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宇宙,也有许多地球,他们之间彼此平行。
在他们的世界里,灵魂与肉体合为一体。
而在我们的世界里,灵魂以动物的形式,与我们并肩而行,我们称之为守护神。
”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同守望一个世界每一个精灵就像是主人的一面镜子,看精灵的善与恶就看到了主人的内心还有实力派大牌的加盟,一群影帝影后给一个小女孩搭戏~比如皇家赌场的007丹尼尔和妮可,妮可的大反派演得很不错,非常气人~荣获了第80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整部影片从服装道具到特效都特别精致
这是一个不凡的世界,人的灵魂是一个以动物形式存在的 精灵 ,且人与精灵密不可分,不然,生命将不复存在。
和大多数魔幻题材作品一样,《黄金罗盘》跳出了现实世界的架构,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搭建了一个全新的魔幻世界观。
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一个我们的世界平行运转的宇宙空间里,这是一个由巫师统领北部的天空的时代,北极熊才是最勇敢的战士。
至于人类,他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由自己的灵魂幻化成的灵兽,其重要性堪比心脏。
与现实世界平行的魔幻空间魔幻片的世界观总的说来就是——“一切皆有可能”,而《黄金罗盘》的独特之处在于,和《哈利·波特》一样,都是以现实的世界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虚构。
不同的是现实世界在《哈利·波特》中通过火车站与魔法世界连接着,而本片中现实的元素只是在地理、地名及人情风物上有所体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灵魂宿主这是本片尤为重要的一个概念。
在《黑暗物质》的世界体系中,每个人的灵魂和躯体是分开的——灵魂具体现形为一种小动物陪伴在人的身边。
每个人因其性格、心志、秉性的不同而拥有着不同的宿主动物。
对于小孩子来说,宿主动物也许会随着成长而不断改变,当他们逐渐成年,宿主动物也就会随之慢慢定型。
视觉特效做足功课引人入胜《黄金罗盘》在08年的奥斯卡上,打败了呼声很高的《变形金刚》,摘取了最佳视觉效果奖。
纵观本片,场面效果的确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
披甲熊艾欧里克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众所周知,特效制作上难度最大的便是动物的毛发,《史前一万年》中剑齿虎浑身湿透的场面挑战了特效制作的极限,而在该片中,披甲熊受伤的皮肤、破损的毛发也同样挑战了特效制作的极限。
在影片后半段,导演给了无数个远景来体现一派冰天雪地的宏伟壮阔。
而最后时刻在囚禁孩子们的“伯尔凡加”的大场面战争,也将影评推向了真正的高潮。
掌控这个恐怖之地的鞑旦人和吉卜赛人短兵相接,刀光剑影,人的死亡伴随着灵神的消逝,女巫从天而降,披甲熊强势助阵,整个场面颇为壮观。
“邦德”和妮可的魔幻奇遇《黄金罗盘》由 菲 利 普 · 普 尔 曼 的小说《金罗盘》改编,还未开拍,小说原作者就表示希望能够和 妮可 · 基德曼 合作。
而这部后来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的影片最终迎来了奥斯卡影后妮可·基曼、新邦德丹尼尔·克雷格和邦女郎格林的倾情加盟。
影片中,妮可和丹尼尔饰演一对夫妇,而他们的女儿莉拉正是这次冒险之旅的主角,这是一个围绕着早熟的12岁小女孩莉拉·贝拉奎亚展开的史诗故事,她的好奇心和任意妄为的天性,开启了有可能让她的世界趋于毁灭命运的神秘之门,她需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在金罗盘的指引下打败女巫救出自己的好朋友罗杰……
