就是没有过分血腥的镜头,也很少出现残肢碎肉(这一点反倒是拜肿菊所赐),这让导演更专注于在镜头中制造恐怖的氛围。
这样看来,其实国产恐怖片更接近于悬疑片,这部《夜半梳头》就是通过一系列非同寻常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件,抽丝剥茧出一桩多年前的刑事案件。
所以它带给观众的感觉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惊吓,还有一些下意识的思考。
王李丹妮在片中表现前后判若两人,前半段她是个柔情似水的小女人,主要表现形式为发嗲,展现曼妙身姿,让观众误认为王李丹妮就是个花瓶,她在戏里戏外的表现完全是为了进一步确立自己宅男女神地位;但影片后半段就不同了,几条线索浮出水面之后让王李丹妮演技大爆发,哭喊,疯狂,歇斯底里的质疑,回天无力的绝望,披头散发完全不顾形象,惊吓指数八星,也完全展示出了从一个备受老公怜爱的新婚少妇到开始自己独立思考寻找真相的女FBI的转变过程,只是这个过程让她牺牲不小。
《夜半梳头》是一部小成本,小卡司的恐怖片,选择6月这个欧美大片爆发式上映档期也可谓不堪重负,比如同期的竞争者的有科幻巨制《哥斯拉》,安吉丽娜·朱莉的魔幻片《沉睡魔咒》,阿汤哥的动作科幻《明日边缘》,外加还没定档的《变形金刚4》。
差异化竞争,查漏补缺,弥补档期没有的类型片是这部《夜半梳头》的优势。
在这里要给感兴趣的观众总结几个影片看点:第一,王李丹妮在片中大部分都是以真丝吊带睡衣示人,身材是真材实料的,而且摄影师并没有忽略这一点,而且男女主人公的状态是新婚,所以,接下来你们懂的;第二,影片中的惊悚镜头点到即止,并没有像绝大多数恐怖片那样通过镜头或者是音效做一些无谓的恐吓效果,这让女性观众容易接受而且不会感到太反感;第三,影片的故事完整,而且合情合理,恐怖片逻辑混乱,虎头蛇尾这已经成了国内外此类影片的通病,但这部在故事情节上下了不少功夫,想在这点上挑毛病恐怕是没什么机会了。
作为最易于回本、且展示导演的自我个性的一种类型,恐怖片无论是在好莱坞还是亚洲地区都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类型片种,不少的独立制片的新手,在资金很少且没有大明星的情况下,常是选择尝试恐怖片,以便为自己打造名声,而作品一旦成功,不仅可以带来名利,还可以立即根据原作的模式拍摄续集,如近几年的《电锯惊魂》系列。
而作为后起之秀的国产恐怖片,一方面是受到审查等因素的制约,但另一方面却也可以看出创作者在受制约时如何的“戴着镣铐跳舞”(其实对于好莱坞的恐怖片来说,缺乏资金、明星本身也是一种制约),由新导演刘宁执导的《夜半梳头》便是一部展示了导演个性的恐怖片,放在国产恐怖片的范畴看,水准可以说是属于中上等。
未知的东西常常成为最重要的恐惧的来源,因为在那未知的“黑暗”里,任何事情都可能会发生,任何东西都可能会冒出来,所以未知具有抓住人们注意力的无穷力量。
影片《夜半梳头》在开场时就以梦境进入人们的潜意识里的对未知的恐惧——传说夜半梳头可能会引来鬼魂,而李威扮演的男主人公因为做了亏心事,内心深处的潜意识里难免会担心着夜半被鬼魂报复,而梦见童年时代的青梅竹马的女孩及玩伴,则是他内心深处恐惧的折射。
即使仅从这一点来看,影片也已经是超越了大部分的国产恐怖片,因为在影片的叙事背景里,受到弗洛伊德学说影响的童年阴影、潜意识,成为了人物的形式动机,也不断的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而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来自于心理学说的另一种重要的症状——人格分裂,则是故事的重要一部分,使得强化了影片叙事、逻辑的可信度,也让人感到更加的恐惧。
在镜头使用、场面调度上,也可以看出创作者的心思。
如影片中很多时候采用了俯拍,并采取了像是有一个旁人在不断的从旁边偷窥的视角,而从影片的后半部分来看,恰恰这也是影片的一部分——镜头是从躲藏在阁楼中的“女人”的视角来展示男女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从而带给观众被偷窥的未知的惊悚感。
相比之下,反而在国产恐怖片里常见的故意用突然的声响来渲染恐怖气氛的镜头场景,在《夜半梳头》里则较少,而是更多通过寂静或自然声响,表现人物所处的环境,并反衬内心的动静。
国产电影人常常将自己的电影作品拍的不好或口碑差,归咎于看不见的审查制,或者是抱怨种种的制约,但是即使是在审查制较为宽松的韩国电影里,何尝不也存在着各种的问题呢?
