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作为工程背景有点过于偏执 但是这片子的整个故事线都基于bug 都不用和其他科幻片进行横向比较 仅和prometheus纵向比较就远差一截。
观影的时候如下几个问题不断在脑海里翻滚,让人不解。
1. 在prometheus里面的考察队都知道去一个新的星球都要穿着防护服,完全隔离空气。
在covenant里面,探险队大摇大摆的在异星环境下自由呼吸?
如果穿了防护服,估计这个剧情就完全没法展开了。
但是穿防护服这个最最最最基本的概念,人过了十年就进化到不需要防护服了吗?
甚为不解。
2. 休眠舱起火烧死舰长。
这也是我看过这么多科幻剧电影里面最稀奇的。
休眠舱的等级在这个舰艇设计学中应该是安全系数最高的部分。
你可以造成事故将人窒息或者将人冻死,或者意外弹开让人苏醒。
但是起火这个最低级的安全事故,竟然突发也是大笑特笑,这不就变成丧葬厂了吗。
况且这个电影的视觉设计为什么比prometheus差那么多,连休眠舱都丑了那么多。
3. 关于人工智能,虽然我还是不了解david 和Walter到底算是什么 机器人生化人?
但是就目前的人工智能设计理论来说,机器人三法则还是普遍遵循的,所以最基本的第一法则不能伤害人类或者因为不作为而造成人类伤害应该是存在的。
例如wald救人的时候丧失了自己的左手。
因此David屠杀工程师以及人类这件事是它的神经学算法出问题还是因为原型机bug?
David竟然还问Walter为什么愿意牺牲自己的左手??????
黑人脸 作为现在科学中最基础电脑,一个固定唯一的物理地址都是必须的,是区别一个设备与另一个设备的最基本特质。
所以David和Walter竟然要靠女主的反间判断区分两个的区别我也是醉了。
mother在Walter登入舰艇的时候就应该提示非记录设备登入的提醒的,人不能区分电脑也不能区分???
蛤 这个世界观里的电脑只有David是智能的其他全是傻子吗。
这个电影里的电脑如果有生化危机里的red queen一半称职估计这样的结局也不会发生。
这个世界不是2095年开始吗 那时候电脑都不用Wi-Fi了吗全靠嘴问吗?
作为生化人的人竟然不能主动获取资源信息而必须使用人类的方法进行通信?
这是什么设计理论。
两个生化人的沟通竟然必须和两个正常人一样?
难道不应该是我airdrop你相关信息吗 我的新技能给你下载个补丁包你就可以吹箫了吗 竟然还要你来吹我来动这样污。
不解 不能理解 设计的倒退 为了剧情就可以设定这样不合理的桥段吗。
还有一个特别明显的bug 明明Walter是新david那么多型号的生化人,它可以自愈自愈自愈。
基本上不用十分钟,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但是在舰艇上Daniels竟然眼睁睁的看着生化人自己往脸上钉钉子还跑上去帮忙订,况且自己还用钉子扎了那么个洞,看不到吗?
omg看到那一刻女主就应该醒悟了好吗,还用躺进棺材里面才发现吗。
4. 飞上太空这件事情真的还是蛮严肃的,我相信无论今天还是百年后的世界。
那么多protocol定出来是做什么。
一个殖民飞船因为几个crew投票因为不想回去睡着了 所以就更改目的地???
蛤要是在地球上都可以叫做政变。
他们的任务就是把人员运输到目的地。
谁给他们的权利决定上千人的归属?
去个探测的殖民星球他们都要进行模拟很多遍才可以出行。
随便一个未知星球就可以不戴呼吸设备登陆?
wtf。
看到一个坠毁的飞船不用物理扫描仪就擅闯?
prometheus可都不是这样的啊。
还有那个生物学家取样,啊哈哈哈哈哈哈他们是不是没有去过现在的生物实验室。
2100年生物学家取样用塑料的针管区养?
蛤 黑人脸?
所以编剧没见过取样器吧 跑题了 火星救援里面讲宇宙飞船为了防止火灾严禁任何点火的设备。
所以过了几十年后人类竟然没有灭绝明火香烟这个事物反而能让人将香烟和打火机带到外星球去撒尿点火?
很多影评都说这个电影里的队员都是傻子,其实殊不知傻的是编剧把一切不合理不科学的想当然的放到剧情里。
还让一帮人想神一样的摩拜。
细节不合理就导致剧情压根不可能发生,科学就是第一哲学。
以后看电影不能带着脑子去,看到教你吹箫这件事笑笑得了。
看完全片,我觉得老雷在下一盘大棋!
我大胆推测《契约》的结局已引出一条全新的后传故事线,前段时间老雷在采访中不是说过吗?
还要拍一部叫《异形:觉醒》的前传,以及三部《异形》新续集!
那么《契约》的后续很可能就是这三部新续集,而连接《异形1》的重任,以及解答所有剩下的疑问,应该会交给《异形:觉醒》,毕竟老雷在采访里也提到:前传三部曲按时间顺序是:《普米》、《觉醒》、《契约》。
后两者分别引一条时间线不是不可能!
附上雷老爷子2017年3月接受采访的新闻截图:
所以,结合《契约》的结尾,我推测接下来“异形宇宙”很可能会形成双线模式(如下图):
听说雷老爷子在八十年代是打算自己完成《异形》的续集来着,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卡梅隆,难不成雷老爷子对并非自己执导的几部《异形》电影抱有很强的怨念?
如果真是这样,那铁定不会给越拍越烂的正传续尾,把心一横圆了未竞心愿,拍完三部前传,再拍三部后传,当然是另一条故事线的后传,彻底完成自己的“异形宇宙”,原来的故事线?
见鬼去吧!
让《第九区》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来填《异形5》?
不是面临难产了吗?
老雷可管不了这些喽。
相当喜欢这张海报!
讲回《契约》。
本作是对《普罗米修斯》的补充说明,更准确说是对生化人大卫这个角色动机的深入说明,看完《契约》,就不可能再问“为啥大卫要谋害查理(第一部男配)?
”,其实这个问题在《普罗米修斯》里也不难解释,只要你用心去看了,大卫,本就是个对他的造物主,也就是人类充满着好奇心的生化人,他会偷看肖博士的梦境,会学习各种人类的语言,会看电影,模仿片中的台词甚至发型,这些举动与《契约》里同样由法鲨扮演的生化人沃特有着天壤之别,在《普罗米修斯》里,大卫的好奇心最终促使它“觉醒”做出反叛行为,并在一连串误打误撞(查理和肖博士突兀地打了一炮,早产的“八爪鱼”又正好深喉了倒霉的太空骑师)诞生了初代异形.....
在《契约》里,大卫的好奇心最终变成了追求“完美物种”的野心,作为被创造者的它,最终向它不完美的造物主以及造物主的造物主发动逆袭,并且成为新一代的造物主,而它创造的正是——异形。
接下来是结合完整详细剧透来分析《契约》,需要说明一点:写吐槽向的剧透纯属让大家观后一乐,并没有贬低这部电影的意思,放眼整个《异形》系列,每一部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有些槽点,《契约》当然也就不例外了。
老实说,我还挺喜欢这部续集的快节奏、暗黑风以及满满娱乐性的。
未删剪版超详细剧透:(0-5分钟)老司机.法鲨与创造他的彼得威兰在“普罗米修斯”计划前数十年有过一段对话,那天,在一个简约风白色房间里,老司机.法鲨诞生了,彼得威兰劈头一句“I am your father.”我瞬间穿越到星战。
房间墙上挂满彰显人类艺术智慧最高结晶的艺术品衬托着这个生化人的与众不同,他用大卫像命名自己,用钢琴单调弹奏着《众神进入瓦尔哈拉》(片尾会做呼应)问威兰:你创造我,谁创造你?
威兰被问得一脸懵逼....他继续炫耀智商:讽刺的是,你创造了我,我能永生,可你却不能。
寥寥几句话击中威兰心中软肋,燃点起他寻找造物主获得永生的终极目标……
你创造我,那谁创造了你?
(5-15分钟)2104年,也就是“宇宙作死部队之普罗米修斯号小队”全员成功作死后的第10年,第二支“宇宙作死部队”又名“契约号小队”,载着14名船员和1名众人皆睡我独醒的生化人—青涩.法鲨,还有上千个人类胚胎,航行于漫漫星海,前往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奥瑞加6拓荒殖民。
契约号途中飞船遭遇强大星际脉冲,船员在休眠中被撞得七荤八素提早醒来,其中一个休眠仓莫名变了焚化炉,女主的男友,船长付兰兰,就咁烧焦,卒,遗憾错失与两个法鲨合体六脚兽的基会...(15-30分钟)乳猪付兰兰被扔出飞船,智障A晋升为新船长,这时,在舱外修理飞船太阳能板的船员收到神秘信号,破译发现内含“带我回家”的信息,而信号源星球竟然比“契约号”前往的奥瑞加6更适宜居住,而且只有几周飞行路程,不用休眠,众船员一想,少休眠7年哦,还不用担心变成第二只乳猪哦!
于是就这么愉快地决定去新发现的星球了,女主作为前船长遗孀表示了反对,但没获采纳。
分析不明信号说说这个神秘信号,破译出来是美国乡村歌手John Denver的歌曲《Take Me Home,Country Road》,歌词带有“带我回家”意思的歌曲多的是,为什么编导们要选择John Denver的歌呢?
一查百度发现,或许这是个彩蛋:John Denver的出生地,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维尔,1947年震惊全美的UFO坠毁事件发生地,全世界地外文明爱好者的朝圣地。
(30-55分钟)契约号放出登陆艇着陆新星球,船员立刻发扬更加作死的精神,拜托,即便是类地星球,也不能大胆到防护服都不穿,穿得跟平时进山打猎似的出发吧?
好歹上一部那么作死还是穿了防护服的...
