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原名《Proof》,译名有好多:《求证》、《证据》、《情来算尽爱》⋯⋯搞得观众一头雾水。
而这个最常用的《证明我爱你》也不太贴切。
罗伯特教授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晚年精神上出了问题,陷入疯狂状态,连生活都无法自理。
女儿凯瑟琳不愿意将他送入疯人院,便放弃了学业在家悉心照顾父亲。
几年后,罗伯特去世了。
他的学生哈尔在教授家发现了一本记录着数学论证的笔记本。
这本记载着惊世论证的笔记,作者竟然是凯瑟琳。
可是,她能证明这一点吗?
我觉得这个剧本用舞台剧的形式演更合适,改拍成电影多此一举。
幸亏几个演员撑得住戏。
尤其是女主角格温妮斯•帕特洛,这位演过“朱丽叶”的实力派女演员具有很强的台词功力,表演细腻扎实,将电影演出了舞台剧的效果。
看了“证明我爱你”这个片名,以为电影要表现父女情深或者爱情,其实不是。
本片主要讲了女主的自我探求之路。
她继承了父亲的数学天分,却怀疑自己是否同时遗传了疯癫基因。
她努力想“求证”的,是自己。
有些事情真的是没办法。
寒窗苦读数十年,还抵不上天才的灵光一现。
片中女主嘲笑哈尔的一段话就是这个意思,刻薄却实在。
想起小时候看到的励志课文“陈景润的故事”,给我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好像只有废寝忘食,傻瓜一样学习才能成为数学家。
所以,为了不显得自己很白痴,从此再也没有好好读过数学。
(其实用功了也学不好)反正,既然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我还是老老实实当个傻大姐吧。
【作为学电影的人我痛失了很多机会和老师或者同学们讨论的时光,那个时候总是觉得没有什么是我想要的,殊不知想要的原来就在手边。
】 【所以开始每日一片的记录历程。
】 【做记录】 【john 麦登:proof】 约翰麦登是英国导演,《莎翁情史》的导演,他的片子有一种沉静的味道,像是英国绅士的矜持感,虽然《莎翁情史》很好看,可是我真不觉得他值得被评为最佳影片。
编剧是david auburn,我最喜欢的《湖边小屋》的编剧,就是美国版的《触不到的恋人》,同样是沉静温柔的故事,男女主角在剧中都是在安静的生活,自言自语似的说话。
proof的故事很容易让人想到《美丽心灵》,同样是数学家的故事,那是john nash的传奇,这是kathryn的救赎。
我可以毫无犹豫的说,格温妮丝帕特洛撑起了整个剧。
她在这里的表演超过了《莎翁情史》,超过了《七宗罪》,超过了《天才雷普利》,超过了我看过的她演的所有的电影,这里的gewen超越了自己,她无愧于奥斯卡影后的头衔,我深深的为她的表演折服。
她的神经质,她的崩溃,她的愤怒,她的才华,gewen在这里已经优秀的无可取代。
你可以换掉jack,你甚至可以换掉anthony,这部剧的整体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可是你不能gewen,她成为了电影的灵魂。
一个伟大的数学家,疯狂了五年之后撒手而去,他的女儿,一直在身边照顾他的女儿应该是什么状态?
我想她也快要疯了吧……格温妮丝几乎一整个电影里都用着哭音在演戏,她的眼泪一直都没有停过,她已经整个都脱型了,但是这却是kathryn真实的状态。
濒临疯狂的边缘,父亲的死让她突然没有了担子,但她却无所适从,迷失了生活,她很高兴父亲的死,这是真的,可是她没有办法接受这个现实。
爱,一直都是电影的主角。
这里的爱是父亲与女儿之间的爱,女儿照顾着疯狂的父亲,父亲督促女儿不要浪费自己的才华。
这里是他们共同对于数学的爱。
为了数学耗竭心血,为了数学疯狂。
简单的儿女私情退到了第二位,jack依然帅的很要命。
如果他在数学系教书,我就是死也想死在数学系啊看到很多人说片子闷,说数学无聊。
片子本身在一个葬礼前后的故事,他的故事决定了他不可能有什么笑料,它是将一个疯狂的父亲和女儿的故事,他的厚重决定了这不是个什么轻松的故事,想看轻松搞笑幽默的麻烦出门右转好吗……再说数学。
那些学不会数学的人,包括我在内,学不会数学是我们自己笨,可是这不关数学的事好吗?