而在香港市场非常低迷的九十年代末,也曾出现了中大制作的一系列“阴阳路”的小成本恐怖片,其制作则让很多观众感受到了诚意或创意。
而《夜半梳头》作为一部新导演的首部作品,一方面可以看出其借鉴西方心理学等元素,同时也可以看到其用心,放在国产的同类型作品里算是水准中上的作品。
本来就对国产片没抱什么希望,特别是国产鬼片,这片果然也是一样。
不能有鬼的电影到最后让在荧幕下停了一晚上的鬼故事,果然没背吓到。
刚开始有点小心跳,有点特效的感觉,老房子,老孤儿院院长,半夜,深黑,女人,长发,诡异的画,红衣白脸的布娃娃,这些都是鬼故事里经常出现的事物,刚开始也觉得蛮吓人的,有点期待,但是影片从头到尾除了那些音效外真心不觉得有什么吓人的了,几个男女演员也是非常的垃圾,王li丹ni在这部影片上也是添了一大败笔,本身那张麟角凤毛的别致的脸就让人感觉不到什么美,镜头却一直给她特写,以及一直进行她的卖肉特写,不过也没办法,没啥好看的电影除了卖一卖她的性感胸部之外是在找不到其他了。
总之看了一晚上的鬼片居然影片后大部分居然是解释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分裂人被查杀人嫌疑,浪费我大洋啊。
不过,国产片早就过了那灿烂的年代,运气好才能在影院看到好电影,不奢求啥子了。
文:赵猪 中国惊悚片有一项致命的缺陷,无法弥补的缺陷,因为广电总局认为中国是没有鬼的,各种封建迷信的东西也不能正面表现,所以中国惊悚片不管开头和过程怎样极尽渲染,最后往往只能落到精神分裂,要不就做梦等等不着边际的结论上去,据说就连意识清醒的变态杀人狂都不太允许出现,因为在咱们和谐的国家里,这样的人也是不允许正面表现的。
所以没办法,带着镣铐跳舞,作为观众而言,好好享受开头和过程就好,对于结局,实在不应该过分吹毛求疵。
《夜半梳头》用中国民间见鬼禁忌入题,尽管按照上面所说理论,明知不可能有鬼,但是从开篇来看,尤其是电脑特效营造出的发丝纠缠,镜子里伸出的手爪,气氛营造还是颇到位的。
之后的故事按部就班,不到最后一刻分不清究竟是半夜梳头真能招来厉鬼,还是有人在背后捣鬼,虽然最终都还是归结到了精神分裂和偏执型人格犯罪的理由上,但是至少整个过程还算合理。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王李丹妮饰演的妻子为了弄清楚真相,尤其是帮助丈夫,强忍内心的恐惧,半夜对镜梳妆,希望能招来鬼魂,问个究竟,甚至是替夫挡煞,那种真爱确实也很感人。
影片中另一条伏线是有关童年阴影和创伤的部分,而且还首尾相连,相互照应。
虽然这只是为了故事编制出来的桥段而已,但是其中所反映出的社会现状却着实不得不令人深思。
影片中说到男主角阿慕的身份本是一个孤儿,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在孤儿院有一个好朋友阿明,以及一个初恋女友。
但是现任妻子却从未见过那个好朋友,甚至怀疑这个好朋友是否真实存在。
这一部分让我想到了欧美非常流行的“不存在的童年玩伴”一块,以及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里所谓的孩子大多天眼未关的部分。
其实也就是所谓儿童的自我臆造人格的部分。
当然,最后依照故事发展来看,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但是有关孩子,不仅仅是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的儿童,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问题,大概也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一块。
影片中的阿慕其实有个堪称狗血的离奇身世,这也直接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
但是试想一下,假如从一开始,那位面恶心善的孤儿院院长就能稍微改换一种教育方式,不在孩子的心灵里埋下阴暗、仇恨的种子,是否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呢?
