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改编与原著有很大不同。
格列佛是一个收发室的废柴职员,他一直暗恋着旅游女编辑。
新来的收发室职员没多久就成为了他的上司,并常与女编辑接触。
受此刺激,他鼓起勇气,迈出收发室。
受女编辑之托,开启一段冒险。
在小人国里,他成为一个大英雄,救小人国于危难之中。
他由于虚荣而撒下的谎言终被揭穿,他失去了所有人的信任,他自怨自艾,他也没有面对小人国众人的勇气。
在好友霍瑞肖的鼓励下,他回到小人国,并打败爱德华,也俘获了女编辑的心。
“没有渺小的工作,只有渺小的人”点明了影片主题思想。
在这一场冒险之中,格列佛有了积极向上的勇气。
他从原来的被别人指导爱情技巧到指点他人可以看出他的蜕变。
他也影响了身边的一群人。
他鼓励公主遵从内心,勇敢追求爱情。
他以音乐的形式,促成了两国的和平...... 影片的结局相比原著更温馨,影片也添加了一些奇特的场景,例如大人国的芭比娃娃屋等,使影片更加的幽默诙谐,富有趣味。
被大小人战争场面对比产生的噱头吸引过来,看完整个故事就感觉很奇怪,一个不求上进,甘为人下的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怎么会灵光一现的变成了一个所谓的英雄,这成长历程完全让人摸不到头脑,从一个小人物到一个英雄的转变,我没有发现关于奋斗和感动的任何蛛丝马迹,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是一个生硬又尴尬的转折,最后莫名其妙的凭借一段尬舞,就把两个国家的深仇大恨化干戈为玉帛,简直是尬上加尬,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既没有一见钟情(除非女主是个瞎子),也没有刻苦的追求,就尴尬的结出了我见过最尬的恋情,岂有此理。
总而言之,男主从小人物成长为英雄并且抱得美人归的事业爱情双丰收,归结于莫须有的灵光一现。
《格列佛游记》每个人都有一颗英雄的心,每个人一个英雄的梦。
只不过,这个世界不需要太多的英雄。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就会夜郎自大。
用谎言去欺骗他人,用自吹虚高自己,利用别人的崇拜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但是,谎言终究是谎言。
时间会一点一点的撕开,那厚颜无耻的面纱。
真相最终会告诉你,谎言是要付出什么样代价的。
不要辜负信任你的人,不要欺骗爱你的人。
小学的时候看过的书,内容也忘的差不多了,今天又看了一遍电影《格列佛游记》,格列佛本来是个普通人,到了小人国后变成了一个大人物,在经历了和爱德华战斗的失败后,到了大人国,又经朋友劝,回到了小人国,重新和爱德华战斗,战胜了自己战胜了爱德华,也赢得了自己的爱人,是一个励志故事。
影片不算特别出众,但是整个影片笑点也是有的,比如格列佛教朋友追求公主,格列佛撒尿救国王等。
改编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同名小说,该片讲述了格列佛阴差阳错的来到小人国,从最开始的俘虏,转变成这里英雄人物的故事。
男主格列佛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跑腿送信员,但是他也有他心爱的姑娘,一个漂亮的旅游编辑。
在知道公司里的新人都比自己升职快,男主格列佛便受到了刺激。
不知道在什么的驱使下,他来到了那位漂亮的女编辑的办公室里。
为了缓解自己的尴尬,他声称自己是来申请旅游的。
在这位旅游编辑的鼓励下,格列佛回到家之后硬着头皮填写了这份申请表。
不知什么缘由,他的申请表让他获得了一次旅游的机会。
目的地在百慕大三角,就这样格列佛出发了。
一路忐忑,在一觉醒来,男主格列佛发现百米来高的龙卷风就在自己眼前,很快船就会被卷入风中。
当格列佛再次醒来时,她发现自己来到了小人国。
这里所有的人都对他充满了敌意,生怕他伤害到自己。
他们先是用绳子牢牢拴住了格列佛,无果之后,又建造铁绳子来控制住格列佛。
就这样,格列佛被送往王宫。
国王一直认为他就是敌军派来的间谍,干脆直接把他关押了起来。
在关押的时候,格列佛认识了一位由于给公主写信就被关押在此的年轻人。
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装备,格列佛成为了苦力。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敌军的人也悄悄来到这里,在王宫的脚下放起了火。
他们还试图将美丽的公主绑走。
由于身处小人国,格列佛的优势很是明显,他救下了公主,也将火扑灭。
就这样,格列佛一时间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大救星。
