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男女》这类纯粹以男女痴缠追逃为主体的电影,总有两个容易被诟病的点。
一是剧中人要专心恋爱,一般不能还顾着常人生存的烦恼,如此一来,他们的痛苦与纠结会显得矫情。
二是为了各种三角恋结构长久成立,人物不能太快做出选择,就一定得优柔寡断磨磨唧唧,时间一拖,角色本身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所以这样的电影,必须要用偶像明星的魅力来包装住外面一层,逻辑才能站稳脚跟。
从成片来看,《单身男女》在这方面的分寸算把握得不错。
故事设定在香港,但基本脱离了纯纯的港味,显得可能发生在任何大都市,林立的高楼中不知道有多少白领从对望的窗口去看着彼此的风景。
全片乍看起来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情节,但依靠各种巧合与小趣味来铺与转。
有低俗的,也有文艺的。
杜韦用拍黑帮片的方法在爱情片中反复“扭桥”,尽管稍嫌刻意,也远比大陆同类中大量没事找事的段落有光彩。
高圆圆演这角色有点吃亏,神经质与不自信的标签天然让人怀念起郑秀文,高圆圆是属于安静在角落里笑的女演员,但必须做出能元气充沛到鼓励和改变了两个男人事业轨迹的样子,更需要硬撑着面对万千女观众的羡慕嫉妒恨。
一再徘徊在两个不同特点的优质男人中间,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很欠打的。
但这部片子存在的真正价值其实就在于此,给予女观众一个被问到“这两个男人我倒底选择谁比较好呢”的假象。
因为那些似乎来自于梦呓的困惑浪漫,此刻具象地出现在了面前。
把之前的《非诚勿扰2》拉过来再做一个比较的话,也许会看得更清楚一点:一个男人长得不太好,但很老实,让你放心,可是你不是太喜欢,和一个男人很帅,但很花心,可就是喜欢。
主观的感受和客观的衡量,到底会把天平的哪一头压倒呢?
往极端点说,没有真正的所谓爱情电影,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其实在谈论的是价值观。
女人用以衡量的,除了有车有房有事业以外,就是“会对我多好”和“会不会一直对我这么好”。
但对于所谓的"在一起"的评定标准往往是以所谓的"一辈子"来衡量,但这个标准其实是一个伪标准,谁也不知道一辈子倒底会怎么过。
很多人相信所谓"注定""缘分",恐怕是因为害怕负责任,害怕选择错误从而否定掉曾经的那个自己。
电影结尾虽然做出了选择,但其实只是故事应该有一个结局而已。
摄像机后的两位大佬显然对此有些不以为然的。
所以对于“贱男”张申然那个足够低的人格起点来说,电影这么坚持塑造他好色做法变得尤为地有意思了。
他即使在最真情流露的时候,依然无法抑制住荷尔蒙的涌动。
这种状态,对误以为“一辈子”会以某种标准固定住的任何人来说,都是很残酷的。
这残酷来得跟电影结尾前那个突如其来的血腥画面一样坚定。
“地球男”和“火星男”并不是真正矛盾的双方,问题在于谁压倒谁,问题在于有些人是恋爱的体质,而有些人是过日子的。
张爱玲对此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这里就不重复了。
其实贪念的存在对任何人都一样,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而花心的人打算洗心革面变得专情来得令人感动,还是笨拙踏实的人努力学习讨人欢心小技巧令人感动,这其实只是一时的问题。
而很多人,就先只会想一时。
毕竟这部电影,也就一个多,小时。
这部电影看得我十分失望。
高圆圆太让人无语了,刚开始喜欢一个有妇之夫,才失恋两三天就因为几个表情和动作啪地一下又喜欢上古天乐,这边跟古天乐的缠绵还没完呢,赌气之下又跟吴彦祖约会,还是吴彦祖怀里梦见古天乐,犹豫就犹豫吧,先考虑一段时间给自己理理思路嘛,结果什么都不考虑,就因为吴彦祖到了她家她就让双方的父母见面了,既然见面就该给双方父母面子嘛,结果还因为古天乐的一个电话失神那么久,挣扎那么久,最后又跟吴彦祖在一起,相拥而泣。
这幸亏是在电视上,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吗?
高圆圆太不靠谱了,一个笑脸一个魔术就能爱上一个人,几颗贴起来的心就能跟一个男人上床,一次远程的探望就能订婚,这样的女人,感悟太泛滥了,太轻率了,即使结婚也容易离婚,婚外情肯定是避免不了的。
咳,真是佩服死这部电影的编剧了。
人才!