回观当下社会现状,那么多暴戾,不可理喻事件的发生,归根究底,儿时教育缺少必要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尤其是用错误的方法在孩子心中埋下将来可能铸成大错的阴影,作为成年人,我们似乎都应该深深地反思才行。
回到影片本身。
《夜半梳头》借用民间传说禁忌起片,其间三番五转,把一个原本不算复杂的故事讲述得合情合理,各种氛围还营造恰当,惊悚效果十足。
尽管最后因为众所周知的限制,没能给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结局,但是好歹还回归到了大爱的层面,已经很不容易了。
《夜半梳头》这个名字,你一定会联想到《半夜不要照镜子》,他们是不是一个系列的?
这可能是所有影迷看到片名的一个疑问。
它们同属惊悚片类型题材,都改编自中国民间流传已久的恐怖故事,《夜半梳头》取自于“民间十大见鬼大法”之首的“半夜梳头”;后者则取材于“午夜镜鬼”的传说。
很显然它们没有任何关联,但都是惊悚片。
通过片名,你也可能还会联想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经典国产恐怖片《夜半歌声》,看过影片笔者认为,《夜半梳头》是对《夜半歌声》在某种程度上的致敬和传承。
无论是在内容品质、价值传递,《夜半梳头》都秉持着与前辈电影《夜半歌声》同样的认真态度,希望为观众朋友带来全方位的极致体检。
两部影片都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前作借恐怖题材来曲折地反映病态社会,号召人们更积极地去面对人生,而后作《夜半梳头》则同样以小中见大的方式,剖析现实生活中的夫妻情、兄弟情与家庭亲情。
电影《夜半梳头》让笔者仿佛真切的感受到了半夜梳头的惊悚后果,其实,在国产惊悚电影中,就算前面有恐怖镜头效仿了国外的《午夜凶铃》和《咒怨》把观众吓的哇哇直叫,但最终的结局也难以逃脱精神抑郁和人为复仇的宿命。
这是一部视觉上很恐怖、精神上很惊悚的电影,在还原“民间十大见鬼大法——半夜梳头”的灵异基础上,丰富了故事剧情,营造了最真实的恐怖气氛和最令人窒息的惊悚效果。
关于人性,关于情感的副线在开篇就若隐若现让观者陷入了对真切的惊恐。
世上无鬼的科学论断让我们觉得“鬼”其实都是浮云,无非就是每人心中臆想出的鬼,人吓人吓死人的恶作剧每天都在发生着。
因为国情和文化的不同,比较出格的画面和情节在国内都受到严格的控制,所以惊悚片不惊悚,恐怖片不恐怖向来是中国恐怖惊悚电影存在的痼疾。
《夜半梳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其根源就在于营造了一个较好的借助于各种道具、布景制造出恐怖空间,一下子让故事有了惊悚的质感。
影片拥有大量的惊悚细节情绪,在感官恐怖处理上也是可圈可点,还有非凡的构筑紧张气氛的能力。
影片不仅在故事情节、人物设定上凸显出不同于以往国产惊悚片的诚意制作与精品气质,更是在惊悚类型片的题材类型上深入挖掘,不管是道具、布景还是人物关系上,无不凸显出暗黑高冷的哥特式欧美恐怖片风格。
这也是该片区别于其他惊悚片的可观之处。
《一路向西》的女演员为这部惊悚片带来了更多的看“点”,仿佛摄影师就非常懂得观众们想看什么,每次他的镜头都恰如其分的从那个部位起始。
至于是什么部位,这个你还真得自己走进影院去看,总之一定会有收获的。
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一些从老人那里接受到的关于神魔鬼怪的禁忌,半夜不能对镜梳头,就是传说中非常凶险的一招,夜半时分,阳气最弱,阴气最重,对镜梳头,会引来鬼魂,或现身,或附身,总之,小小的一句警戒,基本让战台烽从小就对夜晚的镜子有了无比恐惧的条件反射,特别是夜半醒来,都不敢直视房间的镜子。