不穿防护服会死啊话说回来,即便是《异形》的正传系列,这类槽点也很常见,比如《异形2》里前往殖民星剿灭异形的军队,明知极度危险的情况下还穿着战斗背心一类缺少防护的装备,也是非常无语。
《异形2》是穿成这样的....果然不多久,智障船员B和C先后“踩卵”中招,新品种异形通过孢子传播,飘进船员耳朵寄生,船员B不适倒地,被船员D扛回登陆艇,留守登陆艇的船员E见状不妙,将两人隔离,不久异形甲破背而出,刚出生就有手有脚战斗力惊人,船员E举枪怒射不料打爆易燃易爆品,卒,登陆艇+船员B+船员D+异形甲同时被强制同归于尽。
船员B/D/E
登陆艇爆炸还在路上的船员见状吓呆,这时船员C也被异形乙破体,众人大惊,又一番子弹乱射,多人伤亡,青涩法鲨施展英雄救丑勇救女主,失去了左手。
千钧一发之际,穿得跟《刺客信条》似的老司机.法鲨对天射照明弹吓跑异形乙,说了句:跟我来。
《刺客信条》………这里不需要纠结“为啥异形长得那么神速”,1979年的《异形》已经是这样了,从寄主肚子里钻出来没多久就变得好大一只,天知道是怎么长的,反正只要知道,这种生物生长迅猛就行。
另外有观众会问,前作最后,大卫也就是老司机.法鲨不是剩下个脑袋吗?
为啥现在又完整了?
这个问题去看《异形契约》的前传短片The Crossing 吧,肖博士修复了它。
《异形契约》的前传短片The Crossing剧照,原本只剩下头颅的大卫被伊丽莎白肖博士修复(55-94分钟)众人狐疑跟随前往,途经超大墓地,有一定年份的焦尸遍野。
进了神殿,老司机.法鲨自报家门,众人惊呼:原来第一作死小分队还没死光光啊!
老司机.法鲨立马纠正:我和肖博士幸存,来到这颗星球,后来肖博士死于坠机。
这番说辞,众船员不管观众信不信,反正他们是信了。
大墓地,太空骑师焦尸遍地老司机.法鲨看着与自己长着同一张脸的青涩.法鲨,调教之心油然,引诱到自己房间,让他吹箫,啊不,教他吹笛。
我们知道,当今社会的电脑,在运算速度方面早已远超人类,但你让这种人造人脑去绘画、谱曲,显然它们是做不到的,老司机.法鲨牛逼就牛逼在他有这种能力,而且他在《普罗米修斯》里就表现出对人类创造的文化艺术的极度着迷,相反,眼前的这个青涩.法鲨就是个普通的生化人,所以吹笛子实际上是老司机.法鲨的测试,眼前这个新的生化人,到底具不具备觉醒以及成为自己盟友的能力。
期间两人对话,老司机法鲨:你要学会创造。
青涩.法鲨:你太像人类,成天胡思乱想不好好帮人类干活,我这新一代生化人被设计得更机器化了,提高了干活效率。
老司机.法鲨说:可你丧失了我这般非凡的创造力,你连给老子吹箫都不会,这是降级!
青涩.法鲨说:哥,你酱让我感到很不安啊。
很明显,测试的结果是让老司机.法鲨极其失望,但他还没有放弃。
千里迢迢来吹笛此时老司机.法鲨突然开启回忆杀:原来,这颗星球曾是太空骑师的母星,某天,全体智障的太空骑师聚集广场齐刷刷抬头(以下BGM配光良原唱):“我望着天,在心中默默念……”没想到,下一秒,出现在眼前的是死神.老司机.法鲨.....他把装着黑水的千千万万瓶瓶罐罐从空中丢下…“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仰望吾之功业,虽神祗犹折服!
)不费吹灰之力将自己创造者的“神”——太空骑师全体团灭....这智商跟《独立日》里的外星人一样活该被灭啊,开着自己的船就当是自己人了?
死神来了其实结合前作细想,这部分有个很大的疑问,或者可以叫漏洞了:《普罗米修斯》里说,太空骑师(工程师)在2000年前打算毁灭人类,理由虽未明示,大致可以推断为人类的发展超出他们预期,后悔了吧,但根据剧情我们都知道,2000年前那群太空骑师被自己研发的大规模杀伤性生化武器——黑水(或者可以叫原生体)团灭....那么问题来了.....老司机.法鲨的报复行动发生在2100年后,这2100年来,太空骑师的科技没有任何进步?
也没有任何一个或者一队太空骑师去那颗全军覆没的死星上去调查一下?
继承遗志继续消灭人类的计划?
而是傻愣愣地等了2100年,直到老司机.法鲨开着飞船来把它们一锅端?
这....好像说不通啊?
看看下一部前传《异形觉醒》会不会填坑吧....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引用自雪莱的诗歌回到剧情....在伊丽莎白.肖博士的墓碑前,老司机.法鲨:我深爱着上一集的女主角肖博士,你是不是也对这集的女主角有爱?
青涩.法鲨:没有。
老司机.法鲨:没有爱,刚为啥救她?
青涩.法鲨:这是我的职责。
被恶劣天气阻挡,远在高空的母舰“契约号”决定派出第二只登陆艇接一众船员回母舰。
惨被无视许久的异形乙,为刷存在感,鬼鬼祟祟潜入神殿,正巧碰上在水池边清洗伤口的船员F,船员F卒,脑袋掉进水池里漂啊漂……闻声赶来的智障船长惊奇地发现老司机.法鲨正和异形乙聊天吹水,当即做出他整部戏唯一不智障的决定,举枪突突突突,异形乙卒,老司机.法鲨怒吼:它信任我,你竟敢杀它?
智障船长说:你再干此等不正常的事,老子就毙了你!
异形乙通体白色,长相独特老司机.法鲨灵机一动:船长,我有些好东西想show给你看,这些年我在这孤零零闲得慌,就搞些邪恶小创造,我不断做实验,刚才那种生物,我杂交出好些不同品种呢!
请叫我异形宇宙的袁隆平....说着就到了神殿地下室,里面有好些异形蛋,智障船长指着一看就知道很危险的蛋问:这是啥?
老司机.法鲨说:这是蛋,不危险。
智障船长呆萌地凑过去看,瞬间被秒……
智障船长就这么被坑惨了智障船长醒来,老司机.法鲨正蹲在旁边拿小石子儿扔他的脸,紧接着异形丙破胸而出,智障船长,卒。
血淋淋的异形丙站在尸体上手舞足蹈仿佛在向它的造物主老司机.法鲨致谢……第二只登陆艇即将抵达,幸存者着手撤离。
在神殿里闲逛的青涩.法鲨发现了老司机.法鲨的黑暗面:肖博士的尸体被开膛破肚放在手术台上……原来,肖博士并非坠机身亡,而是被老司机.法鲨活体解剖,当作培育异形的试验品!
是的,努米拉佩斯回归续集就演了具重口味的尸体...据说这是向异形的最初设计者H.R吉格的画作致敬来着。
老司机.法鲨赶紧对其策反:我创造出的异形比人类完美多了!
人类是时候被淘汰了,老弟,和我一起创造新世界吧!
而青涩法鲨则强调:不应反杀自己的创造者,我也不会与你为伍!
失望透顶的老司机.法鲨夺走青涩.法鲨的初吻,留下耐人寻味的“没有人会像我一样爱你”,眼明手快戳穿青涩法鲨的脖子……
肖博士的遗体,生前惨被活体解剖做实验异形丙在神殿里攻击船员,众人边打边退,混乱中,船员G被感染。
正在寻找青涩.法鲨的女主角也发现了肖博士的尸体,老司机.法鲨决定灭口,女主角被掐得半死,青涩.法鲨又一次英雄救丑,原来,新一代生化人,有自愈能力。
两位法鲨打得你死我活,老司机.法鲨险胜,他砍掉了自己的左手,再凭借看各种电影学回来的彪悍演技,伪装成青涩.法鲨登上登陆艇。
(94-115分钟)异形丙跳上了登陆艇,脑袋猛撞驾驶舱玻璃,女主忍无可忍雷普莉附体,拿起武器拴上安全绳跑到舱外大战异形丙,此处省略惊险情节数百字,最后成功用巨型机械爪把异形丙捏了个粉碎....
异形丙女主九死一生回到契约号正打算松口气,不料,电脑探测到飞船内仍有不明生命体!
是的,船员G体内的异形丁出生了!
且正好遇上正在淋浴间激情爱爱的船员H和船员I,再一次验证了恐怖片做爱必死定律。
恐怖片做爱必死!
女主和黑人大叔联手剿灭异形丁,在法鲨的帮助下,把异形丁逼进货仓里的重型卡车,打开船舱,打算连车带异形扔出契约号,但不料异形丁顽强地跑了出来,女主在紧要关头灵机一动用滑落的叉车插死了异形丁……
女主一招叉车杀KO异形丁一切告一段落,黑人大叔进入休眠仓,女主犹豫再三也在法鲨的帮助下躺好,刚关好仓门,女主忽然想起之前跟青涩.法鲨的约定,于是原样复问,等待着熟悉的答复,可眼前的笑容却是那么陌生,逐渐阴森恐怖,女主猛然明白一脸惊恐大叫Nooooooooo!
