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直觉得这部剧没有这么低的评分吧 ,我也一直觉得吸引我。
至于低分的原因我想应该就是可能有演技过猛和一些人设让人很讨厌的原因,但是这些都不能否认我觉得这部剧很吸引我。
而且说实话好久没有能看一部剧一直看一直看,很多火的剧比如良医(没有拉踩之意)我都没能看下去觉得emm就那样了。
当然也有我的主观因素,我喜欢有悬念的剧情,而这部剧全片都有紧张刺激的气氛,以至于后面还有点哈哈哈弹幕里说以为在看鬼片 我不看鬼片的因为一直都觉得害怕吧 但是惊悚片还不错👌🏻 说了这么多还是觉得是部值得看的美剧 ~12集高能哈哈哈哈真的有点感觉要么是换编剧了 要么编剧升华了❕
20191013, s01e02, fragile deduction
20191017, s01e04, it is not necessary for me to stick to this serials
看了2集 抛开父子关系破案情节这些不说 单认为男主的妈妈有点东西 知道杀人犯爹的欢乐屋 从男主回忆中看 夫妻是不同寻常的恩爱 狱中他爸也常提起他妈等等细节感觉这个妈有复杂的故事线 说不定杀人犯爹是为了cover自己老婆什么事也有可能 anyway 只看了2集 实在熬不动了 也算记录自己一点小小的猜测吧
犯罪悬疑类题材是不少人的心头好,喜爱此类题材的小伙伴会发现近年来,此类剧中越来越多提到一个职业—“犯罪侧写师”。
辅助于刑事勘察的人就叫做侧写师,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需要专业训练的特殊职业。
侧写师们通过作案手法、犯罪现场、犯罪特征等勾画罪犯的犯罪心理。
结合数据分析归纳出犯罪人的特征,以给予警方建议性的办案方向,缩小侦查范围。
特别是看过美剧《犯罪心理》的观众,想必对“侧写师”这个专业术语并不陌生。
自2005年播出至今已经十五季(2月20日完结),《犯罪心理》曾多次获得艾美奖和人民选择奖的提名。
《犯罪心理》描写的是一群犯罪行为(心理)侧写师(BAU)们的故事,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协助警方侦破案件,他们时刻要面对人性的残暴、扭曲和黑暗,他们带入罪犯的角度去分析罪犯心理过程,在与黑暗对弈的同时,稍有不慎就会迷失自我。
大卫•芬奇指导的高分剧集《心灵猎人》,也描述了有关侧写师的故事,犯罪侧写师们通过这种技术协助警方追捕连环杀手,每集破解一桩奇案,让看得人直呼过瘾!
与《犯罪心理》略有不同的是,《心灵猎人》更多讲述是BAU的创建前,那时的人们还在以犯罪动机、手段和机遇来支撑整个案件的犯罪逻辑。
但在1977年之后,许多案件的犯罪动机就变得很难解释,于是犯罪心理一词便出现了。
说到犯罪心理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前FBI行为科学组的读心神探约翰·E·道格拉斯。
《沉默的羔羊》里的克劳福德,《汉尼拔》里的格雷厄姆,以及《心灵猎人》中年轻的FBI探员Holden Ford,都是以他为原型。
制作人们将他撰写的同名回忆录翻拍成各种影视作品,还原历史上那些震惊全世界的凶杀案,带着观众们一步步探究变态杀手们的犯罪心理。
但凝视深渊之人,随时都有被阴暗人性反噬的可能!
侧写师与罪犯就像是黑与白的对立,可如果黑白交融,并且有难以割舍的血缘关系呢?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剧,就是讲述了这样一个另类“犯罪侧写师”的故事。
《浪子神探》Prodigal Son
本剧由导演李·托兰·克里格(《萨布丽娜的惊心冒险》)、罗伯·拜利(《哥谭》)、罗伯·拜利(《杀手一班》)指导。
凭借热门美剧《性爱大师》和《好兆头》中重新回归荧幕的老戏骨麦克·辛,和《行尸走肉》里饰演“耶稣”的汤姆·佩恩联合主演。
(《好兆头》)
男主马尔科姆(汤姆·佩恩 饰)是一名FBI侧写师,这一天,他与警员来到郊外的屠宰场调查一起凶杀案,通过推理,他觉得这里就是杀人犯的藏身之处。
也许是男主过于自负,竟单枪匹马独自一人搜捕。
结果被杀人犯一击撂倒,给电晕过去了。
醒来后,他发现自己身处仓库。
旁边是人质,仓库货架上摆着多个大大小小的玻璃罐,里面用福尔马林泡着人体的各个器官。
杀人凶手正拿着枪对着他的脑袋。
杀人犯质问他:“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凭借多年的侧写经验推理,他告诉杀人犯:“是你的受害人!