被所有人仰慕成大英雄的格列佛意气风发,这时他也不忘了去救那个陪他一切关在监狱里的男子。
之后的日子里,格列佛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座上客。
他享受着这里一切的特殊待遇,让众人给他建造属于自己舒适的房子。
还让众人为他表演话剧......在格列佛的悉心指导下,那个给公主写信的年轻人也得到了公主的芳心。
为了让格列佛可以回到属于他的国家,众人又帮他找到了失事的船只,以及他的手机。
漂亮的旅游编辑发现了格列佛申请表上的抄袭问题,电话留言便是一顿责怪。
格列佛不想面对现实,想要一直留在小人国里过他自己幸福的生活。
国王封他为将军,之前的将军气急败坏关掉了国家的防御系统,一场灾难就这样来临了。
格列佛又得到了可以变现自己的机会,胜利之后,格列佛彻底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大英雄。
之前的将军不忍这一切事实,跑到了敌国成为了叛徒。
他建议帝国建造了钢铁人,以用来对抗格列佛。
最终,格列佛失败了,他也承认了自己不是什么大英雄。
他被送往了大海。
一阵迷雾之海,格列佛惊恐地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巨人国。
在巨人国里,他被当成了洋娃娃。
旅游编辑寻找格列佛也到了小人国被捆绑起来关押了,格列佛认识的一个年轻人来到巨人国,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折磨之后,他回到了小人国,并且帮助国王对抗钢铁人。
影片结束,在格列佛的帮助下,两国人民友好相处,从此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和旅游编辑回到自己的世界后,也收获了爱情
电影作为文化产品,首先,它是一个产品,是产品就会有目标群体,这部电影的风格,情节,人设,台词设计,布景,特效等等都是为迎合这个目标群体而设定的。
这明显是一部圣诞节上映的儿童片,你非要带着成年人的视角来评价,固然会因不符合自己的胃口而感到厌烦。
正如我们小时候,被爷爷奶奶拉去陪他们听京剧沙家浜,红灯记而倍感无聊一样,这些戏剧作品深得老年人喜爱,却让年轻人提不起兴趣,如果因为受众群体不符合就去挖苦文艺作品,甚至希望这种类型的作品滚出大荧幕,这显然是个人的文化霸权主义,这对别人是不公平的。
当我们老了,我们喜欢的东西被年轻人嗤之以鼻的时候,你就理解这种不公平所带来的痛苦了。
圣诞节,孩子们走进电影院,看到这部作品笑得很开心,这就足够了,非得拉上原著来贬斥电影而彰显自己的博学和品味的人,希望你们在以后观看西游,三国这种大IP下的无数部影视作品,还能保持这么一份偏执,但愿别累死你们丫的
本片的看点:1:片头拍的不错,不知道是CG还是什么特别的摄影技法。
2:初登小人国,能满足一些好奇心。
3:Black 在小人国根据星战和泰坦尼克号改变的话剧。
4:小人为Black盖房子,那种比例的工程让人看着感动。
除了以上加起来总共大概五六分钟的戏,其余都是烂。
Black的演技单调又夸张,那表情总让人觉得有些尴尬。
大小人的比例很奇怪,我说不出来哪儿不对,总觉得失真。
情节非常幼稚,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很情绪化还是小孩的那种。
从头到尾我没看出主角Black有什么值得人喜欢的优点除了他的本质不坏是个好人另外长的有喜感。
这种片子最误人子弟了,会让人有种只要人好就会有好事的幻觉,幸好拍的不怎么样。
影片的最后试图做一个拔升,叫人深省一下,但怎么看都觉得是暴发户仗着爆发的现实试图教育新人的意思。
和《格列佛游记》这本书相比,电影的改动很大。
首先电影的时代背景和书不一样,电影的时代背景选在了现代,这给电影增加了很多笑料,让电影更有趣味性。
其次是人物,在电影中,格列佛成了一个爱说大话的一个收发室小职员,和原著中那个坚强勇敢的格列佛比起来,逊色很多。
改动最大的应该就是主题。
我认为《格列佛游记》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主题,《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
小说以第一人称方式,通过主人公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周游“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对18世纪前半期的英国进行了全面的讽刺和批判,抨击了当时的议会,司法等方面的黑暗,揭露了一个统治者的殖民政策。
若是没有这样的主题,《格列佛游记》就只是一部很一般的奇幻小说。
但在电影却是记述了叫格列佛的一个收发员的成长历程。
电影中加了很多笑料,使这部电影成了一部没有什么意义的搞笑电影。
