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义大道)纵观古今历史,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海洋自古以来,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与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盛衰休戚相关。
我们的祖先早期创造了龙山和百越海洋文化,15世纪初,郑和大规模远航活动,把中国古代的海洋事业推向发展高峰,对人类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历史的长河如宇宙浩淼,所有立下丰功伟绩的历史杰出人物对于历史,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在历史课本留下短短几行。
这部3D魔幻动画大片《郑和1405:魔海寻踪》以郑和下西洋为历史背景,再现了一次中国大明历史上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郑和在传统历史课本中,是一个近乎高大全的刻板形象,然而在这部影片中,郑和是一个更加有血有肉,有理想有坚持,有血性有情感的人物。
片中,郑和率领船队出生入死,化险为夷,不仅在剧情上富有张力,给人以紧张刺激感,更在场景上再现了许多海上奇观,神秘诡异的海市蜃楼,美轮美奂的海底世界,奇幻未知的异域风情,这些都带领观影者追随船队的航线,体会了一次郑和的奇幻漂流。
除了情节场景,在人物设置上也有许多巧妙之处,故事的起因由一对生活在现代的青少年流落荒岛展开,男孩千浪与女孩燕子一个动感可爱,一个熟读史书,从郑和遗留下来的文物洗笔几经穿越,和郑和一起历险。
印象深刻的是,在高大英勇的郑和身边,有一个带有蓝绿色光晕的小精灵皮休,它俏皮可爱,与郑和淘气耍赖,角色作用相当于《花木兰》中的木须龙,增加了影片的童真童趣,更能吸引低年龄观众群体的喜爱。
《郑和1405:魔海寻踪》中的3D动画人物表演也非常让人眼前一亮,反派人物海盗头子大BOSS凶神恶煞,让人毛骨悚然,小喽啰尖嘴猴腮,表情夸张而奸诈狰狞,正面人物郑和、玉雪公主、国王、王子也有各自不同的语言表情特征,生动形象,辨识度高,形象丰满,充分表现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
明代皇帝朱棣的性格形象塑造也有很大突破,他对异国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滑稽风趣,又碍于皇帝身份,故作威严……这些人物的表演都一改往常国产动画电影人物面部表情呆板木讷的印象,通过和《阿凡达》一样的“动作捕捉”技术手段实现了流畅的人物表演,这样的人物表演更加自如、准确、流畅自然,生动度可以与美国好莱坞动画大片相媲美。
在魔幻历险的奇幻航海故事情节下,更为称道的是影片正能量的历史价值观。
在郑和船队与异国的外交故事情节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和平的外交政策。
对于青少年的历史教育意义非常重大,同时更增加了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郑和下西洋,最初的印象存在于小学课外读本。
那时候注音版本的故事书,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海上风浪、带回香料和珠宝、遇见金发碧眼的波斯人——所见所闻被描绘得像童话一样美好。
长大以后看郑和故事改编,总脱不开促进文化交流、弘扬民族大义的说教云云。
但这次的大银幕上的郑和下西洋,却颇具几分《加勒比海盗》的奇幻色彩。
《魔海寻踪》的故事蓝本应该是郑和1405年到1407年间第一次下西洋,途经马六甲海峡,一举歼灭海盗陈祖义的事迹。