客观一点好吗?
数学之中包含的是整个宇宙的科学,就像《数字追凶》里charlie说的,all things about math。
万物都和数学相关。
像这种用来证明上帝是否存在,用来证明九月的书店是否人满为患,用来证明爱情是否存在的工具,她,不可能是冷冰冰的,她,不可能是无聊的。
我们学不会只是我们没有认识她的美。
所以,我对那些认识到了她的美的人,并为此耗尽心血的人都致意最崇高的敬意。
虽然很多人都说这部片子很不错,看完后还是有些失望,唯一的感觉是:数学家都有些歇斯底里。
简单的能猜出来的情节,却加入了过多的人物心理活动, 格温妮丝·帕特洛的脸上总带着一股忧愁,从头到尾。
-等等,这说不通啊。。。
-怎么说不通?
-问题是,你是个疯子-那又怎么样?
-你说疯子不会承认自己是疯子-是哦-所以呢?
-有道理-那你怎么能承认?
-那是因为。。。
我死了,不是吗?
-你一星期前死的-动脉瘤,才63岁,葬礼是明天我从躺着的床上坐起来,开始认真看这部片子。
当然这不是一部悬疑推理片,更加不是一部恐怖片。
父亲只是女儿幻想出来的而已,情况类比于《美丽心里》里的John Nash。
这是一部通过数学去讲一个关于人性,关于交流,关于信任的故事。
父亲是一个年轻时候便在数学领域有重大突破的,后来开始逐渐发疯的数学家。
女儿遗传了父亲的天分,但是最后五年为了照顾父亲而辍学在家。
葬礼那天很多人来参加了,在讲追悼词的时候女儿上台,质问了一句where have you been for the last five years,开始诉说这5年来父亲的状态,最后说I`m glad that he`s dead.听完这段之后心里会生出一股心酸。
影片有许多很精彩很幽默的桥段,比如那群数学系的搞乐队的人创作的一首歌取名为,整首歌不发一点声音,站在那里不动——i是虚数。。。
很欣赏影片中的对白,那些经典的反证法,以及说道的一些数学的东西 ,我想当我知道这部片子是关于数学的时候其实已经主观的开始喜欢了,因为觉得亲切。
因此影片本身想要表达的东西我感受到的不多,倒是感受到了很多数学的东西。
虽然数学学的不好,可是看到那些数学公式那些定理的时候还是很亲切的,甚至有看完影片就要好好的复习数分常微分的冲动。
看完这部影片让我觉得学数学,研究数学真的要有一定的天分的,一般庸庸碌碌如我是完全没有必要献身于数学的,更加要感叹天才与疯子之间如此不明确的界限。
Nash不断的破解所谓的密码,影片中的父亲要通过书的什么编号去试图破解外星人的密码,牛顿到了万年开始致力于证明上帝的存在(虽然到现在我觉得没有办法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
天才总是伴随着一点自恋与疯狂,让人害怕又欣赏。
演员的表演很精彩,Hopkins 宝刀未老。
而Gwyneth的小腿修长得很漂亮,喜欢她神经质时候的样子以及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手堵着嘴巴的孩子般的无助。
那位在《断臂山》里出现的Jack挺养眼,终归中举的表演。
影片对于我,是一种数学情结,也从中感受到了某些人性。
当然,站在电影的角度来说,它叙事的方法很巧妙,对白很精彩,表演的也到位,在同类题材中觉得要小胜《美丽心灵》。
假设你不喜欢这部影片成立,那么你不应该从头到尾的看完这篇文字。
因此假设不成立,矛盾。
All you need is a proof.-这是证明出费玛大定理的数学家所说的。
Of what?Maths,or maybe life,who knows.所以,还是推荐看看的。
已经很久,没有一部影片可以让我完全投入去观看。
不知是从何时开始,我变得浮躁不安。
对很多事情兴趣平平,无法静心做事。
但是,今天看了这部电影,让我长久以来躁动的心,沉静了下来。
我所看到的剧名是《证据》。
在未下载之前,我以为是刑侦片。
等开始看的时候,却推翻了原本的想法。
刚开始,以为是惊悚片。
然后,以为是家庭伦理片,以为,讲的是沉重的父爱。