电影《夜半梳头》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紧紧抓住“夜半梳头”的最恐怖一事大做文章,领一对度蜜月的小夫妻,在山上硕大却诡异阴森的别墅中,延伸开一段匪夷所思的恐怖经历。
《夜半梳头》的恐怖气氛,是从亦正亦邪两个角度开始延展,带给了观众视听惊吓和心理恐惧的双层刺激,因此本片的恐怖效果,可谓一流。
邪,是指影片通过种种有标志性的恐怖元素,将整个故事包装成一个“恶贯满盈”的惊悚大片,阴森深山,黑暗隧道,无人别墅,邪恶玩偶,神秘房间,抽象油画,夜半时刻的梳妆台,还有一对行事诡异的夫妻,每个元素都足以延伸出一段恐怖故事,组合在一起,俨然山林深处的鬼宅,即使男女主角夫妇再俊男美女,再丰乳肥臀,再柔情蜜意,再情色绵绵,依然无法抵挡他们和谐爱情之外的种种诡异之处。
当然,影片中的两大恐怖元素,当属对镜梳妆和孤儿院,一个是故事的引子,一个是人物的背景,两个事物都可以视为镜子,照出男主角的过去和现在。
除了最常用的镜子,在恐怖影片中同样被广泛利用的恐怖元素——孤儿院,不仅屡次出现在众多经典恐怖片中出现,而且在《夜半梳头》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地方,因此相较于校园,充满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正,则是指本片也从普通人最日常的生活中,延伸开超乎常识的灵异事件,带来“平凡中见惊吓”的效果。
其实,对恐怖片来说,真正的恐惧,是一定要从心理上对观众产生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根植于意识中的危机感,胜过一惊一吓的感官刺激好多倍。
因此,在影片中,导演总是在最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安排进匪夷所思的灵异事件出来,开车,洗澡,梳头,做爱,睡觉,凡此种种,此部分对观众的影响,体现在观众在认同男女主角的日常生活态度后,通过恐怖画面,瞬间击垮观众心中原本正确的生活观。
粗略统计一下,观众观影后,将在夜间开车、单人洗澡、双人做爱等等诸多日常的场景中,随时浮现出《夜半梳头》的尖指厉鬼和怪异场面,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从这样的惊恐漩涡中逃离,睹物思恐,难得安宁。
或许,这样的肾上腺素持续不断的,突有偶发的刺激性分泌,才能让人从惊吓中体会到更多的刺激之乐吧。
因此说,追求恐怖者,《夜半梳头》必看,但还有一个小提醒,既然上头有规定,现代题材不能出现妖魔鬼怪,因此所有的恐怖惊悚片,都得给故事一个合理的解释,但往往会毁掉前面所有的悬疑观感,所以,在享受完一惊一乍的刺激之后,在全部真相大白于天下之前,选择提前离场,也是保留恐怖价值的一种方式。
(文/小义大道)中国观众都知道,在天朝的惊悚恐怖片里,根本没有鬼这个赤裸裸的真理是不容颠覆的。
但镜鬼在中国浩瀚的灵异故事中却是一直存在的,各种版本、各种改编不胜枚举,它早已成为鬼怪小说中的经典角色。
虽然虚无缥缈,它却有着自己显著的风格和特征,甚至如何招镜鬼也有了固定的方式。
从古至今,“半夜不要照镜子”、“夜半梳头”这类鬼言传说,一直被信任着、传递着,提到这些词汇和说法时,也会让人不禁的打个冷颤。
所以,当《夜半梳头》将民间流传见鬼大法之一的“半夜梳头”搬上大荧幕时,同样让人胆战心惊!