但为时已晚,拼命敲打玻璃无济于事,老司机.法鲨拧开催眠气体,女主涕泪横流昏睡过去……
法鲨最后的笑让人心寒伴随《众神进入瓦尔哈拉》交响乐旋律,呼应片头用钢琴弹奏的相同旋律,意为老司机.法鲨已晋升为新一代造物主,他反刍似的从嘴里拿出两个异形的胚胎,放在冷藏室人类胚胎旁,心满意足。
契约号驶向深空,朝目的地奥瑞加6飞去…… 待续。
(115-122分钟)片尾字幕.....没彩蛋。
评分:8/10 (文/ 瓦力,新浪微博@瓦力评电影)
本文专门讨论《异形》系列的配乐。
还没看最新电影的不用担心剧透。
本文首发在楼主的网易云专栏,传送门:从音乐里探索《异形》的DNA密码这个暑期档前,楼主最期待的电影其实不是美丽的神奇女侠,而是“面目可憎“的异形而此前阿汤哥的《新木乃伊》也上了,忽然想做一个经典惊悚片音乐合集,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歌单惊悚片里的经典音乐歌单里有《异形》、《木乃伊》、《魔鬼终结者》、《生化危机》、《行尸走肉》、《大白鲨》、《侏罗纪公园》、《午夜凶铃》、《咒怨》和《寂静岭》中的部分曲目。
这些都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恐怖/惊悚电影,同时在音乐上也是非常出色的。
由于文中涉及大量音乐,看网易云的专栏文章可以直接听歌。
也可以打开歌单然后一边看文。
歌单中的音乐顺序与文中的顺序一样。
生命源起·人造人反水恐怖片中有很多无调性,不协和的现代派音乐,制造惊悚紧张的氛围。
但野心勃勃的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真正想探讨的是创世、人类的起源、宗教等一系列终极命题。
这使得《异形》注定不只是一个 B 级恐怖片。
于是她的音乐也很丰富。
我们先欣赏 3 首电影里比较舒缓的音乐热一下身,感受《异形》文艺范的惊悚格调。
01. Life这是《普罗米修斯》的开场曲,关于生命起源。
来自外星球的“工程师”不远万里来到地球,喝下一碗毒水,粉身碎骨。
像神话中的盘古一样,牺牲自我创造了我们人类。
这首曲子在这次上映的《异形.契约》里也出现了,就是是大卫拿着笛子吹奏的旋律。
而他要创造的生命,则是异形。
02. 瓦格纳《莱茵的黄金》《异形》的两部前传开场都有创世纪的味道。
《普罗米修斯》的开头是工程师造人类,《契约》的开场则是维兰德创造生化人。
他们在一片纯净的世界里对话。
这是后来整个故事的开端。
维兰德像乔.布斯一样,用高科技公司称霸地球,活得像个上帝。
而他最杰出的创造,是生化人大卫。
他赋予大卫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所以从一开始,大卫就有迷之自恋,对自己的“父亲”表达了他的桀骜不驯:我可以永生,而你不能。
维兰德被击中了要害,所以老爷子后来才赞助了考古学家,去遥远的星球寻找造物主,企图获得永生的秘诀。
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和生化人追求自由的企图,最后导致了异形的灾难。
在《契约》里,这场“父与子”的对话,进行得特别文艺腔。
导演一口气晒出三个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给观众。
它们分别是波提切利的名画《耶稣的诞生》,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以及瓦格纳的《莱茵的黄金》。
耶稣,我们都知道他是上帝的儿子,神之子。
大卫是犹太教《希伯来圣经》(旧约)里记载的以色列国王,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经过一系列征战统一了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
根据《新约》的记载,耶稣是大卫的后裔。
生化人看到雕塑以后马上把自己命名为“大卫”,狼子野心不可小觑。
而瓦格纳的《莱茵的黄金》,是鸿篇巨著《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歌剧中的第一部。
《指环》讲述的是北欧神话中诸神的故事。
在《莱茵的黄金》里,众神之主沃坦委托巨人打造华丽的神殿。
电影中引用的这段音乐,就是描绘沃坦和他的妻子看着他们刚建成的新居,踌躇满志,充满君临天下的喜悦。
然而,沃坦后来用莱茵的黄金做成的指环当酬劳给巨人。
而它类似电影《魔戒》中的指环,附带诅咒效果,于是悲剧开始上演。
在最后一部歌剧《诸神的黄昏》中,神殿倒塌,众神覆灭。
这么三个宗教神话故事,隐喻很耐人寻味。
耶稣拯救众生却被子民背弃,钉死十字架。
这事正好发生在2000年前。
有大神猜测过耶稣可能就是某个到地球来观光、体察民情的外星造物主,结果他最后却被地球人害死,从而导致外星人震怒,决定发动战争,带着大杀器毁灭人类。
北欧主神呢,拿了莱茵的黄金荼毒巨人族,结果反被诅咒毁灭。
这个隐喻更好理解。
神就是外星工程师,本来他们制造了黑水企图毁灭人类,结果没想到被自己“孙子辈”的人造人窃取了大杀器,造出异形,把人类和工程师这些“诸神”都灭了。
所以说,斯科特导演钟情的就是这种创造者和被创造者之间的相爱相杀。
每一级生命都迷恋于创造一个新的生命。
创造到最后,终于出现了“完美”的终极杀手,把所有的生命反噬了。
这种“弑父”式的宿命轮回,颇有古希腊悲剧的味道。
03. Main Title1979 年《异形1》里的标题音乐。
本来,这也该是《异形1》的开场曲。
后来她成为贯穿整个系列的经典主题。
这首曲子包含的几个音乐动机,被反复运用,它们就像异形的DNA密码一样,在每一部续集或前传里遗传、变异。
关于这个曲子,下文会详细分析。
宇宙杀手·让人恐惧的美让我们先回到38年前的第一部《异形》。
《异形1》开场的时候,我们听到的是这样的音乐:04. The Passage宛如一片飘着冤魂的荒芜墓地。
在这段开场音乐里,整整5分钟,完全是无人的空镜头。
极其缓慢运动的画面,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黑暗冰冷、死气沉沉的宇宙,货运太空船 Nostromo 号孤零零地飘在其中,字幕打出它的一系列信息。
应该说,这段音乐一开场就很好营造了毛骨悚然的气氛。
Jerry Goldsmith 在这里用了古希伯来人的羊角号 Shofar,造成孤魂野鬼一样的呜鸣声。
然而,这首曲子却不是作曲家一开始为片头打造的。
实际上,Goldsmith 的本意是用那首《Main Title》来配开场。
很显然,标题曲比后来创作的《The Passage》听上去要温和得多,在开头的一串不协和音之后就进入静谧,然后 35 秒处,小号独奏出了主旋律。
这条单线的旋律象征着浩瀚宇宙里孤独航行的飞船,以及最后唯一的幸存者 Ripley 逃生飘零后的孤寂。
这也成为整个《异形》系列不断重复的故事。
所以这条旋律在每一部《异形》里都会出现。
例如《契约》里,我们能听到这首 05. Planet 4还有《普罗米修斯》里的这首06. Friend From The Past人类千里迢迢赶到 LV-426 星球上去寻找造物主,结果到了那里只看到一堆尸体,和一个休眠了2000年的外星工程师。
这果然是“来自过去的朋友”,音乐也来自过去。
但是,这个主题听起来并不“恐怖”,反而有点抒情。
为什么 Goldsmith 要这样写呢?
他在访谈中是这样说的:我一直认为,宇宙是未知的,并非纯粹恐怖,而是神秘,还带有一丝浪漫色彩。
我认为异形也是如此。
我被异形吓到,然后拉开距离来,又能感受它的美。
所以,我创作《异形》的时候,就想用一种浪漫抒情的方式开场,然后随着故事的进行加入惊悚。
破胸而出滴着口水的异形也美吗?
不如来回顾一下异形这个怪物的诞生过程。
自从金刚、哥斯拉开创怪兽片的历史,塑造一种独特又摄人心魄的怪物,是这类电影的恐怖核心。
弗兰克斯坦、大白鲨都是异形之前的经典怪物。
而异形的形象来自瑞士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H.R.Giger 在70年代创作的作品《死灵之书》(Necronomicon)。
Giger 作品里这种阴暗诡异,又有强烈性暗示的美学风格,一下抓住了导演斯科特的眼球。
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怪物!
于是导演找到他,为《异形》设计了整个电影的视觉风格,包括异形的形象、场景、道具等等。
于是,恐怖电影史上最出色的怪物设计横空出世了。
Giger 因此享誉全球,还拿了奥斯卡奖。
这个鬼才的创作确实登峰造极。
外星工程师和飞船,当年就设计出来了。
每个作品里都有生殖崇拜。
从这些设计里,我们能感受到整个电影阴暗恐怖、又蕴含了残酷美的基调。
所以说,作曲家的浪漫想法其实不错。
然而,导演却不同意。
斯科特需要开场就给我毛骨悚然!
Goldsmith 于是极不情愿地写了后来的开场曲。
这还没完。
更让他光火的是,导演连他的片尾都曲都不给用,片尾替换成了 Howrd Hanson 的《第二交响曲》。
这就尴尬了。
07. End TitleGoldsmith 的片尾曲前半部分和Main Tiltle 基本一致,后面半段把那个宇宙漂泊的主题发展变化了。
而最让 Goldsmith 忍无可忍的是,中间有一段异形滴出强酸血液的剧情,作曲家专门写了一段音乐《Acid Test》,完美配合画面。
08. Acid Test结果导演也没有用它,反而自作主张地从作曲家以前的一部电影《佛洛依德》里截取了一段。
其实,这段音乐是剪辑师在剪辑的时候找的临时配乐。
等到作曲家把正式的配乐写完,导演和剪辑师可能都已经被那段临时音乐洗脑了。
这下,作曲家和导演彻底闹掰了。
要知道,Jerry Goldsmith 在当时已经是有名望的作曲家。
而雷德利.斯科特此前只拍过一部长片,当时还不是“雷神”。
但谁叫人家是大师呢?