他们全身毛发被剃光,很光滑,并且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所以我猜想到,你是按照屠夫的标准来选择的,你大概11岁的时候被送来这里的,州立病房?
你在那里变成了这样。
”
紧接着男主就想劝说杀人犯,没有人生来就是破碎的,都是因为他人的影响。
劝他放下枪,我们可以好好聊聊。
正当杀人犯准备放下枪时,一名警察突然出现开枪射杀了杀人犯。
马尔科姆此前所做的一切都全功尽弃了,他又急又怒,还动手打了警察。
回去后,联邦调查局以此为由开除了马尔科姆。
但这并不是他被开除的真正原因,事实上,联邦调查局怀疑马尔科姆也许像他父亲一样,有神经病倾向。
· 我们是同类人1998年,纽约警察局以蓄意谋杀的罪名,逮捕了外科医生马丁·维特利。
谁也没想到这位救死扶伤的外科医生,居然是一个犯下多起谋杀案的反社会人格者。
马丁捕捉到“猎物”之后,不会直接杀掉,而是喜欢通过变态的虐杀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他最喜欢在“猎物们”有意识的情况下,用工具解剖他们的器官。
这位变态的外科医生,正是马尔科姆的父亲(麦克·辛 饰)。
父亲在被警方带走之前,还不忘对着年幼的男主角说:“我们是同类人”。
年幼的马尔科姆还不明白父亲口中所说的“同类人”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不想成为“同类人”。
他多次探望被关押在精神病院的父亲,与父亲聊“杀人”。
他知道只有了解罪犯,才能看透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可他却越深入,就越被黑暗拉扯。
他告知父亲,自己打算申请去联邦调查局做一名犯罪侧写师,走上一条和父亲完全相反的道路。
可父亲却认为,一个连环杀手的儿子,怎么可能成为FBI的侧写师?
父亲的话就像是一颗埋在马尔科姆身体内的黑暗种子。
他改了名,整夜难以入眠。
就算吃了安眠药也会做噩梦,为了避免伤害到自己,睡觉时他不得不带上牙套,并将自己的手脚用铁链牢牢绑住。
在犯罪侧写领域中,马尔科姆确实有极高的造诣,而他的这些“天赋”,其实和他从小接受父亲的“耳濡目染”,一致的思维方式,有相当大的关系;他一边想要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却一边又从父亲那里获取刑侦经验。
就像这张海报一样,也许善恶本是一体。
可无论他破过多少离奇的凶杀案,还是摆脱不了杀人魔儿子的身份,被人当作一颗定时炸弹。
· 重生
失业后不久一位纽约警局的警探找到马尔科姆,想要马尔科姆做他的搭档,负责犯罪侧写。
而马尔科姆也迎来他最大的挑战。
这回的重大凶杀案,凶手的作案手段与他父亲当年的行凶方式一模一样,这是个模仿他父亲行凶的杀人犯。
通过调查几名受害者的银行交易记录,警方很快锁定了一个名叫尼克的人。
但这名狡猾模仿者,当然不会这么轻易地被捉住,他和警察玩起了猫鼠游戏。
尼克是他用来误导警察的假身份。
待到警察上门抓捕时,才得知被绑的尼克并不是真正的凶手。
他只是替凶手联系客户的人,被凶手抓来绑上炸弹上演一场“畏罪自杀”的戏码,代替真正的凶手去死。
这时,马尔科姆意识到,自己的侧写出了错!