如果让我花钱看电影,我不会选择这部电影。
毕竟不是看这种真人版漫画电影的年纪了,而且这类好莱坞电影基本上有固定的模式,对于我来说不会再有任何惊喜。
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有太多的赠券,这个月不用完就浪费了,所以被迫还是进了电影院。
其实整部电影并不差,这样精致的商业制作,国内的那些“艺术家”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不仅仅是说特级效果,还包括剧本的写作。
我们的中国特色“艺术家”经常会写出法西斯主义者才写得出的剧本,像张艺谋的《英雄》、陆川的《可可西里》、杨亚洲的《美丽的大脚》等等,用苏珊-桑塔格的话说叫“歌颂服从、赞美盲目、美化死亡”,但这类人通常以精英自居,对好莱坞一向充满了敌意,实际上好莱坞最差的剧作家都比他们更懂得什么叫人文主义,什么才是真正的“政治正确”,什么叫做站在人民那一边。
这个故事虽然是给青少年看的,却有浓厚的政治寓言色彩:“反对服从、赞美真实、抵御死亡”。
不知道在党妈妈的教育底下,今天的中国孩子有多少人能感受到这些,或许更多人感觉到的只是正邪不两立、邪不能胜正的那一部分,但这也正是好莱坞电影的聪明之处,他们的说教不露骨,没有什么强迫性。
影片中的“尘埃”其实就是“自由意志”(free will),这在西方是与宗教权威对抗产生的哲学信条,意思是人的选择遵循自己的意愿。
在保守的神学观点里,“自由意志"是人类的罪恶根源,是不洁的,人类的堕落就是因为不听上帝之言,而听从自己的意愿。
这一派观点是禁欲主义的,冰冷而严酷,在电影的具体呈现就是一群邪恶的教士,他们阻止人们发现真相,他们要给孩子动手术,希望他们循规蹈矩。
而这个拒绝做淑女的小女孩承担起的就是发现“自由意志”的使命,她手中的黄金罗盘帮助她不被假象迷惑,能够发现真实。
最终正是依靠“真实”,她打败了邪恶的当权者。
说到这里,我不知道看过这部电影的人能否想到自己的生活,会不会问自己是不是被动了手术,而且在自己的成长过程里一直被人阻止发现真相。
我自己就想到了,我想到了上学时被迫上的政治课,被迫背诵的政治题目,还有我们动过手术的语文课本、历史课本和新闻联播等等。
想想真是太多了,我们历史上还有无数次的政治运动,就是为了清洗所谓的“尘埃”。
有一帮当权者总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去戕害他人,阉割思想。
写到这里,又觉得写不下去了,在动了手术之后,自我审查机制又开始发挥作用,让我无力去精确描述现实。
不过,还需要强调的是,这部影片鼓吹的“自由意志”论,和“自由主义”是有重大分歧的。
虽然自由意志论的核心价值同样是“自由”,同样是反对先验的权威和决定论,但它既反对上帝的律法,又反对人间的律法。
甚至可以说,“自由意志”论有无政府主义的倾向。
在这部影片里我们同样也看得到:与女孩共同做伴的一群“法外之徒”。
而“自由主义者"(liberalist)则相信“人间的律法”,他们并没有“自由意志”论者那么浪漫,他们也会尽量避免那种正邪两元论的论说方法。
简单说来,他们相信当权者可以通过限制权力而去除“魔性”,而不需要诉诸“暴力革命”去释放“自由意志”。
在美国,“自由意志”论者是左派,被归为“自由派"(liberal),在媒体的文人中间比较多。
这一派观点经常被视为“进步”,但在西方的文艺界也不是独大的。
例如那部讲述强奸犯的德国电影《纵欲》,片名直译就是“自由意志”,这部影片的作者显然对“自由意志”抱有不浪漫甚至悲观的看法。
我们从一个强奸犯的心灵挣扎看到的是:“自由意志”有可能不是向善,而是向恶的,并且这种“自由意志”本身可能就是被动了手术的(例如童年遭受了“性侵犯”),而我们像上了瘾一样不断去做,想自控,却无力自控。
就我本人来说,并不觉得魔幻题材有什么不好,可以展示电影工业最尖端的科技,可以最大效率的发挥电影院的声光电的优势。
而且这种片子大都改编自畅销书,我的理解应该票房没问题啊。
就像金大侠的书,你说张导演的电视剧都把人糟践成这样了,我们还不照样看嘛。