文/是俊《单身男女》给我的感觉有点像《恋爱高手》,有让人动情的地方,但更多还是在手段与形式的较量。
并且由于高端阶级定位产生的“坑爹”式机会成本,这里展示的泡妞手法也不具备教科书式的可仿效价值,从而成为贵族阶级“仅供观赏”的个人秀。
高圆圆饰演的程子欣实在是太幸福了。
对女人来说,陷入对一个以上优秀追求者的取舍困境,所产生的那种纠结和“感觉到很伤心”,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看《单身男女》是需要坚定一个心态的,把自己想象成主角中的任何一位都会对现实世界产生强烈的控诉欲望。
它一味推崇的奢侈浪漫,将主流价值观宣扬的粗茶淡饭式陪伴,挤下了舞台。
相比于送车送房即兴赶飞机的经济招数,“办公室恋情”的概念更能突出影片整体的时尚感和现代感。
置身于繁华庸碌的香港都市,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两层透明的落地窗阻隔。
“窗”是影片的主体意象和主要场景。
暧昧期的恋情通过对立的写字楼之间,两堵落地窗之间的来往得以萌生。
而由于割裂了空间,三方同时的互动和挑逗更有趣味。
肆无忌惮的便笺纸传情,将暗恋那种脸红耳赤不加修饰地丢到镜头前,不同于台湾电影对这个朦胧懵懂阶段的唯美渲染,杜琪峰对这一段的处理可以算得上粗暴,也是整部影片努力去扮酷的一个风格。
它不跟你讲那些爱的道理,什么取舍之间,什么放弃才是拥有。
这里仅存的一个爱情观出奇的纯粹,爱TA我就要得到TA,这是一场竞争,优胜劣汰。
而把这样一个原始的动力包装得靓丽、健康甚至有趣,《单身男女》在故事讲述上具备了基本的感染力。
影片最出彩的两场戏都通过相视的两间办公室间的互动来完成。
当吴彦祖饰演的方启宏再次邂逅程子欣,而与子欣处于同一空间的古天乐此刻正与方空间内的另一女子 相联系。
镜头将男女主角三人框在一起,呈现出戏剧感极强的关系错位,这样一个走位带来的张力比唠嗑扯道理强得多。
让我不生厌的电影具备的基本特征就是不讲多话,《单身男女》并没有用心去炮制成段的经典语录,留到现在我能回想起的对话也就是吴彦祖一边吃着青口,一边讲述自己过去时抛出的一大堆“行不行”。
第二场戏是两位男主角在同一空间内的肉搏,辅以对面办公室内林雪的围观、远方高圆圆的关注、以及娃兄的关键性参与。
这场戏出彩,不仅仅因为其作为一个刺激性事件,直接左右了人物关系的倾向。
更因为一直默默配戏的两位男配——林雪和绿角蛙,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作用。
林雪在片中的配戏实在太欢乐,如果撇去粉丝的私人认可,他的表演绝对是盖过两位男主的。
上次在电影院看他的戏还是烂到极致的《绝命岛》,比起那些个阴险毒辣的角色,林雪更适合这一类“贱贱地去善良”的“妈妈桑”式人物。
影片一直努力维持的明暖色调,也通过他的不断出现而一再被强调。
高圆圆其实并不是适合程子欣这一角色的最佳人选,她的美不具备邻家女生的亲和力,尽管在戏中已经放开了不少,但比起“活力四射”的角色设计,她还是显得有些清冷与孤独。
由于对“爱情”本身探讨的简化,影片的三巨头被设计成特征鲜明的扁形人物:花心又讨喜的精英男,痴心又有心的才华男,漂亮鲜活的爱情保守主义女。
这在快节奏的碰撞里很适用。
这样的三角恋是很青春偶像的,玩的就是个过程,它只需要观众能对其中一个点或者一个镜头保有一段时间的记忆,再不需要多的回味和思考。
电影的结局跟大多数人的爱情一样苍白,编剧自己似乎也无法消解这样的童话奇缘。
本质上说,这是和《无人驾驶》式的爱情哲学书截然不同的一类电影,它更好看,更简单,更直接地将一个观点抛给你,并且不再问你的回音。
某种程度上这是香港电影的魅力之一,也是整个电影市场的悲哀之一。
《杜拉拉升职记》《爱出色》《单身男女》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电影,中国大陆式童话。
前天和两个同学一起看的3D动画片,看完之后大家闲聊,其中一句是,“你们女孩子可以看看《单身男女》,挺好看的”。
于是我在昨天看了。
跟着电影我也傻乎乎的一会笑一会哭一会开心一会难过。
女主角最后选择了痴痴等待的“火星人”,放弃了活色生香的“地球人”。
当时觉得,恩,她这个决定真正确,可是,三分钟后我就在问自己,这个电影,靠谱吗?
这些年来,无论是国产片还是港台为了讨好大陆观众拍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给我们描绘了一场平凡女子跃上枝头变凤凰的故事,情节几乎是一样,从最初默默无闻,到遇到真命天子,无一例外,这个男子才华横溢,或是商界奇才或是富家子弟,却偏偏对傻乎乎的女主角死心不二,于是女主角纠结来纠结去,同时凭借着不可理喻的好运气,挑了一个最好的答案。
可是可是,亲爱的姑娘们,我为什么偏偏不相信这样的童话?!
以《单》为例,高圆圆扮演的女主角是一个资深的股市分析员,在香港,一个股市分析员会有怎样的生活?
那应该是忙碌而慌乱的,上班时间随时警惕着股市的跳跃,有写不完的分析报告,有做不完的CASE。
我想不通,她怎么会有时间和心情与两个男人打情骂俏?
