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经典非彼经典。
这片子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实在太熟悉太老土了,无非就是某帅哥某美女加上一堆活不长的配角去拯救地球。
放在十几二十年前播的话倒可能成为真的经典,但现在都什么世纪了,这故事早过时了。
貌似有很多BUG,他们说的那些理论啊什么的感觉很不可靠啊,但我说不上来,我又不是科学家,反正看的时候就觉着不对劲儿。
那些特效很假咧,在地底发现的那些紫水晶啊,哎哟我的妈,我都不知道该咋说了。
(省略关于地底的岩浆巨型钻石等东东的N多字……)演员啊,没多大印象,除了RAT,顶可爱的一个大鼻子小P孩,出身麻省理工自称“只会一种语言(10100)但我只用半个脑子都比你聪明”的天才,他入侵国家机密网站和最后把消息散布全球的时候间直帅呆鸟但他的鼻子那个大啊,虽然没有大鼻子情圣那么夸张。。。
影片最后很有型,那些演职员表像Windows的经典屏保“星空”那样一个接一个弹出来,好像在太空漫游,好好玩That's all 我始终爱看科幻灾难片,不管是经典还是“经典”
又是一部灾难片,想象一下地球的磁场消失了,人类的生活会怎么样?
所有带有心脏起搏器得人瞬间死亡,几天以后,地球会被太阳当做烤肉一样,流油,烧焦。
第一次知道,原来磁场对我们这么重要。
不过这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个人觉得表面上大家会以为这是一部人类再一次解决危机的英雄式电影。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人类自我救赎的电影。
我们千百年来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如果大家都团结协作,互相共存。
相信这是一种永恒的状态。
可偏偏有的人,起了贪念,战争,扩张。
为了取得更好的发展,肆意开采自己母亲的资源。
研究更强的超级武器,已达到恐吓其他人类的目的。
“宿命”由此而来,这也是地核停摆的原因,抢救队深入地心,拯救地球的过程,大家接连伤亡,虽然之前有些人是心存芥蒂,但是最后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都愿意放弃生命,这与人类现存这种斗争作为鲜明的对比。
这也是电影宣扬的,大家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只有愿意奉献,才能互利共存。
—2021/1/24 地心抢险记
那是在N年前一个无聊的夏日午后,无聊的我逛着无聊的街,偶然路过影院,突然想看场电影,一为避暑二为歇脚,然后就让我看到了这部让我从头享受到尾的绝佳科幻片!
难得广电总局“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了把竟然引进之,虽然当时国内未作大肆宣传,以致如此佳片某闻所未闻,但正因如此,这惊喜才来得如此巨大、直接而且有效!
此片可称为米国人惯用的科幻灾难题材的一个完美示范!
偶以前认可得科幻只两部:《星河战队》和《独立日》,本片现亦可在此列,客观说与前二者相比气势稍弱,但人物、情节、语言、题材、寓意、视效皆为上选,尤其情节从头至尾一气呵成顺流而下,让人目不暇接、大呼过瘾(这也是它比<后天>略胜一筹的地方)!
这种影片如果在家看那简直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
庆幸我运气尚可,没有把它错过!
如果像星战前传那样,我早作准备去影院欣赏,可能就没有这意外的惊喜来的感动兼难忘,鉴于此,9分也不算多了!
之前宿友在看 当时瞄了一眼 直到最近才认真看这部电影 话说拯救世界只有美帝才会拍的题材 其他根本不是不拍 而是拍不出效果 美帝对于世界末日可以有各种桥段 例如火山爆发啊海啸啊地球停转啊 当然 最多的还是外星人入侵 当然 以美国现在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来说 剧情都是以美帝为老大哥当然没问题 所以对于这些题材的电影 我一向是挺热衷的 至于吐槽老美的就算了吧 最起码我们国内根本拍不出这样题材的电影 不要说电影桥段如何了 就连特效都不如人家 看年头的所谓中国史上最大投资科幻题材电影"大闹*宫" 那里面的剧情和特效才真是坑爹 在这方面中国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个人最爱的魔戒系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放在今天 特效还是一级棒的 这部电影是2003的 到现在11年了 虽然特效制作方面有些瑕疵 但也比很多国产大片要好得多
这个电影2003年的,你们一帮乳臭未干的孩子2013年以后才看,还特么一堆不满意?
你们打高分那些电影才是无病呻吟,恶心到极致的瘙痒片子,豆瓣就是恶心青年的沼泽地!
