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未看,不想再看了,我很不喜欢她里面的性格,我本身也不喜欢她的真实性格.只有一张脸,什么也没有.张柏芝太惊艳了~2003年的古天乐长得太牛逼了~摩托莫拉的手机实在是好潮,好复古~原来开小巴有这么多的学问.给上不给下,把客人架上去.她姐姐讲的没错~她姐姐挺辛苦的,自己养不活还帮别人养孩子~哈哈哈哈.所以讲真的不要多管闲事~养车真的很费钱,很费时间~很费精力,使用频率也不高‘不要没事闲的蛋疼,寂寞、无聊就代表着幸福,别搞七搞八~想男人想女人的.这个乐乐是难得的万里挑一的可爱小孩.屌女的也不管人家有没有时间,叫人家帮她,然后自己不赚钱,就在那边省~人真的不能多管闲事.什么本事都没有,到处惹是生非,也不听人劝,老是麻烦别人还那么狂~小孩跟着他吃垃圾菜.屌人自己过的像流浪汉一样,孩子跟着她受苦.乐乐她妈才是大多数不负责父母的典范~反正她们两在一起挺突兀的,做女人哪能这么主动呢?
又是主要要结婚,又是主动跟人上床,真服了~
/啊古天乐刚出场就凉了啊/虽说这是张柏芝演技最好的一部,但表演痕迹还是挺重。
不过这个影后拿得比刘嘉玲的有分量多了。
/听说是经纪公司为张柏芝量身定做的片子,给她大把特写镜头发挥表演,再让尔导调教一番演技,尔导文戏还是顶的。
张素颜也很美,拍不出很惨的感觉,尔导就让她2天别睡觉,才拍出很憔悴的感觉。
/要不要这么惨的/代入到张的视角,有一个靠谱的男人真的挺重要的。
当然如果可以一个人就能把生活过得很好,那便万事大吉。
/没有被现实毒打过的人才不会在乎钱。
/张这种性格好像我一个朋友,不记规则,不顾后果。
还有长相...和声音...都好像/小男孩演技也好好啊/“她外表坚强,其实很依赖人,她又冲动又固执,所以我跟她妈都怕被人骗。
”/两个人刚在一起时那种身份转换期别提有多尴尬了。
/刘青云真的是人间清醒,彼此心里都有别人的话怎么在一块呢/“做之前先跟我说一声,我只是想知道而已。
”/细腻的东西才容易走到人心里。
/鱼在商贩的鱼缸里和在你的鱼缸里都是一种束缚,想要让它自由就让它回湖里回海上,它解脱了,你也释怀了。
/2004第2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张柏芝获奖作品
张柏芝带着乐乐去找乐乐亲妈的时候我已经预备好这样一个反转。
“乐乐妈像剧中那样拼命解释她不能抚养孩子的理由,然后张柏芝告诉他,我并不是要来把孩子交给你的,我只是来跟你要孩子的抚养权。
” 这样一个反转更加符合我的观影经验,导演站在剧中鄙视真实的人性,歌颂高尚的人格。
但是尔冬升导演的处理很真实,张柏芝就是为了把孩子甩给他亲妈,甚至想把他甩去孤儿院。
因为他真的真的没有抚养这个孩子的能力。
张柏芝饰演的是一个20多岁固执,勇敢,莽撞的青春少女,他真的喜欢那个孩子吗?
其实不见得,我觉得她更想给自己争一口气,告诉生活去你妈的,老子能行,你搞不死我。
以前从来没看过尔冬升导演的作品,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在短视频刷到尔冬升导演的一个采访。
他说“电影人不要自视甚高,因为电影只能提出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
”这是很准确的,我最近几天也才突然明白这个事情。
这是很叫人失落的真相。
电影要怎么去解决问题呢?
或者说电影要解决什么问题?