接着,意识到,影片所使用的手法是回忆与现实交叠的手法,这让我想起了《时间旅行者的妻子》,那个让我沉迷的书籍和有点小失望的电影。
到最后,才发现,它讲的是数学家的故事。
那些,为科学进程作出杰出贡献的数学家们。
数学家们的世界,不是一般人可以轻易进入的。
他们有着你难以理解的想法。
当他们沉浸在演算之中时,也许,他们会变成连生活都无法自理的傻子。
或者,是几天几夜不睡的疯子。
不爱数学的人是无法体会那种演算之中的乐趣的。
我承认,我爱数学。
这点,被很多人不理解。
不过,或许。
我是爱那种演算的过程吧。
谁知道呢。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吧。
就如到底是Catherine证明出的,还是父亲证明出的。
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要相信我。
因为,你说你爱我。
也,因为,我爱你。
可是,爱是无法证明的。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很沉闷,很无聊。
而我,却,深爱。
就如我爱着大部分人都不爱的数学一般。
在看影片的过程中,我总是想起那些在深夜演算题目的日子。
为卡住的灵感而苦恼,为想通的进程而开心。
我想,只有经历过不论怎么努力也解不出一道题,在换了很多方式后终于推算成功的人才能读出这部电影的深意吧。
那是成功的喜悦,那是对自我努力的肯定。
不去在意他人的眼光,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最快乐。
上了豆瓣才知道这片子是2005年的,如果我在那年观看,一定不会有那么多的感受吧。
至少,对父爱的感悟不会那么深刻。
这些家人间的爱,是到我出国才体会到。
每周末跟父母视频的时候,总是心疼他们絮絮叨叨,有意无意透露着很想我的感情。
或是不经意间希望我早些回家的想法。
我好像长大了呢,开始学到体会父母的感受呢了。
以前,还是个幼稚的孩子的时候,只总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感到我无法与他们交流相处。
直到高考结束,才知道他们是爱我爱得有多深。
他们宁愿自己很辛苦,也不愿我受一点点的委屈。
他们愿意付出全部,只为让我有更好的生活。
所以,送我出国读书。
影片的最后,是在大学校园里的草坪上。
看着一群群抱着书本穿草坪而过的学生,那些走在阳光下的剪影。
让我非常羡慕。
似乎,有点小小的后悔没有去美国念大学,无法体会那种坐在草坪上,迎着暖阳,和同学讨论着某一步的推算或是某几题的证理。
这一刻,我是多想快点上大学,不论辛苦或是享受,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都是种奢侈。
或许,我今天会找些数学题来做。
用笔触,划出最优美的证明。
不是来证明爱。
因为,爱是无法证明的。
也许是很想为枯燥乏味的数学电影裹上一层粉红色的浪漫,Proof 这部电影的两个中文译名“证明我爱你”和“缘来,算尽爱”多多少少有些意译过度的失真感。
我抱着爱情轻喜剧的期待,却发现片里所有的证据全非指向爱情。
导演花了1小时零44分钟的演绎的论证过程,自始至终围绕的都是Catherine。
Catherine的父亲在晚年变疯之前,曾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
5年来,Catherine不离不弃地在家照顾他,甚至让自己的情绪跟着发疯的爸爸变得不稳定起来。
因为没有把父亲送进疯人院,她放弃了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她的姐姐Claire在纽约拼命打工还家里的房贷。
以至在父亲去世后,看着心力交瘁了无生气的妹妹,好脾气的Claire忍不住大问一句:“你为什么不送他去疯人院?