影片先以少男千浪和少女燕子航海触礁,在海底意外发现青花瓷器为开端。
在郑和曾经激战过的海岛上,他们透过青花瓷看到了正值壮年的郑和率领四五百艘舰船漂洋过海的雄伟奇观。
而随着航海进程的推进,与海盗陈祖义斗智斗勇、与狂风海难生死搏斗也逐一展开,阴冷诡异的海市蜃楼、热情洒脱的沙滩歌舞以及郑和与玉雪公主的倾慕之情,和海盗之女陈海儿最后拔出法杖、开启生门的自我救赎,各种情节相互交织,让这次带着使命的航海演绎成为了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奇幻之旅。
整个故事,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更充分打开想象空间,构筑了多元化的人物关系,看点十足。
更为奇妙的是,电影本身还加入了时下最流行的穿越情节,既缓解一直沉浸在海战中紧张气氛,又增加各种搞怪笑料,古今两条时空线,充满了穿越、想象和魔幻气氛。
很难得,看《郑和1405:魔海寻踪》就像童话一样美好的海上奇遇记,又能重拾那种无拘无束的童年欢乐。
《魔海寻踪》在成人眼中也许故事结构有点简单,甚至单纯,但它可贵之处在于这是一部把主视觉交给孩子的电影——郑和的故事不再是刻板的教科书,它可以更轻松、欢乐、无拘无束和充满想象。
难得闲暇时光,放下生活的沉重去重温一下童年的魔幻世界,也不失为一种美好。
说说电影本身。
《郑和1405:魔海寻踪》宣传上号称“史上最大规模的国产3D动画电影,有望成为国产动画电影市场3D时代的领军者”。
从《超蛙战士》到《大闹天宫》《麋鹿王》等,国产3D一直广受诟病。
不是被批伪3D,就是被骂故事情节藐视观众智商。
客观地讲,《魔海寻踪》从船队出海遭遇海盗,再到活捉海盗解救加利国王子,再到护送玉雪公主回加利国完婚并于前来寻仇的海盗之女陈海儿决斗,故事线索清晰明了,一气呵成,观感上入戏颇深。
3D技术处理方面,影片中惊险刺激的海上大战以及海上龙卷风处理的颇为精彩,五光十色的深海世界更让人惊呼奇幻,人物的面部表情、一颦一笑更具感染力,很多小细节如海市蜃楼、海上迷魂阵等也可圈可点,整体来说仍收获不小的惊喜。
这是第一次看国产动画电影,前几天还看了一部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冰雪奇缘》。
国产动画电影起步很晚,所以对这部抱着很大的宽容,我是一个泪点很低,笑点很高的人,起码这部电影还是还是让我笑了几次,也感动了几次。
影片没有直接描述下西洋,而是通过2个现代的小朋友来引出整个故事,视角有创新但是不够深入。
如果把海洋之旅的场面做的更加精细,做成3D版的,也是可行的。
影片描述了郑和2下西洋,一次是除海盗,交友邦,一次是送公主和亲,故事情节让人感觉有些扯,如果更能接近历史就好了。
觉得吧,3D视线下《魔海寻踪》有拿人物和历史打岔的勇气,影片中的世界,绝对有别于教科书所表述过的,是影视作品的再次创作,离奇古怪,但还是精神抖擞的捋着教科书制定的线路,大义凛然,除暴安良,以及儿女情长。
“七次下西洋”在教科书里的平铺直叙,显然少了彼时的诡异与危险,徐克能通过“狄仁杰”把大唐盛世带入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世界,《魔海寻踪》同样也可以通过“郑和”,改变时代和人物的航向,让大明进入一个云谲波诡的世界。
又为了不至于太过离奇,虚构的让人心虚,便让两个现代的小朋友一同进入,儿童的视角中世界总是变形怪异和充满危险的,于是,故事就有了可以肆意布置幻想的理由。
创作上,也可见其用心之处,甚至两个小朋友如何“进入”六百多年前的世界,都能展现出创作者是费了心力的,因为既要规避影片中出现“穿越”性质的到场,又要让人物身临其境,便只能寄托到虚幻的影像上,但虚幻的影像要有根源和出处,于是便设定在了郑和身边,他所佩戴的貔貅被拟人化的赋予生命,成了郑和内心自我意识的形象,之后,如此创造性的应用,放回到两个孩子身上,以幻像到场,让两个时代有了呼应,“穿越”也终于被一种精神意念所取代,有了到场的合理性。