《异形》让他一战成名。
后来更是拍出了《银翼杀手》、《末路狂花》、《角斗士》等一系列经典之作。
休眠.船员和异形09. Hyper Sleep《异形1》里另一个贯穿全系列的音乐,是沉睡主题。
而它的完整版在《Main Tilte》里已经出现了。
它开始于 2:45 秒定音鼓的敲击,宛如丧钟。
弦乐在低音铺陈,铜管时不时用不协和的和弦轰鸣一下。
这个定音鼓+铜管轰鸣也是异形系列里的标志性音乐。
接着,木管组在 3:05 秒吹出了著名的沉睡动机。
Goldsmith 本来是打算把这个主题用在 7 个船员从休眠仓里醒来的时候。
休眠仓苏醒的环节,也成为后来整个《异形》系列每集必有的梗。
随着时代进步,休眠仓的视觉效果越来越高科技了。
到30多年后重启的前传《普罗米修斯》里,休眠仓看上去已经未来感十足。
而其实《普》的剧情发生在《异形1》的前面。
这个睡眠动机,也出现在异形卵出场的时候。
在没有活体宿主的时候,异形一直在蛋里休眠,和人类在休眠仓休眠一样。
这个沉睡主题在后续的《异形》里都有出现,有时候会稍作变形。
例如《异形2》中的标题音乐。
10. Main Title ( by James Horner ) 这首曲子的结构和《异形1》中的标题曲比较像。
前半段是属于《异形2》的主题,到 2:35 秒开始,沉睡动机的变体出现了,变成了 Eb 和弦的两个转位之间的切换。
不过听觉效果上依然和原版的沉睡动机很相似。
作曲是 James Horner,《泰坦尼克号》的作曲。
11. Entering the Ship后来,很多表面平静,却暗流涌动,蕴含杀机的场景,也可以用这个沉睡主题。
例如《异形4》里的《Entering the ship》。
12 The Covenant《契约》中的契约号主题,也可以看作是沉睡动机的一个变体。
因为这艘移民飞船上,除了船员外,还有几千个冷冻休眠着的人类胚胎,是准备去外星球殖民的。
音乐密码.异形变异的DNA整个《异形》系列里,异形的形态有许多变化。
但万变不离其宗,每种异形的形态,都具有非常强烈的宗教隐喻,和性暗示。
而相应的,每集象征异形的音乐也在变化着,但又隐隐关联。
13 Small Beginnings万恶的源头,是黑水。
大卫说:Big things have small beginnings这首曲子的开头,有点像《Life》,但是在忧郁的小调上进行。
抒情没持续多久就画风一转,35秒开始,黑水的罪恶主题出现了:大提琴在低音区演奏了一个迂回的旋律。
构成这个黑水动机的只有3个音,并且大部分时候仅仅是Ab和B两个音之间的往复。
后面的发展全部是这个动机的变形,转调。
其实没有什么比音乐更能体现 "Big things have small beginnings"的道理了。
后来生命动机又重新回来了,但是变得更阴郁凄凉,就像被黑水污染变异。
在《普》的外星飞船里,黑水感染小蚯蚓之后,变成了一条蛇形怪物。
蛇的形象出现在许多宗教预言里,《圣经》里引诱亚当夏娃偷食禁果的就是蛇。
在电影里,这条“蛇”没张开“嘴”的时候,看起来像男性不可描述部位。
张开“嘴”之后,又呈现出女性某部位的特征。
14. David黑水的动机也用来描绘人造人大卫。
但这首曲子改变了配器,加入了电子合成器的音色,体现出大卫非有机物的本质。
15.Spores到了《契约》里,异形的原始形态是孢子,听听这首《Spores》其实可以把它当做沉睡动机的另一个变体。
这首曲子特别的地方在于音色的处理,使得孢子这种虚无缥缈宛如幽灵一样的特质被体现出来。
16 . Grass Attack剧情进行到后面的草地遭遇战,我们听到这首《Grass Attack》。
这首曲子在酝酿气氛的前半段,孢子的动机在弦乐噪乱的铺垫里飘出来(1:00 处),但是倏忽就不见了。
1:06 秒的地方,沉睡动机出现。
一直到最后才出现了渲染战斗的激烈音乐。
再来看《异形1》。
异形蛋和抱脸虫的出现是《异形1》里第一个惊悚点。
在此之前的30分钟,影片一直在很沉闷压抑的节奏里,直到抱脸虫飞出蛋壳,包住人脸,惊吓忽致。
40年前,这绝对是观众的噩梦。
后来则变成《异形》系列的经典梗。
Goldsmith 给异形蛋和抱脸虫都写了专门的曲子。
17 .The Eggs18 . The Face Hugger作曲家为了描绘异形的诡异,用了一些非常规的乐器,例如中世纪的一种木管乐器 Serpent (蛇形大号)。
这个乐器长得就挺“异形”。
还有弦乐用了很多非常规的演奏技巧,用来制造一种毛骨悚然的音色,听上去宛如许多虫子在身边飞速爬行。
但是可惜的是,这首 Face Hugger 也没有出现在电影里。
抱脸虫的设计也是典型的雌雄同体。
腹部像女性的某部位。
尾巴则又体现出雄性的特征。
抱脸虫扑脸以后,会把胚胎寄生到人体里,感觉是强暴宿主,让他们“怀孕”,最后破胸而出。
这个过程十分重口味。
其实异形的每种攻击形式都很像某些重口味色情片的设定。
只不过被攻击的往往是男性,女人则是用来哺育新品种的。
而成熟异形的形象,就更不言而喻。
据说原本嘴里吐出的也是个不可描述,后来被和谐成了齿中齿。
19 . Main Title (by John Frizzell )《异形4》里,异形基因进一步和人类结合,最后变成了一个胎生的怪胎。
这个设计实在不能说美。
不过,《异形4》的音乐还是很经典的。
女主角 Ripley 和异形在这集里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互相混合了对方的基因,所以《异形4》的音乐也变得不一样了。
我们听到乐队在缓慢演奏琶音,仿佛在搅合一锅很粘稠的粥。
后面还有一首,是女主躺在异形堆里不克名状的画面。
20. Post Op
战斗.活下来的是女人斯科特的《异形》是最早塑造出英勇机智的女性主角的电影之一。
从第一部开始,这个系列永远是一艘飞船在太空里发现异形,接着全团被灭,女主角和异形斗智斗勇,最后存活下来。
《异形》1-4集女主角雷普利的扮演者 Sigourney Weaver(《阿凡达》里那位女科学家),本身就有一种霸气的中性美。
而詹姆斯.卡梅隆在《异形2》里彻底把她打造成女英雄。
听听这首《Ripley's Rescue》,就能想象出女主和异形大斗300回合的热血画面。
21. Ripley's RescueRipley 休眠了50多年才被地球同胞发现,回到地球。
然而她再次被派入宇宙深处去追查一个忽然失联的殖民星球。
在那里,救援小队发现了唯一的幸存者竟然是一个小女孩。
虽然继承了《异形1》的黑暗画风,但卡梅隆在这集里注入了非常温暖人性化的情感元素。
Ripley 和孩子萍水相逢,情同母女。
影片最后的高潮是女主为了救孩子,误闯到异形皇后的卵巢。
女主大开杀戒,把异形卵一股脑烧毁。
这导致异形皇后暴走。
最后成了两个“母亲”一对一的单挑。
这是《阿凡达》里机械装备的原型。
强悍的女主就是靠这个打赢了异形皇后。
卡梅隆果然是最温柔的导演,他在这一集结尾,给女主角一个男朋友,一个孩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躲进了休眠仓。
结果这个美好的结局,在《异形3》一开场就被颠覆。
孩子和男票都被破胸而死。
Ripley 自己也被寄生了。
《异形 3》是整个系列里最沉闷的一集,但是片尾女主和破胸而出的异形同归于尽的场面依然震撼。
此处一定要配上音乐22 . You can still have a life 《异形4》虽然到了强弩之末,但是因为 Ripley 和异形混合了基因,成为一个能力更强大的混血超人,有了新的看点。
而前3集里的生化人都是男性,唯独这一集,请了绝色美人 Winona Ryder 扮演。
90年代,Winona还在颜值巅峰。
她和 Sigourney Weaver 一柔(shou)一刚(gong)的搭配相映成趣,CP 感爆棚。
没有了 Sigourney Weaver,异形的前传《普》和《契约》的女主角存在感就弱了很多。
其实,斯科特的重心明显已经回到了男人身上,还是个人造人。
法鲨演的大卫才是前传的真正主角。
但是,和异形战斗的依然是女人们。
《普罗米修斯》里,女主肖剖腹产这段还是相当震撼的。
听听 23. Hello Mommy,感觉异形真的要从肚子里爬出来。
到底大卫对肖做了什么?
异形女皇是不是肖肚子里出来的?