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
”犹记得Grey’s Anatomy的第一集,Meredith想尽一切办法为居住在疗养院里、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名医母亲圆谎——“她出国旅游了”。
对于那些才华洋溢,曾叱咤风云的泰斗来说,比江郎才尽更残酷的是丧心病狂。
庸才只会被淡忘,但疯子却会被嫌弃、被耻笑。
更何况,Catherine的父亲即使疯了也不愿意承认自己丧失做研究的能力。
看着他翻遍书山只为从条形码里找到外星人的信息,信手涂鸦却以为在写世上最优雅的证明,作为女儿,能忍心打碎他最后的尊严,把曾经伟大的数学家关进疯人院吗?
Catherine虽然不是她父亲唯一的女儿,但却是唯一懂得父亲世界的女儿。
她遗传了父亲的数学天赋,甚至一并继承了那敏感脆弱又神经质的人格。
她可以写出创新独到的证明,也可以为此三次不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
也许,没有一些疯狂的冒险,没有一些剑走偏锋的勇气,在学术的土壤上难成大业。
在父亲清醒的时候,曾经说过:“对于成为汇率分析师的Claire,我很满意。
但是Catherine,我为你骄傲。
”然而,正是这一种和父亲的高度契合,让Catherine陷入了最深的自我怀疑中——终有一日,我会否像父亲一般在癫狂中走向毁灭?
虽然电影里没有描述,但却不难想象,在过去的5年她都是在姐姐对她精神状态的质疑中度过。
本来,Hal的爱抚平了她焦躁不安的心,但是一本无法辨认笔迹的绝世数学证明却把她拖入了更深更持久的自我怀疑里。
Catherine坚称证明是她写的,但却因为和字迹和父亲的惊人相似而被男友和姐姐怀疑,这是不是她自己的臆想。
父亲的离世,精神病不稳定的前科,藏在父亲书桌抽屉的笔记本,与父亲笔迹非常相似的证明……林林总总的证据,无一不将Catherine指向精神病。
于是,连她自己也动摇了,哭着喊着从书架上扯下本本数学书,坐在乱糟糟的房间里歇斯底里地说:“我错了,这证明不是我写的,不是我写的……”在数学的世界里,证明题的结果只有两种:假设成立和假设不成立。
任凭数学的迷宫再怎样复杂,人生总是其复杂程度的N次方和。
Catherine有精神病吗?
这本身就是一道无法证明的题目。
因为哪怕医学报告认为她那些情绪飘乎的行为未到病态,但如果身边的人始终以看疯子的眼光看待她,那张疯子的标签便不曾撕去。
还好,这个世界还是有讲理的时候。
Hal把笔记带回大学,找了两代数学精英验证,证明滴水不漏,而且还大量运用了八九十年代的数学方法,而那时Catherine父亲的精神状况已经不足以完成这样繁复的学术研究了。
“你一点问题都没有。
”Hal说。
“这些只是evidence,你还是没有办法证明这本笔记就是我写的。
”Catherine说。
“但是我可以提出一个相反的假设,然后证明这本笔记不可能不是你写的。
”Hal道。
然而,反证法也不是总是适用。
生活里的可能太多,我们无法逐一排除所有可能来寻明真相,然后再决定自己要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
Catherine五年来的庸人自扰,始于Claire无法证明她是否有精神病,终于Hal即使没有逻辑严密的论证过程也相信她写出了伟大的数学证明。
原来让疑虑变得很轻,让问题变得清晰,不是确凿的证据,而是出于直觉的信任。
“爸爸写的证明通常很简洁,我的却很冗长。
我想成为像他一样优秀的人,但害怕最后和他一样下场。
”Catherine说。
“或者,你会变成一个比他更好的人。
”Hal说。
我相信Catherine一定会比她父亲更好,因为她说:“数学研究和灵感无关,那是努力。
你要找准角度,抽丝剥茧,然后死缠烂打。
”在照顾父亲那灰暗无边的五年,她就是这样写出了让世人惊叹的证明。
她不相信灵感,让“数学家23岁后走下坡路”的说法见鬼去。
这种自信,让她和那些靠酒精和药物维持学术生命的数学家区别开来,她不需活在江郎才尽的惶恐中,直到钻不出牛角尖。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evidence,这也是一道无法论证的命题。
So what?