如果这部电影不叫《格列佛游记》的话,这应该是一部还算可以的爆米花电影,的它偏偏是《格列佛游记》这样一部巨著的改编,就让人比较失望了。
该影片于2010年发布,相较于原著,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变。
在我看来,有些改变过于幼稚,有些改变也使得故事更富趣味。
《格列佛游记》是一本读者众多的文学作品,原意为借虚构的奇妙故事来讽刺当时的英国社会,有趣中不乏深刻的反思。
而2010年指导的这部同名影片,为了让青少年更好的理解,在主人公和故事情节上都做了改变。
第一,主人公改成了一位邮政室的收发员。
他属于一个普通人,与原主大相径庭,他是一个宅男,也没什么上进心,只能心心念念自己求而不得的同事nacy。
他到小人国是一场意外,在那里装成一个英雄,也确实做了一些有利于当地人的好事。
第二,剧情上的改变。
因为等等等等的问题,小人国的爱德华司令由于他官场失利,爱情失利,投靠了帝国。
并设计让他去了巨人国。
而女主角,也就是他的爱人nacy,也去到了小人国,并需要他解救。
最后,主角打败反派,皆大欢喜。
第三,主题上的改变。
原著中的讽刺意味在此没有丝毫体现,在该影片中,“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这样类似于玩笑的鸡汤。
这使得这部电影的意义变得单一,无法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也不太利于初读者对于这本书的了解。
对于一部喜剧,它有足够的包袱,但我认为它的意义有所缺失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一方面来说,它的滑稽,惹人发笑的目的是达到了。
刚看完《格列佛游记》,想说几句。
1. 听说新版的《格》与原著根本不是一回事。
如此这般的简单幼稚天真,正好,我是个弱智,我给8分。
2. 突然觉得,那个号称有5000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总透着一股子市侩跟俗气,一丝童话般浪漫的气息都没有,一点情趣都没有。
3. 恐怕,也只有幼稚的美国人才会拍这样幼稚的电影(还有《金刚》这种人与兽的东东)。
也只有西方人才会用这样的故事讲一些他们在乎的东西。
突然觉得,无论年纪大小,沧桑世故,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幼稚和天真的,每个人都是需要烂漫的童话的。
我天生弱智,总是容易被一些单纯、真诚而美好的东西所打动,甚至泪流满面。
4. 有人说:其实,美国人很傻的,从来都是,一是一,二是二,脑子从不会转个弯,连一家人下趟馆子都是AA制,这也太搞了。
咱中国人,从来都是,一不是一,二不是二,脑子一个比一个转得快。
一帮人出去吃饭,都是闹着挣着抢着结账。
谁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一目了然。
只是想问问,谁活得更累一些呢?
5. 美国在欧洲的西面,中国又在美国的西面,可全世界都称我们为“东方人”。
地球是圆的,从任何一点出发,只要不停的往前走,都可以回到起点。
同样都是地球人,可人跟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还花了我14块看3D
无节制的拖入了JackBlack的无脑风格……IT的ROY是亮点~
公主的marshell在一起了 哦耶
我就知道,有这个胖子就一定会有喜剧效果,果然,又拿星际大战开涮了,还有24小时反恐以及泰坦尼克号……
可以更好的
结局什么意思
作为导演电影这只是鲨鱼黑帮的三分之一水准 作为杰克布莱克电影 这片都比不上屎尿屁水准
故事改的乱七八糟,后面更是成了环太平洋,除了特效做得比以前的好,其余的真没什么好看的地方。
四星:两星给电影,一星给我最爱的肥杰,一星给emily blunt。实在太爱她的口音了
本来就是一个快乐的电影,为什么要给它添上那么多的不合理要求。至少是给我带来了欢乐,我觉得没看够。期待有续篇!!
Jack Black继续发挥其特有的魅力,拉低整个好莱坞的平均气质
大小人站一块儿很好玩,不过整体显得有点普通。
笑点还是挺多的。
Jack Black似乎拿不出什么新的东西了
美国文化无处不在,前半段忠于原著,后半段略显仓促但创意不错
任何东西变太大了都会比较不可爱。。。
x
冲BLUNT看的
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真的!) 。
在莫斯科回帝都的灰机上 笑成蛋状 这B……其实情节很简单 jack black的原声一直都很尖儿 我喜欢kiss cover那儿 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