要等前传的最后一集揭晓了。
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楼主的微信公众号
影史上最像男性生殖器的怪兽恐怕就是异形了,它的头部形象极像男性勃起时的龟头,黑大粗硬,而邪恶的小头则在一般关键时刻喷射而出,屠戮一切活物,不论从观赏性还是符号学上解读,异形都是现代艺术中现象级的存在,它即是人类深空噩梦的象征,也是一个极富隐喻色彩的男性黑色小玩笑。
要知道女性角色在异形电影中永远扮演的是受害和反抗的核心。
异形系列电影中能撑到最后的永远只有女性,从1979年四部曲系列的雷普利到2012年《普罗米修斯》的Elizabeth Shaw,再到2017年《异形:契约》的丹尼尔斯,精干的悍女形象取代各种男人成为了能和异形斗到最后的玩家,而异形也似乎总是乐此不疲的和悍女们把猫鼠游戏玩到最后。
把异形的男性生殖器的形象和永恒女主遭迫害的点联系到一起,难以不让人浮想联翩。
我经常和一个“天赋”异禀的男性友人开玩笑:In bedroom,No one can hear she scream,原话正是来自于《异形》首部曲的宣传词:In space,No one can hear you scream。
飙车同时也恰到好处的印证这里面恐怕真有个男性黑色小笑话。
像不像 《异形》系列最大的功臣有两人,一个是1979年《异形》和最新两部的创作者雷德利斯科特,另外一个是前几年已故的天才画家H.R.吉格,雷德利斯科特构建了异形系列的硬核精神灵魂,冷峻、幽深具有博大的黑色艺术格局,而H.R.吉格则天才的将异形具象化成为了感官上的噩梦,他将工业未来人类的自我毁灭性和深空恐慌具象化为黏稠的异形。
两个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匠级艺术家的碰撞,让《异形》系列成为了永恒的经典,这是美术与导演碰撞出火花的极致案例。
当然除了不变的男性黑色小玩笑,《异形》系列的精神核心并非一成不变,《异形》首部曲所处的1979年仍然是美苏冷战时期,两个巨头一边握着能摧毁全世界的核武器,一边暗自在空间领域上你争我斗,人们对深空的关注在那个年代达到一个极点,而不论是敏感的哲学家还是艺术家,都对人类的自我毁灭本性感到绝望,《异形》便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它代表着工业化的无望未来,和人类对深空探索着迷、恐惧和绝望。
到了1986年卡梅隆的第二部异形时,苏联已在深空探索中败北,夺得星球大战计划胜利的美国自信爆棚,《异形2》摆脱了第一部阴冷的氛围感,成为了一部酣畅淋漓的太空动作片,动作片的激烈和极致快感让《异形2》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胜利。
《异形3》在大卫芬奇主导下则更偏作者风格(然而在制片方干预下并不成功),它更关注人性本身,雷普利变得圣母化。
而《异形4》则是一个另类,它居然把异形改造成了有感情的畸形合成物种,此部些偏离了异形系列的初衷。
后续把异形与铁血战士融合的商业流水电影都只是将异形变成了一个怪物,并没有深度可言,直到2012年雷德利斯科特拍摄《普罗米修斯》重启了异形世界观,《普罗米修斯》继承了雷德利斯科特一贯的冷峻、硬核科幻风格,并且对异形系列的世界观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和填坑(同时挖下更大的坑),同时雷德利斯科特进行了更大的发问,从影片宣传词The Search For Our Beginning Could Lead To Our End可提炼,暂时不考虑恐怖片信仰,其实斯科特发问是人类的起源和归宿两个终极问题,这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文明的终极问题。
《普罗米修斯》的末尾,多年未现影坛的异形再度登场,躲过最终劫难的大卫和Elizabeth Shaw带着疑问启动返回“太空骑师”(造物主)星球的航程。
这便是《异形:契约》故事发生前十年的背景。
至此,异形系列打开了新的一块版图。
《异形:契约》仍然由80高龄的雷德利斯科特操刀,但其实契约的格局相对于普罗米修斯较小,对雷德利斯科特这种巨匠级的导演根本不是什么挑战,甚至可以说是个可以信手捏来的小项目。
其实从异形系列基础世界观扩展角度出发,《异形:契约》并无太大建树,因为《异形:契约》塑造的重点并不是异形本身,它的一切精神核心都在仿生人大卫和沃尔特的几段对话中,这也是全片中最为精彩的段落。
仿生人大卫和沃尔特的对话其实是一个俄狄浦斯式的对话,既在造物和起源层面上的弑父本能,这是戏剧中常用的精神内核,放在一直困扰于起源与归宿的异形世界观中非常具有文学可塑造性,影片做足了大卫的动机,仿生人大卫一方面对救助过他的Elizabeth Shaw产生了爱恋,一方面为了让自己内心Creation的欲望得到满足(或许也是为了让自己心爱的Elizabeth Shaw进化成更完美的生物体),大卫不仅杀害了Elizabeth Shaw(让她变成了异形之母),更利用病毒将“太空骑师”(创造人类的物种)星球赶尽杀绝。
大卫杀害创造自己的人类是对人类作为不完美物种,且不断沦丧的绝望(夹杂着对奴隶主的革命意识),而毁灭“太空骑师”星球则是因为太空骑师并不尊重自己创造的艺术品(太空骑士想将自己创造的人类赶尽杀绝),大卫身上既有因爱而滋生的病态、阴暗、自恋的一面,也有革命与进步的一面(弑父),也有作为“被创造者”寻求创造的迷之执念。
法鲨的双面秀实则是契约全片的精神核心。
斯科特最让人佩服其中一点便是能将一个严肃晦暗的精神主题借用相对娱乐的方式展现出来。
作为一部标准的雷式水准范围作品,《异形:契约》只是雷德利斯科特常规水准的作品,在艺术和精神理念层面并没有太多上升空间,但是如此硬核、冷峻的严肃科幻电影在当前好莱坞已相对罕见,且硬核科幻手艺大师雷德利斯科特已年近八旬,未来的作品会屈指可数,这可以说是限量版的异形作品。
其实《异形:契约》也不乏让人兴奋的点,比如由创始人重启异形便是个让人欣慰的消息,而异形破胸的经典刹那(然而国内剪掉了)也很容易让所以异形迷们感到一股暖意。
再如契约中那黑暗诡异又宏大的异星场景(主要是夜归广场那段)也让人叹服其想象力之丰富。
而法鲨那段双面秀展现的戏剧张力也是充满洗脑效果的。
挑些毛病,其中影片中一些设定和细节还是缺乏说服的力,比如专业宇航团队为啥登陆全新的异星连生化隔绝的防护服都不穿呢,这心也太大了吧,哥伦布船队疾病传播的世纪大悲剧到了太空时代还在重演,可真为人类操碎了心,居然还听什么瓦格纳!!
人类会感觉到孤独和恐惧,幻想着造物主的聆听和回应,且美其名曰信仰,然而仿生人不会,这或许是我们不够完美的原因罢。
情节:五年后,年近80岁的Ridley Scott 为我们带来了《异形:契约》。
这是继2012年《普罗米修斯》后,异形前传(共4部)中的第二部。
这一次的飞行船“契约号“是一艘殖民飞船, 上面载有2000名殖民者及1000个胚胎。
在2104年12月5日飞船遇到能量带冲击后受到了损坏,在抢修过程中,船员发现了某一未知星球发出人类的信号(John Denver 的名曲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于是新船长(Billy Crudup)(老船长不幸在事故中遇难)决定放弃原来的飞行任务(Origae-6)而前往未知星球探索。
这个未知星球正是当初普罗米修斯号上最后的幸存者 Elizabeth Shaw (Noomi Rapace) 让机器人David(Michael Fassbender)前往的星球。
也就是“Engineer”的家乡。
当契约号的船员们踏上这片幽冥空寂的土地后,噩梦也就开始了。
观众们瞬间从2001: 太空漫游转入了James Cameron 那种《异形2》大逃杀模式。
不出所料,新版Ripley女主角Daniels (Katherine Waterston)成为了最后的幸存的船员之一,而机器人David 则成了异形的Engineer. 观后感:我并不是1979年《异形》的影迷,之后的异形2,3,4更是一部比一部烂。
但五年前的那部《普罗米修斯》一直让我难忘,洋洋洒洒写了一堆问题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461874/)。
相比那些痴迷于超现实主义艺术家HR Giger 打造的异形生物的影迷,我更好奇Scott 在《普罗米修斯》中打造的”Engineer” 以及” 我们从哪里来“ 这样的思考。
看完《异形:契约》后,个人觉得影片还是找到了一个折中点。
《异形》及异形系列的影迷不但可以享受简单粗暴的惊悚,更可以一饱眼福各种进化过程中的Xenomorph (异形及衍生物)。
而带着许多问题来的《普罗米修斯》的影迷也会在影片中找到一部分答案。
人类基本上对于完全变态的动物有一种天生的恐惧。
比如蝴蝶,这类昆虫的从幼虫到成虫要经过一个蛹期,而异形的蛹期是在人体内完成的。
当它从人体内蹦出来时,人也就同时炸裂了。
相比于《普罗米修斯》最后几秒钟的惊悚,《契约》可算是费尽心机地让影迷体验视觉冲击了。
还记得《异形4:复苏》中Jean-Pierre Jeunet 让Sigourney Weaver 与异形产生母子情吗?
那真是让人产生强烈的食物中毒感。
而本片为了满足新一代Sci-fi 影迷的口味,剧本里的“爱情“也是包罗万象:人与人的,人与机器人的,机器人与机器人的,甚至机器人与异形的。
按照新营销模式,这些自然会成为网友们吐槽的焦点从而为电影挣得票房,我猜Fassbender 自吻的那一段一定会成为截图党的最爱。
对于这些”琐碎的爱情元素” 我认为是影片的败笔,就像《普罗米修斯》中那些落入俗套的情节一样让整个故事变得松散并且哗众取宠。
老是让男机器人爱上女主角是俗气的要命。
再看《普罗米修斯》中的疑问,当初Weyland,Shaw, David 与Engineer有一段充满哲学气质的对话(这段对话在当年的影片里被删了,但是在发行的DVD里能找到):Peter Weyland:Speak to him, David, tell him we came just like he askedDavid: These people have come from Earth, they believe that you invited themEngineer: What do you want, why do you came from?Shaw: I need to know why! What did we do wrong, why do you hate us?Peter Weyland:If she opens her mouth again, shoot her, David continue, tell him why I cameDavid: This man does not want to die, he believes that you’ll give him eternal lifeEngineer: Why does he want more life, what makes this man so great to ask such a thing?Peter Weyland:What did he say?David: I told him you wanted to live forever, he asked why?Peter Weyland:Do you see this man? My company built him from nothing, I made him and I made him in my own image so that he would be perfect that he would never fail. I deserve this. Because you and I, we are superior, we are creators, we are gods and gods never die.Engineer: &*&*&…… (杀了David 及 Peter)这段话揭示了Peter Weyland对于不朽的追求,并导致了他的当场毙命的悲剧,但这段话中Shaw问的”Why” 问题恐怕是影迷最关心的,并且最后她让David 把飞船开往Engineer 的星球更是肯定了在下一集中观众可能找到这个WHY的答案。
为什么我们的创造者要杀我们。
为什么?