时间一秒秒流失,只有解开手上的镣铐才能解救无辜受害者,马尔科姆来不及考虑那么多,他拿起斧头砍断了受害者的手。
后来,他们又在尼克的公寓找到四张手稿,上面所记录的内容正好对应了前三位受害者的被害方法。
而且这是马尔科姆父亲的手稿,模仿者是从哪里弄来的?
看来只有与父亲见面才能破解谜题...· 再见面
虽然警探极力劝阻,但是为了避免出现第四个受害者,男主还是去见了父亲。
不过这次,他不再害怕父亲,反而威胁父亲如果不帮忙自己就再也不来了。
通过对父亲病人的排查,马尔科姆瞄准了一个嫌疑人,顺利破案。
事后,他仔细一想,这是不是为了让他回来,父亲精心安排了这一切?
最后,马尔科姆是否会同意父亲的提议,与恶魔作伴携手破案?
小编就不剧透了,大家赶快追起来吧!
· · ·《浪子神探》播出后争议不断,口碑也是好坏参半,但Fox还是决定续订第二季(麦克·辛在采访时有提到)。
这部剧光从设定上来看,有点类似《汉拔尼》+《犯罪心理》的结合版,既有重推理的悬疑剧情,剧中心理博弈的场景十分刺激;也有重口味的血腥画面,部分场景确实是让人联想起了《汉尼拔》做“人肉大餐”的样子。
虽然剧集设定略显老套,但是父子间的对抗、交流还是足够吸引人的,不到最后永远不知道结局是什么。
对于喜欢高智商犯罪题材的小伙伴们,这部剧绝对是不能错过的一道「大餐」;感兴趣的话,不妨亲自“尝尝”看!
20191017, s01e04, it is not necessary for me to stick to this serials
又见麦克-辛,《好兆头》里的吃货天使和《性爱大师》的木讷大师,这回演了个连环杀手。
活动空间有限,这一集基本上没出牢笼。
所以没什么动作,全靠面部表情在演戏,又留了个大胡子,就凭眼神的变化,一个变态杀手就演出来了。
看着他有一种后背发凉的感觉。
与此相反,本集女法医看到作案手法时的兴奋与喜爱就显得有些刻意。
大概是烘托气氛。
本剧男一号是他的儿子,尽管受到父亲的一些影响,但还是从事了专门抓捕连环杀手的工作——不像他的父亲,所以片名若是翻成“不肖子”更贴切些。
除掉这些家庭因素,本片就是一个普通的侦探剧。
但是这个家庭很有戏,妈妈是贝拉米-扬,《丑闻》的女总统,妹妹也漂亮,他们在一起,看上去真的像一家人,不知道哪里有点像。
这对有些扭曲的父子关系以后会走向哪里呢?
第一集很好看,节奏很快,人物和故事都立起来了。
对后续拭目以待。
Malcom Bright摘掉自己的手铐,起床,后来又与妹妹见面。
这一段的音乐是Jimmy Cliff的I can see clearly now。
Gil回忆与Malcom在1998年的初次相遇时,背景音乐是Talos的Dawn, the front。
美剧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也用过这首歌。
预告片中用的歌曲是1972年The Temptations乐队的Papa was a rolling stone。
光看这部剧名就应该知道是什么类型的剧了吧!