而给她的两个选择,一个是她喜欢,一个是喜欢她,刨除去这些不看,无论是学历身家样貌,两个男人没有本质区别,一个可以一掷千金买车买房送给她,一个可以随随便便就在香港设计出两座摩天大楼,还要在苏州设计出一个地标建筑来对她献媚,同时又都是特别英俊的男子。
无论结果她跟了谁,都是美好的生活,衣食无忧。
两个男人,一个追了她3年,一个等了她3年。
我想,导演的意思,很明确的就是为了讨好内地的女观众,那些还生活在梦里的姑娘们,一个骑白马的王子,一个骑黑马的王子都来追,她却可以假装清纯,假装高贵的选来选去,扭捏的想选A还是选B。
但是,现实总是那么残酷,怎么会有那么好的运气,让一个女人在事业和爱情上都得到最好的答案。
既有升职加薪,又有爱情圆满。
对不起,我看到的,是《杜拉拉升职记》里杜拉拉凭着和上司的情侣关系得到了高位,《爱出色》里,女主角凭着和老板的亲戚关系拿到了N多耍大牌的机会,而《单身那女》里,赤裸裸的,导演给了女主角童话般的运气,“我就让你工作也不用努力,也能赚钱赚男朋友。
”特别有讽刺意义的是,今天就听说,PwC上海所的一个年轻姑娘,因为长时间加班,使得脑膜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最终导致死亡。
上海四大的审计员虽然不能媲美香港资深股市分析员,但我只看到了工作的压力。
我的未来工作,也是成为一名审计,在入职之前,就已经听说了工作上的巨大压力,加班,熬夜,没有自己的时间。
别人眼中羡慕的超级白领们那自己的身体健康换那些数字上的增加,怎奈就算使出浑身解数,也得不到老板的特别满意。
这,才是真正的现实。
中国大陆的姑娘们,喜欢韩剧,喜欢台湾剧,喜欢各种神话童话故事,大家都忙着幻想嫁给富二官二,然后可以像一只金丝雀一样锦衣玉食,于是挖空了心思怎么勾搭各种有钱人。
于是报纸的头条经常被各种没有意义的花边新闻占据,哪个明星被那个二代包养,那个女人又勾引了谁的丈夫。
姑娘们都想着如何不劳而获,凭着一张脸蛋,一个好皮囊就能换来金钱地位。
我,必须从这种童话里醒来,我深深知道,每获得一点点的成功,都是背后付出艰辛的汗水,没有什么真的可以不劳而获。
内心对梦境的蠢蠢欲动,最终会摧毁奋斗的动力。
电影里的桥段,只能给未曾涉世的孩子看,在生活中,真的真的不能重现。
也许我对这个社会的态度太悲观,但至少我乐观的生活着。
算了吧,还是靠自己吧,想遇到那样王子般的男子,至少自己也得是个公主才有机会。
这是一个什么片子啊?
真的看不懂,我智商太低了。
居然还拍了两个小时,用数码拍就不要钱啊?
杜琪峰从来都是个二流导演,我个人觉得。
不过有了韦家辉加盟,按说还是值得期待的,《神探》就是很好的例子。
可是这回两个老男人再度携手,却让人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两个礼拜搞定一部片子的粗制滥造的光辉岁月。
但问题是,当年的《古惑仔》半年就能整出三部来,人家浩南山鸡好歹还有个故事,《单身男女》拍了小一年,就整了这么个破玩意儿?
请容许我还原一下剧情。
在香港的内地妹高圆圆被男友甩了,恰好遇到个落魄乞丐吴彦祖,高就把前男友的酒板和漫画统统送给吴,很明显她对他没有意思。
吴于是说自己是个著名建筑师,香港这个楼那个桥都是俺设计的,高的眼睛立刻放光,遂约定一礼拜后见面。
高看中对面写字楼的钻石王老五古天乐,俩人天天对着玻璃窗调情,这也没啥。
一天高心血来潮上网查了查,发现古居然是一公司的行政总裁,从公司的名字看他应该还是创始人兼命名合伙人。
于是高立马忘掉和吴的约定,跑去和古喝咖啡。
古不小心和包括高在内的两个女人同时约了喝咖啡,本想跑去和外国妞说没空,没想到外国妞有四季酒店的免费总统套,胸还比高大了起码两个杯。
古立马忘掉了高,跑去和外国妞开房。
金融危机来了,高的公司裁掉一半人,古索性破产,高对古毫无同情痛苦之心,可能还有点高兴,心安理得地继续在老位子上班喝咖啡看风景。
没想到三年后古回来了,还成了高的大老板,带着高买玛莎拉蒂、买跑马地的豪宅、买高档家具。
高立刻又忘了昔日的爽约、贱男和外国女人,两个人高高兴兴跑去高家里开房。
关键时刻吴也回来了,开了个小公司就在以前古的地盘,于是高的眼睛又亮了,跑去和吴吃饭。
但怎么说古是上市公司的亚太区总裁,吴只有一个小工作室规模还不大,于是高想了想对吴说,俺觉得俺还是更喜欢古一点,当然她得流着泪说。
吴相当不服气,遂带着高坐飞的回到高的老家高老庄——不对,是苏州。
原来苏州地标环球188是吴设计的,那个叫气派!