可人家西方观众楞是不买账啊,实在想不通是出了什么问题,是宣传夸大了原著的畅销程度还是同档期的选择太多,我就不得而知了。
说回影片本身。
小女孩,精灵,学院,巨熊,怎么看也摆脱不了HP和Nania的影子。
没看过原著,但看的出情节发展过快了,也可以说过慢了。
说过快,是因为影片的剪辑对很多细节没有交代,不足以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小说所描绘的世界观也没有充分的表现出来。
小女孩也太成熟了点,这跟“龙骑士”是一样的毛病,看不到成长,反而凸显了法宝的作用。
说过慢,是有些地方太过拖沓,同样因为缺乏细节,让人感觉是在拖时间,然后在最后搞一场大特效。
这么拍法,直接三部并一部好了。
当然电影公司不会放弃一个三部曲的,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个畸形的作品。
虽然有点落后,看到大白熊还是好兴奋。
很典型的儿童戏,小孩子扭转乾坤力克强敌比纳尼亚好,比哈利波特差。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始终不喜欢只有小孩子可以的设定。
不是因为不是小孩的关系。
不由分说没有理由,就因为你是大人所以你钝胎,你是小孩所以你精灵,感觉有点自己给自己设限画框的味道。
哈利波特也是小孩救世界,但不是因为哈利是孩子所以必胜,而是因为有人帮忙,有古老咒语,有爱。。。。。。
嗯,好吧,我承认这个也很土,不过我比较接受
发信人: alty (alty), 板面: Movie标 题: 黄金罗盘归来发信站: 飘渺水云间 (Sat Mar 29 16:02:43 2008), 转信昨天刚上映的,今天跟MJ一起去看的。
总体上说还算好看吧但是奔着故事或者大明星2只去的估计要失望了NICO和007男是绝对的配角,里面的小女主我还是很喜欢的,很有KATE MOSS阿姨的英伦范儿,而且用MJ的话说,太聪明了不符合事实。
然后效果很眩,无论是北极熊打架还是看罗盘的时候是黄金尘土,事实证明即便是相比下比较不好的剧本也不知道比大陆的某些片好过多少倍结尾草率,估计是为了续集,还有还有,NICO传说中的12套衣服我没数全但是造型还是很高而美丽的。。
--看来你的年纪也二十出头了,这二十多年来,总有些电影你想和别人聊聊,或有些电影你很喜欢。
因为它们曾触动过你的某一根神经,或许你也想过要把你的看法写出来,不过你不敢,又或者你觉得不值得。
呵,其实码一些文字很容易的。
我有个朋友,他在Movie版当板主,不过最近版面有点萧条,只要随便在那里写点看法,他一定可以考虑给你标记的,你尽管考虑一下。
-= 东邪西毒=-※ 来源:·飘渺水云间 freecity.cn·[FROM: alty]
《黑暗物质三部曲之金罗盘》:创世纪狂想曲·序章 ■文/火神纪 创造几个概念;再构建起一整个世界。
温床。
阴谋在滋生;于是英雄横空出世。
瑰丽如诗;淡雅如画。
所谓假想——也许仅仅只是那夜梦呓后的低迴。
——火神纪。
题记。
创造几个概念需要多大的勇气。
当一部电影用一些只属于它所独有的理伦和语言开始低喃起它的故事,而不是用我们所熟知的任何一种语式开始讲述;那么它所面临的将会是它所构建起来的那个世界是否具有说服力,以及这个世界里所发生的故事又是否足够精彩。
一切似乎都很不错;整个框架的构建、故事情节的展开与发展、充满想象力的情景设置以及最后出来的视听效果。
《黑暗物质》(His Dark Materials)三部曲,这部电影至少开了一个好头;唯一有点美中不足的是,假如没有看过原著以及没有弄清楚这部电影所创造的那几个概念,那么这部电影看起来有点生涩、费解甚至让人感觉吃力。
近年来的魔幻电影正大行其道;所以这个系列改编成电影或许也并非偶然。
从纯粹魔幻的《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至科幻与魔幻结合的《X战警》(X-Men)系列,或者是带着传奇味道的《加勒比海盗》(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系列等等;一直盛行不衰。
