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弥留之际
As I Lay Dying,我弥留之际
导演:詹姆斯·弗兰科
主演:詹姆斯·弗兰科,罗根·马歇尔-格林,丹尼·麦克布莱德,蒂姆·布雷克·尼尔森,贝丝·格兰特,理查德·詹金斯,杰西·海曼,吉姆·帕拉克,阿娜·欧蕾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简介:影片讲述了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伦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全家将其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苦难历程”。整整十天的行程灾难重重:大水差点把棺材冲走,后来拉车的骡子被淹死,大火将遗体焚化。结果长子失去了一条脚,老二发了疯,三子失去心爱的马,女儿打胎不成,反被药房伙计奸污,小儿子也没得到向往的小火车,而本德伦却装上了假牙并娶回了一..详细 >
前十五分钟被惊艳/卡什的cast不太对,太壮太耿/渡河这场戏没拍好/勇敢一点拍他个三个小时呗
头一次想为电影去看一下原著,前提是我要看得懂。201507其实电影非常贴近原著,值得回头再看一次。
兰兰演的电影都是好电影!!!
付兰兰自编自导的这片子我还真接受不了,干嘛要用那么多半屏分镜,看的我眼晕,剧情絮絮叨叨,真是无聊到家了,好吧或者是我理解力还不够。那个Anse说话简直就是嘴里涂了浆糊,本来就南方口音再加上这个,听的真是太难受了,恨不得把他的舌头给掰直了。
分屏随意又花哨 搞得废镜头特多,估计弗兰兰是在拍127 Hours时跟Danny Boyle那学来的吧 哈哈哈
一具棺材,入水入火入棉花田,意象不错,但何必用海量分屏来掩饰调度无能(或者是偷懒?),又不是德帕尔玛。特写和意识流慢镜跟自导自演的前作《断塔》如出一辙且没有进步,加上这是我比较无感的一篇福克纳,最后的观感很糟糕。
3.5 感觉这部片特别适合让科恩兄弟去拍,不过弗兰兰的文青本质真的表露无遗,分屏部分虽然别有用心,但是看的有些晕,效果不是太好,但影响也不大,但是这个口音真的是听的我难受死了。。。
没看原著,不明觉厉
各种分屏,但是到后半段反而很平淡了
虽没读过原著,但知道个内容大概,演员与配乐与我意淫中的一模一样。
shock
看过威廉福克纳之后来看这片子。牛了牛了......有点天才啊
无意义的分屏少点就好了,付兰兰作死的精神让人感动。今年看过最闷的片子,实在接受不能,还是看看原著就好了。
看了几页书,看到电影了先看看再看书。
Too fragmental and experimental. It is wise of James Franco to use juxtaposition as a way of comparison and dramatization. However, the internal monologue part, which acts as a key element of Faulkner's masterpiece, is done by him very clumsily. Still, he's a brave director.
还原度还是很高的,看完书再看电影,推荐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对文本的印象。今天看到一句话:人应该承认自己内心深处的黑暗。恰好算是一个总结。 人类自私、虚伪、愚昧。人总想摆脱束缚。人类规则就是监狱,有的人利用规则作恶,有的人被规则利用而受辱,有的人还在努力理解世界。这里展示了人类的一切。
对于没有看过原著的人来说看这部电影一定会陷入巨大的不解之中。在卓越的意识流小说面前,付兰兰是无能为力的,他并不能驾驭这样的宏大命题,然而这个努力本身就已经值得肯定。如果没有这本书,这个电影也毫无价值。五星鼓励一下。分屏其实颇有价值,倘若没那么多黑屏更佳。
如果不是原著粉,或许看不下去,故事基本忠于原著,变了展现方式,也就显得有些冗长了。不过还是同样的压抑,窒息,毫无保留地揭开了人性的阴暗和无耻。
给世界第一文艺青年·弗兰兰点个赞!分镜开始真的很不适应,但是想想好像也没有比它更好的能表现这种意识流小说的方法,不过强迫症有点儿受不了分镜画面构图、色彩都不对称。。。
在弗兰克自己的吐槽大会上,他已经很直白的说明了自己对各种文化艺术冲击下的迷茫与无助,搞艺术的都这样,总想留下点什么,但这次确实是失败了,人虽然有两个眼睛,但必须有一个焦点,所以这片子让人看起来非常不舒服,故事剪的又非常凌乱,期待下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