吴带着高坐在188的顶楼看日出,那个叫浪漫!
于是高又犹豫了,对吴说你先回香港,俺要回老家好好考虑考虑。
回到香港的吴被古狠狠揍了一顿,古还压死了古的心灵寄托——角龟,伤心的吴蹲在地上一天没挪窝,高发来了个消息说你来我家吧,吴于是瞬间忘记了龟兄弟,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回到高老庄。
关键时刻古决定试试运气,安排餐厅服务员弹奏“古高协奏曲”——爱很简单,并送上两克拉钻戒一枚,还跑上环球188顶楼拉了个DIY的“MARRY ME”大字幅。
高于是又犹豫了,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忘记了吴彦祖。
关关键时刻吴决定不抛弃不放弃,安排餐厅小提琴师弹奏“吴高圆舞曲”——我愿意,并送上五克拉鸽子蛋一坨,还命令环球188所有客房全部亮灯拼出个“MARRY ME”大霓虹。
高于是立马不犹豫了,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抛弃了古天乐。
所有环节告一段落,牛X的导演还不忘首尾呼应一番:188顶层乞丐模样的古天乐和对面玻璃窗里头老板派头的吴彦祖挥手致意,二人互致惺惺相惜之情。
……尼玛这叫什么事啊?
不该禁的好片子广电总局禁个没完,这玩意儿极度无聊,宣扬拜金主义,乱搞一夜情,脚踩两只船,怪咖横行,靡靡之音不绝于眼,反倒成了现代爱情喜剧的代名词?
没有逻辑的故事,毫无诚意的情节,老套的摄影镜头,平庸的剪辑后期,尽显演员老态的化妆,听不到环绕用四声道都觉得浪费的音响效果,从头到尾土里吧唧的服装(尤指高圆圆),全用老歌还极不搭调的配乐,让植入赞助商都很难满意的道具,狗血的高妹妹的演技,温莎蜡像吴彦祖,努力找了俩小时还找不到调的古天乐……最关键的,烂成这样都还是抄了个洋短片来的所谓灵感。
真当内地观众都是傻逼啊,我敢说在豆瓣,看过Signs的人不会比看过大块头大智慧的少多少。
俺写影评一般还比较克制,这回没法忍了,受不了本来就水平不行的港片导演舔着脸到内地骗钱,这是抢啊。
给三颗星以上的童鞋们俺觉得你们基本都是托,这和欣赏视角毫无关系。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发现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单身男女”豆瓣免费观影中奖名单的第一位后,我给自己做了这样的心理暗示。
同时,我不断告诉自己身为一个广东人在北京的屏幕上看到一个满街都是香港人的地方人们都说着普通话这件事真的毫无违和感,我也不断告诉自己海报连“十年来最好看的爱情电影”都敢打出来了就算不是大餐也肯定马马虎虎过得去。
事实证明任何行业的企宣说出的话都绝对不能相信,当我看到杜琪峰端上这锅放满了内地当红小辣椒和澳洲酱汁的港式浓汤时,我真的只想学着马景涛咆哮一句:杜琪峰你肿么了你!!!!!!!!
这个导演,曾经制作了多少为人津津乐道的爱情电影,包括刘德华和郑秀文的“龙凤三部曲”。
但今天他作为大厨,却偷工减料端出这样一锅东西我着实难以下咽的东西。
再地道的港式茶餐厅也难以一直赔本花大价钱购进价格越来越高昂的食材,近些年香港电影的不景气已经是人尽皆知。
曾经为人称赞的香港的电影也正如一锅越来越无味的高汤,惟恐直接了当变成清汤遭人诟病只好寻求外援。
而所谓的“外援”就是在汤中不断加入内地引进的红辣椒,在迎合各地市场口味的同时也掩盖了自身食材偷工减料的问题。
然而,谁知高汤却慢慢变成了麻辣烫,越来越不知其味。
影片的剧情设置毫无诚意,一个贵为行政总裁的男人天天上班不做事就在窗台上调情,在经济大萧条的大环境下这未免有点太过分了吧?
之后的剧情更是一路完全不带歇,具有诸多藐视逼宝秒杀雷被卡的各种吐槽点。
首先,一个大男人带着怀孕的老婆(准确的说是第三者)屁颠屁颠去挤公交这件事我们就纯粹当是个人爱好了。
接着,这孕妇醋意大发当场嚎啕大哭竟然逼得那男人把EX赶下车!
我勒个去“EX都是浮云”也不带这么来的啊!
况且你一个不缺钱的男人放着个神智还算正常(为什么说“还算”,请看下文)的高圆圆不爱,不求包养不求搞基找一个醋坛子回家是要供么?
这也算了吧,反正是配角嘛人设简单一点咱也忍了。
问题是吴彦祖你一个设计了两栋香港高级大楼的人穿个犀利哥的打扮就出场了干什么?
这谁告诉你艺术家就要犀利哥打扮你直接差评他啊!