《夜半梳头》在大格局上沿用了经典的“林中孤堡”之场景,影片一开头,一对年轻夫妻欢天喜地搬家到偏僻郊外的深山别墅中,房子很大,楼上楼下,周围很荒,高山凸起一片峭壁,四周环绕原始森林,除了日光就只有月光。
随着镜头进入屋内,出现在眼前的欧式格调、空荡房间、幽深走廊、以及少有的古老家具,虽显古朴、也极显阴寒之气。
加上玩偶、摆钟、壁画、镜子等鬼片元素物件的特写,扑面而来的幽怨戾气,暗黑布景一开始就已经给影片定下了惊悚的恐怖基调。
大多数国产惊悚恐怖片一直诟病颇多,剧情经不起推敲、故事纯属瞎扯淡、人物关系不明确不合理的大有片在。
虽然《夜半梳头》不算出类拔萃之作,但在这些问题上还是处理得相当不错的。
剧中人物关系设定很清晰,他们之间有着情感上的交叉,还有着剪不断理的情感冲突,合理且强烈的成为故事发展的推进剂。
故事和人物关系以爱情和亲情进行展开,阿慕和晓梅这对新欢夫妻,在别墅中的灵异镜头里,再相继勾勒出阿慕前妻以及阿慕死党兄弟的角色,他们的前世今缘以及那些捉摸不透的事故发生,给影片大大的加重了悬疑成分,使得故事中前妻的凶杀显得更为疑窦丛生,使得久久没有真人现身的死党兄弟更加可疑。
孤儿院的成长线索和老院长的救人举动,也同时埋下了重大伏笔。
在真相之前,这些人物的真实关系以及故事的来龙去脉都非常复杂,而正是由于这种耐人寻味的复杂让影片更具可看性,故事在复杂的人物关系下进行推进时,悬疑的氛围所萌发的惊悚效果就尤为的强烈。
影片中,有多处画面都通过现实镜头与梦境联想的交叉剪辑,让很多可怕的情节如同真实般的发生,吓人之后,当画面回到主人公被噩梦吓醒的姿态时,才让我们长叹一口气。
从这一点上看,我是极为赞许影片在镜头剪辑切换处理上的成就的。
尤其配合影片从头至尾的黑暗系画面风格,凶鬼恶灵的恐怖梦境吓得让人简直不敢动弹。
印象中刘宁不是恐怖片老手,但从《夜半梳头》看来,似乎觉得他又是特为成熟老练的恐怖片导演。
影片中的画面、剪辑、配乐处理相当出色,悬疑桥段也是编排满满。
镜中鬼影、水中鬼发,深山迷雾、暗中狂跑,阴尸鬼脸、冤魂利爪……各种破禁的画面和层出不穷的不择手段,达到深入骨髓的惊恐效果。
并且,故事里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情节都是在暗夜中度过,稍微有些胆小的人,都会被这种氛围和画面冷不丁惊出一身冷汗。
似乎暑期档特别流行惊悚片,正所谓六月炎炎似火烧,阴风邪影来消暑。
《夜半梳头》在民间流传之中嵌入的精细人物与故事,加之新颖的构思和哥特式的画面,在情感悬念包袱之下,最终所呈现的恐怖,足够热血沸腾与爽快,解暑之佳作。
295
没想到现在国产恐怖片也能把人看IN。这部片子剧情基本上还是完整的,属于简单的韩国恐怖片的因果套路,前半部分的恐怖营造还算不错,如果抛开末尾解谜部分,也算在国产恐怖片里能排第二了,第一是《女蛹》
床戏和装神弄鬼貌似已经成为了国产恐怖鬼(lan)片必备的要素了吗?(王李丹妮和李斯丹妮傻傻认不清楚。)
还算及格
王李丹妮的大凶器是亮点,除此之外和别的国产鬼片一样无聊。人格分裂的故事剧情,毫无内涵。李威最近晋升为内地恐怖片教父了。继和蓝燕的密室逃脱后又一惊悚垃圾,不过相比之下密室逃脱要好多了。
除了女主的大胸别的没有什么,双重人格的设定还凑活。
好刺激
第一次看国产恐怖片 还是在电影院 着实被吓到了 当然不可能因为剧情心理的关系 只是因为肤浅的一惊一乍-。- ps完全不能接受李威把自己想象得那么帅这件事!!多一星给影院音效而已~~
整个放映厅就俩人 被吓尿
看女主,,,,外加打瞌睡。
图解电影.看图里还觉得氛围不错的,本子也不差,就是演技烂女主还偏要露胸,浪费了一个比较不错的本子.当然国产恐怖片最后的大起底也挺烦,当观众都是傻子.
我觉得还是很好看的哟
你够了大奶妹。。阅尽天下烂片无数
我这种从来不看鬼片的人觉得还行,毕竟大胸
看过剪辑的,真烂
梳你一身头屑,吓死你!
两个月还做爱?这不就是作死的节奏么?
不看鬼的时候看看胸吧
怀孕了还出来俩人嘿嘿嘿蜜月。擦边垃圾片不如直接看黄片。……导演编剧制片人,你们自己看看,这好看吗?嗯? 反省一下。总评:是会【开2.0倍速+手动快进+不会看第二遍】的剧。
竟然为了看李威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