从海底得到的古物,遇水成了时空通道,是对航海主题的侧面反映,水是通道也是航道,让两个时代就此发生联系。
这也符合儿童的思维——简单,便捷,却又充满魔力不可思议。
3D视线下的故事驶入大海,让画面有了表达的机会,惊涛巨浪与海市蜃楼,沿途的层层障碍,都是为视觉表现预备好的铺垫。
但影片也没有放低对故事的要求,凶恶的海盗与无畏的船长,善良的王子与邪恶的奴才,被掩藏身世的公主与恩怨难明的国仇家恨,故事的波澜起伏不输海上翻滚的滔天之浪。
仇恨制造危机,也给情感带来剧烈震荡,七次航海,危机终于一次比一次深重起来,情感的对抗,也激烈起来。
魔幻色彩的巅峰来自最后的大战,“地狱之门”被打开,海洋陷入火海,人物陷入绝境,这既是视效出众的一部分,也是情感转折最大的地方,历史终于被带入这片魔海,现实和过往,都要为生存而战了。
故事的最后,当然不言自明,历史从困境中走出,而现实中,遇险的两个小朋友也终于平安离开孤岛。
粼光闪闪的海面,在等待下一批人去征服。
二十余年来,国产动画片留给观众太多糟糕的印象,技术不过关、故事很生硬、人物特刻板、创意极匮乏……盲目跟风美日、没有民族原创性,更是当下国产动画片的一大通病。
要知道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数人物和故事可作为动画素材进行创造,偏偏新生代动画创作者视为不见。
从《郑和1405:魔海寻踪》得到的好评来看:只有立足于自身的传统文化土壤,打造具有中国本土化审美尺度的动画形象和有趣故事,才是国产动画赖以复兴的根本;而取材于中国历史事件、民间传说或是经典名著的故事,或许是国产动画突围的捷径。
以往国产动画总是空间过小,但《郑和1405:魔海寻踪》却格局很大,把故事背景置之于汪洋大海之上,显示出一种超凡气魄。
影片选用郑和首下西洋的经历为蓝本,通过两名少男少女意外拾到宝物笔洗穿越回到明朝为开端,在其中穿插进奇幻的冒险和浪漫的爱情,展示了一系列饶有趣味的海上冒险传奇。
可以说,影片是把历史故事用奇幻的手法来加以表现,这种方式在过往国产动画长片中实不多见。
片中两个穿越回明朝的孩子发起到的功能是视角,他们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待郑和率领的船队的非凡远航。
整个航海过程是险情不断,能用扣人心弦来形容,而不时出现的笑料,目的制造欢乐气息,让剧情显得不是枯燥无味。
在视觉特效上,片中的奇景异观给人带来既新鲜又壮阔的效果,无论是气势恢宏的海船航行、惊心动魂的海战场面,还是雄伟壮观的明宫美景、绚丽多彩的海洋生物,都在3D技术的呈现下让人久久难忘。
特别是那亦真亦幻的海上蜃楼段落,简直是美轮美奂。
而在人物形象的设计上很有特点,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化和现代审美观相结合的产物,既面孔借用中国京剧的脸谱,身形则融进了少女动漫风格的特征,因此显得别具一格。
影片在融合了奇幻、动作、爱情等诸多元素的基础上,构筑了了一个多元的人物关系。
郑和显然是核心人物,与海盗陈祖义斗智斗勇、同部将马欢袍泽情深、对士兵爱护有加、和外邦人士亲切交往、和玉雪公主有着真挚情谊。
就是在这种他与多边关系的互动之下,添加各种笑料,让影片显得趣味十足。
但在笔者看来,片中最有意思的角色,非那个叫“皮休”的小神莫属,这个灵动的小家伙在童自荣老师那诙谐的配音之下,显得是异常可爱。
此外,微胖的街舞少年千浪和梳着马尾辫的窈窕萝莉燕子,这两个少男少女看起来也非常好玩。
看完《郑和1405:魔海寻踪》后,想到片中明朝那只“无敌舰队”, 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慨,“大明船队像一片云一样飘过来,又像一片云一样消失了。
”由此不免想到姜鸣所著的那本《龙旗飘扬的舰队》。
的确,中国的衰落,正是从漠视海洋开始的。
现在“不差钱”的中国,差的是海洋意识。
但愿,我们能建立起一支真正强而不霸、威而不欺的海军。
一部动画电影做到怎样的程度算成功?