神奇的是,吴彦祖凭这一身造型就指导发廊剪发师该怎么剪发,还时尚基帝上身帮高圆圆挑起衣服来。
艺术家的创意说没有就没有,完了就莫名其妙天天喝酒咱也当个人爱好了。
但就一个陌生女人回眸一笑跟你说了一句“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就春情荡漾果断放下酒瓶再次投入到美好的的工作中连迪士尼也不带这么坑爹的啊!
并且吴彦祖还喜欢天天跟一只不知道是牛蛙还是角蛙的东西自言自语,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家们古里古怪的爱好吗?
能帮助戒酒的牛蛙已经不是牛蛙了,它是一只牛逼啊!
接下来换高圆圆开始神经了,第一次约吃饭的古天乐爽约了她硬是跑去人家大楼里泼了人家一杯水完了还骂人“见异思迁”,这也太自信满满了吧?
人家都还没说爱你只是请你吃饭啊!
“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连大街上的红男绿女都会唱了,唯独就你高圆圆毫无意识?
你说你这样是不是慕容晓晓的伤心?
古天乐作为一个行政总栽结果因为四季酒店折扣券和好多生蚝果断抛弃高圆圆和大波鬼妹一夜春宵这种事我们也略过。
你一定会问我,明明就是内地跟香港的合拍剧啊怎么跑出来一个澳洲?
莫非是因为大波鬼妹是澳洲的?
那么我只能说杜琪峰太低估上豆瓣的小清新们了。
求爱创意这种东西你模仿柬埔寨斯里兰卡这些名不见经传小国的短片不就好了,你偏挑个澳大利亚的短片抄袭。
《Signs》这部在豆瓣9620人评价的短片,其中就有一个我的评价,所以歪打正着当这创意出现在屏幕中的时候,我在电影院果断就石化了——这部考验观影者口味下限的电影,竟然是洋气的澳大利亚进口麻辣烫!
三楼雅座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879193/?start=200
杜琪峰与韦家辉的组合玩点浪漫,搞搞爱情简直就是手拿把攥的小CASE,《孤男寡女》与《瘦身男女》的票房和口碑足以证明其功力与默契。
而十余年过去了,爱情还是内个爱情,而时代却再也不是那个时代。
杜琪峰与韦家辉也不再玩什么孤独寂寥相濡以沫,而是描述了当下的爱情现状。
吸引人眼球的商业爱情片,无非就是帅哥美女香车豪宅,美女如云挥金如土。
古天乐加吴彦祖,两个钻石王老五的抢亲是每个女人的梦境。
爱情永远是纠结的,高圆圆爱的古天乐却是个见到大胸美腿就精液上头的情场浪子。
而高圆圆也继《好雨时节》之后再度在床上叫了停,让观众唉声四起。
为了古天乐,她把与流浪汉吴彦祖的约会忘在脑后,为了古天乐她哭得歇斯底里,为了这么个和明明和她约会却跑去与外国大妞床上乱滚的男人,她乱了阵角、丢了尊严,嘴上说着辞职腿却丝毫挪不动步,嘴上骂着贱男却依旧眼波流转,心里被另一个男人感动得要命却仍旧因为爱坐上了他的车,哪怕前一刻这个男人正与别的火辣美女调情。
其实,爱情的另一个名字叫“犯贱!
杜琪峰与韦家辉抛出了一个课题,究竟是选你爱的,还是爱你的?
究竟是让别人下跪为你犯贱,还是你上赶着跪在别人面前犯贱,你会选择爱还是被爱?
在同样是帅哥,同样是钻石王老五的前提下。
导演给了女主角一个最幸运的结局,在被爱人所伤后,还有一个疗伤的怀抱。
按一般悲剧的套路,女人总是飞蛾扑火地爱上一个情场浪子,然后不撞南墙不回头。
而《单身男女》中的浪子,不仅帅而多金,而且会用心懂浪漫。
相比吴彦祖的单纯模仿这些泡妞路数则略显笨拙,但却不失真心。
当古天乐在对面楼顶潇洒地挥挥手选择放弃,高圆圆应该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毕竟,没有完美的爱情,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个完美的结局。
杜琪峰很现实,也从不玩那些虚头巴脑的纯粹主义。
女主角不是贞洁烈女,也会举棋不定。
她会在这个男人面前刚刚哭完,又全心投入地与下一个男人约会。
在两个男人同时跪下求婚,也会茫然地犹豫不决。
纯粹主义告诉我们,稍有一丝犹豫都不叫爱。
显然,《单身男女》没有在标榜爱情,只是畅谈生活。
《孤男寡女》、《瘦身男女》亦如是。
一辆玛莎拉蒂和中环的越层套间、9道course的法餐和82年的拉斐、看了一千多遍的视频和满屋子的爱心利帖,古天乐用钱用闲砸出了爱情,换得高圆圆以心相许。
一只蛤蟆相伴三年、亲自下厨、街头无尽的失意等待,励志奋起打造属于两个人的建筑,吴彦祖用心换得了高圆圆的以身相许。
杜琪峰很现实,告诉女人们:你爱的,用心爱爱就得了。
爱你的,用身换换就得了。
结尾高圆圆的片刻犹豫告诉我们,她选择的不是爱情,只是未来的生活和结局!