主要讲的是一个拥有这连环杀手爸爸的青年,因小时候发现爸爸做过的事情在心里留下了阴影导致无法入睡,必须靠破案才能保持清醒的故事。
故事的主线是主角小时候发现被父亲装在箱子里的女孩和模糊的记忆,通过主角记忆的一点点恢复来推动故事的进程,高潮部分在十一集,结尾则是另外一个大反转。
整部剧精彩的地方有很多,但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只有几个,这部剧主角的一家每人都有一个小的爆发点。
首先说妹妹吧,妹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对父亲充满好奇心的小女孩,为了向母亲证明自己,对工作非常在意,非常有野心。
在她与男朋友去监狱采访父亲,男朋友被一个发狂的犯人捅伤,杀人犯父亲给男朋友做手术时,她拿着摄像机在旁边直播,这个地方让我觉得她非常冷血,最终男朋友也因为这个跟他分手了。
另外一个地方就是结尾大反转,妹妹拿着刀把大反派尼古拉斯割喉的那一幕,我是真心觉得她很牛逼。
时而感觉她像个遗传父亲的冷血的女人,能够在男友快死时还想着工作,时而又像个天真需要保护的小妹妹,被人打伤靠在门后无助又恐慌,挺矛盾的这个角色。
然后就是魔鬼杀人犯爸爸,因为杀了23个人被主角举报进了监狱,但是就算进了监狱却还是如鱼得水,非常聪明狡猾。
他应该算的上是个魔鬼吧,但是有几个地方又让我看到了他不一样的地方。
第一个是女儿去采访他时故意说他不是个合格的父亲时发狂,第二个是他听说儿子被垃圾场杀手绑架的时候,因为他很了解那个杀手以为儿子活不成了的时候,气急攻心昏在地,最后又发现那个杀手在他家想杀掉他全家时的绝望。
这几个地方让我原本以为他对家人毫不在意的想法有了改变,毕竟他曾经还想杀掉自己的儿子,但这几个地方让我感觉他内心对家人还是非常非常在意的。
还有一个是最后大反派尼古拉斯出现时,我们发现原来背后的操控者是另外一个人,而且整个监狱的人都要杀他让我觉得他可怜又可悲。
箱子里的女孩没有死,但是他一直不告诉儿子,让儿子心里一直愧疚且怨恨他,但这又何尝不是对家人的一种保护呢?
因为只有他知道尼古拉斯的恐怖,家人是抗衡不了他的。
高贵的名媛妈妈,本来是拥有浪漫的丈夫和一双聪明的儿女,拥有一个幸福完美的家庭,却没想到丈夫是个连环杀手。
剧中妈妈给我的感觉就是心软善良漂亮,正如大反派尼古拉斯所说“嘴里叫嚣着再狠却永远下不了重手”,如果她不是砸昏尼古拉斯而是直接杀了也没有后面的事了。
刚开始看时,我也以为妈妈是爸爸的帮凶,最终却发现误会了。
剧中她最让人深刻的地方应该是儿子被连环杀手绑架,杀手从地下室爬出来她和女儿时,虽然自己也非常害怕,但是还是保护着女儿,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为母则强吧,就算自己再害怕也会挡在前面。
最后是主角,刚开始看时我感觉他是个神经病,一天到晚都很疯狂,好不容易找了个女朋友还差点把人砍死,面对罪犯也是全靠自己一张嘴,但是看到后面真的是越看越精彩。
剧中主角最出彩的地方应该就是被连环杀手绑架时,刚开始以为自己在小木屋得知自己父亲曾经想杀自己,又被垃圾场杀手捅了一刀时,陷入了自己的想象即将放弃了。
最后却发现杀手在自己家中,而妈妈和妹妹都在家里时,他用锤子砸断了自己的大拇指逃出去救妈妈和妹妹,真的是非常感动,这应该是整部剧中最精彩的一集了!
还有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就是最后,他拿枪指着反派,但是就是反派嘴里侮辱着妈妈,他也没有开枪而是说一定会找到证据将他抓住,主角真的是太善良了。
大结局妈妈被大反派约到家里吃饭,警官来找妈妈被打伤,妈妈趁大反派不注意砸昏他,救出警官逃走。
接着大反派进了主角家里威胁主角和妹妹,却没想到死在了妹妹手里。
就像他说的主角是个善良的人像妈妈心软,就是他嘴里说着侮辱妈妈的话,主角也只是想着找到证据将他绳之以法,谁知道就在他说出他控制着整个系统时,妹妹一刀割了他的喉,这是一个超级大反转,为下一部做足了伏笔。
当然,我还是认为整部剧最精彩的地方是十一集!!!推荐,所有人都在这一集演技大爆发,超级高潮!