电影人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己的生存问题,完了是拍片的资金问题,然后是片子的宣发问题……
女性主义作为社会工作的视角之一,在目前兜售女性客体化思想的影视作品泛滥的现状下需要得到重视。
这类影视作品与男权社会的逻辑一致,所以通常能得到广泛欢迎——而这也反证了开展女性主义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性。
那么,兜售女性客体化思想的影视作品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个出身卑微,在沉重的生活负担下仍保持纯真可爱的女孩在机缘巧合之下与家境能力外表都完美的男孩相遇,两人一见钟情,在经历一系列或浪漫或搞笑的故事之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这个偶像剧的典型套路大部分人都烂熟于心了吧。
你可能已经觉得“偶像剧”这个词过时了,这种俗气的套路根本吸引不了你。
但这个俗气的套路却与几乎所有以女性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影视作品有个共通点——满足女性的“少女心”。
少女心这个东西已经被大众传媒神化了,相当一部分女性群体也欣然接受。
少女心被认为是一个女性“还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的标志,只要少女心还扑通扑通的跳着,这个女性——更准确的说是这个少女就还活着。
少女心是属于少女的,她人畜无害天真烂漫,而一个正常女性在接受现实生活的洗礼后不可能永远如此,那为什么它还在社会上如此受追捧呢?
因为拥有少女心的女人更容易得到男人的爱,而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不就是得到男人的爱吗?
大部分男女都有意无意地默认了这一逻辑。
陈铭在《我是演说家》里总结道:“男人在生活的赛场上输了一辈子,却赢得了一颗可爱、俏皮的少女心啊!
”,把少女心作为自己活着的标志的女人永远把自己当做一个需要男人疼爱的孩子,并在得到男人的“疼爱”后觉得自己拥有了世界,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女人很幸福了,男人也因自己保存了女人的少女心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生活的赛场里输了又怎么样?
我赢得了一颗少女心,我赢得了一个属于我的女人。
这个女人可爱、俏皮却又弱小、无力,需要我的照顾才能活下去。
当然如今的你对上述分析可能不太赞同,但它依旧是以女性作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大部分影视作品的根本逻辑,而女性对男性的依附作为传统社会风俗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对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使本人无觉知甚至表现为抵触,它依然在你的无意识层面持续的影响着你。
所以,这类影视作品才如此成功(当然兜售女性客体化思想的影视作品不仅限于满足“少女心”的作品,但它们的逻辑都与此类似)。
其实在这个逻辑中“弱小”才是女性的本质特征,因为弱小,所以需要男性的疼爱和照顾,而爱情只是个华丽的包装。
“少女心满满”的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几乎都是弱小的,等待着一个“拯救者”式的男人降临。
《忘不了》就是一个典例。
这部电影摆脱了传统偶像剧中的狗血剧情和闪闪发光的人设,用平淡的生活、朴实的角色作为包装试图让人耳目一新,本质上却依旧是个“拯救者”式男人拯救弱小女人的故事。
男人拯救女人强调的是拯救,是对传统性别观点的又一次强化。
电影对爱情的刻画再平淡如水、细腻温柔,也无法掩盖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女司机”、缺乏谋生技能、生活安排混乱、欠缺理性思考的能力……被男人拯救的女性很难得到真正的成长,因为她就是个男性用来满足自身欲望的工具。
所以为了实现对女性的助人自助,女性主义视角是介入与女性问题相关的个案(当然也包括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必须拥有的,至少要作为参考之一。
我们整个社会都是在男权视角下建立起来的,作为“他者”的女性无法独善其身,这是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