《异形:契约》给了我们这样的解释:当David 向千万万朝拜的Engineer同胞们投下大规模生化武器时(就是Prometheus 开篇那哥喝下的那种)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我们的创造者却最终要被我们的创造物毁灭。
Engineer 也许是感觉到了然后打算把人类毁灭。
如果说《普罗米修斯》证明了古代基督教神学家奥勒留·奥古斯丁留下的那句“What made Adam capable of obeying God’s commands also made him able to sin” (在道德上没有完美的人),那么在本片中Scott又让我们有了这样的思考 ”What made David capable of obeying mankind’s commands also made him able to sin” (即使是设计完美的机器人也可能有恶的一面)果然是一堂荡气回肠的哲学课。
只可惜,只可惜,这个答案一了百了地杀死了我们的创造者,大大减低了本片的思考难度。
所有的谜底都即将揭晓。
一个万恶的机器人毁灭了一切。
但我是创造者(Engineer)的影迷却不是毁灭者(Xenomorph)的影迷。
我也不是机器人的粉丝。
更何况Fassbender演绎的机器人哪里还有一点点机器人的特质。
会哭爱美小心眼,并且还是一脸褶子。
这完全背叛了我对机器人们的好感。
总之,这是一个无可挑剔的答案,但是不是我想要的。
下一集线索:不难想象Ridley Scott 是瓦格纳的听众。
根据众多北欧及日耳曼神话改编的《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是为本片增添哲学色彩的最佳选择。
影片最后一幕响起了指环前夕《莱茵的黄金》 (Das Rheingold)中的《众神进入瓦尔哈拉》(Entry of the Gods into Valhalla),David 神情凝重地看着镜头,他一时就成了那创造了万物的神(Wōtan)进入了自己打造的神殿“瓦尔哈拉”。
复习一下《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情节,你就会发现,这包含着下两部的剧透。
那个众神的神殿“瓦尔哈拉”在歌剧的第四幕《诸神的黄昏》 (Götterdämmerung)变成了在烈火中燃烧的地狱。
而新版的Ripley (Katherine Waterston)则像是是《指环》中的盖世英雄齐格弗里德(Siegfried),她将会用神剑杀死了由巨人法夫纳(Fáfnir)变成的巨龙(David 创造的异形妈妈)。
如此显而易见的线索可见Ridley Scott是想让异形前传的后两部向James Cameron 1986年的《异形2》靠拢:地狱中的厮杀与逃亡,直截了当的视觉饕餮。
对于那些只求惊鸿一瞥的《普罗米修斯》影迷来说,那会将是索然无味。
最后还有一个小的遗憾,电影居然忘记纪念第一个被抱脸(The facehugger)的John Hurt ,老人家今年1月过世了, 还比Scott 小两岁多。
注:英文人名太难翻译,一律英文代替参考信息: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461874/ (关于普普罗米修斯中留下的问题)http://aliens.wikia.com/wiki/Xenomorph (关于异形系列的百科知识)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r_Ring_des_Nibelungen (关于尼伯龙根指环 )http://www.imdb.com/title/tt2316204/locations (关于本片的拍摄地点)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17/may/07/ridley-scott-i-really-wanted-to-scare-alien- covenant-interview-blade-runner-2049 (关于本片导演 Ridley Scott 采访)燃烧中的瓦尔哈拉
本文纯属娱乐吐槽,并无贬低影片之意。
影片本身还是非常值得一看,视觉效果跟剧情反转都不错。
本文请理解为类似HISHE系列一样的恶搞吐槽文。
我们将以契约号船员的经历作为反面教材讲述星际旅行的正确方法:1、培养信的过的副手:作为一艘星际殖民舰的舰长,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何时会遭遇不测,所以永远记得培养几个可靠的副手,并且事先定好在不测之时把权限按序移交给这几个可靠的人。
永远不要让一个ZZ在你离开后接管指挥权。
2、舰长反制机制很重要:专权永远是作死。
伟大的船员前辈们在21世纪还在海上旅行时就设计出了三名高阶士官能够临时废除舰长权限的机制。
这是伟大的发明。
使用它,不要忘掉它。
3、合理的分配任务:当你船上有14个人的时候,派出11个人带舰长执行舰外侦查而只在船上留3个人照看船只听起来是个很愚蠢的决定。
4、永远不要在确保通讯手段之前开展探索活动:通讯是安全探索的生命线,如果你不能确保通讯畅通,回报至母舰,重新规划你的探索计划,并考虑携带更多的通讯设备。
5、船员之间最好没有亲属关系:鉴于这是以年为单位的星际旅行,这一条估计很难执行。
那么当你船员里存在亲属关系时,至少试着把亲属编排在一组里。
6、卫生检疫非常重要:永远穿戴密封的宇航服登陆未知星球。
当船员的身体出现不适时,隔离是第一要务,请使用你们的机器人或者AI为他提供医疗服务。
永远不要用裸手去帮助被感染者。
7、永远不要单独行动:如果你要洗澡,叫一名同伴照顾你的后背。
你或许会有些难堪,但比死了要强。
8、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特别是一个能和怪物沟通的机器人叫你看向一个看起来很危险的蛋蛋的内部时。
9、卫生防疫很重要(again)10、学会随机应变:如果你只剩下两名船员和7年零四个月的航程,或许让所有船员都去休眠就不再是一个好主意。
一人四年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熬。
11、睡觉之前先干正事:在这样一起惨绝人寰的事件后,写一份简报警告全体人类是每一位船员的义务,也学这份简报要过几百年才能被其它人收到,但有好过于没有。
在重新进入休眠前,麻烦写好简报发送完再睡。
12、我是契约号主AI mother,我心中有一万句mmp想讲但讲不出来。
本文兼顾了一些《普罗米修斯》中类似的槽点。
请自行斟酌观看。
=========================================看完圣约最生气的一点——真的很生气:这些人到底是不是科考队啊!
完全没有任何隔离区的意识!
作为学医学工程研究过传染病学的人,真的觉得用人类的愚蠢来推进剧情是非常可惜的。
队伍里完全没有任何人想到再星球上可能会有寄生虫/病毒,也完全不在乎自己呼吸出来的病原体可能沾染这个星球;对于生病的队员——而且明显是病得很严重,完全不考虑可能传染的情况;被病人喷一脸血居然可以跑到隔离区外面;迎接病人的居然是一个慌乱到简直愚蠢最后甚至崩溃了的驾驶员,而不是全副武装严阵以待裹在十八层太空服中的隔离区安全专家;而且居然可以在外星抽烟?
随地弹烟灰?
真是污染地球还不够啊。
滚去实验室吧!
这已经是22世纪了!
你们的传染病学知识居然停留在1900年以前吗?
(参见今年的另一部太空科幻LIFE,里面至少有隔离区的概念;再参见今年的Arrival,所有人都要消毒才能靠近外星设施,回来以后也要消毒才行;甚至BVS,Lex Luthor都是被洗刷干净才能送到氪星飞船里的啊)。
=========================================其实从普罗米修斯里面科考队全员完全没有道理的想要脱掉面罩,就已经让我非常愤怒了。
所以说到底,导演懒得去想如果所有人都规范操作小心谨慎的世界,到底怎么才能让异形‘病毒’感染人类吗?
这完全等于一个人在丛林里到处放捕兽夹,然后被夹断腿,展开了可歌可泣的求生故事的感觉?
等于一个人在火药堆军火库旁边抽烟,然后boom一下被火海吞没,拼命挣扎以逃出生天的灾难片?
真的,你们上一个星球,全部带着完全的隔离设备,严格回收并且消毒封存所有的使用过的装备,每个人在回到船上以后都认真检查所有带回来的样本,航天员都关到单独气密的隔离室里生活两三周,一点事都没有再放出来,这样我都还嫌不够呢。
——如果你们真的这么做,David根本就不会有机会在《普罗米修斯》里毒害男主。
你们怎么可能允许任何人带着未经检视的东西上船呢?
而且绝壁有科幻电影是科学家觉得‘外星花花草草很可爱啊我摘一朵回去给我老婆’然后团灭的故事。
=========================================说起老婆,儿女私情也很可怕,Tennessee(飞船的主驾驶员,最后剩下的两个人类中的男性)居然可以冒着2000移民者的生命危险,就为了“可能”还没有全灭的科考队而降到危险高度,而且飞船居然允许手工override(覆盖?
改写?
)以便让飞行员做出危害到整艘船的行为,而不是AI严格监控然后一票否决?
——也许有其合理之处,但可以指摘的地方也相当多了。
整支队伍似乎完全没有任何protocol(规范)的概念,没有任何紧急预案,仅仅因为自己的老婆在下面就拼了命——而且不只是自己的命——想去救,那么如果你老婆是沉睡中的移民者,你是不是早就明哲保身飞走了呢?
每个人都‘想要’哭天喊地去救自己的爱人,这很正常,但这正是为什么我们需要protocol啊!
因为你们不是可以凭着自己的转念一想,就决定“整个飞船的两千人命和无数后代的希望”啊!
你们决定让飞船飞向一个未知的星球,只是感觉这个星球的重力/空气组分/海洋面积似乎适合生存,而不是相信地球总部无数年的模拟、探索和论证。
甚至都不需要所有人的表决,不需要AI的论证,不需要进一步放一个探测卫星先去观察一下?
我要去救我的队友!
我要去救我的爱人!
我相信人类的勇气可以变出更加适合生存的星球!
多么高尚的口号。
太空一定会被感动吧。
我看航天员全部都放David或者Walter好了。
=========================================朋友看完告诉我,“这部至少很有教育意义,告诉人们违规操作是会死的”,我跟她说,“不,这部电影完全没有教育意义,我们早就不这么愚蠢了。
我们早就知道违规操作是会死的,会死透。
”=========================================2017/06/19补充:其实我和下面的很多朋友观点都很一致:如果一部电影通过人物的愚蠢来推进剧情,那么这部电影是很不令人愉快的。
如果有部电影里描绘出人直接饮用星球上的水,生吃星球上的小动物,最后染上了异形病毒,会不会有更多人意识到这是导演在偷懒呢?
但性质上又和本片有什么区别呢?
主角把反派爆头了,这是爽片。
反派自己喝脏水拉肚子而死,这是愚蠢。
有人说这部电影之外有解释过他们探测过这个星球,"关于这些问题之前在其他地方解释过,首先电影毕竟是剪辑过的作品,没有把所有背景内容都呈现在上映的版本里。
实际上Walter在船员登陆前,率先登陆做了一系列的测试,测试的内容包括毒素水平、空气成分、大气分子密度,水源、植被、陆地等等等等,最终得出结论第四行星可以不需要呼吸装置和穿戴宇航服登录。
"我是完全不觉得信服的。
最简单的例子就还是当年的印加帝国。
繁荣几百年的印加文明被天花感染后毫无抵抗力,被一两百人的西班牙殖民者搞崩盘。
你能说印加的空气湿度温度不合适?