20191013, s01e03, addicted dream
季终集,https://www.douban.com/note/760650944/19集,https://www.douban.com/note/759695801/1618集,https://www.douban.com/note/756970752/第十五集 Death's Door今天的案子是恋尸癖杀人,看了这么多破案剧还是第一次。
有点感慨,隔壁医疗剧已经没什么可拍的了,谈恋爱的谈恋爱,炒冷饭的炒冷饭。
而刑侦剧还在花样翻新,犯罪手法动机日新月异蒸蒸日上,额。。。
错误的形容词。
没人希望Martin医生死。
他死了这剧名也该废了。
Malcolm之前斩人手臂等“劣迹”斑斑,上一集他捅自己老爸一刀也并不出人意料。
所以今天看到老马在死亡线上挣扎,没人操心,小马干脆直接忽视妹妹通知病危的短信和电话,一心扑在案子上。
通过老马昏迷状态下的梦境,了解了箱中女孩的一点故事,她与医生如何相遇,又如何被骗到医生家里,惊悚的是Jessica回到家里与丈夫亲热,被氯仿迷昏的女人就躺在旁边的贮藏间里。
梦境中也了解到了医生的恐惧:受害人消失或反击是他的噩梦之一,没想到儿子在他心目中也能这么重要。
特别喜欢老妈出现的场面,有她在就很欢乐。
且堪称性情中人,一点都不掩饰自己的好恶。
因为二十年前律师帮老公拿到了好协议,就称律师为“恶魔”,说什么也不用他。
于是Eve回归。
Eve与箱中女人同一集出现,不是什么巧合吧?
也许两人真有关系,维持之前的猜测:Eve是来找医生一家复仇的。
另一个越来越喜欢的角色是女法医Edrisa,这一集出镜时间长,品尝受害人昏倒前喝的东西,很有福尔摩斯的风格。
当小马说出那句,there must have been a time when you knew how to help people....I mean live people 时,也看得出她受了伤害。
凶手逼她交出尸体时,她宁死不从,对待自己的工作是很认真的。
甚至Malcolm说道只不过是具尸体时,她也站到了凶手的一边。
Leanne: Go get him.Edrisa: I'm sorry. I'm not going to do that. You're just going to have to shoot me.Malcolm: Let's just do what Leanne says. It's just a body.Leanne: No, he is not just a body!Edrisa: She's right. I'm sorry, these aren't just dead bodies. They're people, who share their final moments with me. It's the ultimate privilege to be their last witness, and I won't let anyone dishonor that. 本剧开播时,我不喜欢女法医对男主的那股迷恋,如今仍不喜欢。
因为男人会因为女人的迷恋而想当然,认为那个女人会永远站在那里等他一回顾。
这集男主屡屡说错话,就是这种想当然在作怪。
不过还是女法医多多出镜,像十三集那样三梗连发,或是像这集一样表现出专业性。
第十四集 Eye of the Needle同为复仇主题,不同于上一集的基督山复仇思路,这一集复仇的对象是外科医生马丁,及其一家。
第十四集算得上是开播以来最好的一集,至少是之一。
几乎每句台词,或者值得琢磨,或好笑。
很精彩。
开场回到2007年,小马还在大学二年级。
两父子讨论连环杀手,提到Berkowitz;Ed Kemper,这个杀手最近很红,昨天9号秘事也提到了,简直成了传奇。
说到即兴杀人时,老马和小马互相提问,当下,就在当下,会使用哪种工具杀掉对方。
另类了些,但也是父子的一种quality time。
听到这个问题我也眼睛四下里乱转,找合适的杀器。
老马的首选是直接把头砸向桌子,快速地来一下子就可以解决,高效且没有过多血迹;第二选择是后面桌子上松掉的螺丝,插入颈动脉但现场会很脏乱,插入眼球直接破坏额叶。
非常符合医生的人物设定和性格。
小马虽然没有明说,但第一眼看向手中的铅笔,之后是旁边铁箱上翘起的一角,最后是警棍。
在专业性上是比老马差了一截,基因上保持一致。