了解了这个本源,我们才可能帮助她了解自己作为女性的特殊处境,让女性有机会摆脱依附男性的命运,真正作为一个主体进行发展。
此时的社会工作者深刻了解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帮助女人是为了实现助人自助的目的——让女人能够作为一个主体进行发展,而非帮助女人找一个男人来拯救自己——这样女人依旧在原地踏步。
社会工作者需要让女人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的理性思考与行动的能力,在发泄了因男友死去而产生的悲痛后对自己的生活做出理性安排,针对性地对引导她做出与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期待相符的行为表现的潜意识施加影响,协助她认识到自己与外界的沟通方式,重新发现她面对生活的其他能力,真正协助女性解决问题。
这时的女人作为一个主体,也许会让男人作为她的社会支持的一部分,也许会接受他提供的精神或物质支持,但女人本身不会被客体化——获得男人的支持仅仅是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同时,女性的改变需要环境的支持,女性周围的重要他人需要改变。
社会工作者需要让女性周围重要他人理解女权主义的部分观点,需要意识到有意无意将女性视为客体的不只是男性,还有女性,要让作为服务对象周围重要他人的男性和女性都认识到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认识到性别平等的重要性,理解服务对象作为女性的处境以及男权社会中女性做出改变的面临的巨大困难,发现他们对服务对象的回应方式中的男权色彩,提高他们对服务对象的回应能力,让他们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对彼此产生良性影响,为服务对象的改变与潜能发挥营造良好环境。
一个这样对待电影中女主角的社会工作者,可能比一个男人去拯救她,让她继续深陷男权社会对女性的陷阱中更好。
PS:①其实对于这种电影我只想骂人,如果不是课程作业才不想结合专业谈;②题目本来是“社会工作的女性主义视角需要重视”,为了稍微有趣些所以改了个不太负责的题目。
前两天在家刷了一部老电影——《忘不了》,张柏芝和刘青云主演的。
故事发生在香港的80年代,张柏芝饰演的小慧在未婚夫阿文(古天乐饰)意外死亡之后,决定独自养大阿文的私生子,然而,一个单身女人,又没有强大的谋生能力,实在是太艰难了。
而恰好目睹阿文死亡的司机阿辉(刘青云饰),一个单身男人,在小慧艰难的日子里,默默地帮助她,两个人慢慢互生情愫,最后走到了一起。
看起来,真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事实上也是。
不过这么老套的故事依然能够让人心无旁骛地看下去,肯定有它独特的一面。
于我来说,与其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去体验故事里的人情世故,不如好好地缅怀那时候的世风尚存纯良,以及来自父母、亲人的无可替代的爱。
从故事的开头来看,小慧是不幸的。
在即将踏进婚姻殿堂的前一刻,未婚夫遭遇车祸,留下她一个人。
她不仅失去了自己的爱人,还要独自抚养无人可托的乐乐。
随着故事的展开,小慧又是幸福的。
虽然爸爸并不祝福自己和阿文的婚姻,但他却偷偷和小慧妈妈去小慧的公寓,给她煲汤。
姐姐也一直担心她没有办法养活自己,过得不幸福。
与此同时,还有大辉在默默给予帮助。
所以,即使辛苦,生活依然在继续。
天真可爱的乐乐只当爸爸去旅行了,无忧无虑地与小慧生活在一起,既是小慧的负担,同时也是她的支柱。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小慧和大辉准备送乐乐去孤儿院的时候,他们一直徘徊在十字路口不肯往前。
当小慧狠下心拉走乐乐走向孤儿院的时候,大辉跑过去把乐乐抱了起来,说他来养乐乐。
然后三个人悲喜交集地往回走,大辉也向小慧发出来搬过去住的邀请。
然而,当小慧主动跟大辉说自己打算搬过去的时候,大辉却把自己过去的事情和盘跟小慧托出,小慧离开的时候,我差点以为两个人真的就这么算了。
后来,看到他们各自打包过去另一半的东西的时候,心情逐渐开朗起来,大结局就这么来了——两个人都卖掉了小巴,笑着走向彼此。
可能是经历过了太悲伤的事,现在看电影、看小说、看电视剧,尽量捡着轻松、圆满的那一类看,虽然知道完美的结局和完美的故事并不一定真的存在,但如果一直抱着希望和期待生活,明天和未来总是会轻松一点的吧?!
我想,导演给电影命名为《忘不了》,其实也是想告诉人们,最好的怀念,就是好好生活吧!
人是应该活在过去的回忆和阴影里,还是选择放下重新开始?