像《飞屋环游记》一样温暖,或像《机器人瓦力》一样感人,再或者像《疯狂原始人》那样热情洋溢……很多人抱怨,中国没有属于自己的动画电影,可爱的熊猫在好莱坞的不设限下打起了功夫,花木兰成为了经典。
然而,国人还在为《喜洋洋和灰太狼》大唱赞歌,却没看到别人已经走得更远。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沉浸在当前的成绩里。
也有人在默默地为中国的动画电影事业耕耘。
2013年岁末上映的动画电影《郑和1405——魔海寻踪》正是这样一部别具匠心的作品,从故事情节的设置到画面效果的制作,都体现了创作者欲闯荡国际江湖的野心。
首先是剧情,这部影片以“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为蓝本,讲述了一个加勒比海盗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在中国可以说是耳熟能详。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教科书上对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过重点教育,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
《郑和1405》利用这样一段历史铺开一个惊险的奇幻故事,是一步巧妙的险棋。
近似于《加勒比海盗》的情节,带着强烈的好莱坞风格。
或许会有人对此表示异议,觉得这是在改变中国历史故事的特点,其实不然。
在《少年P》的漂流故事里,一个被少年虚拟化的故事背后是段伤心的真相。
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展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比青涩、沉重的现实白描更能引起观众的好奇与共鸣。
这样一条思路被放在《郑和1405》中,则可以理解为,创作者在利用一些为观众了解的形式来诠释一段干涩的历史,使它的过程与意义为更多不了解中国国情的人理解,其实是个很有想法和野心的尝试。
这部作品的画面也很用心思,人物的设计也能看出渊源,同时又能看到改变。
对于适合青少年和成年人观看的动画电影来说,3D效果是货真价实的高品质水准。
惊涛骇浪的浩大、海底世界的似真非真、长安城的热闹,还有穿越历史的两个孩子的一颦一笑都能看到创作者的用心。
有句话叫民族的,世界的。
《郑和1405》尽管从形式到内容都在向国际化靠拢,但是在剧情的设计和元素的运用方面,还是展现了中华儿女的自豪。
剧情上,故事虽然讲的是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但是全片围绕的却是篡位夺宝的阴谋。
这很符合中国影视作品的擅长面,尤其在古装戏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画面上,除了郑和极其部将的着装外,京城繁华之美、宫廷之宏大都做得很中国,给电影的属性烙上了深深的中国印。
从外国人的审美角度出发,这样的设计正好迎合了世界对中国艺术文化的认识,也匹配了影片国际化路线的风格。
值得赞赏的是,作品的创新尺度很大。
两个孩子在海边玩耍的部分被设计得很有意思,尤其是小男孩“与蛇共舞”一段,从跑酷到hip-hop,相当时尚感的一个桥段使枯燥的环境也变得兴味盎然、妙趣横生,与历史情节反差极大的风格形成对比,丰富了影片的趣味性。
总体来说,《郑和1405——魔海寻踪》相当有国际野心的作品,在尝试采用更容易被人理解的方式阐述历史的同时,又让电影的趣味性变得多元丰富。
尽管说,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影片的勇敢与真诚能让人看到中国动画电影活跃发展的好趋势,使影迷能对国产片拥有更多的期待。
文/麦克疯近几年国产动画片开始背负着摆脱低龄化的重任,逐渐向商业转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这部《郑和1405:魔海寻踪》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顾名思义,影片正是对准了历史上郑和首次下西洋的历史故事改编而成,再穿插奇幻和冒险的情节,带领中国观众走进一个从未体验过的历史世界。
《魔海寻踪》以史实为经,创作为纬,其实正是利用了小说家和电影家们惯用的通过历史漏洞进行想象与虚构,在这部影片中,这种虚构主义赋予了三个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审美:如果寻找到简单的切入口,那么郑和下西洋抗击海盗这条线索是为成年观众设置的,少年千浪和燕子的冒险经历则是针对少年观众而创立,而郑和的“宠物”——精灵皮休以及该片具有的魔幻元素主要负责的是吸引年龄更轻的观众。
动画片本身就是一种建立想象的方式,正如这部影片中游戏化的设置,其实填补的是真人影视剧无法实现的功能。
如历史上郑和与陈祖义在海上的较量,用动漫方式表现出来后冷兵器战役的残酷和惨烈就不见了,转而化之的是一场环保的飞鸟大战;影片甚至虚构了陈祖义女儿的角色用以丰富郑和的内心世界,以别与史书上历史人物的另外一面,以动画片自己的语言方式去加工历史故事是最安全最OK的方式。