有这功夫去装文艺,不如多去搬两块砖,吃一碗加肉的米线,做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不要原谅我这么激动,我就是与豆瓣评分格格不入!
2017-1-12 11:45#电影# 《地心抢险记》(2003)。
豆瓣6.6。
一直钟情于科幻灾难片,这部无论从特效还是各位脸熟的演员来看都是我的菜,我给7.9。
无聊时可以一看。
一场人类的灾难即将来临,地理学家乔什·凯斯博士(阿伦·艾克哈特饰)发现地心温度发生了改变,一种神秘的力量正在阻碍地球的正常运转。
凯斯博士召集全球著名的科学家商量对策。
科学家们组织了一支特别行动小组,他们计划乘坐地下飞船抵达地心,在那里引爆一个特殊装置,以保证地球的正常运转。
飞船驾驶员瑞贝卡(希拉里·斯万克饰)和上校罗伯特·艾沃森(布鲁斯·格林伍德饰)是这次行动的主角,他们必须要完成这次关系到全人类生命的任务。
该片被允许在美军“星座“号和“林肯”号航母上取景拍摄。
为该片担当顾问的大卫·史蒂文森博士受影片启发,想到向地心投放无人探测器在科学上是可行的,2003年5月15日,他的想法被刊登在了科学期刊《自然》上。
影片假想出一个不可能发生的情境,片中地球内部的景观塑造相当逼真,场面宏大,情节紧张刺激,视觉特效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commander大哥,外面是几千度的岩浆,没事儿你一个人整外面呆着干嘛?
检查激光器在飞船内部仪表上也能看吧?
武器专家,拿了武器回去就得了,还非得拿笔记本!
拿个P啊?
不就是有一张全家福照片么!
比你命还重要?!
彻头彻尾的脑残!!
本来可以活的,纯给你一个人磨磨唧唧给毁了!
最后那个“艺术总监”!
你不会把脚圈起来用脚底去顶那个炸弹么?
就算再重,不至于把你胸骨顶穿吧!
无语了。。。
知道灾难片一定要死几个英雄,可这几个英雄,死得太做作!
这部影片的表达非常专业化,爱好理工科的童鞋应该非常喜欢。
影片涉及大量物理类概念,有一定的逻辑,高端又不失易懂,主要概念有:地磁研究、高能武器(laser)、互联网(黑客理解的水平)、地球构造、宇宙辐射。
如果有更吸引人的概念,那一定是能引起地震的人造地震器、高端制造(地心飞船),不得不佩服这部电影的科幻想象功力。
(That may be true,haha)所以,科学赋予人的,将是无穷的力量。
学习它、利用好它。
将给未来增加无限可能!
其故事内容:地球核心因为不明原因停止转动,导致存在于地球上的电磁场急速崩解,全球各地都出现异常灾难。
美国波士顿在十个街口的范围内,有三十二名装置心律调整器的市民在一瞬间心脏停止跳动因而暴毙; 西岸旧金山的地标金门大桥也突然断成两截,数百人坠入大海;而更离奇的是,聚集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成群鸽子突然之间失去辨识方向能力,于是成千上百只鸽子就这样冲进人群或是撞上玻璃窗,不但伤及无数游客,更让车辆驾驶失去控制发生严重意外; 最夸张的是,罗马著名的观光景点古罗马竞技场前,无数游客竟然亲眼目睹这座千年古迹被密集的闪电击成碎片。
美国政府及军方在面临这项空前危机时,决定向顶尖的地质物理学家乔许·凯斯,以及一群全球最杰出的科学家求助并找来所谓的"地心航员"蕾贝卡·柴德中校以及劳勃·艾维森指挥官驾驶一艘前所未有的地心航舰,载着这群科学家执行一项空前绝后的伟大任务,那就是深入地心引爆核弹,让地球核新再度转动,并避免地心毁灭导致世界末日…… 诚然,这是一部相当好看的电影。
当救险人员抵达地心时,突然发现他们所带的核弹威力不足以使地心再次运转,这时,一个科学家提出了,利用波的干涉原理提高能量,让我眼前一亮,美国人的科技实在是强啊!!!
人家为什么能拿这么多的诺贝尔奖,从他们拍摄的电影就可以知道。
中国拍的电影都是什么武侠片,从《英雄》、《无极》、《夜宴》、《黄金甲》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中国的科技远远落后于美国,在电影中落后的更大。
从《天煞之地球反击战》中,出现的科学家哪个是中国人,的确,现实就是这样。
中国的小孩可能看了武侠片都想当什么大侠,而美国的小孩看多了,科幻片就立志成为大科学家。
长期下去,科技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看看,我们的课本吧,在自然科学上,中国人有谁能够能与爱因斯坦、牛顿、法拉第并肩呢?