尔冬升导演的这部香港电影《忘不了》,给了大家一个答案。
我一直是一个泪点比较低的人,看完这部电影后感动得稀哩哗啦。
故事并不复杂,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女主角小惠失去了即将结婚的未婚夫阿文,她强忍悲痛,拒绝家人的劝说,独自抚养阿文与前妻的儿子乐乐,舍不得卖掉阿文的中巴,自己接手做起了司机。
被人欺负,处处碰壁,在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下,感到无助与迷茫,同为中巴司机的大辉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两个有着相似经历的人,最终放下过去走到了一起。
这部影片是张柏芝的转型之作,让她获得了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后。
片中张柏芝是真的漂亮,演技也非常好。
她把小惠坚强、倔强、善良的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得知阿文去世时,伤心过度流不出眼泪,但迷离的状态又让人感觉到那种心痛。
涉世未深,做事冲动莽撞,对家人倔犟任性,以为凭着自己的冲劲就能养活自己和孩子。
她在工作中处处碰壁,不懂行规,受人欺负,生活压力也接踵而至,房租、学费压得她喘不过气。
夜深人静时,她拨通阿文留下的手机,听到手机里阿文的声音,说我想你时,那种孤独与无助,让人心疼,张柏芝演绎得很到位。
影片男主角大辉由刘青云饰演,一直很欣赏他的演技。
他那不温不火,游刃有余的表演,代入感很强。
印象比较深的一场戏是他带小慧出车的那场,嘴里一边讲着开车规则及注意事项,一边手脚并用的开着车,一个香港中巴司机活脱脱的就在眼前。
在小慧孤立无援的时候,是大辉伸出了援助之手。
帮她解决困难,帮她照顾孩子。
在小惠走头无路,打算把乐乐送去孤儿院时,是他抱过孩子,霸气地说:“我来养他,行了吧。
”
遇到这种男人,女人的心怎能不被感动。
两个人渐渐走到了一起,但似乎中间又隔着什么。
没有表白,但彼此都能够感觉得到。
大辉问:“你是感激我,还是喜欢我。
”“如果两人心中都有着别人,上床又有什么意义。
”他原本可以隐瞒他的过去,却选择毫无保留的告诉小惠,他过去因为赌博,让妻儿离开了自己,他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告诉小惠。
小惠留下一句:“你是一个好男人。
”他们心里原本都有着另外的人,大辉把帮助小慧和乐乐当作自己对妻儿的救赎,小慧心里也一直忘不掉阿文。
经过考虑,俩人不约而同的卖掉中巴,选择放下过去,重新开始三个人的新生活。
影片演员阵容强大,古天乐饰演的阿文,戏份很少,老戏骨秦沛和鲍起静饰演小慧的父母,秦沛把父亲的隐忍刻画的很到位,关心着女儿,但又要面子,不想让女儿知道,最后父女俩冰释前嫌。
一直很欣赏香港演员的演技,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学历也不高,但表演却那么洒脱和自然,丝毫没有表演的痕迹,仿佛自己就是剧中人。
很喜欢香港这种文艺片,由于居住城市的缘故,经常去香港,对那里的街道和城市氛围比较熟悉,还有好听的粤语对白,片子真实的展现了香港人的生活,展现了底层人生活的辛酸和不易。
这部电影是近年来港片里唯一一部让我揪心,使我落泪的影片。
影片故事很简单,但是尔东升的拍摄记录手法再加上张柏芝的演技,让它成为了在我心里可以和《妈妈再爱我一次》相媲美的电影。
很感人~也让我相信了,这个世界上存在两个人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境况,相信了世界上最痛苦的情感~影片最让我不能忘怀的一个是送孩子去孤儿院的场景,还有一个就是最后张柏芝对着镜头说“阿文,我爱你,可是我要忘了你。。。。
”那种感觉让人心酸。
如果你爱的人就在你身边,好好珍惜并且爱护,因为有些东西,过去了就不再回来。
这个电影没头没尾的看过很多次。
一直不得要领。
今天终于有空好好的看完了。
喜欢刘青云。
喜欢柏芝。
喜欢古天乐。
再加上不错的剧情。
就成了一部还不错的片子。
她的习惯是每天给死去的阿文打电话听他的留言。
他的习惯是每天听他老婆离开他的时候给他的电话录音。
两个同样忘不了过去的人。
当她哭着对死去的阿文说:你说开小巴不是很容易么?