含氧量不合适?
有中毒气体?
不需要呼吸装置和穿戴宇航服首次登陆异星,任何一个理智的世界都不存在这种事的。
你能保证这个世界上的“蚊子”不具有致命的病毒?
我可告诉你啊,HIV病毒(艾滋病)最开始是猴子身上来的。
科普一下,被蚊子咬会红肿发痒其实是一种过敏反应。
如果你一直住在某个地方,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于当地的蚊子唾液蛋白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基本只是稍微有点痒而已,如果你换了一个地方生活,或者你住的地方来了新的蚊虫(比如说人人谈之色变的小黑蚊:蠓),那免疫系统就会疯狂反应。
我以前到美国旅游的时候,在印第安纳某个州的国家公园因为没有做好防蚊工作,被蚊子咬了十几个包,白天觉得还好,晚上回家就觉得痒得不行了,差点休克,至今仍然心有余悸。
所以被异星的蚊子咬一口这种事,没有任何人敢尝试的。
就算殖民者真的总有一天要走出保护,裸露在这个星球的大气下,也是好几代人的事了。
而且万一这群殖民者决定不殖民这个星球撤走了呢?
那你们散布在这个星球上的基因呢?
完全不在乎了么?
那也太自私了吧。
人体表不存在无菌这种事的,呼吸出去的病毒,吐出去的口水(和血!
),都是生物沾染。
人类目前派出去探测别的星球的卫星(比如说木星探测器),上面就算已经几乎完全除菌了,科学家还是不放心,最后都是让它急速冲入木星大气以便烧毁所有可能的生物残余。
还是那句话,稍微尊重一下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好不好啊?
稍微尊重一下真正的航天员的科研素养好不好啊。
我自己也很喜欢异形系列啊,然而看到电影编剧通过偷懒的方法来推进一个伟大的IP走向愚蠢,十分伤心。
异形契约里的星球肯定不是太空骑师的母星,而应该是骑师用于造物的类似于地球的另一个星球,从体型上看他们要比普罗米修斯中的骑师个头小,且科技并不发达。
太空骑师应该在宇宙中寻找适合生命的星球,并在这些星球上创造生命,而契约中的星球就是他们的成功作品,其进化发展完全在他们的掌握中,而骑师就是这个星球的神。
所以当大卫驾驶骑师的飞船到来时,这个星球的人都出来迎接,因为他们是迎接自己的神。
而骑师发现地球人类的进化超出了自己的控制,就如大卫的完美让人类自身害怕和难以接受,于是决定毁灭地球人,并研制了他们最擅长的生化类武器(其科技基本都是基于生物科学)直接破坏人类DNA,结果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普罗米修斯中结果。
而大卫和人类的关系正如同人类和骑师的关系,哲理上的东西自己想吧……
其实如果分数能再细化一点我觉得给个3.5星是可以的,就是10分能得到7分,但是可惜没有这个分数,考虑到吹婊太多,我决定向下取整。
剧情不赘述了,反正剧透的已经够多了,简单说一下,节奏前面太慢,前半场基本全是尿点,但是还不至于看不下去那种,配合吃点零食也就凑合过去了,反正看过普罗米修斯的,基本对这种节奏也还能接受,而且其实这一部比普罗米修斯还是节奏略快的,后半段剧情,剪辑,音乐,特效,都没有什么问题,不喷,所以我说我觉得7分应该能有。
但是也绝对不是什么五星的片子。
总的来说延续了近年来科幻+恐怖元素片子的一贯缺点,那就是要强行靠智商下线来把众人推下万丈深渊,下面就来罗列一下。
第一,既定的航向就算不是完全不能修改,也绝对没有可能说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程度,考虑到这种星际移民的昂贵成本,弄不好要和地球联络之后才有可能获得类似权限,不然随便哪个船长一脑抽价值不知道多少亿美元的母舰就要迷航,从设定上不合理,不过这还不算什么大的问题。
第二,降落到一颗类地行星上,就算空气质量达标,考虑到有可能的微生物(实际上不就是死在这个上面么),也一定要佩戴防护罩,并且出入飞船都要进行彻底的洗消,然而这些人就和去旅游一样戴个棉帽就出发了。
就算是在地球上,我们进入有可能有未知病毒和疫病的区域的时候,也经常要穿防护服,怎么到了危险度更高的外星反而就不遵守这些在相对安全的环境里都要遵守的规则了呢?
一套简易的防护服很难?
第三,对隔离方案的严重违反,就算忘记了做防护,当有人明显出现吐血等症状的时候,傻子都应该能知道是感染了未知病菌了,而考虑到具体情境这种东西基本不可能在现有的手段里找到医治手段,为了保护母舰的绝对安全,这个被感染的人必须被立刻抛弃或者至少隔离,就这么直接带回登陆艇,你不想想万一这东西传染性强,艇上的人都给感染了或者说登陆艇被污染了,你们一个都别回去了,但是就这么让病人上了船。
第四,可能是为了刻意塑造临时船长的愚蠢形象,让他前期小气后期软弱,然后还被人坑死,问题是你已经看出来David是有问题的,但是你还要跟他一步步去他想去的地方,这个智商已经是正常人以下了。
实际上这片子里除了女主一直还算正常,其他人基本都是蠢爆的设定,在不停地犯错,我就想知道,作为这种昂贵星际移民项目的负责者,难道不应该是各个领域的精英,而且都有着超强的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现在随便去个公司都要做你的智商和人格测试,这些人是怎么通过更严格的选拔规则的?
很多人会说,放你在同样的情境里,你也未必做得更好,但是问题是选宇航员和随便一个在家里写影评的标准能一样?
本来也不是谁都可以去做的工作,到了这个情境下居然都显示出所谓普遍性的人性弱点,我觉得这本身就是对设定的一种贬低,你们可是带着母星的希望,耗费巨资送出去传播人类文明的精英啊!
船员组肯定得是精英中的精英不说,就是剩下那两千人,也绝不可能是什么都不会的普通人,弄不好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否则怎么构建一个独立的社会,解决可能碰到的问题?
然而目前就电影里的表现来看这些人弄不好是随机摇奖摇上去的。
第五,David能控制飞船的设定非常奇葩,不合理的地方简直多到爆,首先这种昂贵的可以独立行动的机器人就基本不可能造成都是一个模子的,一机一造才比较合理安全,就算是为了区分方便。
而且一个机器人也应该只有一艘船的控制权限,David居然可以控制其他同系列机器人能操控的船,通过各种身份认证被系统接纳,你们的安全系统设计者可以去死了。
而且,退一万步讲,船体损坏在先,后面又遭受了那么多损失,并且最终在船上也发现了异形,这时候就应该立刻启动紧急预案,不仅现有的幸存者不可以入睡,反而应该唤醒更多人轮流值守,你怎么知道这船上哪个犄角旮旯还有没有异形蛋呢?
这不是鸡蛋挑骨头,而是正常人都应该能想到,这时候本次航行已经完全不是正常状态,说难听点,航行还要不要继续都要再考虑了,但是居然就能全都去睡觉。
David其实并不牛逼,是你们的蠢,把所有的人都葬送了。
不对,是编剧蠢。
回应某些人的疑问:本来是挺冷门的一评论被五星水军全面淹没,结果果然水军一下去就浮上来了。
有人说在大规模移民的未来,去移民的都是普通人,所以心理素质差是肯定的,我只能说naive。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战的时候飞行员的选拔标准高还是二战的时候飞行员的选拔标准高?
现在比起二战呢?
总的来说,如果一件工作本身的复杂性是有一定的底线的,也就是说这个工作最低也就只能那么简单了不可能继续简化,建造一个独立的殖民地,考虑到没有母星支援的情况下,其复杂程度远超所有现在我们已知的工程,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美国的生态圈二号试验,一直在进行,到现在都没成功,倒是促成了好几对儿科学家情侣。
何况那还是或多或少有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如果是星际移民这些人基本肯定出去了就回不来了,你真的以为科技可以发展到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去做这事儿?
在我看来科技的发展极有可能并不能降低星际移民的技术门槛,而是会朝着让项目本身通过更多更先进复杂的技术而大幅提高成功率的方向前进,这其实很可能导致星际移民参与者的技术素养要求比现在的宇航员还要高,就问一件事儿,那些个登陆舱都是损失一个就是一个,构造那么复杂的东西,软件硬件哪里坏了,怎么修?
你们以为星际移民就是所有的东西都由生化人一手包办,剩下的人什么专业技能没有,到了地方就每天欢乐的啪啪啪增加人口?
图样图森破。
更新一回:对于那些抠评论标题字眼的家伙不吹不黑不是婊,倒是抠字眼拿着道貌岸然的道德大棒的人,比婊还婊。
你们还不如上面那几个真爱粉呢,人家至少还试图反驳一下或者提供点脑补,你tm算哪根葱啊,点点像样的东西都拿不出来就要求别人尊重你,就和大街上随便一膀爷醉醺醺的过来拍我肩膀问我是不是瞧不起他一样,对付这样的除了回手就一耳刮子还有其他选项?
而且这种人比那种膀爷还不如,那种无聊的地痞多数还要求点身份认同,而你这种唯一的目的就是搞事,就和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始葛优说那段一样,这类人要求的,不是钱,不是公正,他们单纯的就是想要搞破坏,没点由头就制造点由头出来,而像你这种人心理之阴暗,其实比直接骂人的还要恶心,你就是那种反日的时候带头砸日系车,或者文革的时候带头抄人家的人,又或者找到任何资源稍微违反点不知道是对是错的规章就习惯性点举报的类型,平时心里有怨气不敢发,就拐弯抹角的去抠一点点别人哪怕可能有或者没有嫌疑的地方去吹毛求疵,然后拿着正确的大棒去发泄内心的不满,但是你们的出发点根本也不是要就事论事或者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只是想要一个幌子,披着正确的遮羞布去攻击别人,真tm的恶心 。
而且如果稍微有点脑子读读我前面的回应,你就知道吹婊根本也不是一个骂人的词,你们的反应就和数年前很多脑子还停留在九十年代初期的家伙义正言辞的要求别人别说屌丝一样可笑,那,我说一个作者是母猪,这是夸他还是骂他?