从题材上来看,这部电影也许并不能简单地归类于之上所说的任何一种;严格地说它既不魔幻亦不科幻,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并且带着浓烈的传奇味道。
也许可以说,它是一种更纯粹的幻想。
当然,原著小说本身被简单地归类为儿童文学;所以,合理的想象、故事的简化以及作风上的严谨健康都是必须的。
平行宇宙;这也许是科幻片的主要方向之一。
故事发生在平行宇宙中的一个,那里的人们和我们差不多,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都拥有一个具体而形象的类似于保护神的动物,他们称之为“灵神”,作为人的灵魂、思想、精神世界的具象存在。
同声同气,共活也同死;从一个孩子降生,他就有了一个可以不断变化的灵神,性别与主人相反,等到孩子长大了灵神就稳定下来不再变化了。
这一个假想也许是这部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概念;当然,这也许也是由人类本有的图腾崇拜和动物信仰演变而来的。
除了平行宇宙,还有黑暗物质。
不论是平行宇宙里的哪一个世界;由尘埃连接起来。
黄金罗盘由黑暗物质制造,它能揭示一切真相。
达科塔·布鲁·理查兹(Dakota Blue Richards)饰演的女主角12岁的孤儿莱拉,之所以成为主角;因为她勇敢、好奇、反抗权威、充满想象力并且渴望真相,但是更重要的是只有她一个人能够解读黄金罗盘所揭示的秘密。
肉体与灵魂的分离,具象的灵魂非常有利于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当然,电影所要做的仅仅只是让人与自己的灵神对话。
这样的表述方式显然是比较新颖的,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也许是让人不免对原著小说的行文产生更大的兴趣,尤其是像我这样没有读过原著小说的人们。
这一点应该是一种比较积极的作用;然而作为一部影视作品来说它无疑也是比较失败的。
也许是因为它的说理不清,或者是它没能把文字更好地转化成为影像;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有些概念依旧不甚明了,于是有了想去看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的冲动。
而且我很期待继作,因为这部电影的视听效果很是出色,而它所构建的这个世界也让我颇感兴趣;但是我会选择去读原著或者去看续作却没有半点想再看一次这部电影的冲动。
这是一个充满了童趣的世界。
比如人与其它物种的对话,像硕大无比的披甲熊;比如人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似乎除了大师们有这样的本领之外平常人永远也做不到。
然而在这部电影里,所有这些来源于童话以及渴望伟大的狂想都被实现了。
在童话故事的教导下,每个人自小总会渴望自己如同童话里的主人翁一样会是一个英雄;在这部电影里,小小超人的救世狂想也被实现了。
我们不能不佩服英国人在儿童文学上的想象力;当然,我们也不能不佩服好莱坞把想象转化成史诗般影视神话的能力。
在我看来,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的表现算是中规中矩并不见多大突破,而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看起来似乎还没有他的灵神那头充满霸气的优雅白豹那么引人注目,同样戏份不多的爱娃·格林(Eva Green)比起他来更像神来之笔一样让我为之惊艳。
最星光四射的反而是小小年纪担岗主角的达科塔了,在这部电影里她是最出色地塑造了她的角色的小演员。
作为开局,这部电影也许只能算是称职地完成了作为创世纪的序章而远远称不上出色。
喜欢这个故事,期待第二部《精工小刀》(The Subtle Knife)和第三部《琥珀望远镜》(The Amber Spyglass)。
华美的写景以及恢宏的布局让我相信,下一部应该会更好。
2008-03-15;戊子年乙卯二月甲寅初八。