你教教我啊。。
那么的无能为力。
看得我眼圈发红。
幸好他们都是勇敢的人。
卖掉了小巴。
跟过去告别。
愿意迈出新的一步。
走向未来。
有时候。
原地不动的坚持。
未必就能守护幸福。
而勇敢的朝前走。
才会遇到新的希望吧。
4月23日复联4上映的首日晚上,我躲在家里。
偶然间看到《忘不了》,于是成为最佳下饭菜。
故事很简单:小巴司机因车祸而亡,为了照顾亡夫的儿子,未婚妻代替他成为小巴司机的过程中,与相似境遇的小巴司机相识,相濡以沫的故事。
小巴司机,通俗来说某些方面像大陆公交车型+黑车的运作模式影片看的人是一种清凉的感觉。
漂亮的小巴司机是自然的,细碎的生活中永不会朝着我们期盼的方向前进。
但是漂亮的过了头,不具备让人反感的美,大概连老天不舍得让漂亮的人受苦,让她再次遇到心仪之人。
张柏芝真的美到不行,看她什么感觉呢?
无论发什么脾气都可以让人原谅!
美的让人流泪《忘不了》更多的是为活下去寻找出路,有心理创伤的小慧和大辉需要再次的解放自己。
两个平凡的普通人,挣扎着渴望着,为了回不来的等待相互依靠。
大辉看着傻气呵呵的小慧,终于不忍,然后告诉她小巴载客的秘诀,这一段的台词基本是大辉在讲,他丰富的经验,其实可以看出他能带给小慧的人生帮助有很多。
两个人这一段的交流是很有意思的,表面上大辉在教小慧如何赚到钱,如何去去自己的生意,其实隐藏在后面的,对于破裂家庭背后自己对于生活的放弃,希望被小慧渐渐点燃。
比现如今的国产电影,聒噪的傻X式的反转和自以为自嘲式的高明耐看多了!!!
厌世脸可以让人放下一切烦恼来钟情于她人物的姿态没有过分的突出,是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一直照料小慧母子的大辉,在一场戏中展现曾经存在过的一个破碎的家庭,尤其是当大辉说出,我们彼此心里想的是别人,那上床还有什么意思。
台词真的有点意思。
他们不是什么具有社会资本的人,普通的小巴司机,生活的剥离让他们产生了好感与扶持。
这一段是片中的高潮也许是我们都会发生的一幕,至少是心里想的样子,但是我们不会说。
生活还是生活,但我们已经不是最初的我们了。
居中最为喜欢的一段台词推荐:Choices and Release - 金培达 (《忘不了》配乐)熟悉香港电影的人,对金培达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 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曲子便是出自他手。
初始他是在《星愿》,那首让张柏芝一曲而红的《星语星愿》便是他的作品。
这次的配乐很棒!
音乐简直是影片的灵魂了,大家可以去听听看
小慧和阿文的相识
感觉和《新不了情》是一脉相连的,都是细碎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悲剧,悲伤中却蕴含着坚韧的力量,最终是让人走向光明的乐观。
这大概就是尔冬升对生活的看法吧。
和《新不了情》不一样的是,前者是面对灾难之后人们的生活,而后者是在坚强的一点一点的面对死亡的到来。
但是导演并非刻意强调女性的伟大,也没有强化女性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所爆发的力量。
小慧还是笨手笨脚,不但笨而且还有些任性。
车被砸了之后失控的去找地痞流氓理论,毫不顾忌自己身为女子的弱势。
歇斯底里的喊着:给口饭行不行啊?
那是我最感动的地方。
她用了最大的力气去生活,去面对阿文死去之后的日子,去处理捉襟见肘的日子,然而,却也终究明白,自己不过是和这些“强势”的男人要碗吃而已。
如果没有大辉,她和乐乐今后的生活会怎么样呢?