《魔海寻踪》主要用的是人物历史“再塑造”的方式,强调主要人物本身具有的“传奇性”,这亦决定了影片非“绝对历史”。
因为讲历史,不光要说人物,还需要交代时代背景,但事实证明,将人物“传奇化”更有助于奠定人物形象。
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片中会出现600年后千浪和燕子两个少年这条穿越的线索,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一条线索都作为叙事化的沉默旁白方式出现,如开头他们在海中发现了郑和撰写《航海日志》的青花瓷笔洗,再将历史引出。
熟悉美国电影的观众都知道这是电影传奇化叙事屡试不爽的开头,文本的目的就是将片中传达的精神提前引申出来。
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故事应当被后人记住,小孩子或不能完全理解电影中的一些情节,但我相信至少也能感受到一种精神。
论电影本身,3D技术是这部电影提升视觉表现力的核心,特别是大量的海洋物理效果需由3D展现出来,论目前国产动画片的技术来说还算做的不错,但仍需继续发展。
其实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故事都可以拍成大场面3D动画,从这一点作为切入再和故事题材结合,国内真不乏好的动画片蓝本。
文/公元1874始终觉得,中国古代有这么多故事,值得好好拍的古装大片是非常多的。
可是近年来的古装片,虚构历史甚至朝代背景的占了大多数,剩下没有虚构的,则有一些是借古喻今,顾左右而言他。
看到《郑和1405 魔海寻踪》的时候,觉得能把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拍出来,也算是有点意义了,尤其是,当这段历史,还是以小孩子可以接受的动画片形式去制作,对于普及那段历史,也算是做出了寓教于乐的表率。
没有办法,在我国,动画片的娱乐性要放在第二步,第一步一定是意识形态,故事得有意义,可以教给小孩子什么道理才可以。
所以,日本的大量动漫作品,在国内都处于被禁的状态,连宫崎骏这样的日本国宝级大师的作品,迄今都没有一部被引进。
在被喜羊羊和熊出没统治了那么久,大银幕上,我们迎来了这部《郑和1405 魔海寻踪》。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寥寥无几的海洋开拓史里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传奇的是,这位三宝太监,以自己特殊的宦官身份,竟然完成了许多大将军都没有办法做到的重任。
明成祖朱棣当年命郑和率领200多艘海船,在载着近3万人七次远航西太平洋、印度洋的壮举之中,拜访了30多个国家,成为古代中国海洋外交史上最大的壮举。
要知道,过了快一个世纪,葡萄牙、西班牙才开始他们的航海旅程,中国的大航海时代,远比欧洲各国来得更早、更大、更值得大书特书。
很可惜,这段历史一直鲜有文学作品涉及,2009年的电视剧《郑和下西洋》大概是最具代表性的。
这部《郑和1405 魔海寻踪》填补了这段历史在动画作品里的空白,从这一点而言,值得称道。
之所以加上1405的标签,是因为郑和在1405年,明永乐三年首次起航;而“魔海寻踪”,则来自于电影本身的虚构故事。
为了让小孩子看得开心,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在动画片变成对抗海盗为主——那海盗倒也是历史上真有其人,担任此反派大任的,是明朝时的著名海盗陈祖义。
陈祖义盘踞在马六甲10多年,他的海盗大军在最鼎盛时超过万人,有百艘战船,曾经攻打过沿海50多个重镇,是明朝海外的重大威胁。
郑和下西洋的任务之一,就是灭掉陈祖义。
而郑和果然也不负众望,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消灭了整个陈祖义的海盗军团,在永乐五年(1407年)9月,郑和把陈祖义押回中国,当众将陈祖义斩首示众。
以这段历史为背景,《郑和1405 魔海寻踪》讲述了郑和如何剿灭陈祖义,再与友邦建交的过程。
很明显,叙事借鉴了最热门的航海题材电影《加勒比海盗》,对于海岛的异域风情,陈祖义的阴谋诡计,各国之间的勾心斗角,以及海怪的乱入,都带着强烈的加勒比海盗的影子,以致于让我感觉郑和其实是穿越到了加勒比,和杰克船长联手抗击陈祖义呢。
其实中国这么五彩纷呈的历史,有很多都可以拍成动画片。
中国在3D动画方面还处于尝试阶段,《郑和1405 魔海寻踪》也难免有着诸多不足。
不过,没有虚构历史,没有弄些奇怪的动物嬉笑打骂,而是选取了中国历史里重要的一桩事件作为蓝本改编,就算是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但瑕不掩瑜,它依然值得家长带小孩子去看,至少看完了,可以借助这个电影,让小孩子对中国历史产生好奇心,那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寓教于乐了。
写长篇影评嘛,当然要有诚意啦要说缺点嘛当然是有很多的:1.从现代穿越过去的打酱油二人组的情节感觉有些鸡肋和不明所以2.从场景特效上看,大海的效果不够逼真,北极极光那段的效果也有点怪3.刚开始的武斗练习中的围观群众的动作感觉不大逼真4.某些打斗戏里对pose的慢速特写镜头略多,使打斗显得拖沓了点5.公主在船上穿的貌似是旗袍?