之后老妈接连目睹两场谋杀。
之前树立起来的形象得以进一步刻画,性格也更鲜明。
在之前的每一集都表现出我行我素固执己见的一面,这一集在Gil强调我们不同勒索者谈判的情况下,还是去银行取了钱。
性格逐步建立,到这集达到顶点。
而在面对生死的情况下,则表现出普通女人的慌乱,对方让撒钱就撒钱,最后才明白无论自己怎样做对方还是一样会杀人。
最后在老马的房间,这种慌乱一下子被儿子识破,小马作为侧写师,观察能力不是盖的。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名受害人死于颈动脉失血过多,之前老马会选择的杀人方式之一。
当妹妹接到凶手的电话后,小马就知道这是针对自己全家的了。
妹妹出场不多,但性格也很突出,有自己的主见,尤其是访问医生那场戏。
这一集的电视直播,基本是那次精神病院采访的再现。
生涩、紧张、恐惧,到愤怒掀桌,表演到位,情绪的进化上也流畅自然,符合逻辑。
两兄妹合作一场也很精彩,配合默契。
妹妹并不是简单重复哥哥的提示,而是转化成为电视语言,更符合自己的身份,也更自然。
尽管这样老马还是猜到那不是producer,而是儿子在掺和,看透不说透,很有意思。
小马之前砍过人质的手臂,砸伤自己拇指关节,这一集进化到刺伤老爸。
铺垫得很充足。
一路追下来,能看到剧集的进化,也能看到每个角色的变化。
本集结尾又回到2007年的那次谈话,在一次即兴杀人中,圣保罗将一只2号铅笔刺伤警长。
第七肋下一厘米,eye of the needle,老马命悬一线的关键。
铅笔之前有伏笔。
妹妹给家人打电话没人接时让人心疼,不过这时三口人都在精神病院,正要上演弑父大戏。
妹妹此时对传媒有反思,一味追求收视率而将曝光机会和关注度拱手交给杀手,这种做法是不是道德。
“不与勒索者谈判”,翻版自政治剧中的“不与恐怖分子谈判”。
一种American spirit。
女法医越来越可爱,反正“I have plenty of thunders”。
老马瞧不起以钱为动机的杀人者,是连环杀手界的鄙视链吧。
还自嘲老婆有钱所以自己不为钱杀人,C'est la vie,法语“这就是生活”,是老马的感叹。
此处联想到齐豫的同名歌,虽然与本剧剧情无关,但态度一致,有兴趣可以听郁可唯的改编《飞鸟与鱼》,其中融入了C'est la vie。
这歌与这剧,气质还蛮配。
本集老马在手术室时的歌好听,还没找到资源。
老马不会死的,不然这戏没法接着演。
看了五分钟弃剧,此剧又是一个拿着犯罪心理当噱头人设的浮夸肥皂剧,注意到是拍河谷镇等青少年剧集的李导就不意外了````
就……完了??
剧情拖沓恶俗
逻辑性太差 有些剧情堪称弱智 尤其是罪犯好像都是智障 被说几句不是放弃抵抗就是互相残杀 演技也不在线 很一般
认真看了两集,每次都是,啊?这就破案啦?
虽然扯了点...最后这大包袱埋的👏🏻没有第二季像话吗?
一家子都不是善茬 最后一集妹妹放大招真是刮目相看!妈妈傻白甜体质特别吸引变态 一家最弱男主了 前面几集男主神经质的看的闹心 破案剧情也弱都是靠男主的嘴炮破案还男主光环无敌 老爸也是神经质……看第二季怎么收场
啥玩意啊,这年代了还写这些东西,有人信吗?
看了七八集都还是不能看进去,觉得很无聊,没有什么点吸引人的。但男主很帅,原来他是行尸走肉里面的耶稣!!!
刚看两集,这个节奏我太喜欢了,特别是每集开头男主吃各色药和选小卡片颇有寓意。变态父子探案追凶也只有欧美可以拍得这么没有条条框框,一定会追。缺点就是特别想男主把胡子刮刮干净,虽然我知道这是剧情需要。
儿子继承了智商,女儿继承了本性。果然都是心肝宝贝。妈妈是个变态吸铁石,差点怀疑警察叔叔也不是好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即便可爱的辛老师在,也掩饰不住男主那单薄的演技!
剧本逻辑性比较差,每个案子感觉都是莫名其妙就破了,演员演技也不过关
老实说,有点无聊。感觉编剧想要装逼过度,结果有点太阴暗和用力,但又有一种不成熟,也不太能和角色产生共鸣。整体一般般。
不是我的菜。
看了一半实在顶不住这个杰克苏
到后面有点无趣
可惜了因为疫情22集被砍了两集,最后结局很刺激啊,辛爸诱惑了儿子二十年没想到女儿才是继承人
第一季就这样草草结束了~~有点太程式化的探案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