芳春节、插花节。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The Golden Compass ■译名:黑暗物质三部曲之金罗盘 ■编导:克里斯·韦兹(Chris Weitz) ■原著: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 ■主演:达科塔·布鲁·理查兹(Dakota Blue Richards)、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 ■类型:动作/奇幻/惊悚/剧情/冒险 ■片长:113 分钟 ■首映:2007年12月7日(美国) ■出品国家:美国 ■语言发音:英语 ■制作发行:新线电影公司http://cyacz.blog.163.com/blog/static/98269920082235848382/
《黄金罗盘》,投资方是新线公司,发行方是华纳公司——前者缔造出《指环王》这样经典制作,后者则让《哈利波特》风靡全世界。
可以说,这两家公司(现在已经是一家了)是近几年好莱坞拍魔幻片的带头人物,当他们凑到一块时来倒腾一部电影时,似乎没理由不拍出一部经典的魔幻片。
然而事实偏偏是残酷的,新线和华纳用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1+1甚至会小于1。
从较为粗浅的角度来看,新线的《指环王》是属于成人魔幻片,华纳的《哈利波特》属于儿童魔幻片,于是他们便一起整出了《黄金罗盘》这样一部儿童魔幻“史诗”大片。
可问题偏偏在于,他们的本意是“史诗”,而不是“儿童”。
因此这样一部电影便怎么看都觉得别扭。
作为同样是欧洲名著改编的影片,《黄金罗盘》所受到的待遇简直和《指环王》差得太多。
《指环王》直接带动了全球的魔幻热,而《黄金罗盘》甚至没有让观众提起去了解原著的兴趣,这几乎连《纳尼亚传奇》这样一部准儿童片都不如。
影片的故事背景虽然也是处于一个架空的世界中,然而可悲的是这个架空的世界给人的感觉始终像一个魔幻小城,在影片开头虽然也有一个声音在神神叨叨告诉观众这个世界是怎么一回事,但这个唠叨的结果是几乎让观众对这个莫须有的世界更加糊涂,而相对比《指环王》开头的那段女声独白,短短几句,便将故事的由来以及整个中土世界的架构清晰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正式进入影片后,我们便看到了小主人公。
而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几乎就有一种儿童片的趋势。
影片没有交代我们的小主人公是如何学会的玩转罗盘,换句话说,这个救世主当得颇有点莫名其妙。
而当我们的主人公受到无数人眷顾并到达北极的时候,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那个“儿童改造中心”几乎有点让我喷血——这个承载着反面角色(教会)改造全世界儿童决心的机构,看起来居然只有一个孤儿院的规模,这几乎让人难以想象这个是教会支持的“大型机构”,而更像是恐怖份子用来关押人质的地方——要知道,一个小镇的儿童都比这个机构里的儿童多。
我没有看过原著,我也相信,原著也承载着更多的内容,但到了影片中,一些本该重点着墨的没有着墨,让观众看得有点云里雾里。
而一群儿童加几个部落和军队的小规模冲突,却硬被渲染得如“史诗”一般,这比在《纳尼亚传奇》中几个小孩子带着一群动物过家家似的打战更啼笑皆非,在影片中这场在黑夜里的大战,丝毫没有激动人心之感。
剧情单薄,战争场面欠缺氛围,到目前为止,一部史诗片所需要两大元素在影片中已经全部被糟蹋了。
那么我们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究竟是为了什么?
好吧,我承认,只有特效有一些看点。
《黄金罗盘》的特效团队是维塔工作室,这个靠《指环王》崛起的工作室现在已经成为好莱坞唯一可以和工业光魔抗衡的特效团队。
虽然我无比热爱这个工作室,但我到现在仍然认为,今年奥斯卡的最佳特效应该颁发给缔造了《变形金刚》的工业光魔。
虽然这部影片里的动物栩栩如生,毛发的渲染效果也已经以假乱真,但这一切都是维塔工作室前几年的老本翻新——《金刚》里的大猩猩已经将毛发技术处理的登峰造极,《黄金罗盘》从根本上来讲,并没有多大的突破。