昨天去看了《单身男女》。
今儿早听李云云童鞋说很多人都去看了它。
可能是这些天老师拼命的给我改申论,让我觉得不写点什么如鲠在喉。
好吧,首先我用了工作时间开了小差,我检讨。
清明小假期看了这部港产商业片。
有奔驰,玛莎拉蒂,有香格里拉,有跑马地的豪宅,还有能看到中环的公寓,有兰桂坊的情色男女,这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有点远。
影片的看点就是古天乐和吴彦祖两个帅哥,一边看古天乐一边觉得他和李泽楷的绯闻让我觉得不靠谱儿。
两个小时的时间对于一部男男女女相互纠缠的爱情显得有点太冗长,更何况讨厌高圆圆的做作以及她糟糕的演技。
总是想拿鼠标点跳过,忘了电影院不是电脑,没有鼠标不能听我指控。
我承认我是个怪咖去年看《越光宝盒》看的哭天抹泪,被身边的人嘲笑一路。
可是《单身男女》,让我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爱,没有极品优质男,没有你可以去怀念感慨的那个mr.right。
曾经在空间里写过这样的一句话: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妈。
这个故事里没有妈,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有点犀利哥摸样的设计师爱一个大龄女青年,翻过一座山柳暗花明的那一天,但是大龄青年却和不靠谱的钻石王老五相互暧昧。
故事的结尾,身边的姑娘说如果两个人都要多好啊。
当时心里就想,想得美!
故事的结局让我觉得有些唏嘘,不是长演男一号和女一号再一起么,这次的大逆转让我有点儿不适应。
但是还是庆幸他们俩没在一起。
因为有一天婚姻的本质不再是爱,至少心里有个这么让人想念,有点小遗憾的人儿挺好。
有些人说故事的结尾就该这样,和靠谱的人儿一起。
两年前的我是这样想的,如今两年后的今天我就觉得这样的结尾不适用在每个人身上,至少我不是。
你爱的人也爱你,他不靠谱。
若你真的爱他,有一天他因为你靠谱儿了,你是相信他还是继续挣扎?
如若有一天有个爱你的人和你一起,你不爱他,他得不到你的心,看不到你的笑,那你何尝不是间接的一种辜负。
很久以前我妈说,以后结婚一定要找个爱自己的,这样起码自己会幸福。
很多年后的今天,再听到这句话,我一定会说,不,我不要。
虽然我不是善良的主儿,但是我间接的伤害一个人,那我一定会自责。
住在我家的姑娘评价我是个付出型的姑娘。
但若有一天,我为了我爱的人付出到最后得不到回报,两个人在彼此身上精疲力尽耗了太多精力散了的时候我一定不会惋惜。
因为全心爱一个人,而感觉到自己正在活着,这就是我们从爱情上,得到的最大回报了。
至于对方,能回报我们多少爱,因此可以不是最重要的了。
但有一天有个为我付出的人儿做了些什么我不爱他的话,那我一定会自责很久,企图爱上他作为偿还。
但是这个人,想爱怎样都爱不了的时候,就会把这种自责放在心底想着有一天要偿还。
有些事儿我不说,不看,但是不代表我不知道,不代表我无所不在乎。
宁愿到头来没得到想要的结果,但是也不想内疚的过日子。
别以为不靠谱的人就不爱你。
情场如战场,这其实是一个战争戏,至少也是个武侠片。
那战争戏武侠片要怎样拍才好看?
四个字足矣:棋逢对手。
势均力敌的人打起来才好看,如果实力悬殊,主角胡乱就能秒人的话,观众恐怕也会无聊到睡着。
游乃海和韦家辉怕是比我还要清楚这层道理,于是观众就很幸运的看到了一场有声有色的你来我往。
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杜琪峰的镜头下,居然让我想到“枪火”中荃湾商场的刀光剑影。
老杜阿老杜,不服不行。
看了电影,你会发现,泡妞这件事情,最终还是经济实力决定上层建筑,至少经济实力不能比你的对手差太多。
人家那边送的是玛莎拉蒂和一间房,这边指着香港中环的一栋栋楼说这个那个还有内个都是我设计的;这边等雷曼倒了去美国混迹三年后回来成了女人所在公司的老板,那边跟一直青蛙相依为命居然也在女人公司对面那幢楼开了个公司。
美国经济都没你们复苏的快啊亲!
但是你光有钱又不行,还一定要用心。
这边古天乐拿出手机说你这个视频在我手机里3年了我看到它就充满了斗志,那边拿出一张建筑图纸说这个楼就是按你的影子设计的你要不要去看就盖在你的家乡。
这边用9道course的法餐和82年的拉斐霸气十足的拉住你说谈工作其实是要表白,那边自己下厨做了3年前一起吃的青口还专门跟你说之前吃的那家倒闭了所以我专门去学的怕你以后再也吃不到一样的味道了。
82年的拉斐和存了三年的视频噢!
用你的影子盖的楼噢亲!