我选择相信Catherine。
PS:这是我第一次看Gwyneth Paltrow主演的电影,不得不说她在这部电影里的表演非常到位。
优雅女神出演一位脆弱敏感但又叛逆的数学天才,实在惊喜。
2012/7/21
爱你就要相信你的一切,不被人理解的时候就给别人一点时间,国外会拍这种关于人心理深处复杂变化的电影,其实我们周边有很多人内心深处都会有解不开的结,只是我们国家很少去拍这种电影,整部影片情节并不很起伏,是一个人最终走出内心纠结的故事,女主角演得很不错。
凯瑟琳原是一名大学生,父亲罗伯特是数学教授,享誉数学界,不过自从五年前父亲患有精神病后,凯瑟琳就不得不照顾父亲,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就在一周前,凯瑟琳父亲去世。
凯瑟琳一度陷入悲痛之中,今天是凯瑟琳生日,父亲来给自己过生日了,礼物是一瓶红酒,凯瑟琳拿起来就喝,过了好一会,才意识到父亲根本就不在了,凯瑟琳担心自己是否也患有和父亲一样的精神疾病。
这时候,父亲的学生哈尔从楼上下来,他这两天都在父亲房间整理父亲的笔记,虽然凯瑟琳非常生气,还是让哈尔去了楼上。
哈尔是父亲很器重的学生,他说想要从父亲的笔记中找寻灵感,凯瑟琳怀疑哈尔会拿走父亲的笔记本,就检查他的包,没有,很抱歉。
就在拿哈尔衣服的时候,笔记本掉了下来,哈尔赶忙向凯瑟琳解释,有一段话很不一样,是父亲的笔记,而不是数学公式。
就这样,凯瑟琳还是答应了哈尔可以再进入父亲的办公室。
凯瑟琳个姐姐克莱尔在纽约工作。
凯莱尔和男朋友订婚了,想要把凯瑟琳接到纽约来,一来她想要卖掉父亲的老房子,二来担心凯瑟琳和父亲一样,也会疯掉,于是在纽约给凯瑟琳找了两间公寓。
明天是父亲的葬礼。
就在致辞上,凯瑟琳来到台上,讲述了父亲这五年来到底是什么样子,过着什么生活,语出惊人。
晚上克莱尔邀请朋友过来家里聚会,老友相聚,凯瑟琳和哈尔聊天,两人互有好感,还上床了,就这样,凯瑟琳和哈尔关系突飞猛进。
第二天,就在克莱尔要走之际,凯瑟琳把父亲书房柜子的钥匙给了哈尔,让哈尔看看父亲留下的笔记本,哈尔大喜若望,果然是绝世公式,没想到凯瑟琳告诉哈尔和克莱尔,这公式是她写的。
哈尔和克莱尔都不相信凯瑟琳可以写出这么高深的工作,凯瑟琳一开始还试图证明是自己写的,可越是到后来越不想考虑了,她精神时不时陷入恍惚,一度怀疑是自己窃取了父亲成果,一度又想起这是自己的作品。
哈尔拿着笔记本来到学校请老师和同学不断演算,竟然发现这是凯瑟琳的验证公式。
可是,此时凯瑟琳已经不在乎,跟着克莱尔来到机场,房子已经卖掉。
最后一刻,凯瑟琳记起父亲和自己当时的对话,笔记本果然是自己的。
于是凯瑟琳回来找到了哈尔,寻找证据之路重新开始了。
饱满的人物性格, 细腻的情感 , 层次丰富喜欢这种安安静静地将人覆盖的电影,漫不经心就被它击中.
数学家们的世界啊..............片子很深奥的样子,大概可以看出个所以然。
好喜欢Paltrow!
演得真是非常棒啊~很空灵很虚脱的感觉,失去父亲的痛苦和不被信任的绝望,还有自己唯一的依靠被抽走时的心碎....是很厉害的演员!