大辉和车队的另外一个司机去求人,终于让小慧顶了班进去了总队。
小慧说请客,但是在街上兜兜转转买的不过是没人要的鱼和被扔掉的卷心菜。
大辉即心疼又心痛。
我想是个男人看到这样水灵灵的女子在捡烂菜叶子还扬言请客吃大餐都会心痛吧,他气急败坏的将菜叶子抛掉终于说出了真相——原来阿文死前什么都没有说,没有说爱她没有说让她坚强一些。
小慧愤而给了大辉一巴掌,但是也是那一巴掌,将自己强伪装的生活彻底击碎。
说是对大辉说谎的愤怒,不如说是小慧对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生活的愤怒吧,特别是她一直以为这样的生活是背负着死去的爱人的希望的。
也从那时起,她终于慢慢的走出了“忘不了”。
其实,一个女人依赖男人很丢人吗?
一点也不丢人,两性就是这样的,互相依存,如果双方都觉得刚刚好,谁赚钱养家谁多做一些,其实真的无所谓,虽然在外人看来,有着“公平不公平”的死结,但是两个人的相处模式往往是不足与外人道也。
小慧大概就是这样的女孩子,就像他爸爸所说,看起来坚强其实很依赖人。
阿文死去之前的生活可能过的稀里糊涂,从来也没想过没钱寸步难行,一直在依靠本能生活,而且还很任性。
带着对阿文的爱,她选择了做小巴司机,虽然自己搞的一团糟糕,可是根本意识不到。
因为这种固执,她也根本听不进去家人的话,所以和姐姐爸爸的关系很糟糕。
感觉张柏芝也正是那种倔强的女孩子啊,一梗起脖子就露出那种不服输却分明很脆弱的眼神,但她终究是招人爱的,不管大辉这样的男子对于过去有多少放不下,只要他伸出手来,就无法不被这样的女子所牵绊。
影片当然给了一个光明的结尾,两个人整理好过去,卖掉了小巴,重新开始。
大辉问。
你有没有一点中意我?
小慧羞涩的笑笑:一点点,但是可以试试。
也许在现实中,不总是那么美好。
或许有天他们发现在爱情的外衣之下,都是“忘不了‘的情愫。
然而我却认为,不管忘了忘不了,人总会选择合适的伴侣。
在婚姻中,并一定时时刻刻都会感觉到”爱’。
“爱”是什么?
很多人说不出来,也许只有失去之后那种刻骨铭心无法挽回的才是“爱”。
如果是这样,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爱”过一生吗?
小慧虽然是个将生活搞得一塌糊涂的女孩,但毕竟还是通透的。
在阿文的车上,听到阿文手机停止服务的声音,她暗暗的对自己也对死去的阿文说:我要忘了你。
爱过,就足矣。
在一起才是最最珍贵的。
哭了
干嘛总拍这些不咸不淡的货色嘛! 气 !
不是谁的感情都这么容易走出来。
接受和给予都是基于过去回忆的肢体本能或者救赎心理,在这种完美耦合的关系状态下,情感逐渐滋生再到隔膜打破之后的水到渠成就特别自然、特别舒适。编剧把具有主题共性的两个人物,一条作明线,一条作暗线,露一半藏一半,很高明的结构策略。
就那么一回事
2007.7.9
张柏芝表演最出色的电影。
感谢过去,让我们现在知道我们做错了;感谢现在,让我们知道我们还能做对……
忘不了
很一般
张柏芝你演技到家了
一般
和新不了情一个路数~~
长的像看连续剧...不过就是舒服啊~原岛大地是个帅仔~~~
小泪人
颠覆了我对张柏芝的印象,刘青云真的好男人!
张柏芝金像奖封后之作。讲述两个情场失意人相互扶持携手挥别过去努力向前,尔导用凌厉而又不乏温柔的笔触生动形象地刻画了HK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繁华冗杂的城市风貌。巴车作为大型道具贯穿始终,既是男女主用来辛苦谋生的工具,又象征着与过去无法割舍的深情厚意。张柏芝清秀俊丽如画中仙,不管身着多平价的服饰也难掩骨子里散发出的贵气,连带着女主角那些偏执无理的行为,都觉得变可爱了呢。
中学时上语文课上看的。那时候我们老师喜欢。
张柏芝摁着你的头说:快给我哭!
太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