感觉是个小bug6.有极短暂的儿童不宜镜头7.个人感觉结尾停在“将军,你在哪”那里留白一下就好了,这样余韵更悠长点当然,如果这部电影真的一无是处的话,我怎么可能会看到结尾呢?
没错啦,我是想说进步还是有的:1.海儿姑娘的情节在国产动画电影里算是有新意的了,海儿姑娘真霸气……叙事镜头缓急相间,使故事的叙述变得张弛有度、更为精彩2.长颈鹿略萌,装正经的皇帝略萌3.还是刚开始的武斗练习里,白须老将军每挑赢一个对手就会给对手一个单手公主抱待遇,略喜感啊哈哈哈哈哈4.颜控表示,郑和在这部电影里还是很帅气的,外邦国王和王子的长相初看略猎奇,看久了会觉得好亲切5.郑和舰队和海盗们在夜间的斗智斗勇那段蛮精彩的,再次感叹海儿姑娘的霸气6.海市蜃楼大风暴那一段我喜欢(排除极光部分)7.抢走权杖的那个很贼的小反派(忘记名字了)的情节很丰满8.生门开启那段的插曲挺应景的于是就这么充满诚意地写完了感想。
国产片开始出现异常部队了,《魔海寻踪》重新演绎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跟类型片抡了起来。
然而,3D格局下的初登场,却带着一副清丽典雅的面孔,让人找回了对于美术片的怀念。
对于国产动画片有点偏爱。
作为东方动画的鼻祖,我国独特的美术文化注定了,国产动画风格上与舶来品有质的不同。
遗憾的是,中国的动画产业经历了比文革还长的枯死期,二维动画时代就已经鲜有优质的现代题材。
中国人是不可能子子孙孙一直靠水墨小青蛙和雪人兔子的故事来填补二次元渴望的,《喜洋洋》和《芭芭拉小魔仙》从故事上重新获取了观众群,进入CG时代后,《魁拔》、《侠岚》、、《昆塔之盒子总动员》都让笔者爱不释手,从过往的作品来看,国产动画中,剧情、人物、画风、情感、趣味、主题上,均已出现及格甚至优良的作品。
3D来了,《魔海寻踪》划开了第一桨,带着种种不成熟,爬上了大制作的平台。
作为中国第一部3D CG海战动画长片,用一句话概括:这明显是个场面恢弘的大家伙,郑和的船队浩浩荡荡从屏幕上甩开阵势,明朝的木结构战船是汉民族海军的骄傲,真的画出来放在3D屏幕上,那个画面做到了让基本上是个中国人心里都美滋滋的——广角构图回归《清明上河图》式的众生相风格,一幅透视良好的流动浮世绘;船的质感做的靠谱,看到画面,能听见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桅杆敦实的木头声。
动画的基底是绘画,电影的基底是摄影,二者隔着梁子,意蕴差别深远。
首次看到手工画作的明朝舰队,印象非常难忘。
这部作品无法同中国美术脱开关系,比起近两年的大部分动画,本片保留了中国美术片特有的笔间韵味,并未堕入国外以中国美术片为基础加以改良的动漫之流。
郑和用过的笔洗从一只大海葵的肚子里仙逸地飘起来,明清花皎白的胚子润润蓝釉,预揭开陈年的故事。
海水里两个中国小孩儿做背景,守着这口出处考究的瓷器,整个片子一下从过往的观影体验中脱引而出——在西方人的动画片里,很难找到一处这样惊艳的表达,不光是造型问题,更重要的是寓意。
只有中国画匠,才有那份情怀,懂得以何样的物,传达何样的气节。
本土历史文化的力量透过古典美术造诣准确地传达出来。
反过来,比起古风浓烈的静物刻画,本片的人物造型更具当代美术特征。
如果你有点当代美术的口爱,尤其对于建国以来,当代中国美术的流派和演变有些认识,看到正和的形象时,不免会联想到央美某教授搁在全国各类博物馆的经典方化雕塑造型。