膜拜数学家们......看透世界的人们啊....深深地有这种感觉...安老爷子...他让我有一种想要疯狂大叫[我爱他]的感觉,难以形容的魅力和演员的激情,只是一部电影就被安老的气质迷住,他实在是一个太棒的演员了!
能切身体会出在意识到自己辛苦写出的证明其实只是一些无用之物后对生活对自己再没有希望的感觉,完完全全表现出来,一句[Im exhausted]就可以触到心里把人说哭得难受得不行。
之前所有的眼神闪回,低头和落寞都配合的太好。
然后来说说二货....可能真是太熟悉了,看到他跑步的姿势,温柔的眼神,说话争论的样子,柔柔的声音和床戏部分(这.......)都是认识的~看其他的演员们就只是单纯地看着电影,但看到他就好像天天见面的亲人,很踏实。
这部片子虽然风头比较被占[老爷子演技......实在是神一般的存在所以........]但是扮相应该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干干净净[快去剃胡子.........!
]。
这片子吧..我是真的不喜欢开心网的译名[我觉得取名字的没看过片子,取的名字像悬疑片一样.....而且我真心不喜欢证明我爱你这个译名,什么跟什么啊........]不是传统片子的套路,最喜欢的桥段是那首叫i的歌,沉默的时候心里想到很多,很有感觉的桥段~Paltrow好美。
嗯............姐姐这个角色虽然不讨人喜欢但是的确是有存在的必要啊~导演能够简要地叙述一个这么复杂[好吧...]的故事很棒啊~推荐推荐!
番茄们一定要去看~
影片让一众“专业师生”完全没看清在讲什么说明了自己的不出色……对天才理解有些肤浅,搭配的人物太过平面,明明有机会却不去用。
女主和父亲都有精神病,女主记忆混乱想不起来父亲生前最后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留下一本数学发现不知道是谁写的,姐姐理性干练想带女主离开老家,女主最后也没离开
译名坑人,帕特洛、吉伦哈尔、霍普金斯三巨头飙戏过瘾,但剧情存在感为零。#约翰马登补完计划#
剧情上,还是不如阵容上
2006年8月23日 沽上暖阁 浪费了美圆和我的时间 大明星的出演反而破坏了结构
节奏过慢,姐姐那条线砍掉我都觉得没大问题。
好闷……闷到我都忘记我曾经看过这部电影。我肤浅,我飘走。
要不是男主帅!唉,学数学的人就是容易脑子不对掉!
It's not the irrefutable evidence proofs love ,but trust. (结局潦草唐突了点,但不影响整体观赏性,可惜中文译名太烂了)
杰克•吉伦哈尔打鼓的那个镜头是模仿《唐伯虎点秋香》里周星驰的,无需证明
戏剧改编电影,如Marvin ´room 都是让我产生学习冲动的好剧本,却一样都沦为海发命运。
我真觉得不错!导演叙事能力还是有的。帅哥增加商业性,同时艺术性不知道怎么搞得,好像缺了把劲
脑细胞特别活跃的,可能不是天才就是疯子了。主角是有数学天赋的女子,但是也被这种天赋可能的精神问题而困扰。所有疾病中,脑部疾病带来的问题最可怕,最让亲人痛苦和恐惧,因为那个熟悉的人不见了,存在的可能是个陌生人。片中很善意地将那个患病老爸不堪的场景没有出现,但是从女儿神经质的反应可以看出来那几年给她造成的恐惧。
还不错,但是结尾有点草率
格温妮斯·帕特洛还是在演莎翁情史里那个疯疯癫癫的角色,这部还有点数学研究严谨性的电影更让我看清了豆瓣不是理科生混的地方
这到底是哪个翻译的“证明我爱你”....这不是一部爱情片,不是一部爱情片......莫名地喜欢这部电影,就是节奏有点怪。
这就是数学家别扭的感情世界吗🧐如果剧本多点爱情的部分,电影结局的基调就会更温馨一点,不用拍得这么脱俗啦。另外那个姐姐的角色真的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受不了。
Gwyneth Paltrow有种高贵的气质。虽然这部戏里是神经质。
花痴杰克的年代刷过的片,说明当迷妹的标准就是来者不拒
2007.05.17.2017.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