你让我这个程序员情何以堪啊,难道我要说这个类的继承和多态设计灵感来自于你微笑时翘起的弧度么?
人家用一本书一个戒指就可以造一个漂亮的心形,老子还得用matlab写个函数出来,写好之后发现MM的电脑上根本没有matlab只有计算器啊!
结果你光用心还不行,还得体力好。
这边攀岩冠军可以徒手爬楼进8楼厕所,那边玩冰球带领队伍反超获胜。
这边看那边深情款款终于忍受不住过去打架,那边也不是好惹的料该出手时就出手。
结果噼里啪啦办公室碎成了一地鸡毛,这俩人倒好,衣服头发都没乱。
最后死了一只大蛤蟆!
蛤蟆你很惨很无辜有没有!
这哪是泡妞啊,这简直就是“放逐”里任达华一伙和黄秋生一伙在逼仄的楼里飙枪法飙走位,最后死了一个张家辉啊!
最后的高潮更是达到了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具体细节就不透露了,小提琴把两首流行到烂的歌化成了绕梁的经典,又变换成实质的锋刃交汇在女主角的脑袋上,最后升华成一声共同的呐喊,“选他还是选我”!
其实这个时候她选谁都一样了,最重要的是赶紧选一个吧。
不然两个高手已经惺惺相惜,估计再闹下去,俩帅哥就要情不自禁当弯则弯了。
整个电影看下来,印像最深的一句台词,竟是高圆圆从古天乐那里逃离出来坐上出租后,小声的对司机说的那句“停车”。
单凭这一句轻启唇齿的犹豫,我即可判断,这个女人生命中将永远烙上那个人的影子。
精彩的电影,果真是银河映像,难以想象。
原载于:http://lifeis.ws/?p=349
切记,切忌。
我便是不知道这个规律犯了大忌的悲催例子,在《单身男女》未上映之前,被多名媒体人毫不吝啬的赞美微博所欺骗,以为《单身男女》是一部足以与10年《志明与春娇》抗衡的爱情电影,于是屁颠屁颠地在网上明明已经可以下载DVD版时还奋不顾身地冲进了电影院,好好久久地失望了一把。
首先,港澳台加上大陆地区,短期内,甚至彭浩翔本身,也许都未能拍出一部可以超越《志明与春娇》的爱情片。
《志明与春娇》的剧本、摄影、配乐、演员到各方面都是各种优秀各种出色各种有诚意。
成品更是让人爱不释手,长时间内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再回头看《单身男女》,演员确实不容小觑,客观地分析,高圆圆比杨千嬅年轻靓丽,更吸引眼球;而男主角方面,古天乐和吴彦祖的人气也确实比余文乐要高出好一截(作为张志明粉,说这句的时候我深感痛心……);《单身男女》的导演、编剧和出品公司也颇有知名度,杜琪峰做导演的经验比彭浩翔也丰富不少。
但电影出来给我的感觉,却远远比不上《志明与春娇》。
高圆圆形象确实清纯,但演技稍显做作,时不时装可爱嘟囔起上嘴唇,瞪着眼睛发嗲,看得我很是不舒服。
杨千嬅却反之,相当地直来直去,自然流露,好不矫揉造作。
而高圆圆在电影里饰演的子欣也是一个很莫名其妙的角色:她几乎毫无铺垫地在几天内喜欢上了男生A,受到伤害后三年内都没有再与此男联系,三年后重逢,她又瞬间地接纳了这个男人。
随后,两男向示爱,她又无厘头地选择当下更为浪漫的那一个。
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费解这妞对待感情是有多随便多随意多随性,以及多容易哄多不经大脑思考多喜欢浪漫和多拜金。
这个形象简直是一败笔。
再对比之下,杨千嬅则至少是个有清晰思路的人,没感觉了就离开那个住豪宅的男友,有感觉了就跟着刚认识几天的眼镜男一起走,干净利落,不带那么拖拖拉拉的。
古天乐和吴彦祖也是让人很抓狂。
古天乐这个花心的可以随便跟火辣身材妹勾搭开房的男人怎会倾尽三年去喜欢这个几乎没有相处过的女孩?!
别跟我说一个视频能鼓励他整整三年,更何况那首歌压根儿也不属于励志类。
吴彦祖的奋发也让人汗颜,有什么理由一个陌生女孩对着你看几句“你行不行!
我觉得你行!
”就真的让他重振雄风继续威武了?
这高圆圆的励志气场会不会也太强大了点!
他跟蛙兄的感情也草率得很,哪怕他跪在它面前好几个小时,却抵不过高圆圆的一条短信一个拥抱,甚至连蛙兄的下文都没一提。
更离谱的是,丫变的魔术怎么那么凑巧跟古天乐当初哄高圆圆的一样,是临摹偷师了吗!
相比之下余文乐又是那么地真实,语言表达举动回应各种都像一个真实存在的男人,不会一蹴而就飞黄腾达,也会困在被前女友劈腿的沮丧情绪,更不会直白夸张厚脸皮的一见面就表露爱意。
这究竟还是有严重的差距啊!!!!
再者,杜琪峰的细节处理真的是远远比不上彭浩翔。
两栋大厦来回之间的距离总不能按矢量计算吧?