人物线条被简化,男性人物(屏蔽那俩穿越的小孩儿)汉服造型简洁肃穆,身形给人感觉就俩字儿,高,厚。
人物面部轮廓突出饱满的颧骨,眉眼细长,典雅庄重,这也正是汉人审美中俊美的象征。
惊喜的是,这种简洁而立体感十足的画风,并没有让人物的表情动态失去味道,相反,有些写意的神韵。
做到这一步的意义远大于电影追求的大场面与真3D,这是中国动画开始迈向新时代的信号,古典与现代融合,美术片的情怀没有因为快餐文化而湮灭。
第四个亮点是脚本有了成人故事。
开篇讲过,本片足足地打了一把类型牌,这个版本的郑和下西洋除了保留正和时代的历史兴亡感之外,大明公主的爱情和异国公主的人生遭遇跳出了大时代脉路,单成一线。
从人物造型判断,显然这两条叙事线是留给18岁以上的观众来追味的,一位端庄贵气,一位性感热辣,完全区别于儿童的q版造型。
虽然影片篇幅有限,但唯美的古装爱情和海盗身世奇谈的片段,还是拨动了成年人的心弦。
一个想嫁将军却为国远赴他乡,一个一心报仇却错杀了亲生父亲,世事多变的成人世界降落在两个穿越的现代儿童的视角里,让这部片摆脱了哄孩子的层面,也从古板的历史题材进化出一些人文关怀。
从成片来看,《魔海寻踪》明显因为跨界电影,不得不考虑到各层观众对于动漫剧场版的要求,众口难调,多种类型的融合,增加了影片完成功课的难度。
事实上,在看到上述呈现的时候,观影前对《魔海寻踪》的期待已经满足,甚至有些意外。
对于国产动画,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一点点情怀上的不同,技术是一条可以不断摸索的路,然而中国美术片的情怀却很难找回。
国外小朋友看这个跟我们看朝鲜的动画片怀抱的态度是一样的吧
这剧情,已经无力吐槽了啊!不是宏大场面加裸戏博人眼球就可以了,脑残故事侮辱观众智商呢……
以郑和下西洋平海盗定四方为背景的奇幻故事,外在影像太生硬,故事低龄化,估计白花了很多钱。人物造型设计有点像哪吒里的李天王,反派则是丑陋的异邦形象。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了!
现在国内很多动画电影都是可以看且还挺好看的。当然,和老皮、梦工厂比还有差距。这部作品在这里没排片,但愿官方别冷艳高贵不出DVD哟。看宣传其实卖相不差。可惜国产系没什么人买账啊。目测官方也是主打外销的。
201602鼓励一下。
就国产3D而言,比较不错的一部效果片。
郑和太极打得不错。。。公主竟然其实喜欢他,可是郑和只是个,唉
莫名其妙穿越了,故事没有逻辑,纯粹瞎编,国产动画走走心吧
鼓励中国动画,加油!
一部不错的历史类动画,尤其是期间不断展现的中国明朝历史场景。虽然剧情不是很严谨,但总比喜洋洋等动漫好多了
我操。
宦官也能恋爱的
公主沐浴一场 小学生根本把持不住
工具人郑和,穿越剧情来说还是太一般
画风不错,剧情不咋滴
鼓励一下
。而网友提到的《郑和之魔海寻踪》,小编也特意去网上查看了一下预告片,制作精良,尤其是震撼的海洋场景,让人心生向往。
偶尔看到,于是强忍着尴尬看完了,给小孩看还行(那段公主洗澡什么鬼??),莫名的穿越,郑和的不灭舰队,啥啥极光,各种棒读,烂掉的套路...究极魔幻大片,毫无逻辑可言。
豆瓣这是有多少水军和美分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