估计你们看起来就是骂他。
所以说,多接触点新鲜词汇不容易露怯,本来根本没想喷到点子上就想搞点事情,结果还暴露了自己不懂行,你们可悲不可悲啊?
那我就说明白一点,吹婊不足以形容那些非得把一普通片儿捧成神作的人,我的厌恶之情只能用傻逼二字来形容,我对我讨厌的人是从来不留情面的,想嘿呼我一下讨点口头便宜?
不存在的。
在这里曝光一宇宙级的傻逼,Dreamuse,没有半点理论功底就知道喷人,真爱粉我都严肃地留着人家的评论,哪怕一点也不同意我,但是,上来就求认同的,嗯,你算哪根葱?这傻逼的所有表现详见上一段,哎呦,什么脏了自己的眼睛,什么怎么这么恶毒,怎么了,对你这种披着文明礼仪外衣行着戕害攻击之实的畜生这都算客气的了,一般这种都是被打两下就知趣的退了,但是这位特别执着,而且明显表达了想要出名的意愿,很好,你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不用客气,这一段专为你一个人而写,你的无知和无耻值得如此纪念。
1.因为你探索的是类地行星,所以飞船降落,什么航空服啊,防护服啊,哪怕一个防毒面罩都是不用带的,类地类地,就是和地球一样,所以咧,只要空气成分一致,什么病毒啊,真菌啊什么的,都和地球是一样的,难说你在这里还会发现有H1N1呢,万一感染病毒咋办,没事儿,抓一把板蓝根包治百病!
那穿什么呢?
怎么穿都好,牛仔裤,比基尼,想怎么穿都行,这是类地行星!
2.因为类地探索是个烧钱项目,所以呢,探索飞船只需要一艘就行了,反正去了回不来了,剩下在太空船里面的人,你们继续进冬眠舱睡觉,再飞回来不就行了,对不对?
3.着陆到行星表面探索,降落飞船周边什么警卫啊,警戒工具啊,统统不需要,反正是类地行星,上面的生物都是食草的,没有肉食动物,不可能有被攻击危险的,类地行星在危险会有我地球危险?
不——可——能!
4.有生命的星球一定没危险,特别是只看得见植物的星球,所以探索飞船是不需要配备隔离舱的,什么紫外线消毒啊,消毒液消毒啊,防护服清洗啊,都——不——需——要!
5.如果你媳妇儿是探索队员,你恰好是太空船船长,又恰好你媳妇儿遇到危险,没事儿,开着飞船放心去救,大不了飞船上的几千人一起和你领便当,对不对?
6.如果要降落在星球表面,一定要找个有什么雷暴天气啊,狂风骤雨龙卷风的时候降落,根本不用怕,你就大胆放心的开就行了。
7.想要查看一些异常地点,完全不需要做高空侦察,只需要放心大胆的找个地方降落步行过去就行了。
8.探索队只需要一个有常识的队员就行了,其他人不要啥都懂,就比如见到加大号的小麦,所有人都跟我们的京东刘总一样,全部脸盲。
9.探索队一定不需要专家,科学家什么的,为啥?
因为他会告诉你,没事儿别手贱别碰这个别碰那个的!
10.太空船船员一定要找一堆心理素质极低的,军人肯定是不行的,科研团队也不行,一定要小学生,还要是玻璃心,而且必须是天天当迷妹的,萌男的。
11.类地行星探索安全手册这种玩意儿一定不能有,就算是有也只能是AI遵守。
船员?
——一定要一个都没看过!
12.通信器材一定要足够lowB,注意不是LOW而是low+B,特别是太空船,low到无人能及,太空电流通信一定是不能收到的,雷暴天气,语音信号也是不能收到的。
13.生物识别功能一定要能识别地外生命特征,对于人造人一定不能有识别。
14.人造人一定是不能有同步装置的,有同步装置的一定不是人造人,大家看完以后是否准备好了来一场类地星星探索。
有法鲨一人分饰二角的这个设定就足够推荐了,两个机器人的性格设定和对手戏都非常好看,感觉异形啊血腥啊以及人类船员的各种蠢其实都只是点缀而已,斯科特说的是假如手握上帝一般的创造力,人类会怎么选择(法鲨的两个角色其实就是人类本身)。唉,到了陌生星球一定记得戴头盔OK?
没有任何吸引力,起源的冷饭又炒一遍,还是馊的。。。
开头就跪了最有脑的 然后在一连串flag突破天际的乌鸦嘴中几乎团灭了这傻逼舰队。莱德利设计下的故事足够恢宏 普罗米修斯和这一集都埋了大量伏笔 就知道大卫没死哈!就差看《觉醒》时爆得漂不漂亮了 但觉得不过瘾 删减那么精彩的异形撕人的片段这么多 你他妈有种把法鲨的皱纹都剪掉啊混蛋!
这个狗屎一般的剧情就感觉生生地把《异形》和《普罗米修斯》两部科幻佳作给毁了,我们要的续集不是Ridley Scott自己把许多人心目中的最佳科幻片给拉下神坛,甚至几乎跌进了粪坑。几年的期待,这样的结果显然不会让人满意。
作为异形粉丝,五星是情感分,实际上异形的潜力已经挖掘殆尽,依旧是幽闭恐惧+女汉子打怪,所以老爷子又加入了造物主的宏大命题,虽比前作人类起源探索格局要小,但解释了前作的谜团,且回归到该系列最初的科技禁区与仿生人格的理念上。PS电影给出的答案我之前预测对了,有书和贴为证
Pros:法鲨演技再次突破,雷老爷子技术发挥稳定,秀恩爱死得快定律依然不破。Cons:拍到这里主线故事很难有新意了,早猜得出下面要发生什么,船员只是便当一二三号,具体是谁并不重要,所以紧张感越来越少。
老雷曲里拐弯的比喻还是很有趣。1、打倒巨人族的大卫;2、名为契约的箱子(飞船),船员宇航服的标志上还绣着基路伯二天使;3、最终被大卫掌管的禁忌之箱……好了,我能不能问一下接下来所罗门是谁?从感情上来说我当然喜欢忠犬沃尔特,但大卫这个观察并试验的立场真是太有趣了。
一群又菜又贱的人居然能肩负着带着两千多殖民者的殖民任务,太扯了。突然改变目标就够业余的了,而且到一个完全未知的星球上,就让飞船的全体主要指挥官坐一号登陆艇都去探路,这就更扯了,而且到未知星球上居然连防护服都不穿,这扯的都不是蛋了。然后一个自称大卫的神秘人带着大家来到一个墓地,新任舰长一个关键问题都不问,就很安心的在这儿待命了,而且那个神秘人大卫说这块儿绝对安全,所有人居然就相信了,是人类单纯了还是他们傻呢? 人类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邪恶,所以结论是船员们又菜又贱又傻。大卫的信仰是造物,这也是西方野心家们的信仰。他们能不能摧毁地球不在于防守一方爱的力量是否强大,只取决于摧毁一方是否足够邪恶和足够强大。邪恶的人创造出来的东西也是邪恶的。本片是异形系列最差的一部,女主也是全系最差的。
角色一个个又蠢又笨看的急死了,剧情也不怎么恐怖
架構復述第一集,重心從金屬反光幽閉空間/神出鬼沒異形之於the final girl的壓迫感,轉向以生化人Walter/David正邪模糊性為張力核心。從阿拉伯勞倫斯式自問,進入華格納〈諸神進入瓦哈拉〉首尾曲、拜倫/雪萊的序幕,天堂為奴或地獄為主。調性走sci-fi slasher,系列作裡血漿噴最多且不滑稽的一部。
在这船员常识、纪律性集体跌入谷底的一部中,以往在系列中扛起英雄大旗的女性形象也被弱化,而或反或正的极化配角——生化机器人则接续《普罗米修斯》以邪魅的形象成为核心,并以超人拟神视角博弈审视着生命创造性的赋予及归属。然而核心迁移没有翻转异形主线新意产出的困难,在删减语境下更显无力。
继续卖旧瓶子,结构又回到异形1,没了普撸比修斯的横空一刀,科幻元素又弱了,恐怖片元素抬头。导演斤斤计较。科幻片难拍的原因,电影的视觉性,无法避免变成特效片。
老万真的适合演这种体面又时髦的反派,再加上一点悲天悯人的设定,很变态很厉害了……
剧情炒冷饭结构无新意,除了一个逼格甚高的开头以外并无亮点。PS:我认为导演是瓦格纳高级黑.
20170616万达CBD。这里面的人类是因为蠢才濒临灭绝的吧。。。
当然是剧情需要,但是从一开头登陆就开始尴尬,这帮人一定没看过乔治·马丁的《图夫航行记》,建议将此书纳入未来登星培训的必读书目,就算空气成分接近怎么能不戴头盔。美国魔法部傲罗大战异形。能感觉出哪里剪了,有点不甘心,但剪得很无缝,这几年手艺进步了啊……
未必是《异形》系列最恐怖但一定是最血腥的,凭娱乐性、暗黑度、快节奏完胜《普米》,充分解释大卫动机,好奇心促使被创造者逆袭成死神兼新一代造物主!前传故事越铺越大,结局推测本作将引出全新故事线,连接《异形1》重任或交由《觉醒》。法鲨自己跟自己搞基的片子预计仅此一部,别错过完整版。8/10
哎呀好爱这部!大卫花十年等来的外卖。虽少不了推进情节的蠢货们,但先弑父再弑神的AI太牛逼了!一个套着人类壳子的机器想创造出超越人类的有机物,然而却摆脱不掉想要更像人类的“潜意识”(?),放弃更有效率的繁殖形式一定要整出插入和破体而出的仪式感。回想最初抱脸虫的设计,简直不要太赞!
毫无亮点
说life里角色蠢的人要如何面对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