当我们翻开课本时,看到都是国外的科学理论,我们的理论呢?
工作是我老婆,老婆是情妇。
快速旋转的金属熔浆形成了电磁场。
三个月后我们会返回石器时代,一年后电磁场崩溃,大毁灭。
你是太空人,还懂打领带,真是无所不能。
科学就是最合理的猜测。
当指挥官,能力是其次,关键是责任。
做指挥官得先体验失败。
我要知道一切才能把工作做好。
地核就像引擎,小小的扳手掉进引擎也能让它熄火。
总是一样的套路,咋个觉得死去的人都死的莫名其妙的,喜欢老鼠~
特效很差 但是剧情很有吸引力
小时候和俩发小一起看的碟片,当时觉得很棒很喜欢。
相当好看的灾难片,将好莱坞灾难片中常见的世界末日情节和经典科幻小说《地心历险记》中的故事相结合,打造出一部有别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灾难片(如《龙卷风》、《活火熔城》、《绝世天劫》、《天地大冲撞》)、但又没有任何环保说教的灾难大片,很多特效场面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科幻部分一般般,主要讲人与人之间
地球末日,也是我感兴趣的一个题材,可能是因为我潜意识里知道,这个地球无论如何是走向毁灭的,无论有多少部救世电影出现,也是不可逆转的。
其實是提升士氣的片子
就算美帝喜欢扮演救世主,但是不得不说人家有那个资格,最佩服美帝在科幻片里的千奇百怪的构思跟高科技,亮瞎了我
这电影是怎么被我翻出来的。。美国经典heroes风格的影片,可是人性的光辉可以掩盖剧情的俗套,推荐~
不能忍受米国佬总是意淫的片子。。。而且还是那句话,地球迟早被二货美帝弄炸了不可
很美国救世主旋律,但是整个剧情还是比较紧凑和精彩的。特效现在来看肯定是会差点意思,但这片出来的年份,就会感叹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是真的太厉害了。
向地下探寻的科幻片,虽然特效垃圾,但能激发无限想象。节奏控制,宏观调控都做得不错。其实更出色的是人物刻画,特别是那几位科学家,最突出当然还是那位“优雅”的“精英明星”科学家辛斯基,比如永远梳着最精致发型穿貂皮风衣,优雅的不屑翻白眼,拎着lv包包去探险(每人不一样的包包也反应各人物特色),吸根烟冷静下才突突突输出智力,打一顿就老实了,用神圣而庄严的语调记录日记到最后的一丝苦笑自嘲等等,真是有趣的家伙。还有在模拟试验乘坐时一团糟,只有武器专家塞吉是开心兴奋地说这里一团糟,看起来只有他最开心哈哈哈。一些台词也很有意思,比如造出航舰的科学家想自己牺牲自己时说“如果维吉尔(航舰)需要输血,必须要我的血”,虽简单,但铿锵有力!
没有什么想象之外的震撼,但至少看起来是这么回事。片头的突然瘁死比希亚马兰处理得还到位,雷劈金门大桥和罗马真HIGH,鸽子集体暴走那段是向希区柯克致敬吗——看起来却像拙劣的模仿。
和独立日差不多烂..纯YY 片
特效太拉了。。tvb可以让我看假山,好莱坞可不行
这片拖了8年才看。特别的钟情于90年代那些被遗忘的灾难片,这类硬科幻在氛围的实在感上是新世纪一系列铺张特效的灾难片所不具备的。03年这部地心继承了那时候灾难片的特点,此片之后再也看不到类似的灾难片了。它扎实的科学内容,赞叹的想象力和接连不断使人窒息的险境,都让人很享受。
绝对推荐!!!!真的很好看!!
当初我是很喜欢年轻的男教授的,作为标准来寻找男朋友的。
不怎么好看,中途数次停下来刷网页,假的很,最后没看完……
为了减员而减员,情绪渲染没到位就急急进入下一part,更不用说还存在着bug:“电钻”都要启动了还站在前面结果被高空坠物击穿脑门,在武器贮备间随身带着家庭画册危急关头不要命也要把画册连同电脑送出去,主角能被队友拖走却没法拖上自己的好基友,高温环境下所有东西都融化了结果人类还能凭借意志力手动开阀门,还有最后搞笑片一样的男主受伤男配跑下一秒处境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