怎么高圆圆刚泼完水古天乐才开始擦,高圆圆就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呢?
怎么古天乐举着纸条给高圆圆看的时候,那鬼妹会看不到古天乐的眼神直视何方呢?
再从古天乐爬上高圆圆房间到开门计算,时间非常短,但是他居然能无预谋无实地计划无考察地在墙上贴各种爱心,后来还顺便把戒指放在书页中,还涂起来marry,他是有多神速啊?
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bug,这也让我对电影可笑的无意义的“三年后”产生了严重的反感。
细节处理不好,怎么能把三年前三年后的内容给好好地衔接呢导演?!
手机款式、发型形象好歹您也给点变化吧!
《志明与春娇》这方面也是处理得相当惊艳——彭浩翔心思实在是细腻得很。
比如杨千嬅和朋友在一个茶餐厅等余文乐,余文乐到了之后说这里很难找你为什么不说是在某时钟酒店对面,杨千嬅说你怎么只知道时钟酒店。
之后杨千嬅分手,余文乐带她走,果然也就去了个“他只知道的地方”开房。
这些细节看似不重要,但是前后串联起来就影响了整部电影的观看质量。
这也顺便导致了《志明与春娇》看起来一气呵成,节奏明朗,但《单身男女》看起来有些生硬青涩,尤其前半部分感觉很散乱。
最最让人痛心的是《单身男女》的电影配乐。
我闹不明白这么一个还算是有给力拍摄给力宣传的电影怎么那么淡笔墨在电影配乐上,电影甚至连个主题曲都没,只有特别突兀地响起的陶喆的《爱很简单》和那首狂走音的《我愿意》,和一首极少出现的小配乐,仅此一首。
电影98%的时间都没有配乐,只有演员们在干巴巴地说着台词,情绪很难被带动。
再来反观《志明与春娇》,它的原声带水准不是一般的高,实施地在电影里穿插出现,有轻盈愉悦的有暧昧氤氲的,各种风格各种悦耳,情绪表达相当饱和,甚至独立去听它的原声带也能得到一种满足,绝对是诚意之作、用心之作。
所以我说我真的是犯了个大忌。
本来就属于普通的一部以展示男生追女孩技巧为主,女生被追时无法选择为辅的爱情电影,我为什么要拿来跟一部爱情佳作对比呢?!
这就叫活该自作孽了!
垃圾
王菲PK陶喆,关键时刻还是菲姐给力
结局是怎么想到的
为什么电影越美好,我就越不想给高分?因为不真实!这不是害人么?
会被翻拍你信不信?
错过的爱情没有回头路。真的,当你失去它的时候你才想到要珍惜,简单的道理我们一直都明白,但总也学不会。最后的结局是子欣选择了后者,有点差强人意
太他媽爛了!
阿祖还是趁自己年轻多演几个坏人吧,有型的坏人多珍贵啊!谁还记得知法犯法里那个让人想举枪的吴彦祖啊?!这部走十几二十年前港片的路线,无奈现在都不是泛黄胶片的年代了,没有feel了。
我就是很喜欢看这部片子,结尾也如我所愿。
简直没看过比这更玛丽苏和臆想症晚期的电影了...杜琪峰你最近是不是很缺钱啊,我去银行兑硬币一个个咣咣地丢死你哦!...导演编剧你们当观众是傻子呢,傻子呢,还是傻子呢!从头到尾我的脑海都是玛丽苏玛丽苏玛丽苏玛丽苏玛丽苏,乃棉是不是都想集体变性来体验一把女主的狗血又玛丽苏的人生啊!!
当初看得时候完全是奔着颜值去的,故事大同小异没啥亮点。说实话,男二的角色更讨好,我都动了女主换人的想法。再一次验证了,男一是留给女主的,男二是留给观众的。
大概因为三位主演都是天枰座,所以整部电影都轻飘飘的。表面上在讲“谁更用心谁胜利”,但其实讲的还是安全感战胜不确定,“我是这样的人”战胜“我肯为你改变”,《我愿意》战胜《爱很简单》的故事。代入感更偏向于古天乐,大概在我这里,“你最重要”比“我只有你”来得更动人。
就一个字,贱,人设贱,片子更贱。。不过高圆圆现在越来越有造型了啊。
爱情恐怖片,不愧是杜琪峰~~~还以为古仔要跳呢,结局就和那只死去的青蛙一样= = 爱情剧的目的就是要不及代价的让观众达到情感泛滥的目的,这个角度已经用无数的求婚方式去实现了,但是缺少男人和男人间缺乏交锋,缺憾在此,电影的火药味儿也不足,所以最后也没跳把。
蛙兄死了……
选一百次也选吴彦祖。
NND,两个高帅富追一个女的,不觉得有点泯灭人性嘛!!
炒够了沒。這麼個大爛片豆瓣還要捧上天了?。
偷了《Signs》的idea,矫揉造作,恶俗至极,没有一秒钟不在输出拜金的价值导向
一颗星给老杜,一颗星紧跟时代的思考,一个星给林雪现巨星级别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