这部影片的特效比《金刚》和《纳尼亚传奇》更为出色的地方便是——这部电影里要说话的动物确实是多得多,而这也是特效方面唯一看得到的“进步”。
当然,如果你对动物的数量不感兴趣而仅仅对毛发感兴趣,并且以及对《金刚》和《纳尼亚传奇》中的特效有点审美疲劳的话,那么我也找不到劝你去影院看这部电影的理由了。
当一群数码小动物和真动物的区别就是是否会说话的区别的时候,那已经到了忽略特效的地步了,《纳尼亚传奇》尚且会有一大群动物来打战,而《黄金罗盘》连堆砌一群动物的心思都没有——想在这部影片中看到让人瞠目结舌大场面是不可能的,稍微有点激烈的镜头已经全在预告片中了。
说到底,就连特效都未必有足够的吸引力了。
该结束了,照这样的质量,千万不要再整出个第二集,不过我估摸着,新线和华纳也没什么心思整第二集了。
《黄金罗盘》,无聊到只剩下特效。
黄金罗盘 The Golden Compass一堆人说这片差,差点误导我与这么好的电影失之交臂。
不提剧情,场景,音乐,只说演员阵容。
007和kidman都看的到,其实还有甘道夫,天国王朝公主eva green和杜库伯爵,谁会认为这么多好演员会来当配角拍一个很傻的儿童片。
正文开始: 没看之前先看到海报,那头熊让我想起来了纳尼亚里面女王的坐骑,扣分。
有哥们先看过说不好看,扣分。
这些都让我以为黄金罗盘又是一个想趁着哈利陶工的东风骗小p孩钱的电影,可是看完之后我觉得我错了。
事实上这个电影可以看成是儿童版的魔戒,小女主角lyra并没有强大的魔力,强有力的帮手(她的灵兽整个影片只帮过一次忙),也没有宿敌和装b的身世,她的目的也不是拯救世界,只是为了实现一个对朋友的诺言(“如果你被抓走我一定会去救你的。
”)。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她像魔戒里面的frodo一样被赋予了一个远远超过她能力的责任,她也像frodo一样只是凭着自己的善良,勇敢,坚定以及frodo没有的狡猾,圆满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最精彩的场景是lyra忽悠冰熊国王的那段,一开始就比她的废柴灵兽镇定,然后用以前听到过的和看到过的一步步来引诱冰熊国王往陷阱里跳,面对冰熊国王的怀疑也机智的化解,最妙的是还同时帮助了她的伙伴酗酒熊夺回了一切。
当然lyra的狡猾也不是无敌的,之前也被那个夫人当玩偶折腾的挺惨。
但她能察觉并且反抗,相当有原则和勇气,最后还以牙还牙也算是向夫人报了小仇。
除了小女主角,我最激赏黄金罗盘的一点就是片中的动物和小女主角的关系(动物具体来说有俩种,灵兽和冰熊),都不是像普通儿童片一样的主宠关系或者是主从关系,而是真正的伙伴关系。
先说灵兽,一般西方魔法世界设定的都是魔法师的仆从,是魔法师的另外一只眼,另外一只手。
在这个世界里,灵兽是每个人都有的灵魂的实体,心灵的伙伴,换种说法就是所谓的soul mate,打架能力不强,而且不能离本体太远(女巫除外)。
幸好设定是这样,否则很容易毁了故事,变成了比谁的灵兽牛b的宠物小精灵片。
像女主角lyra年纪还小,她的灵兽还没定形,一急可以变成很多不同的动物,听上去很牛,其实只能变点小猫,小鸟这类的东西,平常是只臭鼬(?
),一点忙也帮不上。
片中最威猛的即是勋爵的灵兽,是只不知是老虎还是狮子的东西,一到真打起来照样被几个鞑靼人的狼搞定,验证了俗话说的好虎架不住群狼。
灵兽虽然不能打架帮忙,但是它是心灵的伙伴,它永远也不会背叛,永远都会说真话,使人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真的想要什么,这个属性使它独一无二。
所以酗酒熊他哥-冰熊国王的梦想是想要一个自己的灵兽,因为杀死父王杀光了兄弟使它孤独又怀疑一切人。
而冰熊,在片中是一种非常骄傲和高贵的动物,战斗是他们的一切,就像“游泳的大海,呼吸的空气”,人类惹不起他们甚至要当他们的狗腿子。
作为影片主要角色之一的酗酒熊是冰熊的代表,风头在片中盖过007众人,仅仅在小女主角lyra之下。
它之所以跟lyra定下契约成为伙伴不单单是因为lyra指点了盔甲所在救了它,更多的是lyra很坚定的认为冰熊不是该喝着人类施舍的威士忌颓废度日的废柴熊,更能理解它相信它。
士为知己者死,所以酗酒熊才说欠了lyra一点人情,向lyra效忠,直到死亡或者lyra胜利。
之后,当酗酒熊因为lyra的信任和一点点帮助重振熊风从一个废柴熊到一个横扫千军的英熊的时候,当酗酒熊无论什么情况都忠心的遵守这个诺言,就像lyra忠心的遵守救出朋友的诺言的时候,谁还能说这个电影是三流的儿童片。
imdb总共23000多人打的6.5,从评论里看,ms主要原因是影片与著名原著有些不符,而不是对影片质量有意见。
另外片中也有很多内容像教会想精神统治的阴谋,母亲要杀死父亲,灵兽的象征意义以及被打掉下巴的冰熊国王等等不水产内容都远远超出了儿童片的范围,可能是被误解的原因之一。
最后,相信我,这不是一个烂片,至少坚持到熊哥出场,你就会明白。
凡是读过原著的,都说《黄》不好,北美票房亦是一片惨淡,但对我这个不晓得“前尘往事”的人来说,不错。
当然没有《指环王》的磅礴气势,可披甲熊惹人喜爱,主角小女孩儿擅撒谎鬼马精灵的不完美,成就了另一种夺目。
至于尼可·基德曼,更是非常适合片中那种智慧的邪恶的凶狠的自以为是的白雪公主后妈范儿。
只有丹尼尔·克雷泽,出镜太少(亦或内地删剪太多),形象不够饱满,恍惚间依旧是007。
情节蛮紧凑,到结尾竟然意犹未尽。
倘若不出续集,比较可惜。
看完了觉得:岁月无情,年华易老。妮可脖子上的皱纹啊~一声叹息~
妮可 这里 仅仅很美
father mother free education or not 。没有结局。
难看,白痴,无聊,脑残
为什么并不是那么吸引我呢。我真的不会看科幻片。
实在不敢恭维妮可基德曼近年来的选片能力,所以每当有妮可加盟的影片,是既期待又担心。很遗憾,《黄金罗盘》不仅再次让妮可背上了“票房毒药”的恶名,还把新“邦德”和“邦女郎”给拉下了水。作为系列的首部曲,恐怕本片既是开始,也是结束..
这北极熊跑步的时候从背面看真有喜感!
原著比较好。但是女神太美原谅我多加一颗心>_<
设定特别有趣,可惜导演没利用拍出花样,总体显得平平无奇的,但好在服化道和整体美学和演员们都特高质量,再有各种萌萌的精灵小宠,都挺加分的!·开场有些镜头很有《哈利波特》学院的既视感·披甲熊艾瑞的配音和《变形金刚》电影版的擎天柱好像好像啊(他一个大逼兜子直接将熊王的下巴扇飞了!?)(真的看傻了,还好镜头拉的远也不加血液,但依旧很Cult的味)女主小女孩特美,两套冬装好戳我,特别红色那套!
这样潦草糊涂的本子,浪费了这样铺张的特技。这种东西看了只能叫人生气。
第一部:我和熊王子有个约定~小女孩很大气,妮可还是那么美~剪的有些不流畅连贯…这种片子音乐都是亮点~很不错~
冲着Nicole来的...不过不失吧...儿童片也就那样了...
论故事没哈利波特想象瑰丽,论主题没指环王恢弘壮阔,就算是频遭吐槽的暮光系列,摄影和特效比它也好不少。导演野心太大,网撒太开最后收不回来,最终剧情松散,人物关系也似真似假,演员表演无层次,口碑恶劣导致续集搁置。
小姑娘很机智勇敢,虽然剧情有点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的,但还是很热闹的哈。女巫姐姐好米粒~╭(╯3╰)╮
看了一半也没搞懂大家是要干什么。。电影里的灵兽动物好像每次都跟孩子们特别有缘
★服装设计工会 最佳服装设计(幻想类) ★艺术指导工会 最佳艺术指导(幻想类) ★英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视觉效果 第80届奥斯卡【2项提名】最佳艺术指导、最佳视觉效果
一个小朋友救了一群小朋友的故事
2008.4.18 一点都不好看
魔幻电影,片中透露出对控制人类自由精神的所谓权威的挑战,是充满反叛精神的作品,欠缺处在于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要拿小孩做实验,让人有些弄不明白。黑暗物质三部曲之二、三一直没有搬上银幕,一大遗憾。
虽然《黄金罗盘》的票房和口碑都不太给力,但我还是想说:这是一部深受我喜欢的魔幻电影!那些灵神真的太可爱了!—— 2008年第80届奥斯卡奖 最佳视觉效果 获奖影片。